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64
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台灣醫院感染管制與抗藥性監測管理系統 WebAPI 工作說明書 Version 1.0 中華民國 109 1 20

Upload: others

Post on 10-Jun-2020

1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台灣醫院感染管制與抗藥性監測管理系統

WebAPI 工作說明書

Version 1.0

中華民國 109 年 1 月 20 日

Page 2: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2

修改記錄

版次 說明

2020/1 初版

Page 3: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3

目錄

一、目的 ........................................................................................................................ 5

二、THAS系統 WebAPI通報機制說明..................................................................... 5

三、工作綱要 ................................................................................................................ 5

四、注意事項 ................................................................................................................ 7

五、上傳醫療照護相關感染通報 ................................................................................ 8

(一)通報 WebAPI資料說明 ................................................................................ 8

(二)個案感染基本資料欄位屬性格式 ................................................................ 8

(三)JSON橋接 ................................................................................................... 20

(四)抗生素感受性資料欄位屬性格式 .............................................................. 22

(五)JSON橋接 ................................................................................................... 23

(六)個案感染檢核規則 ...................................................................................... 24

(七)個案資料與抗生素感受性資料關聯對照表 .............................................. 27

六、上傳手術個案作業 .............................................................................................. 29

(一)通報 WebAPI資料說明 .............................................................................. 29

(二)手術屬性格式 .............................................................................................. 29

(三)JSON橋接 ................................................................................................... 31

(四)轉檔處理說明(規則) ................................................................................... 32

(五)其他上傳注意事項 ...................................................................................... 32

七、上傳月維護通報作業 .......................................................................................... 33

(一)通報 WebAPI資料說明 .............................................................................. 33

(二)月維護欄位屬性格式 .................................................................................. 33

(三)JSON橋接 ................................................................................................... 34

(四)轉檔處理說明(規則) ................................................................................... 35

(五)其他上傳注意事項: .................................................................................. 35

八、上傳抗生素使用抗藥監控作業 .......................................................................... 36

(一)通報 WebAPI資料說明 .............................................................................. 36

(二)抗生素使用抗藥監控欄位屬性格式 .......................................................... 36

(三)JSON橋接 ................................................................................................... 44

(四)轉檔處理說明(規則) ................................................................................... 53

(五)其他上傳注意事項 ...................................................................................... 53

九、 附錄 .................................................................................................................. 54

附件 1:系統網路服務申請表 ................................................................... 54

附件 2:THAS系統測試機新帳號申請單 ............................................... 55

附件 3:THAS系統 WebAPI醫療照護相關感染通報測試資料確認表 56

附件 4:THAS系統 WebAPI月維護通報測試資料確認表 .................... 57

附件 5:THAS系統 WebAPI手術個案通報測試資料確認表 ................ 58

Page 4: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4

附件 6:THAS系統 WebAPI抗生素抗藥性通報測試資料確認表 ........ 59

附件 7:正式上線申請表 ........................................................................... 60

附件 8:抗生素抗藥性管理通報系統通報項目 ....................................... 61

附件 9:抗生素抗藥性管理通報系統資料檢核邏輯暨通報注意事項 ... 62

Page 5: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5

一、 目的

協助醫院資料透過疾病管制署(以下簡稱本署)台灣醫院感染管制與抗藥性

監測管理系統(以下簡稱 THAS)API傳遞機制,自動化傳送通報資料,以完成簡

化通報流程、減少人工作業與提升效率之資料自動交換的目的。

二、 THAS系統WebAPI通報機制說明

(一) 採 WebAPI傳遞機制之醫院,將無法同時於 THAS系統進行該模組

之線上及批次通報作業。

(二) 本系統 API上傳方式採每個檔案僅能上傳單一月份資料,且系統內

如有相同年月資料,採後蓋前方式取代,僅保留較晚上傳之資料;

若需修正某筆個案資料,需該月份資料全部重新上傳。

三、 工作綱要

(一) 第 1階段醫院端開發測試(資料轉入 THAS測試機)

1. 前置作業:

(1) 各醫院應依據本署公告之「台灣醫院感染管制與抗藥性監測

管理系統 WebAPI工作說明書」(以下簡稱工作說明書),開發

醫院依據工作說明書建置橋接系統,將資料上傳本署 WebAPI

平台。

(2) 使用本署系統均需事先申請(包含 THAS正式機及測試機),請

填寫「系統網路服務申請表」(附件 1),由單位主管核章後,

傳真至本署資訊室申請;申請相關事宜請與本署資訊室聯

繫。

(3) 各醫院使用者應先申請 THAS測試機帳號(申請單如附件 2),

並逕至 THAS測試機中設定病房維護資料;維護資料異動

時,請務必同步於 THAS測試機修改,以保持醫院端與 THAS

端代碼之一致性。

(4) 若有操作過程相關問題請與 THAS客服諮詢窗口聯繫。

2. 醫院上傳測試資料:

(1) 醫療照護相關感染通報(以下簡稱 HAI)、月維護通報、手術個

案通報模組:需先上傳至少完整半年通報資料,經確認檢核

狀態及應用系統回覆訊息均為成功,完成後主動通知 THAS

客服諮詢窗口。

(2) 抗生素抗藥性模組:先上傳完整 3個月測試資料,經確認檢核

狀態及應用系統回覆訊息均為成功(若有「歸件程式檢查重

覆,此筆不寫入」之情形,請依資料去重複邏輯進行去重複

後重新上傳),完成後主動通知 THAS客服諮詢窗口。

3. 資料比對:

Page 6: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6

(1) HAI、月維護通報、手術個案通報模組:

甲、依據上傳之通報模組,檢視「醫療照護相關感染通報資

料品質檢視表」或「手術個案通報資料品質檢視表」,

評估資料是否出現異常分布或邏輯錯誤等問題,並下載

通報資料檢核資料之完整性、正確性。

乙、抽樣資料檢核:依據上傳之通報模組,由本署抽樣 30 筆

通報個案或 2 個月月維護通報資料,提供「台灣醫院感

染管制與抗藥性檢測管理系統 WebAPI 通報測試資料確

認表」(附件 3-5)予醫院,由醫院據以至 THAS 測試機中

核對原始通報資料與測試機資料是否一致後,填寫回復

THAS客服諮詢窗口。

丙、若資料比對發現有錯誤或不合宜之情形,由醫院與本署

共同釐清原因並處理後,重複上述流程。

(2) 抗生素抗藥性模組:

甲、由醫院提供上傳 3個月測試資料之上傳批號、筆數(如附

件 6)及原始資料檔 csv檔(請整併為 1個檔案)或 excel檔

(請整併為 1個工作頁)予 THAS客服諮詢窗口,並請

THAS客服諮詢窗口提供醫院上傳之 3個月測試資料檔

案予本署核對。

乙、醫院上傳資料前必須依照「去重覆邏輯」整理,本署將

檢核資料之完整性、正確性與資料邏輯,並檢視醫院通

報菌種/菌屬項目數,醫院上傳資料及轉入系統資料庫資

料之一致性。

4. 醫院檢具相關文件正式函文申請

醫院與本署確認資料無誤後,與本署協商切換日期,並請填寫申

請表(附件 7),來函申請正式上線。

(二) 第 2階段醫院端正式通報(資料轉入 THAS正式機)

1. 進入第 2階段正式通報後,醫院需維持以 WebAPI上傳通報資

料。各模組上傳作業說明如下:

(1) 醫療照護相關感染通報、月維護通報及手術個案通報模組:

甲、持續進行資料上傳,並於每次資料上傳隔日,檢視

WebAPI查詢功能及依據上傳之通報模組檢視「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通報資料品質檢視表」或「手術個案通報資

料品質檢視表」,確認資料正確性與完整性。

乙、資料上傳路徑切換前已通報之未關帳期間資料若要需增

修,因已無法再由網頁進行單筆資料增修,請將該月份

資料全部重新上傳(資料關帳日期:5月 1日)。

(2) 抗生素抗藥性模組:

Page 7: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7

甲、捐補助醫院:上傳回溯性資料(105年 1月~迄今),並持

續於每月 20日前上傳前月份資料。

乙、非捐補助醫院:自開始通報月,需持續於每月 20日前上

傳通報前月份資料。

四、 注意事項

(一) 由於第 1階段醫院端開發測試時,資料係轉入 THAS測試機,故必

須於進入第 2階段醫院端正式通報後,始能於 THAS正式機中查詢

到該醫院通報之資料。

(二) 由於菌株及抗生素代碼檔不定期依醫院需求更新,於對應菌株及抗

生素代碼時,請依 THAS最新公告為準。

(三) 病房維護資料如需異動,請務必同步於 THAS測試機修改,以保持

醫院端與 THAS端代碼之一致性。

(四) 因參與開發測試之醫院眾多,若醫院於測試時遭遇任何困難,請主

動與 THAS客服聯繫。

(五) 聯絡窗口:

1. THAS客服諮詢窗口: 02-27841059。

2. 電子郵件地址:[email protected]

Page 8: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8

五、 上傳醫療照護相關感染通報

(一) 通報 WebAPI資料說明

1. 上傳資料介接網址 WebAPI URL:

https://edxapi.cdc.gov.tw:8065/THAS/v1.0/appGetData

2. 批次資料流水號(MSGID),此參數為必填。

說明:以資料日期時間做為醫院每批上傳資料之唯一值。

語法:DateTime.Now.ToFileTime().ToString();

3. 日期時間(TIME),此參數為必填。

說明:醫院資料上傳時間(西元年月日時分秒) 。

EX:2019/12/25 16:05:37。

4. 資料代碼(DATA_TYPE),此參數必填。

說明:醫院通報資料之模組代碼,EX:OPER。

5. 資料內容(DATA_LIST),此參數必填。

說明:醫院通報之 XML資料。

6. 醫事機構代碼十碼(HOS_ID),此參數必填。

說明:醫事機構代碼,EX:0123456789。

7. 上傳總筆數(TOTALCOUNT),此參數必填。

說明:上傳總筆數,EX:10000。

(二) 個案感染基本資料欄位屬性格式

Y:必填欄位,C:條件式檢核欄位,空白:選填欄位

個案感染基本資料檔(PINFO)

KEY 欄位名稱 說明 格式 必要 備註

A HSPID 醫院代碼 nvarchar(11) Y

B CHID 病歷號碼 nvarchar(18) Y

C TypeID

感染部位代碼

1:手術部位

感染

2:肺炎

3:血流感染

4:泌尿道感

5:其他部位

感染

nvarchar(1) Y 請參照院內感染檢核規則

2

D PNAME 姓名 nvarchar(18) Y

E PID 身分證字號 nvarchar(10) Y 只能包含英數

Page 9: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9

個案感染基本資料檔(PINFO)

KEY 欄位名稱 說明 格式 必要 備註

F PGENDER

性別

F:女

M:男

G:

Gynamdrism

U:不知

nvarchar(1) Y

G BA

出生日期民國

前後

1:民國

0:民國前

nvarchar(1)

H PBIRTHDAY 出生日期 datetime Y 若不確定,請輸入約略之

出生年,月日皆輸入 01

I AnnIHDate 住院日期 datetime Y

J AnnLHDate 出院日期 datetime

K AnnDep

就醫科別

代碼請參照

Table 9128

nvarchar(5) Y 採用健保就醫科別代碼

L AnnSubDep

就醫細分科

代碼請參照

Table 9145

nvarchar(10)

M MedSubDep

Name

就醫細分科中

文名稱 nvarchar(50) C

若就醫細分科為其他此欄

位必填

N AnnNur

病房代碼

(醫院自訂代

碼)

nvarchar(20) Y

O AnnCIDate 轉入日期 datetime Y

P AnnOperInf

手術部位感染

1:有

0:無

nvarchar(1) Y 請參照院內感染檢核規則

2

Page 10: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10

個案感染基本資料檔(PINFO)

KEY 欄位名稱 說明 格式 必要 備註

Q AnnDate 手術部位感染

日期 datetime C

若 AnnOperInf(手術部位

感染)=1,此欄位必填

R AnnPartType

手術部位感染

代碼

代碼請參照

Table 9136

nvarchar(5) C 若 AnnOperInf(手術部位

感染)=1,此欄位必填

S t_SSI_Incisio

n

手術部位感染

切口

1:主要的

2:次要的

nvarchar(4) C

若 AnnPartType(手術部位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 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1:有

0:無

nvarchar(1) C

若 AnnOperInf(手術部位

感染)=1,此欄位必填;

請參照院內感染檢核規則

6

U AnnTraInf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之

特定部位代碼

請參照 Table

9123

nvarchar(8) C

若 AnnTraInfChk(器官/腔

室手術部位感染)=1,此

欄位選填

V AnnTraSPCo

de

手術部位感染

檢體種類

代碼請參照

Table 9137

nvarchar(100) C

若 AnnOperInf(手術部位

感染)=1,此欄位必填;

此欄位可複選,以分號(;)

區隔

W AnnOperTyp

e

手術型式

代碼請參照

Table 9135

nvarchar(10) C 若 AnnOper(手術)=1,此

欄位必填

X t_ICD_Oper

手術型式之

ICD-9或 ICD-

10

代碼請參照

Table 9129處

置碼

nvarchar(10) C 當 AnnOper(手術) = 1,此

欄位選填。

Y AnnOperDate 手術日期 datetime C

改為條件式必填,若

AnnOperInf(手術部位感

染)=1,此欄位必填

Z AresChk NVARCHAR(1)

