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定成为另一个“你” -...

1
河 北 日 报 讯(通 讯 员 舒 记者解丽达) 2月 13日,三 河市河北燕达医院核酸检测实 验室经廊坊专家组审核通过, 正式投入使用。该实验室承接 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两地 的核酸检测工作,成为廊坊市 县域首家获得新冠病毒核酸检 测资质的医疗机构,将在疫情 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河北燕达医院中心实验室 于2018年10月通过验收正式 运行,占地 6000 平方米,可独立 开展分子生物学检测,现有实 验室技师人员6名。目前,实验 室制定了规范的标本全过程管 理流程,完善了操作规范和室 内质控、室间质评措施,每天可 完成50-70人次的检测工作。 检验人员24小时在岗值守,保 证随接随检,24小时内出具检 测结果,检出的阳性标本及时 送廊坊市疾控中心复核,阴性 标本及时反馈给送检单位。此 前,廊坊市具备核酸检测条件 的仅有廊坊市疾控中心、廊坊 市人民医院以及河北中石油中 心医院。“过去我们的标本都要 送到廊坊市区去检测,现在本 地就可以检测,缩短了检测诊 断时间,加快了检测传送速 度。”三河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 介绍,目前该实验室检测工作 正在紧张进行中。 廊坊 首家县域核酸检测 实验室正式投用 3 2020年2月16日 星期日 版面编辑:刘珊珊 视觉编辑:刘欣瑜 要闻 此生,定成为另一个“你” —“首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讲述的“感动瞬间” 河北日报记者 2月12日,秦皇岛市首例新冠肺炎 治愈患者回家,至此,河北省 11 个设区 市全部都有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出院。 连日来,河北日报记者在定点收 治医院的欢送仪式现场采访,或是连 线还在居家观察中的这些“首例治愈 患者”时,他们讲述的一个个“感动瞬 间”常常让记者们热泪盈眶,它们,正 是燕赵儿女众志成城、共战疫情真实 而生动的写照。 “虽然看不清你的脸, 但我记得你温暖而坚定的 声音。” 1月27日22时,确诊后的郝雷转 入石家庄市第五医院。 经过三道隔离门,郝雷走进隔离 病房。“每过一道门,心情就多一分沉 重,腿像灌了铅,每迈一步感觉就像离 鬼门关又近了一步。” 连日来的紧张和恐惧,让郝雷几 近绝望。就在这时,穿着防护服的副主 任医师刘亮来到他床前,轻轻地拍了 拍他的肩膀。 “相信自己、相信医院,我们有专家 团队,按照‘一人一团队’ ‘一人一方案’ 精准施治,只要你配合治疗,两到三周 肯定能痊愈!”这是刘亮的开场白。 “刘大夫的声音不大,却给了我莫 大的鼓励!”郝雷回忆。 到2月3日晚,连续两天采集的咽 拭子样本,郝雷的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均为阴性。按照国家相关诊疗标准,他 已经符合临床治愈标准。 “2月4日,我作为石家庄首例治愈 患者出院。临走前,我特别想见刘大夫 一面,可惜他在忙着救治病人。”郝雷 说,像是知道他的心思,刘亮在微信里 给他发了两个表情:一个胜利的手势, 一个温暖的拥抱。 “咚、咚、咚……” 尽管已出院好几天了,可张家口 首例治愈患者李汉超总是在心里一遍 又一遍“回放”住院时医生敲他病房玻 璃的声音。 每天,总有一些穿着防护服的大 夫一手举着手机,一手示意他接电话。 “今天的感觉怎么样,饭吃得多不 多?”“跟家里人视频了没有,心情怎么 样?”“别担心,你还年轻,没问题!”这 样的隔窗聊天成了李汉超每天最享受 的时光。 由于新冠肺炎治疗的特殊性,医 护人员不能在病房待太久。为了缓解 李汉超的紧张和寂寞,张家口市传染 病医院医疗救治组第一梯队的医护人 员经常来和他聊天。 首例治愈的患者中,有许多人也 是首例收治的患者。对付凶险的疫病, 信心和温暖,也是医务人员对症施治 的一剂“良药”。 “今天要多吃饭!医生最喜欢能吃 饭的病号!” “坚强!你是男子汉,家里的顶梁 柱,家人都在等你回家!” 对衡水首例治愈患者尹东来说, 隔着厚厚的口罩和护目镜,医生们有 些失真的声音最动听。 “大年三十晚上热气腾腾的饺子” “正月十五的汤圆”“放在病房窗台上 的那盆绿萝”“病房里那个大大的中国 结”“护士给我唱的那首《你笑起来真 好看》”……面对记者“在病房里什么 让你最难忘”的同题采访,治愈患者们 的答案虽不相同,但传达出的医务人 员的温暖和爱意是相同的。 1月31日,17岁的沈月被送到邯 郸市传染病医院的隔离病区。“当全身 戴上治疗仪器时,我的脑子里突然浮 现出电影《生化危机》的场景,仿佛周 围全是病毒,恐惧极了。” 是医生、护士轻声细语的鼓励让 她慢慢安静了下来。 每天3次的中药,每次250毫升, 让沈月一看就想吐。护士长告诉她: “这是专家研制的中药,只有吃了药才 能靠自身的免疫系统打败病毒啊。咱 一次喝不下去就分成两次、三次,趁热 喝就没那么苦了。” 在治疗期间,每天都有护士分多 次为她加热中药。床头还放了小点心, 让她压一压苦味。 做咽拭子检查,要在上呼吸道取 标本,护士们是要冒着一定风险的。 “但她们一点也没有害怕的样子,还和 我开着玩笑。在轻松的氛围中,我张大 了嘴巴……她们和我的年龄都差不 多,那一刻,她们在我心里就是真实的 英雄!” 在医院里,医生护士都穿着防护 服、戴着护目镜。作为邯郸市首例治愈 患者出院时,沈月最想对他们说的是: “虽然看不清你的脸,但我记得你温暖 而坚定的声音。” 作为秦皇岛市首例治愈患者,59 岁的严静文出院时,向隔离病房里的 医护人员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希望早 点见到救命恩人的“庐山真面目”。 “多少个微信‘拱手’ 表情也表达不了我的感谢!” 37 岁的郭丽丽是“新武汉人”。春 节前,5年没回老家过年的她和丈夫带 着孩子高高兴兴回到迁西县。1月27 日,郭丽丽的丈夫被确诊为唐山市首 例新冠肺炎;28日,她被确诊为第 二例。 “说实话,有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 和照顾,我对治愈很有信心。倒是因 为开始时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回家走 亲访友,导致很多人被隔离医学观 察,这让我觉得很愧疚,担心被乡亲们 埋怨。” 2 月 7 日作为唐山市首例治愈患者 出院后,郭丽丽需要隔离观察 14 天,而 此时前期作为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的父 母、弟弟已经先期回家了。 实际情况和郭丽丽的担心大不 相同。 “姐,知道咱全家人要回村,村干 部提前带人把咱家里里外外打扫、消 杀了一遍。”弟弟告诉她,回村当天,邻 居王余平找来家中的备用钥匙,提前 为他们生起了炉火,周边的邻居在门 口戴着口罩隔着门远远地大声问候他 们,还送来好多蔬菜水果和生活用品。 郭丽丽告诉记者,等隔离观察结 束,她一定要去好好谢谢乡亲们。 李汉超住院后,所穿的衣物按规 定全部都销毁了,他是穿着病号服出 院的。 没想到的是,从里到外、从头到 脚,当地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早就精 心为他准备了衣物,“合身又舒服,棉 大衣的胸前还印有一枚大大的爱心!” 李汉超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廊坊市首例治愈患者李清科回家 第二天,当地镇政府就送来了几十斤 蔬菜和一个大蛋糕;严静文现在每天 仍能按时接到护士的微信,告知她仍 在医院治疗的老伴、女婿和外孙的 恢复情况;在承德首例治愈患者韩 弘毅的微信里,全是街坊、朋友的问 候…… 沈月被确诊后,其父母作为密切 接触者也被集中隔离,他们所居住的 小区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家里还有两 只小狗,狗粮不够,它们会不会饿死?” 沈月很担心。 社区干部想方设法找来一套防护 服,把狗粮送到了小沈家中。 “多少个微信‘拱手’表情也表达不 了我的感谢!”沈月说,等春暖花开,她 要一一去拜谢那些带给她新生命的人! “此生,定成为另一个‘你’!” 2月2日早晨,保定市人民医院医 疗救治专家组通过远程会诊视频告诉 刁乐乐,她和儿子已经完全康复,可以 作为保定市的首批治愈患者出院了! 笑着笑着,刁乐乐的眼圈红了。她 一把拉起正在病床上高兴得不停蹦跳 的儿子,对着视频屏幕,给那端的医护 人员深深地鞠了一躬。 出院前,刁乐乐的儿子专门画了一 幅漫画送给医生护士:一颗大大的红心 里,美丽的医生阿姨正在和他开心地玩 耍, “我爱你”三个大字十分醒目。 “这世界如此美好,每个人都像一 颗星,我们都有自己的光亮。尽管微 弱,却也温暖。”这场不期而遇的经历, 让邢台市首例治愈患者邱浩林很 感慨。 再过两天,邱浩林就能解除隔离 了。“我要申请做一名志愿者,即便疫 情过去,以后也要经常参加公益活动, 用爱心守护美好生活。” 邱浩林准备做的,同样是沧州首 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赵君想要做的。 出院那天,他跟护士要了纸和笔,郑重 地写了一份志愿申请书:“我的身体已 经痊愈,我感激党和国家,也深切感受 到了医护人员的无私与伟大。我要以 你们为榜样,为社会、为国家作出自己 的贡献。此生,定成为另一个‘你’!” (记者董昌、刘剑英、张文君、汤润 清、王育民、张岚山、李艳红、邢云、寇 国莹、陈宝云、焦磊、孙也达、霍相博集 体采写,文中患者名字均为化名) 首钢京唐公司 筑起抗疫生产两道“钢铁战线” 首月高端钢产量超计划 河北日报记者 王育民 通讯员 王婷婷 “轧机出口出现了浪形波动……” 2 月11日,在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 公司热轧部1580作业区,工人班会强认 真地将轧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到本 子上。 “快下班了,我得把发现的情况都 交代清楚。”班会强说,疫情面前,除了 认真防控,日常生产更要仔细对待。 在首钢京唐公司,平均每天有 6000名像班会强一样的一线工人在岗 位坚守。 “我们的防控工作十分到位,疫情 并没有影响到日常生产。”首钢京唐公 司办公室主任于杰说,新冠肺炎疫情 暴发以来,公司做到疫情防控和经营 生产“两手抓”,公司未有职工和家属 感染新冠肺炎,并取得了经营生产“开 门红” —1月份,钢产量超计划3.6万 吨,高端领先产品超计划13.9万吨。 在首钢京唐公司的生产车间和厂 区,笔者发现,工人们不仅都戴上了口 罩,而且,每天的班前会和每周的安全 会都改为微信群发。炼铁一作业区日 班作业长郑凯说,不仅如此,连吃饭都 实行了微信点餐、分时就餐、就近取 餐、分散用餐的新模式。 “领了餐就回去发,在各自的工位 上吃,少了聚集,也小了风险。”在中厚 板食堂门口,职工姜林宪拎着一摞餐 盒准备回岗位分发给同事。 姜林宪说,公司办公室组织建立 了用餐微信联络群,各单位负责人可 提前订餐,分时段错峰取餐,即取即 走,减少了等餐排队的时间。 为保障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用品, 负责后勤工作的物业管理经理张特从 腊月二十四起就没回过家。“公司各级 党组织立足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积 极开展服务保障,集中购置了一大批 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用品,粮、油、肉、蛋 等食品充足,物资供应有计划、有保 障。”