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生死秦始皇》破解大秦历史疑案 - cjn.cncjrb.cjn.cn/images/2019-11/05/13/05R13C.pdf · 部文学作品以及书信、题跋等日常文书,共 分12卷:小说3卷,散文3卷,戏剧2卷,谈艺

快览

读书 13读 周刊 2019年11月5日 星期二 责编:李煦 美编:陈昌 版式:丽菲 责校:王蓓

我读

视觉革命与《双子杀手》文/肖畅

书评·文化

《史记》还能相信吗?“焚书坑儒”不是那么回事!秦始皇其实死在海上……

《生死秦始皇》破解大秦历史疑案长江日报记者李煦

《大树小虫》讲述“武汉生存指南” 严辉文

谈及电影《双子杀手》,李安坦言:高帧率拍摄的影片可能不够好看,甚至让人眼球不舒服。但这正是他要解决的问题。技术革新带来电影新的表现方式,催生新的视觉体验,这是李安对120帧电影的执念。

人眼能否分辨24帧以上的视频?有网友举了个例子:如果你的显示屏是 144Hz或者 120Hz的,玩 FPS(第一人称射击类游戏)的时候可以明显看出 60 帧和 120 帧的区别。当你把帧率强行改成24帧,游戏马上“卡成”幻灯片。

经过高像素、高分辨率、高帧率影像“训练”的现代观众,可能难以直观感受这种技术变革,让我们把时间推得更远一些。

1881 年,光学仪器生产商奥古斯特·福尔曼设计了一种机械观察仪器“凯撒全景画”,这个仪器由内部马达转动,观众通过立体窥镜可以看到连续转动的照相图片,注意力跟随机械装置的运转,从尼亚加拉大瀑布、日本女人和伦敦街景等不相关的图片中迅速切换。

在《知觉的悬置》一书中,作者乔纳森·克拉里如是说:“(凯撒全景画)是这样一种空间,在其中,身体与机械有形的、短暂的调整与工业生产的节奏相一致,也与为了防止注意力的状态变成恍惚与白日梦的状态而引入到生产线中的新奇事物和注意力中断机制相一致。”在观看的短短100多秒时间里,一个人的注意力要不停地停顿、切换——这一切在今天觉得小儿科,但是100多年前,当人的视觉第一次进入工业节奏时,那种“让人眼球不舒服”的感觉真是从未有过的吧。

1870 年,美国摄影家埃德沃德·迈布里奇使用放在赛道上的照相机给奔驰的马拍照,每个相机的快门在马跑过的瞬间被触发。这个试验的目的是为解决一场由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提起的争论:动物的四条腿是否可以同时离地。后来迈布里奇把这些照片放到一个在光源前面旋转的玻璃盘上,合成一套“动物西洋镜”。这个试验首次成功捕捉动物的运动轨迹,颠覆了人们传统的视觉经验——数世纪以来画家和艺术家们表现动物的运动轨迹,原来是那么的违反物理法则。

这一系列技术都诞生于电影机发明的前夜。19 世纪7、80 年代的欧洲,缩短曝光、连续摄影以及最终电影的相继发明,人类的“视觉机制”被机器重新塑造。在连续影像里,机器以超越人类视觉能力的成像,将人的视觉“发动”起来:视觉的弥散、聚焦,注意力的涣散与集中,由机器重新

“训练”。正是在19世纪中叶,传统认识的“客观视觉”模式在各

个学科中被改写。人的视觉不再被理解为“照相”式重现客观对象,视觉功能依赖于复杂的生理构造,而视觉经验也来自被“建构”的过程。“一旦视觉的经验真实被规定为位于身体内部,视觉(以及其他感觉)就可以为操纵与刺激的外在技术所吞并、控制。这是19世纪中叶心理物理科学的决定性成就,从而通过似是而非地使感觉成为可测量的东西,将人类知觉置于可量化和抽象的领域。”(乔纳森·克拉里《知觉的悬置》)

有趣的是,印象派的诞生也是这个时期。马奈的名作《在花园温室里》《阳台》等等,集中展示了 19 世纪的这场“视觉机制”变革。这些画作里的人物与环境虚实相生,“景深”被消解,马奈抓住视觉弥散与聚合,将视觉构造对象的过程凝固在一个个“决定性瞬间”。

从视觉革命的历史看,或许能理解李安对技术的执念了,他说过:“我们的眼睛拥有在一个拥挤的画面里漫游的潜能,但还没有完全把数字美学与合适的材料匹配起来。”高帧率电影将让观众清晰辨别动作场景的精密细节,但这意味着观众注意力进入更高度的集中,这是视觉再次被“训练”的过程,就像赛车手对高速状态下的细节感知,远远超出了常人,但这一切也要以高速工具的发明为前提。

