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长城游清华,盲人也能闹市穿梭自如 -...

1
2019.12.18 星期三 责编 薛亮 | 版式 小凯 | 校对 吴琼 A04 焦点新闻 吴君凤是后天致盲的,眼睛没有 一丝光感。从去年开始,她发现有一 个叫“金盲杖视障奇葩成长营”的活 动,用短短几天培训时间,助力盲人实 现独立出行,自主生活。“去想去的地 方,见想见的人,做想做的事”,这些对 于正常人来说,并不是大问题,但对盲 人,在出行这一步就成了难题。 “我在参加成长营之前,自己只能 够独立从六楼的家中走到一楼”,吴君 凤是位心理咨询师,她说,自己很愿意 参加各种活动,但每次都要麻烦别人来 接送,她有点过意不去。她有个小小的 梦想—能够自行走到小区门口,少 麻烦别人一点就好。她填好各项报名 资料后,内心充满了忐忑。11月中旬, 成长营来电话了,她得到了参加成长营 的名额。事后才知道,这一期在全国只 招收 10 个营员,报名的有 64 人,竞争 很激烈,她直呼自己“幸运”。 爬长城游清华,盲人也能闹市穿梭自如 这个训练营让她自强自信 这个训练营让她收获良多 一个没有一丝光感的盲人,能够独立爬长城、逛王府井、游清华大 学。这对今年43岁的吴君凤来说,曾经是痴人说梦,然而在金盲杖视 障奇葩成长营的四天训练中,她做到了。没有家人和志愿者陪伴,独立 出行,这对许多盲人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其实,给予一些帮助,他们 也能做得到。刚刚从北京回来的吴君凤最近成了无锡盲人圈里的“网 红”,许多人都很想知道,盲人真的能够实现独立出行,自主生活吗? 在天安门广场前。 登上长城了。 挥手学过马路 挥手学过马路在采访吴君凤时,我得知她这次 北京之旅也是独自成行的。她订好 火车票后,出行前一天拨打了12306 电话,告诉接线员,自己是一位一级 视障盲人,希望得到重点旅客服务, 约定志愿者在北广场接站。当天出 行前,对接志愿者和她联系,确定她 下车的地点,所穿衣服及体貌特征, 在下客点等候她的到来。在火车到 达前,志愿者将其送至站台,并请列 车员引导她到达自己的座位。在乘 车途中,列车员会每隔一小时会来看 望她一次,询问她是否需喝水或上厕 所。到达北京之后,也会有志愿者交 接,将其送到宾馆。全程都是免费 的。 这些温馨举措,许多人都不知 道。吴君凤表示,她是前几年在中残 联培训时得到的信息,现在用得很 溜。她表示,盲人要勇敢地走出去, 路才会越走越宽。现在好心人也特 别多,会有许多市民愿意帮忙,这被 称作为“合理便利”原则,她建议残障 伙伴不要害羞,放出自己的弱点,让 别人来帮助自己,出行之路自然会变 得更顺畅。 (吴君凤供图) “见想见的人是这次成长营的口 号之一”,老师们鼓励营员们回家后 赶紧去见自己想见的人。吴君凤说, 她最想见到妈妈,对方住在锡山区, 离她住的中桥有十多公里路。回锡 休整一天后,她没有告诉家人,动身 去了妈妈家。“我如果说了,我妈妈一 定会说,我来接你;儿子也会说,周末 会带我去外婆家”,吴君凤表示,虽然 家人知道她去参加了成长营,但并不 认为她就可以独立出行。 她也想尝试一下自己所学的是 否有效,这次,可是真正的独立出行, 没有“影子老师”,遇到危险情况“无 人可救”。那一天,她背着包,拿着盲 杖出行了。楼下的邻居告诉她,前面 有个垃圾桶,要小心避让;商贩们让 她靠边走到安全的人行道内。一个 路人得知她要乘坐86路,把她带到 公交站台,并请乘坐同路车的人将她 带上车。一路上,她转了三趟车,都 遇到好心人帮忙。公交司机了解到 她的情况,有人让她前门下车,129 路的公交司机还将她扶下车。“一路 上都是吉星高照,感觉心里暖暖的”, 吴君凤说,当妈妈知道她是一个人出 来时,完全不敢相信。 