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區政府承認刊登法律廣告之有效刊物 市政署上場¬¬247期...2019/01/04...

1
訂座電話:2882-5323 2882-7589 營業時間:週一至日 12:00—23:30 氹仔舊城區官也街28-30號 馳名 水蟹粥 誠昌飯店 地址 : 澳門羅保博士街國際銀行大廈15樓1506室 電話 / 傳真:2871 4116 電郵:[email protected] JORNAL FOCO MACAU 新聞局登記編號:485 新聞紙第247期 今日出紙一張 每份4元 社長 : 范益民 網址:www.mcfocus.com.mo 2019年1月4日(星期五) 農曆戊戌年十一月廿九日 A1 澳聞 1583年,成立澳門議事會,是澳門市政機 構的前身,是當時居澳葡人的內部自治組織。 獲得葡印總督的授權,享有廣泛的政治、行 政、和司法權力,實行相當程度的內部自治, 主導居澳葡人的政治。 1783年,葡女王唐娜˙瑪利亞一世頒佈 【皇室制誥】,指令總督削減議事會的權力並 獲得全面管轄權。 1835年,議事會被解散,改設為市政廳, 只限處理市政事務。 1844年,葡女王唐娜˙瑪利亞二世頒佈法 令將澳門併入作為其海外省,省會設在澳門, 省下設澳門市,澳門市政廳則作為該市的市政 機構。在侵佔離島後,又建立海島市政廳,作 為管轄氹仔和路環的市政機構。當時的澳門和 海島市政廳屬於二級政權性質,屬於地方行政 範疇,具有一定的自治權。 1988年,澳門立法會制定了過渡時期的市 政制度,規定澳門地區的地方行政包括澳門市 政區和海島市政區,市政區擁有其本身的財 產,並按法律規定具有行政和財政自主權。 1999年,即回歸前夕,將澳門市政廳改組 為特別行政區臨時性市政機構。 2002年元旦,澳門特區政府撤銷臨時市政 機構,成立民政總署。但民署仍非基本法第95 條所指的非政權性市政機構,而是一個在運 作過程中受到行政法務司監管的具有公務法人 性質的公法人,是一個具有行政實權的行政實 體。 澳門市政機構的前世今生 澳門回歸後成立的民政總署 2019年元旦,撤銷民政總署,成立符合 澳門基本法95條規定屬於非政權性的市政機 構【市政署】,設三個委員會,分別為市政 管理委員會(市管會)、市政諮詢委員會、財 政及財產監察委員會,為居民提供文化、康 樂、環境衛生等方面的服務,行政長官是監 督實體。 2019年1月1日,在澳門全城喜 迎新年的歡樂聲中,在西灣湖燦爛 煙花的烘托下,根據立法會通過的 《設立市政署》法案,非政權性 的市政機構「市政署」正式掛牌 成立,取代運作近16年的民政總 署。行政長官日前委任的市政署管理委員會、咨詢委 員會、監察委員會成員、管委會成員亦已同時就位履 新。 澳門的市政工作從過去的市政廳、臨市局、民政 總署到現時的市政署,經歷了數個朝代的變遷,這次 市政署的成立屬一次根本性的轉變,是劃時代的一個 里程碑,標誌着澳門的市政工作的職能定位和對外服 務從此邁向新的階段。 根據法規,市政署具有法律人格、行政、財政及 財產自治權的公務法人,成立之後,除個別職責轉移 到其他部門之外,原歸民政總署的職責將基本獲得沿 襲保留。同時,受特區政府所委託為市民提供文化、 康體、環境衛生、牌照發放、社區設施管理等方面的 服務,以及做好眾多的外判工作。