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水文化孕育下的无锡人 一本关于病毒的科普读物szb.wxrb.com/pc/attachment/202006/05/59154672-2d43... · 三曰动。无锡人是善动的。 “动”是水的特质,水的常态。四

·08· 2020年6月5日 星期五编辑 任然 组版 陆德强

周刊·文 学·无锡商报·

·万象·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世间·

·江南文化拾萃· ·思想起·

·琐记·

悠 汤青 摄

无锡多水。历史上就是一个水乡泽国。泰伯奔吴后,即开伯渎港畅通水路。老无锡城因一弓九箭的水系,使枕河人家、水弄堂成为城市名片。可以说,无锡的区位优势,主要得益于水。水孕育了无锡,使她成为鱼米之乡。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水文化,深入了无锡人的骨髓和血液成了基因,由此形成的性格特征和行为逻辑,在无锡人身上有着充分的体现。

一曰思。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里面有着对生命深层次的哲学思考,也是对天人合一命题的解读和诠释。这中间,水这个中介所起的作用是关键因素。水文化孕育下的无锡人,必然有与之相连、相通的地方。因此,无锡文化人中的精英都有着善思的特点。

钱穆苦读善思破解了中国历史中若干难题,成为一代史学大师,留下的随笔集《湖畔遐思》更是被后人视为“善思”的佳作。钱锺书以长篇小说《围城》扬名,又从学术入手,有《宋诗选注》《管锥

编》等深邃博大的皇皇巨著。无锡人确是善思的。提倡

“价值论”的无锡籍经济学家孙冶方,即使身处逆境,也没有放弃对真理的追求和事物本质的思考,以腹稿形式默拟着一篇又一篇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从而成就了一部27万字的代表作《社会主义经济论》。

二曰柔。水滴石穿,以柔克刚,这些元素体现的都是柔的力量。柔是水的特质,它直接影响到无锡人的性格。小心谨慎,关键时刻愿意退一步。这个“退一步”里有讲究,不是胆怯、退缩,而是精明、诚信,从而形成了一种区域文化特色。有时候不是靠先发制人取胜,而是以后手棋来求生存、图发展。这样的路更难走,要求也就更高,由此换来的往往却是海阔天空的局面。

这中间,开辟了周新镇的周舜卿颇值一说。有一次,周舜卿在路上拾到一张洋行大班的千元大洋支票。当时1000元大洋可以在上海买幢洋房,周舜卿却立刻赶到洋行把支票还给大班。不久,周舜卿就被调去洋行任职。

以后的故事虽然更具传奇色彩,但周舜卿的根始终立足于诚信之上,于灵活中发展着自己的事业。这说明,水是柔的但也是坚韧的,在千回百转中,它总有能力汇入大河,流向辽阔的大海。

无独有偶,在无锡工商业巨子荣德生的创业史上也屡屡出现这种以柔克刚的现象。如今,在梅园诵豳堂中,有一副隶书对联: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虽然不是荣德生所作,却是他一辈子认可的理念,体现的正是无锡文化中“柔”的一面。细加揣摩,可以洞窥荣德生的人格精神和价值取向,也可以视作他一生立身处世的写照,是一种大化之境。

三曰动。无锡人是善动的。“动”是水的特质,水的常态。四通八达的水路给“动”创造了种种便利,也在潜移默化中开发着无锡人的智商、情商,造就了无锡人善动的习惯和灵巧的性格。无锡被誉为近代工商业发祥地,诞生了荣、唐、薛、杨等六大家族。这些家族在本土起家后,都是善动的,在走出无锡后取得了更大的

发展。以荣家为例,荣宗敬、荣德生以面粉起步发迹于无锡,但是真正做大做强还是因为走出无锡,到上海兴办企业,并在抗战大后方继续发展的缘故。荣家能长盛不衰,善于“谋定而动”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只要动,就有发挥长处的机会,觅到成功的途径,如果画地为牢,即使有本事,也难以有更大的施展。无锡是“苏南模式”的发源地,其乡镇工业地位“彪炳史册”,而在实践中形成的“四千四万”的做法,恰恰是由“思、柔、动”结合而成。无锡地域不大,人口密度却很大。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无锡农民“穷则思变”,办起了乡镇企业。这在当时风险不小。这时候,一个

