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学:文学的变革与革命epaper.cenews.com.cn/html/1/2020-04/29/05b/2020042905b...2005/04/29...

1
简介: 本书讲述了我国40种 具有代表性的湿地鸟类独特的生 存故事及其难得一见的生活情 境。作者以“自然观察”为起点, 以科学阅读为亮点,将多年珍贵 的野外观察第一手的资料和相关 知识的阅读研究,用细腻优美的 文笔和300余幅高清精美的鸟类 图片,真实且直观地呈现在孩子 面前。帮助孩子深入了解湿地鸟 类的特征、习性和文化内涵,以及 独特的湿地风貌。书中除了有对 湿地鸟类和湿地生态现状、未来 的关注,还有对自然与人类关系 的思考,更有对中华文化和生态 环境理念的剖析,引导孩子爱上 自然、尊重自然,思考人与自然的 相处之道,增强环保意识。 书名: 《树 梢 上 的 中 国》 作者: 梁衡 出版单位: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18 年 8 月 书号: 9787100160254 简介: 本书作者梁衡先生是 我国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散文 家、科普作家、 “人文森林学”的首 创者,本书是其跋山涉水寻访人 文古树后写就的一部散文集。书 中记录了中国大地上众多古树的 历史兴衰,融入了作者“人文森 林”的理念,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倡 导绿色文明的人文思考。作者认 为,每一棵古树,就是一部绿色 的史书,是活着的历史坐标,是 能与人类对话的生命地标。书 中不仅有灵动的文字,还有实 景古树照片与亲绘古树图。作 者用文字、用照片、用绘画、用 那颗赤诚之心全方位地表达着 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 对历史的尊重。 书名: 《新昆虫记》(第一辑) 作者: 张润志 出版单位: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 年 5 月 书号: 9787570606320 简介: 《新昆虫记》是国内首套 原创融媒体昆虫科普丛书。丛书 在内容上着眼于本土的昆虫,具有 丰厚悠久的文化特性;强调知识的 前沿性,集结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既是对法布尔《昆虫记》的致敬,又 是一次大胆的开拓和创新。丛书 第一辑分为《萤火虫的故事》《蜻蜓 飞行日记》《我为蝶狂》《寻蚁记》《蚂 蚱有故事》《“蟋部”之旅》六个分册。 书名: 《动 物 映 象》 作者: 祖克慰 出版单位: 沈阳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 年 6 月 书号: 9787544185028 简介: 这是一部重新审视人 与动物的关系的特色之作。在作 者笔下是他亲身经历的一个个震 撼心灵的故事:一支猎枪,一个 陷阱,让豹子、野猪、狼、獾子等动 物悲鸣着倒下。作者以苍凉的笔 调,淡淡的哀愁,展示了生命的悲 壮与凄美。从动物的灵性,动物 的真善美、动物的悲惨处境、人类 的残忍、人类与动物的关系等诸 多角度直击人的灵魂,拷问人类 的罪与罚、责任与义务、道德与良 知。同时,以其对动物的深沉理 解,在文学、哲学和科学的三维空 间里,建构起自己的动物理想 国。阅读本书会让人从中感受到 精神的震撼,让人对所有形态的 生命—包括人类与非人类动物 的理解与尊重、悲悯与善意、感恩 与敬畏。 书名: 《留 住 绿 水 青 山》 作者: 解振华 曲格平等 出版单位: 中国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 年 6 月 书号: 9787520502474 简介: 《留住绿水青山》是《纪 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 推动者系 列》之一。特选取了曲格平、梁从 诫、李文华、张新时、牛文元、郝吉 明、解振华、廖晓义等十位在生态 领域有较大贡献和突出成就的专 家学者,并将这些专家学者的代表 文章编纂成书。书中共收录二十 余篇文章及九篇访谈,全面展示了 多位生态领域专家学者的成果风 采。对于及时总结推广生态文明 建设实践的鲜活经验,对于当前加 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 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书名: 《自然观察:我的湿地鸟类 朋 友》 作者: 宋晓杰/文;谷洪旺/图 出版单位: 广东新世纪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 年 10 月 书号: 9787558311956 “公众最喜爱的十本 生态环境好书”(一)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人们在 意识到地球存在危机之后发出的深情 呼喊。地球不只属于人类。