张特说道。 “有了物资保障,更要做好服务。” 张特介绍说,公司定期对通勤班车、职 工餐厅、工作现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开 展消毒并做好温馨提示,加强通风和 环境卫生清理,并建立四班职工联络 微信群,做到疫情防控、职工通勤两不 误,同时对乘坐通勤班车的职工进行 体温监测,并指导其正确佩戴口罩。 在首钢京唐公司 1 号门、4 号门、中 心食堂和指挥中心,分别架设有一台 显示器和一部热成像仪。“这是公司人 员出入最为密集的四个区域。”办公室 行政后勤室主任谷志华介绍说,这些 热成像设备可在职工路过的时候,迅 速显示体征温度。 “现在疫情叠加,困难增多,但我 们更应该越是困难越向前!”公司党委 书记、董事长邱银富介绍,全体职工纷 纷参与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炼铁 作业部号召在岗党员做好职工身体状 况的“检查员”,对职工进行体温检测 和防疫知识宣传;热轧作业部梳理回 老家过年人员信息并实时跟踪,针对 不能按时返回人员制定措施,安排工 作代理人做好交接;钢轧作业部发起 了“增强体质共抗疫情”健身活动,号 召每名职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开展室 内运动,职工在健身运动后通过朋友 圈打卡…… 在公司1号宿舍楼,笔者见到了楼 长张德媛。“每天早上 6 点接班,第一件 事就是消毒。”张德媛一边喷洒 84 消毒 液一边说,除此之外,中午 12 时和下午 5时,还要对楼道、前厅和扶手等区域 进行消毒。 “宿舍是职工休息的地方。按照 宿舍防控管理办法,我们在值班期间 多干几次,就能给职工更大的信心,更 能保障职工有一个放心的休息环境。” 张德媛说道。 河北日报讯(记者闫立军、 邢云) “从正月初一开始,我们 几乎每天都要干到深夜。”日 前,在邢台桥东区团结东社区一 个小区门口,党支部书记焦利杰 一大早就来此值守。记者看到, 所有进出小区的居民正在有序测 温和登记,小区很安静,只有大 喇叭在播放防控知识。 连日来,邢台市上下齐动 员,坚持“六最”举措:最彻 底、最到位、最认真、最用心、 最严格、最有力,做到横到边, 纵到底。不管是城市乡村,还是 机关企业,党员干部带头,村 民、志愿者助力,织丝结网,全 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目前, 市县两级财政投入 1.1亿元,全 市设立52家发热门诊,17家发 热患者定点筛查医院,累计筛查 7939690 人,覆盖率 101.5%。 排查管控和隔离阻断做到 “最彻底、最到位”。该市健全县 乡村疫情监测网,持续开展滚动 排查,做到“存量精准到位、增 量不漏一人”。所有机关、车 站、医院、超市落实体温检测防 护要求,国省县乡干道公路全部 设置卡口。同时实行超前隔离, 做到和谐隔离,认真做好生活保 障和心理疏导,对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员提供周到服务。 检测和诊治“最认真、最用心”。该市成立了由多学科专家 组成的专家团队,并对全市医护人员开展 4 次专业培训。主动扩 大筛查范围,将在筛查医院留观人员、其他原因发热人员、两周 内与重点地区和春节后外地到邢台的发热人员,全部开展核酸检 测。对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实行“一人一案”,全力诊治。为做 好打硬仗准备,正在紧急改造新增负压病房 7 间 19 张床位。 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做到“最严格、最有力”。该市各级均建 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及严格的责任制,基层党组织全 部动员起来,党员、积极分子和志愿者全部佩戴标识上岗执勤, 成为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市内12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 加紧生产,组织驻外招商人员、海外投资企业千方百计采购紧缺 物资,保证了疫情防控所需。 (上接第一版) 做好对口支援湖北神农架 林区工作。派出单位认真做好前线人员 服务工作。加强对口支援西藏和新疆防 疫工作。 实施意见强调,坚定不移统筹疫情 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努力实现今 年各项目标任务。坚决有力做好“六稳” 工作,加快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 展。以县域为单元分区分级制定差异化 防控策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 济社会发展。积极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 产,研究出台阶段性、针对性的减税降 费措施。狠抓大项目好项目,调动民间 投资积极性。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 扩大食物商品消费。建好用好重大开放 平台,积极谋划筹备重大经贸活动。持 续深化农业“一减四增”,认真组织春耕 备耕。 坚决有力办好“三件大事”,加快重 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落地实施。