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辐射 内外联动 -...

1
交通枢纽互联互通 □本报记者 栾姗 如何实现自贸试验区与周边 区域的联动发展?美国北卡罗莱 纳大学教授约翰 · 卡萨达说过的 一句话颇有启发意义:“通达,就 是一种经济行为,要通过走廊将 产业要素连接起来。” 这条走廊,在韩一博的眼中, 就是郑州市的四港联动大道。35 岁的韩一博是郑州优传酒业有限 公司总经理,3年前从优传集团武 汉分公司来郑履职,负责河南市 场的进口业务。 由于工作原因,韩一博时常 开车走在四港联动大道上,来回 奔波于“铁公机海”港口之间,卢 森堡货航运来的德国鲜奶,中欧 班列(郑州)拉回的红酒,无水港 清关的各式“洋货儿”,最后通过 高速公路集散分拨全省各地,将 国际消费品送达顾客手中。 不同的自贸试验区有不同的 功能定位和产业机遇。韩一博谈 起河南自贸试验区时说:“优传集 团的总部在厦门,我们在福建自 贸试验区侧重做台湾商品的进 口业务。河南自贸试验区的优势 是 卢 森 堡 货 航 和 中 欧 班 列(郑 州),我们未来会侧重做欧盟商品 的进口业务。眼下,集团公司考 虑在河南自贸试验区内拿一块 地,通过前店后仓的模式,作为跨 境零售商品展示和交易中心。” 两年前,得知河南申报自贸 试验区,优传集团即在洛阳开设 公司,并筹备建立河南分公司。 机构设置升格的背后,是优传看 好河南市场的信心。由于赶着去 洽谈进口鲜奶业务,韩一博再次 开车走在四港联动大道上,车窗 外不时有印着外文的货运车辆来 回穿梭。“这条道路可真是流金淌 银呀,国际消费品在四港联动大 道的港口间集散分拨。自贸试验 区让中原打开了联系世界的大 门,四港联动大道要联动世界 啦。”③7 “四港联动”的“联动世界” 微视角 自贸试验区作为高度开放的自由 贸易区域,是自身与国际接轨的平台 和窗口,将对所在地区的腹地经济产 生巨大的辐射效应。 在 上 海 ,自 贸 试 验 区 以 全 市 1/50 的面积,创造了1/4的地区生产总 值 。 在 广 东 ,34 家 世 界 500 强 企 业 落 户自贸试验区,当年吸引合同外资量 占全省的 43%。 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是自贸试 验区最鲜明的航标。中国民航大学经 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曹允春说:“河南 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意味着河南在区域 竞争中获得制度创新优势而抢占先 机,并对整个河南乃至中西部地区产 生改革示范效应。” 自贸试验区的存在也必然倒逼相 关区域与自贸试验区的分工协作,实 现错位、联动、共赢发展。上海自贸试 验区深谙“制造业—服务业协同发展” 原理,让区内企业作充满智慧的“大 脑”,区外企业成为灵活协调的“四 肢”,共同沟通一个完美的“人体”。 上海商飞、上海汽车集团、上海映 瑞光电、上海新松等高端制造业的地 理位置都临近上海自贸试验区,但是 产业主体都不在自贸试验区内,却将 飞机、汽车、LED芯片和机器人的研发 和贸易中心设置在自贸试验区内。如 此一来,既突破了自贸试验区区域空 间的限制,又实现了区内和区外联动 发展。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自贸试验区最 好的联动发展区域。曹允春说:“河南 在智能终端、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 等制造业和跨境贸易服务业方面已经 走在全国前列,可以通过搭建平台、政 策支持等措施,与中原城市群共建跨 区域联动产业园区,更好地满足自贸 区制造业转移和现代服务业扩张的需 求,推动各地与自贸试验区实行区域 分工和联动发展。”③7 郑州航空港, 将河南的经济触角 伸向全球各地,货 邮吞吐量以每年超 过 10% 的 速 度 递 增,短短几年跃升 为“全球货运增长 最快的机场”。 人们念兹在兹 的不仅是货物,更有 配置全球航空资源 和集聚高端产业的 能力。2016年郑州 航空港经济综合实 验区以河南 1/500 的面积,创造了全省 1/10的进出口总额。 如今,相对于 自身经济增长而 言 ,中 国(河 南)自 由贸易试验区更重 要的是通过发挥聚 集和辐射功能,实 现区内外的联动发 展,带来更多的溢 出效应,成为服务 于“一带一路”建设 的现代综合交通枢 纽。 环顾全国自贸试验区,河南连通 境内外、辐射东中西,具有得天独厚的 交通区位优势。 河南地处中原,拥有“中国铁路心 脏”“中国交通十字路口”的美誉。通 过密集的铁路、公路网络,河南自贸试 验区与我国其他自贸试验区和国内城 市群连为一体。同时,坐拥“全国航线 网络中心”的空域优势,河南自贸试验 区通过郑州航空港又与世界自贸区和 国际城市群连为一体。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 说:“国内外的自贸区犹如一颗颗散落 的珍珠,串起来才是珍珠项链。河南 自贸试验区定位为服务‘一带一路’建 设的综合交通枢纽,就是要通过高铁 打通内循环、通过航空打通外循环,实 现内外循环的互联互通。” 未来的河南自贸试验区,将构建 包括国际航空、国内高铁、省域城轨在 内的现代综合交通系统,扩大中原城 市群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 交流范围,为资本、信息、人才、技术自 由流动奠定基础。 高铁带来的是一场经济地理上 的革命。河南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建 成后,18个省辖市几乎都将搭上“高 铁经济”这趟列车。谷建全说:“在河 南自贸试验区广阔的中间地带,存有 大量的中小城市,它们不一定直接受 益于自贸试验区带来的红利,但是却 可以通过交通的便利,享受到自贸试 验区溢出的各种政策利益和经济效 应。” 产业投资集聚互动 自贸试验区作为毗邻港口和高度 开放的区域,是通过产业投资与集聚的 互动,来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 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首席 专家喻新安说:“对于河南来说,与空 港、陆港、海港及各类口岸相关的,是以 贸易和物流为核心的服务业,国际化程 度较高的制造业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新郑综保区、郑州出口加工区、河 南保税物流中心是我省最早复制推广 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海关监管和检验检 疫创新制度的区域。