中国古 老哲学中就有老子的“天地不仁,以 万物为刍狗”、庄子的“天地与我并 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深刻认识。 可惜的是,伴随着人们心智的开启, 欲望的增强,贪念的浓烈,慢慢地,人 们开始相信“优胜劣汰”“丛林法则” “人定胜天”“改造自然”等等的一些 观念法则,以人为万物“灵长”,然后 向万物宣战。 人本来只不过是宇宙间一粒尘埃, 是自然中的一种微小的存在。可是,人 类在飞速发展的科学理性和技术手段 下,日益无限度地迷恋发展,对地球的 掠夺和对其他生命的毁损几近疯狂。 在万物为我使用的观念和不断创新的 科学技术手段伴随下,使人们对于人类 的自然化存在近乎遗忘,不断地蔑视自 然给予人类的强大庇护的神圣作用价 值,漂浮于自以为强大和无穷的理性虚 空,无视自然法则,以为科学可以面对 一切,与地球大地的间隔距离对立愈来 愈大了。当人类向自然的索取毫无休 止、欲壑难填的时候,大自然也是有承 受极限的。自然也有难以违背的规 则。当一次次或许是因为人类造孽而 导致的生态灾难降临的时候,这也许就 是大自然的反应。所幸,一些真正富有 高远理性和伟大情怀的人们,开始意识 到了大地母亲的恩惠和对她的伤害,以 及这种情怀所收获的哀痛,开始回望、 忏悔和觉醒了。 或许是物极必反的原因,尽管中国 很早有很超迈的自然观思想,如老子、 庄子等人的许多深刻见识,也曾经有像 《诗经》、像唐朝王维、柳宗元及后来各 代很多融入自然山水的诗文作品,表达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欢愉美妙情形 等。但生态文学的观念却是来自科学 社会相对发达的美国这样的国家。被 认为是生态文学最早的美国作家梭罗 和他的《瓦尔登湖》、利奥波德的《一只 鸽子的纪念碑》、蕾切尔 · 卡逊的《寂静 的春天》等人的作品及其倡议的观念方 向,被认为是生态文学主张开始的标志 性人物和作品。 梭罗告别躁动喧闹的都市,在瓦尔 登湖畔追求最大接近自然生活的体验 和感受、利奥波德因对一个候鸽物种的 消逝感到遗憾和悲戚、卡逊在感受因为 大量使用杀虫剂而导致许多虫鸟死亡、 消失,本该生动热闹的春天变得寂静而 哀伤。等等这些,都是在呼唤人们回望 大地和自然的诚挚心音,令人感动。这 些看来似乎是传统社会另类的行动和 认识,在多年形成的人们与大地自然相 处情形中开辟出新路径,为生态文学创 作的旗帜标识了新的理念和疆域。 尽管人们如今已经向月球靠近,也 对木星等星球展开探析。但是在可 以预见的时间内,地球依然是唯一适 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地球大地也是 唯一可以以自己的环境、气候、水分、 物产等养育人类的家园。所以,地球 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大地的怀抱 就是母亲的怀抱。在经历了太多的 远离、淡忘乃至伤害之后,人类是该 放下狂妄和傲慢,知趣地依附到地球 大地母亲身边了。 为了这样的回望和依附,人类需要 自省和自觉地收敛自己的贪婪欲望,需 要平等友善地对待地球其他生命的存 在及其权利,需要相互在广大长久的地 球自然家园和睦共生。即使各种生命 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其他生命种群之间 存在着争夺厮杀,但也必须切实地遵守 合乎自然的法则,防止强制和极端。以 强凌弱、竭泽而渔的结果是道德伦理的 丧失和对平等规则的破坏,最后会打破 平衡陷于灾难。不管人类相互之间现 存着多少纷争和对立,但在神圣的自然 世界面前,需要统一的认识与合作共济 的态度。为了我们大家的未来,生态文 学的提出和开展,恰是人们觉醒的开始 和不断延伸拓展走向未来这条道路的 很好方式。 生态文学:文学的变革与革命 ◆李炳银 新冠肺炎病毒正在全球肆虐的时候,生 态文学的话题似乎有了更多的关注度。一次 病毒灾难的出现,有其复杂原因,或许还不能 完全与生态文学简单勾连。近些年来,中国 政府将生态环境优质目标一再推举,作为国 家发展战略努力实施,而且成果显著,是空前 的伟业启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中国 传统的自然观念,如今加上坚持绿色标准等 接近自然科学的一些生存建设发展策略,正 在为中国走向世界,追寻人类共同生命目标, 提供着非常有力的理论观念支持。 可是,在我看来,生态文学的提出和它的高 远指向目标,是一种新颖的文学目标和追寻, 需要仔细深入的思考与实践追求。传统的文 学,长时间来被人们理解为是人的文学,是以 个性的语言故事人物探析表达人的社会环境 存在感受和命运的文学,是围绕着人的价值 利害情景展开的语言叙述。但是,我对生态 文学有一种新的理解:生态文学是对包含着 人类在内的所有自然对象和生命表现感受的 一种叙述,其包含对象和目标显然是远远广泛 于传统的文学界地的。生态文学有新的展开领 域与活动舞台。因此,生态文学的开启,是一次 深刻的文学变革与革命。 生态文学的意识和观念实践,显然还 处在一个初始的发展阶段,梭罗、利奥波 德、卡逊等人的开拓之功至伟。但当生态 文学这种文学现象逐渐地被人们在不断接 触的灾难过程中认识感悟的时候,这样的 文学主张和追求就像投石入水之后,迅速 生波荡漾开来了,力量抵达到世界各地,以 及很多作家的心间。