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研究刍议library.ttcdw.com/uploadfiles/201602/1456534198.pdf亲近自然的情感。4-6...

1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15 42 15 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研究刍议 樊红芳 河南省内黄县教育局教研室,河南 内黄 456300 摘要: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经典伴我成长。《语文课程标准》把诵读经典古诗文提到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 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高度。诵读经典已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兴趣;大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61201542-0015-01 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 求和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我们制订并实施了《经 典诵读(大语文阅读)实施办法》,从而开发学生的记忆能 力,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加强自身的文学功底,并达到陶冶高雅情操的效果 [1] 1 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 亲教我背诵了几十首唐宋诗词 [2] 。许多诗句不全懂,但是小 孩子很容易就学会了背诵。70 多年的悲欢离合,才逐步体会 到‘高处不胜寒’等名句的真义,对诗句感悟更深了。”很 难想象巴金、臧克家、鲁迅、朱自清、郭沫若、钱钟书…… 等人如果没有昔日足够的背诵积累会取得如此光辉的文学 业绩。这种背诵积累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血脉、文明素养 和精神底蕴 [3] 小学时期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此时, 儿童往往处在记忆力最佳状态,诵读经典名著,有益于人格 智能的培养、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对文学造诣的训练。小学 生“学习语文尤其要多诵读文学作品,多吟咏诗词散文,多 背诵名篇佳句”。基础打好了,就会对今后的语文学习乃至 成人成才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 2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的主要内容 依据《经典诵读(大语文阅读)实施办法》,遵循以民 族精神为主线,以经典诵读为重点,以形成“最基本的传统 文化素养”为目标的原则,为我们确立了诵读的基本内容。 1-3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 开展启蒙教育。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了 解爱国志士的故事,知道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了解传统 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 师长、友爱同学、礼貌待人,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言 行一致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培育热爱家乡、热爱生活、 亲近自然的情感。4-6 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 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了解中华民族历代仁人 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知道重要传 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懂得感恩,逐 步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树立人生理想和远大 志向,热爱祖国河山、悠久历史和宝贵文化。 学校每周固定安排 2 节国学课进行指导训练。按年级按 学期落实经典诵读篇目及古诗文等必读篇目,规划逐周进度 安排表,纳入语文教学计划并进行考核考评。并列出了小学 经典诵读的重点篇目。 3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国学经典诵读 3.1 落实诵(阅)读时间和具体任务 利用早读 20 分钟进行诵读,利用每周 2 节国学课对学 生指导训练。根据《学期诵读目标任务分解表》做好进度安 排,做到诵读内容和进度统一,依次诵读,循环往复。此外, 按月实行“主题阅读”,做到“一读一上一写”。即“一读”: 一月读一本书(一组作品),确定主题阅读内容,可选一本 书,或同题材的一组作品。确定后师生共读。“一写”:写好 《阅读手册》和读书报告,按所读内容写好《阅读手册》(选 填“读书卡”在班内展出)。“一上”:每月最后一周的国学 课(阅读课)上“课外阅读欣赏课”。让学生交流读书内容, 品析人物、情节,朗读并赏析精彩片段。 3.2 激发诵读兴趣,传授诵读方法,培养诵读能力 让学生和家长认识到经典诵读对提高自身素质的帮助, 对传承文明、沟通未来的重要作用,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学习 古文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将故事性较强的诗文编成课本 剧;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给诗文配插图,图文并茂,诗中 有画,画中有诗……有助于激发起学生对古文诗文学习的欲 望。 坚持齐读、接龙读、冥思读、配乐读、拍手读、体操诵、 默读、品析阅读、浏览阅读等诵(阅)读形式,激发诵读兴 趣。坚持诵读四原则,即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 成诵;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完成规定内容外,诵(阅)读 更多内容;鼓励性原则,鼓励为主,培养诵(阅)读兴趣; 读写性原则,诵读经典重抄写(与小学写字课整合),不动 笔墨不读书。 国学经典音韵和谐,意蕴悠远,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加强 诵读指导上,提高诵读要求。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 诵读激情,还可以组织诵读比赛。通过各种形式加强训练, 使学生们形成敢于和乐于高声而有感情地诵读的风气和习 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诵读。 3.3 强化背诵,扩大阅读量,实施大语文教学 营造氛围,设计班级诵(阅)读宣言,张贴于教室,让 每位学生都能背诵班级诵(阅)读宣言,形成背诵习惯。开 始时,部分学生可能不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喜欢上诵 读,在记诵中感悟到国学经典的魅力,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 理解能力、写作能力。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以前记诵的国 学经典作品就会成为让他们享用一生的财富。 生活即语文。语文教学应有计划的让学生完成学校规定 的古诗文经典阅读篇目,让中华文化的精髓浸透到他们的血 液里。传承我们的民族语言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扩大古典 名著的阅读量。让孔子的“温良恭俭让”,老子的“无为而 无不为”,庄子的“无我”,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 善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 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为学生增加 一丝文学修养的底气。 经典诵读教学是门艺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必须以阅 读与写作为教学常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认知水平和年龄特 点以及《课程标准》要求,分学段有序推进。但如何通过经 典诵读教学,让这棵滋养我们先人的大树开出新奇葩,在继 承传统中发展,在发展中融入现代意识,还须不断地实践与 探索。 参考文献 [1]林建华.浅谈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 [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5(2):31. [2]李晓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诵读的基本范式[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4(7):50. [3]郝明.探讨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的结合[J].读 写算:教育导刊,2015(16):177.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 2015 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 课题名称: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研究,课题编号: JCJYC150205017。

