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的文學多元應用 - culture.tainan.gov.tw ·...

31
臺南市的文學多元應用 ▓張耘書 一、 文化產業概述 文化產業在臺灣,最初與日本社區再造的經驗有密切關係, 1990 年代初期, 由於臺灣都市化發展造成鄉村農林漁業與傳統工藝產業沒落,危及社區生計, 1991 年臺灣省政府從日本請來千葉大學教授宮崎清,傳授以傳統手工產業振興 並結合觀光旅遊事業的發展經驗,於 1994 年被結合於文建會「社區總體營造」 的政策中。 1 1995 年文建會在舉辦「文化.產業」研討會時提出「文化產業化、 產業文化化」的口號,期望能將各地區原本即具有豐富的文化資產,如手工技藝、 傳統建築、文化藝術等,經由社區營造的策略,加以整合、強化、藉此恢復地域 的生機與活力,也為國家積蓄競爭的力量。 2 故此,在此脈絡下所指陳的「文化 產業」是具有強烈的人文精神與地方色彩,與二十世紀初提到的 Cultural Industry (文化工業),以至於後來的 Cultural Industry(文化產業),以及文化創意產業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與內涵不盡相同。 本文所指之文化產業,根據學者黃世輝所定義:「以地方居民為共同承擔、 開創、經營與利益回饋主體,以社區原有的文史、技術、自然等資源為基礎,經 過資源的發現、確認、活用等過程,提供社區生活、生產、生命等社區文化的分 享、學習的產業」。 3 此外,亦是蔣玉嬋認為的「在本質上具有獨特性、創造性、 內發性與自主性,它是少量的、合作的、具有地方的風味。其內容包含社區景觀 風貌、歷史遺跡、文化活動、藝術家、工藝品等,它可能是原生的,也可能是創 造的,但一定是源自社區的資源。它不一定是具體可見的產品,也可以是環境氣 氛的營造;在行為上,強調產品價值與精神內涵的分享、學習與體驗」。 4 而文 建會(今文化部)則認為文化產業是發展通用型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基礎,亦可稱 之為「地方文化產業」。 5 至於文化產業的內容,歸納各學者專家的看法,廣義 1 于國華,〈文化‧創意‧產業─十年來臺灣文化政策中的「產業」發展〉,《典藏今藝術》第 128 (臺北:典藏雜誌社 2003/5),頁 462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白皮書》(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3 黃世輝,〈文化產業與居民參與〉,收錄於《文建會 90 年度社區總體營造成果專輯》(臺北: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14 蔣玉嬋,〈地方文化產業營造與社區發展〉,《社區發展季刊》第 107 期,(臺北:社區發展研 究訓練中心,2004/9),頁 245-2465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土壤 接力深耕:文建會二十年紀念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 設委員會,2003,頁 113

Upload: others

Post on 03-Sep-2019

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臺南市的文學多元應用

    ▓張耘書

    一、 文化產業概述

    文化產業在臺灣,最初與日本社區再造的經驗有密切關係,1990 年代初期,

    由於臺灣都市化發展造成鄉村農林漁業與傳統工藝產業沒落,危及社區生計,

    1991 年臺灣省政府從日本請來千葉大學教授宮崎清,傳授以傳統手工產業振興

    並結合觀光旅遊事業的發展經驗,於 1994 年被結合於文建會「社區總體營造」

    的政策中。11995 年文建會在舉辦「文化.產業」研討會時提出「文化產業化、

    產業文化化」的口號,期望能將各地區原本即具有豐富的文化資產,如手工技藝、

    傳統建築、文化藝術等,經由社區營造的策略,加以整合、強化、藉此恢復地域

    的生機與活力,也為國家積蓄競爭的力量。2故此,在此脈絡下所指陳的「文化

    產業」是具有強烈的人文精神與地方色彩,與二十世紀初提到的 Cultural Industry

    (文化工業),以至於後來的 Cultural Industry(文化產業),以及文化創意產業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的概念與內涵不盡相同。

    本文所指之文化產業,根據學者黃世輝所定義:「以地方居民為共同承擔、

    開創、經營與利益回饋主體,以社區原有的文史、技術、自然等資源為基礎,經

    過資源的發現、確認、活用等過程,提供社區生活、生產、生命等社區文化的分

    享、學習的產業」。3此外,亦是蔣玉嬋認為的「在本質上具有獨特性、創造性、

    內發性與自主性,它是少量的、合作的、具有地方的風味。其內容包含社區景觀

    風貌、歷史遺跡、文化活動、藝術家、工藝品等,它可能是原生的,也可能是創

    造的,但一定是源自社區的資源。它不一定是具體可見的產品,也可以是環境氣

    氛的營造;在行為上,強調產品價值與精神內涵的分享、學習與體驗」。4而文

    建會(今文化部)則認為文化產業是發展通用型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基礎,亦可稱

    之為「地方文化產業」。5至於文化產業的內容,歸納各學者專家的看法,廣義

    1于國華,〈文化‧創意‧產業─十年來臺灣文化政策中的「產業」發展〉,《典藏今藝術》第

    128 期(臺北:典藏雜誌社 2003/5),頁 46。 2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白皮書》(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

    3黃世輝,〈文化產業與居民參與〉,收錄於《文建會 90 年度社區總體營造成果專輯》(臺北: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1。 4蔣玉嬋,〈地方文化產業營造與社區發展〉,《社區發展季刊》第 107 期,(臺北:社區發展研

    究訓練中心,2004/9),頁 245-246。 5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土壤 接力深耕:文建會二十年紀念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

    設委員會,2003,頁 113。

  • 而言其指涉的範疇大致包括地方產業、古蹟聚落、傳統工藝、休閒觀光、表演藝

    術以及生活藝術等,6以下將臺南的文化產業就此幾面向分述。

    (一)地方產業

    臺南依山臨海,多樣貌的地景與宜人的氣候孕育了豐饒的產業,從早年的製

    糖、曬鹽,鍊動著平原與沿海港口的興盛;到身為農業重鎮,各具特色的物產,

    如白河的蓮子、官田的菱角、玉井的芒果、麻豆的柚子、關廟的鳳梨、大內的酪

    梨、東山的咖啡…等,皆為大宗或全國著名的農產。根據統計,臺南的耕地面積

    為 93,755 公頃,居全國之冠,而 2009 年產值更高達 430 億,占全國 11.58%。7此

    外,沿海的漁業和北門、將軍、七股等地區的鹽田、潟湖,以及柳營的酪農、下

    營、六甲等地區的的禽畜牧業,盡居全國數一數二之地位,這些豐富的一級農林

    漁牧業,皆是發展地方產業文化的重要基礎,透過加工產業與文化創意發展成地

    方特產、美食料理,或藉由產業活化、整合,將初級產業轉型,提升產業的價值,

    建立永續經營。如蓮花產業讓白河小鎮找到新契機,「蓮花祭(季)」打響白河「蓮

    鄉」美名,成為常態性的產業文化活動;而玉井芒果在品質提升與產業行銷下,

    打造出「盛夏的紅寶石」品牌,開啟國際的市場,也締結了城市交流與促成觀光

    產業的進展;此外,透過產業活化與文創加值,七股的「臺灣鹽樂活村」,是鹽

    業文化的紮根與再生;以及享譽國際的臺灣蘭花,為臺南重要的經濟產業,擁有

    全臺唯一的「蘭花生技園區」,在結合精緻農業、觀光旅遊與生技、文創等,不

    僅璀璨升級,多元的應用也創造蘭花更大的附加價值與商機,成功形塑臺南蘭花

    之都的意象。

    (二)古蹟聚落

    臺南為開臺首府,悠遠的歷史堆疊出豐厚的文史生命底蘊,而長期為臺灣行

    政中心,更蘊藏為數頗豐的文化資產,歷經荷蘭、明鄭、清領、日治以及國民政

    府屢次的政權轉移,多元風貌的建築皆可見於此,也成為臺南獨特的景觀。臺南

    目前有赤崁樓、億載金城、孔廟、兌悅門…等囊括了衙署、關塞、廟宇以及城廓

    共 22 處的國定古蹟,密度居全國之首;市定古蹟如安平小砲臺、德記洋行、安

    平蚵灰窯暨附屬建築、公會堂、臺南州廳(今臺灣文學館),以及石鼎美古厝、祀

    典大天后宮等為數眾多的名人宅第與廟宇計 110 處;而歷史建築包括延平郡王祠、

    茄拔天后宮古井、新化街役場、後壁車站、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等亦有 49 處;8此外,尚有吉貝耍、頭社等數個平埔聚落,以及保存完整的鹿陶洋江家聚落,

    6王俐容,〈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菁英文化到文化經濟?〉,《文化研究》,第 1 期,2005/9,

    頁 169-194。另參考劉曉蓉,〈文化產業發展成文化創意產業之特性研究─以交趾陶為例〉(高雄:

    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論,2006),頁 24-27。 7參考自行政院農委會 http://agrstat.coa.gov.tw/sdweb/public/inquiry/InquireAdvance.aspx;

    臺南市政府農業局 http://www.tainan.gov.tw/agron/page.asp?nsub=A0A300 8參考自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ultureassets/announceTypeAction.do?method=doCreateType&menuId=309

    http://agrstat.coa.gov.tw/sdweb/public/inquiry/InquireAdvance.aspxhttp://www.tainan.gov.tw/agron/page.asp?nsub=A0A300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ultureassets/announceTypeAction.do?method=doCreateType&menuId=309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ultureassets/announceTypeAction.do?method=doCreateType&menuId=309

