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封條應用於核能原料 與廢料之運輸追蹤管理 ·...

9
日本311大地震核災事件,引發全球關注核能發電 之安全性,反核與核能發電之永續發展成為壁壘分明 之對立。就安全性的考量,本文引用美國於核能材料 導入電子封條系統,持續追蹤定位,利用創新科技達 成有效且滴水不漏之管理;進而研究討論將我國研發 被動式電子封條系統延伸應用於核廢料和其他管制及 危險物品之運輸追蹤管理。 美國核能材料管理導入RFID RFID Application on Nuclear Materials Management in the U.S. 美國能源部(U.S. Department of Energy,簡稱 DOE)為解決於核能材料管理的問題,導入無限射頻 系統(RFID)於追蹤核能材料包裝在貯存和運輸時的 有效管理。以往傳統的管理方式,長期依賴人工和條 碼識別,無法達成資料完整蒐集和安全性控管。考量 核能材料和核廢料為危險性物質,具有高輻射線,易 造成環境污染與危害人員健康。DOE導入RFID進行創 新應用,自2006年起展開這項研究。DOE開發客製化 電子封條應用於核能原料 與廢料之運輸追蹤管理 eSeal Application on Nuclear Material and Waste’s Traceability /中山科學研究院空電組 李明堂計畫主持人、GS1 Taiwan彭永新經理、GS1 Taiwan溫嘉瑜專案經理 By Ming-Town LEE, Chief, Airborne Eletronic Section, Eletronic System Research Division, Chung-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James Perng of of Professional Service Dept., GS1 Taiwan and Carrie Wen of Professional Service Dept., GS1 Taiwan 日本311大地震核災事件,引發全球關注核能發電之安全性。本文引用美國於核能材料 導入電子封條系統持續追蹤定位,利用創新科技達成有效且滴水不漏之管理;進而研究討論 將我國研發被動式電子封條系統延伸應用於核廢料和其他管制及危險物品之運輸追蹤管理。 Japan earthquake draws the global attention on the safety of nuclear power.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s use case is quoted in this article to show the RFID application on nuclear material’s traceability in order to create a seamless network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This can be a role model for the traceability of the nuclear waste and other dangerous items in Taiwan. RFID電子封條標籤「MK-1」,主要應用在核能材料運 輸和貯存之追蹤,其採用主動式電子封條機制,源自 ISO18185標準,進行與廢料之識別和追蹤。 一、運用電子封條進行單桶核能材料狀態監控 DOE 的創新應用,使得原為貨櫃運輸使用的電 子封條跨越至另個領域。由於電子封條,結合機械式 封條與RFID標籤而成,可記錄貼附物件-桶裝核能材 料移動中不同地點間的移動資訊和其狀態資訊;並可 進行查驗物件是否為非法破壞、開啟、偽造或是被竄 改等資訊。因此,貼附電子標籤之桶裝核能材料能夠 被即時準確的監控、定位、確認狀況,這些資料藉由 RFID的網路進行蒐集、貯存並分享。 二、桶裝核能材料RFID追蹤系統 RFID追蹤系統(如1)是由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開發設計,系統是由主動式電子封條、讀取 器、應用軟體、資料庫等組成,可追蹤桶裝核能材料 於貯存狀態和移動資料。其效能可監控成千桶的核能 材料,一察覺不正常的狀況,將會啟動警示,進行即 時的處理。警示的狀態,包括電子封條被竄改、未經 授權的移動桶裝核能材料、溫度/濕度異常,或是震動 等情形。系統將桶裝核能材料之生命週期定為五個程

Upload: others

Post on 21-Sep-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電子封條應用於核能原料 與廢料之運輸追蹤管理 · 該RFID追蹤系統(如圖1)是由Arg one N ati l Laboratory開發設計,系統是由主動式電子封條、讀取

日本311大地震核災事件,引發全球關注核能發電之安全性,反核與核能發電之永續發展成為壁壘分明

之對立。就安全性的考量,本文引用美國於核能材料

導入電子封條系統,持續追蹤定位,利用創新科技達

成有效且滴水不漏之管理;進而研究討論將我國研發

被動式電子封條系統延伸應用於核廢料和其他管制及

危險物品之運輸追蹤管理。

美國核能材料管理導入RFIDRFID Application on Nuclear Materials Management in the U.S.

