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17) A5 Friday,October 16, 2015 七十年风雨guojiribao.com/pdf/gjrb/20151016/A5.pdf2015年10月16日(星期五) Friday,October 16, 2015 唐朝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曲江》里

巴中特辑(17) GUO JI RI BAO (JAWAPOS GROUP) A5Lt : Hrs

■ 2015年10月16日(星期五)

■ Friday, October 16, 2015

唐朝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曲江》里

有一句名言:“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

十古来稀”。使大家印象深刻而成了对老

年人的一种善意称颂,那个年代七十岁是

高寿稀有的事了。今天当我们纪念巴中

母校建校七十周年时,对许多 64 届同学

来说更有意思地同时也一齐庆贺我们自

已古稀之年七秩大寿吧!

1945 年 8 月 15 日当日本投降后,被禁

止的华校初高中教师们深感重整教育的

重要,遂自发联合各中学:八华、华中、广

仁、福建馆、华侨公会骨干代表商建一个

高质素的中学並集合师资纠正以前各帮

派各自为政各办附中的局面,1945 年 9 月

八华教师刘宏谟提出了“联合中学”的构

想並取得了一致赞同。但由於各校董事

会帮派思想认识不一,拖而不决,于是各

中学的教师们代表:刘宏谟、韦同芳、司徒

赞、刘耀曾、何福同、赖绍基、温湘兴、王

耀西、沈珍传等就由下而上先由教师们”

基层联合”,发动宣传向侨界呼吁,得到了

华侨社会各界认同和支持,终于由三大侨

团:广肇会馆、福建会馆、华侨公会合併成

的“联合中学”诞生了!1945 年 10 月 6 日

在新报、天声日报登广告招新生,报名者

源源不绝 1100 多人,录取者 800 多人,並

在 1945 年 10 月 15 日正式开学。从此“联

合中学”(后改为“巴城中学”)为印尼华侨

的教育事业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国家和

社会培育了许多杰出的人材和师资,在优

质的许多国內外名牌大学毕业的老师们

精心教育下,巴中不仅是全印尼华校甚至

是东南亚华校首屈一指的学府,学生们也

以巴中生为傲。

岁月荏苒,风风雨雨七十年,从走出

校门开始, 无论出国深造或走向社会,每

个人走过的路和遭遇不同,相同的也许是

都经历了许多辛酸苦辣不足为外人道的

冷暖,不管顺境逆境,成功与否,回首往事

时总为逝去的青春年华岁月感慨万千,缅

怀在巴中高中三年里的快乐时光,天真浪

漫 的 不 知 世 途 艰 险 ,无 忧 无 虑 的 嘻 哈 人

生。那时小伙子们猫王的发型是油亮的,

白 衫 短 袖 口 还 要 折 一 折 才 显 得 有 型 呢 !

白裤子要浆烫的贴身有骨,骑着单车吹口

哨是对小姑娘们善意的欣赏,对不知名的

一群靓妹们一人叫一个名:“英”、”娘”、”

玲”、”玉”!,往往博得有一个回眸嫣然一

笑!更开怀大乐了!再调皮的有时拉拉

姑娘的小辮子恶作剧罢了。而白衬衫白

裙子的小姑娘们都是纯洁的白雪公主,盛

苞待放的花朵,裙子刚及膝的几朵校花一

阵香风走过来,回头率百分之百,后面总

有几个个护花使者尾随着,得意的鬼脸其

实无伤大雅。那些年留下的风华正茂美

好回忆实在难于忘怀!