  • 這些古蹟、歷史建物與聚落不僅扮演著見證歷史、承載地方文化的角色,透過政

    府與民間的力量維護、保存、活化與運用,再現歷史軌跡與生命力,發揮文化觀

    光價值,也成為地方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三)傳統工藝

    傳統工藝與常民生活信仰關係密切,臺南為移民拓墾的起點,民俗與宗教極

    早於此落地生根,促使各項工藝技術的發展,府城更是許多傳統工藝的發源地,

    匠師輩出,工藝之作質量俱佳。臺南的傳統工藝中,以木雕、刺繡、彩繪、金工

    等最具代表,9且隨著宗教信仰的蓬勃,大放異彩,如延續五代的「西佛國」佛

    妝、王永川的木作大轎、許漢珍的廟宇大木,皆是極為珍貴的文化資產;而刺繡

    工藝更以臺南為發韌,針法繡工細緻多樣,自清時即已名聲遠揚,繡莊密集成為

    全臺之首,市場更遍及全臺,如師承福州派的林玉泉,屢獲工藝獎項,可謂刺繡

    業翹楚;再者,七○年代以臺南為大本營的金工技藝,金工師傅聚集,人數曾多

    達國內六成以上,許多金工藝師如林啟豐家族、蘇啟松、蘇建安兄弟皆由打造神

    明帽冠,轉而投入藝術創作,讓傳統工藝創造新生。臺南工藝之美,更反映在古

    蹟寺廟的建築與宗教器物,包括何金龍、王保原、陳三火與葉氏家族(葉鬃、葉

    進祿、葉明吉)的剪黏;臺灣廟宇界極為推崇的潘春源家族(二傳潘麗水、三傳潘

    岳雄)、陳玉峰家族(傳子陳壽彝、外甥蔡草如),與李漢卿的彩繪;以及葉王的交

    趾陶、施弘毅的石雕、魏俊邦的紙塑、王泉盈的紙藝…等,這些在地的國寶級藝

    師,透過其匠心獨運與巧手天成,將民間信仰深層的內涵,化為生動的視覺意象,

    不僅具藝術價值,更展現臺南傳統工藝獨特的一脈相承與流派風格,可謂臺南的

    「文化瑰寶」。此外,由地方發展出來的產業工藝,如關廟莫永崇與盧靖枝的竹

    編等,在在皆呈現出臺南傳統工藝之多元豐碩。

    (四)休閒觀光

    休閒光觀為21世紀的明星產業,臺南府城素以古蹟、美食聞名,歷來吸引不

    少觀光客,而幅員遼闊的南瀛,從山到海多樣的景致,也毫不遜色,合併後的臺

    南市,兼具城鄉風貌,縫合歷史古城與自然資源,更具觀光發展潛力。根據統計,

    臺南市每年觀光人數約達2千萬人次,10觀光產業市場不容小覷,全球知名的旅遊

    評鑑米其林綠色指南(Michelin Green Guide)便將臺南列為必遊之地,可見臺南極

    具發展國際觀光的潛力。臺南境內目前有臺江國家公園、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

    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等3處國家級觀光風景區,與多達132處古蹟為重要的休閒觀光

    據點外,依各地自然地貌、生態景觀、人文產業的不同,亦發展規劃各具特色的

    景點與主題旅遊路線,如結合漁鹽產業與宗教文化的西濱沿海區,景緻宛若臺南

    後花園的二寮、烏山、梅嶺、虎頭山等山林地帶,以埤塘水圳為主的烏山頭水庫、

    葫蘆埤、小南海風景區,特殊地貌與產業打造世界罕見的關仔嶺溫泉鄉,風貌多

    9社團法人臺南市文化協會,《臺南市傳統工藝普查計畫 調查成果報告書》,2008。

    10臺南市政府主計處 http://database.tainan.gov.tw/pxweb2007/dialog/statfile9L.asp

    http://database.tainan.gov.tw/pxweb2007/dialog/statfile9L.asp

  • 彩的新化老街、安平小鎮,懷舊風情的鹽水、菁寮老聚落…等,加上兼具知性與

    文化內涵的博物館、地方文化館林立,以及由特色產業所轉型的觀光工廠,如港

    香蘭健康知識館、黑橋牌香腸博物館…等逐漸成型,提供不同的休閒體驗之餘,

    也展現臺南發展創意觀光的實力。其他尚有各地農林漁牧業發展的產業旅遊以及

    產業季(節)活動,如175咖啡公路、溫泉音樂祭…等,臺南「處處是景、四季能遊」,

    觀光資源多彩豐富。此外,府城無所不在的文化氛圍、「慢活」的調性,古今交

    融的城市意象,近年來更吸引不少背包客前來感受,穿梭巷弄找尋人與地交融出

    來的感動,一波「輕旅行」蔚為風潮,也成為臺南獨特且「另類」的旅遊資源。

    (五)表演藝術

    臺南是臺灣的原鄉,多元的文化在此交流匯聚,激盪出美麗的火花,也具體

    呈現在表演藝術上。孔廟以成書院的「雅樂十三音」,為府城祭孔釋奠儀節而衍

    生的曲藝,承襲清時的禮樂局,與乾隆年間禮部所頒定之樂章,兼具禮、樂的文

    化傳承,取古樂八音轉化為十三音,形成在地的特有樂種,並向外傳衍,為臺南

    的榮耀。而流傳近百年的「南聲社」,是臺灣南管音樂國際化的主要推手,古樸

    典雅的樂音,向來受到歐美傳統音樂界極度肯定,甚至享有「人間最純淨樂音」

    之美譽。此外,臺南的廟會蓬勃興盛,衍生出的藝陣團體不僅為全國最多,且包

    羅萬象,囊括舞龍、舞獅、宋江陣、八家將、金獅陣、踩高蹺、鬥牛陣、牛犁陣、

    跑旱船、車鼓、天子門生…等文武藝陣多達數百個,其中更不乏具顯著特色或經

    政府單位列為文化資產的藝陣團體,如全國獨有的竹馬陣、發源自臺南的十二婆

    姐陣,以及罕見的白鶴陣、蜈蚣陣…等,廟會活動中的「百藝競陳」,既是臺南

    重要的藝文特色,更是生活蘊底。而隨著歲月的演進與中、西文化的交匯,不斷

    博採眾長、兼容並蓄,表演藝術也愈顯精緻而多元,目前臺南市登記立案的音樂、

    戲劇與舞蹈類演藝團隊便有二百多個,而根據文化部統計,臺南更為臺灣現代劇

    團主要的分布地之一。傳統藝術團隊反映在地文化生的命力,現代表演團體則不

    斷進行跨領域與跨文化的嘗試,表演藝術在臺南,是傳統與現代的雙軌並進,展

    現出在地文化特色與深度,以及古今皆宜的精采。

    (六)生活藝術

    生活藝術包含傳統民俗與宗教祭典,以及文化生活圈的營造等。臺南是宗教

    的重鎮,境內廟宇高達1800座,11居全國之冠,興盛的民間信仰體系下所蘊勢而

    生的民俗祭儀與宗教慶典多元蓬勃,如頗負盛名的南瀛五大香,刈香遶境規模之

    盛大,全臺僅見,再者如鹿耳門天后宮的臺江迎神祭、安定蘇厝真護宮的瘟王祭

    與長興宮王船祭,以及東山迎佛祖、府城迎媽祖…等活動,皆極具歷史意義與地

    11此數據為截至2011年12月調查之結果。資料來自中央研究院「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Cultural

    Resource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 CRGIS)的「寺廟資料庫」

    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調查統計之所得。中研院地理資訊系統的寺廟資料庫,為建立臺灣

    各類寺廟基礎與時空資料的平臺,其寺廟清冊來源乃整合臺灣各時期官方統計資料、寺廟名冊與

    相關文獻記載(不包含私人壇廟),所建置統計之資料數據。

    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

  • 方特色;此外,吉貝耍、北頭洋與頭社的平埔夜祭,也呈顯不同族群的文化內涵;

