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31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by the Intent of ISO 50001 with a Case Study of one Taiwan Digital Printing Company 劉毓容 摘要 本文以 ISO 50001 能源管理管理系統(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EnMS)之內容及其 精神,實證在企業組織建立一個完整的能源管理系統,對能源管理作有計劃、組織、控制、 改善之管理成效。藉由此能源管理系統能夠監測及改善與能源管理有關的事項,配合政府溫 室氣體(Greenhouse Gas)減量及管理法等低碳經濟(Low-Carbon Economy)的政策,達到 企業節能減碳之目的,進而落實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的實 現。本文以台灣某數位印刷公司為實證研究之主體,探討該公司建構能源管理系統之制度並 整合能源管理系統,藉由系統化的組織、計劃、控制、實施與持續改善,使其能源管理之績 效不斷精進,達到並超越能源管理目標(8%)而年度節省了 9.33% 的能源耗用量;並以經 濟部公布一般辦公大樓類能源績效基準來檢視比較,以及採用量測和檢驗方法來比較實施前 後,評估結果說明,該數位印刷公司實施能源管理系統,對該公司節能減碳管理的有效性。 關鍵詞:能源管理系統(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EnMS)、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低碳經濟(Low-Carbon Economy)、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May-2020

1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節能減碳新利器—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by the Intent of ISO 50001 with a Case Study of one Taiwan Digital Printing Company

劉毓容

摘要

本文以 ISO 50001能源管理管理系統(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EnMS)之內容及其

精神,實證在企業組織建立一個完整的能源管理系統,對能源管理作有計劃、組織、控制、

改善之管理成效。藉由此能源管理系統能夠監測及改善與能源管理有關的事項,配合政府溫

室氣體(Greenhouse Gas)減量及管理法等低碳經濟(Low-Carbon Economy)的政策,達到

企業節能減碳之目的,進而落實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的實

現。本文以台灣某數位印刷公司為實證研究之主體,探討該公司建構能源管理系統之制度並

整合能源管理系統,藉由系統化的組織、計劃、控制、實施與持續改善,使其能源管理之績

效不斷精進,達到並超越能源管理目標(8%)而年度節省了 9.33%的能源耗用量;並以經

濟部公布一般辦公大樓類能源績效基準來檢視比較,以及採用量測和檢驗方法來比較實施前

後,評估結果說明,該數位印刷公司實施能源管理系統,對該公司節能減碳管理的有效性。

關鍵詞:能源管理系統(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EnMS)、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低碳經濟(Low-Carbon Economy)、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

Page 2: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45

印 刷 科 技

壹、緒論

立法院於 2015年 6月 15日完成「溫

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三讀,為我國因應

氣候變遷作為奠定法制基礎。尤其在今年

年底法國巴黎氣候公約會議預計將產出新

氣候協議之前,我國在溫室氣體減量及管

理上建立完備法源的時機,具有其重大意

義,展現出我國善盡保護地球環境的決

心,更是呼應全球減碳的具體行動。全球

石油能源有限,能源價格起伏波動大,對

能源 95%仰賴進口的台灣,更顯示出節約

能源的重要性。立法院三讀通過的「溫室

氣體減量及管理法」,除明訂我國西元

2050年長期減量目標及相關調整機制外,

並將啟動以五年為一期的階段管制目標,

搭配具經濟誘因的管理措施,逐步建立從

免費核配到有價配售的總量管制與交易制

度,以兼顧因應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作

為。本文以台灣某數位印刷公司為研究對

象,研究該公司落實推動能源管理改善之

具體成果,並響應政府推動節能減碳之政

策目標,以 ISO 50001能源管理國際標準為

規 範, 建 立 能 源 管 理 系 統(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 EnMS),並說明該公