中国很早就有“天人 合一”的哲学思想,也有像《山海经》这样涉 及自然的神话记录、有像《徐霞客游记》这 样有关山川河流人文风物的考察记等,但 这些内容都与如今的生态文学伦理主张和 目标有很大的区别。 当代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观念似乎是 在1980年代前后明显起来的。生态文学 创作也伴随着这样的观念开始出现了。这 期间,最初在报告文学创作中有分明的表 现。徐刚的《伐木者,醒来!》及他后来的 《守望家园》《大森林》等很多作品,既是中 国生态文学的先声实践,也奠定了他作为 著名生态作家的坚实基础。此后有岳非丘 的《只有一条长江》,杨兆兴的《沙坡头 · 界奇迹》,邢军纪、曹岩的《北中国的太阳》, 陈桂棣的《淮河的警告》,何建明的《共和国 告急》,李青松的《遥远的虎啸》《共和国:退 耕还林》《塞罕坝时间》《把自然还给自然》, 肖亦农的《毛乌素绿色传奇》,梁衡的《树梢 上的中国》,古岳的《冻土笔记》等等报告文 学作家作品,都不断努力地在为中国的生 态文学添加浓厚靓丽成色。这些作品涉及 自然生态环境的各种领域,呼吁人们提高 生态环保意识,艰苦奋斗,努力开创建设, 与不同的毁坏行为进行斗争,张扬了文明 科学进取的模范人物的社会生活观念和行 为。作家在创作中显示出的时代使命和担 当精神令人感动。 像徐刚、李青松作品所体现的激情诗 意和个性形象特点,都是厚重和灵动丰盈 的独特存在。在文学创作中带有仔细观察 感受自然生活,或从不同题材角度和文体 形式表现出一定生态文学特点的作家,还 有像哲夫、叶多多、王国平等报告文学作 家,也有像张炜《九月寓言》、姜戎《狼图 腾》、艾平的《包 · 哈斯三回科右中旗》等小 说家及其作品,有像刘亮程、鲍尔吉 · 原野、 李娟等这样细腻记述自然风貌、表现独特 细腻感悟的散文作家作品等等。 诚然,中国现今的生态文学现状,似乎 还更多处于呼唤人们树立与自然共生,收敛 一己物质欲望,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阶段,比 较现场直观传输,还缺乏更加深远精湛的追 求思考表达,但这种在传统文学创作道路上 的“逆行者”身份作用价值,还是被人们十分 肯定和认可。生态文学似乎不能够简单地等 同书写生态灾难,譬如不少作家面对地震、洪 水和像当前的疫情的书写,这中间尽管会 有很多的密切关系,但生态文学恐怕不会 这样简单。在我看来,生态文学似乎应当 是人类在哲学认识论上的修正改变,是人 类跳出自身中心藩篱,主动调整已有成法, 是融合大自然法则的新的伦理建设和行动 出发,是在努力适应自然生存法则下追求 自然延伸的自觉和寻找、遵循的定律等。 生态文学“逆行者”的道路上,会存在 风险和经历曲折。因为,他 (她)不仅要与 传统的文学发生区别,更会与几千年来人 们逐渐形成和习惯了的认识行为产生分 歧,面对的将是非常沉重和悠久的历史负 担。要人们放弃以人为中心的社会观念, 要人放下身段平等地善待其他所有生命, 希望人改变自己的生命愉悦等实在是不 易。但人们必须有自我否定的自觉和勇 气,有遵从自然规律的积极选择。生态文 学作家作为“逆行者”,为了包括人类在内 的所有自然生命的福祉前途,保护地球家 园并持续提供发展延续条件,必须以自己 合理善意的文学阐释,说服人们改变错误 观念,放弃私欲、约束自己。生态文学的使 命和承担崇高壮伟,期望前行的道路上天 人感应,互为因果。 海子曾在诗中写道: 灵魂啊,不要躲开大地 不要躲开大地上的尘土 生态文学应当是生长和成就于广袤大 地的绿色大树、森林、草地,在天地间婆娑 铺展成美丽的风景。 (作者系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报告文 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逆行者”的慧敏与收获 回望大地母亲的忏悔与觉醒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第五名 自从古老的诗歌开始,文学就在以各种方式努 力表达着人的社会感受和理想追求。经过几千年的 时间和文学表达过程之后 时间和文学表达过程之后如今人们渐渐地发现 如今人们渐渐地发现仅依赖传统的文学观念和视野 仅依赖传统的文学观念和视野着眼人类自己感受 着眼人类自己感受 追求范围内的内容 追求范围内的内容已经很难解释和说明身边的人 已经很难解释和说明身边的人 与环境 与环境与他物的矛盾困窘关系与迷茫了 与他物的矛盾困窘关系与迷茫了特别是 特别是 在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之后 在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之后剧烈频繁的战争存在和 剧烈频繁的战争存在和 后来迅猛的科技进步 后来迅猛的科技进步非常强烈地改变着人们感受 非常强烈地改变着人们感受 认识世界的结论 认识世界的结论 在人类痴迷地实现着自己的文 在人类痴迷地实现着自己的文 政治 政治经济 经济科技 科技军事等价值目标 军事等价值目标甚至以近似 甚至以近似 疯狂的力量和速度呈现影响结果的时候 疯狂的力量和速度呈现影响结果的时候却对自身 却对自身 赖以生存生长的摇篮地球的破坏严重地忽略了 赖以生存生长的摇篮地球的破坏严重地忽略了于与人类 于与人类一起生长于地球上的各种具有生命的动植 一起生长于地球上的各种具有生命的动植 物的被毁坏严重忽略了 物的被毁坏严重忽略了以至发生了地球生态家园 以至发生了地球生态家园 的严重危 的严重危机。