    而歲時節慶及相關文化活動更是多不勝數,從春節的行春、元宵期間的燈節、鹽

    水蜂炮到七夕的做16歲,以及定期舉辦的鄭成功文化節、孔廟文化節、藝術節…

    等,加上全年不斷的各地廟會活動,這些世代相沿襲的信仰文化、風俗習尚,從

    年初到歲末,從山城到海濱,無日不興,無月不與,整座城市儼如藝術流轉的展

    場。民俗慶典與藝文活動,不僅活絡地方、增進觀光,更提供了文創產業重要的

    舞臺。而利用原有的文化和藝術活動或產品為基礎,也推動了文化生活圈的營造,

    包括舊城文化、鹽田文化、田園文化、西拉雅文化、埤塘文化、臺江文化、故事

    文化、與以工藝為特色的86文化等幾大生活圈,將地方文化蘊釀成觸手可及的生

    活之美,也成為文創產業開發與地方發展的資產。

    二、 文化創意產業與文創團體簡介

    文化創意產業(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列為我國 6大新興產業之一,

    已成為當今強勢發展的經濟型態,且對整體國民生活品質之提升亦有深遠的影響。

    根據 2010 年由政府制定公布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將文化創意產業定義為

    「源自創意或文化積累,透過智慧財產之形成及運用,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

    之潛力,並促進全民美學素養,使國民生活環境提升之產業」,在此定義下,文

    創產業範疇亦從原有的 13 類擴增為 15+1 類,包括:視覺藝術產業、音樂及表演

    藝術產業、文化資產應用及展演設施產業、工藝產業、電影產業、廣播電視產業、

    出版產業、廣告產業、產品設計產業、視覺傳達設計產業、設計品牌時尚產業、

    建築設計產業、數位內容產業、創意生活產業、流行音樂及文化內容產業、其他

    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產業等。12

    近年來,世界各大城市莫不以文化創意產業做為城市發展主軸,臺南市擁有

    深厚悠遠的文史底蘊、特殊的族群、多元的自然景觀與豐富的產業,皆是形成文

    創發展的最佳條件,而以文化首都升格的大臺南,市政府更積極發展各項文創產

    業,期以打造出創新產業的基地,文化創意的沃土。根據《2012 年臺灣文化創

    意產業發展年報》統計資料(2007-2011)顯示,臺南市文創產業廠商自 2010 年起有

    逐漸成長的趨勢。13而據《臺南市文化創意產業資源調查計畫報告書》調查統計,

    截至 2011 年,臺南市文創產業各業類廠商數量如下:視覺藝術產業 447 家、音

    樂及表演藝術產業 264 家、文化資產應用及展演設施產業 318 家、工藝產業 5232

    家、電影產業 23 家、廣播電視產業 59 家、出版產業 955 家、廣告產業 2088、產

    品設計產業 1518 家、視覺傳達設計產業 725 家、設計品牌時尚產業 240 家、建

    築設計產業 1190 家、數位內容產業 3918 家、創意生活產業 298 家,與流行音樂

    12中華民國文化部網站〈文化法規〉http://www.moc.gov.tw/law.do?method=find&id=247

    13參考自《2012 年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臺北:文化部,2013),頁 204-259。

    http://www.moc.gov.tw/law.do?method=find&id=247

  • 及文化內容產業 388 家。14除數量頗豐的文創廠商,臺南 17 所大專院校中,亦不

    乏藝術、設計與文創等相關系所進行人才的培育,此外,民間社團凝聚的力量,

    以及公部門的積極推動與整合行銷平臺的建立,在產官學合作下,臺南發展文化

    創意產業的潛力無限。

    以下就臺南目前的文創產業,擇取曾以文學為創作主題之藝文團體,以及較

    具臺南文化意象之文創公司,進行簡介。

    近年來,公部門與學術單位也積極合作開發具文學意象的文創商品。圖為楊逵文學紀念館與南臺

    科大物學與設計文化研究室攜手打造的「壓不扁的玫瑰─門檔」。(張耘書 拍攝)

    (一) 飛揚民族舞團

    〈音樂與表演藝術產業〉

    14由於現行文創法並未針對文創產業所對應的廠商加以定義,因此判定廠商是否屬於文創業者,

    乃參考經濟部以營業項目作為判定廠商屬性之依據;此外,文創廠商可能同時從事多項文創產業

    活動,原則上以擁有一項文創營業項目便列為此處文創廠商,此點亦必須說明。詳細判定標準請

    參閱《臺南市文化創意產業資源調查計畫─文化創意產業廠商清冊》,(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

    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承辦,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系、都市計畫學系、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

    執行計畫調查,2012)

  • 地址:臺南市歸仁區信義北路 118 號

    飛揚民族舞團創立於 1998 年,以獨特的舞風及創新的民族舞作,為南臺灣

    民族舞蹈開拓嶄新的風貌,並以亮麗的成績揚名於國際,自創團以來已有數百項

    獲獎紀錄,連續 3 年膺選為文建會(今文化部)「南方表演藝術深耕團隊」以及臺

    南市傑出演藝團隊,作品〈飛揚綻放〉更曾被新聞局評選為「全國優良公用電視

    頻道節目」。飛揚舞團至今足跡已遍及海內外等十餘國,無論是古典舞、芭蕾舞、

    民俗舞或現代舞的創作與演出,皆深獲國際媒體肯定,因而為外國媒體譽為「來

    自東方最美麗的舞團」、「極具臺灣特色與張力的舞團」。

    《壓不扁的玫瑰花》為楊逵的文學名著,1962 年楊逵發表《春光關不住》,敘

    述一位男孩發現一朵野玫瑰在水泥夾縫中生存成長,旺盛的生命力給在惡劣環境

    中奮鬥求生的男孩和姐姐帶來啟發與鼓舞,1976 年改題為《壓不扁的玫瑰瑰花

    》,收錄於中學的國文課本,為日治時期臺籍作家作品編入教科書的第一人。在

    《春光關不住》中,楊逵以「壓不扁的玫瑰花」象徵受日本軍國主義壓迫下的臺

    灣人民不屈不撓的民族意識,及反抗殖民統治的愛國精神,而壓不扁的玫瑰花也

    正反映楊逵一生奮鬥與作品的精神寫照。

    飛揚民族舞蹈團〈壓不扁的玫瑰〉發想自楊逵的同名小說,上半場藉由楊逵

    《種地瓜》與《送報伕》兩篇小說,透過舞蹈呈現日治時期臺灣人民共同的苦難

    命運,並以「綠島家書」、「東海花園」記錄楊逵愛國與多變的人生;下半場則藉,

    「美的發現」、「親情的月光」來探討人性的真、善、美;最後以「壓不扁的玫瑰」

    闡述生命的困境與堅持的民族魂精神。舞作並以名音樂人朱約信為楊逵所創作的

    紀念音樂包括〈秋天的野菊花〉、〈賣花阿婆〉、〈壓不扁的玫瑰〉、〈鵝媽媽出嫁〉、

    〈春光關不住〉…等曲目為重要音樂配樂,呈顯楊逵的精神與典範。

    (二) 廖末喜舞蹈劇場

    〈音樂與表演藝術產業〉

    地址:臺南市東區長榮路 2 段 32 巷 163 號

    成立於 1990 年的「廖末喜舞蹈劇場」,不但掀起臺南的舞蹈風氣,更跨足國

    際,將臺灣的風土民情介紹給外邦,帶有濃厚臺灣獨特風情的舞蹈深受歡迎,並

    連續多年榮獲臺南地方與文建會(今文化部)扶持團隊,為南臺灣持續最久的創作

    舞團。舞蹈劇場的藝術總監廖末喜擅長由文學作品中汲取靈感,曾編出〈長恨歌〉、

    〈李慧娘〉等以現代舞詮釋中國古典文學。近年來,則聚焦於臺灣文學與女性意

    識,從臺灣文學中汲取創作養分,並將詩與舞結合,展現以詩入舞的豐華美麗。

    2007 年更創立「洄游舞集」,集結更多編舞家與舞者,將其演出精華與創作經驗,

    融合舞蹈、影像、裝置藝術、環境劇場等多種創作元素呈現於舞臺,也吸引更多

  • 於外地發展的舞蹈人才回流,活絡南臺灣現代舞創作風氣。

    〈紅鞋子〉取材自葉石濤的短篇小說集《紅鞋子》,詮釋身為展示一名舞蹈

    藝術工作者對志業的執愛及對故鄉的關懷。《紅鞋子》發表於 1989 年,描述白色

    恐怖時期,好學青年簡阿淘經由學弟認識不少社會主義份子,並經常和他們討論

    社會主義理想,民國 40 年某夜,簡阿淘在看完電影《紅鞋子》後突然被警察抓

    走,以「知匪不報」罪名被判刑。《紅鞋子》一書皆以主角簡阿淘為主軸貫穿,

    小說中主角更被視為是葉石濤的翻版。洄游舞集的〈紅鞋子〉則取其中四則篇〈竹

    仔巷瑣憶〉、〈玉蘭花〉、〈紅鞋子〉、〈牆〉發想創編,充滿戲劇爆發力,舞者在影

    像的虛實之間,營造出時空交錯的舞臺氛圍。

    〈土匪婆〉改編自楊逵妻子葉陶的故事,葉陶在日治時期因從事社會運動,

    被楊逵稱為「土匪婆」,她不讓鬚眉的參與公共事務、投入農民運動,不拘泥於

    傳統的行事作風,堅毅不拔的性格,在近代臺灣滄桑的殖民歷史中,更彰顯其堅

    韌不馴的女性光芒。〈土匪婆〉從楊逵與葉陶的人生故事,將葉陶從楊逵背後拉

    出,編出「牽手」、「土匪婆」、「心女性」、「賣花阿婆」4 段舞碼。

    〈流浪女〉以鄉土作家楊青矗《工廠女兒圈》為藍本,描繪 1970 年代臺灣

    女工自小離鄉背井,一肩挑起家計重擔,以她們堅毅不拔的精神,默默奉獻青春

    與勞力,沒有華麗的背景,卻是促成臺灣經濟奇蹟的幕後推手。洄游舞集構思〈流

    浪女〉、〈倆女〉、〈期待曲〉、〈跋──起飛的時代〉等舞碼,以跳躍奔跑等肢體詮

    釋女工的活力。

    〈菅芒花開〉取材自臺南文學家許丙丁之作。有「臺語文學之父」之稱的許

    丙丁,不僅是臺灣文學家,亦是名作詞家,許多膾炙人口的歌謠,如「思想起」、

    「六月茉莉」、「丟丟銅仔」、「牛犁歌」等皆出自他筆下,許丙丁將埋藏已久的〈南

    風謠〉重新填詞,藉〈菅芒花〉來表達貧家女無依無靠無,無人疼惜的景況。廖

    末喜舞蹈劇場的〈菅芒花開〉取材〈菅芒花〉及〈土匪婆〉,以菅芒花的意象揭

    開序幕,藉柔美的曲調以肢體傳達臺灣女性內心深處的熱情與開朗、堅強與韌性,

    無論環境再艱困,都如菅芒花仍綻放花穗,並從詩人覃子豪的詩作發想,透過舞

    蹈結合臺灣文學、詩與歌謠,展現濃厚的臺灣情味與人文之美。舞作包括〈菅芒

    花開〉、〈焚〉、〈土匪婆〉、〈鶼鰈〉4 個舞碼。

    (三) 稻草人現代舞蹈團

    〈音樂與表演藝術產業〉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民族路 3 段 198 號 2 樓

