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比翼飞 - newpaper.dahe.cn...成语典故均发生在开封,为什么开封不...

1
农村版 5 编辑∶姜永栋 电话:0371-65795706 E-mail ∶ncbzbs@126.com 版式∶魏静敏 校对∶黄丽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夫唱妇随” 夫妻双双齐扶贫 1 1 赵孝斌和“中国成语典故名城” 伊胜利 赵文建 文/图 在濮阳市脱贫攻坚大军中,有一对夫妻兵,丈夫王少一是濮阳市政府法制办派驻到范县张庄乡后房村的第一书记,妻 子张煜是濮阳市信访局派驻到台前县清水河乡西孟楼村的第一书记。生活中的夫妻俩在工作中成了你追我赶的战友,丈 夫传授妻子驻村帮扶的经验,妻子帮助丈夫完善信息资料,夫妻两个互帮互助,在两个县的两个村庄间互动起来,进行 “比、学、赶、帮、超”的竞赛。 扶贫路上比翼飞 本报记者 段宝生 通讯员 韩惊涛 文/图 扶贫路上 夫妻俩“你追我赶” 2 2 家人支持 “我的孩子是第一书记” 3 3 开封市有这样一位老人,退休后喜欢和开封成语 典故打交道,现在虽已年逾古稀,但仍坚持传播开封成 语典故。他在发掘、研究开封成语典故方面做了大量卓 有成效的工作,随之, “中国成语典故名城”花落开封,开 封成语典故被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位老人就是赵孝斌。5月27日晚,在开封首届文化奖 章颁奖典礼上,赵孝斌与王立群、翟俊杰、肖红、胡葆森 等 13 位文化名人被授予“开封首届文化奖章”。 一本书奠定了一张城市名片 从“不务正业”到文化学者 泌阳县供电公司制定秋检六举措 为确保冬季高峰负荷供电期电网的 安全运行、优质平稳供电,9月19日,泌阳 县供电公司按照秋检工作安排,结合安全 生产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六项措施,为秋检 保驾护航。 泌阳县供电公司加强精益化管理,科 学制定秋检计划和方案,开展班组作业承 载力和管理承载力分析,防控作业风险。 成立秋检工作领导小组、反违章督察小 组、后勤保障小组,采取六项举措为秋检 保驾护航。以“五查”做基础,落实“五查” 措施,分轻重缓急,确定秋检内容; “评价” 做后盾,按照“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 则,根据状态评价结果安排秋检计划,确 保对发现的缺陷全面整治;人员为保障, 对秋检作业人员开展安规、两票、事故案 例等方面的培训,并利用安全教育实训室 进行强化训练,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落实 责任,管理部门、专业、班组层层签订《安 全责任状》,确保责任到人;器具需完备, 淘汰已经到达寿命周期的工器具,及时填 补一批新的安全用具,保证安全工器具健 康上岗;后勤做支撑,后勤保障小组为秋 检的人财物提供保障。 (王丽娟) 抓精品提亮点 全力推进廊道绿化建设 2017年,宜阳县林业局坚持大工程 带动大发展,打造精品,建设亮点,实施 了郑卢高速“百米宽”生态廊道绿化、郑 西高铁绿化、柳盐路宜新路提升绿化等 廊道工程,新造林 1.12 万亩、新植树 77.7 万株,圆满完成林业廊道建设任务,绿化 成效显著。 (刘孝国) 2016 年 4 月 1 日,在开封清明文 化节开幕式上,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向 开封市政府颁发了“中国成语典故名 城”牌匾,并在开封建立“中国成语典 故文化研究基地”。使古城开封成为 全国首座“中国成语典故名城”,也是 开封在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 书法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菊 花名城等荣誉称号之后的又一张亮丽 的城市名片。 