“动”字起了大作用。这个“动”,就是做了再说,敢于突破条条框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实践中取得成效后,无锡又注重舆论导向作用,做足、做好总结。

水文化孕育下的无锡人,其特点当然不止这三个方面。但是,这三个方面无疑是无锡人性格中的积极元素,也是无锡人安身立命、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水文化孕育下的无锡人□张颂炫

赞阿合奇

金山银谷雪成溪,滴水成河两岸栖。牛马羊如云雾雪,牧鞭飞舞写传奇。

赞柯尔克孜人

山顶英雄著史诗,马背悠弹库姆孜。牧羊也仰猎鹰志,世代长传玛纳斯。

咏沙棘

雪域高原物异奇,风尘漠漠毓沙棘。针芒如剑照霜月,不怨贫寒红满枝。

悯羊

高山峻谷鸟声凄,天旱地枯牧草稀。辘辘羊肠攀峭壁,食难果腹雪充饥。

阿合奇散记□李桂林

要不是这场疫情,我不会去阅读这本美国人卡尔·齐默写的《病毒星球》。

“人类本质上不过是一堆不断混合、闪展腾挪的DNA,其中8%的片段来自病毒。”

“69%的人携带了一种致癌病毒,当事人却不知道。”

“止咳糖浆除了给感冒患者心理安慰以外,更有一定几率导致心悸和死亡。”

“讲述与病毒难舍难分的故事。”封面上的几个关键句,足以吊起我

对这本仅8.7万字小书的“胃口”。但通篇“翻阅病毒”,还是需要有一定的胆量或心理准备的。

病毒,是恼人的,发作起来又是非常可怕的。然而书中呈现的病毒实景图片,绚丽多姿,与我想象中的截然不同。无论是让全球植株染病的烟草花叶病毒、感冒最常见的元凶鼻病毒,还是流感病毒的橙色“外衣”(病毒的包膜)、溶液中悬浮的人乳头瘤病毒,在显微镜下都极具观赏力。它们平稳悠然,在人体内溜溜达达,似乎远离喧嚣。反观现实,我对病毒的感知还是停留在那些致命病毒,如狂犬病毒、埃博拉病毒,还有许多年前的非典病毒,这些疾病传播快速,死亡率很高,像埃博拉病毒感染后的死亡率高达90%,狂犬病毒病发后的死亡率几乎是100%。

在新冠病毒出现后,触目惊心的后果,会让我们追问病毒的前世今生。病毒到底带给人们什么?

我们用肉眼看不见的病毒,却在地球生态系统中非常活跃,它们把DNA在不同的物种之间搬来搬去,为生物演化提供新的遗传材料。从微生物到大型哺乳动物,无一不受其影响。病毒的作用还影响地球的气候、海洋、土地、植物、淡水。这些微小却威力无比的病毒,和我们拥有同一个地球。事实上,病毒并非总是面目可憎,人类吸入的氧气里,有1/10是病毒惠予的。被视为宫颈癌罪魁祸首的HPV,其实男女通吃且分布广泛,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与人类和平共处。病毒在不同宿主间穿梭,有一定几率携带上一部分宿主的基

因片段,然后插入到下一位宿主的基因里。在你感叹人类或其他物种多样性的时候,别忘了其中也有病毒的一份功劳。

譬如,鼻病毒在体内感染的病毒不多,不会造成实质性的伤害。感染后嗓子眼发炎,分泌出大量的黏液,而要使感冒逐渐康复,需要靠这些病毒把免疫细胞召唤过来,免疫细胞可以帮助患者把病毒打败。

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我国历史上有很多防治瘟疫的医疗著作和方法。《汉书·平帝纪》记载,元始二年,“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提出了“隔离”是防疫的重要举措。明代中期我国就出现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术。18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爱德华·琴纳发明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方法,后经几代科学家研制出灭活天花病毒的疫苗。终于,随着医学科技发展和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霍乱、鼠疫等这些曾经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的传染病逐渐得到了有效控制。

然而,病毒的再生、传播力实在太强了。可以说,科技创新的速度是相对滞后的。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不仅是历史上总结出来的防疫经验,也是此次疫情中及时采取的防疫手段。再换个视角,无论是医学专家,还是一线护士,最深切的感受还有:每个人的健康说到底是免疫力在起作用的。再好的抗病毒药物,也没有人自身的免疫力来得牢靠。现在,新冠肺炎疫情让许多人面对病毒的“威猛”,重视起多渠道疫情监测和快速反应体系的运作,以及重大公共卫生风险研判、评估、防控、决策、预警平台的推出。相对于对人的健康的保护,这也仅仅是辅助。经过亿万年演化而来的病毒,原本就包含两面性,一是给予生命的物质,二是代表致命毒液。由此,赋予这个世界必不可少的创造力。