肺炎

1:有

0:無

Y 請參照 1.3院內感染檢核

規則 2

AA AresDate DATETIME 肺炎感染日

期 C

若 AresChk(肺炎)=1,此

欄位必填

Page 1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11

個案感染基本資料檔(PINFO)

KEY 欄位名稱 說明 格式 必要 備註

AB AresSPCode

肺炎檢體種類

代碼請參照

Table 9137

nvarchar(100) C

若 AresChk(肺炎)=1,此

欄位必填;此欄位可複

選,以分號(;)區隔

AC t_PNU_SUB

Type Nvarchar(10)

肺炎次分類

P01:肺炎 1

P02:肺炎 2

P03:肺炎 3

P9999:未知

(限 98年前

個案)

C 若 AresChk(肺炎) = 1,此

欄位必填。

AD AresCode

呼吸器相關

代碼請參照

Table 9124

nvarchar(100) C

若 AresChk(肺炎感染)=

1,此欄位必填且為單

選。

AE AresDateS 呼吸器使用期

間起 datetime C

1. 若 AresChk(肺炎)=1

且 AresCode(呼吸器相

關)非「否」,本欄位

與 AresOutSideUse二者

之中必須一者有值,但

不能同時有值。

2. 欄位填報請參考範例

A。

AF AresOutSide

Use

呼吸器院外置

1:院外置放

nvarchar(50) C

1. 若 AresChk(肺炎)=1

且 AresCode(呼吸器相

關)非「否」,本欄位

與 AresDateS二者之中

必須一者有值,但不能

同時有值。

2. 院外置放則本欄位=

1,否則空值。

3. 欄位填報請參考範例

A。

AG AresDateE 呼吸器使用期

間訖 datetime C

1.若 AresChk(肺炎)=1 且

AresCode(呼吸器相關)

非「否」,本欄位與

AresIsUse二者之中必須

一者有值,但不能同時

有值。

2.欄位填報請參考範例

A。

AH AresIsUse

呼吸器使用中

1:呼吸器使

用中

nvarchar(50) C

1.若 AresChk(肺炎)=1 且

AresCode(呼吸器相關)

非「否」,本欄位與

AresDateE二者之中必

Page 12: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12

個案感染基本資料檔(PINFO)

KEY 欄位名稱 說明 格式 必要 備註

須一者有值,但不能同

時有值。

2.呼吸器使用中則本欄位

=1,否則空值。

3.欄位填報請參考範例

A。

AI AbloChk NVARCHAR(1)

血流感染

1:有

0:無

Y

此為原發性血流感染,不

包含續發性血流感染;請

參照院內感染檢核規則 2

AJ AbldDate 血流感染日期 datetime C 若 AbloChk(血流感染)=

1,此欄位必填

AK AbloSPCode

血流感染檢體

種類

代碼請參照

Table 9137

varchar(100) C

若 AbloChk(血流感染)=

1,此欄位必填;此欄位

可複選,以分號(;)區隔

AL AconBlo

續發性血流感

1:是

0:否

nvarchar(1) C

若 AbloChk(血流感染)=

1,此欄位不可填;若

AbloChk(血流感染)≠1,

此欄位選填

AM AconBloDate 續發性血流感

染日期 datetime C

若 AconBlo(續發性血流感

染)=1,此欄位必填

AN LbldChk NVARCHAR(1)

1:LCBI(檢

驗證實之

血流感

染)

2:MBI-

LCBI(黏

膜屏障損

傷-檢驗

證實之血

流感染)

0:否

C

1.若 AbloChk(血流感染)=

1,此欄位必填;

2.此欄位和 Asepsis(臨床

敗血症)不應為以下狀

況:

(1) 同時為 0或 1。

(2) 本欄位=2時

Asepsis=1。

AO AbldCode

中心導管相關

代碼請參照

Table 9125

nvarchar(100) C

若 Ablochk(血流感染)=

1,此欄位必填。此欄位

若通報「否」則為單選,

若通報其餘導管選項則可

複選,各選項間以分號(;)

區隔。

AP AbloDateS 中心導管使用

期間起 varchar(200) C

若 AbloChk(血流感染)=1

且 AbldCode(中心導管相

關)非「否」,則:

Page 13: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13

個案感染基本資料檔(PINFO)

KEY 欄位名稱 說明 格式 必要 備註

1.若 AbldCode僅通報 1

項導管:本欄位與

AbloOutSideUse二者之

中必須一者有值,但不

能同時有值。

2.若 AbldCode通報多項導

管:

(1) 各項導管使用期間起

日應依照 AbldCode中

的導管順序填入,並

用分號(;)區隔。例

如:

「20170727;20170729;

」。

(2) 本欄位與

AbloOutSideUse欄位

中的分號(;)數量應與

AbldCode中相同,因

此二者皆不可為空

白。

3.日期以 yyyymmdd格式

填報。

4.欄位填報請參考範例

B。

AQ AbloOutSide

Use

中心導管院外

置放

1:院外置放

nvarchar(50) C

若 AbloChk(血流感染)=1

且 AbldCode(中心導管相

關)非「否」,則:

1.若 AbldCode僅通報 1

項導管:本欄位與

AbloDateS二者之中必須

一者有值,但不能同時

有值。

2.若 AbldCode通報多項

導管:

(1) 各項導管使用期間起

日應依照 AbldCode中

的導管順序填入,並

用分號(;)區隔。例

如:「;;1」。

(2) 本欄位與 AbloDateS

欄位中的分號(;)數量

應與 AbldCode中相

Page 14: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14

個案感染基本資料檔(PINFO)

KEY 欄位名稱 說明 格式 必要 備註

同,因此二者皆不可

為空白。

3.欄位填報請參考範例

B。

AR AbloDateE 中心導管使用

期間訖 varchar(200) C

若 AbloChk(血流感染)=1

且 AbldCode(中心導管相

關)非「否」,則:

1.若 AbldCode僅通報 1

項導管:本欄位與

AbloIsUse二者之中必須

一者有值,但不能同時

有值。

2.若 AbldCode通報多項導

管:

(1) 各項導管使用期間起日

應依照 AbldCode中的

導管順序填入,並用分

號(;)區隔。例如:

「20170727;20170729;

」。

(2) 本欄位與 AbloISUse

欄位中的分號(;)數量

應與 AbldCode中相

同,因此二者皆不可

為空白。

3.日期以 yyyymmdd格式

填報。

4.欄位填報請參考範例

B。

AS AbloIsUse

中心導管使用

1:中心導管

使用中

nvarchar(50) C

若 AbloChk(血流感染)=1

且 AbldCode(中心導管管

相關)非「否」,則:

1.若 AbldCode僅通報 1

項導管:本欄位與

AbloDateE二者之中必須

一者有值,但不能同時

有值。

2.若 AbldCode通報多項

導管:

(1) 各項導管使用期間訖

日應依照 AbldCode中

的導管順序填入,並

Page 15: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15

個案感染基本資料檔(PINFO)

KEY 欄位名稱 說明 格式 必要 備註

用分號(;)區隔。例

如:「;;1」。

(2) 本欄位與 AbloDateE

欄位中的分號(;)數量

應與 AbldCode中相

同,因此二者皆不可

為空白。

3.欄位填報請參考範例

B。

AT AuroChk

泌尿道感染

1:有

0:無

nvarchar(1) Y 請參照院內感染檢核規則

2

AU t_UTI_SubTy

pe

泌尿道感染次

分類

1:有症狀的

泌尿道感染

2:無症狀的

菌血性泌尿道

感染

3:其他之泌

尿系統感染

9999:未知

(限 98年前個

案)

nvarchar(4) C 若 AuroChk(泌尿道感染)

= 1,此欄位必填

AV AuroDate 泌尿道感染日

期 datetime C

若 AuroChk(泌尿道感染)

=1,此欄位必填

AW AuroSPCode

泌尿道感染檢

體種類

代碼請參照

Table 9137

nvarchar(100) C

若 AuroChk(泌尿道感染)

=1,此欄位必填;此欄

位可複選,以分號(;)區

隔。

AX AuroCode

導尿管相關

代碼請參照

Table 9126

nvarchar(100) C

若 AuroChk(泌尿道感染)

=1,此欄位必填且為單

選。

AY AuroDateS 導尿管使用期

間起 datetime C

1.若 AuroCode(導尿管相

關)非「否」,此欄位必

填。

2.若 AuroCode(導尿管相

關)非「否」,本欄位與

AuroOutSideUse二者之

中必須一者有值,但不

能同時有值。

Page 16: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16

個案感染基本資料檔(PINFO)

KEY 欄位名稱 說明 格式 必要 備註

3.此欄位填報請參考範例

A。

AZ AuroOutSide

Use

導尿管院外置

1:院外置放

nvarchar(50) C

1.若 AuroCode(導尿管相

關)非「否」,本欄位與

AuroDateS二者之中必

須一者有值。但不能同

時有值。

2.院外置放則本欄位=1,

否則空值。

3.此欄位填報請參考範例

A。

BA AuroDateE 導尿管使用

期間訖 datetime C

1.若 AuroCode(導尿管相

關)非「否」,本欄位與

AuroIsUse二者之中必須

一者有值。但不能同時

有值。

2.此欄位填報請參考

範例 A。

BB AuroIsUse

導尿管使用中

1:導尿管使

用中

nvarchar(50) C

1.若 AuroCode(導尿管相

關)非「否」,本欄位與

AuroDateE二者之中必

須一者有值。但不能同

時有值。

2.導尿管使用中則本欄位

=1,否則空值。

3.此欄位填報請參考範例

A。

BC OtherInf

其他部位感染

1:有

0:無

nvarchar(1) Y 請參照院內感染檢核規則

2

BD OtherName

其他部位感染

名稱

代碼請參照

Table 9127

nvarchar(100) C

若 OtherInf(其他部位感

染)=1,此欄位必填;此

欄位可複選,以分號(;)區

BE AOtherSPCo

de

其他部位感染

檢體種類

代碼請參照

Table 9137

nvarchar(100) C

若 OtherInf(其他部位感

染)=1,此欄位必填;此

欄位可複選,以分號(;)區

BF AotherDate 其他部位感染

日期 datetime C

若 OtherInf(其他部位感

染)=1,此欄位必填

Page 17: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17

個案感染基本資料檔(PINFO)

KEY 欄位名稱 說明 格式 必要 備註

BG OtherInduceC

ode

導管相關其他

說明 nvarchar(50) C

若 AresCode(呼吸器相

關)=R000,或

AbldCode(中心導管相

關)=B000,此欄位必填,

說明導管名稱。

BH Batch_NO varchar (11) 上傳批號 Y

1. 編碼方式為上傳資料時

之西元年月日+3碼流水

號,如:20180126001。

2. 同一個檔案內資料之上

傳批號需相同。

3. 不同檔案之上傳批號不

可相同。

BI COLUMN_A

收案來源

1:「手術住

院期間收案」

2:「門診收

案」

3:「出院後

再入院收案」

nvarchar(255) C 感染部位代碼

TypeID=1,此欄位選填。

BJ COLUMN_B 檢體為其他時

的說明欄位 nvarchar(255) C

1. 檢體為其他時,此欄位

用來存其他說明,就算

沒有檢體為其他的檢

體,此欄也要根據檢體

數量存放分號。

2.需依照檢體存放順序來

存放,若有一個以上的

其他檢體,需依照檢驗

日期排序。

3.欄位填報請參考範例

C。

BK COLUMN_C 欄位 C nvarchar(255)

BL COLUMN_D 欄位 D nvarchar(255)

BM COLUMN_E 欄位 E nvarchar(255)

BN COLUMN_F 欄位 F nvarchar(255)

BO COLUMN_G 欄位 G nvarchar(255)

Page 18: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18

個案感染基本資料檔(PINFO)

KEY 欄位名稱 說明 格式 必要 備註

BP COLUMN_H 欄位 H nvarchar(255)

BQ COLUMN_I 欄位 I nvarchar(255)

BR COLUMN_J 欄位 J nvarchar(255)

BS COLUMN_K 欄位 K nvarchar(255)

BT COLUMN_L 欄位 L nvarchar(255)

BU COLUMN_M 欄位 M nvarchar(255)

BV COLUMN_N 欄位 N nvarchar(255)

侵入性導管使用期間欄位輸入方式說明:

1. 自 108年 1月 1日起,有使用侵入性導管之血流、泌尿道或肺炎感染個案

的導管使用起訖日期改為必填,應檢查所勾選的各項導管之使用期訖日期

的資訊是否已填列完整:

(1) 若 AresChk(肺炎感染)=1,且 AresCode(呼吸器相關)非

「否」,則 AresDateS與 AresOutSideUse二者之中必須一者有值,

且 AresDateE與 AresIsUse二者之中必須一者有值,但不能同時有

值。詳如參考範例 A。

(2) 若 AbloChk(血流感染)=1:

a. 原則:AbldCode(中心導管相關)必填,若通報「否」僅可單

選,通報其餘選項則可複選,並按現行方式,以『;』分隔導管

項目;

b. 如通報 1種導管:AbldCode(中心導管相關)非「否」,則

AbloDateS與 AbloOutSideUse二者之中必須一者有值,且

AbloDateE與 AbloIsUse二者之中必須一者有值,但不能同時有

值。詳如參考範例 A。

c. 如通報 2種(含)以上的中心導管:AbloDateS、AbloOutSideUse、

AbloDateE與 AbloIsUse等 4個欄位填列的導管使用起訖日期資

料,應對照 AbldCode(中心導管相關)中的導管順序排列,以

『;』分隔。應注意 4個欄位中的『;』數量應與 AbldCode(中心

Page 19: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19

導管相關)中相同,因此 4個欄位皆不可為空白。詳如參考範例

B。

(3) 若 AuroChk(泌尿道感染)=1,且 AuroCode(導尿管相關)非

「否」,則 AuroDateS與 AuroOutSideUse二者之中必須一者有值,

且 AuroDateE與 AuroIsUse二者之中必須一者有值,但不能同時有

值。詳如參考範例 A。

2. 侵入性導管使用期間欄位輸入方式範例:

