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單親媽媽抱女來華治病遇重重難題...

1
A30 責任編輯:李才瑛 版面設計:崔竣明 2017 2017 3 3 28 28 星期二 星期二 浙老年人「手機課堂」助走出時代窘境 上世紀廣州打銅業興旺的年代,日用品 種類及應用最多最廣泛,幾乎遍及生活各 領域。銅器皿曾一度在廣州市民的生活中 佔據重要角色。但隨着時代變遷,人們生 活審美的提高,銅製品的傳統樣子,早已 不再時興。 日前,記者前往門店採訪時,正好碰上 了一群來自珠海的遊客。七八個人的小團 隊,興致勃勃走進店內參觀各類日用銅 器。一個帶蓋的小銅壺售價大約300元 (人民幣,下同)(約合港幣 339 元)。 這個價格,顯然超出了這群顧客的預期。 其中,一位年輕的女士帶着心儀的銅盤樣 式前來諮詢,店內夥計坦言,「這種蒸魚 的銅盤,我們不做。你可以去 158 號店看 看」。 隨後,記者和這位來自珠海的王女士交 談獲悉,對於恩寧路的銅器早有耳聞,所 以才專程帶着一些時髦樣式的銅盤前來, 卻發現賣家或者手藝人的款式一如既往地 陳舊,難以融入現代家居的審美之中。所 謂定製,價格自然高出生活所需太多。 年輕打銅師傅整體斷層 據悉, 8 年前,「西關打銅工藝」進入 了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名錄,天 程的打銅老人蘇廣偉也成為了該項目的傳 承人。有非遺招牌的「天程銅藝」,總會 吸引不少遊客或市民前來駐足詢問。雖然 「天程銅藝」的繼承人蘇英敏,三年前接 手家傳門店,曾經復興銅器在望。但如 今,新鮮勁過了,店內器皿的整體款式依 舊時髦不起來,成為他拓開銷路的一個現 實阻礙。 據了解,打銅是個辛苦的工作,能跟上 時髦的年輕的打銅師傅整體斷層。如今聘 請一個打銅的老師傅,月薪起碼要 2 萬元 (約合港幣 2.26 萬元),打出來的銅器器 皿款式也缺乏時髦元素。 ■香港文匯報記者 胡若璋 廣州報道 穗打銅街生意再度凋零 樣式老舊成主因 俄單親媽媽抱女來華治病遇重重難題 俄單親媽媽抱女來華治病遇重重難題 哈市三姐妹愛心幫助 哈市三姐妹愛心幫助 一場大火中,為了保全孫女的一條性命, 河南省新鄭市年過六旬張貴民在半身不遂的 情況下,硬是把 15 公斤重的孫女月月從二 樓抱到四樓,並用雙手將孫女懸舉出窗外半 個多小時,看到孫女墜入前來救援的群眾扯 起的棉被上,老人轟然倒入火海…… 這位救下月月的可敬老人,就是月月的 爺爺張貴民。 「他得過腦血栓,有半身不遂後遺症, 腿腳不方便,住一樓,二樓住着兒子張曉 鶴、兒媳和月月,三樓、四樓沒住人,堆 放一些雜物。平時他從一樓上二樓都困 難,不知道當時是怎麼抱孫女到四樓,讓 孫女脫險的。」張貴民的發小王根水說。 3 月 12 日,因為平時月月都在外婆家, 只有周末才接回來,一家四口中午圍在一 起吃了午飯,之後便留下張貴民在家照看 月月。下午 3 點 30 分左右,正在幹活的張 曉鶴突然聽到「着火了」,他抬頭一看, 自家樓上冒出了滾滾濃煙,他聽見張貴民 和月月的聲音還在二樓,就趕緊朝裡喊: 「趕緊上四樓,四樓有平台」。 張曉鶴一邊喊,一邊從鄰居家飛速跑到 頂層從瓦房頂上攀爬到自己家屋頂,並試 圖用繩索去救四樓窗口的人。 據悉,張貴民站在四樓窗口,身子往前 傾着,兩隻手抓住孫女的衣服往外舉,舉 了近半個小時,最後看到月月落在大家撐 起的被子上,他才倒了下去。 火災的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中安在線 在成都市新都區中醫院老年病區,一位 皮膚黝黑、牙齒雪白的黑人醫生近日用一口 流利的四川話與患者劉寒梅老人一邊交流, 一邊嫻熟地扎針。他叫迪亞拉,來自馬里共 和國,是新都區中醫院特聘的一位醫學博 士,他在中國學習、工作、生活已有 33 個 年頭。 來到中國 30 多年,迪亞拉不但能說標準 的普通話,還掌握了粵語以及四川和雲南 等地的方言。他希望能在中國從事中醫藥 臨床研究,而且能將中醫事業發展到非洲 各國。 ■《四川日報》 滇警方救治大鳥 鑒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致意 陳偉企業有限公司 致意 陳偉企業有限公司 香港婦聯 致意 熱烈祝賀 熱烈祝賀 林鄭月娥 林鄭月娥 女士 女士 當選為香港特別行政區 當選為香港特別行政區 第五任行政長官人選 第五任行政長官人選 黑人中醫來華 33 年 懂多地方言 老人火中捨己救孫女 懸舉窗外半小時 雲南省普洱市寧洱縣森林公安局近日救治 了一隻喪失飛行能力的大鳥,該鳥被鑒定為 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鉗嘴鸛。 寧洱縣森林公安局近日接群眾報警稱發現一 隻大鳥在小區內橫衝直撞,值班民警遂趕往現 場。經初步檢查,大鳥無明顯傷痕,但精神萎 靡,喪失飛行能力。