《汪曾祺全集》汪曾祺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该全集收入迄今为止发现的汪曾祺全部文学作品以及书信、题跋等日常文书,共分 12卷:小说 3卷,散文 3卷,戏剧 2卷,谈艺2 卷,诗歌及杂著 1 卷,书信 1 卷,并附年表,共 400 多万字。历时 8 年精编精校而成,讲究底本,倾力打造汪曾祺作品新善本;每篇有题注,提供了汪曾祺每一篇作品的版本信息。

《大明:明代中国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英]柯律格 著 黄小峰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本书源于作者在牛津大学所做的 8次讲座。作者的目标是震撼西方的听众,让人们抛掉心中可能有的对明代中国的成见,尤其是那种认为明代中国静止不动而且尘封闭塞的看法。事实上,明代产生的图像和物品极具多样性和复杂性,包裹在各式话语之中,为后人探究明代的社会生活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可能。

《容庚北平日记》容庚 著 夏和顺 整理中华书局

一代文物收藏大家、金石文字研究大家容庚 1925-1946 年在文化古城北平的成长、生活、交游全记录,当时青铜多有出土,容庚先生为了保护国宝不使外流,以一己之力多方搜求购藏。《日记》详细记载了容庚先生购藏书籍、书画、铜器等行状,同时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及城市史、社会生活史史料价值。

《琥珀》闻人悦阅 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年获评当年度十大华文小说榜首,全书 80 多万字,是近年来少见的具备谍战、历史、爱情等多重类型小说特征的超长篇小说。故事跨越了过去近百年的历史,多国谍报机关的缠斗和不同世代的爱恋情仇;也横穿了三大洲约四十个城市,描写了诸多历史场景和人物。

(整理:长江日报记者李煦)

行礼如仪的隆重婚礼到了最后,俞思语拥抱了奶奶。这场面,既非生离又非死别,但看到这段文字时,我这泪点低不争气的汉子,眼泪还是夺眶而出。

池莉的长篇小说《大树小虫》,照例瞄准了武汉人的生活秀——三代武汉人的生活秀。这三代,对于武汉的城市化现代化来说,毫无疑问是至为重要的关键三代。在武汉这样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城市,军人、工人、官员、商人、学生、外来妹、洋人,老派人物,中坚力量,新生代,各色人等,需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打开属于自己的武汉人生呢?或者用池莉的话说,这些武汉人拥有什么样的人生表情,在一帆顺利或偃蹇困顿时,心情和行动会有什么样的波动?他们又为此储备怎样的人生经验,积累了怎样的人生智慧呢?

开篇人物俞思语,大概算得上是武汉名流之后代的代表人物,也是第三代武汉人的样板。这代人正是传说中无所畏惧的“90后”,容易被视为含着金钥匙出生、未知世路艰难、未谙武汉禀性的一代人。这个女孩,出生时就小有不顺,但终究一切都是有惊无险,直到结婚,都

算得上是很顺利的。生活在武汉,吃喝不愁,会打扮,爱逛街,知道远离武汉的巴黎正流行什么,听话呆萌外表下渐悟世故市侩,毕业即进入理想的公司,然后一定要拥有门当户对的婚姻,最后用貌似一见钟情的恋情作引线,走进显然是被人设计的完美婚姻。

不得不说,俞思语的公公钟永胜,是比俞思语更丰满更值得多元品鉴的人物。作为这个时代大武汉典型的成功人士,标准的“60 后”,在小说中被定位为第二代的武汉人,上有老下有小,抚老育幼,是了不起的家庭顶梁柱。

钟永胜从小出生在部队大院,小时候顽皮过人,父亲的操作让他逃过了上山下乡。再然后,貌似野性难驯的武汉伢,拒绝重复传说中北京“老炮儿”的命运,必然转入人生的正常中转频道,继而成家立业,投机致富,生儿育女,直到人生中年,仍然保持旺盛的精力,保持城市生活的在场性,仍然绞尽脑汁,以保住家庭的稳定繁荣以及公司的利润和未来为己任。

俞思语的爷爷俞正德,小说中第一代人物的代表,

他在大武汉的生存指南,大可以概括为:多听、少说、装马虎、常点头、善微笑。

大武汉的生活秀终究拥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池莉布下影影幢幢的繁复故事疑阵,拨开了变幻不居的大武汉江湖烟云,像交响乐一样合成了大武汉的生存方式及武汉人的命运走向。