A. 使用呼吸器、導尿管、或 1支中心導管的通報範例

B. 使用 1支以上中心導管的通報範例

三支導管

二支導管

Page 20: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20

檢體為其他時的說明欄位:

1. 檢體為其他時,此欄位需填寫其他說明,就算沒有檢體為「其他」的檢

體,此欄也要根據檢體數量存放分號。

2. 需依照檢體存放順序來存放,若有一個以上的其他檢體,需依照檢驗日期

排序。

3. 範例 C:

情境 檢體種類 其他檢體說明欄位

2支檢體 SP01;SP02 ;

3支檢體 SP01;SP02;SP03 ;;

3支檢體 SP01;SP07;SP03 ;其他說明;

4支檢體 檢體-檢驗日期:

SP01-2019/12/01

SP07-2019/12/01

SP02-2019/12/01

SP07-2019/12/02

;其他說明;;其他說明

(三) JSON橋接

1. 醫療機構組合 XML資料後,將 XML字串存放於 JSON資料

中。一個 XML字串可以包覆多筆資料,各筆資料的內容以”通

報內容” Tag夾帶,多筆資料時以 Repeat Content內容方式處

理。

2. XML字串不可包含雙引號,如果有雙引號需用單引號代替。

3. XML內的 HSPID需與 JSON的 HOSID相同。

4. 同一次上傳的資料 Batch_NO需相同。

5. 同一次上傳的資料 UpLoad_Year與 UpLoad_Mon需相同。

6. 同一次上傳的資料 AnnOperDate需相同年月。

7. TOTALCOUNT應為 Batch_NO的資料總筆數

PINFO感染個案通報 JSON格式範例

{

"TIME" : "2019/12/26 12:25:00",

"DATA_TYPE" : "PINFO",

"DATA_LIST" : "<?xml version="1.0" encoding="Big5"?>

<HIF001>

<Content>

<HSPID>0123456789</HSPID>

<CHID>123456789</CHID>

<TypeID>1</TypeID>

<PNAME>測試病患</PNAME>

<PID>A123456789</PID>

<PGENDER>F</PGENDER>

<BA>1</BA>

<PBIRTHDAY>1960/01/01</PBIRTHDAY>

Page 2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21

<AnnIHDate>2007/01/01</AnnIHDate>

<AnnLHDate>2007/02/01</AnnLHDate>

<AnnDep>03</AnnDep>

<AnnSubDep>11</AnnSubDep>

<MedSubDepName>其他細分科</ MedSubDepName >

<AnnNur>0101</AnnNur>

<AnnCIDate>2007/01/01</AnnCIDate>

<AnnOperInf>1</AnnOperInf>

<AnnOperType>AMP</AnnOperType>

<t_ICD_Oper>001</t_ICD_Oper>

<AnnOperDate>20070116</AnnOperDate>

<AnnPartType>OPP01</AnnPartType>

<t_SSI_Incision>1</t_SSI_Incision >

<AnnDate>2007/01/01</AnnDate>

<AnnTraInfChk>1</AnnTraInfChk>

<AnnTraInf>TR001</AnnTraInf>

<AnnTraSPCode>SP01;SP07;SP02;SP07</AnnTraSPCode>

<AresChk>0</AresChk>

<t_PNU_SubType></t_PNU_SubType>

<AresDate></AresDate>

<AresSPCode></AresSPCode>

<AresCode></AresCode>

<AresDateS></AresDateS>

<AresOutSideUse></AresOutSideUse>

<AresDateE></AresDateE>

<AresIsUse></AresIsUse>

<AbloChk>0</AbloChk>

<AbldDate></AbldDate>

<AbloSPCode> </AbloSPCode>

<AconBlo>1</AconBlo>

<AconBloDate>2007/01/15</AconBloDate>

<LbldChk>abc</LbldChk>

<AbldCode> </AbldCode>

<AbloDateS></AbloDateS>

<AbloOutSideUse></AbloOutSideUse>

<AbloDateE></AbloDateE>

<AbloIsUse></AbloIsUse>

<AuroChk></AuroChk>

<t_UTI_SubType>1</t_UTI_SubType>

<AuroDate>20070115</AuroDate>

<AuroSPCode>SP02</AuroSPCode>

<AuroCode>U000</AuroCode>

<AuroDateS>20070115</AuroDateS>

<AuroOutSideUse>6</AuroOutSideUse>

<AuroDateE>20070101</AuroDateE>

<AuroIsUse>5</AuroIsUse>

<OtherInf>1</OtherInf>

<OtherName>SP07</OtherName>

<AOtherSPCode>SP08</AOtherSPCode>

<AotherDate>20070101</AotherDate>

<OtherInduceCode >靜脈注射</OtherInduceCode >

Page 22: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22

<Batch_NO>20191226001</Batch_NO>

<COLUMN_A>1</COLUMN_A>

<COLUMN_B>;其它1;;其它2</COLUMN_B>

<COLUMN_C></COLUMN_C>

<COLUMN_D></COLUMN_D>

<COLUMN_E></COLUMN_E>

<COLUMN_F></COLUMN_F>

<COLUMN_G></COLUMN_G>

<COLUMN_H></COLUMN_H>

<COLUMN_I></COLUMN_I>

<COLUMN_J></COLUMN_J>

<COLUMN_K></COLUMN_K>

<COLUMN_L></COLUMN_L>

<COLUMN_M></COLUMN_M>

<COLUMN_N></COLUMN_N>

</Content>

</PINFO001>",

"HOS_ID" : "0123456789",

"TOTALCOUNT" : "1"

}

(四) 抗生素感受性資料欄位屬性格式

Y:必填欄位,C:條件式檢核欄位,空白:選填欄位

抗生素感受性暫存檔 (HIF_ANTIBOSEN)

KE

Y 欄位名稱 說明 格式 必要 備註

A HSPID 醫院代碼 nvarchar(11

) Y

B AnnIHDate 住院日期 datetime Y

C TypeID

部位代碼

1:手術部位

感染

2:肺炎

3:血流感染

4:泌尿道感

5:其他部位

感染

nvarchar(1) Y

D CHID 病歷號碼 nvarchar(18

) Y

E AFC_DATE 感染日期 datetime Y

F FU_ST_ID

菌種代碼

代碼請參照

Table 9130

nvarchar (8) Y

G ANTI_ID

抗生素代碼

代碼請參照

Table 9131

nvarchar (5) Y

Page 23: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23

抗生素感受性暫存檔 (HIF_ANTIBOSEN)

KE

Y 欄位名稱 說明 格式 必要 備註

H ANTI_SEN_I

D

抗生素感受性

代碼請參照

Table 9132

nvarchar (1) Y

I AntiDate 檢驗日期 datetime Y

J SPCode

檢體種類

代碼請參照

Table 9137

nvarchar (4) Y

K Batch_NO 上傳批號 varchar (11) Y

1. 編碼方式為上傳資料

時之西元年月日+3碼

流水號,

如:20191226001

2. 同一次上傳資料之上

傳批號需相同。

3. 不同次之上傳批號不

可相同。

(五) JSON橋接

1. 醫療機構組合 XML資料後,將 XML字串存放於 JSON資料

中。一個 XML字串可以包覆多筆資料,各筆資料的內容以”通

報內容” Tag夾帶,多筆資料時以 Repeat Content內容方式處

理。

2. XML字串不可包含雙引號,如果有雙引號需用單引號代替。

3. XML內的 HSPID需與 JSON的 HOSID相同。

4. 同一次上傳的資料 Batch_NO需相同。

5. 同一次上傳的資料 UpLoad_Year與 UpLoad_Mon需相同。

6. 同一次上傳的資料 AnnOperDate需相同年月。

7. TOTALCOUNT應為 Batch_NO的資料總筆數

抗生素感受性通報 JSON格式範例

{

"TIME" : "2019/12/26 12:25:00",

"DATA_TYPE" : "PINFO",

"DATA_LIST" : "<?xml version="1.0" encoding="Big5"?>

<ANTI001>

<Content>

<HSPID>0123456789</HSPID>

<AnnIHDate>20070101</AnnIHDate>

<TypeID>1</TypeID>

<CHID>123456789</CHID>

<AFC_DATE>20070101</AFC_DATE>

<FU_ST_ID>FP00810</FU_ST_ID>

Page 24: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24

<ANTI_ID>N-010</ANTI_ID>

<ANTI_SEN_ID>R</ANTI_SEN_ID>

<AntiDate>20070101</AntiDate>

<SPCode>123</SPCode>

<Batch_NO>20190722001</Batch_NO>

</Content>

</ANTI001>",

"HOS_ID" : "0123456789",

"TOTALCOUNT" : "1"

}

(六) 個案感染檢核規則

1. 相同感染日期年月通報資料需以同一批資料上傳,且同一批次

只能上傳相同感染日期年月資料。

2. 當個案或抗生素感受性資料有異動時,需整月份資料重傳。

3. 感染部位相關欄位原則如下:

感染部位

欄位 手術部位 肺炎 血流 泌尿道 其他部位

TypeID 1 2 3 4 5

AnnOperInf 1 0 0 0 0

AresChk 0 1 0 0 0

AbloChk 0 0 1 0 0

AuroChk 0 0 0 1 0

OtherInf 0 0 0 0 1

4. AnnLHDate(出院日期)需大於 AnnIHDate(住院日期)。

5. 病房相關欄位

AnnCIDate(轉入日期)需在住院期間。

6. 其他侵入性裝置相關欄位

若欄位 AinvCde為 1則欄位 Ainv選填。

若欄位 AinvCde不為 1則欄位 Ainv不可填。

7. 手術部位感染相關欄位

若欄位 AnnOperInf 為 1 則欄位 AnnPartType、AnnDate、

AnnTraInfChk、AnnTraSPCode必填;若欄位AnnTraInfChk為

1 則 欄 位 AnnTraInf 、 AnnOperComm 選 填 ; 若 欄 位

AnnTraInfChk 為 0 時,則欄位 AnnTraInf、AnnOperComm 不

可填。

若欄位AnnOperInf為 0則欄位AnnPartType、t_SSI_Incision、

AnnDate 、 AnnTraInfChk 、 AnnTraInf 、 AnnOperComm 、

AnnTraSPCode不可填。

若欄位 AnnPartType為 OPP01或 OPP02則欄位 t_SSI_Incision

必填;若欄位 AnnPartType 不為 OPP01 或 OPP02 則欄位

t_SSI_Incision不可填。

Page 25: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25

AnnDate(手術部位感染日期)需大於或等於 AnnOperDate(手術

日期)。

手術部位感染相關欄位原則如下:

次部位

欄位 表淺切口 深部切口 器官/腔室 未知

AnnOperInf 1 1 1 1

AnnPartType OPP01 OPP02 OPP03 OPP00

t_SSI_Incision 必填 必填 不可填 不可填

AnnTraInfChk 0 0 1 0

AnnTraInf 不可填 不可填 選填 不可填

AnnOperComm 不可填 不可填 選填 不可填

AnnTraSPCode 必填 必填 必填 必填

8. 肺炎相關欄位

若欄位 AresChk 不為 1 則欄位 t_PNU_SubType、AresDate、

AresSPCode 、 AnnXChk 、 AresCode 、 AresDateS 與

AresOutSideUse、AresDateE與 AresIsUse不可填。

若欄位 AresChk 為 1,則欄位 t_PNU_SubType、AresDate、

AresSPCode、AresCode必填,欄位AnnXChk選填;AresCode

僅限單選

若 欄 位 AresCode 非 R999 , 則 欄 位 AresDateS 與

AresOutSideUse 二者之中必須一者有值,且 AresDateE 與

AresIsUse二者之中必須一者有值。

若 欄 位 AresCode 為 R999 , 則 欄 位 AresDateS 與

AresOutSideUse、AresDateE與 AresIsUse不可填。

9. 血流感染相關欄位

若欄位 AbloChk 不為 1,則欄位 AbldDate、AbloSPCode、

LbldChk、Asepsis、AbldCode、AbloDateS 與 AbloOutSideUse、

AbloDateE與 AbloIsUse不可填。

若欄位 AbloChk 為 1,則欄位 AbldDate、AbloSPCode、

LbldChk、Asepsis、AbldCode 必填;若欄位 AbldCode 填入

B999,僅限單選,其餘導管選項代碼則可複選,以";"分隔;