历经近年来的拼 搏努力,以富士康为首的智能终端产业 已经初显规模,手机产量已从2011年 的 2050 万 部 跃 升 至 2016 年 的 2.5 亿 部,约占全球手机供货量的六分之一; 跨境贸易进出口业务单量累计完成 8290.3 万 单 ,在 全 国 跨 境 电 商 服 务 试 点城市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中持续 保持领先地位。 产业要素会随着自身的快速发展 派生出一系列新的产业活动,构成自贸 试验区开放的经济增长机制和区域发 展模式。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 党工委书记张延明说: “建区以来,我们 始终主动对标上海、广州等临空经济强 市和自贸试验区,总体建设思路就是要 以产业为核心,加快高端制造与现代服 务业发展,支撑枢纽建设与物流发展, 拉动就业,形成新的城市。” 辐射带动周边区域 河南自贸试验区范围和功能 开封片区 范围: 19.94 平方公里 功能: 开封片区重点发展服务外包、医疗 旅游、创意设计、文化传媒、文化金融、艺术品 交易、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提升装备制造、农 副产品加工国际合作及贸易能力,构建国际 文化贸易和人文旅游合作平台,打造服务贸 易创新发展区和文创产业对外开放先行区, 促进国际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郑州片区 范围: 73.17 平方公里(含河南 郑州出口加工区A区0.89平方公里、河南 保税物流中心0.41平方公里) 功能: 郑州片区重点发展智能终端、高 端装备及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 以及现代物流、国际商贸、跨境电商、现代金 融服务、服务外包、创意设计、商务会展、动 漫游戏等现代服务业,在促进交通物流融合 发展和投资贸易便利化方面推进体制机制 创新,打造多式联运国际性物流中心,发挥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作用。 整理/栾姗 制图/刘竞 释放区域经济更大红利 记者连线 2013 年 ,国 务 院 批 复 郑 州 航 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 为郑州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奠定了 基础,促进了世界500强及相关 企业在当地快速落地与发展。一 个国际航空枢纽的快速建设,促 使河南省“十二五”期间进出口总 额 年 均 增 长 32.9% ,开 辟 了 一 个 内陆人口大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 新局面。 目前,郑州机场已开通全货运 航线34条,其中国际航线29条; 开通客运航线187条,其中国际航 线 26 条,主要布局在“一带一路” 沿 线 国 家 和 地 区 。 2016 年 ,郑 州 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2076万人 次,增长 20%,全国排名再进两位 至 第 15 位 ;货 邮 吞 吐 量 完 成 45.7 万吨,增长 13.2%,全国排名再进 一位至第七位。郑州航空港区先 后集聚智能手机企业171家,智 能手机产业集群初步形成。2016 年,郑州航空港区生产智能手机 2.58 亿 部 ,增 长 27.5% ,占 全 球 智 能手机供货量的 18.97%,再创新 高 。 其 中 ,非 苹 果 手 机 生 产 1.32 亿部,增长 1.1 倍,智能终端产业 一企独大的态势正在快速转变。 郑州航空港区全力推进口岸建 设,口岸体系不断完善,通关便利 化水平不断提升。综合保税区 2016 年 完 成 进 出 口 总 值 3161.1 亿元,跃居全国综保区第一名。 国家批准建设中国(河南)自 由贸易试验区,为我们搭建了进一 步开放发展与创新发展的开放平 台。按照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 和金融创新的国际惯例和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的“大胆闯、大胆试、自 主改”的最新要求,勇于开放创新, 在郑汴洛三个片区各具特色的创 新探索中不断创造新经验、新模 式、新业态,并适时在包括郑州航 空港区在内的各地推广应用,将促 进全省新一轮开放型经济加快发 展,释放区域经济更大红利。③7 (本报记者 栾姗 整理) 国家批准建设中国(河 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 我们搭建了进一步开放 发展与创新发展的开放 平台。” 使集聚辐射 内外联动 □本报记者 栾姗 T06 2017年4月1日 星期六 组版编辑 徐东坡 鲍阿瞳 美术编辑 刘竞 张占仓 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洛阳片区 范围: 26.66 平方公里 功能: 洛阳片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机 器人、新材料等高端制造业以及研发设计、 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国际文化旅游、文化创 意、文化贸易、文化展示等现代服务业,提升 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和国际产能合作 能力,打造国际智能制造合作示范区,推进 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题图为欧洲货物直 飞运抵郑州⑨7 本报记 者 邓放 摄 实施范围 119.77 平方公里,涵盖三个片区: 郑州片区 73.17 平方公里 开封片区 26.66 平方公里 洛阳片区 19.94 平方公里