    稻草人現代舞蹈團於 1989 年由舞蹈藝術家古秋妹創立,秉持著稻草人不畏

  • 風雨險阻的精神,致力於舞蹈藝術的開創及推廣。1998 年起由羅文瑾擔任舞團

    藝術總監,開始朝向當代潮流思想的創作與表演風格,並積極開發現代舞蹈和其

    他藝術及劇場領域間相互合作的可能,達到當代藝術相互交融的風貌。2005 年

    起多次榮獲臺南市傑出演藝團隊與行政院文建會(今文化部)扶植演藝團隊,並曾

    數度參與國際性演出,吸引外國媒體報導,成功的讓來自臺南的現代舞創作在國

    際展現丰采。不斷嘗試各種多元化的現代舞演出,稻草人現代舞蹈團不但開啟南

    部現代舞創作的發展先機,藉由每年創作不同主題之現代舞也活躍南部現代舞的

    生態。

    〈秋水〉改編自稻草人舞團 2012 年臺語音樂舞蹈劇〈金小姐〉,故事背景來

    自〈安平追想曲〉。內容敘述臺南安平的愛情傳奇故事─金小姐母女兩代同遭遇

    跨國之戀,生命不斷經歷漫長等待的無奈與堅毅,〈秋水〉取「望穿秋水」之意,

    傳達殷切期盼愛人歸來的淒美意象與無情宿命。舞作並由臺南在地音樂創作家謝

    銘祐特別作詞曲、製作演唱,以舞蹈劇結合特殊空間的創作手法呈現舞作真實與

    虛幻交替的超時空感。1951 年由陳達儒作詞、許石作曲的〈安平追想曲〉,描述

    清代臺南安平買辦商賈的女兒與負心的荷蘭醫生生下一名金髮女郎,而金髮女郎

    又一如母親,陷入愛人背叛的宿命。而稻草人現代舞蹈團所改編舞碼中金小姐母

    女的角色,更貼近府城在地文史工作者鄭道聰為〈安平追想曲〉所撰述的正傳小

    說《珍珠與薔薇》。

    此外,稻草人舞團 2009 年的作品〈時間的浪人〉,取材自臺南詩人陳建成

    的臺語詩集《浪人》,藉由一篇篇闡述各種心境的詩作,透過戲劇張力與動人嗓

    音,將不同時間裡小人物的人生面相與心聲於舞蹈劇呈現。

    (四)梵羽舞蹈藝術團

    〈音樂與表演藝術產業〉

    地址:臺南市善化區中山路 99 號 2 樓

    「梵羽舞蹈藝術團」由藝術總監康惠貞與一群熱愛舞蹈的老師所組成,2000

    年成立以來,除致力於舞蹈藝術的教學外,也積極推廣兒童表演藝術。近年來,

    更將戲劇元素與舞蹈結合,融入不同的表演元素,創新表演風格。而秉著「立足

    於南瀛,學習於世界」的國際觀,梵羽舞蹈藝術團更曾多次遠赴加拿大、土耳其、

    義大利等國參與國際性藝術演出,將臺灣的舞蹈文化呈現於國際舞臺,頗受好評

    並獲選為最受歡迎的團隊之一。

    以舞蹈結合戲劇的形式,〈少年西拉雅〉改編自同名的兒童繪本。

    《少年西拉雅》由旅英作家林滿秋撰文、張又然繪圖,敘述荷蘭時期,西拉

    雅少年加儂與少女伊蕊娜無意間救起一個跌落山谷的荷蘭少年戴格,在養傷的過

  • 程中,他們被彼此的截然不同的文化深深吸引而成為好朋友。故事融入西拉雅族

    的生活、文化、生態與信仰,也顯露出孩童純稚的友誼跨越種族的歧見與鴻溝,

    以及人與大自然、動物間的共存的理念。

    梵羽舞蹈藝術團舞作〈少年西拉雅〉融合東、西方,結合舞蹈、音樂與戲劇,

    將平埔族的傳說元素帶入現代創作中。由金鐘獎最佳編劇吳世偉編導,並力邀金

    馬獎最佳音樂製作林尚德量身製作樂曲,透過動人的歌舞與戲劇,讓西拉雅族人

    的文化與精神在故事情節中延伸,也傳遞「友情難得」與「和平可貴」的動人價

    值,精彩且富教育意義,適合親子共賞。

    (五)雞屎藤新民族舞團

    〈音樂與表演藝術產業〉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南門路 227 巷 9 號

    肇始於七○年代的小客廳兼舞蹈教室,因期許舞團的創作與庶民貼近,並建

    立臺灣民族舞的原生性格,2002 年由藝術總監許春香定名為「雞屎藤新民族舞

    團」,一直以建立具府城人文感與庶民特色的臺灣民族舞為目標。許春香擅長將

    傳統民族舞身段以更為細緻與具當代性的方式重新演繹,舞蹈創作著重於臺灣民

    族的人文感與現代性,近年來更專注以臺南在地風土為創作題材,創作如〈昭和

    摩登.府城戀歌〉、〈海安夢華錄〉、〈府城小封神〉等舞作,以更貼近庶民的府城

    故事,呈現出濃厚的鄉土情懷。2009 年曾以〈臨水流殤〉獲選臺南市傑出團隊

    首獎,102 年獲選為文化部國家扶植團隊。

    許丙丁所著之《小封神》,為臺灣第一部正式發表的漢字臺語小說,昭和 6

    年(1931)起,始於《三六九小報》50-202 號上連載,內容描述臺南廟宇與眾神明

    的故事。許丙丁以詼諧、諷刺之筆觸,將人們崇敬的眾神,編寫成嬉笑怒罵的文

    章,反映出當時府城人民的生活百態,以及對社會的迷信風氣、荒謬現象的批判,

    為日治時期膾炙人口的著作,1951 年並結集成冊發行,後因內容怪力亂神、過

    於荒誕而為國民政府所禁。

    〈府城小封神〉以許丙丁的《小封神》為發想,透過新民族舞詮釋府城的廟

    宇神明,同時由舞者扮真人藝閣,並以民眾熟悉的廟埕為演出場域,讓舞作與臺

    南文史景觀相輝映,呈現臺南深層的民間信仰與常民生活的圖像。作品包括〈臨

    水夫人收妖成神記〉、〈藝閣王母蟠桃宴〉與〈八鳳娘娘‧府城地理〉等舞碼。

    (六)那個劇團

    〈音樂與表演藝術產業〉

  • 地址:臺南市北區長榮路 5 段 41 巷 58 號 6 樓之 5

    秉持「不設限又具有無限可能性」的劇團精神,1992 年正式成立的「那個

    劇團」,演出風格以強調身體、空間和畫面意象為主,著重演員肢體訓練,以「非

    敘事性美學」為表演風格,同時不斷吸納各種表演訓練,並將府城特有的人文題

    材融入創作,數度結合臺南的古蹟、建築、廟宇、廣場、以至咖啡館、書店等特

    殊空間,進行「特定場域的表演」,以意象的流動、詩意的風景,建構出「肢體

    意象,城市書寫」的創作脈絡,讓表演藝術與城市產生豐富深層的聯結,風格獨

    特,備受讚許,並曾多次獲選臺南市傑出演藝團隊。

    2008 年的〈夢之葉〉擷取臺南詩人葉笛的相關詩信與作品,如〈美人魚〉、

    以及葉笛女兒葉蓁蓁〈口紅〉、〈死後快樂的話〉、〈父女書─葉笛與女兒蓁蓁的書

    信體〉,透過時間、空間與肢體聲音,轉換成為表演,發表於「草祭二手書店」。

    〈夢之葉 2013〉根據葉笛的生平與其作品為發想,挑選葉笛曾為臺灣早期詩

    人所寫評論與贈詩,予以延伸、創作,期望透過豐美的文學意涵「以詩雕人」,

    揭露文學家靈魂深處的悲喜嚮往,像是一幅沒有框架的風景圖,分享「生命的震

    顫、青春的光輝」,以及葉笛留給這塊土地的濃濃摯愛。15

    (七)南島十八劇場

    〈音樂與表演藝術產業〉

    地址:臺南市北區開元路 43 巷 10 號 4 樓

    「南島十八劇場」是由臺南第一代小劇場運動推動者之一的吳幸秋與臺南劇

    場女演員林白瑩共同成立,「南島」象徵著臺灣之島、臺南,「十八」則來自「永

    遠的十八歲」,意味著青春世代不敗。南島十八劇場積極塑造國際視野,結合建

    築、電影、服裝等跨領域思惟,並以古都作為精神源頭,匯集跨國、跨世代的各

    領域老中青人才,導入多面向身體表現與臺灣多樣貌語言及音樂素材,以「古都

    維新」概念出發,巧妙融合新舊世代的創意,創造傳統與當代共生的跨界表演藝

    術。創作包括有以日本文學家之作為題材的〈草迷宮之夢〉、〈女誡扇〉等作品。16

    〈草迷宮之夢〉以日本文學家泉鏡花的奇幻之作《草迷宮》為靈感起點,

    泉鏡花為活躍於昭和初期的日本文學家,作品多半充滿神秘詭譎的浪漫,與帶有

    15參考自「那個劇團」http://www.wretch.cc/blog/THATtroupe/20645429

    16參考自「南島十八劇場」https://www.facebook.com/is.18theatre

    http://www.wretch.cc/blog/THATtroupe/20645429https://www.facebook.com/is.18theatre