AbldCode(中心導管相關)非 B999 且僅通報 1 種導管選項代碼,

則欄位 AbloDateS 與 AbloOutSideUse 二者之中必須一者有值,

且 AbloDateE與 AbloIsUse二者之中必須一者有值。

AbldCode(中心導管相關)非 B999 且通報 2 種(含)以上導管選

項 代 碼 , AbloDateS 、 AbloOutSideUse 、 AbloDateE 與

AbloIsUse 等 4 個欄位填列的導管使用起訖日期資料,應對照

AbldCode 中的導管順序排列,以";"分隔。應注意 4 個欄位中

的";"數量應與 AbldCode(中心導管相關)中相同,因此 4 個欄

位皆不可為空白。。

Page 26: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26

若 欄 位 AbldCode 為 B999 , 則 欄 位 AbloDateS 與

AbloOutSideUse、AbloDateE與 AbloIsUse不可填。

10. 泌尿道感染相關欄位

若欄位 AuroChk 不為 1 則欄位 t_UTI_SubType、AuroDate、

AuroSPCode、AuroCode、AuroDateS 與 AresOutSideUse、

AuroDateE不可填。

若欄位 AuroChk 為 1 則欄位 t_UTI_SubType、AuroDate、

AuroSPCode、AuroCode必填;AuroCode僅限單選

若欄位 AuroCode 非 U999 則 AuroDateS 與 AresOutSideUse 二

者之中必須一者有值,且AuroDateE與AuroIsUse二者之中必

須一者有值。若欄位 AuroCode 為 U999 則欄位 AuroDateE 與

AuroIsUse不可填。

11. 其他部位感染相關欄位

若欄位 OtherInf 為 1 則欄位 OtherName、AOtherSPCode、

AotherDate必填。

若欄位 OtherInf 不為 1 則欄位 OtherName、AOtherSPCode、

AotherDate不可填。

12. 續發性血流感染相關欄位

若欄位AbloChk為 1則欄位AconBlo不可填;若欄位AbloChk

不為 1則欄位 AconBlo選填。

若欄位 AconBlo為 1則欄位 AconBloDate 必填。

若欄位 AconBlo不為 1 則欄位 AconBloDate 不可填。

導管相關其他說明

若欄位 AbldCode為 B000則欄位 OtherInduceCode選填。

若欄位 AbldCode 不為 B000,則欄位 OtherInduceCode 不可填。

手術相關欄位

手術部位感染個案(AnnOperInf=1)手術日期(AnnOperDate)為

必填欄位。

13. 欄位 AnnTraSPCode、AresSPCode、AbloSPCode、AbldCode、

AuroSPCode、OtherName、AOtherSPCode,可複選,以【;】符

號分隔。

14. 個案有菌株無抗生素資料、無菌株資料及無檢體時,抗生素感

受性暫存檔(HIF_ANTIBOSEN)相關欄位填寫說明如下:

情況

欄位

有菌株

無抗生素資料

無菌株資料

(未生長)

無菌株資料

(未培養) 無檢體

SPCode 檢體對應代碼 檢體對應代碼 檢體對應代碼 SP08 (未檢驗)

FU_ ID 菌種對應代碼 FT999 FT999 FT999

FU_ST_ID 菌株對應代碼 ZP00001

(No growth)

ZP00002

(No culture)

ZP00002

(No culture)

ANTI_ID Z-001(None) Z-001(None) Z-001(None) Z-001(None)

ANTI_SEN_ID N(未檢驗) N(未檢驗) N(未檢驗) N(未檢驗)

Page 27: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27

15. 各日期均不能大於最後輸入當日。

16. 透過 WebAPI通報院感個案資料時,THAS系統檢核邏輯增加比

對通報感染病房的病房種類是否與系統中的病房維護資料表一

致,若不一致會將該批資料剔退,並回寫訊息通知醫院。

檢核步驟 1:系統會依照病房種類比對通報之病房代碼是否存

在系統中的病房維護資料表,若不存在會回傳【病房代碼資

料不存在】。

檢核步驟 2: 系統會依照病房代碼比對病房維護資料表的科別

欄位是否有維護,若未維護會回傳【病房科別未維護】。

(七) 個案資料與抗生素感受性資料關聯對照表(HIF_PINFO VS

HIF_ANTIBOSEN KEY值對應)

感染部位:TypeID=1 (手術部位感染)

感染個案資料暫存檔(HIF_PINFO) 抗生素感受性暫存檔

(HIF_ANTIBOSEN)

醫院代碼(HSPID) 醫院代碼(HSPID)

病歷號碼(CHID) 病歷號碼(CHID)

部位代碼(TypeID) 部位代碼(TypeID)

住院日期(AnnIHDate) 住院日期(AnnIHDate)

手術部位感染日期(AnnDate) 感染日期(AFC_Date)

手術部位感染檢體種類(AnnTraSPCode) 檢體種類(SPCode)

感染部位:TypeID=2 (肺炎)

感染個案資料暫存檔(HIF_ PINFO) 抗生素感受性暫存檔

(HIF_ANTIBOSEN)

醫院代碼(HSPID) 醫院代碼(HSPID)

病歷號碼(CHID) 病歷號碼(CHID)

部位代碼(TypeID) 部位代碼(TypeID)

住院日期(AnnIHDate) 住院日期(AnnIHDate)

肺炎感染日期(AresDate) 感染日期(AFC_Date)

肺炎檢體種類(AresSPCode) 檢體種類(SPCode)

感染部位:TypeID=3 (血流感染)

感染個案資料暫存檔(HIF_ PINFO) 抗生素感受性暫存檔

(HIF_ANTIBOSEN)

醫院代碼(HSPID) 醫院代碼(HSPID)

病歷號碼(CHID) 病歷號碼(CHID)

部位代碼(TypeID) 部位代碼(TypeID)

住院日期(AnnIHDate) 住院日期(AnnIHDate)

血流感染日期(AbldDate) 感染日期(AFC_Date)

血流感染檢體種類(AbloSPCode) 檢體種類(SPCode)

Page 28: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28

感染部位:TypeID=4 (泌尿道感染)

感染個案資料暫存檔(HIF_ PINFO) 抗生素感受性暫存檔

(HIF_ANTIBOSEN)

醫院代碼(HSPID) 醫院代碼(HSPID)

病歷號碼(CHID) 病歷號碼(CHID)

部位代碼(TypeID) 部位代碼(TypeID)

住院日期(AnnIHDate) 住院日期(AnnIHDate)

泌尿道感染日期(AuroDate) 感染日期(AFC_Date)

泌尿道感染檢體種類(AuroSPCode) 檢體種類(SPCode)

感染部位:TypeID=5 (其他部位感染)

感染個案資料暫存檔(HIF_ PINFO) 抗生素感受性暫存檔

(HIF_ANTIBOSEN)

醫院代碼(HSPID) 醫院代碼(HSPID)

病歷號碼(CHID) 病歷號碼(CHID)

部位代碼(TypeID) 部位代碼(TypeID)

住院日期(AnnIHDate) 住院日期(AnnIHDate)

其他部位感染日期(AotherDate) 感染日期(AFC_Date)

其他部位感染檢體種類(AOtherSPCode) 檢體種類(SPCode)

各感染部位檢體種類在感染個案資料暫存檔(HIF_ PINFO)中,若同一部位感染

有多項檢體種類時是用【;】分隔,但在抗生素感受性暫存檔

(HIF_ANTIBOSEN)中是獨立的。

Page 29: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29

六、 上傳手術個案作業

(一) 通報 WebAPI資料說明

1. 上傳資料介接網址 WebAPI URL:

https://edxapi.cdc.gov.tw:8065/THAS/v1.0/appGetData

2. 批次資料流水號(MSGID),此參數為必填。

說明:以資料日期時間做為醫院每批上傳資料之唯一值。

語法:DateTime.Now.ToFileTime().ToString();

3. 日期時間(TIME),此參數為必填。

說明:醫院資料上傳時間(西元年月日時分秒) 。

EX:2019/12/25 16:05:37。

4. 資料代碼(DATA_TYPE),此參數為必填。

說明:醫院通報資料之模組代碼,EX:OPER。

5. 資料內容(DATA_LIST),此參數為必填。

說明:醫院通報之 XML資料。

6. 醫事機構代碼十碼(HOS_ID),此參數為必填。

說明:醫事機構代碼,EX:0123456789。

7. 上傳總筆數(TOTALCOUNT),此參數為必填。

說明:上傳總筆數,EX:10000。

(二) 手術屬性格式

Y:必填欄位,C:條件式檢核欄位,空白:選填欄位

手術個案通報檔(OPER)

KE

Y 欄位名稱 說明 格式

要 備註

A HSPID 醫院十碼

章 nvarchar(11) Y 醫院代碼(10碼)

B CHID 病歷號碼 nvarchar(18) Y

C PID 身份證號 nvarchar(10) Y 只能包含英數

D PNAME 病人姓名 nvarchar(18)

E Pgender 性別 nvarchar(1) Y

F:女

M:男

G:Gynamdrism

U:不知

F PBIRTHDAY 出生日期 datetime Y Datetime格式

G Procedure_cod

e

術式分類

代碼 varchar(10) Y

代碼請參照 Table

9135。

H AnnOperDate 手術日期 datetime Y 以 Datetime格式

I ICD_10_PCS ICD10處

置碼 varchar(10)

代碼請參照 Table

9129。

J Outpatient 門診手術 varchar(1) Y 選單格式:1-是或 0-否

Page 30: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30

手術個案通報檔(OPER)

KE

Y 欄位名稱 說明 格式

要 備註

K AnnIHDate 門診/住院

日期 datetime Y 以 Datetime格式

L AWouCode 傷口分類 varchar(8) Y

W01:清潔

W02:清潔、污染

W03:污染

W04:髒及感染

W05:未知

M AnnGenAna 全身麻醉 varchar(1) Y 選單格式:1-是或 0-否

N AUSACode

美國麻醉

醫師協會

分類代碼

varchar(4) C

當全身麻醉為 1時,此

欄位必填

AN01:正常健康病人

AN02:具有輕度系統性

疾病的人

AN03:具有重度系統性

疾病的人

AN04:具有重度系統性

疾病,其嚴重度足以威

脅生命的人

AN05:不論是否接受手

術,預期無法存活超過

24小時的垂危病人

AN06:接受器官摘除以

供移植的腦死病人

O AnnUrgOpe 緊急手術 varchar(1) Y 選單格式:1-是或 0-否

P AnnTra 外傷 varchar(1) Y 選單格式:1-是或 0-否

Q AnnLapSco 微創手術/

內視鏡 varchar(1) Y

1-是或 0-否,ICD-10-

PCS的第 5碼若為”4”則

請帶入 1-是

R ClosureTech 縫合方式 varchar(1) Y 1:皮膚縫合

2:未進行皮膚縫合

S AnnOperTime 手術花費

時間 int Y 填入手術花費分鐘數

T Batch_NO 上傳批號 varchar (11) Y

4. 編碼方式為上傳資料

時之西元年月日+3碼

流水號,如:

20180126001。

5. 同一次上傳資料之上

傳批號需相同。

6. 不同次之上傳批號不

可相同。

Page 3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31

(三) JSON橋接

1. 醫療機構組合 XML資料後,將 XML字串存放於 JSON資料中。

一個 XML字串可以包覆多筆資料,各筆資料的內容以”通報內容”

Tag夾帶,多筆資料時以 Repeat Content內容方式處理。

2. XML字串不可包含雙引號,如果有雙引號需用單引號代替。

3. XML內的 HSPID需與 JSON的 HOSID相同。

4. 同一次上傳的資料 Batch_NO需相同。

5. 同一次上傳的資料 UpLoad_Year與 UpLoad_Mon需相同。

6. 同一次上傳的資料 AnnOperDate需相同年月。

7. TOTALCOUNT應為 Batch_NO的資料總筆數

OPER手術個案通報 JSON格式範例

{

"TIME" : "2019/12/26 12:25:00",

"DATA_TYPE" : "OPER",

"DATA_LIST" : "<?xml version=’1.0’ encoding=’Big5’?>

<OPER001>

<Content>

<HSPID>0123456789</HSPID>

<CHID>AA1234</CHID>

<PID>A123456789</PID>

<PNAME></PNAME>

<Pgender>M</Pgender>

<PBIRTHDAY>1968/7/10</PBIRTHDAY>

<Procedure_code>BRST</Procedure_code>

<AnnOperDate>2017/07/03</AnnOperDate>

<ICD_10_PCS></ICD_10_PCS>

<Outpatient>1</Outpatient>

<AnnIHDate>2017/07/09</AnnIHDate>

<AWouCode>W01</AWouCode>

<AnnGenAna>1</AnnGenAna>

<AUSACode></AUSACode>

<AnnUrgOpe>1</AnnUrgOpe>

<AnnTra>1</AnnTra>

<AnnLapSco>1</AnnLapSco>

<ClosureTech>1</ClosureTech>

<AnnOperTime>202</AnnOperTime>

<Batch_NO>20191226001</Batch_NO>

</Content>

<Content>

<HSPID>0123456789</HSPID>

<CHID>AA1234</CHID>

<PID>A123456789</PID>

<PNAME></PNAME>

<Pgender>M</Pgender>

<PBIRTHDAY>1968/7/10</PBIRTHDAY>

<Procedure_code>BRST</Procedure_code>

<AnnOperDate>2017/07/03</AnnOperDate>

<ICD_10_PCS></ICD_10_PCS>

Page 32: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32

<Outpatient>1</Outpatient>

<AnnIHDate>2017/07/09</AnnIHDate>

<AWouCode>W01</AWouCode>

<AnnGenAna>1</AnnGenAna>

<AUSACode></AUSACode>

<AnnUrgOpe>1</AnnUrgOpe>

<AnnTra>1</AnnTra>

<AnnLapSco>1</AnnLapSco>

<ClosureTech>1</ClosureTech>

<AnnOperTime>231</AnnOperTime>

<Batch_NO>20191226001</Batch_NO>

</Content>

</OPER001>",

"HOS_ID" : "0123456789",

"TOTALCOUNT" : "2"

}

(四) 轉檔處理說明(規則)