更思念的是那些任劳任怨倾囊相授的

老师们,他们传授的不仅是知识,而是做

人之道,他们有的是两袖清风,但颇有民

国文人的风骨,作育英才为已任,为人师

表甚得家长和学生的尊敬。

高一时班主住杨谦孚老师活像“老夫

子”里的大番薯,矮胖圆碌的身子头上只

剩 稀 疏 几 根 ,垂 下 的 老 花 镜 架 在 鼻 樑 上

说 孔 乙 己 时 和 蔼 又 可 亲 ,开 心 时 摸 摸 双

下 巴 说 ”温 两 碗 酒!,要 一 碟 茴 香 豆 !”。

生物老师丘润民浓浓的湖南腔教解剖青

蛙,黑板上的字写的像蚯蚓又像青蛙腿,

觉 得 难 看 ,待 国 庆 节 写 大 字 横 幅 时 才 发

现在礼堂上拿着大毛笔气定神闲龙飞凤

舞 的 正 是 丘 老 师 ,原 来 是 书 法 大 家 ! 可

惜没有机会学两手。暑假到印尼地理老

师 黄 城 温 家 里 帮 忙 绘 制 印 尼 地 图 时 ,门

口接我的戴着粗框眼镜塗着鲜口红穿花

旗袍的黄师母有点眼熟,想起来了,竟然

是我在八华读小学的班主任教 Mr. Presley

的温老师。高二的班主任巫公引老师吟

诗 时 摇 头 晃 脑 像 个 秀 才 书 生 上 私 塾 堂 。

教代数的林顺河老师年轻的更像邻家大

哥,腼腆地挥一挥前额头发,开平方写满

整个黑板,生怕学生不明白,钟声响了还

解不停。教化学的李习生老师硬朗的身

子 俊 俏 的 脸 难 得 嘴 角 挂 点 笑 ,佩 服 他 手

在黑板上眼睛总能一直望上看着墙角对

角 线 ,初 时 还 以 为 墙 角 上 挂 有 一 只 壁 虎

呢?还是温持祥老师的化学元素表和制

香 皂 有 趣 点 ,他 总 是 笑 容 可 掬 有 点 梅 兰

芳 的 花 旦 味 ,尤 其 一 曲《半 个 月 亮 爬 上

来》显出有些功架,常引同学们起哄!沒

有比交通大学出身的物理老师韦同芳更

难考的试了,能及格已属庆幸,广西白话

的国语真要用心听,”汽车”听到的是”喜

斜”,“拉力”听到的是“赖立”,老抱怨说

我 们 一 代 不 如 一 代 ,说 他 早 期 的 学 生 很

轻易地考上剑桥、牛津、清华北大,他穷

一 生 心 血 的 物 理 实 验 室 规 模 设 备 齐 全 ,

当时应属数一数二吧!几何老师萧孟安

肥 胖 红 润 的 脸 富 态 神 韵 活 像 掌 柜 多 一

点 ,一 手 绝 活 黑 板 上 随 便 一 圈 就 是 一 個

正圆形,A 角+B 角=C 角分数最好拿。慈

眉善目的中国地理徐先佑老师能指出地

图上天津、武汉及重庆的位置 100 分也一

样好拿。曹辉贤老师的历史平板直述显

的枯燥索然无味。林苍老师是天津南开

大 学 科 班 出 身 的 作 家 ,要 拿 他 的 作 文 80

分不容易啊!每当曹雪贤老师拿着英文

书大声朗读时,我老望着他那大肚子想,

腰 围 有 50”吗 ? 他 怎 么 能 挺 着 大 肚 皮 打

球?还当教练呢?高三时班主任温鸿琳

老 师 是 我 们 很 尊 敬 的 老 师 ,浓 厚 的 客 家

国 语 Sam Sam Tek Kiu 成 了 我 们 开 心 的 玩

语 ,他 对 学 生 的 认 真 教 学 和 俭 朴 的 生 活

更 加 深 了 对 他 的 敬 意 ,班 会 每 月 必 家 访

老 师 兼 送 点 牛 奶 饼 干 。 说 来 也 巧 ,1965

年 我 考 上 泉 州 华 侨 大 学 土 建 系 时 ,碰 上

系里原清华大学二级教授李颂深是客家

人 ,闲 聊 中 他 提 起 想 找 一 位 昔 日 南 京 中

央大学同窗好友温鸿琳,据说到了南洋,

踏破铁鞋无觅处,竟通过我们找到了,可

惜 政 治 原 因 天 各 一 方 ,始 终 不 便 联 系 。

同 样 在 华 大 ,某 天 中 午 宿 舍 走 廊 上 闻 到

了熟悉又剌鼻的浓烈烟丝味,走出一看,

果 然 是 陆 並 培 老 师 叼 着 他 那 烟 斗 喷 着

呢 ,用 印 尼 语 调 的 国 语 说 他 如 今 到 华 大

印尼语系当副教授来报到了。

往 事 如 烟 ,匆 匆 几 十 年 就 这 样 过 去

了!许多老师都已经离开我们了,但他们

的音容宛在脑海里,他们的教诲我们依然

铭记在心。建校七十周年之际,也借此让

我们重拾尘封的片段回忆来深切怀念教

育我们成长的老师们!