美國能源部(U.S. Department of Energy,簡稱DOE)為解決於核能材料管理的問題,導入無限射頻系統(RFID)於追蹤核能材料包裝在貯存和運輸時的有效管理。以往傳統的管理方式,長期依賴人工和條

碼識別,無法達成資料完整蒐集和安全性控管。考量

核能材料和核廢料為危險性物質,具有高輻射線,易

造成環境污染與危害人員健康。DOE導入RFID進行創新應用,自2006年起展開這項研究。DOE開發客製化

電子封條應用於核能原料與廢料之運輸追蹤管理eSeal Application on Nuclear Material and Waste’s Traceability文/中山科學研究院空電組 李明堂計畫主持人、GS1 Taiwan彭永新經理、GS1 Taiwan溫嘉瑜專案經理By Ming-Town LEE, Chief, Airborne Eletronic Section, Eletronic System Research Division, Chung-Shan 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ogy, James Perng of of Professional Service Dept., GS1 Taiwan and Carrie Wen of Professional Service Dept., GS1 Taiwan

日本311大地震核災事件,引發全球關注核能發電之安全性。本文引用美國於核能材料

導入電子封條系統持續追蹤定位,利用創新科技達成有效且滴水不漏之管理;進而研究討論

將我國研發被動式電子封條系統延伸應用於核廢料和其他管制及危險物品之運輸追蹤管理。

Japan earthquake draws the global attention on the safety of nuclear power. The U.S. Department of Energy’s use case is quoted in this article to show the RFID application on nuclear material’s traceability in order to create a seamless network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This can be a role model for the traceability of the nuclear waste and other dangerous items in Taiwan.

RFID電子封條標籤「MK-1」,主要應用在核能材料運輸和貯存之追蹤,其採用主動式電子封條機制,源自

ISO18185標準,進行與廢料之識別和追蹤。

一、運用電子封條進行單桶核能材料狀態監控

DOE的創新應用,使得原為貨櫃運輸使用的電子封條跨越至另個領域。由於電子封條,結合機械式

封條與RFID標籤而成,可記錄貼附物件-桶裝核能材料移動中不同地點間的移動資訊和其狀態資訊;並可

進行查驗物件是否為非法破壞、開啟、偽造或是被竄

改等資訊。因此,貼附電子標籤之桶裝核能材料能夠

被即時準確的監控、定位、確認狀況,這些資料藉由

RFID的網路進行蒐集、貯存並分享。

二、桶裝核能材料RFID追蹤系統該RFID追蹤系統(如圖1)是由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開發設計,系統是由主動式電子封條、讀取器、應用軟體、資料庫等組成,可追蹤桶裝核能材料

於貯存狀態和移動資料。其效能可監控成千桶的核能

材料,一察覺不正常的狀況,將會啟動警示,進行即

時的處理。警示的狀態,包括電子封條被竄改、未經

授權的移動桶裝核能材料、溫度/濕度異常,或是震動等情形。系統將桶裝核能材料之生命週期定為五個程

Page 2: 電子封條應用於核能原料 與廢料之運輸追蹤管理 · 該RFID追蹤系統(如圖1)是由Arg one N ati l Laboratory開發設計,系統是由主動式電子封條、讀取

Sep. 2011 23

四、讀取器

本系統於貨車和倉庫內皆安裝讀

取器,用以監控桶裝核能材料,因在

UHF頻段操作,讀取距離可達100公尺,佈署多個讀取器所形成的讀取環

境,可適用於大型貯存倉庫,其可數以

千計桶裝核能材料之場地。另外,在場

內的出入口,因屬於近距離蒐集物件資

料,採用低頻應用:

■ 頻率:433.9 MHz,該頻率極合適於金屬物件讀取;

■ 讀取距離:可達100公尺;

■ 讀取位置:安裝於貨車內和貯存區;

■ 另設有低頻讀取器,為進出門口使用。

五、中央資料庫

該資料庫存放貼標之桶裝核能材料的移動資訊和

異常資訊,即使讀取點是在偏僻的地點,也不會出現

傳統管理方式所詬病之距離影響因素。因其資訊的格

式,具有能快速取得之優點,可被授權之使用者迅速

分析,並提供高度的資訊安全。

1. 貯存場資料收集

可由電腦扮演Local Server,接收多個Reader搜集到的物件資訊並貯存。不同的貯存場設有多個Local Server,透過保全的網路將物件資料存入中央資料庫。

2. 貨車資料蒐集

貨車的拖車廂內佈署讀取器,監控車廂內的桶裝

核能材料位置和狀態。貨車的移動因裝有全球定位系統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簡稱GPS),資訊透過蜂巢式網路 (Cellular Network) 和/或衛星傳送至中央資料庫。

台灣放射性廢棄物追蹤的更佳選擇-被動式電子封條The Best Choice for Nuclear Waste’s Traceability in Taiwan-EPC Gen2 eSeal