OPER的 KEY為[醫院代碼]+[病歷號碼]+[手術日期]+[術式分類

代碼]+[手術時間]欄位。

(五) 其他上傳注意事項

相同手術日期之資料需以同一批資料上傳,且同一批次只能上傳

相同手術日期資料。

Page 33: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33

七、 上傳月維護通報作業

(一) 通報 WebAPI資料說明

1. 上傳資料介接網址 WebAPI URL:

https://edxapi.cdc.gov.tw:8065/THAS/v1.0/appGetData

2. 批次資料流水號(MSGID),此參數為必填。

說明:以資料日期時間做為醫院每批上傳資料之唯一值。

語法:DateTime.Now.ToFileTime().ToString();

3. 日期時間(TIME),此參數為必填。

說明:醫院資料上傳時間(西元年月日時分秒) 。

EX:2019/12/25 16:05:37。

4. 資料代碼(DATA_TYPE),此參數為必填。

說明:醫院通報資料之模組代碼,EX:OPER。

5. 資料內容(DATA_LIST),此參數為必填。

說明:醫院通報之 XML資料。

6. 醫事機構代碼十碼(HOS_ID),此參數為必填。

說明:醫事機構代碼,EX:0123456789。

7. 上傳總筆數(TOTALCOUNT),此參數為必填。

說明:上傳總筆數,EX:10000。

(二) 月維護欄位屬性格式

Y:必填欄位,C:條件式檢核欄位,空白:選填欄位

月維護資料暫存檔 (HIF_MMA)

KE

Y 欄位名稱 說明 格式 必要 備註

A HSPID 醫院代碼 nvarchar(11

) Y

B MAYear

月維護資料年

民國年三位,

左邊補 0

nvarchar(3) Y

C MAMonth

月維護資料月

月兩位,左邊

補 0

nvarchar(2) Y

D MAItem 月維護項目 nvarchar(5) Y

Mon_Total_Value

A1006 全院住院手術人

次數

A1007 全院住院人日數

A1008 全院住院人次數

MON_WARD_VALUE

A0031 住院人日數

A0041 住院人次數

Page 34: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34

月維護資料暫存檔 (HIF_MMA)

KE

Y 欄位名稱 說明 格式 必要 備註

A0053 導尿管使用人日

A0063 中心導管使用人

日數

A0073 呼吸器使用人日

E Item

項目

2:病房別

3:全院

nvarchar(1) Y

2:

MON_WARD_VALUE

3: Mon_Total_Value

(備註:交換作法

2寫入

MON_WARD_VALUE

3寫入

Mon_Total_Value)

F Cate 分類 nvarchar(20

) C

病房代碼,當 Item為 2

時必填

G VALUE

數值

欄寬 6位,左

邊補 0

nvarchar(6) Y

H Batch_NO 上傳批號 varchar (11) Y

1.編碼方式為上傳資料

時之西元年月日+3碼流

水號,如:

20180126001。

2.同一次上傳資料之上

傳批號需相同。

3.不同次之上傳批號不

可相同。

(三) JSON橋接

1. 醫療機構組合 XML資料後,將 XML字串存放於 JSON資料中。

一個 XML字串可以包覆多筆資料,各筆資料的內容以”通報內容”

Tag夾帶,多筆資料時以 Repeat Content內容方式處理。

Page 35: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35

2. XML字串不可包含雙引號,如果有雙引號需用單引號代替。

3. XML內的 HSPID需與 JSON的 HOSID相同。

4. 同一次上傳的資料 Batch_NO需相同。

5. 同一次上傳的資料 MAYear與 MaMonth需相同。

6. TOTALCOUNT應為 Batch_NO的資料總筆數

MMA月維護通報 JSON格式範例

{

"TIME" : "2019/12/26 12:25:00",

"DATA_TYPE" : "MMA",

"DATA_LIST" : "<?xml version=’1.0’ encoding=’Big5’?>

<MMA001>

<Content>

<HSPID>0123456789</HSPID>

<MAYear>095</MAYear>

<MAMonth>03</MAMonth>

<MAItem>A1006</MAItem>

<Item>2</Item>

<Cate>I01</Cate>

<Value>000005</Value>

<Batch_NO>20190722001</Batch_NO>

</Content>

<Content>

<HSPID>0123456789</HSPID>

<MAYear>095</MAYear>

<MAMonth>03</MAMonth>

<MAItem>A1007</MAItem>

<Item>2</Item>

<Cate>I01</Cate>

<Value>000005</Value>

<Batch_NO>20190722001</Batch_NO>

</Content>

</MMA001>",

"HOS_ID" : "0123456789",

"TOTALCOUNT" : "2"

}

(四) 轉檔處理說明(規則)

MON_WARD_VALUE的 KEY為[醫院代

碼]+[MAYear]+[MAMonth]+[MAItem]欄位。

Mon_Total_Value的 KEY為[醫院代

碼]+[MAYear]+[MAMonth]+[MAItem]+[病房代碼]欄位。

(五) 其他上傳注意事項:

相同年月之日期資料需以同一批資料上傳,且同一批次只能上傳

相同年月之日期資料。

Page 36: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36

八、 上傳抗生素使用抗藥監控作業

(一) 通報 WebAPI資料說明

1. 上傳資料介接網址 WebAPI URL:

https://edxapi.cdc.gov.tw:8065/THAS/appGetData

2. 批次資料流水號(MSGID),此參數為必填。

說明:以資料日期時間做為醫院每批上傳資料之唯一值。

語法:DateTime.Now.ToFileTime().ToString();

3. 日期時間(TIME),此參數為必填。

說明:醫院資料上傳時間(西元年月日時分秒) 。

EX:2019/12/25 16:05:37。

4. 資料代碼(DATA_TYPE),此參數為必填。

說明:醫院通報資料之模組代碼,EX:AR。

5. 資料內容(DATA_LIST),此參數為必填。

說明:醫院通報之 XML資料。

6. 醫事機構代碼十碼(HOS_ID),此參數為必填。

說明:醫事機構代碼,EX:0123456789。

7. 上傳總筆數(TOTALCOUNT),此參數為必填。

說明:上傳總筆數,EX:10000。

(二) 抗生素使用抗藥監控欄位屬性格式

Y:必填欄位,C:條件式檢核欄位,空白:選填欄位

抗生素使用抗藥監控檔(AUR)

KE

Y 欄位名稱 說明 格式

要 備註

A AUR_Class 類別 int Y

5: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

(分子)

6: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

(分母)

AUR_Class=5~6 均必填

B HSPID 醫院十碼章 nvarchar(11) Y 醫院代碼(10

碼)AUR_Class=5~6 均必填

C UpLoad_Yea

r 年度 int Y

通報年度、

採檢年度

接受手術年度、

例:2016(只能填西元)

AUR_Class=5~6 均必填

Page 37: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37

抗生素使用抗藥監控檔(AUR)

KE

Y 欄位名稱 說明 格式

要 備註

D UpLoad_Mo

n 月份 int Y

通報月份、

接受手術月份、

採檢月份、

例:07

AUR_Class=5~6 均必填

E PID 身份證字號 nvarchar(10) C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子)

AUR_Class=5 時必填

1.文字,可輸入身份證字

號、居留證號或護照號碼

2.無身份證時才可輸入居留

證號;無身份證或居留證號

時才可輸入護照號碼

3.新生兒的出生日期至採檢

日,小於 6個月時,得以

「AA」輸入

4.本國人無身份證時,得以

「BB」輸入

5.外國人無居留證或護照號

碼時,得以「CC」輸入

F CHID 病歷號

nvarchar(20) C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子)

AUR_Class=5 時必填

G Pgender 性別 nvarchar(1) C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子)

AUR_Class=5 時必填

資料須為’M’或‘F’

M:男性

F:女性

H PBirthday 出生年月 varchar(7) C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子)

AUR_Class=5 時必填

資料須為西元年/月,格

式:yyyy/mm,例如:

1972/05

I AnnLHDate 前次出院日

期 DATE C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子)

AUR_Class=5 時必填

Page 38: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38

抗生素使用抗藥監控檔(AUR)

KE

Y 欄位名稱 說明 格式

要 備註

1.須為西元年/月/日,格

式:yyyy/mm/dd,例如:

1972/05/12

2.不可大於 t_AnnIHDate。

3.此日期為本次通報住院期

間之前一次出院日期

4.若無住院史,固定填入

1900/01/01

J t_AnnIHDate 入院或就診

日期 DATE C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子)

AUR_Class=5 時必填

1.須為西元年/月/日,格

式:yyyy/mm/dd,例如:

1972/05/12

2.當入院或就診型態為 1:

Inpatient或 3:Emergency,

本欄位不可大於

Collect_Date

3.不可小於 AnnLHDate

K H_TYPE

入院或就診

型態 nvarchar(20) C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子)

AUR_Class=5 時必填

資料須為 1, 2, 3

1:Inpatient

2:Outpatient

3:Emergency

入院或就診型態之歸類取決

於採檢行為發生於何處,

如:病人經由急診入院,若

於急診處採檢,即視為急診

病人;於病房處採檢則為住

院病人。

L WARD_CAT

採檢病房別

(醫院自訂

代碼)

nvarchar(20) C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子)

AUR_Class=5 條件式必填

1.需在 THAS病房維護檔中

有資料

2.該病房需開啟或

Collect_Date位於該病房開

設期間內

3. H_TYPE為 1時本欄位必

填,H_TYPE為 2及 3時,

Page 39: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39

抗生素使用抗藥監控檔(AUR)

KE

Y 欄位名稱 說明 格式

要 備註

本欄位不可填寫任何資料及

空白鍵。

M AnnDep

採檢科別

代碼請參照

Table 9128

nvarchar(20) C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子)

AUR_Class=5 時必填

需在 THAS科別代碼檔中有

資料

N Collect_Date 採檢日期 DATE C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子)

AUR_Class=5 時必填

1.資料須為西元年/月/日,

格式:yyyy/mm/dd,例

如:1972/05/12。

2.當入院或就診型態為 1:

Inpatient或 3:Emergency,

本欄位不可小於

t_AnnIHDate

3.「採檢日期」應以病人實

際採檢日為主,例如:某醫

院門診 1/1開採檢單(註明

1/2抽血)給民眾,1/2即為

採檢日期。若無法得知實際

採檢日,也可以「檢體簽收

日」代之。

O t_CHK_ID

檢體代碼

代碼請參照

Table 9137

nvarchar(10) C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子)

AUR_Class=5 時必填

此欄位為 THAS中已定義之

檢體種類代碼

P t_FU_ST_ID

菌種代碼

代碼請參照

Table 9130

nvarchar(10) C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子)

AUR_Class=5 時必填

此欄位為 THAS中已定義之

菌種種類代碼

Q ST_ANTI_I

D

藥敏試驗抗

生素代碼

代碼請參照

Table 9131

nvarchar(10) C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子)

AUR_CLASS=5 條件式必填

1.若 ST_MODE為’MIC’或

‘Etest’或‘Disk’時,本欄位

必填。

Page 40: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40

抗生素使用抗藥監控檔(AUR)

KE

Y 欄位名稱 說明 格式

要 備註

2.需在 THAS抗生素代碼檔

(ANTI)中有資料

3.此欄位為通報 THAS中使

用之抗生素代碼

R ST_MODE 試驗方式 nvarchar(10) C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子)

AUR_Class=5 時必填

資料須為’MIC’或‘Etest’或

‘Disk’或‘CCNA’或‘EIA’或

‘NAAT’

S ST_RESULT 試驗結果 nvarchar(500) C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子)

AUR_Class=5 時必填

1.藥敏試驗:

(1)當「試驗方式」為 Disk

時,此欄位必填

(2)「試驗方式」為 MIC、

Etest、Disk時,「試驗結

果」僅可填 R、I、S、

SDD、NS

2.毒性檢測:

(1)當「試驗方式」為

CCNA、EIA、NAAT時,

此欄位必填

(2)「試驗方式」為

CCNA、EIA、NAAT時,

「試驗結果」僅可填 non、

toxinA、toxinB、

toxinA+B、other;若檢測出

之毒素無法區分 ToxinA、

ToxinB及 ToxinA+B,但為

陽性,請填報 Other。

T ST_DATA 藥敏試驗數

值 nvarchar(100) C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子)

AUR_CLASS=5 條件式必填

1.當「試驗方式」為 MIC、

Etest時,此欄位必填

2.「試驗方式」為 Disk方

式,且此欄位有數值時,需

為正整數 或 零

Page 4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41

抗生素使用抗藥監控檔(AUR)

KE

Y 欄位名稱 說明 格式

要 備註

3.若需填報大於、小於及等

於符號,應填入半形符號,

統一通報格式為「>=4」(範

例)。

4.若為複方之抗生素,請以

「/」合併呈現(如:2/38)。

U CC_USE_FL

AG

是否使用中

心導管

nvarchar(1)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子)

AUR_CLASS=5 時檢查:

當本欄位有資料時,須

為’Y’, ‘N’

V CC_USE_D

ATE

中心導管使

用日期 DATE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子)

AUR_CLASS=5 時檢查:

當本欄位有資料時,

1.須為西元年/月/日,格

式:yyyy/mm/dd,例如:

1972/05/12

2.此欄位不可晚於

CC_REMOVE_DATE

W CC_REMOV

E_DATE

中心導管移

除日期

DATE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子)

AUR_CLASS=5 時檢查:

當本欄位有資料時,

1.須為西元年/月/日,格

式:yyyy/mm/dd,例如:

1972/05/12

2.不可小於 CC_USE_DATE

X Res_USE_FL

AG

是否使用呼

吸器 nvarchar(1)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子)