这本藏有惊天秘密的病毒科普读物,写得如此优雅从容,娓娓道来的情景叙事真让读者着迷。我们因此可以不再害怕蜂拥而至的病毒攻击。

一本关于病毒的科普读物□周晓慷

逛老街,新华书店门楣上赭红色大字发出沉静的光。三十多年了,位置没变,墙椅没变,只有书籍来来往往变换着。

“过来啦!”戴着青布袖套的老板从老花镜上方瞧我,语气透着熟稔的和蔼。我笑着点头,走到摆放热销书的长桌上,抽出一本《苏东坡传》。油墨特有的清香扑面而来,带着家乡的味道……

小时候我爱折腾,一会儿骑着脚踏车呼啸而过,一会儿在路灯下滑冰场上转到飞起,还爱跟祖母一起看戏,边看边跟着唱。这些都是喜欢,唯书是瘾,哪天不翻翻书就像犯了酒瘾一样坐立不安。每周的零花钱一拿到,我就跑新华书店,瞅准、结账,眼皮不带眨就贡献出全部家当。跟买书速度匹敌的是看书速度,一本带图西游记两三天阅完,百来页的故事书一天就看完。母亲常说我不是看,是啃,狗啃骨头的速度,我就笑嘻嘻地趴在正在换围裙的母亲背上说:

“再买一本给我啊,小狗妈妈。”“那个拎着蛇皮袋的人要买菜,你

个‘细书朵头’(小书呆子的宜兴方言)去叫过来做咱家生意。”母亲扯我辫子,想让我知难而退。

“叔叔,”我仰着红扑扑的脸蛋,眼镜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我家店里应有尽有,您要不要买点卤牛肉回去啊?”我想了几秒钟,跑到买菜的中年人面前。“哦,”那位叔叔弯下腰,估计第一次见到这么小的推销员,笑了下,“好,走,去看看。”

刚出锅的卤味香味四溢,颜色诱人,蛇皮袋叔叔一下买了两百多块钱。作为酬劳,母亲又给我买了一本小人书。

三年级时开始练随堂作文了,写母亲。因为落笔太过真实,我的第一篇作文以高度还原生活、感情极其细腻得了全班第一,还赢得两本课外书的额外奖励。接着班里涌现出一股学习风,老师号召大家跟“才貌双全”的花同学一起读好书。事实上,我看书跟吃东西一样随意。科幻的《四条金龙》、武打的《射雕英雄传》、夏目漱石的《我是猫》,我都囫囵吞枣往脑子里倒。有段时间我钟爱小

仲马的《茶花女》,玛格丽特对真爱的义无反顾感动了所有人,包括我们这些小屁孩。四年级开始因为家境原因我们四处迁徙,每次搬家都不得不放弃一摞书,到最后已遗失十之七八。难过之余,每到一个新址我仍先找能买书的地方,书店上不起,就到小摊上淘。

春夏交际时,菜场出口一直有个婆婆在那猫着腰卖百货,搭售封面不全的旧书。有一次我看中一本包装完好的《万花楼》,爱不释手,连续去蹲着瞅了两天,第三天下了雨我仍旧去摊上看。婆婆说了句娃娃怪可怜的,就让我捧回了家。我开心雀跃,笑得满脸水花,分不清是雨还是泪。我还写了一篇小小说,名唤《从天而“将”》,给小伙伴看,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只可惜当时投稿诸多不便,不然多一个少年作家也说不定?