一、目前國內核廢料管理方式

EPC Gen2 eSeal於港口管理已形成全面性的採用,並成為我國港口貨櫃管理的日常運作;除了針對

貨櫃安全發揮極大的效用外,另能延伸電子封條的應

用領域於管制及危險物品的管理。放射性廢棄物因其

特殊性和危險性,根據我國法規規定,放射性廢棄物

依照放射性強弱,可分為高放射性廢棄物及低放射性

廢棄物兩類,並包含農、工及醫療等產業所衍生的廢

棄物,均歸類為低放射性廢棄物,所有核廢料均需呈

報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統一處理。目前,原子能委員

序,包括空的桶子、核能材料裝入桶內、數個暫時貯

存場、長期貯存場以及廢棄場等。

三、關鍵元件主動式電子封條MK-1MK-1(如圖2)由主動式標籤、機械封條以及感

應器組成之主動式電子封條,內裝置多個感應器,可

收集封條完整性、溫度、濕度、震動以及電池狀態。

MK-1像貨櫃封條一樣拴在桶子的封蓋邊緣,當這個電子封條鬆掉時,感應器將即時啟動警示,可於長距離

回報讀取器警示狀態。該RFID追蹤系統採單品貼標機制,可識別每個桶裝核能材料,當MK-1被讀取時,資訊會寫入標籤內,並傳輸至中央資料庫:

█ 追蹤物件:桶裝核能材料Models 9975、Models9977和ES-3100; █使用頻段:433.92MHz; █ 記憶容量:User memory 128KB、Sensor memory32KB; █電池:可達10年; █ 內建Sensor,可感應震動、溫度、濕度等,另外正研發感應輻射量。

※資料來源: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圖1、桶裝核能材料RFID追蹤系統之概念圖

※資料來源: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圖2、MK-1

無線射頻識別

Page 3: 電子封條應用於核能原料 與廢料之運輸追蹤管理 · 該RFID追蹤系統(如圖1)是由Arg one N ati l Laboratory開發設計,系統是由主動式電子封條、讀取

34 Sep. 201124

會採取的管理方式為給予桶裝廢棄物號碼,採取聯合

國編碼原則,由圖3得知,標示內容為危險物名稱、UN****以及緊急聯絡號碼。

放射性廢棄物處理需要謹慎且滴水不漏的管理

方式,極為適合RFID技術的導入,強化管理系統,並降低人為介入。根據上述美國DOE案例,導入主動式電子封條精確掌握核能物質的移動和存放位置,並監

控其狀態。建議國內相關主管單位可仿效DOE案例,採用目前已有穩定效益且由我國研發的被動式電子封

條,達成嚴密監控放射性廢棄物永久管理。

二、架構台灣放射性廢棄物RFID追蹤系統DOE案例之精神,在於將核能物質的生命週期完

全納入管理範圍內。而我國放射性廢棄物管 ,主要分

為處理、貯存、運送及最終處置四大階段 (參考圖4) ,放射性廢棄物追蹤應於處理站開始啟用,此為符合

EPCglobal現階段重要的實踐,源頭控管與單品貼標之境界。與DOE案例不同的地方,若建構追蹤系統的被動式電子封條標籤依賴Reader偵測,收集其狀態和移動資訊,傳送至資訊平台EPCIS(EPC Information System)存放。

EPC Gen2的導入優勢,在於標籤不需仰賴電池且成本低,針對隨著時間累積之放射性廢棄物,可單桶

識別,利於長期追蹤:

1、EPC Gen2 eSeal被動式電子封條可加附在桶裝放射性廢棄物的封

口處,除了可為桶裝放射性廢棄物的身分識別,也能

監控封口的完整性,屬於一次性使用之電子封條。記

憶容量可分為96位元和192位元兩種標籤,能應付大量編碼的需求,顯現其單一識別的優勢,不會因為相同

包裝之物件卻出現相同識別號碼的情形。

2、EPC Gen2 Reader根據廢棄物的四大階段:處理、貯存、運送及最

終處置,於不同的階段流程佈署讀取點,可於處理站、

存放場以及車廂內裝置讀取器。EPC Gen2規格使用UHF頻段(860MHz~960MHz),Gen2標準的優越之處

為可在短時間內讀取大量的標籤,讀取器可採固定式和

手持式讀取,並可在車速60km/小時也能成功讀取。

3、EPCISEPCIS於EPCglobal Network裡為儲存物件資料的

資料庫,當Reader擷取到eSeal的EPC號碼時,EPCIS即轉化讀取資料形成事件資料(Event Data)存放於資料庫中。資料庫中每一筆事件資料記錄包括哪一個貼標

之桶裝廢棄物被讀取(Who)、時間(When)、地點(Where)以及哪一流程(What)所讀取到,相關管理人員可一目了然廢棄物的即時狀態。

結論Conclusion

導致危害環境和社會安全的危險物質和管制物

件,都適合導入RFID取代傳統的管理方法。其他如槍械、化學物品或是麻醉管制藥品等,皆可依照其不同

的管理流程,規劃適用的RFID應用。導入RFID,可跨越距離的障礙,即使是遠在外島

蘭嶼的放射性廢棄物貯存場,位於台北的控制中心,

也能進行即時的遠端監控。對於外觀相同的桶裝放射

性廢棄物之識別,RFID系統更為迅速且精準,確能避免人為管理的失誤與疏失。

參1. ARG-US: RFID System for Management of Nuclear Materials, DOE Packaging Cer tif ication Program, http://www.rfidjournal.com/article/purchase/4786。