民警隨即將該鳥送至縣畜 牧獸醫站進行救治。 經獸醫仔細檢查和辨認,確定該鳥學名鉗 嘴鸛,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目前,通 過有效救治,受傷的鉗嘴鸛身體狀況有所好 轉,待達到野外放生條件後,森林公安將進 行放生。 ■中新網 在浙江省寧波市新城社區的一間教室裡,數 十個白髮蒼蒼的老年人拿着一隻隻智能手機, 戴着老花鏡認真地盯着黑板上的大屏幕,時不 時喊着「老師,怎麼添加微信好友」、「我的 無線網絡怎麼打不開」、「怎麼我的相冊不能 分享到朋友圈」…… 這堂別開生面的教學課便是浙江寧波新推 出的「老年人手機教學課程」,即寧波市千 場萬人智能手機知識普及工程。 今年 3 月,寧波市千場萬人智能手機知識 普及工程正式啟動,該工程將對寧波全市 1 萬名 45 歲以上市民進行移動互聯網、智能手 機知識 1,000 場次的普及培訓,提高他們的 科學素養和智能手機運用能力。 寧波市科協科普部副調研員張洪紅解釋 道,隨着智 能手機的普 及,很多中 老年人卻仍 然停留在只 會撥打電 話、接聽電 話和發短信 的階段,「對於大部分其他功能,他們既不 了解也不知道怎麼用,無法享受智能生活帶 來的樂趣和便利。」 這個暖心的工程,「在新的時代下,老年 人也迫切地想融入當下,而掌握了新的技能 之後,他們也可以和年輕人增進交流。」 ■中新網 24 歲的列娜,本是俄羅斯布市 一家幼兒園裡的幼師,在進 修深造之際生下一對雙胞胎女兒, 不幸的是,其中一個女兒達沙因意 外成了腦癱。男友得知女兒難以治 癒後,竟拋下她們母女離開。面對 命運接連打擊,列娜在短暫的痛苦 之後很快振作起來。為給孩子治 病,她放棄了深造機會,將一個孩 子留給母親照顧,自己從親友處籌 來費用,帶着病重的女兒達沙來到 了哈爾濱。 悉心照顧 視如家人 齊梅說,第一次見到母女時,孩 子一直哭鬧,列娜又不會說中國 話。把她們母女送到租住處後,她 就一直放心不下。於是急匆匆回 家,包了餃子,再次來到小屋,比 畫着讓列娜吃,自己抱起孩子耐心 地哄着。列娜十分感動,不停說着 唯一會說的中文「謝謝」。 從此,小屋成了齊梅最常光顧的 地方,只要沒有特殊事情,就每天 來送飯,幫助照顧孩子。大姐齊敏 了解情況後,也不斷給列娜和孩子 送來棉衣、棉鞋、玩具。看着語言 不通的列娜比畫着手語獨自帶孩子 外出求醫很不容易,齊梅讓妹妹齊 傑開車幫助接送,從此,齊傑也成 了這對母女在中國的「專職司 機」。由於資金有限,列娜租了間 很便宜的小屋容身,沒有洗澡的條 件,齊梅經常領列娜到自家去洗澡 休息。今年春節,齊梅把兩人接到 家中,一起包餃子、吃年夜飯,儘 管來自不同種族,互相語言又不 通,可這一家人其樂融融,滿屋流 淌着愛與溫馨。 籌錢援助 寄送物資 現在,小達沙已經在哈市接受治療 3 個多月,列娜帶來的錢都花光了, 可後續治療還要2年左右,治療費約 要40萬元。齊家三姐妹着急又痛 心,開始發動身邊親友援助,甚至齊 梅的小侄子齊藝澤,也在同學中募集 2,000 元救急。隨着這對母女的故事 在坊間傳開,不斷有熱心的冰城人伸 出援手,有的給列娜匯款,有的來到 醫院或趕到其住處,將生活用品和食 物玩具等不斷送來。 面對冰城人的熱心幫助,一直堅 強不在孩子面前流淚的列娜流出感 動的淚水。她說,有時也很思念家 鄉的親人,但哈市好心人就像是自 己的「異國親人」,讓她感受到家 一般的溫暖。列娜說,女兒名叫 「達沙」,俄文意為「火神」和 「希望」。願冰城人的愛像點點火 光,匯聚熊熊火焰,成為這對母女 溫暖的希望。 2016 年底的一天,49 歲的齊梅所經營的房屋中介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年輕的俄羅斯媽 媽列娜,抱着一個 1 歲左右的女童,從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市來到哈爾濱為孩子治病。 語言不通,資金困難,年輕媽媽的堅強讓人動容,而齊梅與其姐妹一家的「跨國」愛心幫 助,讓這對母女在異國也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溫暖。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欣欣 哈爾濱報道 恩寧路上開業打銅的手藝人店越來越 少,已不足十家。 記者胡若璋 攝 齊梅和家人幫助照顧小達沙。 記者王欣欣 攝 張貴民的兒子張曉鶴曾在這裡試圖用繩 索救人。 網上圖片 浙江寧波新推出「老年人手機 教學課程」。 網上圖片 迪亞拉一 迪亞拉一 絲不苟地為 絲不苟地為 病人做針灸 病人做針灸 治療 治療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民警將鉗 嘴鸛送至獸 醫院進行治 療。 網上圖片 列娜母女在齊梅家過春節一 列娜母女在齊梅家過春節一 起包餃子 起包餃子記者王欣欣 記者王欣欣