這一切都與社區民 生與營商就業息息相關,市政署工作的成敗得失關 乎千家萬戶的利益,必然備受社會的關注。千頭萬緒 的工作,牽一 而動全身,因此市政署對內部架構的 調整、部門人事的安排和崗位工作的分工,必須精心 統籌與妥善佈局,既要避免重疊,又要防止遺漏。其 中,優化市政咨詢體系又是重要的一環。 市政署的日常運作,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要協助 落實跨部門公共服務的實施,通過多種途徑建立政府 與市民、與社區溝通聯繫和交換意見的管道,以便能 真切地聽到來自基層的聲音、接納到來自市民的訴求,然後改 善工作,為市民提供優質的服務。對此,市政咨詢委員充當重着 要的角色,事關他們日常的本職工作就是在不同的領域範疇與基 層打交道,最了解市井情況,最知悉市民的冷暖,關鍵在於搭建 什麼樣的平台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令他們真實反映情況,敢於仗 義執言提出建議,以及如何配合「市政在線」電子手段相輔相成 聽取市民反映的問題,及時地為有需要的市民排憂解難。無須諱 言,過去由於各種原因的影響,加上歷史的與現實的環境制約, 澳門的市政工作確實存在不少值得改善的地方,某些方面還欠賬 不少,市民意見還很強烈。例如垃圾處理問題、經商牌照(續 期)發放問題、筷子基北灣沿岸休憩區設置問題、風災過後山林 樹木修復問題、湖畔大廈泵房臭氣處理問題、格力犬領養問題、 食品安全風險防範問題、舊區街巷清潔衛生問題、掘路工程監管 問題等,都需要配合特區政府五年規劃與時俱進逐步解決。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人們應該相信嶄新的市政署已經成 立,新的人事必定帶來新氣象,澳門的市政工作必定會在特區政 府的統領之下,盡忠職守做好各項工作,開拓出新的局面,以新 的成果向市民交出滿意的答卷,向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和澳門回 歸祖國二十週年獻禮! 刀 弋 點新聞 市政署上場 民署走入歷史 經過多年努力,一 個真正符合澳門基本 法第95條規定屬於非 政權性市政機構的市政署,於元旦日掛牌運 作,取代民政總署。而民政總署也經歷了17年來的 風風雨雨後,從此走入歷史。澳門的市政工作從過 去的議事會、市政廳、臨市局、民政總署到現時的 市政署,經歷了數個朝代的變遷,這次市政署的成 立屬一次根本性的轉變,標誌著澳門的市政工作的 職能定位和對外服務從此邁向新的階段。 2019年元旦零晨,民政總署牌匾卸下,市政署 牌匾掛起揭幕。早上,市政署在市政署大樓禮堂舉 行市政管理委員會成員就職儀式。在行政法務司司 長陳海帆監誓,司長辦公室主任丘曼玲見證下,市 政管理委員會主席戴祖義、副主席李偉農、羅志 堅、委員關施敏、馬錦強、麥儉明、吳秀虹、杜淑 儀一同宣誓並簽署就職狀。 市政署牌匾元旦揭幕 戴祖義致辭時表示,市政署依照法規,設市政 管理、諮詢、監察委員會,負責為居民提供文化、 康樂、環境衛生等服務,同時亦會加強相關範疇諮 詢功能,向政府提供資訊及建議。目前首要是理順 各項過渡工作,確保整體運作暢順。