而这张“名片”的最初建议者与积 极推动者,就是赵孝斌先生。 赵孝斌祖籍南阳,出生于教师家 庭。小学三年级时,一本爱不释手的 袖珍版《汉语成语小词典》,萌发了他 的文学梦。20 世纪 60 年代初即开始 求学、生活、工作在开封,几十年来,他 把对这个城市的爱都凝聚在宣传开封 文化上,在繁忙的工作期间搜集、积累 了大量发生在开封和与开封有关的成 语典故资料,并潜心考证每一个成语 典故的出处和喻义。 2007 年 7 月,退而不休的赵孝斌 到“中国成语典故之都”河北邯郸参观 考察,邯郸作为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其 声名远播的成语典故、浓郁的成语文化 氛围深深吸引了他。他边参观边思考, 开封是一座具有丰厚成语典故资源的 城市, “杞人忧天”、“才高八斗”、“五十 步笑百步”、 “开卷有益”、“抱薪救火”等 成语典故均发生在开封,为什么开封不 能申报“中国成语典故名城”呢? 于是,赵孝斌下定决心,要在有生 之年挖掘、整理这些灿若明珠的成语 典故,为把开封打造成“中国成语典故 名城”尽一份力。回到开封后,赵孝斌 便全身心投入到开封成语文化的挖 掘、整理、宣传、普及工作中。他用4年 多时间编著出版了45万字的《开封成 语典故故事》,收录了 295 条发生在开 封或与开封有密切联系的成语典故, 比较系统、全面地体现了开封成语典 故文化的厚重,填补了开封文学史上 的一项空白。著名作家二月河、著名 学者王立群及张家顺教授分别为该书 作了序。原新华社副社长冯健见到该 书非常震撼,称其“付出了何等滴水穿 石般的努力,我向你学习”! 《开封成语典故故事》一经出版, 立即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一致 好评,也为开封申报“中国成语典故名 城”奠定了基础。之后赵孝斌又倡导 创建了“开封成语典故苑”,自费创建 了 180 米长的“成语典故文化长廊”和 150米长的“成语文化墙”,举办了开封 成语典故书画展等,到处宣传普及成 语文化,为申报中国成语典故名城做 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在《关于命名 河南省开封市为“中国成语典故名 城”并建立“中国成语典故文化研究 基地”的决定》中对开封成语典故文 化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开封成语典故 文化既具有历史的久远性,又有现实 的普遍性和民俗文化的传承性,对培 育和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与人文素 养,对开封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都具 有积极意义。 10 月 7 日,国庆、中秋节的假期还没 过完,一大早,王少一、张煜便驱车来到所 驻村庄开始他们的扶贫工作。范县张庄 乡后房村 89 岁的五保户杨花河搬迁后过 得咋样?王少一在后房村委会主任房灵 修的带领下再一次来到老人的住处,问寒 问暖,并帮老人换下坏了的节能灯。一个 小时后,夫妻二人驱车来到了10公里外的 台前县清水河乡西孟楼村。村中 17 户贫 困户一直是张煜心里的牵挂。特别是 44 岁的黄新凤,3年前因一场失败的子宫肌 瘤手术而导致劳动能力基本丧失,每月光 医药费就得 500 多元。张煜特意来到黄新 凤家,给黄新凤送去了200元。 作为夫妻,王少一和张煜生活上互相 关心,工作上互相帮助,有时还因扶贫工 作意见不合而争吵。2017 年上半年的脱 贫攻坚工作任务尤其繁重,在去村里的路 上,他们俩互相提问各项扶贫政策,并探 讨对政策的理解。在精准识别填写表格 时,两人经常为了一个表格的数据计算方 式争论不已,最后在多方请教确认后才会 停止。 “群众的事情无小事,群众邻里间一些 普通的矛盾纠纷搞不好就会发展成大矛 盾,成为影响村民生产发展、社会稳定的隐 患。”在信访岗位上工作的张煜常说, “驻村 是人生一次宝贵的经历,也是展示人生价 值的平台,我一定会尽自己的力量扎实开 展帮扶工作,让困难的群众感受到党和国 家的关怀。”