  • 母性和女性的色彩,《草迷宮》原著主要描述少年對已逝母親的憧憬,探索夢境

    與現實穿透彼此交錯宛如記憶的迷宮。〈草迷宮之夢〉由一個迷途的走唱旅人開

    啟一段尋人和被尋者之間的記憶旅程,在時間的逝去與記憶的尋找中形成一座迷

    宮。劇場導演從低調荒誕亦富饒趣味的類敘事軸線下,融合舞蹈、遊戲與日常行

    為符號、本土性的語言文化與歌謠,呈現類戲劇舞蹈作品。

    〈女誡扇〉改編自日治時期旅臺日本作家佐藤春夫的《女誡扇綺譚》,描述

    1920 年代佐藤春夫到臺南參觀,於禿頭港一處荒廢的古宅,偶然發現一支女扇,

    扇子上則刻著班昭〈女誡〉專心章中的文句,而揭開古宅一段令人唏噓的過往,

    為充滿傳奇性與濃郁幻想、兼具推理的文學作品。〈女誡扇〉以「旅人、安平、

    禿頭港、通俗、懸疑、瑰麗」為主軸,從「綺譚」一步一步窺見殖民與被殖民、

    壓迫與被壓迫、敘述與被敘述之間的因果相續,以及個人與個人、世代與世代之

    間的情感遞延與糾結的多重面貌。

    (八)奇點劇團

    〈音樂與表演藝術產業〉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 2 段 30 號

    2011 年由一群臺南在地表演藝術劇場愛好者所組成的「奇點劇團」,成員多

    為年輕熱情、富創造力的劇場與各藝術領域之專業人才,以開創多元藝術結合的

    理念,進行大膽實驗性、現場即興的劇場創作。其作品以戲劇為主要媒介,同時

    結合音樂、舞蹈、影像、裝置…等其他元素進行跨領域藝術演出。

    〈紫陽花的鄉愁〉以探討臺灣人身分的認同為主軸,從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

    來臺,在此大時代變遷下所發生的故事,並從中刻劃出深層的血脈以及對故鄉的

    認同。劇本發想自名作家吳濁流的自傳小說《無花果》及詩人余光中的《鄉愁》

    一詩,藉由同一屋簷下兩家人的故事,結合 321 巷(原日軍步兵第二聯隊官舍群)

    的特殊歷史背景,創造出一個能緬懷過去、解釋自我身分的故事,也具現臺灣時

    代變遷的縮影。

    (九)鐵支路邊創作體

    〈音樂與表演藝術產業〉

    地址:臺南市東區自強里 1 鄰富農街 1 段 85 號

    有別於當今劇場多朝歐美取經,「鐵支路邊創作體」以日系表演藝術與動漫

    視覺風格的類COSPLAY為劇團主要基調,自 2003年創團以來便嘗試涉獵美術(漫

  • 畫)、音樂、舞蹈、設計(裝置藝術、視像藝術)、文本與多媒體等不同領域,並融

    合運用這些元素,呈現出多元的視覺、聽覺的藝術效果。2007 年起,始推創團

    作〈花人〉,其後每年發表的新作多由劇團原創,創作劇本更屢獲「府城文學獎」,

    並多次獲得臺南市傑出表演藝術團隊與國家扶植團隊之殊榮。鐵支路邊創作體雖

    為臺南劇場界新秀,卻有朝劇場規模化、差異化(自我風格)與關注臺南在地焦點

    深耕的企圖心,因此從發掘臺南在地故事的角度,創生了〈赤崁記‧西川滿〉。

    〈赤崁記‧西川滿〉是改編自日籍作家西川滿的作品《赤崁記》。西川滿

    (1908-1999)為日治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壇的領導人,曾籌設「臺灣詩人協會」(昭和

    14 年),主導發行的《文藝臺灣》(昭和 15 年)為戰爭時期最重要的刊物之一。西

    川滿一生創作題材幾乎皆與臺灣有關,所著之的小說、詩集、隨筆等數量龐大,

    而其筆下的臺灣風情,充滿濃厚的鄉土情懷與超越國籍種族的情感。《赤崁記》

    以其遊赤崁樓時巧遇一位陳姓年輕人為開端,揭開《臺灣外記》中記載鄭成功長

    孫鄭克 遇害、妻子殉情的悲劇。全文以鄭成功家族的興亡史為主題,並企圖相

    嵌到日本的統治,而貫穿小說的神祕青年,則充滿了幻想空間。

    鐵支路邊創作體的〈赤崁記‧西川滿〉,將小說《赤崁記》內容與情境,融

    入西川滿生平故事,並藉由西川滿與 3 位學生對殖民母國的態度,引發「民族根

    源與自我身分認同」的問題,全劇並以愛情來串連,讓整個故事除了大時代的巨

    變外,也多了份情感上的美麗與哀愁。

    〈赤崁記•西川滿〉是鐵支路邊創作體「鄭氏王朝三部曲」的首部,全劇以自我身分的認同為核

  • 心。(圖由鐵支路邊創作體 提供)

    (十)十鼓擊樂團與十鼓文化村

    〈音樂與表演藝術產業/創意生活產業/工藝產業〉

    地址:臺南市仁德區文華路 2 段 326 號

    「十鼓擊樂團」成立於 2000 年,秉持「傳創臺灣本土文化,發揚鼓樂藝術

    薪傳」為宗旨,「十鼓」的「十」字代表兩支鼓棒交疊,象徵著十方力量匯集,

    賦予鼓術更大的生命力。有感於臺灣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鼓術,缺乏獨特的精神,

    因此,「十鼓」堅持以傳創本土擊樂藝術為定位,致力打造屬於臺灣的鼓樂,其

    所演奏之鼓曲皆以臺灣歷史、人文、民俗風情為題材,曲風獨樹一格,多次獲選

    為國家扶植藝文團隊,並屢次受邀參與國際榮耀展演,如 2000 年雪梨奧運聖火

    迎接演出、2002 年世足賽於韓國大田舉行的藝術節演出等,2004 年在臺南市立

    體育場,更以千人打擊「十八羅漢鼓」,創造金氏世界紀錄。2009 年,其錄製的

    〈鼓之島〉專輯,入圍第 52 屆美國葛萊美獎(Grammy Awards)以及第 9 屆美

    國獨立音樂大獎(TheIndependent Music Awards),撼動人心的響亮鼓樂,揚名海

    外,成為驕傲的臺灣之光。

    十鼓擊樂團歷來作品多與臺灣的民俗文化有深刻連結,其中不乏以民間藝

    陣為素材,如取材自宋江陣的〈大破連環〉、以八家將巡差為意象的〈點將令〉,

    以及改編自醒獅的〈醒獅鑼鼓〉…等。2004 年起,十鼓擊樂團將劇場元素融入

    音樂中,2006 年推出〈臺灣之門~鹿耳門記〉即是集結鼓、樂、文學與歷史場景

    的鼓樂劇,以在地世代相傳的臺江歷史,重現「開闢荊榛逐荷夷」的場景,內容

    描述鹿耳門之役,鄭成功驅逐荷人,開啟臺灣新契機,自此御風歌舞昇平,作品

    也呈現對臺灣歷史與文人治國的起源及關愛臺灣等議題。

    2007 年於臺南縣仁德鄉(今臺南市仁德區)成立的「十鼓文化村」,是臺南子

    弟謝十秉持對在地藝文的堅持、與對臺灣鼓樂藝術的熱情,利用仁德糖廠的閒置

    空間在知名設計師劉國滄的精心規劃下,活化再利用,以「傳創土本擊樂,廣納

    世界文化」為目標打造的臺灣第一座結合鼓樂運動、休閒娛樂與自然生態的鼓樂

    藝術村。十鼓文化村以十鼓獨創的臺灣特色鼓為主軸,同時提倡鼓樂運動,透過

    欣賞與體驗串聯產業文化(鼓)與文化產業(藝術表演)。佔地約 5 公頃的十鼓文化

    村,園區內設有簡介館、鼓博館、擊鼓體驗教室,以及森林呼吸步道、十鼓祈福

    館等主題設施,另設置 3 座大小規模不一的劇場,舉辦各項常態性與節慶等鼓樂

    表演,未來並與奇美博物館、保安車站、虎山農場以及家具博物館等文化空間連

    結成「仁德文化園區」,讓帶狀的文化聚落成為南臺灣的藝文休閒新地標。

  • (十一)打開聯合文化創意有限公司〈Open Union Cultural & Creative Co〉

    〈建築設計產業/視覺藝術產業/文化資產應用及展演設施產業/工藝產業類〉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康樂街 336 號

    「打開聯合文化創意公司」由劉國滄擔任設計總監,是一個關注於建築相關

    研究與理論的團體,長期致力於臺灣傳統文化的創新設計,從建築、景觀、空間

    裝置、社區營造、家具物品製作到展覽、慶典空間、公共藝術的創作,均有令人

    驚豔的作品,曾代表臺灣參加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柏林設計展。作品獲選為 The

