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台播放頻道 - sobem.org.hk ·...

1
電台播放頻道 新城電台財經台 FM104 逢星期六午夜12時播出 版面設計:God-platform www.god-platform.com 在吳李少雲Kitty家中的後院,有一座由丈夫親手搭 建的鞦韆,她與丈夫及兒子經常坐在這裡,在日 光之下,歡樂地盪著鞦韆,盡享天倫之樂。這 個其樂融融的畫面,在二十多年前對Kitty來 說可算是天方夜譚。 性格自卑作過埠新娘 在香港出生長大 的Kitty,求學時期因趕 不上功課而曾被學校開除,要重讀中一,因此 非常自卑。後來她感到功課越來越難,總是覺得 自己不行,唯有在中三後去幼稚園當助教。「那 時我的自卑感很重,曾有家長投訴我說話時沒有 望著對方,正因自卑感很重,令我的人際關係起 了隔膜。」 由於自卑感令她的學業和工作都不順利,以致她一直很想離開這種環境。 在某次到加拿大旅行時,她認識了現任丈夫吳志強,1983 年兩人便結婚, 她也移民到多倫多去做過埠新娘。「結婚後我很快樂,丈夫很疼我。」未 幾,上天便賜他們一個兒子。「最初懷孕時我們都很高興,而且生產順 利,一切都很正常,孩子也很可愛,是我一生最快樂的時刻。」可是當孩 子三個月大時,某天他突然抽筋,醫生當時並沒有發現甚麼病症,到六個 月大的時候,抽筋的情況變得很嚴重,最後被診斷為患上腦部麻痺症。「醫生 說,他病情嚴重,要吃兩種藥,日後是能坐起來的,但不知是甚麼時候; 他能走路的機會不大,你們要有心理準備,他會成為智障兒童。」 「為甚麼發生在我們身上?」 遭逢重大打擊,夫婦兩人都接受不了。「為甚麼發生在我們身上?」這句 子經常在他們腦中揮之不去。對自卑的Kitty來說,更極其害怕別人得知 兒子的事。「那段時間,我不敢面對別人,別人的孩子正常健康,我的卻 是這樣。到後院曬衣服時,也是快出快入,不會留在外面太久,害怕會遇 見別人。」Kitty的丈夫也接受不來,還經常逃避做丈夫及父親的責任, 總以上班或幫朋友為藉口遠離家庭,以忙碌來麻醉自己。 因著這樣,照顧兒子日常起居、吃喝、上廁 等的所有責任,全都落在Kitty身上。更禍不 單行的是當時奶奶也移民過來,與他們一起 居住。自古以來的婆媳問題,再令Kitty 身 上增添重擔。「彼此的生活方式不一樣,例 如我做飯是要很講究的,要用很多碗碟盛載不 同的食材,但奶奶則會教我簡單一點,省些工 夫,但其實我內心是不高興的。」 百上加斤,Kitty也開始生丈夫的氣。「他根本沒有替我解決問題,我要 照顧孩子,又要面對奶奶,這麼多壓力,我如何面對啊!」 逃避現實上教會去 在Kitty情緒極度低落之際,當時已移民多倫多的妹妹便鼓勵她返教會,於是 她開始上教會,希望能找個安靜的地方,逃避一下生活上的壓力。「記得 有一次牧師在台上講《聖經》時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 來,我(神)就使你們得安息。』嘩!這話很震撼,像是神對我說話!我的人 生一直都沒有平安,那一刻耶穌說可以給我平安,於是我在心裡便說: 『主耶穌啊,我需要這份平安,我願意接受你作為我個人的救贖主!』」 及後某天,當教會同工來探訪她,給她講解神是如何愛她。「我大哭了, 原來神愛我甚至為我而死,我雖然愛我的孩子,但給不了他,我只能夠每 天痛苦地面對,就在那一刻,我開口決定信耶穌,還有出人意料的平安。 大哭過後,我整個人的重擔都落下來了,變得喜樂起來!」 這一份出人意料的平安,令Kitty開始改變,不再為將來憂慮。「以前我 很擔心兒子比一般人身體虛弱,或會隨時離我而去,醫生也說過他不會 坐、不會走路,但在相信主耶穌以後,《聖經》告訴我有永生,有天堂, 將來我們一家人便可相見,所以那些壓力和憂慮都消失了。」重生了的 Kitty,不但令自己放下重擔,還吸引丈夫一起上教會去,且因此也歸信 了基督,生命同樣得著很大的改變,還重新擔起在家庭裡應有的責任。 路是難走 總能走過 現在Kitty兩夫婦,不再因兒子的病患而感到痛苦,且得著力量及熱心,同 心地去關懷她身邊的人,特別是去鼓勵一些與她有相類病患子女的家庭。 「我們抱著的心意是,雖然不同的孩子各有不同的問題,但我 們很希望告訴家長們,路雖難走,但是可以走得過來的。」 對Kitty來說,兒子是神賜給他們夫婦二人一起去托管的禮物。 「我們要接受神給我們的這份禮物,這份禮物很重的,不容易 的。我們要接納孩子的不健全和不足,我們照顧他,就像是 在服事主耶穌,心靈便得著喜樂。」 吳李少雲 李少雲Kitty於1983年從香港遠嫁多倫多,原本希望改變自卑 的性格,開始全新的生活。怎料大兒子剛出生便患有腦麻痺症, 未幾又因與奶奶相處出現許多磨擦而心力交瘁。原以為丈夫可替 她分擔一切,沒想到他因不想面對兒子及太太這段惡劣的婆媳關 係,竟終日找借口在外不願回家。當Kitty在最困難的時候,妹妹 的一個提醒,夫婦兩人的生命從此得著改變,心靈變得喜樂。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Sep-2019