为此,她时常入村串户与群众 拉家常,了解群众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 西孟楼村民苑司彬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因 年代久远导致房屋倒塌受损。了解到他的 家庭情况后,张煜及时向乡政府反映,并依 据有关规定为苑司彬家申请了危房改造项 目指标。每次张煜到苑司彬家跟踪走访情 况,苑司彬总是激动地拉住她的手,说什么 也要留她在家吃了饭才让走。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范县后房村支部 书记祝素华把一直念叨王少一的好:为贫 困留守老人找适合他们的工作,解决了他 们的生活问题;为村中安装路灯,方便村 民夜间出行;为残疾人送来轮椅,让他们 可以更方便的活动;为村里新挖机井,让 村民灌溉田地不再辛苦;为村里配齐了桌 椅、空调、电脑、打印器材等办公设施。 台前县西孟楼村党支部书记苑仁良 提起张煜就竖起了大拇指:“别看张煜年 龄不大,本事可真不小。她人勤快,有空 就走家串户了解情况。她来我们村后,给 我们村制定规划,发展产业,为村里垫了 地基,盖起了村室,多少年来我们西孟楼 村终于有个像样的村室了。” “张煜这闺女能干,不服输,有股子干 劲儿。为给村里贫困户协调大病医疗保 险报销事宜,她县里乡里不知道跑了多少 趟。光伏发电项目全乡只有我们一个村 做到贫困户全覆盖,今年年底,所有建档 立卡的贫困户都能拿到现钱。”苑仁良说。 2014年5月,27岁的王少一来到范县 张庄乡后房村担任第一书记。到后房村 后,王少一就开始入户调研,一双运动鞋、 一支笔、一本驻村民情日记成了他的标 配。每一户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存在困 难、个人需求、意见建议,他都会认真详细 地记录。 在调研中王少一发现,村里致贫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存在“等靠要”思 想;二是思想保守,不敢放手谋发展;三是 产业结构单一;四是技术资金缺乏;五是 地理位置没有优势。针对存在问题,他与 村委一起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措 施:建强班子,打造一支永久的扶贫队。 针对班子存在的问题,对照党的组织制度 查摆整改,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大 大提高了村“ 两 委 ”班 子 的 战 斗 堡 垒 作 用。针对部分贫困户存在的“等、靠、 要”、守土安贫和悲观失望等思想观念, 他与群众面对面谈心,分析贫困原因,寻 找致富门路。为发展产业,他带领村“两 委”班子去山东、安徽等地考察,鼓励村 支部书记祝素华与前房村支部书记一起 创办了范县顺鑫农业专业合作社,现占 地 168 亩,吸纳养殖户 20 余户,养鹅 2 万 余只。 经过4年的努力,如今的后房村, 交通状况明显改善,高效农业得到发展, 老百姓生活环境一天天改善,生活水平 一天天提高。 因王少一所驻村是黄河滩区搬迁扶贫 试点村,工作任务较重,经常不回家,妻子 张煜对此不免有些看法。于是,王少一回 家就经常向妻子讲一些村里的事儿。每每 为村民办了点实事,或是给村里争取到了 项目,回家后就向妻子讲老百姓怎样高兴, 怎样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怎样在阅览 室学习农业知识。渐渐地,张煜也萌生了 为濮阳市脱贫攻坚工作贡献一份力量的想 法。 2016年4月,张煜所在单位更换第一 书记,在王少一的支持下,张煜主动接下了 扶贫工作任务,到台前县清水河乡西孟楼 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上任以后,她沉下 身子,挨家挨户走访调研,与村“两委”班子 积极沟通,召开党支部大会、党员大会、村 民代表大会,找准突出问题,坚持对症下 药,真正从群众需求出发,实行差别化扶持 措施,充分调动扶贫群众参与产业扶贫发 展的内在动力。 