有了这些经历,吴君凤这个月还 要去北京,参加另一个为女性开设的 营地活动。她表示,其实出行并没有 想像得那么难。回来后,许多盲人朋 友都追着问感受,也想报名明年的成 长营。她也很乐意讲述这段经历,下 个月14日,将在无锡图书馆的盲人 馆内开一个分享会,她渴望无锡也能 有类似的社会组织为视障人士提供 这样的支持。 吴君凤表示,视障记者杨清风和 金盲杖视障奇葩成长营有联系。昨 天,记者和杨清风进行了电话连线, 他表示,选取全国各地的盲人就是希 望扩大项目的影响,让盲人去讲述, 鼓励更多盲人走出去。成长营的成 员如果都是同一城市的,他们也可以 去这座城市开营,不要远赴北京,也 不需食宿支持,只需要志愿者费用的 支付,成本就会减轻许多。他也欢迎 无锡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和他们联 系,将项目复制到无锡,帮助更多盲 人实行独立出行的梦想。 (晚报记者 黄孝萍) 11 月 23 日上午,十位营员在两位 视障导师和两位助教的引领下,来到北 京一家社区体育场进行盲杖与行走的 基础培训。正式开始前,两位助教先 对营员们的基本步态、盲杖的摆动姿 势以及对方位的判断力等基础能力进 行了测试,以便在后续教学与练习中 更有针对性。此次训练营中,有的营 员从未接触过盲杖,对于他们来说,除 了掌握技能外,还有一个接受新事物的 过程。也有的人定向直线行走能力不 是很好,走个十来米就能偏个两米。 吴君凤说,自己特别激动,终于 有机会出行了。“我要成为一道风 景”,她并不像有些盲友那样害羞,而 是很高兴。盲杖有时要在左右两点前 往前,有时要滑动往前,幅度要超出自 己的肩,探明前面的道路是否安全。 辨音是最难的,比如,在高架下会有回 音,要学会听自己同方向的车辆声音 来判断前方是否为绿灯,能否过马 路。当天下午就是实战,十个人排成 一队去北京的王府井大街。 “我站在队 伍第一个”,吴君凤说,当天有助教带 队,她不是很担心。不过,王府井路上 的盲道凸起不是很明显,她走着走着 就会偏道,但有助教指挥他们靠边 走。在经过了千辛万苦、磕磕绊绊后, 营员在王府井的百货地下二层逛起了 商店,志愿者一路上讲述店内陈设,给 他们介绍各种老北京文化。 第二天,他们早上5点多坐车去 天安门看升旗,并在这里以两人为一 组,完成抽签,决定以何种方式去八达 岭长城。吴君凤和一个北京女孩需要 乘公交和地铁到达长城。可是广场上 游客居多,问了十多个人都不知去哪 里乘车,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位在广场 上卖帽子的小贩,还指错了方向。所 幸后来有人将他们带到了站台。经过 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程,她终于到达 了目的地。长城的台阶忽高忽低,同 一块台阶上还凹凸不平,爬起来特别 累。同行的女孩年轻且有些光感,先 行一步。 “想着不到长城非好汉”,吴君 凤说,她一路上鼓励着自己不断向前, 直到中午 12;30 分,听到周围响起了 掌声,她知道自己成功了。 第三天,则在不同的马路上进行 过马路训练。 最后一天是独立日活动,她抽到 了独立前往中央电视塔、清华大学和 颐和园的路线。她独立乘坐公交顺利 完成了所有的打卡点,还到清华大学 吃了午餐,顺便还在半路上自己加了 个圆明园的打卡地。一路上,会有一 个“影子老师”跟着她,但老师只有在 她到了目的地才会给她拍个照,其他 时间全都隐身不见踪影。 “拿到了徽章、毕业证书,走了红 地毯”,吴君凤说,结营那天的晚会, 她为自己感到骄傲,其实,独立行走 并没有想像得那么难。 走进“想去的地方” 把北京逛了个遍 独自去十公里外母亲家 记者手记 记者手记 许多针对残障人士的友好的措施要用起来