巴 中 母 校 风 风 雨 雨 不 觉 间 也 已 走 过

了七十年,从 1945 年 10 月 15 日直到 1966

年 7 月 1 日学校被封闭,二十二年间培育

了 数 以 万 计 的 华 侨 子 弟 成 材 ,散 布 世 界

各地不同的岗位,有的属国宝级的,例如

47 届的李成立荣获新加坡政府颁授工程

界 最 高 荣 誉 终 生 成 就 奖 ;57 届 的 林 慧 卿

是 乒 乓 球 女 单 、女 双 、混 双 三 料 世 界 冠

军 ;52 届 的 黃 强 辉 是 全 中 国 举 重 冠 军 ;

47 届的梁明常是原电子工业部研究所所

长 ;47 届 的 黄 瑞 芳 曾 代 表 台 湾 驻 印 尼 大

使 ;48 届 的 幸 赋 康 曾 在 外 交 部 任 中 日 友

好 协 会 会 长 ,至 於 任 教 世 界 各 地 大 学 的

教授不知凡已。而事业有成的社会名流

商界巨贾也不乏巴中生!

巴 中 光 辉 的 历 史 深 深 影 响 了 几 代 华

侨 子 女 ,功 不 可 没 ,名 垂 青 史 。 十 年 树

木,百年树人,我们要感谢当年有识之士

社 会 贤 达 出 钱 出 力 创 办 了 巴 中 ,才 有 今

日的你和我。由于旧政权对华文的歧视

和压制,华文教育被断层了 40 多年。风

雨 过 后 是 睛 天 ,今 天 我 们 很 庆 幸 巴 中 后

继有人,在他 (她 )们事业有成时,这批巴

中 杰 出 的 校 友 们 秉 承 前 辈 足 跡 回 馈 社

会,遵循校训〔乐观、进取、合作、奉献〕精

神 重 树 巴 中 旗 帜 ,排 除 万 难 出 钱 出 力 终

于 2013 年成功复辦 了“巴中三语学校”,

我们要深深感谢他们无私的奉献!你们

的善举福德恩泽同样将会影响几代的华

侨子弟,永垂青史!

因 巴 中 我 们 是 同 学 ,同 学 是 没 有 血

缘 关 系 的 兄 弟 姐 妹 ,在 人 生 列 车 上 我 们

曾 经 是 一 路 有 你 的 亲 密 伙 伴 ,有 的 已 经

先 我 们 下 车 到 达 目 的 地 ,我 们 也 将 随 后

而 至 的 逐 个 下 车 奔 向 同 样 的 目 的 地 ,而

今天还在车上的你我该珍惜相处的每一

刻。我们都已届孔子曰的:“七十而随心

所欲”之年,历尽沧桑,也明白了世事洞

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名利地位富

财都是过眼烟云,看破放下知易行难,唯

有随遇而安,聚散都是一种缘份,君子相

交不需引吭高歌,但愿细水长流,十年未

见 ,重 逢 一 句“ 您 好 吗 ?”,相 视 一 笑 ,一

切尽在不言中。十年前大联欢大家尚健

步如飞,如今都已老态毕现,希望这次建

校 70 周年大联欢开开心心来相聚,平平

安 安 回 家 去 ,再 次 留 些 夕 阳 余 辉 下 美 丽

的回忆!