为了驻村,2016年4月,张煜狠狠心 给不到半岁的女儿断了奶。如今一提起 女儿,张煜眼里就噙着歉意的泪花。 一次周末回家,张煜看到身患癌症,刚 刚从天津化疗结束的婆婆躺着床上哄自己 的女儿时,不禁心疼得掉泪。晚上,她向王 少一说: “咱们俩都驻村,实在忙不过来,孩 子太小,婆婆还有病在身,本该咱们伺候她, 现在还得连累她帮咱照看小孩,干脆我去给 单位领导反映一下,不当第一书记了。” 这一晚,王少一彻夜未眠。第二天早 上,王少一对张煜说: “夫妻同时驻村的,确 实不多,可这正说明群众和领导对咱俩信 任。咱们就算找保姆,也要当第一书记。” 为了支持两人的工作,王少一的父亲 主动辞去了单位主要职务,张煜的母亲也 从主课教师换到后勤工作。他们认为孩 子的选择是正确的,能为扶贫攻坚增砖添 瓦。提起孩子,他们总会自豪地说:我的 孩子是第一书记! “我们顾不上照顾孩子和老人,幸好 他们都非常理解、支持我们。”说到家人的 默默支持,王少一和张煜说,“付出得再 多,我们也觉得值!” 赵孝斌自幼喜爱文学,但大学攻 读的却是建筑工程,且毕业后一直从 事城市建设工作,退休前系开封市建 委副主任。按他的话说,搞文字工作 似乎是“不务正业”。由于文科底子 薄、基础差,挖掘整理散见于各种历史 典籍中的开封成语典故,工程之浩繁、 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仅翻阅的参考书 目就达 100 多种。为了完成前无古人 的《开封成语典故故事》,赵孝斌可谓 殚精竭虑、废寝忘食,克服了许多难以 想象的困难。为了达到图文并茂的效 果,他多次到县区拍摄与开封成语典 故有关的名人故居、碑刻、纪念馆等图 片资料,还一一拜访书法家、美术家, 请求他们提供墨宝、绘制插图。该书 中295条成语典故,几乎每条都配有 省内外书画名家专门依据成语典故文 本创作的书画。 赵孝斌不会用电脑打 字,45万字的书稿全是他戴着老花镜 在方格稿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 来,再找人打印成稿。 赵孝斌十年磨一剑,呕心沥血,勤 勉敬业,以宣传开封文化为己任。由 于其长年累月、夜以继日地伏案撰写 文稿,超负荷运转使其身体受到严重 摧残,腰疼日趋加剧,背越来越驼, 2015年年底又患上严重的眼病黄斑变性。医生让其住院治疗,但国 家和省有关部门来汴验收在即,赵孝 斌拖着病体,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 严寒,四处奔波,落实必备的硬件软 件。虽然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使视 力急剧下降,但保证了如期验收合格。 在赵孝斌看来, “中国成语典故名 城”花落开封仅仅是开封成语典故古 为今用的阶段性成果,要做的事情还 有很多。去年以来,他以中国成语典 故名城花落开封为契机,组织策划开 封成语典故采风活动,自费邀请诗人 以开封成语典故为主题创作诗作,举 办诗歌朗诵会;还多次义务为新录用 的公务员讲述成语典故文化;配合教 育电视台开设《品鉴开封—讲述开 封成语典故》栏目;让成语典故文化进 校园,带病为中学生讲授开封成语典 故文化,在多所中学创建开封成语典 故文化长廊…… 许多人对赵孝斌致力于传承开封 成语文化的善举赞誉有加,一位读者 说:“正因为有赵孝斌这样热爱开封的 文化人,我们这座千年古城的宝藏才 得以传承和发扬,他们是开封的脊梁 和骄傲!” 王少一、 张煜为村民寻 找致富项目 2015年8月13日,赵孝斌向贵阳来汴的小学生讲解开封成语典故文化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Oct-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扶贫路上比翼飞 - newpaper.dahe.cn...成语典故均发生在开封,为什么开封不 能申报“中国成语典故名城”呢? 于是,赵孝斌下定决心,要在有生

