领读七天 - wb.sznews.comwb.sznews.com/attachment/pdf/201709/03/921ea491-101f-42ab-ad1… ·...

1
领读七天 2017年9月3日 星期日 责编 刘莉 视觉 谢泰春 责校 陈福生 09 在本期介绍的学人系列中,杨争光是其中最 年轻的一位,也是最接近深圳人的一位。同为陕 西文学军团的一员,杨争光和莫言、陈忠实、路遥 一样从陕西的皇天厚土中汲取力量,形成了自己 独特的文学风格。他长期从事诗歌、小说、影视 剧创作,著有《土声》《南鸟》《老旦是一棵树》《黑 风景》《棺材铺》《从两个蛋开始》等小说。1997 年移居深圳,他参与了中国诗歌、小说以及电影 发展的很多重要时期。 “中国西部,黄沙漫天,马嘶人怒。”25 年 前,一部《双旗镇刀客》拉开了中国西部片的序 幕,成为中国电影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史诗 作品,也从此开启了他在小说与影视双轨上快 速并行的人生道路。此后,从电视连续剧《水 浒传》到《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作为编剧之一 和总策划功不可没,也由此开始了在深圳的文 学创作之路。 在《杨争光:文字岁月》中,他回忆了成长之 初的混沌岁月、青年时期的诗意人生和在文学创 作之路上激情澎湃的岁月。全书从“我的履历” “我与阅读”“我与诗歌”“我与小说”“我与影视创 作”五个篇章展开,收录了珍藏照片和部分文学 作品,在文字与视觉的双重表现下,呈现他凝重 而富有创造力的人生历程。 《杨争光:文字岁月》 杨争光 著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季羡林、费孝通、启功、朱家溍……本期领读 七天,我们借一部部有温度的书,追忆知名学人 与文化大家的笑声与泪影,体味他们的信念与追 求。 《逝者如斯:六十年知见学人侧记》记录了 50余位学人的风骨和生活情趣;《为季羡林辩》 记录了张曼菱和季老的多年交往,拨开困扰季老 晚年生活的纷纭乱象;在《书生去:杂忆费孝通》 中,张冠生以十多年“书童”经历为本,近距离体 悉一介书生的读和写、行和知、忧和乐、苦和甜; 《杨争光:文字岁月》则浓缩了著名作家杨争光 50 多年的人生历程。 无论是在尚有余温的手书真迹中,还是在 晚辈学生的记忆中,知名学人所留下的身影,对 我们来说更像一面镜子,他们风华不改,我们心 心相念。 50 余位知名学人的光环背后 首先说说《逝者如斯:六十年知见学人侧 记》,该书作者赵珩是原北京燕山出版社编审、总 编辑。由于家世的原因与工作的关系,60年来, 赵珩与许多具有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老辈文化 人、学者先后结识,如陈梦家、启功、王世襄、朱家 溍、邓云乡等等,其中与一部分人保持着比较密 切的交往,直至他们离世。 当赵珩认识他们的时候,他们有的是风华正 茂的青年,有的是卓有成就的中年,也有的已经 是垂垂暮年。他们今已离去,但却留下了在某一 学术领域的贡献和成就,留下了对家国和民族的 热爱,也留下了他们的风骨和生活情趣。他们是 大时代的亲历者,也是历史的见证人。 赵珩叙述了与50余位知名学人交往的点 滴,并着力钩沉他们在学术文化上的贡献,赵 珩表示:“学人首先是人,人都会有很鲜明的个 性,也会有性格的差异,甚至是缺点。无论生 前身后有如何的光环,他们也有普通人的好尚 和喜怒哀乐。” 同样是追忆前辈学人,张曼菱的《为季羡林 辩》则以一本书的内容,记录自己和季老的多年交 往,用“亲历亲见亲闻”为季老辩,还原最真实的季 老。 1980年代,张曼菱在北大求学期间,常有机 会聆听季羡林先生教诲,其后一直和季老保持联 系,在季老笔下,张曼菱是“小友”。于张曼菱而 言,季羡林是不是“大师”或“圣贤”,无多大意义, 她所牵挂的是:一个饱经世纪风霜,善良而孤苦的 老知识分子;一个欲为天下分忧,为青年护翼的北 大教授。 张曼菱表示,她给此书原来拟的题目“几多风 雨几多愁”,前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提议动一个 字,即“几多风光几多愁”,更符合季羡林的人生遭 遇。文里提到的那些导师,有的是作者曾经有幸共 处校园,有耳提面命之缘的老师,如任继愈、汤一 介、许大龄、林庚、金克木等先生;有的则是遥闻书 香、长期仰慕的先生。他们的遭遇,作者自己听过, 从回忆文字中看过,如巴金、钱锺书等先生。 “我辈 人当感激他们的坚守,他们于我们有‘师恩’。” “先生在田野,现场拍照,冲印,留档,适时派 用场;先生访问某处,需临时为主人题字,在旁参 与想词儿;先生希望杨绛帮助看篇文章,在北京医 院,遵嘱送达钱锺书病房……”这是张冠生在《书 生去:杂忆费孝通》中写下的话,都是寻常事、平常 日子,却帮助读者走近一位更平实亲切、更见性情 的费孝通先生。 全书回忆了费老做学问及生活中的诸多小 片段、小故事。张冠生曾长期为著名社会学 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 生当助手。出家门,入田野,走近农户,攀谈话 起,便是课堂。费老是听课的学生,农民是讲 课的老师。十多年里,张冠生有机会随费先生 上课、旁听,看大师怎样当学生,记录大师所以 是大师,时常感受“书童”之幸。他用了两年时 间,从亲笔记录中理出费先生晚年谈话文字, 写下《书生去:杂忆费孝通》,时光慢慢叠在一 起,便成为一段印记。 季羡林先生的“几多风光几多愁” 走近平实亲切的费孝通先生 看文学刀客杨争光如何写自己 《逝者如斯: 六十年知见学人侧记》 赵珩 著 《为季羡林辩: 几多风光几多愁》 张曼菱 著 《书生去:杂忆费孝通》 张冠生 著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Jul-2020