Upload: others

Post on 04-Dec-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集聚辐射 内外联动 - dahe.cnnewpaper.dahe.cn/hnrb/images/2017-04/01/T06/hnrb20170330...文化贸易和人文旅游合作平台,打造服务贸 易创新发展区和文创产业对外开放先行区,促进国际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郑州片区

交通枢纽互联互通

●● ●● ●●

□本报记者 栾姗

如何实现自贸试验区与周边区域的联动发展?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授约翰·卡萨达说过的一句话颇有启发意义:“通达,就是一种经济行为,要通过走廊将产业要素连接起来。”

这条走廊,在韩一博的眼中,就是郑州市的四港联动大道。35岁的韩一博是郑州优传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3年前从优传集团武汉分公司来郑履职,负责河南市场的进口业务。

由于工作原因,韩一博时常开车走在四港联动大道上,来回奔波于“铁公机海”港口之间,卢森堡货航运来的德国鲜奶,中欧班列(郑州)拉回的红酒,无水港清关的各式“洋货儿”,最后通过高速公路集散分拨全省各地,将国际消费品送达顾客手中。

不同的自贸试验区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和产业机遇。韩一博谈

起河南自贸试验区时说:“优传集团的总部在厦门,我们在福建自贸试验区侧重做台湾商品的进口业务。河南自贸试验区的优势是卢森堡货航和中欧班列(郑州),我们未来会侧重做欧盟商品的进口业务。眼下,集团公司考虑在河南自贸试验区内拿一块地,通过前店后仓的模式,作为跨境零售商品展示和交易中心。”