參2. Development of the RFID system for nuclear materials management, Kun Chen, Hanchung Tsai, and Yung Y. Liu,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參3. 核廢料的妥善處理具可行性,2000.10,財團法人國家政策基金會永續發展組助理研究員 藍正朋郭博堯,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D/089/R/SD-R-089-008.HTM。

參4. 中華核能學會,http://www.wintaiwan.org/wintaiwan/data/rm_cht.html。

參5. 低放射性「垃圾」明年起分類,2000.01,李宗祐,中國時報,http://forums.chinatimes.com.tw/report/nuclear4/htm/89011003.asp。

參6. 認識核廢料,2010.07,原能會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放射性物料管理局,http://www.aec.gov.tw/www/knowledge/files/courseware_99_05.pdf。

參考資料

※資料來源:原能會

圖4、台灣放射性廢棄物貯存場

※資料來源:原能會

圖3、桶裝廢棄物標籤

Page 4: 電子封條應用於核能原料 與廢料之運輸追蹤管理 · 該RFID追蹤系統(如圖1)是由Arg one N ati l Laboratory開發設計,系統是由主動式電子封條、讀取

2011年大專院校EPC暨物聯網標準專題競賽

Sep. 2011 25

成果發表The 2011 College Contest of the EPCglobal Standards and Internet of Things(IOT)文/GS1 Taiwan專業服務部專案經理 程裕翔By Shawn Chen, Project Manager of Professional Service Dept., GS1 Taiwan

EPCglobal Taiwan於六月舉辦「2011年大專院校EPC暨物聯

網標準專題競賽」順利落幕;在此次的競賽中,參賽隊伍來自

八所大專院校共12隊,較去年參賽隊伍成長1倍。本文將與大家分

享優勝團隊的精彩作品。

The 2011 college contest of the EPCglobal Standards and Internet of Things (IOT) was successfully held by GS1 Taiwan in June. There are 12 teams from eight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have attended this competition. Compared to 2010, the number of teams increased one hundred percent. This article will introduce the contest.

「2011年大專院校EPC暨物聯網標準專題競賽」

EPCglobal Taiwan扮演產官學界重要橋樑及科技推手EPCglobal Taiwan Links Up the Relationship of Industries, the Government and Universities

EPCglobal Taiwan連續兩年來,以無線射頻識別(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術的EPCglobal標準為主題,舉辦大專院校專題競賽。今年更加入當紅話題的「物聯網」,其主要用意在於培養國內EPCglobal標準及物聯網人才,扮演產官學界的重要橋樑及科技推手。

由於物聯網的話題持續發燒,據美國研究機構Forrester的預測,物聯網所帶動的產值將比現有的互聯網(Internet)大30倍,預料將成為新一代的最大通信業務;也因此,EPCglobal Taiwan背負著培育國內人才的神聖使命。

近年來,EPCglobal Taiwan推出EPCglobal標準課程及基礎認證考試;三年來國內考過EPC基礎認證考試的學生超過3,300名。為了要讓學生搭上物聯網的列車,未來亦計畫推出相關課程及考試證照。而舉辦此活動意義在於鼓勵國內學生學以致用,將所學到的EPCglobal標準及物聯網技術,應用在各種不同環境及產業中。

此次專題競賽,邀請到晶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FID開發事業群蕭文瑞副總經理、創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元生總經理、元智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范治民教授、明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

系王柏仁教授、屏東商業技術學院資訊工程系黃振藝教授、GS1/EPCglobal Taiwan胡榮勝處長等產學界人士來擔任評審。

值得一提的是,參加隊伍從去年的6隊,增加至12隊,顯見此活動已開始受到各學校的重視。在激烈的競爭中,得獎的6隊脫穎而出,以下即與大家分享優勝團隊的精彩作品。

無線射頻識別

Page 5: 電子封條應用於核能原料 與廢料之運輸追蹤管理 · 該RFID追蹤系統(如圖1)是由Arg one N ati l Laboratory開發設計,系統是由主動式電子封條、讀取

34 Sep. 201126

被動式RFID存貨定位盤點暨補貨系統The First Place: Passive RFID-enabled Inventory Localization/Stock Counting and Replenishment System