农村版 5编辑∶姜永栋 电话:0371-65795706 E-mail∶ncbzbs@126.com 版式∶魏静敏 校对∶黄丽 深读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夫唱妇随”夫妻双双齐扶贫

11

赵孝斌和“中国成语典故名城”□伊胜利 赵文建 文/图

在濮阳市脱贫攻坚大军中,有一对夫妻兵,丈夫王少一是濮阳市政府法制办派驻到范县张庄乡后房村的第一书记,妻子张煜是濮阳市信访局派驻到台前县清水河乡西孟楼村的第一书记。生活中的夫妻俩在工作中成了你追我赶的战友,丈夫传授妻子驻村帮扶的经验,妻子帮助丈夫完善信息资料,夫妻两个互帮互助,在两个县的两个村庄间互动起来,进行“比、学、赶、帮、超”的竞赛。

扶贫路上比翼飞□本报记者 段宝生 通讯员 韩惊涛 文/图

扶贫路上 夫妻俩“你追我赶”22

家人支持 “我的孩子是第一书记”33

开封市有这样一位老人,退休后喜欢和开封成语

典故打交道,现在虽已年逾古稀,但仍坚持传播开封成

语典故。他在发掘、研究开封成语典故方面做了大量卓

有成效的工作,随之,“中国成语典故名城”花落开封,开

封成语典故被列入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位老人就是赵孝斌。5月27日晚,在开封首届文化奖

章颁奖典礼上,赵孝斌与王立群、翟俊杰、肖红、胡葆森

等13位文化名人被授予“开封首届文化奖章”。

一本书奠定了一张城市名片

从“不务正业”到文化学者

泌阳县供电公司制定秋检六举措

为确保冬季高峰负荷供电期电网的

安全运行、优质平稳供电,9月19日,泌阳

县供电公司按照秋检工作安排,结合安全

生产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六项措施,为秋检

保驾护航。

泌阳县供电公司加强精益化管理,科

学制定秋检计划和方案,开展班组作业承

载力和管理承载力分析,防控作业风险。

成立秋检工作领导小组、反违章督察小

组、后勤保障小组,采取六项举措为秋检

保驾护航。以“五查”做基础,落实“五查”

措施,分轻重缓急,确定秋检内容;“评价”

做后盾,按照“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

则,根据状态评价结果安排秋检计划,确

保对发现的缺陷全面整治;人员为保障,

对秋检作业人员开展安规、两票、事故案

例等方面的培训,并利用安全教育实训室

进行强化训练,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落实

责任,管理部门、专业、班组层层签订《安

全责任状》,确保责任到人;器具需完备,

淘汰已经到达寿命周期的工器具,及时填

补一批新的安全用具,保证安全工器具健

康上岗;后勤做支撑,后勤保障小组为秋

检的人财物提供保障。 (王丽娟)

抓精品提亮点 全力推进廊道绿化建设

2017年,宜阳县林业局坚持大工程

带动大发展,打造精品,建设亮点,实施

了郑卢高速“百米宽”生态廊道绿化、郑

西高铁绿化、柳盐路宜新路提升绿化等

廊道工程,新造林1.12万亩、新植树77.7

万株,圆满完成林业廊道建设任务,绿化

成效显著。 (刘孝国)

