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零件图 - jxjy.ecust.edu.cnjxjy.ecust.edu.cn/jpkc/gczt/book/pdf_7.pdf ·...

13
第七章 零件图 7.1 学习要求 (1)灵活运用视图表达方式来表现零件。 (2)正确地进行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3)理解并掌握表面粗糙度含义并正确标注表面粗糙度。 (4)理解并掌握极限与配合概念,在配合中会查轴公差带表,孔公差带表,根据实际需要 选用合适的配合方式。 (5)阅读零件图以及绘制零件图。在绘制零件图时,由于零件形状千变万化,因此需要根 据零件的内外形确定出合适的表达方案,表达方案应该尽可能简练清晰。同时在零件 图中也要清晰完整正确地标注零件图的尺寸。 7.2 内容简述 零件图是表达单个零件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的图样。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零件图 的视图表达方式、尺寸标注、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以及如何阅读和绘制零件图等。零件 图部分对前面章节的内容进行了综合运用。 7.2.1 零件图视图表达方式 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和内、外结构的情况综合考虑所需视图,使每个视图有重点表达的 内容,但采用的视图数目不宜过多。 (1)主视图的选择 选择主视图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第一应该选择反映零件主要结构形状的方向作为主视 图的方向,第二应该按照零件的工作位置或加工位置绘制主视图。一般轴套类零件和盘盖类 零件按加工位置选择主视图,支架类零件和箱体类零件按工作位置选择主视图。 (2)其他视图的选择 主视图确定后,应按照零件内外部分的复杂程度,来确定选用哪些表达方式,但是选用 视图数目不宜过多。可以采用适当的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等。应该用尽可能 少的视图来清晰完整地表现零件内外部形状。 7.2.2 几种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案 常见的零件分成四类,即轴套类、盘盖类、支架类和箱体类。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了 解这些零件的结构特点,从而确定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 (1)轴套类零件 轴套类零件是按照其加工位置来选择主视图方向。一般只选一个主视图,零件上的孔、 槽、螺纹退刀槽等结构通常采用断面图、局部视图、局部剖视图、局部放大图来表达。细部 结构如螺纹退刀槽、砂轮越程槽等则采用局部放大图来表达。此类零件是较为简单的一类零 件。 109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Oct-2019

2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第七章 零件图

7.1 学习要求

(1)灵活运用视图表达方式来表现零件。

(2)正确地进行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3)理解并掌握表面粗糙度含义并正确标注表面粗糙度。

(4)理解并掌握极限与配合概念,在配合中会查轴公差带表,孔公差带表,根据实际需要

选用合适的配合方式。

(5)阅读零件图以及绘制零件图。在绘制零件图时,由于零件形状千变万化,因此需要根

据零件的内外形确定出合适的表达方案,表达方案应该尽可能简练清晰。同时在零件

图中也要清晰完整正确地标注零件图的尺寸。

7.2 内容简述

零件图是表达单个零件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的图样。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零件图的视图表达方式、尺寸标注、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以及如何阅读和绘制零件图等。零件

图部分对前面章节的内容进行了综合运用。

7.2.1 零件图视图表达方式

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和内、外结构的情况综合考虑所需视图,使每个视图有重点表达的

内容,但采用的视图数目不宜过多。

(1)主视图的选择

选择主视图主要基于两方面考虑,第一应该选择反映零件主要结构形状的方向作为主视

图的方向,第二应该按照零件的工作位置或加工位置绘制主视图。一般轴套类零件和盘盖类

零件按加工位置选择主视图,支架类零件和箱体类零件按工作位置选择主视图。

(2)其他视图的选择

主视图确定后,应按照零件内外部分的复杂程度,来确定选用哪些表达方式,但是选用

视图数目不宜过多。可以采用适当的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等。应该用尽可能

少的视图来清晰完整地表现零件内外部形状。

7.2.2 几种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案

常见的零件分成四类,即轴套类、盘盖类、支架类和箱体类。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了

解这些零件的结构特点,从而确定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

(1)轴套类零件

轴套类零件是按照其加工位置来选择主视图方向。一般只选一个主视图,零件上的孔、

槽、螺纹退刀槽等结构通常采用断面图、局部视图、局部剖视图、局部放大图来表达。细部

结构如螺纹退刀槽、砂轮越程槽等则采用局部放大图来表达。此类零件是较为简单的一类零

件。

109

(2)盘盖类零件

盘盖类零件是较为常见的一类零件,法兰盘、皮带轮、手轮、齿轮都属于盘盖类零件。

此类零件的主视图按加工位置安放,将轴线放成水平位置。一般采用两个视图来表达这类零

件,主视图通常用剖视方式来表示孔、槽等结构,另外一个视图表示外形轮廓和各组成部分

的相对位置。

(3)支架类零件

支架类零件的结构特点是:通常有轴承孔、支承肋板、底板等结构。此类零件常以工作

位置放置,以表现其主要形状特征的投影方向作为主视图方向,然后根据零件的内外部形状

选用其他视图或移出断面、局部视图等适当的表达方式。

(4)箱体类零件

箱体类零件常按工作位置放置,以最能反映形状特征、主要结构和各组成部分相互关系

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影方向。根据零件的实际结构,通常采用三个或三个以上视图,并结