此作品以導入運用無線射頻辨識系統RFID之動態及時辨識存貨特性,再輔以物件定位功能,發展出被動式RFID存貨定位盤點暨補貨系統(PAssive RFID-enabled Inventory LOcalization / Stock Counting and Replenishment System;PARFILO),PARFILO系統具有四大功能模組,分 為單品定位、商品盤點、存貨補貨及採購進貨等。

PARFILO系統功能特色為,使用被動式UHF RFID標籤自動計算Tagged存貨之定位座標、可隨時遠端網路搖控進行無人化Tagged存貨及時現場盤點、自動EPC轉碼歸類累計盤點之商品及產生存貨盤盈/虧帳目、整合擷取及時存貨盤點結果暨試算提供存貨補貨採購建議、

自動及時進行採購進貨Tagged商品之接收數量清點與確認等。

首獎團隊合影-王樹仁教授及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PARFILO隊

RFID進銷存系統The Runner-up: RFID Invoicing System

此作品「RFID進銷存系統」主要是為了改善賣場進貨、盤點、結帳等作業效率;其次,希望能讓大型零售賣場更精確地掌握

商品庫存數量、增加補貨效率,並能有效的降低結帳櫃台前大排長

龍的問題。

結合RFID及無線網路技術建置「RFID進銷存系統」,其系統包含「RFID進貨閘門系統」、「RFID-POS銷貨結帳系統」以及「手持式RFID盤點系統」,目的在於使用RFID系統快速讀取賣場商品RFID標籤,以利加速點貨、銷貨及庫存管理作業效率。在進貨及盤點作業中,RFID系統可大幅改善其作業效率;而在賣場結帳櫃台方面,則可提升結帳效率、降低顧客等待時間,及提升顧客滿意度。

特優獎團隊合影-高志中教授及和春技術學院資訊管理系萬大電子商務隊

雲端停車預約系統The Second Runner-up: Easy Park Easy Go

此作品結合雲端、資料庫、GPS定位、智慧型手機,及悠遊卡等多項技術,民眾在預約停車位後系統提供詳細的引導讓使用者快速到達停

車位,有效降低停車消耗的時間。系統依據功能主要分為四個部份,分

別為(1)利用物聯網的概念,將多個停車場整合至資料庫中,使民眾有多重選擇; (2)使用市面上常見的Android系統來開發;(3)利用悠遊記名卡,確認使用者身份並紀錄進出時間使付款方便;(4)結合GPS的引導功能和Wi-Fi傳送車位引導圖,讓民眾可以準確且快速的到達停車位。

佳作團隊三合影-張晴翔教授及長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同學

優等獎團隊合影-張晴翔教授及長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新阿姆斯特朗旋風噴射阿姆斯特朗砲隊

首獎

特優獎

優等獎

Page 6: 電子封條應用於核能原料 與廢料之運輸追蹤管理 · 該RFID追蹤系統(如圖1)是由Arg one N ati l Laboratory開發設計,系統是由主動式電子封條、讀取

Sep. 2011 27

引用EPC碼實作醫院血液袋履歷查詢系統Th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Referral EPC Code to Execute Hospital Blood Bags Inquiry System Record

此作品透過電子履歷記錄物件的來源,以及相關訊息放置於

EPCglobal網路資料庫裡;待商品識別碼經由讀取器後,可透過網路連結到EPCglobal資料庫,加以讀取出商品的相關資訊,並回報至使用者。

EPCglobal技術應用於採購藥品與醫療器材,透過資料的自動擷取,可加強藥品出廠後的管控。透過EPC Information System(EPCIS)運用的網頁伺服器,可讓醫療人員都可以身分授權登錄,或存取相關的履

歷資料。而醫院利用EPCIS系統查詢醫療藥品時,必須運用到EPCglobal Network中的Object Name Service(ONS)元件,以查詢醫療耗材及進行資料的存取。透過電子產品碼(EPC),醫療人員可以快速得知該產品的相關資訊,進而降低醫療錯誤及人為疏忽。

佳作團隊一合影-李炯三教授及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健康事業管理系方塊隊

能源資訊守護者-複合式電子履歷物品Th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The Energy Guardian, the Complicated Electronic Pedigree

此作品為在RFID讀取器與監控工廠生產環境的感測器上,分別置入一嵌入式系統。在感測器上的嵌入式系統,負責記錄並計算生產過程每個動作所消耗的用電情形及環境狀態,再回傳至RFID讀取器上的嵌入式系統。將資訊寫成RFID資料格式,經由讀取器將資訊繼續向上傳遞,達到異質網路接合之功效;透過 Middleware將資料分類彙整後,建立完整的產品電子履歷。