坚持 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牛鼻 子”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深化 交通、生态、产业重点领域率先突 破。扎实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发展,高 标准高质量推动启动区和起步区规划 实施。扎实推进北京冬奥会筹办,抓 好场馆后续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提 升赛会服务保障水平,大力发展冰雪运 动和冰雪产业。 坚决有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力推进精准扶贫 脱贫防贫,深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科 技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易地搬 迁扶贫,确保上半年剩余贫困人口全部 达到脱贫条件。着力抓好污染防治和生 态修复,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治 理。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化6项 重点领域清理规范。 坚决有力开展“三创四建”活动,加 快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各地各部 门要把开展“三创四建”活动放在突出 位置来抓,结合实际细化实施方案和 具体措施,推动各项工作升级加力。大 力推进20项民心工程,用心用情用力 为民服务解难题。广泛开展爱国卫生 运动。毫不放松抓好信访维稳和安全 生产,为全国两会召开营造良好环境。 实施意见强调,坚定不移加强党的 领导和层层压实责任,为加强疫情防控 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加 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守土有责、守土 担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机制。加强基层 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 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督导检 查,推动形成担当担责、真抓实干的鲜 明导向。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政 治氛围、舆论氛围、社会氛围。 以底线思维严实作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 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2月15日夜,正定县公安局正定大桥检查站的公安民警和医 护人员在岗位值守,对司乘人员测温登记。这两天,全省普遍降雪 降温,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不惧寒冷,坚守岗位。 河北日报记者 恒摄 寒夜中的坚守 (上接第一版) 以严实作风确保疫 情防控取得扎实成效。 赵一德强调,要坚决守住疫情 不扩散底线,深入精细排查,持 续开展“十查十改”,切实消除风 险隐患;坚定不移落实“三个关 口前移”,对确诊病例全力开展科 学救治,对所有疑似病例、密切 接触者和无确切原因发热病人全 部进行核酸检测,强化动态监测 和分级分类诊治,严防误诊漏诊 和疫情蔓延。要坚决守住核酸检 测能力建设底线,在保证按时完 成检测机构建设的基础上,坚持 高标准,把好质量关,确保绝对 安全。要坚决守住医务人员零感 染底线,保障定点医院、发热门 诊、隔离点临床一线防护用品供 应和医务人员装备配备,改善医 务人员工作和休息条件,全面加 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严防出现 医务人员交叉感染。要坚决守住 企业复工复产安全底线,分类分 步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科学 规范工作流程,切实把防控措施 落到车间、班组、岗位和具体人 员,做到员工排查到位、防护措 施到位、环境消杀到位、安全生 产到位,最大限度地切断疫情传 播渠道。 (上接第一版) 资金紧张等问题,认 真分析研究,既解决共性问题,又 解决个性问题。要层层压实责任, 工作重心下沉,政府系统各部门组 织力量深入基层,指导各地各行业 精准施策,发改部门围绕做好“六 稳”工作加强统筹,特别是抓紧推 动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开工建设; 工信部门加大对工业企业复工复 产支持和指导力度,落实规上工业 企业三级包联服务工作机制;商务 部门加快推动商场超市、便利店、 批发市场等商贸企业恢复营业,积 极组织外贸企业复工生产;农业部 门强化供需产销对接,促进饲料、 养殖、畜禽屠宰加工企业复工复 产;交通运输部门积极组织协调, 畅通全省物流运输,特别是保障农 村、县域交界道路正常通行;住建 部门加快推进建筑项目安全有序 开工复产;各市县政府落实主体责 任,深入企业“一企一策”搞好帮 扶,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 下联动条块结合,坚决打好打赢控 疫情促发展两场“硬仗”,确保一季 度开好局起好步,为完成全年目标 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Upload: others

