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是子健康養生封面out.pdf 1 2012/5/21 下午6:04 · 因是子健康養生封面out.pdf 1...

17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Jul-2020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因是子健康養生封面out.pdf 1 2012/5/21 下午6:04

004

目 

關於靜坐養生法答讀者問……………………………………………

009

一、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學生楊賢江問…………………………

010

二、答南通省立第七中學學生廖金源問………………………………

015

三、答北京大學學生王照問……………………………………………………

017

四、答江蘇武進省立第五中學學生戚允中問………………………

019

五、答廣東陸豐曾陸安問………………………………………………………

020

005

六、答會通學社學生翁涵伯問………………………………………………

023

七、答學生陳澄甲問………………………………………………………………

024

八、答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生張祥問……………………………………

029

九、答學生滕驥問……………………………………………………………………

030

十、答廣東河南育才書社杜漸問……………………………………………

034

十一、答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學生問………………………………………

035

十二、答北京大學師生問………………………………………………………

043

談談﹁氣功治療法﹂………………………………………………………

047

◎第一章 氣功療法歷史………………………………………………………

048

◎第二章 氣功的原理……………………………………………………………

050

◎第三章 呼吸的練習……………………………………………………………

052

◎第四章 氣功的療效和注意事項………………………………………

054

◎第五章 我的經驗………………………………………………………………

057

目錄

006

健康不老廢止朝食論………………………………………………………

065

◎自敘…………………………………………………………………………………………

066

◎緒論 健康不老之基礎………………………………………………………

069

◎第一章 廢止朝食二食主義之根據……………………………………

076

◎第二章 過食與健康長壽……………………………………………………

077

◎第三章 多食主義與不老長壽……………………………………………

079

◎第四章 二食主義與少食主義……………………………………………

085

附:食之次數…………………………………………………………………………

089

◎第五章 二食主義與廢止朝食主義……………………………………

092

◎第六章 廢止朝食二食主義與早寢早起……………………………

096

◎第七章 廢止朝食二食主義副次之利益……………………………

098

◎第八章 廢止朝食二食主義與疾病……………………………………

104

◎第九章 廢止朝食二食主義與年齡職業……………………………

110

007

◎第十章 對於廢止朝食二食主義之疑問及疑懼………………

114

◎第十一章 廢止朝食二食主義之實行事項………………………

118

◎第十二章 斷食療法……………………………………………………………

124

◎第十三章 廢止朝食二食主義與國民經濟………………………

128

◎第十四章 實驗談………………………………………………………………

133

◎附錄:正呼吸腹力增進法……………………………………………………

138

目錄

關於靜坐養生法答讀者問 關

於靜坐養生法

答讀者問

010

自民國三年(一九一四年),《因是子靜坐養生法》一書出版後,傳習者日多,

通信質疑者絡繹不絕。茲將歷年所積問答,選錄於下:

一、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學生楊賢江問

我今年二十三歲,兩年前傾向厭世思想,懊喪無聊,憂愁寡趣,此人生問題,

至今猶覺惴惴,不知我國青年同患此病者有幾多人也。去年得讀先生靜坐法,恍然大

悟,知煩惱懊喪,實大背人生樂趣,吾人當做之事,前途無限,何可自暴自棄,不盡

本職。而靜坐即可專心一志,增長精神。故於去年九月起,即實行之,己練功十月,

不敢自信,特來請教,有所質疑,請予明示。

問:在學校內靜坐,若無適當場所,只能在寢室床上作為靜坐處,摺毯作墊,為

了不使同學窺見,只有垂帳而坐,以至空氣不甚流通,不知有無妨礙靜坐?

答:能在空氣流通處靜坐固好,若不可得優越環境亦屬無妨。我從前初習靜坐時,

不知甚麼是空氣,曾緊閉窗戶靜坐也。

011

關於靜坐養生法答讀者問

問:書中說初次練習呼吸,胸部應覺有開有縮,橫膈膜當上下動作,但我均無此

感覺,究竟呼吸能否收效,先生可否教益於我?

答:不習慣正呼吸者,初次練習,胸中必覺室塞,橫膈膜亦不能上下動作。自覺

之法,以能集力於下腹,為收效之證,又靜坐功候深者,其胸腹交界處,外皮之皺紋

必深凹,呼氣時下腹凸出,臍孔必向上,此即橫膈膜上下動作之證。

問:我未靜坐前,久久練習深呼吸,氣力亦能下注於腹部,但初不自覺,是否已

在無形中收效?

答:以深呼吸之練習為基礎,很有效,甚好。

問:靜坐日久,腹內震動,發生熱力,我尚無此現象,但身體左右搖擺,在靜坐

數日後即出現,不知是何原因?

答:搖擺即有效之證。靜坐之成效,不必定須震動,功夫到後,發生熱力,震動

現象自然會出現,但非短時可至。

問:先生靜坐,是否每次都有熱力循迴於全身?

答:完全是如此。

012

問:靜坐前我解衣寬帶,但冬季寒冷解衣甚覺不便,靜坐後,早晨到戶外散步,

夜間即入睡,未知合理否?