两年前,得知河南申报自贸试验区,优传集团即在洛阳开设公司,并筹备建立河南分公司。机构设置升格的背后,是优传看好河南市场的信心。由于赶着去洽谈进口鲜奶业务,韩一博再次开车走在四港联动大道上,车窗外不时有印着外文的货运车辆来回穿梭。“这条道路可真是流金淌银呀,国际消费品在四港联动大道的港口间集散分拨。自贸试验区让中原打开了联系世界的大门,四港联动大道要联动世界啦。”③7

“四港联动”的“联动世界”微视角

自贸试验区作为高度开放的自由贸易区域,是自身与国际接轨的平台和窗口,将对所在地区的腹地经济产生巨大的辐射效应。

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以全市1/50的面积,创造了 1/4 的地区生产总值。在广东,34家世界 500强企业落户自贸试验区,当年吸引合同外资量占全省的43%。

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是自贸试验区最鲜明的航标。中国民航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曹允春说:“河南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意味着河南在区域竞争中获得制度创新优势而抢占先机,并对整个河南乃至中西部地区产生改革示范效应。”

自贸试验区的存在也必然倒逼相关区域与自贸试验区的分工协作,实现错位、联动、共赢发展。上海自贸试验区深谙“制造业—服务业协同发展”原理,让区内企业作充满智慧的“大

脑”,区外企业成为灵活协调的“四肢”,共同沟通一个完美的“人体”。

上海商飞、上海汽车集团、上海映瑞光电、上海新松等高端制造业的地理位置都临近上海自贸试验区,但是产业主体都不在自贸试验区内,却将飞机、汽车、LED芯片和机器人的研发和贸易中心设置在自贸试验区内。如此一来,既突破了自贸试验区区域空间的限制,又实现了区内和区外联动发展。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自贸试验区最好的联动发展区域。曹允春说:“河南在智能终端、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等制造业和跨境贸易服务业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可以通过搭建平台、政策支持等措施,与中原城市群共建跨区域联动产业园区,更好地满足自贸区制造业转移和现代服务业扩张的需求,推动各地与自贸试验区实行区域分工和联动发展。”③7

郑州航空港,

将河南的经济触角

伸向全球各地,货

邮吞吐量以每年超

过 10%的速度递

增,短短几年跃升

为“全球货运增长

最快的机场”。

人们念兹在兹

的不仅是货物,更有

配置全球航空资源

和集聚高端产业的

能力。2016年郑州

航空港经济综合实

验区以河南 1/500

的面积,创造了全省

1/10的进出口总额。

如今,相对于

自身经济增长而

言,中国(河南)自

由贸易试验区更重

要的是通过发挥聚

集和辐射功能,实

现区内外的联动发

展,带来更多的溢

出效应,成为服务

于“一带一路”建设

的现代综合交通枢

纽。

环顾全国自贸试验区,河南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

河南地处中原,拥有“中国铁路心脏”“中国交通十字路口”的美誉。通过密集的铁路、公路网络,河南自贸试验区与我国其他自贸试验区和国内城市群连为一体。同时,坐拥“全国航线网络中心”的空域优势,河南自贸试验区通过郑州航空港又与世界自贸区和国际城市群连为一体。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说:“国内外的自贸区犹如一颗颗散落的珍珠,串起来才是珍珠项链。河南自贸试验区定位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就是要通过高铁打通内循环、通过航空打通外循环,实

现内外循环的互联互通。”未来的河南自贸试验区,将构建

包括国际航空、国内高铁、省域城轨在内的现代综合交通系统,扩大中原城市群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范围,为资本、信息、人才、技术自由流动奠定基础。

高铁带来的是一场经济地理上的革命。河南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建成后,18个省辖市几乎都将搭上“高铁经济”这趟列车。谷建全说:“在河南自贸试验区广阔的中间地带,存有大量的中小城市,它们不一定直接受益于自贸试验区带来的红利,但是却可以通过交通的便利,享受到自贸试验区溢出的各种政策利益和经济效应。”