由感測元件的嵌入式系統,將各感測元件所接收之資訊,預先做計算並整理成一有意義之資訊。而傳輸訊號的媒

介,可以藉由普及度最高、且頻寬較合適的WiFi,來做為RFID讀取器的嵌入式系統與感測元件的嵌入式系統之傳輸媒介。並在上傳時控制其間隔,讓感測元

件上的資訊,有秩序的傳送資訊至RFID讀取器的嵌入式系統;彙整完畢之後,再將資訊轉換成RFID資訊格式。經由RFID讀取器,傳至Middleware和RFID標籤原先的資料做統合計算分類,如此日後可方便查詢生產過程的各個情況。

佳作團隊二合影-臺北科技大學能源與冷凍空調系臺北科技大學百年首選隊

智慧飲水機物聯網監控管理系統The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the Intelligent Fountain

此作品目的在於,利用物聯網的技術設計一個

能夠自我診斷內部故障的飲水機;並透過無線網路回

報給終端機,精準記錄故障之處,以便總務派遣工作

人員前往維修。另外,結合手機應用軟體感應,取水

時由手機與飲水機同時記錄出水量並且上傳網路,由

飲水機記錄的出水量換算成本,向使用者收取費用,

可解決學校濾心成本問題。利用現在最紅的雲端科

技,設計出一個健康喝水管理平台,讓每個使用者使

用飲水機時,亦可記錄一天的飲水量。

結語The Conclusion

「2011年大專院校EPC暨物聯網標準專題競賽」於日前圓滿落幕,除了得獎的前三名外,包括三名佳作及其他參賽隊伍,皆

發揮最佳的技術知識水準,顯見各隊伍對於EPCglobal標準及物聯網非常熟稔,亦代表EPCglobal Taiwan辛苦耕耘後的成果。

未來EPCglobal Taiwan將會繼續舉辦競賽,扮演產學界橋樑的重要角色,並持續培育EPCglobal標準及物聯網人才。

佳作

佳作

佳作

無線射頻識別

Page 7: 電子封條應用於核能原料 與廢料之運輸追蹤管理 · 該RFID追蹤系統(如圖1)是由Arg one N ati l Laboratory開發設計,系統是由主動式電子封條、讀取

34 Sep. 201128

前言Preface

由於GS1標準可提高供應鏈效率及降低倉儲成本,甚至帶來更多的便捷,因此目前各國軍事單位,甚至

如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簡稱NATO)等大型軍事組織,皆積極導入GS1條碼及EPCglobal標準至補給品物流供應鏈中。

其中美國軍方在軍品供應鏈上,使用R F I D來做管理的投資日漸增加,甚至美國軍方在俄亥俄州

(Ohio)成立一個RFID中心,專門研究RFID相關解決方案;而最近研究方面,則偏重在與其他系統的互

通性,如美國國防部(Defense of Department,簡稱DoD)交換服務同意書暨全球自動追蹤及報告系統(ACSA Global Automated Tracking and Reporting Sys-tem,簡稱AGATARS)與其他系統的進出貨、付款等機制的結合;因此美國國防部非常重視RFID應用在未來供應鏈上。

GS1標準於全球軍事物流應用發展The Circumstances of World Militaries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f Using GS1 Standards文/GS1 Taiwan專業服務部專案經理 程裕翔By Shawn Chen, Project Manager of Professional Service Dept., GS1 Taiwan

各國軍隊陸續導入GS1條碼及EPCglobal標準至軍品倉儲管理及供應鏈,此舉不但可有

效管理後勤支援,並且可以幫助軍隊有效節省補給支出。

The GS1 standards of Barcodes and EPCglobal are adopted in the world militaries today. Both of these technologies should improve efficiency and reduce expenses for the military supply chain.

█ 澳洲:GS1 Australia協助澳洲國防委員會(Australian Defense Committee)導入自動辨識標準,而澳洲空軍(Australian Defense Force)則計畫將自動辨識技術用於相關設備上;並參考國際及澳洲標準規範、產

業應用案例,及北約組織標準規範等資料,加以制訂

相關標準。

█ 西班牙:過去四年,GS1 Spain與西班牙海軍合作,西班牙海軍目前運用GS1 EDI標準在運輸補給品上,而西班牙國防部目前也考慮採用相關標準在國防設備

上。

█ 克羅埃西亞:GS1 Croatia擬與克羅埃西亞國防部就導入技術標準事宜簽訂合作備忘錄。

█ 美國:目前美國國防相關產業主要採用Data Matrix及條碼作物資管理,而美國國防部則採用EPCglobal標準的DoD-96作設備追蹤用途。另外,供應商及美國國防部對於採用EPCIS作補給物資的管理,感到高度興趣。

另外,美國國防部與洛希馬丁(Lockheed Mar-tin)合作,進行EPCIS測試運行作業,目前已完成第一期測試運行,主要目標分別為:

