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cript
Page 1: A32020/08/20  · 要 闻 2020/08/20 星期四 编辑:郭言 A3 电话:84389959 Email:sqrbbwb@126.com 本报记者 顾园园 通 讯 员 张耀西 8月初,56岁的泗阳县卢集镇村民

A3要 闻 2020/08/20 星期四 编辑:郭言电话:84389959 Email:[email protected]

本报记者 顾园园■通 讯 员 张耀西

8月初,56岁的泗阳县卢集镇村民张成民卖了自家的十几棵成年杨树,并决定明年春天还种杨树。

这一决定遭到了儿女的反对。“就因为杨树飘絮啊,其实他们不懂,杨树成材快,经济价值高!那几年他们的学费都是杨树‘给’的。”张成民的话说出了不少 50岁上下的泗阳人的想法。

泗 阳 县 依 京 杭 大 运 河 而 行 ,有2200 多年的建县史,除了中国八大名酒洋河大曲发源地的响亮名号,泗阳还是中国唯一的“杨树之乡”,正因为这份唯一,泗阳以“意杨”为海,打造出百亿级的林木产业。

每一株参天大树都是从幼苗成长起来的。意杨产业的成功背后也凝聚了几代人的努力。到过中国杨树博物馆的人,一定记得博物馆北面矗立着一座 3人群雕,其中之一就是被泗阳人誉为“树王”的林业专家王昌全。

今年已经 84岁的王昌全几乎把一生都贡献给了杨树,在采访中,他带着记者参观了杨树博物馆。抚摸着馆中那棵历经 40 多年风雨的“杨树王”,王昌全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年他接到杨树苗并栽植在泗阳这片土地上的一幕幕场景。

1972 年,世界林业会议在阿根廷召开,中国代表团路过意大利时带回了 61根三个品种的杨树枝条。经原国家林业部安排,这批枝条经处理为种条后分别在北京、武汉、南京等地进行试验繁殖。后来,在王昌全等人的努力下,南京林学院和泗阳正式签署协

议,由南京林学院提供苗木和试验方案,泗阳提供场地和管理人员进行区域试验,进行规模栽植。

由此,泗阳成为国内最早引种推广南方型速生杨树的基地县、重点县之一。后来,泗阳连年开展“杨树产业年”“杨树造林突击月”“中国杨树节”和“三年再造一千万株杨树”等活动。栽植杨树,成为泗阳人每年的必修课。

张成民至今还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泗阳县各乡镇家家种杨树时的场景。“当时家里的自留地、田边、沟渠边都种杨树,十来年就成材了,比我们种地强,后来村里不少人开了板皮厂,发了大财,村民也有了就业的地方。”张成民说。王昌全在退休后也一直关注着杨树产业的发展,写了很多文章,他说:“转眼,意杨扎根泗阳近半个世纪了,它给泗阳人民带来的就是一笔生态财富。”

绿化,生态,杨树的“多重功效”激发了泗阳人种植杨树的巨大热情,泗阳人也把杨树产业做到了极致。

泗阳县来安街道的居民尤文兵2013 年流转了 300 多亩林地用于养殖珍珠鸡,经过几年的发展,他的基地有了上万只珍珠鸡,营养丰富的珍珠鸡蛋更是卖到了“盒马鲜生”等大型商超,供不应求。在泗阳各地,像尤文兵这样搞活林下经济的创业者不在 少 数 ,而 这 样 提 高 植 树 的 综 合 效益,也是泗阳保持森林高覆盖率的秘诀。泗阳县积极发展“林-菜”“林-菌”“林-禽”“林-畜”“林-药”等林间种养模式,提高复种指数,亩均年增收 2200 多元。从“生态树”到“摇钱树”,杨树早已成为农民家门口的“绿

色银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

泗阳涌现出金牌橱柜、顺洋木业、东佳木业等以杨树加工为主的大中型木材加工企业 720 多家,年生产加工超过 200 万立方米,全县从事木材加工及相关产业的达 8 万多人。近年来,泗阳县以打造淮海经济区木业走廊为目标,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意杨产业科技园,目前有 60 余家木材加工企业入驻其中,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力争形成“泗阳木业”上市板块。目前,园区拥有省级技术研究中心 2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个。该园区还被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国十大木业产业园”。