Upload: others

Post on 13-Oct-2020

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爬长城游清华,盲人也能闹市穿梭自如 - wxrb.comszb.wxrb.com/jnwb/pc/attachment/201912/18/1452fca3... · 这个训练营让她自强自信 这个训练营让她收获良多

2019.12.18 星期三责编 薛亮 | 版式 小凯 | 校对 吴琼A04 焦点新闻

吴君凤是后天致盲的,眼睛没有一丝光感。从去年开始,她发现有一个叫“金盲杖视障奇葩成长营”的活动,用短短几天培训时间,助力盲人实现独立出行,自主生活。“去想去的地

方,见想见的人,做想做的事”,这些对于正常人来说,并不是大问题,但对盲人,在出行这一步就成了难题。

“我在参加成长营之前,自己只能够独立从六楼的家中走到一楼”,吴君

凤是位心理咨询师,她说,自己很愿意参加各种活动,但每次都要麻烦别人来接送,她有点过意不去。她有个小小的梦想——能够自行走到小区门口,少麻烦别人一点就好。她填好各项报名

资料后,内心充满了忐忑。11月中旬,成长营来电话了,她得到了参加成长营的名额。事后才知道,这一期在全国只招收10个营员,报名的有64人,竞争很激烈,她直呼自己“幸运”。

爬长城游清华,盲人也能闹市穿梭自如这个训练营让她自强自信这个训练营让她收获良多

一个没有一丝光感的盲人,能够独立爬长城、逛王府井、游清华大学。这对今年43岁的吴君凤来说,曾经是痴人说梦,然而在金盲杖视障奇葩成长营的四天训练中,她做到了。没有家人和志愿者陪伴,独立出行,这对许多盲人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事。其实,给予一些帮助,他们也能做得到。刚刚从北京回来的吴君凤最近成了无锡盲人圈里的“网红”,许多人都很想知道,盲人真的能够实现独立出行,自主生活吗?

在天安门广场前。

登上长城了。

挥手学过马路挥手学过马路。。

在采访吴君凤时,我得知她这次北京之旅也是独自成行的。她订好火车票后,出行前一天拨打了12306电话,告诉接线员,自己是一位一级视障盲人,希望得到重点旅客服务,约定志愿者在北广场接站。当天出行前,对接志愿者和她联系,确定她下车的地点,所穿衣服及体貌特征,在下客点等候她的到来。在火车到

达前,志愿者将其送至站台,并请列车员引导她到达自己的座位。在乘车途中,列车员会每隔一小时会来看望她一次,询问她是否需喝水或上厕所。到达北京之后,也会有志愿者交接,将其送到宾馆。全程都是免费的。

这些温馨举措,许多人都不知道。吴君凤表示,她是前几年在中残

联培训时得到的信息,现在用得很溜。她表示,盲人要勇敢地走出去,路才会越走越宽。现在好心人也特别多,会有许多市民愿意帮忙,这被称作为“合理便利”原则,她建议残障伙伴不要害羞,放出自己的弱点,让别人来帮助自己,出行之路自然会变得更顺畅。

(吴君凤供图)

“见想见的人是这次成长营的口号之一”,老师们鼓励营员们回家后赶紧去见自己想见的人。吴君凤说,她最想见到妈妈,对方住在锡山区,离她住的中桥有十多公里路。回锡休整一天后,她没有告诉家人,动身去了妈妈家。“我如果说了,我妈妈一定会说,我来接你;儿子也会说,周末会带我去外婆家”,吴君凤表示,虽然家人知道她去参加了成长营,但并不认为她就可以独立出行。

她也想尝试一下自己所学的是否有效,这次,可是真正的独立出行,没有“影子老师”,遇到危险情况“无人可救”。那一天,她背着包,拿着盲杖出行了。楼下的邻居告诉她,前面有个垃圾桶,要小心避让;商贩们让