    Worldwide Architecture. The next generation 40 件國際設計界代表作品之一,是國

    際設計界看好的青年團隊。「打開聯合」的作品,不僅建築造型、色彩或營造手

    法大膽創新,而認為「好的公共空間,人們會想要了解、想要體驗」,因此更專

    注於公共空間領域,從歷史思惟出發,對於都市紋理與鄉鎮歷史細膩爬梳,讓建

    築設計不流於空泛或外顯的型式,而是與在地文化連結,以現代的手法展現空間

    的記憶與身世。17

    成立迄今,「打開聯合」創作出許多撼動人心的作品,如 2004 年創作的海安

    路藍晒圖「牆的記性」,不僅如山牆上場景的透視圖所徵顯的故事一樣,是臺南

    的時空剖面,更承載了臺南人的記憶。「藍晒圖」內部曾多次舉辦藝術展覽,亦

    成為藝文人士聚集的場域,進而催生如「五條港藝術介入計畫」、「五條港藝術大

    遶境」、以及「聚落文創」平臺,可謂臺南文創發展的重地,而戶外的公共藝術

    牆,也是遊臺南的重要景點之一。目前「藍晒圖」更已進駐臺中、柏林、深圳等

    4 座城市,讓臺灣的創意與設計也能常駐國際。其它在臺南較具代表性的作品尚

    包括安平樹屋、佳佳西市場旅店、麻豆總爺社區整體營造、楊逵文學紀念館以及

    臺灣文學館的常設展等,「打開聯合」創作的不僅只是空間,更讓廢墟、老屋與

    老社區注入一股活力並重生,也讓空間成為連結歷史、人文與記憶的載體。

    17部分資料參考自「打開聯合」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http://www.oustudio.com.tw/

    http://www.oustudio.com.tw/

  • 「藍晒圖」是「打開聯合」重要戶外公共裝置,也是臺南非官方的人氣景點。(張耘書 拍攝)

  • 築於 1970 年代的「佳佳飯店」,風華盡褪,僅剩的老舊建物在多位設計師與藝術家的聯手之下,

    打造為結合藝文空間,深具文化內涵的「佳佳西市場旅店」。(張耘書 拍攝)

    (十二)唐草設計 (NDD Design)

    〈設計產業/視覺藝術產業/文化資產應用及展演設施產業/工藝產業類〉

  •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頂美 1 街 7-2-3 號 1 樓

    唐草設計(ndd)成立於 2000 年,由兩家資歷豐富的設計公司合力組成。位於

    臺北的肆意設計(Real Four design)與臺南的唐草設計(D2X Design),以「確立共

    同願景」與「交流設計經驗、能力」的方式,跳脫出慣有的設計操作模式,強化

    設計公司的探索深度與知識含量。唐草設計以「desire oriented」為核心理念,

    不僅要求設計「合理」,更要讓產品能產生「動人的」魅力。多年來,唐草設計

    在各類設計產品,累積了豐富的經驗,並將國際與本土文化連結,設計出許多經

    典系列產品;而秉著開放的態度思考,並強調以人為核心,在異業合作上每每也

    激盪出創意火花,並屢獲國內外設計大獎的肯定。18

    唐草設計扎根於臺南,且致力推廣臺灣文化與工業設計,其總經理胡佑宗

    擅長將在地傳統的文化價值以新的詮釋注入於設計理念,並受邀為「點‧心設計

    邀請展」策展小組召集人,其策劃的「五十系列」,每年以 50 件作品來反應一個

    共同的議題,透過不同的題材,嘗試與臺灣的生活文化對話,在臺灣各地巡迴展

    出,至今已邁入第 7 年,包含 2007 的「五十凳」、2008 的「文房五十」、2009 的

    「原力五十」、2010 的「奉茶五十」,2011、2012 的「五十禮」與「五十禮+」,

    以及 2013 的「實用」,自 2011 年起,「點‧心設計─五十禮」決定持續以文化古

    都臺南,作為日後聚焦的場域,對臺南的文創發展與未來城市行銷有莫大助益,

    而策展的唐草設計也將持續以文化創新深耕臺南。

    18部分資料參考自聚落文創聯盟網站「唐草設計公司」相關資料 http://ouvillages.blogspot.tw/

    http://ouvillages.blogspot.tw/

  • 唐草設計總經理胡佑宗為「2012 臺灣國際蘭展」設計的「蝴蝶蘭 Phalaenopsis 立式手機座」,以

    壓克力的清澈,襯托出蝴蝶蘭高雅氣質。(張耘書 拍攝)

    (十三)la yoo 到陣來喲有限公司

    〈工藝產業/設計品牌時尚產業/電影產業〉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開山路 122 巷 36 弄 15 號

    「la yoo」是由設計師徐家柔(ayo)與電影導演盧泓(looloo)攜手共創的品牌。

    喜歡老房子、更深愛臺南的生活步調與人情暖意,這對夫妻毅然「移民」臺南,

    也因此開啟 la yoo手作包文創事業。2011年於臺南孔廟文化園區創立的「la yoo」,

    以「為家人製作的幸福包包」為理念,設計出獨樹一格、適合全家大小使用的手

    作包,而懷抱著社會企業的夢想,la yoo 更希望透過包包的縫製,縫出美好社會,

    他們親訪臺東原住民部落媽媽、邀請臺南在地裁縫,堅持讓作品 made in Taiwan,

    拾回古老且美好的裁縫年代,也給地方多一點工作機會,讓在地生產者得到永續

    發展的可能。

    設計靈感來自府城深厚的文化底蘊,將傳統文化結合時尚的設計,la yoo

    甫成立便受到誠品書店及博客來等文創通路青睞,並獲邀於駁二藝術特區展出。

  • 首次創作便以「皮諾丘」(孔廟包)獲得文化部文創精品、金點設計獎與 2012 廈門

    文博會最佳文創產品銅獎。融合了臺灣文化創意和精品工藝的製作,目前已外銷

    至巴黎、舊金山、羅馬、柏林、馬德里…等多國,讓全世界都看見臺灣的文化與

    設計,也成為臺南市政府致贈外賓的代表性禮品。而位於孔廟園區巷弄內的老店

    面,更列入「老屋欣力」名單,成為遊客探訪的景點。2013 年盧泓還擔任品牌

    導演,將 la yoo 故事自導自演拍成「來喲!臺南夢」微電影,以獨特的影像及文

    化內涵,打造出感動人心的文創品牌。

    代表作品:「孔廟包」

    以孔廟建築意象設計的「孔廟包」,將孔廟的飛簷與馬背曲線,轉化成兩端斜飛的牛皮提把,而

    孔廟的大片紅牆、綠地,則成了貼布面的色彩。(張耘書 拍攝)

    (十四)俠客行文創

    〈創意生活產業/文化資產應用及展演設施產業〉

    地址:臺南市中西區南門路 245 巷 10 號

    甫於 2013 年成立的「俠客行文創顧問公司」,是由資深文史工作者、也是城

    市作家的王浩一邀集文化圈的朋友所共同參與,以文化創意精神探索城市的生活

  • 樣貌,透過實體企劃與合作打造的城市品牌。臺南擁有深厚的文史底蘊與豐富多

    元的意象,俠客行文創以此為主軸,內容涵蓋歷史人文、美食小吃、古蹟建築、

    信仰民俗等,以深度導覽的方式,規劃多條深具臺南特色的主題路線,如「銀座

    通‧尋寶趣」、「囍事連連」、「安平之旅」、「府城百年商道」、「總兵進城拜觀音」、

    「溝仔底溯溪之旅」、「在地神獸小旅行」…等,並廣邀專業名人帶路,讓民眾體

    驗臺南深度的人文之旅;或藉由不同領域專家的主題講座,傳遞臺南的生活美學

    與迷人故事,推出至今,皆獲得熱烈迴響。此外,俠客行文創也與企業合作,策

    劃展覽,藉由理性完整的策劃力與感性完美的執行力,讓更多人認識這座城市,

    引領民眾體驗臺南的多樣貌與美麗。

    代表作品:「走訪建築」之旅、「嬉遊臺南‧巴士好站」輕旅行‧名人帶路/講座‧

    系列活動

    (十五)rachin 瑞成禮品

    〈設計產業〉

    地址:臺南市永康區正南 5 街 37 號

    1966 年創立於臺南的瑞成工業社,原為代工製造文具、五金的鐵工廠,隨

    著時代變遷,不斷勇於創新與嘗試,2011 年由傳統的代工製造廠轉而從產品企

    劃、設計生產到行銷皆一貫化作業,且將「文化創意」、「時尚設計」與「生活便

    利」等元素,融入金屬製品中,致力開發具有時尚感的金屬禮品,成功轉型,重

    新定位,並自創品牌「rachin 瑞成禮品」。定位於「時尚金屬禮品」的 rachin 瑞

    成禮品,以發展臺灣意象的紀念品為主軸,致力推廣「Design & Made in Taiwan」

    ,除了為臺灣打拼的企業客製化專屬禮品,更希望透過企業的力量,傳遞「臺灣

    意象」,其所研發出來的文創禮品,受到廣大媒體報導,並獲得多項設計類獎項

    的入圍肯定與青睞。

    代表作品:「臺灣開瓶卡」

    曾榮獲臺灣文創精品獎、OTOP設計大賞、Qualia感質賞等入圍肯定,

    以及 2012 臺南十大文創商品。

  • 「臺灣開瓶卡」從「旅行」的概念出發,結合實用與功能,將臺灣各大城市與知名景點融入輕薄

    靈巧的開瓶卡中,藉著每一次的交流將「臺灣意象」推展出去。(張耘書 拍攝)

    (十六)皇尚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創意生活產業/文化資產應用及展演設施產業/設計產業〉