这个现实而严重的危机,正是传统文 学的困窘之处和生态文学现象新生的时代背景,正 是生态文学对传统文学以革命与变革的表现提出挑 战的根源。在茫然的地方寻觅,在盘桓的地方发现, 在新的方向目标下出发,这就是生态文学勃发生长 的机会与能动进取的意义价值。 因此,当我们在这里谈论生态文学的时候,最先 要清楚地意识和理解,生态文学,同传统的文学有很 大区别,更是与传统文学中那种几乎是以人为中心 而展开的历史、政治、文化、民族等局限性特点的文 学表达有着质地的不同。生态文学,应当是出于人 类的认识感受、在全球视野仔细认真地探求地球生 命如何相互依存,共生并长的途径,实现共同长远和 谐发展目标的新的未来的文学。这种生态文学,是 关乎地球平衡运行和地球物种整体健康冷暖命运的 文学。只有在这样的视野下,方能够感受到她的魅 力和瑰丽的身姿。 生态文学正在开始以新锐的观察思考和描述表 现为文学开辟新的视阈和天地,使文学在地球大地 上新鲜绽放。生态文学这种新的视阈和目标追求, 是在超越人类族群之间许多隔阂、分歧和缠斗之上 的一种共同利益的追求,是追寻人类非常广大的地 球家园福祉的理想努力。所以,虽然在当下这个很 多人只讲“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我为第 一”、无边泛滥的占有及消费享受自私行为等,只把 自然视为提供人类生存发展机会可能的对象的时 候,生态文学的纯粹超拔和神圣高洁品格无疑是伟 大的表现。生态文学会告诉人们,在人类生存的地 球上,还有比人类社会更加恒定和严酷的自然法 则。而且这样的法则是人类依赖自身的科学努力无 法违背和改变的。人类的科学始终在前行的路上, 但它永远在自然的法则当中。 文学之途的困惑与追寻 1 2 3 文化快讯 本报综合报道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 指导、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评选的 2019 年度“中国好书”日前公布,主题 出版类、人文社科类、文学艺术类、少儿 类、科普生活类等37种图书入选。 其中,涉及生态环境保护主题的书 籍 有《春 归 库 布 齐》,详细描写了联合国 “地球卫士奖”获得者王文彪的治沙实 践。涉及自然博物主题的书籍有人文社 科类图书《西方博物学文化》,较为系统地 介绍了西方博物学的发展脉络和西方 博物学家的主要观点;科普生活类图书 《嘉 卉 :百年中国植物科学画》,将科学性 与艺术性相结合,让读者在享受视觉盛宴 的同时,了解蕴涵在作品中的科普知识。 此外,《大国之基:中国乡村振兴诸 问题》《我心归处是敦煌》等书,也从不同 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经济、文化、历史、 文博等领域的前沿发展和丰硕成果。 2019年度“中国好书”由专家学者 经过多轮评选最终投票产生,重点推荐 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具有较大社 会影响、较高艺术水准,适合中国读者 阅读趣味的精品原创图书。 37种图书入选2019年度“中国好书” 本报综合报道 作为中国考古界的“奥 斯卡奖”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 现”线上终评会将于 5月 1日-5日举行。央视 新闻新媒体平台、腾讯微视客户端将于每天 15: 30-17: 30 推出“假期云考古”直播,为公众 奉上一场考古学的网络盛宴。 据了解,这是“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活 动举办三十周年之际,第一次在“五一”黄金 周举行。参与终评的项目有黑龙江饶河小 南山遗址和齐齐哈尔洪河遗址、陕西神木石 峁遗址皇城台、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等20 个考古发现。这些考古发现从地域分布看, 来自14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从年代分布 看,史前考古今年成果丰硕,有 7 项;从遗址 类型看,呈现多样化特点。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旨在通过 对古文化遗址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 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 的认识,提升考古在文物保护中的基础性地 位和作用,不断努力构建中国境内人类起 源、文明起源和中华文明形成的年代框架, 分析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格局的形成动因、构 成要素和发展规律,以及中华文明在世界文 明史中的重要地位。 “五一”见证年度十大考古的诞生 05 文化 星期三 2020.04.29 责编: 王琳琳 电话: (010)67112251 传真: (010)67113772 E-mail:[email protected] 05-08 版 格物致知 成风化人