█ 確保供應鏈上下游廠商能夠透過EPCIS正確分享資料; █ 透過此次測試運行,取得相關的分析數據及驗證資料; █評估EPCIS標準應用在其他產業的可行性。

各國國防產業應用GS1/EPCglobal標準狀況The Uses of GS1/EPCglobal in Defense Industry

過去GS1雖有在國防產業方面著墨,但欠缺力道,因此GS1於春季在美國紐約召開的全球標準管理程序會議(Global Standards Management Process,簡稱GSMP),介紹各國國防產業應用GS1/EPCglobal標準的狀況,目前各國進展如下:

Page 8: 電子封條應用於核能原料 與廢料之運輸追蹤管理 · 該RFID追蹤系統(如圖1)是由Arg one N ati l Laboratory開發設計,系統是由主動式電子封條、讀取

Sep. 2011 29

圖1、貼附在美軍車輛上的EPC的UHF Gen 2標籤

※資料來源:RFID Journal

北約組織導入GS1標準至物品供應鏈管理NATO Utilizes GS1 Standards into Supply Management Systems

北約組織成員包括美、英及歐洲大部份國家,目

前有28個成員國。GS1自1997年起,密切與北約組織合作,並應用GS1標準在物品補給上,包括物品追蹤、電子e化及軍品/非軍品補給等。

近幾年來,GS1與北約組織共同研究如何導入條碼標準至北約組織物品供應鏈中。爾後,部份的北約組

織標準規範(NATO Standardization Agreement,簡稱STANGS)中導入及引用GS1標準,包括:

█STANAG 4329 NATO Standard Barcode Symbology; █ STANAG 3151 - Codification - Uniform System of Item Identification; █Parts of: ACodP-1 NATO Manual on Codification。雙方並於2006年1月北約標準部門 (NATO Standar-

disation Agency,簡稱NSA) 與GS1簽署技術合作同意書 (Technical Co-operation Agreement,簡稱TCA)。

美國海軍陸戰隊採用EPC Gen 2被動式標籤管理貨櫃車與交通工具U.S. Marines Attaches Passive Tags to Containers

目前專門負責維護美軍海上預置船 (Maritime Prepositioning Ships,簡稱MPS) 的補給及裝備的Blount Island Command公司,已將所有MPS的貨櫃及裝備貼上主動式RFID標籤。而近期則會在MPS的貨櫃車及交通工具上,採用UHF RFID EPC Gen 2的被動式RFID標籤作管理。

位於佛羅里達州的Jacksonville城,隸屬於美國海軍陸戰隊的Blount Island Command公司,在過去研發被動式RFID技術的應用後,近期陸續將這些研發成果應用在MPS的貨櫃車及交通工具上。

MPS為美國軍事海運司令部 (U.S. Military Sealift Command) 的海上補給船計劃,目前共有16艘海上預置船,專門負責替美國海軍陸戰隊及海軍作補給任

務。這些海上預置船分別裝載不同的補給及裝備,包

括坦克、彈榴砲、卡車、彈藥、食物、醫療用品及石

油等。此16艘海上預置船在全球各地航行,並隨時為

分散在各地的美軍作補給。每年約有五艘MPS補給船會停在Blount Island作補給,而單艘船艦的補給需花費8天時間。

過去20年,美國海軍陸戰隊採用二維條碼管理大型物件,包括交通工作或貨櫃車等,記錄這些交通工

具的運輸路徑。到了2004年,美國國防部採用433 MHz RFID主動式標籤記錄運輸路徑,但此一主動式標籤經常發生問題;其中最主要的狀況為電池很快耗盡及讀

取錯誤。由於主動式標籤經常出現問題,部份美國軍

方單位將目光轉移到被動式標籤身上;而被動式RFID標籤的優點在於標籤與讀取器的讀取距離可達100英呎,讀取率也很穩定。

到了2008年,Blount Island Command公司與美商Alien Technology合作,共同以EPC的UHF Gen 2標準為主,研發在補給上的應用。Alien Technology提供被動式UHF Gen 2 RFID標籤、ALX-9010讀取器及諮詢服務等。Blount Island Command公司利用此次合作機會,建立起一套管理被動式UHF Gen 2 RFID標籤的系統Systems Integration and Training Facility (SITF)。

Blount Island Command公司採用Item Unique Identification(IUID)及Unique Item Identification(UII)兩種編碼方式,並以條碼及RFID作為載體。在一次試驗中,Blount Island Command公司在254輛貨櫃車上貼上RFID標籤,其中241輛的標籤被讀取到,13輛未被讀取到。而在452輛的交通工具及大型移動載具

無線射頻識別

Page 9: 電子封條應用於核能原料 與廢料之運輸追蹤管理 · 該RFID追蹤系統(如圖1)是由Arg one N ati l Laboratory開發設計,系統是由主動式電子封條、讀取