AUR_CLASS=5 時檢查:

當本欄位有資料時,須

為’Y’, ‘N’

Y Res_USE_D

ATE

呼吸器使用

日期 DATE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子)

AUR_CLASS=5 時檢查:

當本欄位有資料時,

1.須為西元年/月/日,格

式:yyyy/mm/dd,例如:

1972/05/12

2.此欄位不可晚於

Res_REMOVE_DATE

Page 42: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42

抗生素使用抗藥監控檔(AUR)

KE

Y 欄位名稱 說明 格式

要 備註

Z Res_REMO

VE_DATE

呼吸器移除

日期 DATE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子)

AUR_CLASS=5 時檢查:

當本欄位有資料時,

1.須為西元年/月/日,格

式:yyyy/mm/dd,例如:

1972/05/12

2.不可小於 Res_USE_DATE

AA CATH_USE

_FLAG

是否使用導

尿管 nvarchar(1)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子)

AUR_CLASS=5 時檢查:

當本欄位有資料時,須

為’Y’, ‘N’

AB CATH_USE

_DATE

導尿管使用

日期 DATE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子)

AUR_CLASS=5 時檢查:

當本欄位有資料時,

1.須為西元年/月/日,格

式:yyyy/mm/dd,例如:

1972/05/12

2.此欄位不可晚於

CATH_REMOVE_DATE

AC CATH_REM

OVE_DATE

導尿管移除

日期 DATE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子)

AUR_CLASS=5 時檢查:

當本欄位有資料時,

1.須為西元年/月/日,格

式:yyyy/mm/dd,例如:

1972/05/12

2.不可小於

CATH_USE_DATE

AD DATA_TYP

E 類型 int C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母)

AUR_Class=6 時必填

資料須為 1, 2, 3

1:科別

2:病房別

Page 43: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43

抗生素使用抗藥監控檔(AUR)

KE

Y 欄位名稱 說明 格式

要 備註

3:全院

*須同時通報

DATA_TYPE=2及 3之資

料,且 DATA_TYPE=3之

資料僅能有一筆。

AE WARD_CAT

_AR

病房別

(醫院自訂

代碼)

nvarchar(20) C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母)

AUR_Class=6 條件式必填,

1.若 DATA_TYPE=2,本欄

位必填

2.需在 THAS病房維護檔中

有資料

3.該病房需開啟或

Collect_Date位於該病房開

設期間內

4.需包含

WARD_CAT(AUR_Class=5)

有通報之病房別。

AF AnnDep_AR

科別

代碼請參照

Table 9128

nvarchar(20) C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母)

AUR_Class=6 條件式必填,

1.若 DATA_TYPE=1,本欄

位必填

2.需在 THAS科別代碼檔中

有資料

AG AnnIH1_Cou

nt_AR 住院人日數 int C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母)

AUR_Class=6 條件式必填,

1.若 DATA_TYPE=2 或 3

時,本欄位必填

2.資料須為正整數 或 零

AH AnnIH2_Cou

nt_AR 住院人次數 int C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母)

AUR_Class=6 條件式必填

1.若 DATA_TYPE=3,本欄

位必填

2.資料須為正整數 或 零

3.本欄位不可大於

AnnIH1_Count_AR

AI CC_USE_Co

unt

中心導管使

用人日數 int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母)

AUR_CLASS=6 時檢查:

Page 44: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44

抗生素使用抗藥監控檔(AUR)

KE

Y 欄位名稱 說明 格式

要 備註

當本欄位有資料時,須為正

整數 或 零

AJ Res_USE_Co

unt

呼吸器使用

人日數 int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母)

AUR_CLASS=6 時檢查:

當本欄位有資料時,須為正

整數 或 零

AK CATH_USE

_Count

導尿管使用

人日數 int

AR-抗藥性微生物個案(分

母)

AUR_CLASS=6 時檢查:

當本欄位有資料時,須為正

整數 或 零。

AL Batch_NO 上傳批號 varchar (11) Y

編碼方式為上傳資料時之西

元年月日+3碼流水號,

如:20180126001。

同一個檔案內資料之上傳批

號需相同。

不同檔案之上傳批號不可相

同。

(三) JSON橋接

1. 醫療機構組合 XML資料後,將 XML字串存放於 JSON資料中。

一個 XML字串可以包覆多筆資料,各筆資料的內容以”通報內容”