稍加提炼,无非是——适度逆反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及时回归,听父亲

的话,适时发家致富。一见钟情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门当户对,敬老爱

幼,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低调做人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与时俱进,纵然迷

失自己,也不能迷失方向。逢场作戏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爱妻顾家,是永远

摆不脱血浓于水的亲情和家庭。轻松行走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知道什么最重要;

以及看透生命必然衰老、命运难免多舛后,却依然热爱生活,并且与命运较劲、朝着光明负重前行的重要性。

解剖《赵正书》有意外收获:“焚书坑儒”不是那么回事一旦对“偶语”有了自己的解释,辛德勇“顺理成章”

就破了焚书坑儒的案子。此案管总的是李斯一句话:“偶语诗书者弃市。”但

是疑点很多:李斯自己就是大儒荀子的门生;在焚书坑儒之后,秦朝宫廷仍然为儒生设置了官职,“编制”还不少;那个年代,各种礼仪、政务活动中不谈论诗经、尚书简直不可能。

现在这些疑点都能够说得通了:秦始皇和李斯不是要对付儒家或者儒学,他们要惩办的,是借着诗经尚书来“说事”、以古非今的行为。

事实上,在那个时代,诸子百家之间并不是壁垒森严、泾渭分明,反而是互相渗透借鉴。秦始皇重视儒家,因为儒生在制定秩序方面有专长;而儒家本身一直有改变和适应,比如孟子的主张不被各国君主接受,荀子就

转为更加现实的一面,教出了李斯韩非这种学生。再往深了说,车同轨、书同文,本就出自《中庸》,是

儒家的理想,被秦始皇给实现了。在“焚书坑儒案”之后,大侦探辛德勇破获的大秦疑

案还有好几宗,他抓住了《赵正书》这个线头不轻易撒手,在秦汉史料中狠下了一番功夫。其实《生死秦始皇》只写了第一部,根据他公众号的透露,在续篇中还会有一些更加“劲爆”的内容,比如秦始皇其实是死在海上。

辛德勇本意绝非追求劲爆,恰恰相反,他相信《史记》等传世典籍。

当年殷墟遗址出土,证明了《史记》记载的殷商以下历史是事实。后来兵马俑出土,侧面证明了《史记》中那些惊心动魄的记载——秦始皇如何大修陵墓、如何设置机关、如何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又如何灭口工匠——也

都是事实。表面看来,那些都是机密,应该是司马迁想象或者

“构建”出来的;但是进入 21世纪后,国土资源部等单位成立了考古工作组,对秦始皇陵做遥感和物探考古。他们在秦陵园封土堆探测到,下面有个规模庞大的、强异常的水银高密度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轻易不能动摇!辛德勇说:“我绝不相信正史里讲的都是真话,里面

总有不可靠的东西。但是所谓的可靠不可靠、是否有价值,都是在比较中我们才能下结论。到今天我都认为,如果我们站在一个比较的角度来看,没有任何文献——包括出土文献、野史、外史能比得了正史。正史能让我们更多地、更全面地了解过去的时代。这就是《生死秦始皇》写作的基本立意和主要的立脚点。”

秦始皇死了两千多年,但是这位始

皇帝留下的遗产实在太大,大到每一个

中国人都必须继承。兵马俑、长城这些

世界第 N 大奇迹,在秦的遗产清单里只

是小 CASE;真正厉害的是车同轨、书同

文、统一度量衡(今天世界上还有些国家

没能做到这些),中央集权,郡县制,法

制,两个方向的疆域框架,以及浇筑在每

个中国人灵魂深处的大一统意识。

大秦如此之“大”,就连它的灭亡,都

改写了中国人的精神底色和历史规律。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泥腿子也能坐龙

庭,这是中国特有的历史现象;在世界上

很多地方,千百年来都是几大豪门轮流

坐庄,百姓只能看着。

正因为大秦很“大”,关于秦始皇、秦

帝国的任何新说法、新材料,都会超越史

学或考古领域,引起广泛的关注。

正所谓,生生死死秦始皇,千秋万代

中国人。

出土《赵正书》带来震撼:我们还能相信《史记》吗事情要从北京大学 2009 年获得捐赠、入藏一批海

外回归的珍贵竹简说起。这批竹简共 3346 枚,包含 17种抄写于西汉中期的古书,其中有一部《赵正书》。《赵正书》主要记述了自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回程途中病亡,秦二世继位后诛杀诸公子大臣,直至秦亡国的历史过程,总字数近 1500字。《赵正书》部分内容与《史记》相似,但在一些重大史事的记载上与《史记》差异很大。如,《史记》记载秦始皇死后赵高、李斯等秘不发丧,篡改诏书立胡亥为二世皇帝;《赵正书》则称二世胡亥继位是秦始皇听从李斯等的建言后明确认可的。