书看多了,除了心思简单,我还是“仗义执言”的大侠。六岁从嘴里蹦出第一个成语是提醒欺负人的小伙伴要有

“自知之明”。八岁给隔壁店偷懒的小评叔作了一首诗,恨得他追着我打了好多天。进了大学,我抱着堆到鼻尖的莫言、二月河的作品,和娱乐活动划清界限;当大家抢着投简历时,我还在为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落第十遍泪。

毕业后我进了一所大学工作。那段时光,书排满宿舍,人简单明净,精神流连在阳光灿烂的校园里,连空气都含有紫薇香味。虽然最后我还是选择了离开,但那一年成就了数年中最好的自己。哪怕如今细纹丛生,皮囊老去,但只要念起彼时,嘴角始终会有微笑的弧度。

十余年弹指过,我有了志同道合的亲友,也获过一些大大小小的奖项。过了有书饮水饱的孩提时段,过了跌宕起伏的少年岁月,也过了飞蛾扑火的唯爱年华。我不知道待白发苍苍,会不会遗憾走出那座记忆金光中的象牙塔,会不会后悔因为寻觅书中人而错过一个又一个值得珍惜的眼前人。但我知道,卅年一真心,事事皆可平;知己无须多,一二视同怀。愿天下爱书者,窗前流水枕边书,故人依然。

窗前流水枕边书□陈怡伶

无意间读到一首写绿色邮筒的诗——“邮筒里有更多的花朵和草以及鸟声/它们躲在信封里蹦跶,或鸣欢”“在你心灰意冷的时候它会闪现繁枝茂叶/一些词语的雨水,让你获得葱茏”。这样的句子令我深深怀念起书信来。

信,在互联网时代已成为老古董。只要手机在手,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以快速度进行联络。然而,在我尚不知手机为何物的青年时代,书信也曾雪片似地到处翻飞。我和远方的同学通信,分享彼此五光十色的大学生活。我也给家人写信,其中写给母亲的一封挺有意思。那年二十岁的我和一位女同学坐长途车去黄山,母亲拦不住却难以放下安全之忧,于是我写下慷慨激昂的信,颇有好女儿志在四方的气概。现在回望不禁哑然失笑,不就是去趟黄山嘛,搞得像英雄赴战场似的。可我感谢它真实记录了青涩的自己:尚未出过江苏省,憧憬广阔神秘的外界却心怀忐忑……后来自己也当了母亲,在成长的某些节点又给儿子写信。每次把信投进邮筒,会有希冀的鸽子在心底的天空

飞翔;若邮箱里蓦地出现来信,那种欢呼的心情犹如麻雀在枝头跳跃。我很庆幸自己保存了大部分信件,它们留在时光的山谷里,成为随时可以开启的收藏。

在更遥远的父辈时代,书信几乎是唯一可以远程交流的物件,我曾被父亲讲的故事深深打动。上世纪六十年代他作为江苏医疗队的一员远赴新疆喀什防疫,同行的一位镇江医生才新婚三天。他每天给心爱的妻子写封信,然而医疗队需巡回走动,每隔十五天才能集中收发信件。父亲说邮差是高大英俊的维吾尔小伙,他骑马而来,“哟呵”一声中潇洒地投下大邮袋。那位医生激动地去拿妻子的十五封信,同时寄上自己的十五封。那些夜晚他会甜蜜地读信、写信,而身处的草原又是绝美的背景。在父亲的描述中,我似乎能跨越时空看到那动人的场景:草原月色朦胧,远处有星星眨眼,风儿带着草香吹过来,真诚朴素、深沉久远的情感在默默流淌……

后来,随着电子邮件的兴起,书信渐行渐远。原以为只是投递方式的改变,然而新技术一

个个出现,即时消息、视频聊天等一统天下,少有人提笔写心曲了。有人也许会说通话不是更快捷吗?是,可在快捷的同时却生出大量止于浮表的交流,甚至只是一些碎片化信息。而书写是经过思路梳理的,更适合表达内心深层的情感和某些难以说出的话。如今,书信更多成为历史中的审美,诸如与之相关的文雅花笺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之类的句子。

其实,无论哪种沟通方式,目的都是希望彼此更深地理解对方。手机发明的本意也许是让人们更快速、方便地联系,结果却往往是人与机连接得更紧密。有时明明两相对坐,可活在手机中的彼此却于咫尺间隔着天涯。将此番场景与谋面不易却情深意切的书信时代相比较,令人唏嘘。

手机是有信号灯的,平时几乎察觉不到。然而,在黑暗中我们会发现灯光在一闪一闪,犹如萤火虫提着小灯笼飞来飞去。这亮闪闪的小灯也许在说:嗨,我在这里,请你看见我!我想,无论科技如何迭代,无论通讯方式如何演变,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呼唤是永恒的!

留在时光的山谷里□庄红蕾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