Tag夾帶,多筆資料時以 Repeat Content內容方式處理。

2. XML字串不可包含雙引號,如果有雙引號需用單引號代替。

3. XML內的 HSPID需與 JSON的 HOSID相同。

4. 同一次上傳的資料 Batch_NO需相同。

5. 同一次上傳的資料 UpLoad_Year與 UpLoad_Mon需相同。

6. 同一次上傳的資料 AnnOperDate需相同年月。

7. TOTALCOUNT應為 Batch_NO的資料總筆數

AUR通報系統-分子通報 JSON格式範例

{

"TIME": "2019/12/26 12:25:00",

"DATA_TYPE": "AR",

"DATA_LIST": "<?xml version=’1.0’ encoding=’Big5’?>

<AUR001>

<Content>

<AUR_Class>5</AUR_Class>

<HSPID>1234567890</HSPID>

<UpLoad_Year>2017</UpLoad_Year>

Page 45: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45

<UpLoad_Mon>03</UpLoad_Mon>

<PID>A123456789</PID>

<CHID>123</CHID>

<Pgender>M</Pgender>

<PBirthday>1950/02</PBirthday>

<AnnLHDate>1900/01/01</AnnLHDate>

<t_AnnIHDate>2017/03/01</t_AnnIHDate>

<H_TYPE>1</H_TYPE>

<WARD_CAT>ICU</WARD_CAT>

<AnnDep>03</AnnDep>

<Collect_Date>2017/03/02</Collect_Date>

<t_CHK_ID>SP01</t_CHK_ID>

<t_FU_ST_ID>FP00017</t_FU_ST_ID>

<ST_ANTI_ID>I-001</ST_ANTI_ID>

<ST_MODE>Disk</ST_MODE>

<ST_RESULT>R</ST_RESULT>

<ST_DATA></ST_DATA>

<CC_USE_FLAG></CC_USE_FLAG>

<CC_USE_DATE></CC_USE_DATE>

<CC_REMOVE_DATE></CC_REMOVE_DATE>

<Res_USE_FLAG></Res_USE_FLAG>

<Res_USE_DATE></Res_USE_DATE>

<Res_REMOVE_DATE></Res_REMOVE_DATE>

<CATH_USE_FLAG></CATH_USE_FLAG>

<CATH_USE_DATE></CATH_USE_DATE>

<CATH_REMOVE_DATE></CATH_REMOVE_DATE>

<DATA_TYPE></DATA_TYPE>

<WARD_CAT_AR></WARD_CAT_AR>

<AnnDep_AR></AnnDep_AR>

<AnnIH1_Count_AR></AnnIH1_Count_AR>

<AnnIH2_Count_AR></AnnIH2_Count_AR>

<CC_USE_Count></CC_USE_Count>

<Res_USE_Count></Res_USE_Count>

<CATH_USE_Count></CATH_USE_Count>

<Batch_NO>20170420001</Batch_NO>

</Content>

<Content>

<AUR_Class>5</AUR_Class>

<HSPID>1234567890</HSPID>

<UpLoad_Year>2017</UpLoad_Year>

<UpLoad_Mon>03</UpLoad_Mon>

<PID>A123456789</PID>

<CHID>123</CHID>

<Pgender>M</Pgender>

<PBirthday>1950/02</PBirthday>

<AnnLHDate>1900/01/01</AnnLHDate>

<t_AnnIHDate>2017/03/01</t_AnnIHDate>

<H_TYPE>1</H_TYPE>

<WARD_CAT>ICU</WARD_CAT>

<AnnDep>03</AnnDep>

<Collect_Date>2017/03/02</Collect_Date>

Page 46: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46

<t_CHK_ID>SP01</t_CHK_ID>

<t_FU_ST_ID>FP00017</t_FU_ST_ID>

<ST_ANTI_ID>M-001</ST_ANTI_ID>

<ST_MODE>MIC</ST_MODE>

<ST_RESULT>R</ST_RESULT>

<ST_DATA>&gt;32</ST_DATA>

<CC_USE_FLAG></CC_USE_FLAG>

<CC_USE_DATE></CC_USE_DATE>

<CC_REMOVE_DATE></CC_REMOVE_DATE>

<Res_USE_FLAG></Res_USE_FLAG>

<Res_USE_DATE></Res_USE_DATE>

<Res_REMOVE_DATE></Res_REMOVE_DATE>

<CATH_USE_FLAG></CATH_USE_FLAG>

<CATH_USE_DATE></CATH_USE_DATE>

<CATH_REMOVE_DATE></CATH_REMOVE_DATE>

<DATA_TYPE></DATA_TYPE>

<WARD_CAT_AR></WARD_CAT_AR>

<AnnDep_AR></AnnDep_AR>

<AnnIH1_Count_AR></AnnIH1_Count_AR>

<AnnIH2_Count_AR></AnnIH2_Count_AR>

<CC_USE_Count></CC_USE_Count>

<Res_USE_Count></Res_USE_Count>

<CATH_USE_Count></CATH_USE_Count>

<Batch_NO>20170420001</Batch_NO>

</Content>

<Content>

<AUR_Class>5</AUR_Class>

<HSPID>1234567890</HSPID>

<UpLoad_Year>2017</UpLoad_Year>

<UpLoad_Mon>03</UpLoad_Mon>

<PID>A223456791</PID>

<CHID>456</CHID>

<Pgender>F</Pgender>

<PBirthday>1960/05</PBirthday>

<AnnLHDate>2008/10/10</AnnLHDate>

<t_AnnIHDate>2017/03/01</t_AnnIHDate>

<H_TYPE>3</H_TYPE>

<WARD_CAT></WARD_CAT>

<AnnDep>03</AnnDep>

<Collect_Date>2017/03/02</Collect_Date>

<t_CHK_ID>SP01</t_CHK_ID>

<t_FU_ST_ID>FP00057</t_FU_ST_ID>

<ST_ANTI_ID>V-001</ST_ANTI_ID>

<ST_MODE>MIC</ST_MODE>

<ST_RESULT>S</ST_RESULT>

<ST_DATA>1</ST_DATA>

<CC_USE_FLAG></CC_USE_FLAG>

<CC_USE_DATE></CC_USE_DATE>

<CC_REMOVE_DATE></CC_REMOVE_DATE>

<Res_USE_FLAG></Res_USE_FLAG>

<Res_USE_DATE></Res_USE_DATE>

Page 47: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47

<Res_REMOVE_DATE></Res_REMOVE_DATE>

<CATH_USE_FLAG></CATH_USE_FLAG>

<CATH_USE_DATE></CATH_USE_DATE>

<CATH_REMOVE_DATE></CATH_REMOVE_DATE>

<DATA_TYPE></DATA_TYPE>

<WARD_CAT_AR></WARD_CAT_AR>

<AnnDep_AR></AnnDep_AR>

<AnnIH1_Count_AR></AnnIH1_Count_AR>

<AnnIH2_Count_AR></AnnIH2_Count_AR>

<CC_USE_Count></CC_USE_Count>

<Res_USE_Count></Res_USE_Count>

<CATH_USE_Count></CATH_USE_Count>

<Batch_NO>20170420001</Batch_NO>

</Content>

<Content>

<AUR_Class>5</AUR_Class>

<HSPID>1234567890</HSPID>

<UpLoad_Year>2017</UpLoad_Year>

<UpLoad_Mon>03</UpLoad_Mon>

<PID>A223456791</PID>

<CHID>456</CHID>

<Pgender>F</Pgender>

<PBirthday>1960/05</PBirthday>

<AnnLHDate>2008/10/10</AnnLHDate>

<t_AnnIHDate>2017/03/01</t_AnnIHDate>

<H_TYPE>3</H_TYPE>

<WARD_CAT></WARD_CAT>

<AnnDep>03</AnnDep>

<Collect_Date>2017/03/02</Collect_Date>

<t_CHK_ID>SP06</t_CHK_ID>

<t_FU_ST_ID>FP00085</t_FU_ST_ID>

<ST_ANTI_ID></ST_ANTI_ID>

<ST_MODE>EIA</ST_MODE>

<ST_RESULT>toxinB</ST_RESULT>

<ST_DATA></ST_DATA>

<CC_USE_FLAG></CC_USE_FLAG>

<CC_USE_DATE></CC_USE_DATE>

<CC_REMOVE_DATE></CC_REMOVE_DATE>

<Res_USE_FLAG></Res_USE_FLAG>

<Res_USE_DATE></Res_USE_DATE>

<Res_REMOVE_DATE></Res_REMOVE_DATE>

<CATH_USE_FLAG></CATH_USE_FLAG>

<CATH_USE_DATE></CATH_USE_DATE>

<CATH_REMOVE_DATE></CATH_REMOVE_DATE>

<DATA_TYPE></DATA_TYPE>

<WARD_CAT_AR></WARD_CAT_AR>

<AnnDep_AR></AnnDep_AR>

<AnnIH1_Count_AR></AnnIH1_Count_AR>

<AnnIH2_Count_AR></AnnIH2_Count_AR>

<CC_USE_Count></CC_USE_Count>

<Res_USE_Count></Res_USE_Count>

Page 48: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48

<CATH_USE_Count></CATH_USE_Count>

<Batch_NO>20170420001</Batch_NO>

</Content>

<Content>

<AUR_Class>5</AUR_Class>

<HSPID>1234567890</HSPID>

<UpLoad_Year>2017</UpLoad_Year>

<UpLoad_Mon>03</UpLoad_Mon>

<PID>A223456791</PID>

<CHID>456</CHID>

<Pgender>F</Pgender>

<PBirthday>1960/05</PBirthday>

<AnnLHDate>2008/10/10</AnnLHDate>

<t_AnnIHDate>2017/03/01</t_AnnIHDate>

<H_TYPE>3</H_TYPE>

<WARD_CAT></WARD_CAT>

<AnnDep>03</AnnDep>

<Collect_Date>2017/03/02</Collect_Date>

<t_CHK_ID>SP06</t_CHK_ID>

<t_FU_ST_ID>FP00774</t_FU_ST_ID>

<ST_ANTI_ID>M-001</ST_ANTI_ID>

<ST_MODE>Disk</ST_MODE>

<ST_RESULT>SSD</ST_RESULT>

<ST_DATA></ST_DATA>

<CC_USE_FLAG></CC_USE_FLAG>

<CC_USE_DATE></CC_USE_DATE>

<CC_REMOVE_DATE></CC_REMOVE_DATE>

<Res_USE_FLAG></Res_USE_FLAG>

<Res_USE_DATE></Res_USE_DATE>

<Res_REMOVE_DATE></Res_REMOVE_DATE>

<CATH_USE_FLAG></CATH_USE_FLAG>

<CATH_USE_DATE></CATH_USE_DATE>

<CATH_REMOVE_DATE></CATH_REMOVE_DATE>

<DATA_TYPE></DATA_TYPE>

<WARD_CAT_AR></WARD_CAT_AR>

<AnnDep_AR></AnnDep_AR>

<AnnIH1_Count_AR></AnnIH1_Count_AR>

<AnnIH2_Count_AR></AnnIH2_Count_AR>

<CC_USE_Count></CC_USE_Count>

<Res_USE_Count></Res_USE_Count>

<CATH_USE_Count></CATH_USE_Count>

<Batch_NO>20170420001</Batch_NO>

</Content>

<Content>

<AUR_Class>5</AUR_Class>

<HSPID>1234567890</HSPID>

<UpLoad_Year>2017</UpLoad_Year>

<UpLoad_Mon>03</UpLoad_Mon>

<PID>A223245692</PID>

<CHID>789</CHID>

<Pgender>F</Pgender>

Page 49: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49

<PBirthday>1970/12</PBirthday>

<AnnLHDate>2017/01/10</AnnLHDate>

<t_AnnIHDate>2017/03/01</t_AnnIHDate>

<H_TYPE>1</H_TYPE>

<WARD_CAT>2A</WARD_CAT>

<AnnDep>03</AnnDep>

<Collect_Date>2017/03/02</Collect_Date>

<t_CHK_ID>SP06</t_CHK_ID>

<t_FU_ST_ID>FP00774</t_FU_ST_ID>

<ST_ANTI_ID>I-001</ST_ANTI_ID>

<ST_MODE>Etest</ST_MODE>

<ST_RESULT>I</ST_RESULT>

<ST_DATA>4</ST_DATA>

<CC_USE_FLAG></CC_USE_FLAG>

<CC_USE_DATE></CC_USE_DATE>

<CC_REMOVE_DATE></CC_REMOVE_DATE>

<Res_USE_FLAG></Res_USE_FLAG>

<Res_USE_DATE></Res_USE_DATE>

<Res_REMOVE_DATE></Res_REMOVE_DATE>

<CATH_USE_FLAG></CATH_USE_FLAG>

<CATH_USE_DATE></CATH_USE_DATE>

<CATH_REMOVE_DATE></CATH_REMOVE_DATE>

<DATA_TYPE></DATA_TYPE>

<WARD_CAT_AR></WARD_CAT_AR>

<AnnDep_AR></AnnDep_AR>

<AnnIH1_Count_AR></AnnIH1_Count_AR>

<AnnIH2_Count_AR></AnnIH2_Count_AR>

<CC_USE_Count></CC_USE_Count>

<Res_USE_Count></Res_USE_Count>

<CATH_USE_Count></CATH_USE_Count>

<Batch_NO>20170420001</Batch_NO>

</Content>

</AUR001>",

"HOS_ID": "1234567890",

"TOTALCOUNT": "6"

}

AUR通報系統-分母通報 XML SCHEMA範例

{

"TIME": "2019/12/26 12:25:00",

"DATA_TYPE": "AR",

"DATA_LIST": "<?xml version="1.0" encoding="Big5"?>

<AUR001>

<Content>

<AUR_Class>6</AUR_Class>

<HSPID>1234567890</HSPID>

<UpLoad_Year>2017</UpLoad_Year>

<UpLoad_Mon>03</UpLoad_Mon>

<PID></PID>

<CHID></CHID>

Page 50: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50

<Pgender></Pgender>

<PBirthday></PBirthday>

<AnnLHDate></AnnLHDate>

<t_AnnIHDate></t_AnnIHDate>

<H_TYPE></H_TYPE>

<WARD_CAT></WARD_CAT>

<AnnDep></AnnDep>

<Collect_Date></Collect_Date>

<t_CHK_ID></t_CHK_ID>

<t_FU_ST_ID></t_FU_ST_ID>

<ST_ANTI_ID></ST_ANTI_ID>

<ST_MODE></ST_MODE>

<ST_RESULT></ST_RESULT>

<ST_DATA></ST_DATA>

<CC_USE_FLAG></CC_USE_FLAG>

<CC_USE_DATE></CC_USE_DATE>

<CC_REMOVE_DATE></CC_REMOVE_DATE>

<Res_USE_FLAG></Res_USE_FLAG>

<Res_USE_DATE></Res_USE_DATE>

<Res_REMOVE_DATE></Res_REMOVE_DATE>

<CATH_USE_FLAG></CATH_USE_FLAG>

<CATH_USE_DATE></CATH_USE_DATE>

<CATH_REMOVE_DATE></CATH_REMOVE_DATE>

<DATA_TYPE>1</DATA_TYPE>

<WARD_CAT_AR></WARD_CAT_AR>

<AnnDep_AR>03</AnnDep_AR>

<AnnIH1_Count_AR>150</AnnIH1_Count_AR>

<AnnIH2_Count_AR>10</AnnIH2_Count_AR>

<CC_USE_Count></CC_USE_Count>

<Res_USE_Count></Res_USE_Count>

<CATH_USE_Count></CATH_USE_Count>

<Batch_NO>20170420001</Batch_NO>

</Content>

<Content>

<AUR_Class>6</AUR_Class>

<HSPID>1234567890</HSPID>

<UpLoad_Year>2017</UpLoad_Year>

<UpLoad_Mon>03</UpLoad_Mon>

<PID></PID>

<CHID></CHID>

<Pgender></Pgender>

<PBirthday></PBirthday>

<AnnLHDate></AnnLHDate>

<t_AnnIHDate></t_AnnIHDate>

<H_TYPE></H_TYPE>

<WARD_CAT></WARD_CAT>

<AnnDep></AnnDep>

<Collect_Date></Collect_Date>

<t_CHK_ID></t_CHK_ID>

<t_FU_ST_ID></t_FU_ST_ID>

<ST_ANTI_ID></ST_ANTI_ID>

Page 5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51

<ST_MODE></ST_MODE>

<ST_RESULT></ST_RESULT>

<ST_DATA></ST_DATA>

<CC_USE_FLAG></CC_USE_FLAG>

<CC_USE_DATE></CC_USE_DATE>

<CC_REMOVE_DATE></CC_REMOVE_DATE>

<Res_USE_FLAG></Res_USE_FLAG>

<Res_USE_DATE></Res_USE_DATE>

<Res_REMOVE_DATE></Res_REMOVE_DATE>

<CATH_USE_FLAG></CATH_USE_FLAG>

<CATH_USE_DATE></CATH_USE_DATE>

<CATH_REMOVE_DATE></CATH_REMOVE_DATE>

<DATA_TYPE>2</DATA_TYPE>

<WARD_CAT_AR>ICU</WARD_CAT_AR>

<AnnDep_AR></AnnDep_AR>

<AnnIH1_Count_AR>100</AnnIH1_Count_AR>

<AnnIH2_Count_AR>5</AnnIH2_Count_AR>

<CC_USE_Count></CC_USE_Count>

<Res_USE_Count></Res_USE_Count>

<CATH_USE_Count></CATH_USE_Count>

<Batch_NO>20170420001</Batch_NO>

</Content>

<Content>

<AUR_Class>6</AUR_Class>

<HSPID>1234567890</HSPID>

<UpLoad_Year>2017</UpLoad_Year>

<UpLoad_Mon>03</UpLoad_Mon>

<PID></PID>

<CHID></CHID>

<Pgender></Pgender>

<PBirthday></PBirthday>

<AnnLHDate></AnnLHDate>

<t_AnnIHDate></t_AnnIHDate>

<H_TYPE></H_TYPE>

<WARD_CAT></WARD_CAT>

<AnnDep></AnnDep>

<Collect_Date></Collect_Date>

<t_CHK_ID></t_CHK_ID>

<t_FU_ST_ID></t_FU_ST_ID>

<ST_ANTI_ID></ST_ANTI_ID>

<ST_MODE></ST_MODE>

<ST_RESULT></ST_RESULT>

<ST_DATA></ST_DATA>

<CC_USE_FLAG></CC_USE_FLAG>

<CC_USE_DATE></CC_USE_DATE>

<CC_REMOVE_DATE></CC_REMOVE_DATE>

<Res_USE_FLAG></Res_USE_FLAG>

<Res_USE_DATE></Res_USE_DATE>

<Res_REMOVE_DATE></Res_REMOVE_DATE>

<CATH_USE_FLAG></CATH_USE_FLAG>

<CATH_USE_DATE></CATH_USE_DATE>

Page 52: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52

<CATH_REMOVE_DATE></CATH_REMOVE_DATE>

<DATA_TYPE>2</DATA_TYPE>

<WARD_CAT_AR>2A</WARD_CAT_AR>

<AnnDep_AR></AnnDep_AR>

<AnnIH1_Count_AR>100</AnnIH1_Count_AR>

<AnnIH2_Count_AR>5</AnnIH2_Count_AR>

<CC_USE_Count></CC_USE_Count>

<Res_USE_Count></Res_USE_Count>

<CATH_USE_Count></CATH_USE_Count>

<Batch_NO>20170420001</Batch_NO>

</Content>

<Content>

<AUR_Class>6</AUR_Class>

<HSPID>1234567890</HSPID>

<UpLoad_Year>2017</UpLoad_Year>

<UpLoad_Mon>03</UpLoad_Mon>

<PID></PID>

<CHID></CHID>

<Pgender></Pgender>

<PBirthday></PBirthday>

<AnnLHDate></AnnLHDate>

<t_AnnIHDate></t_AnnIHDate>

<H_TYPE></H_TYPE>

<WARD_CAT></WARD_CAT>

<AnnDep></AnnDep>

<Collect_Date></Collect_Date>

<t_CHK_ID></t_CHK_ID>

<t_FU_ST_ID></t_FU_ST_ID>

<ST_ANTI_ID></ST_ANTI_ID>

<ST_MODE></ST_MODE>

<ST_RESULT></ST_RESULT>

<ST_DATA></ST_DATA>

<CC_USE_FLAG></CC_USE_FLAG>

<CC_USE_DATE></CC_USE_DATE>

<CC_REMOVE_DATE></CC_REMOVE_DATE>

<Res_USE_FLAG></Res_USE_FLAG>

<Res_USE_DATE></Res_USE_DATE>

<Res_REMOVE_DATE></Res_REMOVE_DATE>

<CATH_USE_FLAG></CATH_USE_FLAG>

<CATH_USE_DATE></CATH_USE_DATE>

<CATH_REMOVE_DATE></CATH_REMOVE_DATE>

<DATA_TYPE>3</DATA_TYPE>

<WARD_CAT_AR></WARD_CAT_AR>

<AnnDep_AR></AnnDep_AR>

<AnnIH1_Count_AR>200</AnnIH1_Count_AR>

<AnnIH2_Count_AR>10</AnnIH2_Count_AR>

<CC_USE_Count></CC_USE_Count>

<Res_USE_Count></Res_USE_Count>

<CATH_USE_Count></CATH_USE_Count>

<Batch_NO>20170420001</Batch_NO>

</Content>

Page 53: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53

</AUR001>",

"HOS_ID": "1234567890",

"TOTALCOUNT": "4"

}

(四) 轉檔處理說明(規則)