Upload: others

Post on 05-Jun-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俄單親媽媽抱女來華治病遇重重難題 哈市三姐妹愛心幫助pdf.wenweipo.com/2017/03/28/a30-0328.pdf · 流利的四川話與患者劉寒梅老人一邊交流, 一邊嫻熟地扎針。他叫迪亞拉,來自馬里共

神 1051673 州 1051673 大 1051673 地A30 責任編輯李才瑛 版面設計崔竣明 20172017年年33月月2828日日((星期二星期二))

浙老年人「手機課堂」助走出時代窘境

上世紀廣州打銅業興旺的年代日用品種類及應用最多最廣泛幾乎遍及生活各領域銅器皿曾一度在廣州市民的生活中佔據重要角色但隨着時代變遷人們生活審美的提高銅製品的傳統樣子早已不再時興日前記者前往門店採訪時正好碰上了一群來自珠海的遊客七八個人的小團隊興致勃勃走進店內參觀各類日用銅器一個帶蓋的小銅壺售價大約300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港幣339元)這個價格顯然超出了這群顧客的預期其中一位年輕的女士帶着心儀的銅盤樣式前來諮詢店內夥計坦言「這種蒸魚的銅盤我們不做你可以去158號店看看」隨後記者和這位來自珠海的王女士交談獲悉對於恩寧路的銅器早有耳聞所

