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御窑,中国传统文化的硕果 - epaper.jxnews.com.cnepaper.jxnews.com.cn/jxrb/page/186/2017-06-16/B03/706414975613… · 悔。”这既是作家创作《白鹿原》之后的肺腑之言,也是他一

WENHUA GANPO ■ 副刊部主办 主编 杨淑玲 电话:0791-86849979 B3JIANGXI DAILY2017年6月16日星期五 读 书

本版邮箱:[email protected] 期第229797

新书过眼

书现场书现场 书评坊

民族经典背后的深沉述说□ 刘小兵

文学

该版本版《红楼梦》,由绝版多年的台湾桂冠版复刻而来,以古文大家启功注释本为底本,配以唐敏等红学专家所作详尽注释和诗词翻译,重新整理而成;参校了7种重要版本,撰写详细校记于每回中。插图完整选用清朝工笔画家改琦

《红楼梦图咏》50幅人物线描画,清秀简丽,工致严谨。为了重建《红楼梦》书里书外的时代背景,书中还收入《红楼梦》人物表、四大家族关系表、曹雪芹家族关系表、大观园平面示意图等资料。

《红楼梦》曹雪芹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

御窑,中国传统文化的硕果□ 本报记者 杨淑玲 文/图

瓷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项伟大创造,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近日,由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撰写的《御窑千年》一书,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这是一部有关陶瓷的文化史。作者选择明清故宫存量最多、档案记载最详、文献记述最丰、社会影响最大的御窑瓷器为重点,讲述宋元明清御窑瓷器的发展历程,挖掘御窑及瓷器的历史、人物、事件、典制、技艺、器物、文化、艺术、生活、影响,传播优秀工匠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被广泛赞誉为“揭秘中国民族秘史”的《白鹿原》,是著名作家陈忠实的代表作。他用雄浑壮阔的巨笔,描绘了一幅中国农村斑斓多彩的社会风俗画卷,作品问世二十多年来,其社会影响力一直没有衰减。而新近上市的《我与白鹿原》,则是陈忠实以坦诚之笔,记述着创作《白鹿原》时的缘起和写作过程,诚挚的道白不仅真实记录下了作家在创作这部史诗般巨著时的创作心态,而且,他所阐述的许多创作心得和体会,对于我们学习和研究陈忠实丰盈而广博的文学实践,都具有参考价值。

全书收录了《白鹿原》创作手记、“我与白鹿原”演讲原文,以及获奖、好评兼具的七篇代表性散文。从这本书里,可以饱览白鹿原背后的故事,更可以触摸到陈忠实那颗孜孜不倦勤于探索的文学之心。1978年的中国,改革与开放的方略让百业待兴的华夏大地充满了勃勃生机,而在此语境下陕西作协组织的两次有关长篇小说创作的会议,更是让陈忠实深受触动。一方面他坦言“对于长篇小说的写作,心里一直有种畏惧感。”另一方面,他则抱着厚积薄发的创作心态,为未来的长篇小说创作蓄势。恰巧在此时,陈忠实在创作中篇小说《蓝袍先生》时,长篇小说的创作灵感突然而至,遂让他产生了写作《白鹿原》的冲动。

但灵感勃发下的陈忠实没有急于动笔,而是本着“尊重历史的真实、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的“三原则”,先后深入陕西的关中地带,仔细查阅了蓝田县、长安县、咸宁县的县志,对《白鹿原》所要勾勒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貌,都作了详尽的了解。之后,陈忠实又先后通读了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王蒙的《活动变人形》以及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从这些古今中外的精品力作中汲取到了创作营养。此后,他一个人蜗居在乡下,历时三年,洋洋洒洒50万字,终于写出了这部划时代的鸿篇巨制。

《我与白鹿原》以朴实酣畅的笔墨,深情回顾了作家与《白鹿原》的缘起与脉动,把平凡而静寂的日子投注于火热的生活当中,在时代的滚滚大潮里,用他对一个民族的尊仰和关切,用他点石成金般的锐利之笔,写下了一部以20世纪初渭河平原 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如今,回过头来再来品读《我与白鹿原》,堪称一次难得的精神畅游。全书没有沉溺于对《白鹿原》文学价值与现实意义的评析中,而是把更多的笔墨倾注于创作之后的所思所悟上,让我们随着作家深沉而隽永的讲述,在沉郁深刻的艺术氛围里,用心灵的每一次悸动,深深地感受着我们这个民族曾经淌下过的斑斑血泪。而这种力透纸背的刻画,既源于陈忠实的勤奋,也源于他对我们这个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犀利剖析,还来源于他对文学实践的用心思考和外来文化的比对及汲取。他对渭河平原的描绘,不是一叶障目的就事论事,而是将这片土地上的风情、风貌、荣辱、变迁,放置于民族历史的大背景下去铺展挥就。得缘于这种深层次的开掘,华夏民族特有的民族气质、精神、风采纷纷跃然纸上,而他所塑造的白嘉轩、鹿子霖、朱先生、田小娥等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也早已伴随着《白鹿原》这座熠熠生辉的文学丰碑,长存在了千万读者的记忆长河中。