    地址:臺南市安南區科技 1 路 8 號

    皇尚企業於 1983 年成立,陸續以自動化機械設備、精密陶瓷與超音波應用

    商品等產業,開拓全球市場。2010 年承接經營管理市定古蹟「夕遊出張所」(原

    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南支局安平分室、塩務總局宿舍),正式跨足文創產業。配

    合古蹟活化,將「夕遊出張所」展覽空間延續建築物的歷史背景,以「鹽」為主

    題,展示獨特的鹽雕及來自世界各地的特色鹽,同時開發文創紀念品;而為了永

    續地方發展,透過串連西部沿海觀光資源、古蹟與歷史建物,打造「夕遊塩之旅」,

    寓教於樂,讓民眾追溯臺南鹽業光景。皇尚企業以臺灣歷史文化為根本,創造文

    化的延伸,透過體驗文創讓世界認識臺灣鹽文化的軟實力。

    代表作品:「夕遊塩之旅」

    結合北門之夕遊井仔腳(原北門井仔腳瓦盤塩田)、七股夕遊塩樂活

    村原七股塩場)、音波觀光工廠(原臺南安順塩場所在地)、夕遊出張所、

  • 夕遊靜泊行館(原臺塩日式宿舍)、夕遊水逸埠頭(原安平海關)、安平

    塩屋(塩創館)等景點,讓民眾體驗臺南豐厚的鹽業文化。

    「366 色生日彩鹽」與「媽祖祈福平安鹽袋」曾獲 2011 年臺南十大文創商品。(張耘書 拍攝)

    (十七)劍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創意生活產業/視覺藝術產業/音樂與表演藝術產業/工藝產業〉

    地址:臺南市安平區延平街 35 號

    劍獅文化事業是由原本經營出版社的蔡金安所成立,「劍獅」是臺南安平地

    區居民辟邪祈福的吉祥物,然而,這個最具代表性的人文產物卻一度沒落式微。

    為延續並推廣劍獅文化,2004 年蔡金安邀集在地文史工作者與多位藝術家,轉

    化長年推廣臺灣文學及相關藝文活動的經驗,以文學內蘊的創意張力,透過現代

    各種藝術媒材,利用舊市場的廢地(金門館前身),打造出集結文化創意產業與觀

    光休憩的「劍獅埕」。除將劍獅融入現代生活中,研發各類劍獅文創商品外,為

    讓安平劍獅跳脫傳統民俗辟邪圖騰與旅遊紀念飾品的印象,「劍獅埕」更透過文

    學與藝術,如曾請詩人創作劍獅詩作,以現代臺語詩融合景觀藝術裝置呈現;由

    舞蹈家陳寶玉編排「劍獅舞劇」,透過音樂舞蹈敘述劍獅百年守護安平的故事;

    此外,邀請陶藝家王明發創作磚雕劍獅、府城名刺繡匠師林玉泉製作劍獅涼傘,

    以集體創作方式展現更多元藝術的劍獅文化。打造安平為劍獅的故鄉,將劍獅蘊

    含的文化精神推廣出去,未來,在國際上,更足以成為臺灣象徵圖騰,是劍獅文

  • 化的深切期盼。

    曾獲選為 2012 臺南市十大文創商品的「府城之旅遊戲」,是從古蹟經營中找尋靈感,頗具兒時樂

    趣。(張耘書 拍攝)

    (十八)雙和號

    〈創意生活產業/工藝產業〉

    地址:臺南市東區中華東路 3 段 399 巷 29 弄 7 號

    「雙和號」是由臺南囝子李俊寬所成立的個人工作室,年輕外表下有著熱愛

    府城文史的老靈魂,希望喚醒更多人對臺南歷史鮮明的記憶,因而從臺南的建築

    與生活風景出發,轉化為文創商品,讓府城悠遠的歷史,重新回到人們的生活中。

    喜好收藏日治時期建築與風景的明信片,仔細研究並考據發行年份及歷史背景,

    還原當時郵便局的印戳與文字,將當年的原件復刻發行,吸引不少喜好者爭相收

    藏;此外,日治時期府城的老照片、舊回憶,更成了《時空之旅筆記書》、府城

    百景木吊飾、磁鐵等文創商品,也充分展現出這座老城市的文化意象。而對在地

    濃厚的情感,具體反映在「100%臺南製」的堅持上,從原料到生產,皆委由在

    地的工廠製作,也為臺南的產業盡一份心。對雙和號而言,讓更多臺南人重新了

    解自己生活的城市,並為此感到驕傲,將這座城市的文化介紹給來訪的旅者, 讓

    更多人認識臺南的豐華,是雙和號致力的想做的事,也是「雙和」的精神。

    代表作品:《府城時空之旅筆記書》

  • 以昭和 10 年(1935)臺南市的街道圖再製重繪,針對重要場所局部

    放大、分類,並標註該年份地圖的發行小故事。讓旅行者可以按圖

    索驥,時空彷彿回到 1935 年,重新窺見當年摩登革新的昭和臺南。

    「日治臺灣市章組」

    大正 15 年 2 月 12 日在臺中舉辦全國市章展覽會,其中代表臺灣的

    有基隆、臺北、臺中與臺南,考據當時各大城市市徽的圖紋與歷史,

    如以船錨的造型象徵基隆港都,紋章將基隆(キロソ)中的「キ」

    字圖案化;以高砂島上松葉,排列出臺灣北部「北」字的臺北市徽;

    以「臺」字為輪廓的臺南市徽,讓民眾回溯那個離我們不遠,卻鮮

    少為人知的這段歷史。

    所有文創皆由府城出發的雙和號,只賣府城文創商品。(張耘書 拍攝)

    (十九)廣富號

    〈工藝產業/設計品牌時尚產業〉

    臺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 78 號

    廣富號原為在地的老工廠,十幾年前以代工製造起家,在歷經臺灣產業外移、

    代工沒落,不願就此走入歷史,遂而開始思考轉型,師法歐美,將傳統製造業結

    合地方歷史背景與文化,朝向精緻工業發展,終於 2010 年創立自有品牌。秉著

  • 「產業扶植」的使命,建立自有產銷供應鏈,改變薪資結構與建立員工對產業的

    認同感,為的是堅持「傳承」,永續經營。廣富號以「友善生產」、降低對地球生

    態污染的方式製作與染整,嚴謹的工序與細緻的手藝,高品質與創新的設計打開

    傳統帆布包的海外市場,而結合時尚設計師,融入臺灣意象,更為傳統工藝打造

    新形象,廣富號期許能讓臺灣師傅精湛的工藝,躍上國際,成為「臺灣 LV」。

    廣富號透過設計與文化意涵,不僅賦予帆布包新的生命感,更創製臺灣故事

    商品,包括蘭花、小吃與原生種等系列帆布包,此外,以故鄉臺南為起點,則開

    發「大篆包」,取「篆」與「賺」同音,代表人因為學習而富有,象徵「學而富」,

    是孔廟文化節專屬文創商品,也是廣富號極具代表的作品。

    厚實的帆布,像極臺灣人「一步一腳印」的樸實個性,廣富號堅持將這樣的精神永續傳承。

    (張耘書 拍攝)

    (二十)樂刻文創有限公司

    〈設計品牌時尚產業〉

    臺南市中西區正興街 143 號

    「樂刻文創有限公司」是由原本從事廣告行銷的廖錦逢於 2008 年所成立,

    眼見時下潮流業者紛紛輸入歐美、日韓的設計,堅持吃臺灣米、喝臺灣水,潮流

    也必須從臺灣土地滋長,於是自創了臺灣風格潮藝品牌「農麗」(Nong-Li),汲

    取臺灣獨特生活文化,將民間信仰、風土歷史、農村意象,以廟宇匠師常用的筆

  • 法,混合潮流設計的語彙,設計出「潮流傳統繪」,融合街頭流行,鑲入年輕世

    代的 T-shirt,發展出充滿故事性的臺潮服飾。2010 年「農麗」(Nong-Li)從北遷

    居入「府」,以臺南近四百年的歷史與人文沉積,為創作思考的酵母,取材自府

    城廟宇神明與名匾,設計出「亂耳」、「天團」、「大丈夫」、「爾來了」等作品,兼

    具傳統與現代,融入地方文化元素的創意,頗受好評,甚至為外國觀光客所風靡。

    而專注於本土元素的同時,「農麗」亦不忘延伸國際的觸角,曾多次參與如曼谷

    設計節、東京設計週、愛丁堡藝穗節等,2009 年更獲得英國文化協會舉辦的國

    際青年創意創業家臺灣區第 3 名。對「農麗」而言,潮流不僅是時尚的裝扮,也

    可以是一種語彙,傳遞在地的精彩故事與動人文化。

    三、文學的多元應用

    「文學的多元應用」是指文學作品應用於不同領域,並透過不同的載體呈現,

    以及由文學衍生或創想的產物。臺南市的文學多元應用,最具體的便是呈現於表

    演藝術,取材或發想自文學作品,並融入音樂、舞蹈或戲劇,藉由各類的表演形

    式,傳遞文學的深邃與精髓;而向來以美食小吃著稱的臺南,由文學衍生出的美

    食亦不少;此外,臺南文人輩出,作家筆下的場景所延伸出的文學散步與輕旅行,

    也讓文學可讀可遊、可賞可觀,展現另一番感動人心的情韻。

    文學與表演藝術的相遇共鳴

    文學作品經常是表演藝術取材的對象。「以文學、詩歌入樂」早自七○年代

    楊弦將余光中的詩寫入民歌後,音樂與文學的關係便十分密切。1993 年來自新

    化的音樂人朱約信(豬頭皮)製作與水晶唱片合作出版的〈楊逵 鵝媽媽出嫁〉,便

    是以楊逵小說作品為靈感創作的音樂專輯,其中以玫瑰的不屈、菊花的傲寒象徵

    楊逵精神,將〈秋天的野菊花〉、〈壓袂扁的玫瑰〉獻給已逝的楊逵。而將文學轉

    化為創作元素與內在的力量,呈現於舞蹈與戲劇演出,臺南在地的藝文團隊更屢

    有精采之作,舞團部分如廖末喜舞蹈劇場的〈紅鞋子〉、〈土匪婆〉、〈流浪女〉、〈菅

    芒花開〉、飛揚民族舞團的〈壓不扁的玫瑰〉、稻草人舞蹈團的〈秋水〉、雞屎藤

    新民族舞團的〈府城小封神〉、梵羽舞蹈藝術團的〈少年西拉雅〉、靈龍舞蹈團的

    〈在那一片白之上〉,以及迪迪舞蹈劇場的〈情‧奇遇記〉等,劇場部分則有那

    個劇團的〈夢之葉〉、奇點劇團的〈紫陽花的鄉愁〉、南島十八劇場的〈草迷宮之

    夢〉與〈女誡扇〉、鐵支路邊創作體的〈赤崁記‧西川滿〉、臺南人劇團的〈閹雞〉;

