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 理 去 身 一 手 臂 而 只 見 桐 規 劃 動 芽 自 一 種 樹 很 好 的 樹 快 一...

3
20047/857 4756 滿 便 小狗悠遊於桐花飄 落的草地上。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Jan-2020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2004年7/8月57第47期

56

曾經,十分討厭油桐樹。曾經,年復一年,在中山高來回奔

馳,後來也走北二高,每年春夏之際,高速路旁樹上一片

白,然後一片鮮黃。一次跟弟弟、弟媳同車,我問弟弟:

﹁那黃色的是相思樹花,這我知道,那白的是什麼?﹂

﹁我們最討厭的桐花啦!我們山上就不少!豬不肥肥到狗去,以前決定

種櫸木,結果地裡的油桐子長成樹,長得比什麼都壯,又粗又大。﹂

桐樹?不對啊,台北家附近很多桐樹,開小小綠綠成穗的花,怎是白的?

豬不肥肥到狗去

弄了半天才明白:此桐非彼桐,開白花的油桐幹直而粗,綠花的桐樹則不一定。油桐的果

實可榨桐油,有毒,吃了會死人的。而油桐由於近年少經濟價值,所以任桐子掉落,生長,反

而更長得滿山遍野。

年輕時,和四姊、弟弟在竹東買了山,原先已有種杉木,因為當時台灣杉林傳染病,所以

附近一整座一整座的杉林枯黃掉,只有油桐和楓樹還好好的。我們姊弟三人把那將枯黃數丈高

的杉林賣掉,四甲地只賣得十萬元,重新

種樹。我

們做了一個﹁偉大﹂的決定,不種

果樹︵工太多了︶;不種檳榔︵那是害人

的︶,種櫸木好,可以做建材,而且就像某

保險公司的壽險廣告│活得愈久,領得愈

多。不見得期待百年樹木,但是如果自己

用不到那筆錢,不妨留給下一代再去賣

樹。最﹁妙﹂的是林務局對新植林者有獎

勵,一甲地有數萬元,我們幾個傻子,竟

認為植林是自家的事,不可向國家要錢,

不去申請。

僱工,種樹苗除草。問題是草長得

快,每年要花不少工錢,兩年後,就順其

自然,以為樹自己就會長得又高又壯,誰

知一忙兩三年沒去,一回南下彎路去看,

樹快一丈高,被盜挖了一些,原來櫸木是

很好的景觀樹。還有更讓我們吃驚的是有

一種樹長得更好,原來土裡的油桐子,發

芽、自然生長。買山隔數年,北二高開始

規劃動土。擁有那座山,隔數年去一次,

只見桐樹和楓樹長得又高又粗,櫸木細如

手臂而已,這不打緊,還有藤蔓纏住樹

身。一萬多坪,芒草都有一丈來高,你怎

麼理去?北二高完成後,去山上更方便,

尋找桃花源

潺潺小溪上桐花隨溪飄流,只有美好富足,

而非﹁飄零的落花﹂那種感傷。

文.攝影/丘秀芷

小狗悠遊於桐花飄

落的草地上。

芎林交流道下去數分鐘就到,卻次次過山而不

入。

姊弟三人只有很阿Q的說:也好,為台灣這

塊寶島盡一份水土保持的心吧!那座山草木就

讓它自然的生長吧!

很少去,就是去也只在山路邊,因為芒草太

密,爬不上去了,季節又不一定對,竟不知油

桐花是那麼燦爛而且壯麗,一大片一大片的。

這三年,客委會突然以油桐花作號召,讓大

家見識油桐花之美,我心中還冷笑:那是因為

你家沒發生豬不肥肥到狗身上去的事。要我欣

賞油桐花?不如欣賞相思樹吧,相思樹的功能

更多,花黃燦爛的,多亮麗!