2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领读七天 - wb.sznews.comwb.sznews.com/attachment/pdf/201709/03/921ea491-101f-42ab-ad1… · 领读七天 2017年9月3日 星期日 责编 刘莉 视觉 谢泰春 责校 陈福生

领读七天 2017年9月3日 星期日责编 刘莉 视觉 谢泰春 责校 陈福生

09

在本期介绍的学人系列中,杨争光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也是最接近深圳人的一位。同为陕西文学军团的一员,杨争光和莫言、陈忠实、路遥一样从陕西的皇天厚土中汲取力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他长期从事诗歌、小说、影视剧创作,著有《土声》《南鸟》《老旦是一棵树》《黑风景》《棺材铺》《从两个蛋开始》等小说。1997年移居深圳,他参与了中国诗歌、小说以及电影发展的很多重要时期。

“中国西部,黄沙漫天,马嘶人怒。”25 年前,一部《双旗镇刀客》拉开了中国西部片的序幕,成为中国电影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部史诗

作品,也从此开启了他在小说与影视双轨上快速并行的人生道路。此后,从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到《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作为编剧之一和总策划功不可没,也由此开始了在深圳的文学创作之路。

在《杨争光:文字岁月》中,他回忆了成长之初的混沌岁月、青年时期的诗意人生和在文学创作之路上激情澎湃的岁月。全书从“我的履历”

“我与阅读”“我与诗歌”“我与小说”“我与影视创作”五个篇章展开,收录了珍藏照片和部分文学作品,在文字与视觉的双重表现下,呈现他凝重而富有创造力的人生历程。

他们风华不改

他们风华不改

我们心心相念

我们心心相念

追忆学人笑声泪影

追忆学人笑声泪影

《杨争光:文字岁月》杨争光 著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季羡林、费孝通、启功、朱家溍……本期领读七天,我们借一部部有温度的书,追忆知名学人与文化大家的笑声与泪影,体味他们的信念与追求。