于香港 24-8-2015

七十年风雨(贺巴城中学建校70周年)

香港64年届 郑荣光

从 1998 年开始迄今,《校园·校园》系

列文集已出三集,至这本《怀念》已是第

四集了。我们深信,无论怎样困难,凝聚

巴 中 校 友 心 血 的 这 一 系 列 作 品 集, 一 定

可 以 继 续 编 选 和 出 版 下 去 。“ 只 要 青 山

在, 不 怕 没 柴 烧 ”, 只 要 稿 源 不 缺 、经 费

不愁,五、六、七集……是不成问题的。

在维系海内外巴中校友的《会讯》因

特 殊 原 因 而 无 法 继 续 出 版 的 日 子 里, 这

一系列文集就成为全球各地巴中校友怀

念母校时的精神寄托所在。毕竟文集内

的文章时间性不强,应景的不多,相对来

说,无论话题、内容都比较隽永,更值得咀

嚼再三,因此它受到很多校友欢迎,面世

后引起热烈反响,是很自然的事;而第四

集 征 稿 以 来 稿 件 空 前 地 多, 亦 是 一 个 有

力 的 证 明 。 我 们 似 乎 还 应 看 到, 这 一 系

列文集的出版,对于积累世界华校资料,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母校的生平、血

肉、片段有不少只存于知情者的记忆库

中,如果不用笔录下,很快就随风而逝了;

“ 文 集 ”的 设 置, 便 于 有 心 人 以 文 字 载

入 。 我 们 感 到 十 分 高 兴 的 是, 由 于 我 们

采取这种“书”的形式处理校友的作品,

与一般的图书无异,前三本文集《校园·校

园》《回眸》、《真情》在香港出版后,不但

政府各区的公共图书馆内可以看到,一些

大学、中学的图书馆也有购入,“巴中”的

精神堪称发扬光大影响深远了。这是一

般纪念特刊和专刊所不能比拟的。

本集以“怀念”命名 ,一方面“承上”,

用 了 两 个 字 的 , 以 示 整 齐 , 另 一 方 面 , 本

集有关“怀念”的文章 ,份量不轻:被“怀

念 ”者 , 既 有 在 天 国 微 笑 的 师 长 , 也 有 事

迹 成 就 值 得 我 们 赞 美 仿 效 的 健 在 者 , 且

怀念的也不仅是人物 ,还有很多是事 (事

件 )、物 ( 东 西 )、地 ( 地 方 ), 与 时 ( 岁 月 ) 涵

括既广 ,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了 ,如要说

其意义 ,那该是俄国诗人普希金所说的 :

“ …… 过 去 了 的 …… 就 变 成 亲 切 的 怀

念”吧。

《怀念》在编排上依然如前几集,按照

大致类别分成多辑。特别需要说明的是,

由于所收到的稿件非常多,我们不能不有

所割爱和选择。原则上每位作者至少都

有一篇文章收入;而有个别文章长达万字

以上,篇幅所限,我们也不得不有所节选;

但这都不是绝对的。有的短文,我们酌情

收入两篇;有个别长文是属比较重要的资

料, 我 们 全 文 照 录 了 。 一 本 书 的 编 选, 是

非 常 伤 脑 筋 的 事; 编 委 三 易 其 稿, 才 编 成

今天这个厚达 368 页的样式。编书之事,

最难尽如人意,常常是顾此失彼, 难于面

面俱圆。幸亏五个编委都没有什么私心,

工作也就大胆分头去做了。

2003 年 是 多 灾 多 难 、起 伏 动 荡 的 一

年。《怀念》姗姗来迟的原因,衍章兄已在

《后记》详述,不再赘言。但无论如何,令

人 高 兴 的 是, 它 还 是 顺 利 地 出 版 了 。 我

们深信,大家仍是一如既往地喜欢它, 被

激起的巴中情怀还是一样那么强烈。

2005 年是巴中 60 周年生辰,我们盼望

能在该年出版第五集。但是否能依时出

版, 当 然 有 赖 于 大 家 在 稿 源 和 财 力 方 面

的大力支持,愿此美梦成真!

2004 年 1 月

《校园·校园》第四集《怀念》序香港 63年届 黄东涛

东瑞在屯门迦密唐宾南纪念中学的获益书展为同学签名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