产业投资集聚互动自贸试验区作为毗邻港口和高度

开放的区域,是通过产业投资与集聚的互动,来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

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喻新安说:“对于河南来说,与空港、陆港、海港及各类口岸相关的,是以贸易和物流为核心的服务业,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制造业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新郑综保区、郑州出口加工区、河南保税物流中心是我省最早复制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海关监管和检验检疫创新制度的区域。历经近年来的拼搏努力,以富士康为首的智能终端产业已经初显规模,手机产量已从2011年的 2050万部跃升至 2016年的 2.5 亿

部,约占全球手机供货量的六分之一;跨境贸易进出口业务单量累计完成8290.3万单,在全国跨境电商服务试点城市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产业要素会随着自身的快速发展派生出一系列新的产业活动,构成自贸试验区开放的经济增长机制和区域发展模式。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党工委书记张延明说:“建区以来,我们始终主动对标上海、广州等临空经济强市和自贸试验区,总体建设思路就是要以产业为核心,加快高端制造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撑枢纽建设与物流发展,拉动就业,形成新的城市。”

辐射带动周边区域

河南自贸试验区范围和功能

开封片区范围:19.94

平方公里

功能:开封片区重点发展服务外包、医疗旅游、创意设计、文化传媒、文化金融、艺术品交易、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提升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国际合作及贸易能力,构建国际文化贸易和人文旅游合作平台,打造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区和文创产业对外开放先行区,促进国际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郑州片区范 围 :73.17

平方公里(含河南郑州出口加工区A区 0.89平方公里、河南保税物流中心0.41平方公里)

功能:郑州片区重点发展智能终端、高端装备及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物流、国际商贸、跨境电商、现代金融服务、服务外包、创意设计、商务会展、动漫游戏等现代服务业,在促进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和投资贸易便利化方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多式联运国际性物流中心,发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作用。

整理/栾姗 制图/刘竞

释放区域经济更大红利

记者连线

2013年,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为郑州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世界 500强及相关企业在当地快速落地与发展。一个国际航空枢纽的快速建设,促使河南省“十二五”期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 32.9%,开辟了一个内陆人口大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目前,郑州机场已开通全货运航线34条,其中国际航线29条;开通客运航线187条,其中国际航线26条,主要布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2016年,郑州

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 2076 万人次,增长20%,全国排名再进两位至第15位;货邮吞吐量完成45.7万吨,增长13.2%,全国排名再进一位至第七位。郑州航空港区先后集聚智能手机企业 171家,智能手机产业集群初步形成。2016年,郑州航空港区生产智能手机2.58亿部,增长 27.5%,占全球智能手机供货量的18.97%,再创新高。其中,非苹果手机生产 1.32亿部,增长 1.1倍,智能终端产业一企独大的态势正在快速转变。郑州航空港区全力推进口岸建设,口岸体系不断完善,通关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综合保税区2016 年完成进出口总值 3161.1亿元,跃居全国综保区第一名。

国家批准建设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我们搭建了进一步开放发展与创新发展的开放平台。按照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和金融创新的国际惯例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最新要求,勇于开放创新,在郑汴洛三个片区各具特色的创新探索中不断创造新经验、新模式、新业态,并适时在包括郑州航空港区在内的各地推广应用,将促进全省新一轮开放型经济加快发展,释放区域经济更大红利。③7

(本报记者 栾姗 整理)

国家批准建设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为我们搭建了进一步开放发展与创新发展的开放平台。”

国家战略

河南使命

聚焦河南自贸试验区

聚焦河南自贸试验区

集聚辐射 内外联动□本报记者 栾姗

T062017年4月1日 星期六

组版编辑 徐东坡 鲍阿瞳美术编辑 刘竞

张占仓

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洛阳片区范围:26.66

平方公里

功能:洛阳片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机器人、新材料等高端制造业以及研发设计、电子商务、服务外包、国际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贸易、文化展示等现代服务业,提升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力和国际产能合作能力,打造国际智能制造合作示范区,推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

题图为欧洲货物直飞运抵郑州⑨7 本报记者 邓放 摄

实施范围

119.77平方公里,涵盖三个片区:

郑州片区

73.17平方公里

开封片区

26.66平方公里

洛阳片区

19.94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