Upload: others

Post on 12-Aug-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生态文学:文学的变革与革命epaper.cenews.com.cn/html/1/2020-04/29/05B/2020042905B...2005/04/29  · 文笔和300余幅高清精美的鸟类 图片,真实且直观地呈现在孩子

简介:本书讲述了我国 40 种具有代表性的湿地鸟类独特的生存故事及其难得一见的生活情境。作者以“自然观察”为起点,以科学阅读为亮点,将多年珍贵的野外观察第一手的资料和相关知识的阅读研究,用细腻优美的文笔和 300 余幅高清精美的鸟类图片,真实且直观地呈现在孩子

面前。帮助孩子深入了解湿地鸟类的特征、习性和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湿地风貌。书中除了有对湿地鸟类和湿地生态现状、未来的关注,还有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更有对中华文化和生态环境理念的剖析,引导孩子爱上自然、尊重自然,思考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增强环保意识。

书名:《树梢上的中国》作者:梁衡出版单位: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8 年 8月书号:9787100160254

简介:本书作者梁衡先生是我国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人文森林学”的首创者,本书是其跋山涉水寻访人文古树后写就的一部散文集。书中记录了中国大地上众多古树的历史兴衰,融入了作者“人文森林”的理念,同时也传达出作者倡导绿色文明的人文思考。作者认

为,每一 棵 古 树 ,就 是 一 部 绿 色的史书,是活着的历史坐标,是能与人类对话的生命地标。书中 不 仅 有 灵 动 的 文 字 ,还 有 实景古树照片与亲绘古树图。作者 用 文 字 、用 照 片 、用 绘 画 、用那颗赤诚之心全方位地表达着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对历史的尊重。

书名:《新昆虫记》(第一辑)作者:张润志出版单位: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 年 5月书号:9787570606320

简介:《新昆虫记》是国内首套原创融媒体昆虫科普丛书。丛书在内容上着眼于本土的昆虫,具有丰厚悠久的文化特性;强调知识的前沿性,集结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既是对法布尔《昆虫记》的致敬,又是一次大胆的开拓和创新。丛书第一辑分为《萤火虫的故事》《蜻蜓飞行日记》《我为蝶狂》《寻蚁记》《蚂蚱有故事》《“蟋部”之旅》六个分册。

书名:《动物映象》作者:祖克慰出版单位:沈阳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 年 6月书号:9787544185028

简介:这是一部重新审视人与动物的关系的特色之作。在作者笔下是他亲身经历的一个个震撼心灵的故事:一支猎枪,一个陷阱,让豹子、野猪、狼、獾子等动物悲鸣着倒下。作者以苍凉的笔调,淡淡的哀愁,展示了生命的悲壮与凄美。从动物的灵性,动物的真善美、动物的悲惨处境、人类的残忍、人类与动物的关系等诸

多角度直击人的灵魂,拷问人类的罪与罚、责任与义务、道德与良知。同时,以其对动物的深沉理解,在文学、哲学和科学的三维空间 里 ,建 构 起 自 己 的 动 物 理 想国。阅读本书会让人从中感受到精神的震撼,让人对所有形态的生命——包括人类与非人类动物的理解与尊重、悲悯与善意、感恩与敬畏。

书名:《留住绿水青山》作者:解振华 曲格平等出版单位: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 年 6月书号:9787520502474

简介:《留住绿水青山》是《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推动者系列》之一。特选取了曲格平、梁从诫、李文华、张新时、牛文元、郝吉明、解振华、廖晓义等十位在生态领域有较大贡献和突出成就的专家学者,并将这些专家学者的代表

文章编纂成书。书中共收录二十余篇文章及九篇访谈,全面展示了多位生态领域专家学者的成果风采。对于及时总结推广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鲜活经验,对于当前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书名:《自然观察:我的湿地鸟类朋友》作者:宋晓杰/文;谷洪旺/图出版单位: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 年 10月书号:9787558311956

“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一)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人们在意识到地球存在危机之后发出的深情呼喊。地球不只 属 于 人 类 。 中 国 古老 哲 学 中 就 有 老 子 的“ 天 地 不 仁 ,以万 物 为 刍 狗 ”、庄 子 的“ 天 地 与 我 并生 ,而 万 物 与 我 为 一 ”的 深 刻 认 识 。可 惜 的 是 ,伴 随 着 人 们 心 智 的 开 启 ,欲望的增强,贪念的浓烈,慢慢地,人们 开 始 相 信“ 优 胜 劣 汰 ”“ 丛 林 法 则 ”