五月相思四月桐

不過,想想,其實各有特色,相思樹現在也

不見得有大用,終究,木炭早已不是主流燃

料。油桐小白花單朵不好看,但一大片就數大

為美。再說:如果大家以看花為主,不去砍

樹,那麼水土保持的功效也就彰顯了,也沒什

麼好計較樹材的功能、果實有沒有毒了!只不

過,做山的人就有苦難言了。

心境轉換再去看桐花,啊,還不少,不只

桃、竹、苗,還有台中縣、南投縣山區,台北

縣也有不少地方,土城、三峽、三芝、陽明

creo

582004年7/8月59第47期

山、烏來、新店等地,只不過台北地區的

桐樹有大半是開小綠花的。

不一定只有客家人地區有桐花而已,

只不過似乎北部客家人聚集的地區必有油

桐花。也許跟日據時期桃竹苗被日本人強

制列為﹁經濟工業﹂考量,砍樟樹種油桐

有關。而

且客家聚落地區也不僅是四、五月

間油桐花可看,剛剛說的相思樹花也是壯

觀極了,而月桃花又是另一種美。其他季

節,能看到的東西更多了,不只觀賞,還

有﹁吃﹂是最重要的。

歲月遞變

換個心境,再去北二高,中山高來回

奔馳時,心境就開闊了,也想著,吾家山

上也是那麼一片絢麗。只不過,山上草木

太密,接近時,看不到樹端,也感受不到

那種﹁雪花飄飄﹂或﹁白雪一片﹂的美罷

了。

但是,去三峽大板根,看到了;去勝

興火車站,走過三義的山路,看到了;去

東勢林場,更可徜徉其間,峨眉、銅鑼、

北埔、尖石、香草叢林、九份二山、公

館、龍潭、大溪、三芝有的零星數叢,有

的簡直就是連綿不斷。

多半時候未必以看桐花為主,﹁順道﹂看

到,那種感覺更好,而有些地區,桐花和相思

花同時有,一片黃一片白,參差錯落,更不單

調。

由於九二一之後,密集去災區︵後來

更正為重建區︶,九九峰由童山濯濯漸轉為

又逢生機處處,那份驚喜更甚看桐花、相

思花。由

於想追尋先祖的腳步,近年密集去

銅鑼︵來台第一代祖塋在那兒︶,去三義│

先祖走過的路、卓蘭、東勢、石岡、翁

子、大坑,看桐花的心境很複雜的,因為

祖先是種樟樹、相思樹的啊,當日本人來

了,山大部分被沒收了,有的變成蕉園,

有的改種油桐,有的闢成麻竹林,而一再

改變,有的種果樹,有的變成熱鬧市鎮。

歷史就是這樣轉折,歲月就是一直遞

變。

失落的一級古蹟

換個角度,再遊北埔,已不只看秀巒

山或姜紹祖天水堂古厝,看﹁新厝﹂一九

六四姜阿新的小花園洋房,也是如今少見

的好宅第;而東方美人茶更香醇、北埔食

堂的客家菜依舊便宜又大碗。

南埔的客家人家,曬﹁覆菜﹂讓我想

起以前老媽媽每年冬天醃大菜︵即芥菜︶

曬覆菜。潺潺小溪上桐花隨溪飄流,只有

美好富足,而非﹁飄

零的落花﹂那種感

傷。

村,在金剛寺內想拍

照,一位出家人出來

制止,眾友咸認為這

出家人﹁孤癖﹂。不

過,想想,也許人家

只想讓這座寺,永遠

有自己寧靜的空間。

想起自己的﹁罪

過﹂,二十年前,一

再去北埔,看天水

堂、金廣福的珍貴。

再撰文報導,後來被

文建會注意,文章收

到文建會專集不說,

金廣福被列為一級古

蹟。從此很多訪客絡

繹不絕,更有順手牽

羊之徒,從此﹁天水

堂﹂大門深鎖,而一

級古蹟金福的公館雖

受注目,卻沒維修,

客家大歲主角:朱陸豪與劉琪捧著桐花。

北埔天水堂如今大門深鎖。

creo

2004年7/8月61第47期

60

一次颱風竟垮了。

金剛寺內部不願被拍照,是可以理解

的,我們只拍外貌。正如我們今年去三

義,走崎嶇山路去看油桐花坊,有一部客

家大戲開拍,男主角朱陸豪女主角劉瑞琪

也都來了,大家歡天喜地,但是上山的產

業道路中,碰到一位山裡人,他卻不滿,

因為來去的人太多了,造成塞車,而且看

桐花的人愈多,對他們愈不利。

因為很多吃食店、民宿、咖啡室應需

要而產生,可是對做山的人可一點好處都

沒有,只有來去出入增加不便,而且山裡

的寧靜被破壞了。尤其有些惡客,隨手丟

飲料罐、垃圾,更讓他們火大,最可惡的

是﹁順手﹂摘果、挖筍子、摘花。

客家人很喜歡在住處周圍種花,種各

種不同的、珍奇的,原就是自己種花賞心

悅目,但被人摘去,甚至整株偷掉,是可

忍孰不可忍。但遊客往往認為﹁摘﹂一朵

花有什麼關係?