司為確保能源管理所採行的標準作業程序

與相關技術規範,作為能源管理系統之指

導原則,進而確保能源管理系統有效運作。

一、研究背景與動機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能源的過度使

用,全世界雖然都已正視全球暖化以及環

境生態破壞日益嚴重的問題,然而深入研

究,我們卻發現真正問題是:人們並沒有

真正落實環保的行為,環保對許多人而

言,只是一個口號,而不是一個行動。例

如:我們可以看到高爾受到讚譽的同時,

報導也指出「高爾家中一年瓦斯電費近百

萬,是假環保」。因為人類過度使用資源,

造成能源的短缺,也衍生許多環境問題。

因此,環保與節能等議題陸續被重視。要

做好環保,最重要的就是節約資源,把不

該浪費的通通省下來,就是做好環保的關

鍵。

由於我國經濟快速成長,帶動國人生

活水準相對提高,空調用電急速攀升,常

造成尖峰電力之不足。於夏季時,大型建

築物之空調用電更高達總耗能之 45%以

上。根據經濟部能源局 1992∼ 2012年的

全國能源消費統計報導,據資料分析近 20

年國內最終能源消費年平均成長率 5.6%,

且關於住宅、運輸、商業類的能源消耗比

例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其中又以住商類

的上升速度最快,近年來以年成長率 7.6%

的速率增加,其用電比重目前已佔全國電

力消費量的 31%。反觀製造工業類的能源

消耗則有下降的情況,這也充分的反應台

灣目前的產業結構,未來住商類的耗能將

Page 3: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第三十一卷第三期

46

是台灣能源結構中一個不可忽視重點,透

過本研究將可建立各種有效的管理手法,

才能在開發新能源不易的今日,做好節流

的工作。(經濟部能源局網站整理資料,

2013)

在 2013年獲得第 50屆金馬獎最佳紀

錄片大獎『看見台灣』紀錄片中,透過紀

錄片的畫面不僅僅看到的是台灣這片土地

的美麗與哀愁,更透過鏡頭了解到各種環

境汙染帶給台灣這片原本美麗土地的傷

害,由此可知,環境保護意識的宣導尤其

是環境保護動作的確切實行,短期可為企

業組織帶來能源費用的降低,而更長期的

良善影響,是每一個人對台灣這片土地長

久的愛惜與保護;政府早從 1995年經濟部

能源委員會與內政部營建署開始推動建築

節能法制化工作,並依能源管制法規定,

在建築技術規則中增訂“節約能源”條

文,受到管制的建築建設量將由 2%增加至

57%。法令實施 20年後,大約可降低 7%

的全國尖峰電力需求,16 %的建築空調尖

峰用電量,以全年累積效果而言,每年可

節約空調用電 46億度電。基於種種環境保

護意識的影響,同時本於企業組織的企業

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的徹底實行,本文針對台灣某數位

印刷公司導入 ISO50001能源管理系統期望

達到節能的效果,並針對該公司的實例建

構與運用情況進行研究分析。

二、研究目的

隨著全球人口增加、生活環境品質的

提升,科技產品不斷的更新,促使各項產

業經濟的蓬勃發展,基於以上種種因素,

促使全球能源及資源消耗需求 持續的增

加,造成對地球環境污染情況更加嚴重。

台灣地區用電特性夏月與非夏月尖峰

用電需 差距極大,夏月尖峰時段台電備載

容 明顯不足,新電廠的設置又常因民眾的

抗爭、環保意識的抬頭以及新電廠土地取

得不易等因素,新電廠建廠進度嚴重落

後,使電力供應日漸吃緊,影響台灣經濟

成長,經由透過推廣節約能源措施、人員

教育與技術分享,藉以分散台電公司尖、

離峰電力負荷及平衡台灣地區電力供應結

構系統,減少新發電廠的開發設立,衝擊

大自然環境及限電帶來的不便。依據行政

院會議通過之「永續能源政策綱 」,有關

希望降低企業排碳,發展綠色產業的辦法

內,期望由促使產業結構,朝高附加價值

及低耗能方向調整,使企業單位產值碳排

放密集度於 2025 年下降 30%以上;同時核

配企業碳排放額度,推動企業產銷節能減

碳;此外,輔導中小企業提高節能減碳能

力;最後並獎勵發展新的能源經濟產業。

(行政院永續能源政策綱 ,2008)

本文研究目的在於藉由台灣某數位印

刷公司(以下稱甲公司)推廣節約能源技

術科技管理手法,導入與建立能源管理系

Page 4: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47

印 刷 科 技

統(EnMS)的過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進而減少能源使用 、節省公司固定能源費

用的支出與降低企業經營成本,進而提高

企業競爭力;同時當能源透過適當管理,

使設備獲得最高效率應用時,整體能源耗

用 自然能減少,CO2的排放 亦會隨之減

少,降低整體 CO2的排放 對大自然環境所

造成的污染業會隨之減少,而達到能源管

理系統對減能減碳實行目的效果的呈現研

究分析。本研究目的有二:

(一)探討個案能源管理系統的導入與建

立績效

(二)探討個案公司能源管理相關問題之

有效性

三、研究流程與步驟

本研究流程從問題的發現,探討企業

經營時代背景之競爭優勢,確定能源管理

研究的重要性,探討某數位印刷公司構建

能源管理系統的動機以及本文研究目的。

文獻探討方面包括能源管理重要性及能源

管理之相關文獻,並探討 ISO50001能源管

理系統之條文與架構。

以 ISO50001之條文以及能源管理系統

原則之內容與精神意旨,找出在能源管理

流程中有關的活動與作業項目,建立一完

整的能源管理系統。

實證研究個案對象為位於汐止工業園

區的數位印刷公司,考量資料保護法及該

公司高層要求,本文僅以「某數位印刷公

司」作為研究主體之代表而不直接寫出公

司全名。本文將該公司做成個案研究報

告,提出建議與改善方向,構建該研究個

案能源管理系統的導入與建立績效,從而

應用並確認在能源管理相關問題解決上之

可行性與有效性,最後做實證研究之結論

與建議。

貳、文獻探討

此章節文獻探討分別針對能源管理重

要性以及能源管理等相關文獻做整理。接

續介紹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條文內

容,說明 ISO 50001對於部門作業或企業流

程活動以文件化、標準化之立意精神,並

闡述能源管理之原則建立能源管理系統,

以及如何維持能源管理系統的持續改善架

構等。

一、能源管理(Energy Management)

本節文獻首先探討能源管理的緣起,

接著針對能源管理的意涵進行詮釋及探討

能源管理的發展近況。

(一)能源管理的源起

人類發展的物質基礎是「能源」,但過

度開發能源,除破壞環境外,甚而威脅人

類自身之生存。1970年代,世界連續掀起

兩次能源危機,造成全球經濟衰退(王革

Page 5: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第三十一卷第三期

48

華、張勝雄、潘恆堯、朱紹祚與薛玉如,

2008),建築界亦因石油恐慌,興起低能源

建築、生態建築、風土建築等節能設計熱

潮(林憲德,2006)。因此,永續能源與不

危害環境的能源運用方式,已成為人類永

續發展的重要議題(王革華等人,2008)。

因應氣候危機及國際油價上漲,各國

能源管理重視穩定能源供給、能源供需平

衡、環保節能、能源安全、替代能源及永

續能源等項,考量能源蘊藏量及供需,先

進國家積極儲備能源、節約能源、減少排

放溫室氣體、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財團法

人台灣綜合研究院,2006)。

科技進步及經濟發展的動力來源是

「能源」。國際能源因石油市場造成能源安

全及因應氣候變遷二氧化碳減量問題,導

致全球經濟體承受越來越大的能源管理壓

力,為達永續環境目標,能源管理已成世

界各國邁向低碳發展之重要核心議題。

(二)能源管理之意涵

能源係指一系統產生強而有力活動的

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力量、潛在的力量

(黃文良,2009)。能源包含所有燃料、流

水、陽光和風,人類對它適當轉換可為自

己提供所需之能量。能源是一系統產生外

界活動力之能力,分為機械能(位能和動

能)、熱能、化學及物理鍵能、電磁輻射、

電能等形式。能源由一種物理型態經物理

變化後,轉換為另一物理型態的過程,即

為能源轉換,每種能源形式可相互轉換、

替代(經濟部能源局,2011)。

傳統「化石能源」儲量有限且會產生

污染,如煤炭、油頁岩、石油等。符合環

保保護要求之「綠色能源」增加溫室氣體

排放量之可能性極低,對生態環境造成之

影響甚小。「綠色能源」之種類可分為:

1.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生質能、

地熱能、海洋能等;2.節約能源與提升能

源效率:如節能設計之綠建築、高效率熱

能利用技術、潔淨氫能等(蔣雅如、紹培

德,2009)。

本文歸納「能源管理」之意涵為:以

系統化管理的模式,評估建置可永續利用

之綠建築及再生能源,並進行所有能源之

管理使用,提高能源使用之效率,並達成

持續改善節能減碳績效的能源管理目標。

(三)能源管理發展現況

為藉由政府機關及學校率先推動節約

能源,示範引導落實節能減碳行動,行政

院在 2009年核定修正「政府機管及學校全

面節能減碳措施」(措施公告及相關施行辦

法可詳見經濟部能源局網址 http://web3.

moeaboe.gov.tw/),訂定政府機關及學校總

體節能目標為每年用電量與用油量以負成

長為原則,至 2015年累計總體節約能源以

7%為目標。並推定採行節能減碳措施為:

1.購置及汰換符合節能標章、環保標章或

省水標章之設備、器材及車輛;2.從衣著、

Page 6: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49

印 刷 科 技

空調、照明、電燈、電力系統、事務機

器、電腦機房執行節約用電管理;3.鼓勵

共乘、搭乘大眾捷運系統、車輛省油駕

駛、執行節約用電管理;4.其他:(1)新

建、改建或修建之建築工程應採節約能源

規劃設計,應修先考量設置太陽光電發電

設備;(2)節約用紙、雙面列印等措施。

能源管理與我們生活周遭環境具有密

不可分的關係,消耗能源、排放二氧化碳

早成全球氣候之變遷,已成為急待解決之

課題。自然界中不因長期使用而減少,可

不斷循環再生之太陽能、風能、地熱能、

海洋能及生質能等能源稱為「再生能源」;