她靠边走到安全的人行道内。一个路人得知她要乘坐86路,把她带到公交站台,并请乘坐同路车的人将她带上车。一路上,她转了三趟车,都遇到好心人帮忙。公交司机了解到她的情况,有人让她前门下车,129路的公交司机还将她扶下车。“一路上都是吉星高照,感觉心里暖暖的”,吴君凤说,当妈妈知道她是一个人出来时,完全不敢相信。

有了这些经历,吴君凤这个月还要去北京,参加另一个为女性开设的营地活动。她表示,其实出行并没有想像得那么难。回来后,许多盲人朋友都追着问感受,也想报名明年的成长营。她也很乐意讲述这段经历,下个月14日,将在无锡图书馆的盲人

馆内开一个分享会,她渴望无锡也能有类似的社会组织为视障人士提供这样的支持。

吴君凤表示,视障记者杨清风和金盲杖视障奇葩成长营有联系。昨天,记者和杨清风进行了电话连线,他表示,选取全国各地的盲人就是希望扩大项目的影响,让盲人去讲述,鼓励更多盲人走出去。成长营的成员如果都是同一城市的,他们也可以去这座城市开营,不要远赴北京,也不需食宿支持,只需要志愿者费用的支付,成本就会减轻许多。他也欢迎无锡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和他们联系,将项目复制到无锡,帮助更多盲人实行独立出行的梦想。

(晚报记者 黄孝萍)

11月23日上午,十位营员在两位视障导师和两位助教的引领下,来到北京一家社区体育场进行盲杖与行走的基础培训。正式开始前,两位助教先对营员们的基本步态、盲杖的摆动姿势以及对方位的判断力等基础能力进行了测试,以便在后续教学与练习中更有针对性。此次训练营中,有的营员从未接触过盲杖,对于他们来说,除了掌握技能外,还有一个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也有的人定向直线行走能力不是很好,走个十来米就能偏个两米。

吴君凤说,自己特别激动,终于有机会出行了。“我要成为一道风景”,她并不像有些盲友那样害羞,而是很高兴。盲杖有时要在左右两点前往前,有时要滑动往前,幅度要超出自己的肩,探明前面的道路是否安全。辨音是最难的,比如,在高架下会有回音,要学会听自己同方向的车辆声音来判断前方是否为绿灯,能否过马

路。当天下午就是实战,十个人排成一队去北京的王府井大街。“我站在队伍第一个”,吴君凤说,当天有助教带队,她不是很担心。不过,王府井路上的盲道凸起不是很明显,她走着走着就会偏道,但有助教指挥他们靠边走。在经过了千辛万苦、磕磕绊绊后,营员在王府井的百货地下二层逛起了商店,志愿者一路上讲述店内陈设,给他们介绍各种老北京文化。

第二天,他们早上5点多坐车去天安门看升旗,并在这里以两人为一组,完成抽签,决定以何种方式去八达岭长城。吴君凤和一个北京女孩需要乘公交和地铁到达长城。可是广场上游客居多,问了十多个人都不知去哪里乘车,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位在广场上卖帽子的小贩,还指错了方向。所幸后来有人将他们带到了站台。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程,她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长城的台阶忽高忽低,同

一块台阶上还凹凸不平,爬起来特别累。同行的女孩年轻且有些光感,先行一步。“想着不到长城非好汉”,吴君凤说,她一路上鼓励着自己不断向前,直到中午12;30分,听到周围响起了掌声,她知道自己成功了。

第三天,则在不同的马路上进行过马路训练。

最后一天是独立日活动,她抽到了独立前往中央电视塔、清华大学和颐和园的路线。她独立乘坐公交顺利完成了所有的打卡点,还到清华大学吃了午餐,顺便还在半路上自己加了个圆明园的打卡地。一路上,会有一个“影子老师”跟着她,但老师只有在她到了目的地才会给她拍个照,其他时间全都隐身不见踪影。

“拿到了徽章、毕业证书,走了红地毯”,吴君凤说,结营那天的晚会,她为自己感到骄傲,其实,独立行走并没有想像得那么难。

走进“想去的地方”

把北京逛了个遍

独自去十公里外母亲家

记者手记记者手记 许多针对残障人士的友好的措施要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