34 Sep. 201130

上貼上RFID標籤,其中419輛的標籤被讀取到。Blount Island Command公司研究發現,RFID標籤未被讀取到的原因,幾乎都是未貼對位置。

在經過幾次成功的試驗後,Blount Island Com-mand公司正式將此一技術上線,並於2010年4月將此套系統搬到韓國美軍基地,用以記錄Blount Island到韓國之間的運輸及補給過程。

Savi Technology參與美軍RFID補給品管理計劃Savi Technology Has Provide RFID for the Supplied of U.S. Militray

Savi Technology於2008年中,取得美國軍方新一階段的RFID技術合作計劃案,此案為期三年。此計劃主要目的是為美國陸軍、空軍及國防物流部門的儲物

室支架,皆貼上RFID標籤作管理。這一階段的合作,預估將帶給Savi Technology約5億美元的合約。除了Savi Technology外,Northrop Grumman、SPEC及Uni-sys等幾家廠商也加入競標的行列。

Savi Technology為美國武器供應大廠Lockheed Martin的子公司,目前與美國陸軍合作,將Savi’s Muni-tions Total Management Systems-Field Module(MT-MS-FM)物流管理系統與美國陸軍的Joint Munitions Command(JMC)結合。過去Savi Technology與美軍專門發展以RF In-Transit Visibility(ITV)Network為主的技術來管理軍事用品補給,目前美軍在全球45個國家駐軍基地,皆採用此技術作補給品的管理。

中國大陸解放軍採用RFID在醫療物資上Chia Mainland’s Military Has Utilized RFID for Medical Support

中國大陸衛生部自2010年起,正式實施新的「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範」;對醫院手術器械包消

毒,有了更明確的品質管制追溯規範。為因應此一規

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301醫院)與中國大陸廠商中航芯控科技公司合作研發「醫院手術室供應室手

術包RFID安全追溯資訊管理系統」。 此一系統的應用,為每個手術室供應室工具包配

帶一個RFID標籤;而RFID安全追溯資訊管理系統,則負責採集和存儲工具包流程各個環節的屬性資訊,內容包

括:器械種類和編號、數量、包裝人員編號、包裝日期

及工具包類型等。系統可以即時顯示每個工具包滅菌過

程中的溫度、壓力、時間曲線,隨時查詢現有工具包的

存放位置,統計、分析工具包的使用情況,瞭解到該工

具包的相關資訊,包括流程中各個環節相關人員,以達

到責任歸屬透明化。

供應室對手術器械包的回收流程包括:回收 (清洗)、

打包、消毒及發放等四個環節,以下為各環節簡介:

█ 全部環節:醫務人員主要通過手持式設備及桌上型讀取器,來完成對資料的讀取和存儲功能;

█ 回收環節:供應室回收護士須憑員工卡登錄系統,而要歸還工具包的護士則憑員工卡和工具包上的RFID標籤確認資訊,待回收護士核實確認後可完成回收;

█ 打包環節:包裝室器工具配包護士,從工具室取來工具與工具包牌照後,與打包護士分別刷卡登錄系統,

並對所配工具包的包牌進行掃瞄,系統自動記錄人員

及時間等資訊,便可送往消毒室進行消毒;

█ 消毒環節:器械包消毒後,消毒護士憑員工卡登錄手持式設備的消毒系統,系統會根據消毒鍋上標籤核對

其消毒是否合格。若合格,護士即對工具包的標籤進

行掃瞄 (將合格資訊寫入標籤),並自動記錄各資訊; █ 發放環節:供應室護士持手持式設備到各部門發放工具包,各部門護士利用員工卡確認器械包種類及數量

等資訊,核對無誤後完成發放過程。

圖2、EPC的UHF Gen 2讀取器讀取美軍車輛的標籤

資料來源:RFID Journal

結語Conclusion

目前GS1標準已陸續導入至各國軍事單位的補給品供應鏈中,特別是北約組織。由於北約為歐美各國組成

的軍事組織,其組織在導入GS1標準後,將間接或直接增加其他國家軍隊採用GS1標準的意願。

另外,以RFID技術為主的EPCglobal,為了全力將EPC標準推至軍方市場,在軍方目前的編碼結構裡,除了一般的供應鏈及履歷追蹤平台需要的編碼外,特地提

供了特殊的編碼,為專門針對美國國防部及軍方所提出

的Defense of Department(DoD)編碼。由於RFID技術漸趨成熟,加上EPCglobal的標準也

已完善,因此各國軍方對採用RFID技術來作存貨或補給管理的意願也愈來愈大。同時,被動式RFID晶片可重複使用性及價格日漸下滑,也為軍方省下大筆開銷;而且

RFID的操作簡便、易於管理,讓整個存貨或補給管理流程更加智慧化、標準化及規範化。因此,可以預見的

是,未來RFID技術在軍方的應用會更加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