为解决每年春季飘絮问题,2017年,南林大专家团队带领该县科技人员选育的“泗杨 1 号”“泗杨 2 号”杨树获得国家林业局的植物新品种授权,成为首批以“泗阳”命名的不飘絮杨树新品种。

记者还从泗阳县林业部门了解到,他们目前推广杨树以雄株为主,在推广中也发现一部分雌性、雄性杨树不育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他们正在对这些树种进行试验。通过5-10年的试验以后,这两个品种的杨树实验成功的话,再通过3-5年的推广,泗阳将会逐步解决杨树飞絮的问题,为杨树产业的后续发展打下基础。

如今,泗阳县现有杨树成片林60多万亩,活立木蓄积量600万立方米,拥有农田林网106万亩,10万亩平原林海,森林覆盖率达 48%,居中国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之首。

■ 本报记者 裴凌曼

“如果我们这代人不种地,那还有谁来继续种地?”宿迁市人大代表、80 后返乡创业青年潘裴每当有人问起他为何返乡创业时,他总是这样回答。农村创业者、现代职业农民、致富带头人、潘大侠……回乡创业 7 年了,潘裴他收获了很多头衔,但是他最想成为一名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

莲藕套养小龙虾,土地里刨出“金疙瘩”

潘裴今年 36 岁,是泗洪沃德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大学毕业后,他原本在上海从事工程机械出口销售,通过一年多打拼,销售额就突破千万,年收入20 多万元,成为别人眼中羡慕的都市白领。可一次父亲突然生病入院 ,让他改变了当初的选择 。潘裴说,当父母渐渐老去的时候,子女应该做一些什么呢?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有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2013 年初,潘裴毅然辞去高薪职业,离开上海,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自主创业。回乡创业,从什么地方着手?经过深思熟虑,潘裴决定从自家种植的莲藕开始入手。

原 来 ,潘 裴 的 父 母 承 包 了1000 多亩地,试种莲藕。潘裴认为,家里承包的地就是自己最好的资源。然而,在他事业刚起步时,却听了邻居不少风凉话。

“一个大学生种地,啥都不懂,能种出什么来?”“好好的上海不待,回农村瞎折腾,图什么?”面对大家议论,潘裴犹豫过、难受过,但从没打算放弃。潘裴说:“父辈们已经耕种了一辈子土地,难道农业发展真的要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断了吗?我坚信农村天地广阔,只要心无旁骛,脚踏实地,肯定能闯出一番事业。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农业的传承者、农村的开拓者、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为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引进新品种、开发新产品,他查资料、找专家、学技术,通过两年的种植实践,终于种出了嫩白多汁、脆甜爽口、获得绿色认证的莲藕,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产品供不应求,亩均效益突破 5000 元,比传统的种植提高了 3000 多元。生态莲藕种植项目的成功,也坚定了他创业信心,经过摸索,尝试多种混合种养殖模式,最终决定采取莲藕和小龙虾混合养殖的方法,通过这种 养 殖 方 法 直 接 提 高 亩 产 收 入2000 元以上。如今,已建成养殖基地 3000 余亩,建立小龙虾、螃蟹、荷叶茶深加工中心,实现了产业融合发展。

潘裴说,要想在农村的土地上刨出“金疙瘩”,必须创新思维。2017 年 ,潘 裴 创 新 推 出 了“潘 大虾”品牌即食小龙虾,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虾客”们的青睐,销售当天的第一个小时便接到了 75 万元的 订 单 ,当 月 销 售 小 龙 虾 50 多吨。2018 年,销售持续火爆,“潘大虾”迅速在熟制小龙虾行业中成

为佼佼者,成为月销过万单的“网红小龙虾”。2018 年底,在潘裴推动下,泗洪县成立了小龙虾行业协会,从技术、品牌、销售等方面提供标准和技术指导,为泗洪县 35 万亩养殖户服务。

一人富带动大家富,让农民成为青年人向往的职业

“我一直希望能和村民齐心协力斩掉贫困这个病根!”2017 年,潘裴当选为宿迁市人大代表。潘裴说,在创业过程中,他一直把扶贫助困,共同致富放在首位,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更加有责任带领村民致富。