Post on 07-Oct-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此生,定成为另一个“你” - hebnews.cnhbrb.hebnews.cn/pc/paper/att/202002/16/52a7340f-aec0-4872-899e-… · 河北日报讯(通讯员舒 畅 记者解丽达)2月13日,三

河北日报讯(通讯员舒畅 记者解丽达)2月 13日,三河市河北燕达医院核酸检测实验室经廊坊专家组审核通过,正式投入使用。该实验室承接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两地的核酸检测工作,成为廊坊市县域首家获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资质的医疗机构,将在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河北燕达医院中心实验室于 2018 年 10 月通过验收正式运行,占地6000平方米,可独立开展分子生物学检测,现有实验室技师人员6名。目前,实验室制定了规范的标本全过程管理流程,完善了操作规范和室

内质控、室间质评措施,每天可完成 50-70 人次的检测工作。检验人员 24 小时在岗值守,保证随接随检,24 小时内出具检测结果,检出的阳性标本及时送廊坊市疾控中心复核,阴性标本及时反馈给送检单位。此前,廊坊市具备核酸检测条件的仅有廊坊市疾控中心、廊坊市人民医院以及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过去我们的标本都要送到廊坊市区去检测,现在本地就可以检测,缩短了检测诊断 时 间 ,加 快 了 检 测 传 送 速度。”三河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实验室检测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廊坊

首家县域核酸检测实验室正式投用

32020年2月16日 星期日版面编辑:刘珊珊 视觉编辑:刘欣瑜 要 闻

此生,定成为另一个“你”——“首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讲述的“感动瞬间”

□河北日报记者

2月12日,秦皇岛市首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回家,至此,河北省11个设区市全部都有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出院。

连日来,河北日报记者在定点收治医院的欢送仪式现场采访,或是连线还在居家观察中的这些“首例治愈患者”时,他们讲述的一个个“感动瞬间”常常让记者们热泪盈眶,它们,正是燕赵儿女众志成城、共战疫情真实而生动的写照。

“虽然看不清你的脸,但我记得你温暖而坚定的声音。”

1 月 27 日 22 时,确诊后的郝雷转入石家庄市第五医院。

经过三道隔离门,郝雷走进隔离病房。“每过一道门,心情就多一分沉重,腿像灌了铅,每迈一步感觉就像离鬼门关又近了一步。”

连日来的紧张和恐惧,让郝雷几近绝望。就在这时,穿着防护服的副主任医师刘亮来到他床前,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相信自己、相信医院,我们有专家团队,按照‘一人一团队’‘一人一方案’精准施治,只要你配合治疗,两到三周肯定能痊愈!”这是刘亮的开场白。

“刘大夫的声音不大,却给了我莫大的鼓励!”郝雷回忆。

到 2月 3日晚,连续两天采集的咽拭子样本,郝雷的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按照国家相关诊疗标准,他已经符合临床治愈标准。

“2月4日,我作为石家庄首例治愈患者出院。临走前,我特别想见刘大夫一面,可惜他在忙着救治病人。”郝雷说,像是知道他的心思,刘亮在微信里给他发了两个表情:一个胜利的手势,一个温暖的拥抱。

“咚、咚、咚……”尽管已出院好几天了,可张家口

首例治愈患者李汉超总是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回放”住院时医生敲他病房玻璃的声音。

每天,总有一些穿着防护服的大夫一手举着手机,一手示意他接电话。

“今天的感觉怎么样,饭吃得多不

多?”“跟家里人视频了没有,心情怎么样?”“别担心,你还年轻,没问题!”这样的隔窗聊天成了李汉超每天最享受的时光。

由于新冠肺炎治疗的特殊性,医护人员不能在病房待太久。为了缓解李汉超的紧张和寂寞,张家口市传染病医院医疗救治组第一梯队的医护人员经常来和他聊天。

首例治愈的患者中,有许多人也是首例收治的患者。对付凶险的疫病,信心和温暖,也是医务人员对症施治的一剂“良药”。

“今天要多吃饭!医生最喜欢能吃饭的病号!”

“坚强!你是男子汉,家里的顶梁柱,家人都在等你回家!”