合剖视、局部视图、断面等表达方式。

7.2.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1)尺寸基准包含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设计基准包括长度方向基准、宽度方向基准以及

高度方向基准。工艺基准是指便于零件加工、测量、装配时使用的基准。常用的基准

面有安装面、重要的支承面、端面、装配结合面、零件的对称面等。常用的基准线有:

零件上回转面的轴线等。

(2)尺寸的正确标注。首先应选择标注尺寸的基准,然后直接标注设计尺寸和重要尺寸。

在标注尺寸时应尽可能按加工顺序标注,不要标注成封闭的尺寸链。

7.2.4 表面粗糙度

一般机械制造工业中常用的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为轮廓算术平均偏差。表面粗糙度对零

件的耐磨性、抗腐蚀性、密封性、抗疲劳性都有一定的影响。表面粗糙度是评定零件表面质

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但粗糙度要求越高,加工成本越高,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合理地确定零

件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1)表面粗糙度代号意义。表面粗糙度的代号由其符号和参数组成。

(2)表面粗糙度的正确标注。表面粗糙度一般标注在可见轮廓线上,尺寸界线、引出线或

它们的延长线上。符号的尖端必须从材料外指向表面。在同一表面表面粗糙度只标注

一次。数字的标注方向应该与尺寸数字方向保持一致。当零件上的所有表面具有相同

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时,符号统一标注在图样的标题栏附近。当零件的大部分表面具有

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时,可以采用简化方法。用带字母的完整符号,以等式的形式,

在图形或标题栏的附近,对有相同表面结构要求的表面进行简化标注。对于不连续的

同一表面,可用细实线相连,其表面粗糙度代号只注一次,当地位狭小时或不便标注

时,代号可以引出标注。如果同一表面上要求为不同粗糙度时,需要用细实线画出其

分界线,并在相应位置标注出对应的表面粗糙度代号和尺寸。

7.2.5 极限与配合

110

(1)基本概念。基本尺寸是指设计尺寸。最大极限尺寸是基本尺寸与上偏差的代数和。最

小极限尺寸是基本尺寸与下偏差的代数和。公差是指零件加工时尺寸的允许变动量,

公差带是指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区域。公差带可以位于零线的上方、下

方和居中。上、下偏差可正、可负和可零, 但公差始终为正值。基本偏差是指用以确

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也就是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

(2)三种配合方式:间隙配合、过渡配合、过盈配合。间隙配合时实际孔径大于实际轴径,

过盈配合时实际孔径小于实际轴径,过渡配合时实际孔径可能大于实际轴径,也可能

小于实际轴径。

(3)基孔制和基轴制。基孔制是指孔的基本偏差保持不变,改变轴的基本偏差来获得不同

配合的一种制度。基轴制是指轴的基本偏差保持不变,改变孔的基本偏差来获得不同

配合的一种制度。

(4)极限与配合的标注。

7.2.6 零件图的阅读

阅读零件图时,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1)概括了解,从零件图中的标题栏可知零件的名称,通过零件名称可以确定该零件属于

哪一类零件(轴套类、盘盖类、支架类和箱壳类),然后可以了解该零件的主要结构,

为想象零件的形状打基础。由标题栏中的材料可知,该零件是否是铸造零件,铸造零

件则应有铸造圆角,拔模斜度,还有必要的过渡线。此外还可以知道零件图的作图比

例。

(2)详细分析。了解零件图的视图表达方案,各个视图的表达重点,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运用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等方法,根据视图的投影规律,逐步分析清楚各组成部分的

结构形状和相对位置。

(3)根据视图间的投影关系,确定出零件的空间形状。

7.3 本章知识点

(1)零件图的表达方式。

(2)表面粗糙度代号意义及正确标注。

(3)极限与配合。

(4) 阅读零件图。

7.4 思考题

(1)7730

dHφ 是基孔制配合还是基轴制配合?

(2)说明7740

dHφ 的含义

111

7.5 例题与习题解答

7.5.1 例题

例 1 读阀盖零件图并回答相应问题(参见图 7.1(a))

(a)

112

注:本章中所举例的部分例题和习题中的技术要求缺省。

(b)

图7.