陈忠实在《我与白鹿原》中写下了一句经典的台词“文学是个迷人的事业。我迷恋文学几十年,历经九死而未悔。”这既是作家创作《白鹿原》之后的肺腑之言,也是他一生痴恋文学的真实写照,正是这种“九死而无悔”让陈忠实留下了《白鹿原》这部民族的精神宝典。在陈忠实故去一周年之际,揣摩《我与白鹿原》的神韵,倾听他在民族经典背后的深沉述说,既是对先生的尊崇,亦是对他深切的缅怀和纪念。

(《我与白鹿原》,陈忠实 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6月版)

书香家庭书香家庭 系列报道之五 善读者乐享快乐

□ 本报记者 张 衍 文/图

“爱读书的好习惯,为我今后的人生打下结实的底子”

爱读书得益于陈朋的家庭传统,他的祖父和父亲均是有名的知识分子。父亲陈北海在 30年代于南昌二中教授语文、历史,工书画,是我省著名书法家。“父亲在我幼小时就为我点读《幼学琼林》《千家诗》

《古文观止》《孟子》等,由浅入深,要求我朗读背诵。”陈朋说,在不到入

学年龄的时候,便被送去学校跟着姐姐后面学习。“老师念一段,我们便背一段,往往是姐姐还没记住,我就能倒背如流了。”在父亲的严格要求,陈朋学到了很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习字也是从那时候养成的良好习惯。“当时我是没有午休的,每天中午写字都要花去两张纸,一直到初中毕业,这些都是父亲给我的课外作业,算是我中小学时期为我开的‘小灶’。”回忆起来,陈朋脸上

写满了幸福,“爱读书的好习惯,是父亲给我最宝贵的财富,也为我今后的人生打下结实的底子。”

“做读书卡片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也是我美好的回忆”

从医学院学习到工作的几十年间,尽管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很重,还带了硕士研究生,但陈朋一直没有落下读书,尤其是对业务书籍的钻研。当时没有网

络,查资料全凭图书馆的藏书和期刊。因此,靠着眼睛和双手,他边看边记录,“从那个时候开始 ,我 便 养 成 做 读 书 卡 片 的 习惯。”他说,把这些卡片分门别类放好,记下关键词,到现在,已积累了几千张。前段时间整理书柜,看到这些发黄的卡片,陈朋感慨万千,“做读书卡片是我的一 种 学 习 方 法 ,也 是 心 血 的 凝结,更是一段美好的回忆。”出于对业务精益求精的追求,陈朋经常翻看英文原版医疗书籍,“英文原版的图谱较为清晰,因此这就 勾 起 了 我 对 英 文 的 浓 厚 兴趣。”1991 年,他通过了国家教委的英语水平考试,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被派去美国匹兹堡大学研修,外国导师对他的英语水平感到非常惊讶,这既是对他的肯定也为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子女们没有显赫的背景,但他们始终坚持读书”

陈朋的读书经历无形中影响

着家人。他的妻子曾是麻醉科副主任医师,现已退休,操持家务的同时经常翻看业务书籍,三个儿子先后完成了上海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虽然子女们没有显赫的背景,但让我欣慰的是他们始终坚持读书和学习,这是基因遗传还是耳濡目染?也许兼而有之吧。”现在,子女们均已是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他说,他们的毛笔字都写得不错,从小到大持之以恒地练习也取得过一些成绩。至今,只要儿子回家与他相聚,讨论和争辩最多的便是书法和艺术。“大儿子对史学非常感兴趣,曾纠正过我对一些历史知识的认知,这让我感到骄傲自豪。二儿子对古诗词备感兴趣,笔耕不辍、夙夜匪懈。”陈朋告诉记者,就在去年,二儿子还出版了一本《时雨晴灯》的诗集,可谓是辛勤付出,终见成果。“在我们家,父子诗词唱和别有一番味道,我们真正在读书中享受到了快乐。”陈朋如是说。