世外桃源

客家人好客,但多數生性保守,幾代

人到自己也一輩子做山,要讓他們改變營

生方式,需要更多的說服,更大的契機。

也有例外的,峨眉

鄉就有二對夫妻很特

別,鄭永國先生和沈東

寧先生,一九八四年二

人約同時間跟邱煥堂先

生學習陶藝,二人相約

買一塊山,蓋房子,毗

鄰而居,工作於斯,起

居於斯。房舍進口處就

一大片高大的油桐樹

林,我們拜訪車停處就

桐花滿地。

二對夫妻把房舍建

好,也植一些花木、挖

口水塘,有人來時蛙嘓

嘓響而鳴,彷彿致歡迎

詞。他們二人志趣雖

同,但陶藝風格不一樣

各有特色。

三義雙潭村的廖增

春先生又是一番景象,

他不止做陶藝,還提供

咖啡、擂茶、也教人認

識有機蔬菜。他養一隻

小狗跟前跟後,後來,

我們喝咖啡時,牠老哥就在桐花滿草坪的

那兒憩息,比人還悠閒。

﹁金龍窯﹂又不同,裡面有老師傅示範

做水缸,原來大水缸不能﹁拉坯﹂而是一

截截泥巴接起來,我想起少年時家中的大

水缸,原來那都是手工打造出來的,小的

陶藝和大的不同。

如今用不著大水缸,但買個小茶壺、

茶杯回家,不虛此行。

隨遇而安

看客家莊,最主要的當然是吃客家

菜,二十多年前,我去銅鑼一家﹁東山製

茶廠﹂吃客家菜│那是當時縣長謝金汀介

紹我們去的。後來我辦活動,常以東山製

菜廠為一個參觀處。

早先茶廠還有製茶,包括曬茶、去

青、烘焙、搓揉等過程,後來竟只有賣餐

點。主持人也換了,只是我去,他們還認

得,總認為我是﹁銅鑼的女兒﹂,對我特別

優待。其

實慚愧,我只知道第一代祖祖塋在

銅鑼,對了,銅鑼還有一位陶藝國寶吳開

興先生。

勝興車站附近,也有許多特別的館

子,一次我和女兒前往,在小山路中走啊走,走

到一家叫﹁東倒西歪﹂的地方用餐,就在戶外林

子下,十分悠然。這時已不只享受美食,更在享

受美景。

三義一個地方乾脆叫﹁油桐花坊﹂,今年公

視客家大戲開拍,也以此為祭祀天地、田都元帥

的地點。此地吃飯的地方可以看到遠處起起落落

如雪的桐花。而頭頂上就是桐花,風一吹來,一

朵朵旋轉而下。

不一定桐花開時,其他的季節也有不少又便

宜又美味的佳肴,總要自己找。北二高、中山

高,幹道固然好走,邊走產業道路、山路邊找吃

的東西,好像累點也是不錯的。

我有一群﹁遊友﹂就是最愛﹁隨遇而安﹂,

像一次冬歲,我們下雨天走到虎山,由卓蘭進

去,然後在那兒用餐,就開心極了。這群遊友有

曹又方、熊旅揚、汪季蘭等新聞人,嗅覺﹁特

敏﹂。我當然也還可以。

吃東西守一個原則:景美、人拙、自然,那

都是加分的。當然,最主要還要自己的心境無

求,隨緣。

其實不只吃美食,尋美景、找好玩的地方,

不也是全部是要聽其自然、隨緣,不要挑剔、不

要預期什麼,反正就是走到那兒欣賞到那兒,桃

花源自然會出現,不是嗎?

女作家愛亞在桐花前。

女作家曹又

方於南埔水

車前。

cr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