以才專程帶着一些時髦樣式的銅盤前來卻發現賣家或者手藝人的款式一如既往地陳舊難以融入現代家居的審美之中所謂定製價格自然高出生活所需太多

年輕打銅師傅整體斷層據悉 8年前「西關打銅工藝」進入了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名錄天程的打銅老人蘇廣偉也成為了該項目的傳承人有非遺招牌的「天程銅藝」總會吸引不少遊客或市民前來駐足詢問雖然「天程銅藝」的繼承人蘇英敏三年前接手家傳門店曾經復興銅器在望但如今新鮮勁過了店內器皿的整體款式依舊時髦不起來成為他拓開銷路的一個現實阻礙據了解打銅是個辛苦的工作能跟上

時髦的年輕的打銅師傅整體斷層如今聘

請一個打銅的老師傅月薪起碼要2萬元(約合港幣226萬元)打出來的銅器器皿款式也缺乏時髦元素

香港文匯報記者胡若璋廣州報道

穗打銅街生意再度凋零樣式老舊成主因

俄單親媽媽抱女來華治病遇重重難題俄單親媽媽抱女來華治病遇重重難題

哈市三姐妹愛心幫助哈市三姐妹愛心幫助

一場大火中為了保全孫女的一條性命河南省新鄭市年過六旬張貴民在半身不遂的情況下硬是把15公斤重的孫女月月從二

樓抱到四樓並用雙手將孫女懸舉出窗外半個多小時看到孫女墜入前來救援的群眾扯起的棉被上老人轟然倒入火海helliphellip這位救下月月的可敬老人就是月月的

爺爺張貴民「他得過腦血栓有半身不遂後遺症

腿腳不方便住一樓二樓住着兒子張曉鶴兒媳和月月三樓四樓沒住人堆放一些雜物平時他從一樓上二樓都困難不知道當時是怎麼抱孫女到四樓讓孫女脫險的」張貴民的發小王根水說3月12日因為平時月月都在外婆家只有周末才接回來一家四口中午圍在一起吃了午飯之後便留下張貴民在家照看

月月下午3點30分左右正在幹活的張曉鶴突然聽到「着火了」他抬頭一看自家樓上冒出了滾滾濃煙他聽見張貴民和月月的聲音還在二樓就趕緊朝裡喊「趕緊上四樓四樓有平台」張曉鶴一邊喊一邊從鄰居家飛速跑到

頂層從瓦房頂上攀爬到自己家屋頂並試圖用繩索去救四樓窗口的人據悉張貴民站在四樓窗口身子往前

傾着兩隻手抓住孫女的衣服往外舉舉了近半個小時最後看到月月落在大家撐起的被子上他才倒了下去火災的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中安在線

在成都市新都區中醫院老年病區一位皮膚黝黑牙齒雪白的黑人醫生近日用一口流利的四川話與患者劉寒梅老人一邊交流一邊嫻熟地扎針他叫迪亞拉來自馬里共和國是新都區中醫院特聘的一位醫學博士他在中國學習工作生活已有33個年頭來到中國30多年迪亞拉不但能說標準

的普通話還掌握了粵語以及四川和雲南等地的方言他希望能在中國從事中醫藥

臨床研究而且能將中醫事業發展到非洲各國 《四川日報》

滇警方救治大鳥 鑒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致意

陳偉企業有限公司致意

陳偉企業有限公司香港婦聯

致 意

熱烈祝賀熱烈祝賀

林鄭月娥林鄭月娥女士女士

當選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當選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任行政長官人選第五任行政長官人選

黑人中醫來華33年 懂多地方言

老人火中捨己救孫女 懸舉窗外半小時

雲南省普洱市寧洱縣森林公安局近日救治了一隻喪失飛行能力的大鳥該鳥被鑒定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鉗嘴鸛寧洱縣森林公安局近日接群眾報警稱發現一

隻大鳥在小區內橫衝直撞值班民警遂趕往現場經初步檢查大鳥無明顯傷痕但精神萎靡喪失飛行能力民警隨即將該鳥送至縣畜牧獸醫站進行救治經獸醫仔細檢查和辨認確定該鳥學名鉗

嘴鸛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目前通過有效救治受傷的鉗嘴鸛身體狀況有所好

轉待達到野外放生條件後森林公安將進行放生 中新網

在浙江省寧波市新城社區的一間教室裡數十個白髮蒼蒼的老年人拿着一隻隻智能手機戴着老花鏡認真地盯着黑板上的大屏幕時不時喊着「老師怎麼添加微信好友」「我的無線網絡怎麼打不開」「怎麼我的相冊不能分享到朋友圈」helliphellip這堂別開生面的教學課便是浙江寧波新推