2016年4月1日,在开封清明文

化节开幕式上,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向

开封市政府颁发了“中国成语典故名

城”牌匾,并在开封建立“中国成语典

故文化研究基地”。 使古城开封成为

全国首座“中国成语典故名城”,也是

开封在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

书法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菊

花名城等荣誉称号之后的又一张亮丽

的城市名片。

而这张“名片”的最初建议者与积

极推动者,就是赵孝斌先生。

赵孝斌祖籍南阳,出生于教师家

庭。小学三年级时,一本爱不释手的

袖珍版《汉语成语小词典》,萌发了他

的文学梦。20世纪60年代初即开始

求学、生活、工作在开封,几十年来,他

把对这个城市的爱都凝聚在宣传开封

文化上,在繁忙的工作期间搜集、积累

了大量发生在开封和与开封有关的成

语典故资料,并潜心考证每一个成语

典故的出处和喻义。

2007年7月,退而不休的赵孝斌

到“中国成语典故之都”河北邯郸参观

考察,邯郸作为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其

声名远播的成语典故、浓郁的成语文化

氛围深深吸引了他。他边参观边思考,

开封是一座具有丰厚成语典故资源的

城市,“杞人忧天”、“才高八斗”、“五十

步笑百步”、“开卷有益”、“抱薪救火”等

成语典故均发生在开封,为什么开封不

能申报“中国成语典故名城”呢?

于是,赵孝斌下定决心,要在有生

之年挖掘、整理这些灿若明珠的成语

典故,为把开封打造成“中国成语典故

名城”尽一份力。回到开封后,赵孝斌

便全身心投入到开封成语文化的挖

掘、整理、宣传、普及工作中。他用4年

多时间编著出版了45万字的《开封成

语典故故事》,收录了295条发生在开

封或与开封有密切联系的成语典故,

比较系统、全面地体现了开封成语典

故文化的厚重,填补了开封文学史上

的一项空白。著名作家二月河、著名

学者王立群及张家顺教授分别为该书

作了序。原新华社副社长冯健见到该

书非常震撼,称其“付出了何等滴水穿

石般的努力,我向你学习”!