而因應市政署 職能,會著力構建特區政府市民綜合服務、跨部門 服務及電子政務工作,強化公共市政服務的效能。 同時,將會加強與市民及社區的聯繫,舉辦大型節 慶活動,構建大眾化、社區化平臺,豐富市民的文 娛康樂活動。市政署會積極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及建 議,訂定有利民生政策,回應社會訴求。 市政署設有十二個廳及三十六個處,重點加強 拓展社區服務網絡、優化市政設施建設、完善民生 法規制度等;並著重透過提供與民生、加強社區聯 繫和市民大眾的互動關係等性質的文娛活動,為市 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推“市政在線”傾聽民意 市政署上場即推“市政在線”即時反映意見平 臺,市民可透過手機登入平臺,簡單快捷地對包括 “環境衛生”、“公園/綠地及休憩區”、“設備 設施”及“食品安全”四大市政範疇提出意見,並 隨時登入查詢個案進度及跟進結果。 公眾只須使用手機掃瞄“市政在線”的二維碼或透過網頁連結https:// app.iam.gov.mo/iamconnect登入系統,即可利用文字、語音或圖片等多媒體 方式,就“環境衛生”、“公園/綠地及休憩區”、“設備設施”及“食品 安全”等四大範疇的市政問題反映意見或建議。跟進範圍涵蓋公共街道、公 廁或垃圾收集設施之衛生及損壞;公共道路路面、渠網或渠蓋、公共電梯、 綠化設施或公園健身器材之維修;以及有關樹木倒塌和食品安全等問題。 平臺操作簡便,兼備中葡英三語,同時支援手機定位,當市民利用平臺 反映意見,上載相關資料後,系統會向市民提供之手提電話號碼發出短訊驗 證碼,使用者輸入後即完成個案提交,專責部門會即時接收及分派個案,公 眾亦可透過平臺查詢個案進度或跟進結果。 全面推行“一窗式”服務 市政署轄下市民服務中心全面推行“一窗式”服務櫃檯, 透過嶄新的公共服務模式,市民可於同一櫃檯一次性辦理市政 署的服務項目,減省分別輪候辦理不同服務的時間,為市民提 供更便捷、優質的公共服務。 臺山、筷子基及下環服務站即日起併入中心,改名為“北 區市民服務中心—臺山分站”、“北區市民服務中心—筷子基 分站”及“中區市民服務中心—下環分站”,並向市民提供與 中心相同的服務項目。 市政署同時取消了四項服務,包括:“燃放爆竹的許 可”、“燃放火箭及煙花的准照”、“行政准照-武器及彈藥 貿易准照”及“生存證明書”。 市政諮詢委員會成員大合照 市政署轄下市民服務中心全面推行「一窗式」服務 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出席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成員就職儀式 市政署推出市政在線即時 反映意見平台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Jul-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澳門特區政府承認刊登法律廣告之有效刊物 市政署上場¬¬247期...2019/01/04  · 證碼,使用者輸入後即完成個案提交,專責部門會即時接收及分派個案,公