对衡水首例治愈患者尹东来说,隔着厚厚的口罩和护目镜,医生们有些失真的声音最动听。

“大年三十晚上热气腾腾的饺子”“正月十五的汤圆”“放在病房窗台上的那盆绿萝”“病房里那个大大的中国结”“护士给我唱的那首《你笑起来真好看》”……面对记者“在病房里什么让你最难忘”的同题采访,治愈患者们的答案虽不相同,但传达出的医务人员的温暖和爱意是相同的。

1 月 31 日,17 岁的沈月被送到邯郸市传染病医院的隔离病区。“当全身戴上治疗仪器时,我的脑子里突然浮现出电影《生化危机》的场景,仿佛周围全是病毒,恐惧极了。”

是医生、护士轻声细语的鼓励让她慢慢安静了下来。

每天 3 次的中药,每次 250 毫升,让沈月一看就想吐。护士长告诉她:

“这是专家研制的中药,只有吃了药才能靠自身的免疫系统打败病毒啊。咱一次喝不下去就分成两次、三次,趁热喝就没那么苦了。”

在治疗期间,每天都有护士分多次为她加热中药。床头还放了小点心,让她压一压苦味。

做咽拭子检查,要在上呼吸道取标本,护士们是要冒着一定风险的。

“但她们一点也没有害怕的样子,还和我开着玩笑。在轻松的氛围中,我张大了嘴巴……她们和我的年龄都差不多,那一刻,她们在我心里就是真实的英雄!”

在医院里,医生护士都穿着防护服、戴着护目镜。作为邯郸市首例治愈患者出院时,沈月最想对他们说的是:

“虽然看不清你的脸,但我记得你温暖而坚定的声音。”

作为秦皇岛市首例治愈患者,59岁的严静文出院时,向隔离病房里的医护人员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希望早点见到救命恩人的“庐山真面目”。

“多少个微信‘拱手’表情也表达不了我的感谢!”

37 岁的郭丽丽是“新武汉人”。春节前,5年没回老家过年的她和丈夫带着孩子高高兴兴回到迁西县。1 月 27日,郭丽丽的丈夫被确诊为唐山市首例 新 冠 肺 炎 ;28 日 ,她 被 确 诊 为 第二例。

“说实话,有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照顾,我对治愈很有信心。倒是因为开始时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回家走亲访友,导致很多人被隔离医学观察,这让我觉得很愧疚,担心被乡亲们埋怨。”

2月7日作为唐山市首例治愈患者出院后,郭丽丽需要隔离观察14天,而此时前期作为密切接触者被隔离的父母、弟弟已经先期回家了。

实际情况和郭丽丽的担心大不相同。

“姐,知道咱全家人要回村,村干部提前带人把咱家里里外外打扫、消杀了一遍。”弟弟告诉她,回村当天,邻居王余平找来家中的备用钥匙,提前为他们生起了炉火,周边的邻居在门口戴着口罩隔着门远远地大声问候他们,还送来好多蔬菜水果和生活用品。

郭丽丽告诉记者,等隔离观察结束,她一定要去好好谢谢乡亲们。

李汉超住院后,所穿的衣物按规定全部都销毁了,他是穿着病号服出院的。

没想到的是,从里到外、从头到脚,当地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早就精心为他准备了衣物,“合身又舒服,棉大衣的胸前还印有一枚大大的爱心!”李汉超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廊坊市首例治愈患者李清科回家第二天,当地镇政府就送来了几十斤蔬菜和一个大蛋糕;严静文现在每天

仍能按时接到护士的微信,告知她仍在医院治疗的老伴、女婿和外孙的恢复情况;在承德首例治愈患者韩弘毅的微信里,全是街坊、朋友的问候……

沈月被确诊后,其父母作为密切接触者也被集中隔离,他们所居住的小区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家里还有两只小狗,狗粮不够,它们会不会饿死?”沈月很担心。

社区干部想方设法找来一套防护服,把狗粮送到了小沈家中。

“多少个微信‘拱手’表情也表达不了我的感谢!”沈月说,等春暖花开,她要一一去拜谢那些带给她新生命的人!

“此生,定成为另一个‘你’!”

2 月 2 日早晨,保定市人民医院医疗救治专家组通过远程会诊视频告诉刁乐乐,她和儿子已经完全康复,可以作为保定市的首批治愈患者出院了!

笑着笑着,刁乐乐的眼圈红了。她一把拉起正在病床上高兴得不停蹦跳的儿子,对着视频屏幕,给那端的医护人员深深地鞠了一躬。

出院前,刁乐乐的儿子专门画了一幅漫画送给医生护士:一颗大大的红心里,美丽的医生阿姨正在和他开心地玩耍,“我爱你”三个大字十分醒目。

“这世界如此美好,每个人都像一颗星,我们都有自己的光亮。尽管微弱,却也温暖。”这场不期而遇的经历,让 邢 台 市 首 例 治 愈 患 者 邱 浩 林 很感慨。

再过两天,邱浩林就能解除隔离了。“我要申请做一名志愿者,即便疫情过去,以后也要经常参加公益活动,用爱心守护美好生活。”

邱浩林准备做的,同样是沧州首例新冠肺炎治愈患者赵君想要做的。出院那天,他跟护士要了纸和笔,郑重地写了一份志愿申请书:“我的身体已经痊愈,我感激党和国家,也深切感受到了医护人员的无私与伟大。我要以你们为榜样,为社会、为国家作出自己的贡献。此生,定成为另一个‘你’!”