《逝者如斯:六十年知见学人侧记》记录了50 余位学人的风骨和生活情趣;《为季羡林辩》记录了张曼菱和季老的多年交往,拨开困扰季老晚年生活的纷纭乱象;在《书生去:杂忆费孝通》中,张冠生以十多年“书童”经历为本,近距离体悉一介书生的读和写、行和知、忧和乐、苦和甜;

《杨争光:文字岁月》则浓缩了著名作家杨争光50多年的人生历程。

无论是在尚有余温的手书真迹中,还是在晚辈学生的记忆中,知名学人所留下的身影,对我们来说更像一面镜子,他们风华不改,我们心心相念。

50余位知名学人的光环背后

首先说说《逝者如斯:六十年知见学人侧记》,该书作者赵珩是原北京燕山出版社编审、总编辑。由于家世的原因与工作的关系,60年来,赵珩与许多具有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老辈文化人、学者先后结识,如陈梦家、启功、王世襄、朱家溍、邓云乡等等,其中与一部分人保持着比较密切的交往,直至他们离世。

当赵珩认识他们的时候,他们有的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有的是卓有成就的中年,也有的已经是垂垂暮年。他们今已离去,但却留下了在某一学术领域的贡献和成就,留下了对家国和民族的热爱,也留下了他们的风骨和生活情趣。他们是大时代的亲历者,也是历史的见证人。

赵珩叙述了与 50 余位知名学人交往的点滴,并着力钩沉他们在学术文化上的贡献,赵珩表示:“学人首先是人,人都会有很鲜明的个性,也会有性格的差异,甚至是缺点。无论生前身后有如何的光环,他们也有普通人的好尚和喜怒哀乐。”

同样是追忆前辈学人,张曼菱的《为季羡林辩》则以一本书的内容,记录自己和季老的多年交往,用“亲历亲见亲闻”为季老辩,还原最真实的季老。

1980年代,张曼菱在北大求学期间,常有机会聆听季羡林先生教诲,其后一直和季老保持联系,在季老笔下,张曼菱是“小友”。于张曼菱而言,季羡林是不是“大师”或“圣贤”,无多大意义,她所牵挂的是:一个饱经世纪风霜,善良而孤苦的老知识分子;一个欲为天下分忧,为青年护翼的北

大教授。张曼菱表示,她给此书原来拟的题目“几多风

雨几多愁”,前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提议动一个字,即“几多风光几多愁”,更符合季羡林的人生遭遇。文里提到的那些导师,有的是作者曾经有幸共处校园,有耳提面命之缘的老师,如任继愈、汤一介、许大龄、林庚、金克木等先生;有的则是遥闻书香、长期仰慕的先生。他们的遭遇,作者自己听过,从回忆文字中看过,如巴金、钱锺书等先生。“我辈人当感激他们的坚守,他们于我们有‘师恩’。”

“先生在田野,现场拍照,冲印,留档,适时派用场;先生访问某处,需临时为主人题字,在旁参与想词儿;先生希望杨绛帮助看篇文章,在北京医院,遵嘱送达钱锺书病房……”这是张冠生在《书生去:杂忆费孝通》中写下的话,都是寻常事、平常日子,却帮助读者走近一位更平实亲切、更见性情的费孝通先生。

全书回忆了费老做学问及生活中的诸多小片段、小故事。张冠生曾长期为著名社会学

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当助手。出家门,入田野,走近农户,攀谈话起,便是课堂。费老是听课的学生,农民是讲课的老师。十多年里,张冠生有机会随费先生上课、旁听,看大师怎样当学生,记录大师所以是大师,时常感受“书童”之幸。他用了两年时间,从亲笔记录中理出费先生晚年谈话文字,写下《书生去:杂忆费孝通》,时光慢慢叠在一起,便成为一段印记。

季羡林先生的“几多风光几多愁”

走近平实亲切的费孝通先生

看文学刀客杨争光如何写自己

《逝者如斯:六十年知见学人侧记》赵珩 著

《为季羡林辩:几多风光几多愁》张曼菱 著

《书生去:杂忆费孝通》张冠生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