訂座電話:2882-5323 2882-7589

營業時間:週一至日12:00—23:30

氹仔舊城區官也街28-30號

馳名水蟹粥誠昌飯店

網頁版

地址 : 澳門羅保博士街國際銀行大廈15樓1506室

電話 / 傳真:2871 4116

電郵:[email protected]

JORNAL FOCO MACAU

澳門特區政府承認刊登法律廣告之有效刊物

二零一四年三月二十八日創刊

微信公眾號

新聞局登記編號:485

新聞紙第247期

今日出紙一張 每份4元

社長 : 范益民

網址:www.mcfocus.com.mo 2019年1月4日(星期五) 農曆戊戌年十一月廿九日A1 澳聞

1583年,成立澳門議事會,是澳門市政機

構的前身,是當時居澳葡人的內部自治組織。

獲得葡印總督的授權,享有廣泛的政治、行

政、和司法權力,實行相當程度的內部自治,

主導居澳葡人的政治。

1783年,葡女王唐娜˙瑪利亞一世頒佈

【皇室制誥】,指令總督削減議事會的權力並

獲得全面管轄權。

1835年,議事會被解散,改設為市政廳,

只限處理市政事務。

1844年,葡女王唐娜˙瑪利亞二世頒佈法

令將澳門併入作為其海外省,省會設在澳門,

省下設澳門市,澳門市政廳則作為該市的市政

機構。在侵佔離島後,又建立海島市政廳,作

為管轄氹仔和路環的市政機構。當時的澳門和

海島市政廳屬於二級政權性質,屬於地方行政

範疇,具有一定的自治權。

1988年,澳門立法會制定了過渡時期的市

政制度,規定澳門地區的地方行政包括澳門市

政區和海島市政區,市政區擁有其本身的財

產,並按法律規定具有行政和財政自主權。

1999年,即回歸前夕,將澳門市政廳改組

為特別行政區臨時性市政機構。

2002年元旦,澳門特區政府撤銷臨時市政

機構,成立民政總署。但民署仍非基本法第95

條所指的非政權性市政機構,而是一個在運

作過程中受到行政法務司監管的具有公務法人

性質的公法人,是一個具有行政實權的行政實

體。

澳門市政機構的前世今生

澳門回歸後成立的民政總署

2019年元旦,撤銷民政總署,成立符合

澳門基本法95條規定屬於非政權性的市政機

構【市政署】,設三個委員會,分別為市政

管理委員會(市管會)、市政諮詢委員會、財

政及財產監察委員會,為居民提供文化、康

樂、環境衛生等方面的服務,行政長官是監

督實體。

2019年1月1日,在澳門全城喜

迎新年的歡樂聲中,在西灣湖燦爛

煙花的烘托下,根據立法會通過的

《設立市政署》法案,非政權性

的市政機構「市政署」正式掛牌

成立,取代運作近16年的民政總

署。行政長官日前委任的市政署管理委員會、咨詢委

員會、監察委員會成員、管委會成員亦已同時就位履

新。

澳門的市政工作從過去的市政廳、臨市局、民政

總署到現時的市政署,經歷了數個朝代的變遷,這次

市政署的成立屬一次根本性的轉變,是劃時代的一個

里程碑,標誌着澳門的市政工作的職能定位和對外服

務從此邁向新的階段。

根據法規,市政署具有法律人格、行政、財政及

財產自治權的公務法人,成立之後,除個別職責轉移

到其他部門之外,原歸民政總署的職責將基本獲得沿

襲保留。同時,受特區政府所委託為市民提供文化、

康體、環境衛生、牌照發放、社區設施管理等方面的

服務,以及做好眾多的外判工作。這一切都與社區民

生與營商就業息息相關,市政署工作的成敗得失關

乎千家萬戶的利益,必然備受社會的關注。千頭萬緒

的工作,牽一髪而動全身,因此市政署對內部架構的

調整、部門人事的安排和崗位工作的分工,必須精心

統籌與妥善佈局,既要避免重疊,又要防止遺漏。其

中,優化市政咨詢體系又是重要的一環。

市政署的日常運作,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要協助

落實跨部門公共服務的實施,通過多種途徑建立政府

與市民、與社區溝通聯繫和交換意見的管道,以便能

真切地聽到來自基層的聲音、接納到來自市民的訴求,然後改

善工作,為市民提供優質的服務。對此,市政咨詢委員充當重着

要的角色,事關他們日常的本職工作就是在不同的領域範疇與基

層打交道,最了解市井情況,最知悉市民的冷暖,關鍵在於搭建

什麼樣的平台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令他們真實反映情況,敢於仗

義執言提出建議,以及如何配合「市政在線」電子手段相輔相成

聽取市民反映的問題,及時地為有需要的市民排憂解難。無須諱

言,過去由於各種原因的影響,加上歷史的與現實的環境制約,

澳門的市政工作確實存在不少值得改善的地方,某些方面還欠賬

不少,市民意見還很強烈。例如垃圾處理問題、經商牌照(續

期)發放問題、筷子基北灣沿岸休憩區設置問題、風災過後山林

樹木修復問題、湖畔大廈泵房臭氣處理問題、格力犬領養問題、

食品安全風險防範問題、舊區街巷清潔衛生問題、掘路工程監管

問題等,都需要配合特區政府五年規劃與時俱進逐步解決。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人們應該相信嶄新的市政署已經成

立,新的人事必定帶來新氣象,澳門的市政工作必定會在特區政

府的統領之下,盡忠職守做好各項工作,開拓出新的局面,以新

的成果向市民交出滿意的答卷,向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和澳門回

歸祖國二十週年獻禮!