    此外,許多表演團體更從民間文學汲取養分,融入創作,如鶯藝歌劇團的〈抗日

    英雄-盧聖公傳〉、秀琴歌劇團的〈安平追想曲〉、王藝明掌中劇團的〈大目降十

    八嬈傳奇〉皆以鄉野傳奇故事為主題創作;除了藝文表演團體外,校園團隊或民

    間社團亦不乏將文學結合戲劇演出之例,如新化國中成立的「化中團隊」便將楊

  • 逵經典文學作品《送報伕》,結合社會、語文、藝術與人文等領域課程,以話劇

    方式呈現,並由學生正式公開演出;新化松年大學也曾將楊逵的作品《水牛》改

    編成舞臺劇〈菊花開的時候〉,透過藝術表演讓也成功的推廣文學。

    〈送報伕〉融合了楊逵留學生打工經驗以及思想體驗,抒發他對社會不公義與統治階級不仁的深

    沈抗議,為農工和小民的困境發聲。圖為「化中團隊」的演出。(化中團隊 提供)

    透過味蕾記憶文學─文學衍生的美食

    在文學作品中,文人書寫飲食屢屢可見,而在臺南則取意文學家的精神,發

    想成佳餚美食,文學與美食的結合,既是豐富地方的飲食文化,更拉近人們與文

    學的距離。新化公所聯合餐飲業者推出的「野菜宴」,便是由在地文學家楊逵的

    生活故事發想的料理。緣於終戰前,楊逵為排練〈怒吼吧中國〉舞臺劇,邀請三

    十多位演員到「首陽農場」聚餐,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其妻葉陶靈機一動,動員

    家人摘採院中的野菜煮粥,以花盆盛粥、削竹為筷,以詩當酒、以歌當菜,賓主

    盡歡而傳為美談。新化的「野菜宴」佳餚靈感來自當時楊逵的設宴,並以新化在

    地農產為食材,重現文學中的美食。而楊逵在 70 歲時寫下:「能源在我身,能源

    在我心,在冰山底下過活 70年,雖然到處碰壁卻未曾凍僵。」這段感觸,也成

    了日後新化著名伴手禮「楊逵文學餅」的製作動力。以玫瑰花釀為餡,包覆由綠

    豆與地瓜所製成的餅皮,從餅的外表可見內餡玫瑰花瓣,象徵不屈不撓精神,外

    型則以楊逵生前常戴的毛線帽為型,也因冰山代表逆境,壓不扁的玫瑰更可說是

    楊逵一生寫照,愈是冰封,愈是昂揚不屈,故以又稱為「冰山玫瑰花糕」。此外,

    尚有以楊逵之妻葉陶而創想的「葉陶貴」蛋糕與「葉陶粽」,「葉陶貴」是以新化

    特產地瓜為原料,採傳統發粿方法製成的古早味蛋糕,樸拙的外型下,卻有綿密

    的現代口感,如同葉陶既具傳統女性的特質,又有從事社會運動的新思維,而原

  • 本應為「粿」的名稱,也取「葉陶以夫楊逵為貴」之涵意,方才名為「葉陶貴」;

    而「葉陶粽」以葉陶諧音的月桃葉包製,別具紀念意義,也象徵葉陶相夫教子、

    模範母親的精神。

    「文學餅」取意自楊逵的精神,糕餅外型以楊逵生前常戴的毛線帽為型,餅的外盒也仿書卷式,

    十分具文學氣息。(張耘書 拍攝)

    從文學延伸的文學散步、旅行

    許多文學家筆下的場景,也構築成最美的文學地圖,並延伸出文學輕旅行等

    活動。在臺南,便發展出葉石濤、許丙丁、楊逵、以及鹽分地帶作家等文學散步。

    臺灣文學巨擘葉石濤的作品中,有許多以府城為背景描述的生活百態,特別是早

    期的巷弄更是葉石濤書寫的養分,循著葉石濤文學地圖中 62 處文學地景,19可領

    略葉石濤的生活世界與故事場景,並重溫府城的歷史與人文。而許丙丁的文學路

    線以其知名著作《小封神》文本為主,踏查書中提及的大上帝廟、大天后宮等多

    座廟宇,以及昔日的草花街、打銀街等,探訪許丙丁書中神佛大戰的場景,品味

    他的幽默與豐沛想像外,也體會府城的古蹟的文化風情。楊逵文學路線則串連楊

    逵生活場景,如老家觀音廟、童年遊玩的鍾厝紀念公園、母校大目降公學校、第

    一份工作於糖業試驗所、與葉陶定情的虎頭埤…等,細讀楊逵一生,並隨老街再

    19包括臺南州廳、大正公園、度小月、林百貨、天公廟、打銀街、萬福庵、米街、太平境教會、

    下大道、寶國民學校、水仙宮、葫蘆巷、盛場、大天后宮、皇后戲院、淺草鬧市、公會堂、萬川

    餅舖、柱子行街、石鐘臼、武廟街、佛頭港街、蝸牛巷…等 62 處文學地景,詳細 62 處地景參考

    「葉石濤文學紀念館」。

  • 造與文學紀念館的成立,「壓不扁的玫瑰」成為新化在地最美的文學圖像。鹽分

    地帶文學早期在吳新榮的號召下,以佳里為發展中心,打響文學之名號,文學作

    品富鮮明地方色彩且獨樹一格,亦有「詩人之鄉」之稱。鹽分地帶文學散步且隨

    著前輩作家的足跡,體驗郭水潭、王登山等詩作地景,走訪林芳年、吳新榮的故

    居,緬懷詩人,也感受鹽分地帶的文學氛圍。

    臺灣文學轉化為發聲與音符,登上舞臺,以行動博物館來場「聲情演繹」。(張耘書 拍攝)

  • 參考資料

    專書

    文化部,《2012 年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臺北:文化部,2013。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白皮書》,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土壤 接力深耕:文建會二十年紀念集》,臺北: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

    期刊論文

    于國華,〈文化‧創意‧產業─十年來臺灣文化政策中的「產業」發展〉,《典藏

    今藝術》第 128 期,2003/5。

    王俐容,〈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菁英文化到文化經濟?〉,《文化研究》,第

    1 期,2005/9。

    黃世輝,〈文化產業與居民參與〉,收錄於《文建會 90 年度社區總體營造成果專

    輯》,2001。

    蔣玉嬋,〈地方文化產業營造與社區發展〉,《社區發展季刊》第 107 期,2004/9。

    劉曉蓉,〈文化產業發展成文化創意產業之特性研究─以交趾陶為例〉,高雄:國

    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論,2006。

    研究計畫、調查報告書

    《臺南市傳統工藝普查計畫 調查成果報告書》,台南:社團法人臺南市文化協,

    2008。

    《臺南市文化創意產業資源調查計畫─文化創意產業廠商清冊》,臺南市政府文

    化局委託、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承辦,2012。

    網站資料

    文化部─文化法規 http://www.moc.gov.tw/law.do?method=find&id=247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ultureassets/announceTypeAction.do?method

    =doCreateType&menuId=309

    中央研究院「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CRGIS)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

    行政院農委會 http://agrstat.coa.gov.tw/sdweb/public/inquiry/InquireAdvance.aspx

    臺南市政府農業局 http://www.tainan.gov.tw/agron/page.asp?nsub=A0A300

    臺南市政府主計處 http://database.tainan.gov.tw/pxweb2007/dialog/statfile9L.asp

    打開聯合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http://www.oustudio.com.tw/

    那個劇團 http://www.wretch.cc/blog/THATtroupe/20645429

    南島十八劇場 https://www.facebook.com/is.18theatre

    聚落文創聯盟網站 http://ouvillages.blogspot.tw/

    http://www.moc.gov.tw/law.do?method=find&id=247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ultureassets/announceTypeAction.do?method=doCreateType&menuId=309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cultureassets/announceTypeAction.do?method=doCreateType&menuId=309http://crgis.rchss.sinica.edu.tw/http://agrstat.coa.gov.tw/sdweb/public/inquiry/InquireAdvance.aspxhttp://www.tainan.gov.tw/agron/page.asp?nsub=A0A300http://database.tainan.gov.tw/pxweb2007/dialog/statfile9L.asphttp://www.oustudio.com.tw/http://www.wretch.cc/blog/THATtroupe/20645429https://www.facebook.com/is.18theatrehttp://ouvillages.blogspo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