答:如此亦可,冬季裹衣而坐,血液不能暢流,宜改正之。我常全部解衣,披於

身上,另以被蓋裹住下體,則甚安適,並不受拘束。

問:靜坐前後可否從事勞動?

答:從事勞動並無妨礙,但不可暴驟。在勞動之後靜坐,必須先行緩步舒氣,然

後入坐,坐畢徐徐張眼,舒放手足。

問:靜坐時眼是否可以打開?

答:眼閉則心靜。但在夜間靜坐,因白天勞累思睡,則應微開兩眼,免致昏睡。

總之靜坐以閉眼用內視法為最佳。

問:欲心境明澈,毫無渣滓,非初學者所能達到,先生是否已達此境?

答:此境不易達到,吾人之頭腦,千頭萬緒,甚為複雜,念念相續,沒有間斷,

況現在日間事繁,休息後妄念更多。我靜坐後,有時能有一分鐘的短暫時間毫無思念,

久之思念復起。惟有一法,當妄念起時,應看清其來源,不使甲觀念聯於乙觀念,再

013

關於靜坐養生法答讀者問 聯

到丙觀念,如此妄念即空。我在庚子年間,捨棄百事,一意靜坐,時間坐到二三小

時,曾有數次,能做到十餘分鐘全無念頭。

問:我認為妄念之起,多因心性欠涵養所致,道德高尚者,不難臻此。且多思亦

成為一種慣性作用,因終日營營不息,無片刻休息,按力學上慣性之例,自難驟然阻

止,未知先生以為如何?

答:以生理心理而言,觀念終無息止之理,但可存正念除邪念耳。人身各部運動

不息,如血脈運行日夜不停,大腦在夜間雖進入休息,但有小部腦神經仍在興奮,於

是有夢。至於日間,更不待言,有如舞台,演員出入,熱鬧非常。吾人如觀劇者,有

頭有緒,不使混淆就好。日本近來提倡靜坐者有兩派,岡田虎二郎與藤田靈齋是也。

各有門徒數萬人,十分興盛。其論觀念作用,二者各有不同,岡田派以無念為尚,念

來則掃除之,近於佛家之坐禪;藤田派則先持一種公案,專意守之,使其他雜念不能

再生,近於佛教之念語,但其掃除妄念之法則相同也。

問:我靜坐時間,每次不過三十分鐘,先生以為可否?

答:初學靜坐時間長短不必勉強,我平時靜坐時間,是在上午五時起坐兩小時,

014

晚上自九時起坐一小時,星期日坐三小時。

問:我認為靜坐與運動應當平行,靜坐可得心之和平,運動可得身之健壯,未知

當否?我在未習靜坐前,一週中必有五次早晨練徒手操,兩次練習徒步行走,今改習

靜坐,手足之運動不暢,須伸手弄足,方覺舒適也。

答:如此最好,我在商務編譯所工作,下午四時以後常喜打網球,但同事多為中

年或老人,不喜運動,每以無同伴為難事。但吾人能精神主宰肉體,務精神運動者,

收效更大。專務肉體運動者,收效未必完善。若既不識精神之偉大作用,而又不運動

身體,勢必更難補救。如精神運動十分完全,即是肉體運動稍有欠缺,亦無妨也。我

去年到湖南考察教育,各校多邀我演說,我多用靜坐法為講題。因我所見一些用功學

生多不喜運動,卒業時成為病夫,甚至夭折。特別是師範學生好靜不好動,宜以精神

運動誘導之。

問:對初學靜坐者,先生有何見教?

答:我反對保守自私之人,凡我所知者,均毫無保留地告知別人,我所著之書,

已傾筐倒篋,全部公諸於世,本應早日發行,由於日本近來出版此類書籍甚多,促

015

關於靜坐養生法答讀者問 成

我寫作《因是子靜坐養生法》一書,出版問世後,幸得多數人之歡迎,堪以自慰

也,初學者可按書中所告方法練習,但於靜坐後,可用左右手掌搓熱熱,交互撫摩

頭、頸、胸、腹、背、四肢,遍摩全身,以助血液流行,凡缺少肉體運動者,此可

代之也。

問:現在學習靜坐者多否?