“ 人 定 胜 天 ”“ 改 造 自 然 ”等 等 的 一 些观 念 法 则 ,以 人 为 万 物“ 灵 长 ”,然 后向万物宣战。

人本来只不过是宇宙间一粒尘埃,是自然中的一种微小的存在。可是,人类在飞速发展的科学理性和技术手段下,日益无限度地迷恋发展,对地球的掠夺和对其他生命的毁损几近疯狂。在万物为我使用的观念和不断创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伴随下,使人们对于人类的自然化存在近乎遗忘,不断地蔑视自然给予人类的强大庇护的神圣作用价值,漂浮于自以为强大和无穷的理性虚空,无视自然法则,以为科学可以面对一切,与地球大地的间隔距离对立愈来愈大了。当人类向自然的索取毫无休止、欲壑难填的时候,大自然也是有承受 极 限 的 。 自 然 也 有 难 以 违 背 的 规则。当一次次或许是因为人类造孽而导致的生态灾难降临的时候,这也许就是大自然的反应。所幸,一些真正富有高远理性和伟大情怀的人们,开始意识到了大地母亲的恩惠和对她的伤害,以及这种情怀所收获的哀痛,开始回望、忏悔和觉醒了。

或许是物极必反的原因,尽管中国很早有很超迈的自然观思想,如老子、庄子等人的许多深刻见识,也曾经有像

《诗经》、像唐朝王维、柳宗元及后来各代很多融入自然山水的诗文作品,表达人 与 自 然 和 谐 相 处 的 欢 愉 美 妙 情 形等。但生态文学的观念却是来自科学社会相对发达的美国这样的国家。被认为是生态文学最早的美国作家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利奥波德的《一只

鸽子的纪念碑》、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等人的作品及其倡议的观念方向,被认为是生态文学主张开始的标志性人物和作品。

梭罗告别躁动喧闹的都市,在瓦尔登湖畔追求最大接近自然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利奥波德因对一个候鸽物种的消逝感到遗憾和悲戚、卡逊在感受因为大量使用杀虫剂而导致许多虫鸟死亡、消失,本该生动热闹的春天变得寂静而哀伤。等等这些,都是在呼唤人们回望大地和自然的诚挚心音,令人感动。这些看来似乎是传统社会另类的行动和认识,在多年形成的人们与大地自然相处情形中开辟出新路径,为生态文学创作的旗帜标识了新的理念和疆域。

尽管人们如今已经向月球靠近,也对木星等星球展 开 探 析 。 但 是 在 可以预见的时间内,地球依然是唯一适宜 人 类 生 存 的 地 方 。 地 球 大 地 也 是唯一可以以自己的环境、气候、水分、物产等养育人类的家园。所以,地球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大地的怀抱就 是 母 亲 的 怀 抱 。 在 经 历 了 太 多 的远 离 、淡 忘 乃 至 伤 害 之 后 ,人 类 是 该放下狂妄和傲慢,知趣地依附到地球大地母亲身边了。

为了这样的回望和依附,人类需要自省和自觉地收敛自己的贪婪欲望,需要平等友善地对待地球其他生命的存在及其权利,需要相互在广大长久的地球自然家园和睦共生。即使各种生命为了自己的生存与其他生命种群之间存在着争夺厮杀,但也必须切实地遵守合乎自然的法则,防止强制和极端。以强凌弱、竭泽而渔的结果是道德伦理的丧失和对平等规则的破坏,最后会打破平衡陷于灾难。不管人类相互之间现存着多少纷争和对立,但在神圣的自然世界面前,需要统一的认识与合作共济的态度。为了我们大家的未来,生态文学的提出和开展,恰是人们觉醒的开始和不断延伸拓展走向未来这条道路的很好方式。

生态文学:文学的变革与革命◆李炳银

新冠肺炎病毒正在全球肆虐的时候,生态文学的话题似乎有了更多的关注度。一次病毒灾难的出现,有其复杂原因,或许还不能完全与生态文学简单勾连。近些年来,中国政府将生态环境优质目标一再推举,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努力实施,而且成果显著,是空前的伟业启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念,如今加上坚持绿色标准等接近自然科学的一些生存建设发展策略,正在为中国走向世界,追寻人类共同生命目标,提供着非常有力的理论观念支持。

可是,在我看来,生态文学的提出和它的高远指向目标,是一种新颖的文学目标和追寻,需要仔细深入的思考与实践追求。传统的文学,长时间来被人们理解为是人的文学,是以个性的语言故事人物探析表达人的社会环境存在感受和命运的文学,是围绕着人的价值利害情景展开的语言叙述。但是,我对生态文学有一种新的理解:生态文学是对包含着人类在内的所有自然对象和生命表现感受的一种叙述,其包含对象和目标显然是远远广泛于传统的文学界地的。生态文学有新的展开领域与活动舞台。因此,生态文学的开启,是一次深刻的文学变革与革命。