1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電台播放頻道《恩雨同路人》電台見證訪問

新城電台財經台FM104

逢星期六午夜12時播出

版面設計:God-platformwww.god-platform.com

在吳李少雲Kitty家中的後院,有一座由丈夫親手搭

建的鞦韆,她與丈夫及兒子經常坐在這裡,在日

光之下,歡樂地盪著鞦韆,盡享天倫之樂。這

個其樂融融的畫面,在二十多年前對Kitty來

說可算是天方夜譚。

性格自卑作過埠新娘 在 香 港 出 生 長 大

的Kitty,求學時期因趕

不上功課而曾被學校開除,要重讀中一,因此

非常自卑。後來她感到功課越來越難,總是覺得

自己不行,唯有在中三後去幼稚園當助教。「那

時我的自卑感很重,曾有家長投訴我說話時沒有

望著對方,正因自卑感很重,令我的人際關係起

了隔膜。」

由於自卑感令她的學業和工作都不順利,以致她一直很想離開這種環境。

在某次到加拿大旅行時,她認識了現任丈夫吳志強,1983 年兩人便結婚,

她也移民到多倫多去做過埠新娘。「結婚後我很快樂,丈夫很疼我。」未

幾,上天便賜他們一個兒子。「最初懷孕時我們都很高興,而且生產順

利,一切都很正常,孩子也很可愛,是我一生最快樂的時刻。」可是當孩

子三個月大時,某天他突然抽筋,醫生當時並沒有發現甚麼病症,到六個

月大的時候,抽筋的情況變得很嚴重,最後被診斷為患上腦部麻痺症。「醫生

說,他病情嚴重,要吃兩種藥,日後是能坐起來的,但不知是甚麼時候;

他能走路的機會不大,你們要有心理準備,他會成為智障兒童。」

「為甚麼發生在我們身上?」遭逢重大打擊,夫婦兩人都接受不了。「為甚麼發生在我們身上?」這句

子經常在他們腦中揮之不去。對自卑的Kitty來說,更極其害怕別人得知

兒子的事。「那段時間,我不敢面對別人,別人的孩子正常健康,我的卻

是這樣。到後院曬衣服時,也是快出快入,不會留在外面太久,害怕會遇

見別人。」Kitty的丈夫也接受不來,還經常逃避做丈夫及父親的責任,

總以上班或幫朋友為藉口遠離家庭,以忙碌來麻醉自己。

因著這樣,照顧兒子日常起居、吃喝、上廁

等的所有責任,全都落在Kitty身上。更禍不

單行的是當時奶奶也移民過來,與他們一起

居住。自古以來的婆媳問題,再令Kitty 身

上增添重擔。「彼此的生活方式不一樣,例

如我做飯是要很講究的,要用很多碗碟盛載不

同的食材,但奶奶則會教我簡單一點,省些工

夫,但其實我內心是不高興的。」

百上加斤,Kitty也開始生丈夫的氣。「他根本沒有替我解決問題,我要

照顧孩子,又要面對奶奶,這麼多壓力,我如何面對啊!」

逃避現實上教會去在Kitty情緒極度低落之際,當時已移民多倫多的妹妹便鼓勵她返教會,於是

她開始上教會,希望能找個安靜的地方,逃避一下生活上的壓力。「記得

有一次牧師在台上講《聖經》時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

來,我(神)就使你們得安息。』嘩!這話很震撼,像是神對我說話!我的人

生一直都沒有平安,那一刻耶穌說可以給我平安,於是我在心裡便說:

『主耶穌啊,我需要這份平安,我願意接受你作為我個人的救贖主!』」

及後某天,當教會同工來探訪她,給她講解神是如何愛她。「我大哭了,

原來神愛我甚至為我而死,我雖然愛我的孩子,但給不了他,我只能夠每

天痛苦地面對,就在那一刻,我開口決定信耶穌,還有出人意料的平安。

大哭過後,我整個人的重擔都落下來了,變得喜樂起來!」

這一份出人意料的平安,令Kitty開始改變,不再為將來憂慮。「以前我

很擔心兒子比一般人身體虛弱,或會隨時離我而去,醫生也說過他不會

坐、不會走路,但在相信主耶穌以後,《聖經》告訴我有永生,有天堂,

將來我們一家人便可相見,所以那些壓力和憂慮都消失了。」重生了的

Kitty,不但令自己放下重擔,還吸引丈夫一起上教會去,且因此也歸信

了基督,生命同樣得著很大的改變,還重新擔起在家庭裡應有的責任。

路是難走 總能走過現在Kitty兩夫婦,不再因兒子的病患而感到痛苦,且得著力量及熱心,同

心地去關懷她身邊的人,特別是去鼓勵一些與她有相類病患子女的家庭。

「我們抱著的心意是,雖然不同的孩子各有不同的問題,但我

們很希望告訴家長們,路雖難走,但是可以走得過來的。」

對Kitty來說,兒子是神賜給他們夫婦二人一起去托管的禮物。

「我們要接受神給我們的這份禮物,這份禮物很重的,不容易

的。我們要接納孩子的不健全和不足,我們照顧他,就像是

在服事主耶穌,心靈便得著喜樂。」

吳李少雲吳李少雲Kitty於1983年從香港遠嫁多倫多,原本希望改變自卑的性格,開始全新的生活。怎料大兒子剛出生便患有腦麻痺症,未幾又因與奶奶相處出現許多磨擦而心力交瘁。原以為丈夫可替她分擔一切,沒想到他因不想面對兒子及太太這段惡劣的婆媳關係,竟終日找借口在外不願回家。當Kitty在最困難的時候,妹妹的一個提醒,夫婦兩人的生命從此得著改變,心靈變得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