社論

刀 弋

市政署關山初度前路猶長

市政署於二零一九年一月一日正式設立,市政署大樓於零時

過後揭牌。

點新聞焦

市政署上場民署走入歷史

經過多年努力,一

個真正符合澳門基本

法第95條規定屬於非

政權性市政機構的市政署,於元旦日掛牌運

作,取代民政總署。而民政總署也經歷了17年來的

風風雨雨後,從此走入歷史。澳門的市政工作從過

去的議事會、市政廳、臨市局、民政總署到現時的

市政署,經歷了數個朝代的變遷,這次市政署的成

立屬一次根本性的轉變,標誌著澳門的市政工作的

職能定位和對外服務從此邁向新的階段。

市政管理委員會主席戴祖義在行

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面前作出宣誓

2019年元旦零晨,民政總署牌匾卸下,市政署

牌匾掛起揭幕。早上,市政署在市政署大樓禮堂舉

行市政管理委員會成員就職儀式。在行政法務司司

長陳海帆監誓,司長辦公室主任丘曼玲見證下,市

政管理委員會主席戴祖義、副主席李偉農、羅志

堅、委員關施敏、馬錦強、麥儉明、吳秀虹、杜淑

儀一同宣誓並簽署就職狀。

市政署牌匾元旦揭幕

戴祖義致辭時表示,市政署依照法規,設市政

管理、諮詢、監察委員會,負責為居民提供文化、

康樂、環境衛生等服務,同時亦會加強相關範疇諮

詢功能,向政府提供資訊及建議。目前首要是理順

各項過渡工作,確保整體運作暢順。而因應市政署

職能,會著力構建特區政府市民綜合服務、跨部門

服務及電子政務工作,強化公共市政服務的效能。

同時,將會加強與市民及社區的聯繫,舉辦大型節

慶活動,構建大眾化、社區化平臺,豐富市民的文

娛康樂活動。市政署會積極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及建

議,訂定有利民生政策,回應社會訴求。

市政署設有十二個廳及三十六個處,重點加強

拓展社區服務網絡、優化市政設施建設、完善民生

法規制度等;並著重透過提供與民生、加強社區聯

繫和市民大眾的互動關係等性質的文娛活動,為市

民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推“市政在線”傾聽民意

市政署上場即推“市政在線”即時反映意見平

臺,市民可透過手機登入平臺,簡單快捷地對包括

“環境衛生”、“公園/綠地及休憩區”、“設備

設施”及“食品安全”四大市政範疇提出意見,並

隨時登入查詢個案進度及跟進結果。

公眾只須使用手機掃瞄“市政在線”的二維碼或透過網頁連結https://

app.iam.gov.mo/iamconnect登入系統,即可利用文字、語音或圖片等多媒體

方式,就“環境衛生”、“公園/綠地及休憩區”、“設備設施”及“食品

安全”等四大範疇的市政問題反映意見或建議。跟進範圍涵蓋公共街道、公

廁或垃圾收集設施之衛生及損壞;公共道路路面、渠網或渠蓋、公共電梯、

綠化設施或公園健身器材之維修;以及有關樹木倒塌和食品安全等問題。

平臺操作簡便,兼備中葡英三語,同時支援手機定位,當市民利用平臺

反映意見,上載相關資料後,系統會向市民提供之手提電話號碼發出短訊驗

證碼,使用者輸入後即完成個案提交,專責部門會即時接收及分派個案,公

眾亦可透過平臺查詢個案進度或跟進結果。

全面推行“一窗式”服務

市政署轄下市民服務中心全面推行“一窗式”服務櫃檯,

透過嶄新的公共服務模式,市民可於同一櫃檯一次性辦理市政

署的服務項目,減省分別輪候辦理不同服務的時間,為市民提

供更便捷、優質的公共服務。

臺山、筷子基及下環服務站即日起併入中心,改名為“北

區市民服務中心—臺山分站”、“北區市民服務中心—筷子基

分站”及“中區市民服務中心—下環分站”,並向市民提供與

中心相同的服務項目。

市政署同時取消了四項服務,包括:“燃放爆竹的許

可”、“燃放火箭及煙花的准照”、“行政准照-武器及彈藥

貿易准照”及“生存證明書”。

市政諮詢委員會成員大合照

市政署轄下市民服務中心全面推行「一窗式」服務

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出席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員會成員就職儀式

市政署推出市政在線即時

反映意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