生态文学的意识和观念实践,显然还处在一个初始的发展阶段,梭罗、利奥波德、卡逊等人的开拓之功至伟。但当生态文学这种文学现象逐渐地被人们在不断接触的灾难过程中认识感悟的时候,这样的文学主张和追求就像投石入水之后,迅速生波荡漾开来了,力量抵达到世界各地,以及很多作家的心间。中国很早就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也有像《山海经》这样涉及自然的神话记录、有像《徐霞客游记》这样有关山川河流人文风物的考察记等,但这些内容都与如今的生态文学伦理主张和目标有很大的区别。

当代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观念似乎是在 1980 年代前后明显起来的。生态文学创作也伴随着这样的观念开始出现了。这期间,最初在报告文学创作中有分明的表现。徐刚的《伐木者,醒来!》及他后来的

《守望家园》《大森林》等很多作品,既是中国生态文学的先声实践,也奠定了他作为著名生态作家的坚实基础。此后有岳非丘的《只有一条长江》,杨兆兴的《沙坡头·世界奇迹》,邢军纪、曹岩的《北中国的太阳》,陈桂棣的《淮河的警告》,何建明的《共和国告急》,李青松的《遥远的虎啸》《共和国:退耕还林》《塞罕坝时间》《把自然还给自然》,肖亦农的《毛乌素绿色传奇》,梁衡的《树梢上的中国》,古岳的《冻土笔记》等等报告文学作家作品,都不断努力地在为中国的生态文学添加浓厚靓丽成色。这些作品涉及自然生态环境的各种领域,呼吁人们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艰苦奋斗,努力开创建设,与不同的毁坏行为进行斗争,张扬了文明科学进取的模范人物的社会生活观念和行为。作家在创作中显示出的时代使命和担当精神令人感动。

像徐刚、李青松作品所体现的激情诗意和个性形象特点,都是厚重和灵动丰盈的独特存在。在文学创作中带有仔细观察感受自然生活,或从不同题材角度和文体形式表现出一定生态文学特点的作家,还有像哲夫、叶多多、王国平等报告文学作家,也有像张炜《九月寓言》、姜戎《狼图腾》、艾平的《包·哈斯三回科右中旗》等小

说家及其作品,有像刘亮程、鲍尔吉·原野、李娟等这样细腻记述自然风貌、表现独特细腻感悟的散文作家作品等等。

诚然,中国现今的生态文学现状,似乎还更多处于呼唤人们树立与自然共生,收敛一己物质欲望,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的阶段,比较现场直观传输,还缺乏更加深远精湛的追求思考表达,但这种在传统文学创作道路上的“逆行者”身份作用价值,还是被人们十分肯定和认可。生态文学似乎不能够简单地等同书写生态灾难,譬如不少作家面对地震、洪水和像当前的疫情的书写,这中间尽管会有很多的密切关系,但生态文学恐怕不会这样简单。在我看来,生态文学似乎应当是人类在哲学认识论上的修正改变,是人类跳出自身中心藩篱,主动调整已有成法,是融合大自然法则的新的伦理建设和行动出发,是在努力适应自然生存法则下追求自然延伸的自觉和寻找、遵循的定律等。

生态文学“逆行者”的道路上,会存在风险和经历曲折。因为,他(她)不仅要与传统的文学发生区别,更会与几千年来人们逐渐形成和习惯了的认识行为产生分歧,面对的将是非常沉重和悠久的历史负担。要人们放弃以人为中心的社会观念,要人放下身段平等地善待其他所有生命,希望人改变自己的生命愉悦等实在是不易。但人们必须有自我否定的自觉和勇气,有遵从自然规律的积极选择。生态文学作家作为“逆行者”,为了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自然生命的福祉前途,保护地球家园并持续提供发展延续条件,必须以自己合理善意的文学阐释,说服人们改变错误观念,放弃私欲、约束自己。生态文学的使命和承担崇高壮伟,期望前行的道路上天人感应,互为因果。