御窑薪火传千载《御窑千年》是一部历史学家

撰写的简明瓷器文化史,重在探讨宫廷与御窑瓷器的历史与文化之关系。作者阎崇年立足于千年中西历史,品味御窑瓷器的经典精品,纵论御窑的兴与衰,透视瓷器的情与趣。历史的观察,人文的叙述,以小见大,寓理于器。淋漓尽致地展现御窑及瓷器于中国文化发展的作用,画龙点睛地提升瓷器之路对于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

当被问及为什么会写这样一部书时,阎崇年表示,之前在“百家讲坛”主讲过“大故宫”系列三部,涉及皇家的制度、人物、建筑等多方面,但是没有过多关注器物,几年来,总有人提议是否可以对故宫收藏非常丰富的瓷器有所研究、著述、讲授,让广大读者能够更好地感知中华传统的瓷器文化。考虑再三,他决定做这件

事。 在《御窑千年》发布现场,三联书店总编辑翟德芳介绍说,阎崇年虽已是耄耋之年,但对于这本书的写作特别严谨而专注。他查阅历史古籍、期刊论文,考察古窑,亲自访问艺人,体验瓷器制作的 72道工序,以此来感知御窑文化的博大精深、瓷器艺术的美丽与优雅。

关于如何理解皇家御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硕果?阎崇年说,在英文中,“中国”和“瓷器”共用一个单词“CHINA”。为什么“瓷器”“中国”的英文都叫做“China”呢?瓷都景德镇,“古昌南镇也”,相传瓷器销往海外,一些外国人不知道这种器物该叫什么,只知道来自昌南,于是将“昌南”谐音作 china。所以,china不仅成了瓷器的英文名字,而且成了中国的英 文 名 称 。 要 想 理 解 大 写 的

“China”(用作中国国名时,第一个英文字母是大写C),就不能不

懂小写的 china(用作瓷器名称时,第一个英文字母是小写 c)。以一种优美器物即瓷器作为英文中国的国名,既是瓷器的骄傲,也是中国的自豪。

阎崇年认为,中国古代宫廷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如要了解其精髓,必须通过其载体

“御窑”。御窑,是帝制时代的产物,依托国家力量,荟萃了瓷器文化的精华。皇宫有御窑,更能成其大;御窑为皇宫,更能显其贵。御窑,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它既可以指皇家御用窑场及管理机构(狭义),又可以指烧造过御用瓷器的窑场(广义)。就狭义而言,御窑贯穿明、清两朝;就广义而言,御窑萌芽于宋、元,成熟于明、清。广义的御窑,历史已逾千年。了解御窑与瓷器,是对历史的敬畏,是对文化的凝聚,是对人类的贡献,是对生命的理解。

瓷器之路通中西

对比今天的“一带一路”,阎崇年指出,“瓷器之路”,和现在的

“一带一路”基本重合。中国古代贸易中,中国的瓷器,与丝绸和茶叶一起,通过陆海两条通路走向世界。物质交换的同时,传播中华文化。从宋到清,千年以来,在一带一路上,瓷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纵观史料,阎崇年发现,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遗存,中国瓷器在亚洲、欧洲、非洲都留下了自己的身影。它曾经是中国海外贸易的重要物资,曾经是中外国家交往中的尊贵国礼,为中国带来不菲的外贸收益,更影响西方出现追捧中国文化的热潮。在在

《御窑千年》结尾处,作者总结:“瓷器之路的千年历史表明:以往瓷器之路辉煌,今后瓷器之路宽广。中国创烧的瓷器,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不仅是一条颜色锦绣斑斓的彩带,而且是一座跨越四洲三洋的津梁。”

现场有读者请教“如何学好历史”?阎崇年风趣而严肃地说,要学好历史,从“御窑”开始,解读

“御窑”,了解中国瓷器的历史。今年,“青画瓷”就光荣地成为北京的高考语文题元素,这是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的一种表现。

“历史来自人民,还要回归人民,所以向大众传播历史,是历史学者的责任。”阎崇年认为,历史范围非常宽,承载历史的最重要一个是文物,比如故宫建筑,除了建筑之外还有历史趣味,瓷器也是历史,也在历史研究范围之内。

工匠精神铸灵魂

景德镇作为享誉全球的世界瓷都,为皇室制作瓷器近千年,形成了独特的御窑文化。御窑以

“汇各地良工之精华,集天下名窑之大成”的气度,以“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的细作,以“精益求精,百里挑一”的严苟,很好地诠释了