1

1、填空题

(1)主视图采用了 剖视。

113

(2)该零件的材料是 。

(3)尺寸M36x2为 螺纹,大径为 ,螺距为 ,旋向为 。

(4)尺寸Φ35H7,基本尺寸是 ,其中H7是 ,H是 ,

7是 。

2、画出A向视图

解题分析:本题目填空部分考查了零件的表达方式、标题栏部分内容、螺纹的基础知识以及

公差等内容。此外还考查了读图和绘图。

解题步骤:

1. 主视图采用了 全 剖视。

2. 该零件的材料是 ZG25 。

3. 尺寸M36x2为 普通细牙 螺纹,大径为 36 ,螺距为 2 ,旋向为 右旋 。

4. 尺寸Φ35H7,基本尺寸是 Φ35 ,其中H7是 孔公差带代号 ,H是 孔基本偏差 ,7是 精度等级 。

5. A向视图实质就是阀盖零件的右视图,按照投影配置关系画出,参见图7.1(b)。

7.5.2 习题及答案

习题 1 读压盖零件图并回答相应问题(参见图 7.2)。

图 7.2

114

1、填空题

(1)主视图采用了 剖视。

(2)该零件的材料是 。

(3)尺寸90为 尺寸(定形,定位,总体)。

(4)说明“ ”的含义: 。

解题分析:本题目填空部分考查了零件的表达方式、标题栏部分内容、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

知识以及表面粗糙度等内容。此外还考查了读图。

解题步骤:

1、填空题

(1)主视图采用了 半 剖视。

(2)该零件的材料是 HT150 。

(3)尺寸90为 定位 尺寸(定形,定位,总体)。

(4)说明“ ”的含义:未标注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为 。

115

习题2 读轴架零件图并回答相应问题(参见图7.3(a))。

(a)

116

(b)

图7.

3

117

1、 填空题

(1)主视图采用了 剖视。

(2)Ⅰ面的表面粗糙度为 。

(3)该零件的材料是 。

(4)尺寸4-M6-6H中,“M”表示 ,M6中“6”表示 , “6H”表

示 。

(5)说明“ ”的含义: 。

(6) 中基本尺寸是 018.0

0812 +Hφ ,公差带代号是 ,公差等级

是 。最大极限尺寸是 ,最小极限尺寸是 ,公差

是 ,公差带位于零线的 方。

2、在指定位置画出A-A剖视图。

解题分析:本题目填空部分考查了零件的表达方式、表面粗糙度、标题栏部分内容、螺纹的

基础知识以及公差等内容。此外还考查了剖视图的绘制。

解题步骤:

1.主视图采用了 全 剖视。

2.Ⅰ面的表面粗糙度为 。

3.该零件的材料是 HT200 。

4.尺寸4-M6-6H中,“M”表示 普通螺纹 ,M6中“6”表示 公称直径 , “6H”

表示 公差带代号 。

5.说明“ ”的含义: 未标注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加工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 。

6. 中基本尺寸是018.0

0712 +Hφ Φ12 ,公差带代号是 H7 ,公差等级是 7 。

最大极限尺寸是 Φ12.018 ,最小极限尺寸是 Φ12 ,公差是 0.018 ,

公差带位于零线的 上 方。

7. 找到A-A剖视图的剖切位置,然后按照投影配置关系画出,参见图7.3(b)。

118

习题3 阅读"阀盖"零件图,并完成如下要求(参见图7.4(a))。

(a)

119

(b)

图7.

4

120

1.填空

(1)图上标记出E、F处的表面粗糙度分别是 、 。

(2)φ16f9表示基本尺寸是 ,公差带代号是 ,公差等级是 。

基本偏差代号是 , (是、否)为基准轴。

(3)M24x1.5-6h是 螺纹, 公称尺寸为 ,螺距为 ,螺纹旋向

为 。

2.画出俯视图(虚线不画,不剖视)

解题分析:本题目填空部分考查了表面粗糙度、公差以及螺纹的基础知识等内容。此外还考

查了读图和绘图。

解题步骤:

1.填空

(1)图上标记出E、F处的表面粗糙度分别是 、 。

(2)φ16f9表示基本尺寸是 φ16 ,公差带代号是 f9 ,公差等级是 9 。

基本偏差代号是 f , 否 (是、否)为基准轴。

(3)M24x1.5-6h是 普通细牙 螺纹, 公称尺寸为 24 , 螺距为 1.5 ,螺纹旋向

为 右旋 。

2.按照投影配置关系画出俯视图,参见图7.4(b)。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