(记者董昌、刘剑英、张文君、汤润清、王育民、张岚山、李艳红、邢云、寇国莹、陈宝云、焦磊、孙也达、霍相博集体采写,文中患者名字均为化名)

首钢京唐公司

筑起抗疫生产两道“钢铁战线”首月高端钢产量超计划

□河北日报记者 王育民通讯员 王婷婷

“轧机出口出现了浪形波动……”2月11日,在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热轧部1580作业区,工人班会强认真地将轧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到本子上。“快下班了,我得把发现的情况都交代清楚。”班会强说,疫情面前,除了认真防控,日常生产更要仔细对待。

在 首 钢 京 唐 公 司 ,平 均 每 天 有6000名像班会强一样的一线工人在岗位坚守。

“我们的防控工作十分到位,疫情并没有影响到日常生产。”首钢京唐公司办公室主任于杰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公司做到疫情防控和经营生产“两手抓”,公司未有职工和家属感染新冠肺炎,并取得了经营生产“开

门红”——1月份,钢产量超计划3.6万吨,高端领先产品超计划13.9万吨。

在首钢京唐公司的生产车间和厂区,笔者发现,工人们不仅都戴上了口罩,而且,每天的班前会和每周的安全会都改为微信群发。炼铁一作业区日班作业长郑凯说,不仅如此,连吃饭都实行了微信点餐、分时就餐、就近取餐、分散用餐的新模式。

“领了餐就回去发,在各自的工位上吃,少了聚集,也小了风险。”在中厚板食堂门口,职工姜林宪拎着一摞餐盒准备回岗位分发给同事。

姜林宪说,公司办公室组织建立了用餐微信联络群,各单位负责人可提前订餐,分时段错峰取餐,即取即走,减少了等餐排队的时间。

为保障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用品,负责后勤工作的物业管理经理张特从

腊月二十四起就没回过家。“公司各级党组织立足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积极开展服务保障,集中购置了一大批生活必需品和防疫用品,粮、油、肉、蛋等食品充足,物资供应有计划、有保障。”张特说道。

“有了物资保障,更要做好服务。”张特介绍说,公司定期对通勤班车、职工餐厅、工作现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消毒并做好温馨提示,加强通风和环境卫生清理,并建立四班职工联络微信群,做到疫情防控、职工通勤两不误,同时对乘坐通勤班车的职工进行体温监测,并指导其正确佩戴口罩。

在首钢京唐公司1号门、4号门、中心食堂和指挥中心,分别架设有一台显示器和一部热成像仪。“这是公司人员出入最为密集的四个区域。”办公室行政后勤室主任谷志华介绍说,这些

热成像设备可在职工路过的时候,迅速显示体征温度。

“现在疫情叠加,困难增多,但我们更应该越是困难越向前!”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邱银富介绍,全体职工纷纷参与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炼铁作业部号召在岗党员做好职工身体状况的“检查员”,对职工进行体温检测和防疫知识宣传;热轧作业部梳理回老家过年人员信息并实时跟踪,针对不能按时返回人员制定措施,安排工作代理人做好交接;钢轧作业部发起了“增强体质共抗疫情”健身活动,号召每名职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开展室内运动,职工在健身运动后通过朋友圈打卡……

在公司1号宿舍楼,笔者见到了楼长张德媛。“每天早上6点接班,第一件事就是消毒。”张德媛一边喷洒84消毒液一边说,除此之外,中午12时和下午5 时,还要对楼道、前厅和扶手等区域进行消毒。

“宿舍是职工休息的地方。按照宿舍防控管理办法,我们在值班期间多干几次,就能给职工更大的信心,更能保障职工有一个放心的休息环境。”张德媛说道。

河北日报讯(记者闫立军、邢云)“从正月初一开始,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干到深夜。”日前,在邢台桥东区团结东社区一个小区门口,党支部书记焦利杰一大早就来此值守。记者看到,所有进出小区的居民正在有序测温和登记,小区很安静,只有大喇叭在播放防控知识。

连日来,邢台市上下齐动员,坚持“六最”举措:最彻底、最到位、最认真、最用心、最严格、最有力,做到横到边,纵到底。不管是城市乡村,还是机关企业,党员干部带头,村民、志愿者助力,织丝结网,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目前,市县两级财政投入 1.1 亿元,全市设立 52 家发热门诊,17 家发热患者定点筛查医院,累计筛查7939690人,覆盖率101.5%。