必填欄位:AUR_Class、HSPID、UpLoad_Year、UpLoad_Mon,

若上述欄位有任一未填則視為錯誤資料。

(五) 其他上傳注意事項

1.資料上傳

(1) 監測項目:優先通報 23項菌種或菌屬包含之任一菌種(請參見

「抗生素抗藥性管理通報系統通報項目」附件 7)。

(2) 通報頻率:以「採檢日期年月」為基準,每月通報;當月資料

需於下個月 20日前上傳,如:106年 1月完整資料需於 106年

2月 20日前上傳。

(3) 每日資料上傳前,請預估資料量及網路狀態所需傳輸時間,即

早開始上傳,以確保於下午 10時以前完成資料上傳。若逾該時

段,系統將遲至後天才能提供檢核資訊。

舉例說明:若 1/1上傳資料於下午 10時以前完成上傳,則系統

1/2可提供檢核資訊;若 1/1上傳資料於下午 10時以後完成上

傳,則系統 1/3始可提供檢核資訊。

(4) 填報範圍:

a. 類 別(AUR_Class)、 醫 院 十 碼 章(HSPID)、 年 度

(UpLoad_Year)及月份(UpLoad_Mon),即KEY之「A至D」。

b. 類別(AUR_Class)為 5之分子資料,即KEY之「E至AC」。

c.類別(AUR_Class)為 6之分母資料,即KEY之「AD至AK」。

d. 上傳批號(Batch_NO),即 KEY之「AL」。

(5) 分子及分母資料應為同一上傳年月,且應同批上傳。「上傳批

號」格式為上傳資料時之西元年月日+3碼流水號(如

20200120001)務必需為 11碼,且每日每次上傳批號需不同,並

留意流水號應以 001、002、003…依序編列。

(6) 在上傳資料前,應依資料去重覆邏輯對資料進行歸件(請參見附

件 8「抗生素抗藥性管理通報系統資料檢核邏輯暨通報注意事

項」)。

(7) 醫療院所在上傳資料後,若發現某月有數筆資料錯誤,應重傳

當月整批資料(含分子與分母)。

Page 54: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54

九、 附錄

附件 1:系統網路服務申請表

Page 55: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55

附件 2:THAS系統測試機新帳號申請單

台灣醫院感染管制與抗藥性監測管理系統

測試機新帳號申請單

身份證字號 申請日期

申請人姓名 機構名稱

E-mail 所屬單位名稱

行動電話 聯絡電話

申請項目 □HAI通報 □月維護通報 □手術個案通報 □AUR通報

申請功能項目 □通報資料查詢及下載 □WebAPI查詢 □資料品質報表

本次申請原因 WebAPI資料上傳測試

※本申請表僅限原已有 THAS正式機帳號之使用者填寫。

※使用者資料各欄位為必填,請確實填寫,謝謝。

【保密切結】本系統權限申請如經確定,本人願確實遵守「電腦處理個人資料

保護法」規定,並保障個案隱私,不做工作職掌以外之用途,對於業務上所知

悉、持有之機密資料、程式、檔案及媒體等,絕對保守機密,不得對外宣洩,

如有違背,願負法律上責任,離職後亦相同。

□我同意以上保密切結

申請人:_____________(簽名及蓋職章) 單位主管:_____________(簽名及蓋職章)

疾管署承辦人:_____________(簽名及蓋職章)

疾管署資訊室:_____________(簽名及蓋職章)

備註:

1、請以掃描或照片等方式,將簽核完成申請單電子檔E-mail提供本系統客服

([email protected])。

2、申請核准將以E-mail通知申請者本人。

3、測試機帳號申請流程需3個工作天,如有其他疑問,請洽本系統客服(02-2784-

1059)。

Page 56: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56

附件 3:THAS系統 WebAPI醫療照護相關感染通報測試資料確認表

台灣醫院感染管制與抗藥性監測管理(THAS)系統 WebAPI通報

【HAI】測試資料確認表

通報醫院:_________________ 醫院代碼:_______________

編號 病歷號碼 住院日期 感染日期 確認情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確認者:_____________(簽章) 確認日期:________________

確認後請回傳 [email protected] 電子信箱,謝謝!

Page 57: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57

附件 4:THAS系統 WebAPI月維護通報測試資料確認表

台灣醫院感染管制與抗藥性監測管理(THAS)系統 WebAPI通報

【月維護通報】測試資料確認表

通報醫院:_________________ 醫院代碼:_______________

年月 項目 確認情形

住院人日數

住院人次數

導尿管使用人日數

中心導管使用人日數

呼吸器使用人日數

全院住院手術人次數

全院住院人日數

全院住院人次數

住院人日數

住院人次數

導尿管使用人日數

中心導管使用人日數

呼吸器使用人日數

全院住院手術人次數

全院住院人日數

全院住院人次數

註: 月維護通報項目依醫院實際通報項目作確認

確認者:_____________(簽章) 確認日期:______________

確認後請回傳 [email protected] 電子信箱,謝謝!

Page 58: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58

附件 5:THAS系統 WebAPI手術個案通報測試資料確認表

台灣醫院感染管制與抗藥性監測管理(THAS)系統 WebAPI通報

【手術個案通報】測試資料確認表

通報醫院:_________________ 醫院代碼:_______________

編號 病歷號碼 住院日期 手術日期 確認情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確認者:_____________(簽章) 確認日期:________________

確認後請回傳 [email protected] 電子信箱,謝謝!

Page 59: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59

附件 6:THAS系統 WebAPI抗生素抗藥性通報測試資料確認表

台灣醫院感染管制與抗藥性監測管理(THAS)系統 WebAPI通報

【抗生素抗藥性通報】測試資料確認表

通報醫院:_________________ 醫院代碼:_______________

年度

(UpLoad_Year)

月份

(UpLoad_Mon)

WebAPI

上傳批號

(Batch_NO)

Gateway

上傳批號

(Batch_NO)

筆數 確認情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確認者:_____________(簽章) 確認日期:________________

確認後請回傳 [email protected] 電子信箱,謝謝!

Page 60: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60

附件 7:正式上線申請表

台灣醫院感染管制與抗藥性監測管理(THAS)系統 WebAPI正式上線申請表

本院業完成疾病管制署「台灣醫院感染管制與抗藥性監測管理(THAS)系統」

通報模組建置(如下表),請同意自 年 月 日起,將本院通報資料路徑

切換至 THAS系統正式機。

申請 WebAPI通報模組 備註(請勾選)

□醫療照護相關感染通報

□已悉倘採 WebAPI 傳遞機制通報,爾後將無法同時於

THAS系統網頁進行該模組之線上單筆或批次通報作業。 □月維護通報

□手術個案通報

□抗生素抗藥性通報

□已悉倘採WebAPI傳遞機制通報,爾後將無法同時於THAS

系統網頁進行 AUR模組之批次通報作業。

如為捐補助案核定醫院,請續填:

(1) 查本院自動通報上傳紀錄最少項目之月份為 項。

(若未達契約書所要求項數,請續填第(2)項。)。

(2) 因下述原因,致使自動通報上傳紀錄未達10項(地區醫

院未達8項)「抗生素抗藥性管理通報系統」捐補助案申

請作業說明表一所列之菌屬或菌種:

□ 未檢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列出未檢出之菌屬或菌種名稱,如數量較多,請

另以附件方式條列呈現)

□ 其他 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詳述)

此致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醫療機構名稱(全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寫人簽章:______________ 職稱:_____________

感染管制單位主管簽章:___________________

聯絡電話:____________________(請加區碼)

中華民國 年 月 日

單位章

Page 6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61

附件 8:抗生素抗藥性管理通報系統通報項目

抗生素抗藥性管理通報系統通報項目

編號 通報項目 備註

1 Escherichia spp.

需通報左列項目菌屬下之

所有菌種資料,如

Escherichia spp. 包括 E.

coli、E. vuleris…等;

Klebsiella spp.包括 K.

pneumoniae、K. ozaenae、

K. rhinoscleromatics…等

2 Klebsiella spp.

3 Enterobacter spp.

4 Proteus spp.

5 Salmonella spp.

6 Shigella spp.

7 Citrobacter spp.

8 Morganella spp.

9 Providencia spp.

10 Serratia spp.

11 Yersinia spp.

12 Campylobacter spp.

13 Enterococcus spp.

1. 需通報左列項目菌屬下

之所有菌種資料,如:

E. faecalis、E.

faecium、E. avium …等

2. 無法分型之醫院,可通

報 Enterococcus spp.

14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15 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

16 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Acinetobacter

baumannii complex

17 Pseudomonas aeruginosa

18 Staphylococcus aureus

19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20 Neisseria gonorrhoeae

21 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22 Helicobacter pylori

23 Haemophilus influenzae

Page 62: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62

附件 9:抗生素抗藥性管理通報系統資料檢核邏輯暨通報注意事項

抗生素抗藥性管理通報系統資料檢核邏輯暨通報注意事項

一、 資料檢核邏輯:

(一) 「抗生素抗藥性管理通報系統」提供醫院「人工批次上傳」及「自動

傳輸」2種通報機制,皆適用以下檢核邏輯。

(二) 資料去重複邏輯

1. 藥敏試驗:

當院內同一病人,其採檢日期、病房、檢體及檢出菌株(菌種或屬)

皆相同,並用同一試驗方式檢測相同的抗生素者,其藥敏結果請依以下

順序研判:

(1) 若「試驗結果」或「藥敏試驗數值」相同時,僅可提供1筆資料

進行通報。如:

菌株 抗生素 試驗方式 試驗結果 藥敏試驗數值 通報

E. faecium vancomycin Disk R V

E. faecium vancomycin Disk R

S. aureus vancomycin MIC R >32 V

S. aureus vancomycin MIC R >32

(2) 若「試驗結果」不同時,以「試驗結果」NS > R > I > SDD > S 優先

順序為原則,僅可提供1筆資料進行通報。如:

菌株 抗生素 試驗方式 試驗結果 藥敏試驗數值 通報

E. faecium vancomycin Disk R V

E. faecium vancomycin Disk S

(3) 若「試驗方式」為 MIC 或 Etest,無「試驗結果」,且「藥敏試

驗數值」不同時,以「藥敏試驗數值」較大的優先為原則,僅可

提供1筆資料進行通報。如:

菌株 抗生素 試驗方式 試驗結果 藥敏試驗數值 通報

S. aureus vancomycin MIC >32 V

S. aureus vancomycin MIC 2

Page 63: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63

2. 毒性檢測:

當院內同一病人,其採檢日期、病房、檢體及檢出菌株 (C.

difficile)皆相同,並用同一試驗方式進行毒性檢測,其毒性檢測結果

請依以下順序研判:

(1) 若毒性檢測結果不同時,以「試驗結果」toxinA+B > toxinA 或

toxinB > other > non 優先順序為原則,僅可提供1筆資料進行通報。

如:

菌株 抗生素 試驗方式 試驗結果 藥敏試驗數值 通報

C. difficile EIA toxinA V

C. difficile EIA other

C. difficile EIA non

(2) 若同時檢出 toxinA 及 toxinB 時,「試驗結果」需以 toxinA+B 進

行通報。如:

菌株 抗生素 試驗方式 試驗結果 藥敏試驗數值 通報

C. difficile NAAT toxinA

C. difficile NAAT toxinB

C. difficile NAAT toxinA+B V

(3) 若檢驗試劑無法區辨 toxinA或 toxinB時,「試驗結果」需以other

(陽性)或 non(陰性)進行通報。

Page 64: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 CDC · 感染) = OPP01(表淺切口) 或OPP02(深部切口),此 欄位必填。 T AnnTraInfCh k 器官/腔室手 術部位感染 感染 1:有

64

二、 自動傳輸及人工上傳通報注意事項

(一) 分子及分母(類別(AUR_Class)為5及6)

資料上傳前,請務必確認欲通報資料中之病房代碼已於 THAS 病

房維護設定,且其採檢日期範圍需於病房開設期間內;科別的部分,

若為細分科,請對應至健保就醫科別通報。

(二) 分子(類別(AUR_Class)為5)

1. 不論試驗結果(ST_RESULT)為何,排除重複通報後,所有資料

(包含 NS、R、I、SDD及 S)均需通報。

2. 有關新生兒的出生日期至採檢日,小於6個月時,身份證字號(PID)

得以「AA」輸入。

3. 入院或就診型態(H_TYPE)

(1) 入院或就診型態(H_TYPE)之歸類取決於採檢行為發生於何處,

如:病人經由急診入院,若於急診處採檢,即視為急診病人;於

病房處採檢則為住院病人。

(2) 入院或就診型態(H_TYPE)為1(Inpatient),則採檢病房別

(WARD_CAT)必填,若入院或就診型態(H_TYPE)為 2

(Outpatient)及3(Emergency),則採檢病房別(WARD_CAT)

不可填寫任何資料及空白鍵。

4. 試驗方式(ST_MODE)與藥敏試驗數值(ST_DATA)

(1) 應按實際試驗方法上傳資料,如:原試驗方式為 MIC,但因無法

取得可信結果而改採 Disk 之方法進行試驗,於通報資料前需將試

驗方法修正為 Disk再上傳。

(2) 當試驗方式(ST_MODE)為’MIC’、’Etest’時,藥敏試驗數值

(ST_DATA)為必填,其內容值需符合國際公認之標準指引

(如:CLSI)及醫院檢驗方式。

(3) 若為複方之抗生素,其藥敏試驗數值(ST_DATA)請以「/」合

併呈現(如:2/38)。

(4) 若有特殊情形,如:腸球菌對 Gentamicin High (G-004)及

Streptomycin High (S-002),因部分自動化微生物分析儀於此項藥

敏試驗數值註記為’SYN-R’及’SYN-S’,無法通報數值時,藥敏試

驗數值(ST_DATA)可通報’SYN-R’及’SYN-S’。

(三) 分母(類別(AUR_Class)為6)

(1) 類型(DATA_TYPE)分1(科別)、2(病房別)及3(全院),

不論有否檢驗、試驗結果如何,所有住院病人均納入計算。

(2) 需與分子同時上傳。

(3) 住院人日數之計算為算進不算出;住院人次數之計算,若出院後

再次入院,住院人次數另計1人次;跨科借床時,科別請以就醫

之科別作計算,非借床單位之科別。

(4) 同一年月,類型(DATA_TYPE)為3(全院)只能有1筆資料,

且分母有通報的病房別須至少包含分子通報的所有病房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