出的「老年人手機教學課程」即寧波市千場萬人智能手機知識普及工程今年3月寧波市千場萬人智能手機知識普及工程正式啟動該工程將對寧波全市1萬名45歲以上市民進行移動互聯網智能手機知識1000場次的普及培訓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和智能手機運用能力寧波市科協科普部副調研員張洪紅解釋

道隨着智能手機的普及很多中老年人卻仍然停留在只會 撥 打 電話接聽電話和發短信的階段「對於大部分其他功能他們既不了解也不知道怎麼用無法享受智能生活帶來的樂趣和便利」這個暖心的工程「在新的時代下老年

人也迫切地想融入當下而掌握了新的技能之後他們也可以和年輕人增進交流」

中新網

24歲的列娜本是俄羅斯布市一家幼兒園裡的幼師在進修深造之際生下一對雙胞胎女兒不幸的是其中一個女兒達沙因意外成了腦癱男友得知女兒難以治癒後竟拋下她們母女離開面對命運接連打擊列娜在短暫的痛苦之後很快振作起來為給孩子治病她放棄了深造機會將一個孩子留給母親照顧自己從親友處籌來費用帶着病重的女兒達沙來到了哈爾濱

悉心照顧 視如家人齊梅說第一次見到母女時孩子一直哭鬧列娜又不會說中國話把她們母女送到租住處後她就一直放心不下於是急匆匆回

家包了餃子再次來到小屋比畫着讓列娜吃自己抱起孩子耐心地哄着列娜十分感動不停說着唯一會說的中文「謝謝」從此小屋成了齊梅最常光顧的

地方只要沒有特殊事情就每天來送飯幫助照顧孩子大姐齊敏了解情況後也不斷給列娜和孩子送來棉衣棉鞋玩具看着語言不通的列娜比畫着手語獨自帶孩子外出求醫很不容易齊梅讓妹妹齊傑開車幫助接送從此齊傑也成了這對母女在中國的「專職司機」由於資金有限列娜租了間很便宜的小屋容身沒有洗澡的條件齊梅經常領列娜到自家去洗澡休息今年春節齊梅把兩人接到家中一起包餃子吃年夜飯儘

管來自不同種族互相語言又不通可這一家人其樂融融滿屋流淌着愛與溫馨

籌錢援助 寄送物資現在小達沙已經在哈市接受治療

3個多月列娜帶來的錢都花光了可後續治療還要2年左右治療費約要40萬元齊家三姐妹着急又痛心開始發動身邊親友援助甚至齊梅的小侄子齊藝澤也在同學中募集2000元救急隨着這對母女的故事在坊間傳開不斷有熱心的冰城人伸出援手有的給列娜匯款有的來到醫院或趕到其住處將生活用品和食物玩具等不斷送來面對冰城人的熱心幫助一直堅

強不在孩子面前流淚的列娜流出感

動的淚水她說有時也很思念家鄉的親人但哈市好心人就像是自己的「異國親人」讓她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列娜說女兒名叫「達沙」俄文意為「火神」和「希望」願冰城人的愛像點點火光匯聚熊熊火焰成為這對母女溫暖的希望

2016年底的一天49歲的齊梅所經營的房屋中介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年輕的俄羅斯媽

媽列娜抱着一個1歲左右的女童從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市來到哈爾濱為孩子治病

語言不通資金困難年輕媽媽的堅強讓人動容而齊梅與其姐妹一家的「跨國」愛心幫

助讓這對母女在異國也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溫暖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欣欣 哈爾濱報道

恩寧路上開業打銅的手藝人店越來越少已不足十家 記者胡若璋攝

齊梅和家人幫助照顧小達沙記者王欣欣攝

張貴民的兒子張曉鶴曾在這裡試圖用繩索救人 網上圖片

浙江寧波新推出「老年人手機教學課程」 網上圖片

迪亞拉一迪亞拉一絲不苟地為絲不苟地為病人做針灸病人做針灸治療治療

網上圖片網上圖片

民警將鉗嘴鸛送至獸醫院進行治療

網上圖片

列娜母女在齊梅家過春節一列娜母女在齊梅家過春節一起包餃子起包餃子 記者王欣欣記者王欣欣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