“工匠精神”,奠定了景德镇成为全国乃至世界制瓷中心的地位。

《御窑千年》一书站在历史的维度,以世界的眼光,向我们讲述了一座匠心独具的景德镇,讲述了中国陶瓷文化的博大精深。该书的出版发行,让景德镇新增一扇与世界对话新的窗口,展示景德镇文化、讲述景德镇故事、传递景德镇声音。

在《御窑千年》中,阎崇年着眼于御窑人与御窑瓷之间的关系,指出陶瓷的历史,也是陶瓷工匠的历史。陶瓷工匠是陶瓷历史的主体。在陶瓷生产过程中,陶瓷工匠贡献巨大。他们中的一些人或以身殉职,或以器名世。有诗云:“瓦缶胜金玉,布衣傲王侯。”尤其是御窑瓷器,它们的设计、生产都汇聚了当时最好的能工巧匠,代表了中国工匠的最好水平,体现了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中国工匠精神。

御窑得以千年,其根本在于不断创新。在《御窑千年》的自序中,阎崇年写到“中国瓷器文化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不是姓‘皇

’”,而是姓‘新’。创新,既是御窑之魂,也是瓷器之魂。“御窑千年”的历史文化,在精美瓷器的背后,隐藏着的精华是“新”,就是思想创新、管理创新、技艺创新、产品创新!创新,既是中国瓷器文化发展之动力,更是中国瓷器文化绵延之生命力!阎崇年举例说,宋代的青白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元代的青花瓷和釉里红,一改单一颜色瓷器的局面,而开创彩色瓷器的新境界;明代的斗彩、五彩,争奇斗艳,色彩缤纷;清代的珐琅彩、粉彩,各种色彩、各种绘画,都可以纵情而灵动地展现在瓷器上——在国内一马当先,在世界独领风骚!由此,创新思维可鉴,创新瓷器更美。

御窑与瓷器,是对历史的敬畏,是对文化的凝聚,是对人类的贡献,是对生命的理解。作为一位历史学家,阎崇年怀着对中国文化的谦卑与敬重之心撰著了

《御窑千年》这本小书,与广大读者共享与共思。阎崇年介绍说,该书是他主讲录制的专题片《百家讲坛·御窑千年》以文字形式传播、保存而出版的配套书籍。据悉,专题片已于 5 月 5 日在央视

《百家讲坛》栏目播出,对于海内外观众了解陶瓷历史,了解陶瓷文化,了解陶瓷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地位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6月11日下午,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携新作《御窑千年》来到江西新华文化广场和南昌读者见面。作为百家讲坛的“开坛元勋”阎崇年人气很旺,当日虽然下着中雨,却挡不住读者的热情,一些外地读者特地赶来参加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气氛十分热烈,仅签名售书就持续近两小时。

阎崇年 山东蓬莱人,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

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著名历史学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为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清十二帝疑案”“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和“大故宫”系列讲座,在国内外引发强烈社会反响,被誉为《百家讲坛》的“开坛元勋”。论文集有《满学论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燕步集》共四部;专著有《努尔哈赤传》《古都北京》《天命汗》等十六部。

“书比人长寿,人靠书常青,读书既可以求知,又可以养心,还可以获得快乐,多年来,这是我们的感悟,也是我们家庭的习惯。”近日,带着崇敬之情,记者采访了陈朋——这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年逾八旬的心胸外科教授。谈起读书经历,陈老时而为幼时的玩闹哈哈大笑,时而又沉浸在好书中默默思考。

社科

中国教育一直在寻求一种完美的机制,能够让个人的学习乐趣和社会责任获得平衡。而中国传统教育对此已有了深入的思考。李弘祺结合过去 40多年中国教育史的研究,从经济史、政治史、哲学史、民俗史等多学科角度去考察学校的设立、考试选才的体制、大众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开展等等,并以教育为基点勾连起与传统教育相关的思想与社会的各个方面,并澄清这些特色如何与中国人对教育的构想、理念和价值相互影响以及如何形塑成所谓“传统的中国人”。

《学以为己》李弘祺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4月

李炜是作家曹又方之子,曾撰写大量横跨文学、哲学、音乐、艺术领域的文章,被公认为“创作才子”以及“华语创作界独特的孤岛”,他曾被余光中先生誉为“一位才学出众的书痴”,夏志清先生也曾被其

“读书之广博通达所惊奇”。《孤独之间》是一本不落窠臼的西方艺术史。与那些入门级教程式的某些畅销艺术人文书籍相比,李炜是从字里行间、史料、性格、乃至他本人的精神出发,来诠释史上著名的,以及被忽略的艺术家和艺术品。

《孤独之间》【美】李炜 著上海三联书店2017年4月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