海子曾在诗中写道:灵魂啊,不要躲开大地不要躲开大地上的尘土生态文学应当是生长和成就于广袤大

地的绿色大树、森林、草地,在天地间婆娑铺展成美丽的风景。

(作者系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

“逆行者”的慧敏与收获回望大地母亲的忏悔与觉醒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第五名

自从古老的诗歌开始,文学就在以各种方式努力表达着人的社会感受和理想追求。经过几千年的时间和文学表达过程之后时间和文学表达过程之后,,如今人们渐渐地发现如今人们渐渐地发现,,仅仅仅依赖传统的文学观念和视野仅依赖传统的文学观念和视野,,着眼人类自己感受着眼人类自己感受追求范围内的内容追求范围内的内容,,已经很难解释和说明身边的人已经很难解释和说明身边的人与环境与环境、、与他物的矛盾困窘关系与迷茫了与他物的矛盾困窘关系与迷茫了。。特别是特别是在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之后在人类进入二十世纪之后,,剧烈频繁的战争存在和剧烈频繁的战争存在和后来迅猛的科技进步后来迅猛的科技进步,,非常强烈地改变着人们感受非常强烈地改变着人们感受认识世界的结论认识世界的结论。。在人类痴迷地实现着自己的文在人类痴迷地实现着自己的文化化、、政治政治、、经济经济、、科技科技、、军事等价值目标军事等价值目标,,甚至以近似甚至以近似疯狂的力量和速度呈现影响结果的时候疯狂的力量和速度呈现影响结果的时候,,却对自身却对自身赖以生存生长的摇篮地球的破坏严重地忽略了赖以生存生长的摇篮地球的破坏严重地忽略了,,对对于与人类于与人类一起生长于地球上的各种具有生命的动植一起生长于地球上的各种具有生命的动植物的被毁坏严重忽略了物的被毁坏严重忽略了,,以至发生了地球生态家园以至发生了地球生态家园的严重危的严重危机。这个现实而严重的危机,正是传统文学的困窘之处和生态文学现象新生的时代背景,正是生态文学对传统文学以革命与变革的表现提出挑战的根源。在茫然的地方寻觅,在盘桓的地方发现,在新的方向目标下出发,这就是生态文学勃发生长的机会与能动进取的意义价值。

因此,当我们在这里谈论生态文学的时候,最先要清楚地意识和理解,生态文学,同传统的文学有很大区别,更是与传统文学中那种几乎是以人为中心

而展开的历史、政治、文化、民族等局限性特点的文学表达有着质地的不同。生态文学,应当是出于人类的认识感受、在全球视野仔细认真地探求地球生命如何相互依存,共生并长的途径,实现共同长远和谐发展目标的新的未来的文学。这种生态文学,是关乎地球平衡运行和地球物种整体健康冷暖命运的文学。只有在这样的视野下,方能够感受到她的魅力和瑰丽的身姿。

生态文学正在开始以新锐的观察思考和描述表现为文学开辟新的视阈和天地,使文学在地球大地上新鲜绽放。生态文学这种新的视阈和目标追求,是在超越人类族群之间许多隔阂、分歧和缠斗之上的一种共同利益的追求,是追寻人类非常广大的地球家园福祉的理想努力。所以,虽然在当下这个很多人只讲“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我为第一”、无边泛滥的占有及消费享受自私行为等,只把自然视为提供人类生存发展机会可能的对象的时候,生态文学的纯粹超拔和神圣高洁品格无疑是伟大的表现。生态文学会告诉人们,在人类生存的地球上,还有比人类社会更加恒定和严酷的自然法则。而且这样的法则是人类依赖自身的科学努力无法违背和改变的。人类的科学始终在前行的路上,但它永远在自然的法则当中。

文学之途的困惑与追寻1

2 3

文化快讯

本报综合报道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指导、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评选的2019 年度“中国好书”日前公布,主题出版类、人文社科类、文学艺术类、少儿类、科普生活类等 37种图书入选。

其中,涉及生态环境保护主题的书籍有《春归库布齐》,详细描写了联合国

“地球卫士奖”获得者王文彪的治沙实践。涉及自然博物主题的书籍有人文社科类图书《西方博物学文化》,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博物学的发展脉络和西方博物学家的主要观点;科普生活类图书

《嘉卉:百年中国植物科学画》,将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让读者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了解蕴涵在作品中的科普知识。

此外,《大国之基:中国乡村振兴诸问题》《我心归处是敦煌》等书,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反映了经济、文化、历史、文博等领域的前沿发展和丰硕成果。

2019 年度“中国好书”由专家学者经过多轮评选最终投票产生,重点推荐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具有较大社会影响、较高艺术水准,适合中国读者阅读趣味的精品原创图书。

37种图书入选2019年度“中国好书”

本报综合报道 作为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奖”——2019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线上终评会将于5月1日-5日举行。央视新闻新媒体平台、腾讯微视客户端将于每天15:30-17:30推出“假期云考古”直播,为公众奉上一场考古学的网络盛宴。

据了解,这是“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活动举办三十周年之际,第一次在“五一”黄金周举行。参与终评的项目有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和齐齐哈尔洪河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等 20个考古发现。这些考古发现从地域分布看,

来自 14 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从年代分布看,史前考古今年成果丰硕,有 7 项;从遗址类型看,呈现多样化特点。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旨在通过对古文化遗址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提升考古在文物保护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不断努力构建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和中华文明形成的年代框架,分析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格局的形成动因、构成要素和发展规律,以及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

“五一”见证年度十大考古的诞生

05【文 化】星期三

2020.04.29

■责编: 王琳琳■电话: (010)67112251■传真: (010)67113772■E-mail:[email protected]

05-08版格物致知 成风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