答:學靜坐之人甚多,大多數人都是因病而學,但無恆心者多不見效。師範學生

向我問道者,你是第一人。

二、答南通省立第七中學學生廖金源問

問:我身體虛弱,入學校後雖勉為運動,實非愛好,久欲從事內心修養,又苦於

無師指導,去年五月,購得先生所著《因是子靜坐養生法》一書,讀之甚樂,乃決心

學習,但苦於學校環境,既無靜室,又缺乏時間,只能於夜間在床上略坐而已,並且

時作時息,缺乏恆心。去歲秋,於學生雜誌中讀先生與浙江師範學生楊賢江談話,我

016

高興起來說:﹁天涯有知己矣!﹂於是乃繼續練習靜坐法。夫靜坐之道,有遠功無近

功,我練功才五月,自無成效可言。學校規定晚上九時就寢,我九時半即入坐,我能

作雙盤膝,並無痛苦,但只坐一刻鐘即止,因恐有妨睡眠也。我採取正呼吸法,即岡

田式吸氣法,吸氣時,氣可充滿胸間,合乎生理而仍可集力於下腹故也,坐時雜念未

能屏除,幸尚無惡念耳。坐久,自覺胸部、腰部均氣力充塞,是時即不能延長再坐,

不知何故?最可喜者,我患疝氣病,現用靜坐法已收到功效。先生所言熱力,固不想

一時得到,但日間繁忙,但夜間入坐,能定神養氣,受益匪淺。特請先生指教,感激

無涯。答

:手書論靜坐之經歷甚詳,吾道不孤,甚為可喜。凡世界之真理,不論中外,

必遭不知省之反對,然反對者決不足怪,真理本來易明,苟能明之,則先為反對者,

其後必信仰之。且信仰恆因反對而益堅,真理愈辯愈明之公理,固如是也,足下靜坐

時雜念未能屏除,每數秒鐘必一至,此實無妨,我認為雜念一至,則於念之頭緒,亦

能理清,可用返照之法,觀此雜念從何而起,觀得真切,則知妄念本空,實無起處,

如此,必更有進境。靜坐之功能勝過睡眠,功深者可以終年不睡。然初學時不可強

017

關於靜坐養生法答讀者問 求

,應聽其自然,因睡眠只能使全身休息,而神則散於外,而靜坐既能收休息之效,

但神不外散也。

三、答北京大學學生王照問

問:我幼時常隨家父宦遊三晉(山西省的別稱),因得受業於平陸張蓮塘先生門

下。先生研究宋學兼善靜坐,教我盤膝之法,因年幼無知,童心未化,時作時輟,未

獲大效。其後常閱理學及《明儒學案》諸書,始知宋明儒者,皆以此為入門之法。又

常讀釋典(佛教經典),披閱道家之言,則佛家之入定,道家之練丹,雖與儒家之靜

養有所不同,但其說理多有暗合處。民國三年入都(指北京),得讀先生所著《因是

子靜坐養生法》一書,先生以平易之言,解釋奧妙之理,難得之訣竅,於是我在匯文

大學與同學共行之,練功僅半年,彼此皆覺丹田發熱,舒暢無比。繼轉入北京大學,

獨習無級。前年秋,同學周君亦習靜坐,僅數月間丹田發熱,繼而身體搖動,不能自

持,喜以告我。我說此乃岡田氏書中所言靜坐之現象也,我不到數月,身體也出現搖

018

動,或向前後,或向左右,去年寒假回家,在家內靜坐時,覺腰間背脊,微有震動,

後漸沿脊骨而上,今則達於頭頂,再沿顏面而下至小腹。但雜念尚未盡殺,雖以數息

之法,坐忘之論,仍難達到空寂之境界。常讀朱子詩:﹁秋月照寒水﹂,呂新吾云:

﹁定靜中境界,與大合般大﹂,裡面空空寂寂,無一事物。《陰符經》(道家書名,

講陰陽相勝之術)曰:﹁主靜之極,律曆所不能契。﹂究竟靜中妙境,或無逾妙諦,

猶未肯以示人。我當執弟子禮,如先生不棄,請以教之,則幸甚也。

答:足下研習宋明理學,並知道入手方法,故於靜坐之功,百倍於他人,且更

熱心傳播此道,尤為可敬可愛。熱力自頂而下,由顏復回丹田,任其自然,必有達

到之日,可勿勉強。雜念未盡除,亦靜坐者之常事,如何才能達到不為雜念所擾,

應知雜念本屬虛空,因念之起在意根,將根拔除,決不能生念。吾人日間工作,外

之﹁六塵﹂(色、聲、香、味、觸、法)與內之﹁六根﹂(眼、耳、鼻、舌、身、

意)互相結合,欲於入坐時,立即達到空明澄澈之境界,實非易事,以我之經驗,

雖練功數十年,而此空明澄澈之域,必在日間事少時,入坐也必經過一兩小時之久偶

爾得之,並非常有之事。來信欲知玄宮妙諦,我重實踐,不願空談。目前我所能到

019

關於靜坐養生法答讀者問 達

之境,亦未至世俗所謂神通之地。正如吾書中所說,練功更純熟而已。吾人未修

出世(脫離世間之意)之法,僅順世間以事修養,潛修不懈,以達人生祛病延年之大

目的。

四、答江蘇武進省立第五中學學生戚允中問

問:自先生去歲駕臨我校演講靜坐法以後,我即從事練習,但困難叢生,時作時

輟,先生經驗豐富,請予指教,不勝感激,其困難之處條舉如下:

(一)坐未久,而腰膂(音呂,脊骨)酸痛欲折,不能入坐。

(二)坐時雜念難治,不能久坐。

(三)坐時是否心思全注於下腹?

(四)坐時數息可否?

(五)早晨無暇靜坐,在臥前可否?

(六)何謂心窩下降?其現象如何?

因是子健康養生封面out.pdf 1 2012/5/21 下午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