《开封成语典故故事》一经出版,

立即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一致

好评,也为开封申报“中国成语典故名

城”奠定了基础。之后赵孝斌又倡导

创建了“开封成语典故苑”,自费创建

了180米长的“成语典故文化长廊”和

150米长的“成语文化墙”,举办了开封

成语典故书画展等,到处宣传普及成

语文化,为申报中国成语典故名城做

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在《关于命名

河南省开封市为“中国成语典故名

城”并建立“中国成语典故文化研究

基地”的决定》中对开封成语典故文

化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开封成语典故

文化既具有历史的久远性,又有现实

的普遍性和民俗文化的传承性,对培

育和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与人文素

养,对开封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都具

有积极意义。

10月7日,国庆、中秋节的假期还没

过完,一大早,王少一、张煜便驱车来到所

驻村庄开始他们的扶贫工作。范县张庄

乡后房村89岁的五保户杨花河搬迁后过

得咋样?王少一在后房村委会主任房灵

修的带领下再一次来到老人的住处,问寒

问暖,并帮老人换下坏了的节能灯。一个

小时后,夫妻二人驱车来到了10公里外的

台前县清水河乡西孟楼村。村中17户贫

困户一直是张煜心里的牵挂。特别是44

岁的黄新凤,3年前因一场失败的子宫肌

瘤手术而导致劳动能力基本丧失,每月光

医药费就得500多元。张煜特意来到黄新

凤家,给黄新凤送去了200元。

作为夫妻,王少一和张煜生活上互相

关心,工作上互相帮助,有时还因扶贫工

作意见不合而争吵。2017年上半年的脱

贫攻坚工作任务尤其繁重,在去村里的路

上,他们俩互相提问各项扶贫政策,并探

讨对政策的理解。在精准识别填写表格

时,两人经常为了一个表格的数据计算方

式争论不已,最后在多方请教确认后才会

停止。

“群众的事情无小事,群众邻里间一些

普通的矛盾纠纷搞不好就会发展成大矛

盾,成为影响村民生产发展、社会稳定的隐

患。”在信访岗位上工作的张煜常说,“驻村

是人生一次宝贵的经历,也是展示人生价

值的平台,我一定会尽自己的力量扎实开

展帮扶工作,让困难的群众感受到党和国

家的关怀。”为此,她时常入村串户与群众

拉家常,了解群众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

西孟楼村民苑司彬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因

年代久远导致房屋倒塌受损。了解到他的

家庭情况后,张煜及时向乡政府反映,并依

据有关规定为苑司彬家申请了危房改造项

目指标。每次张煜到苑司彬家跟踪走访情

况,苑司彬总是激动地拉住她的手,说什么

也要留她在家吃了饭才让走。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范县后房村支部

书记祝素华把一直念叨王少一的好:为贫

困留守老人找适合他们的工作,解决了他

们的生活问题;为村中安装路灯,方便村

民夜间出行;为残疾人送来轮椅,让他们

可以更方便的活动;为村里新挖机井,让

村民灌溉田地不再辛苦;为村里配齐了桌

椅、空调、电脑、打印器材等办公设施。

台前县西孟楼村党支部书记苑仁良

提起张煜就竖起了大拇指:“别看张煜年

龄不大,本事可真不小。她人勤快,有空

就走家串户了解情况。她来我们村后,给

我们村制定规划,发展产业,为村里垫了

地基,盖起了村室,多少年来我们西孟楼

村终于有个像样的村室了。”