潘俊峰、朱广友原本是泗洪县天岗湖乡的低收入农户,平时主要做一些拔草、投喂的农活,年收入不足 6000 元。潘裴在了解到他们情况后,主动动员他们到龙虾养殖基地务工,并手把手教他们小龙虾养殖技术,通过一年多的时间,他们成了养殖技术能手,很快就实现年收入超 10 万元,脱了贫致了富。现在他们不但自己搞小龙虾养殖还向省外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

依托当地政府支持,潘裴还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产业联合会等农业经营主体。2014 年以来,累 计 培 训 养 殖 技 术 能 手 近 1000人,帮扶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 30余户,关爱留守空巢老人 20 余人,帮助农村青年就业 139 人,带动全县超过 2000 人从事小龙虾产业的相关工作,并在各村设立种养殖基地,每年为村集体至少增加 7 万余元收入。

“农业创业十分艰辛,但我一定会克服困难,把家乡农业资源充分挖掘出来,把家乡的生态农产品推向全国。”潘裴说,这些经历,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做一名新型农民的决心,人大代表的使命光荣,责任艰巨,今后必将这份深情与人大代表的使命和职责融入到服务人民中去,用实际行动,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引领更多的在外青年回乡创业,让农民成为年轻人向往的职业。

——访市人大代表潘裴

将使命和职责融入到服务人民中

林海茫茫得意

林海茫茫得意﹃﹃杨杨﹄﹄

■ 王徽 冯承东

宿迁直通黄海,这不是梦。1996 年,我市就结合区域内河

湖众多这一有利条件,提出了宿连(宿迁至连云港)航道的设想,受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一直没有实 质 性 进 展 。 念 念 不 忘 ,必 有 回响。2015 年,随着陆运河工程的批复通过,宿连航道终于从图纸走向现实。

宿连航道规划等级为三级航道,起自宿豫区陆运河船闸,沿线联通陆运河、路北河、军屯河、沭新河、古泊河,航道里程 124 公里,工程预算内投资金额达 83.83 亿元,建成后千吨船舶可从宿迁直达连云港。

宿连航道,使连云港港口和京杭大运河直接贯通。届时,鲁西南的菏泽、济宁、枣庄,河南的商丘,安

徽西北的亳州、宿州、淮北和江苏徐州以及大运河沿线城市的进出口大宗货物均可经京杭大运河、宿连航道直接驶入连云港港口。有千里运河黄金水道的货运支撑,宿连航道,未来可期。

作为宿连航道的重点工程,也是宿连航道宿迁的起点工程,陆运河船闸设计船型船舶吨级为 2000吨,船闸闸室有效尺度为 230m×23m × 5m(长 度 × 宽 度 × 门 槛 水深)。 根 据《船 闸 总 体 设 计 规 范》

(JTJ305-2001),船闸级别为 2 级 。在 2020 年 5 月,陆运河船闸顺利通过水下已完成工程质量专项鉴定。

陆运河船闸项目核心水下工程已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在江苏省水利工程文明工地考核中,陆运河船闸凭借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此外,陆运河船闸项目自实施

以来,以省级文明工地建设为抓手,在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上,也取得了颇为亮眼的成绩。

建设工地迅速成立临时党支部 ,把 党 的 十 九 大 精 神 带 到 工 地上。通过组织观看十九大会议直播、阅读报纸、定期举行党建活动等方式,带领参建各方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并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到工作中去。通过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进文明工地建设,提高了项目地党员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强化了项目地党员使命感、责任感,增强了项目地党员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意识。

创 新 创 优 ,工 程 建 设 硕 果 累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方始终把做好、做优、做精工程放在心中。为确保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效益,项目方开展了

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施工单位进行了BIM 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课题研究,发表了《BIM 技术在宿迁市陆运河船闸工程的应用》《BIM 技术在陆运河船闸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应用》两篇论文,开展了《提高现浇钢 筋 混 凝 土 闸 室 倒 角 外 观 质 量》QC 课题活动。

将党风廉政建设落地落实。项目建设处与参建各方分别签订了

《资金安全合同》《廉政合同》等,明确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和管理的程序、职责及权限,并监督检查施工单位生产费用使用情况。宿豫区纪委、宿豫区水利局督查室派驻纪检监督员定期对工程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通过以上方法,为陆运河船闸工程优质、资金安全和干部廉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宿连航道开启宿迁直通黄海大门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