《赵正书》本身的真伪是没问题的。尽管没有明说,但大家都知道这批竹简是盗墓者挖出来,流失到海外,然后由北大征集回国。而伪造三千多枚竹简,伪造竹简上 17种古书,伪造几万古文字,这是不可能做到的。换

句话说,书是真的,在西汉那个年代,真的有这种“秦二世合法继位”的说法。

这就带来一个重大问题,我们还能相信《史记》吗?有的学者说话看似谨慎一点,说这是“历史记忆

的战争”,把《赵正书》和《史记》置于争执的两端、等量齐观,其实已经是暗暗抬举了《赵正书》一把;有的学者干脆就说,“西汉初期流传有关秦代的文献,具有多种版本,司马迁只是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选取了其中的一种文献而已。”就差说司马迁随心所欲构建历史了。至于一些自媒体,直接就“标题党”,《司马迁的史记“可能”记错了!》《对秦朝的认识被颠覆》云云,所在多有。

之所以如此,一是人们对“出土文献”的信心;二是人们对于新材料、新发现、新观点的热衷。如果出土文

献带来的新发现竟能够推翻《史记》,而又与大秦帝国的生死密切相关,那简直就是“狂欢”了。

历史难道是这么不可靠吗?构建、书写、颠覆与重构,这些现代西方的社科话语,就这么在中国五千年历史园地里通行无阻吗?

负责整理《赵正书》的北大相关人员,始终不大愿意正面表达观点:《赵正书》那些与《史记》严重相悖的情节,到底是可信还是不可信?后来用了一个说法,是“西汉前期人讲述秦末重要史事”。“讲述”这个词,在这里也显得很中立、很模糊。最后有些北大学者称:《赵正书》应属于“小说家言”。可是“小说家言”又是什么意思呢?

面对可能到来的“狂欢”,北大历史系教授辛德勇站了出来,用一部《生死秦始皇》,正面解决了《赵正书》带来的问题,顺手还破了几宗大秦历史疑案。

辛德勇抽丝剥茧破疑案:《赵正书》是那个年代的坊间段子辛德勇的办法并不神奇,就是老老实实深入文本研

究《赵正书》。他的研究,就从这部书为什么叫“赵正书”,以及这3个字在简片上的位置开始。然后他上下纵横,运用各种历史材料,要找出、证明《赵正书》在中国浩如烟海各种“书”中,到底属于哪种书,应该是个什么地位和分量。

他又进入《赵正书》叙事内部,尝试按照《赵正书》的讲述来复原历史场景:秦始皇知道自己快死了,他找来最有权威和能力的大臣李斯,表达了对自己死后权臣内斗的担忧。然后李斯开始讲述自己立下的功业:如何为秦国建章立制,如何整饬军队,为秦打下多少江山……

这剧情不对啊!这时候的秦始皇,最担心的就是这种功臣能臣权臣;精明如李斯,难道不是应该表达自己的忠顺、老实、听话?

其实李斯这一段论功摆好自我肯定的话真实存在,《史记》里也有这段内容,但不是在这个“秦始皇临死”的时空,而是后来秦二世清洗李斯,李斯在狱中上书请求活命时说的。两相对照,谁更合乎情理,是明摆着的。

根据辛德勇分析,《赵正书》中,类似的不通不妥、不合乎人物身份、不合乎历史事实之处有好些。他认为,

《赵正书》与《史记》所依据的,很可能是同一份历史原始资料,但是《赵正书》出于某种目的,把一些材料进行了

搬运腾挪,留下了若干“不合榫头”之处。《赵正书》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因就是他是“小

说”,而且很可能是我们今天见到的唯一一部接近完整的、西汉时期的小说。

这小说当然不是曹雪芹的小说。《汉书·艺文志》有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辛德勇根据后人的一个注解“偶语为稗”,终于抓住了《赵正书》的本质:偶语。

“偶”在此通“寓”,偶语就是寓言;《赵正书》是西汉的政治寓言,是那个年代的纪实文学、坊间段子。《赵正书》的作者为了表达“权臣内斗殃及百姓”和“不听谏言导致亡国”的中心思想,把秦末那段历史作了剪裁。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