“张煜这闺女能干,不服输,有股子干

劲儿。为给村里贫困户协调大病医疗保

险报销事宜,她县里乡里不知道跑了多少

趟。光伏发电项目全乡只有我们一个村

做到贫困户全覆盖,今年年底,所有建档

立卡的贫困户都能拿到现钱。”苑仁良说。

2014年5月,27岁的王少一来到范县

张庄乡后房村担任第一书记。到后房村

后,王少一就开始入户调研,一双运动鞋、

一支笔、一本驻村民情日记成了他的标

配。每一户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存在困

难、个人需求、意见建议,他都会认真详细

地记录。

在调研中王少一发现,村里致贫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存在“等靠要”思

想;二是思想保守,不敢放手谋发展;三是

产业结构单一;四是技术资金缺乏;五是

地理位置没有优势。针对存在问题,他与

村委一起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发展措

施:建强班子,打造一支永久的扶贫队。

针对班子存在的问题,对照党的组织制度

查摆整改,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大

大提高了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堡垒作

用。针对部分贫困户存在的“等、靠、

要”、守土安贫和悲观失望等思想观念,

他与群众面对面谈心,分析贫困原因,寻

找致富门路。为发展产业,他带领村“两

委”班子去山东、安徽等地考察,鼓励村

支部书记祝素华与前房村支部书记一起

创办了范县顺鑫农业专业合作社,现占

地168亩,吸纳养殖户20余户,养鹅2万

余只。 经过4年的努力,如今的后房村,

交通状况明显改善,高效农业得到发展,

老百姓生活环境一天天改善,生活水平

一天天提高。

因王少一所驻村是黄河滩区搬迁扶贫

试点村,工作任务较重,经常不回家,妻子

张煜对此不免有些看法。于是,王少一回

家就经常向妻子讲一些村里的事儿。每每

为村民办了点实事,或是给村里争取到了

项目,回家后就向妻子讲老百姓怎样高兴,

怎样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怎样在阅览

室学习农业知识。渐渐地,张煜也萌生了

为濮阳市脱贫攻坚工作贡献一份力量的想

法。

2016年4月,张煜所在单位更换第一

书记,在王少一的支持下,张煜主动接下了

扶贫工作任务,到台前县清水河乡西孟楼

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上任以后,她沉下

身子,挨家挨户走访调研,与村“两委”班子

积极沟通,召开党支部大会、党员大会、村

民代表大会,找准突出问题,坚持对症下

药,真正从群众需求出发,实行差别化扶持

措施,充分调动扶贫群众参与产业扶贫发

展的内在动力。

为了驻村,2016年4月,张煜狠狠心

给不到半岁的女儿断了奶。如今一提起

女儿,张煜眼里就噙着歉意的泪花。

一次周末回家,张煜看到身患癌症,刚

刚从天津化疗结束的婆婆躺着床上哄自己

的女儿时,不禁心疼得掉泪。晚上,她向王

少一说:“咱们俩都驻村,实在忙不过来,孩

子太小,婆婆还有病在身,本该咱们伺候她,

现在还得连累她帮咱照看小孩,干脆我去给

单位领导反映一下,不当第一书记了。”

这一晚,王少一彻夜未眠。第二天早

上,王少一对张煜说:“夫妻同时驻村的,确

实不多,可这正说明群众和领导对咱俩信

任。咱们就算找保姆,也要当第一书记。”

为了支持两人的工作,王少一的父亲

主动辞去了单位主要职务,张煜的母亲也

从主课教师换到后勤工作。他们认为孩

子的选择是正确的,能为扶贫攻坚增砖添

瓦。提起孩子,他们总会自豪地说:我的

孩子是第一书记!

“我们顾不上照顾孩子和老人,幸好

他们都非常理解、支持我们。”说到家人的

默默支持,王少一和张煜说,“付出得再

多,我们也觉得值!”

赵孝斌自幼喜爱文学,但大学攻

读的却是建筑工程,且毕业后一直从

事城市建设工作,退休前系开封市建

委副主任。按他的话说,搞文字工作

似乎是“不务正业”。由于文科底子

薄、基础差,挖掘整理散见于各种历史

典籍中的开封成语典故,工程之浩繁、

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仅翻阅的参考书

目就达100多种。为了完成前无古人

的《开封成语典故故事》,赵孝斌可谓

殚精竭虑、废寝忘食,克服了许多难以

想象的困难。为了达到图文并茂的效

果,他多次到县区拍摄与开封成语典

故有关的名人故居、碑刻、纪念馆等图

片资料,还一一拜访书法家、美术家,

请求他们提供墨宝、绘制插图。该书

中295条成语典故,几乎每条都配有

省内外书画名家专门依据成语典故文

本创作的书画。 赵孝斌不会用电脑打

字,45万字的书稿全是他戴着老花镜

在方格稿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

来,再找人打印成稿。

赵孝斌十年磨一剑,呕心沥血,勤

勉敬业,以宣传开封文化为己任。由

于其长年累月、夜以继日地伏案撰写

文稿,超负荷运转使其身体受到严重

摧残,腰疼日趋加剧,背越来越驼,

2015年年底又患上严重的眼病——

黄斑变性。医生让其住院治疗,但国

家和省有关部门来汴验收在即,赵孝

斌拖着病体,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

严寒,四处奔波,落实必备的硬件软

件。虽然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使视

力急剧下降,但保证了如期验收合格。

在赵孝斌看来,“中国成语典故名

城”花落开封仅仅是开封成语典故古

为今用的阶段性成果,要做的事情还

有很多。去年以来,他以中国成语典

故名城花落开封为契机,组织策划开

封成语典故采风活动,自费邀请诗人

以开封成语典故为主题创作诗作,举

办诗歌朗诵会;还多次义务为新录用

的公务员讲述成语典故文化;配合教

育电视台开设《品鉴开封——讲述开

封成语典故》栏目;让成语典故文化进

校园,带病为中学生讲授开封成语典

故文化,在多所中学创建开封成语典

故文化长廊……

许多人对赵孝斌致力于传承开封

成语文化的善举赞誉有加,一位读者

说:“正因为有赵孝斌这样热爱开封的

文化人,我们这座千年古城的宝藏才

得以传承和发扬,他们是开封的脊梁

和骄傲!”

王少一、

张煜为村民寻

找致富项目

2015年8月13日,赵孝斌向贵阳来汴的小学生讲解开封成语典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