Upload: others

Post on 04-Jan-2020

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15 年 42 期 15

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研究刍议 樊红芳

河南省内黄县教育局教研室,河南 内黄 456300 摘要: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经典伴我成长。《语文课程标准》把诵读经典古诗文提到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高度。诵读经典已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兴趣;大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61(2015)42-0015-01

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

求和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我们制订并实施了《经典诵读(大语文阅读)实施办法》,从而开发学生的记忆能力,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自身的文学功底,并达到陶冶高雅情操的效果

[1]。

1 国学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

亲教我背诵了几十首唐宋诗词[2]。许多诗句不全懂,但是小

孩子很容易就学会了背诵。70多年的悲欢离合,才逐步体会到‘高处不胜寒’等名句的真义,对诗句感悟更深了。”很难想象巴金、臧克家、鲁迅、朱自清、郭沫若、钱钟书……等人如果没有昔日足够的背诵积累会取得如此光辉的文学业绩。这种背诵积累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血脉、文明素养和精神底蕴

[3]。

小学时期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此时,儿童往往处在记忆力最佳状态,诵读经典名著,有益于人格智能的培养、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对文学造诣的训练。小学生“学习语文尤其要多诵读文学作品,多吟咏诗词散文,多背诵名篇佳句”。基础打好了,就会对今后的语文学习乃至成人成才产生意想不到的作用。

2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的主要内容 依据《经典诵读(大语文阅读)实施办法》,遵循以民

族精神为主线,以经典诵读为重点,以形成“最基本的传统文化素养”为目标的原则,为我们确立了诵读的基本内容。1-3 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了解爱国志士的故事,知道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礼貌待人,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言行一致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培育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情感。4-6 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了解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知道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懂得感恩,逐步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树立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热爱祖国河山、悠久历史和宝贵文化。

学校每周固定安排 2 节国学课进行指导训练。按年级按学期落实经典诵读篇目及古诗文等必读篇目,规划逐周进度安排表,纳入语文教学计划并进行考核考评。并列出了小学经典诵读的重点篇目。

3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国学经典诵读 3.1 落实诵(阅)读时间和具体任务 利用早读 20 分钟进行诵读,利用每周 2 节国学课对学

生指导训练。根据《学期诵读目标任务分解表》做好进度安排,做到诵读内容和进度统一,依次诵读,循环往复。此外,按月实行“主题阅读”,做到“一读一上一写”。即“一读”:一月读一本书(一组作品),确定主题阅读内容,可选一本书,或同题材的一组作品。确定后师生共读。“一写”:写好《阅读手册》和读书报告,按所读内容写好《阅读手册》(选填“读书卡”在班内展出)。“一上”:每月最后一周的国学

课(阅读课)上“课外阅读欣赏课”。让学生交流读书内容,品析人物、情节,朗读并赏析精彩片段。

3.2 激发诵读兴趣,传授诵读方法,培养诵读能力 让学生和家长认识到经典诵读对提高自身素质的帮助,

对传承文明、沟通未来的重要作用,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将故事性较强的诗文编成课本剧;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给诗文配插图,图文并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助于激发起学生对古文诗文学习的欲望。

坚持齐读、接龙读、冥思读、配乐读、拍手读、体操诵、默读、品析阅读、浏览阅读等诵(阅)读形式,激发诵读兴趣。坚持诵读四原则,即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完成规定内容外,诵(阅)读更多内容;鼓励性原则,鼓励为主,培养诵(阅)读兴趣;读写性原则,诵读经典重抄写(与小学写字课整合),不动笔墨不读书。

国学经典音韵和谐,意蕴悠远,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加强诵读指导上,提高诵读要求。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诵读激情,还可以组织诵读比赛。通过各种形式加强训练,使学生们形成敢于和乐于高声而有感情地诵读的风气和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使学生真正学会诵读。

3.3 强化背诵,扩大阅读量,实施大语文教学 营造氛围,设计班级诵(阅)读宣言,张贴于教室,让

每位学生都能背诵班级诵(阅)读宣言,形成背诵习惯。开始时,部分学生可能不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喜欢上诵读,在记诵中感悟到国学经典的魅力,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以前记诵的国学经典作品就会成为让他们享用一生的财富。

生活即语文。语文教学应有计划的让学生完成学校规定的古诗文经典阅读篇目,让中华文化的精髓浸透到他们的血液里。传承我们的民族语言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扩大古典名著的阅读量。让孔子的“温良恭俭让”,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庄子的“无我”,孟子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为学生增加一丝文学修养的底气。

经典诵读教学是门艺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必须以阅读与写作为教学常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以及《课程标准》要求,分学段有序推进。但如何通过经典诵读教学,让这棵滋养我们先人的大树开出新奇葩,在继承传统中发展,在发展中融入现代意识,还须不断地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林建华.浅谈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5(2):31. [2]李晓萍.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诵读的基本范式[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4(7):50. [3]郝明.探讨国学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教学的结合[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16):177.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 2015年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小学语文国学经典诵读教学的研究,课题编号:JCJYC15020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