排查管控和隔离阻断做到“最彻底、最到位”。该市健全县乡村疫情监测网,持续开展滚动排查,做到“存量精准到位、增量不漏一人”。所有机关、车站、医院、超市落实体温检测防护要求,国省县乡干道公路全部设置卡口。同时实行超前隔离,做到和谐隔离,认真做好生活保障和心理疏导,对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员提供周到服务。

检测和诊治“最认真、最用心”。该市成立了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并对全市医护人员开展4次专业培训。主动扩大筛查范围,将在筛查医院留观人员、其他原因发热人员、两周内与重点地区和春节后外地到邢台的发热人员,全部开展核酸检测。对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实行“一人一案”,全力诊治。为做好打硬仗准备,正在紧急改造新增负压病房7间19张床位。

疫情防控后勤保障做到“最严格、最有力”。该市各级均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及严格的责任制,基层党组织全部动员起来,党员、积极分子和志愿者全部佩戴标识上岗执勤,成为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市内 12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加紧生产,组织驻外招商人员、海外投资企业千方百计采购紧缺物资,保证了疫情防控所需。

邢台﹃

六最﹄举措织丝结网

疫情防控无死角

(上接第一版)做好对口支援湖北神农架林区工作。派出单位认真做好前线人员服务工作。加强对口支援西藏和新疆防疫工作。

实施意见强调,坚定不移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努力实现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坚决有力做好“六稳”工作,加快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以县域为单元分区分级制定差异化防控策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研究出台阶段性、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措施。狠抓大项目好项目,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推动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扩大食物商品消费。建好用好重大开放平台,积极谋划筹备重大经贸活动。持续深化农业“一减四增”,认真组织春耕备耕。

坚决有力办好“三件大事”,加快重

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落地实施。坚持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牛鼻子”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深化交通、生态、产业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扎实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发展,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启动区和起步区规划实施。扎实推进北京冬奥会筹办,抓好场馆后续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提升赛会服务保障水平,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

坚决有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力推进精准扶贫脱贫防贫,深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科技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易地搬迁扶贫,确保上半年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条件。着力抓好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强化大气、水、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化 6 项重点领域清理规范。

坚决有力开展“三创四建”活动,加快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各地各部门要把开展“三创四建”活动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结合实际细化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推动各项工作升级加力。大力推进 20 项民心工程,用心用情用力为民服务解难题。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毫不放松抓好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为全国两会召开营造良好环境。

实施意见强调,坚定不移加强党的领导和层层压实责任,为加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机制。加强基层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督导检查,推动形成担当担责、真抓实干的鲜明导向。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舆论氛围、社会氛围。

以底线思维严实作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2月15日夜,正定县公安局正定大桥检查站的公安民警和医护人员在岗位值守,对司乘人员测温登记。这两天,全省普遍降雪降温,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不惧寒冷,坚守岗位。

河北日报记者 贾 恒摄

寒夜中的坚守

(上接第一版)以严实作风确保疫情防控取得扎实成效。

赵一德强调,要坚决守住疫情不扩散底线,深入精细排查,持续开展“十查十改”,切实消除风险隐患;坚定不移落实“三个关口前移”,对确诊病例全力开展科学救治,对所有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和无确切原因发热病人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强化动态监测

和分级分类诊治,严防误诊漏诊和疫情蔓延。要坚决守住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底线,在保证按时完成检测机构建设的基础上,坚持高标准,把好质量关,确保绝对安全。要坚决守住医务人员零感染底线,保障定点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点临床一线防护用品供应和医务人员装备配备,改善医务人员工作和休息条件,全面加

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严防出现医务人员交叉感染。要坚决守住企业复工复产安全底线,分类分步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科学规范工作流程,切实把防控措施落到车间、班组、岗位和具体人员,做到员工排查到位、防护措施到位、环境消杀到位、安全生产到位,最大限度地切断疫情传播渠道。

(上接第一版)资金紧张等问题,认真分析研究,既解决共性问题,又解决个性问题。要层层压实责任,工作重心下沉,政府系统各部门组织力量深入基层,指导各地各行业精准施策,发改部门围绕做好“六稳”工作加强统筹,特别是抓紧推动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开工建设;工信部门加大对工业企业复工复

产支持和指导力度,落实规上工业企业三级包联服务工作机制;商务部门加快推动商场超市、便利店、批发市场等商贸企业恢复营业,积极组织外贸企业复工生产;农业部门强化供需产销对接,促进饲料、养殖、畜禽屠宰加工企业复工复产;交通运输部门积极组织协调,畅通全省物流运输,特别是保障农

村、县域交界道路正常通行;住建部门加快推进建筑项目安全有序开工复产;各市县政府落实主体责任,深入企业“一企一策”搞好帮扶,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坚决打好打赢控疫情促发展两场“硬仗”,确保一季度开好局起好步,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