經億萬年生成,因大規模之開採與使用,

短期內無法恢復之煤炭、石油、天然氣、

核燃料等能源稱為「非再生能源」,而「非

再生能源」之儲量最終必然枯竭殆盡(王

革華等人,2008)。為推廣再生能源,增進

能源多元化,改善環境品質,2009年我國

制定公布「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全國法規

資料庫入口網站查詢網址 http://law.moj.gov.

tw/),其中第三條所稱之「再生能源」係

指太陽能、生質能、地熱能、海洋能、風

力、非抽蓄式水力、國內一般廢棄物與一

般事業廢棄物等直接利用或經處理所產生

之能源,或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可永

續利用之能源。經濟部並依據該條例籌設

「再生能源發展基金」,以作為再生能源電

價補貼、再生能源設備補貼、再生能源之

示範補助及推廣利用。

有鑑於全球環境氣候變遷、能源日益

減少,國內外能源短缺情況日益嚴重,再

加上台灣能源多仰賴進口,政府機關與企

業組織均應更應消除能源之浪費,實施能

源管理及有效的能源利用,並提升能源使

用之效率。

二、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EnMS)

21世紀人類所面臨的十大問題之一為

能源短缺,世界上的能源有限,且隨著人

口成長、科技的蓬勃發展更是越顯珍貴。

對一個企業而言,能源的價值反應在有形

的成本與無形的企業聲譽上。企業面臨低

碳時代所帶來的衝擊,降低能源使用成本

與管理溫室氣體排放已成為追求永續發展

之必要策略。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ted

Natio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UNIDO)在早期即認為工業組織應有效的

加入氣候變遷行列之團體,對於工業能源

使用應有效的監控管理。2007年 3月,

UNIDO提出應制定相關的能源管理標準,

以因應氣候變遷。邀請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與聯合國的專家討論制定能源管理

標準的相關工作。2008年 2月 ISO技術管

理委員會成立一個新的委員會(ISO/

PC242),發展新的 ISO能源管理標準。

ISO/PC242邀請 35個會員國及 5個觀察會

Page 7: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第三十一卷第三期

50

員 國 參 與, 由 巴 西 技 術 標 準 協 會

(Associação Brasileira de Normas Técnicas,

ABNT)及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ANSI)擔任秘書

處工作。ISO/PC242委員於 2011年 1月底

發表 ISO/FDIS 50001最終國際標準草案

版,開始進行意見諮詢,預訂於 2011年 8

月頒布正式國際標準;標準之架構乃參考

現行之良好指引或國際間現行標準,並提

供管理系統要求的用途、實施、測量和尺

度規範,廣納與會各國的意見,決定將能

源管理體系標準與現有的 ISO管理體系標

準相容,著手推廣一套具備系統化管理模

式的能源管理標準- ISO 50001國際標準,

協助企業經由導入能源管理系統改善能源

績效、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及減低能源消費

成本。

2011年 6月 15日國際標準組織正式公

告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國際標準,這份

標準並非新創,而是由多個國家能源管理

標準逐步沿襲、演進而來。ISO 50001提供

一套系統化的方式(P-D-C-A循環;Plan-

Do-Check-Act),幫助組織進行能源管理,

以提昇能源的使用效率。ISO 50001遵循

Plan計劃 -Do執行 -Check檢查 -Act改善的

原則,與 ISO 9001品質管理標準和 ISO

14001環境管理標準有最大的相容性。

ISO 50001國際標準適用於各種類型與

規模的組織,經由最高管理階層重視能源

管理之具體承諾,協助組織開始發展並實

施能源政策、目標、標的及管理行動計

畫,考量當地法規要求與組織能源使用資

訊,促使組織經由系統化的管理方式實現

其政策承諾,採取適當的行動以改善能源

績效。有關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標準架

構如圖 2-1說明之:

圖 2-1: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標準架構資料來源: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與本文整理

修正

依 ISO 50001國際標準建立的能源管理

系統(EnMS)目的有三:

(一)藉由一些準則與方法的建立,提

供組織、企業一個必要程序的架構,讓組

織、企業等能有依循的方式。

(二)在不影響企業組織現有運作下,

將自身的能源使用效率,提升到最佳狀

態,並與組織運作之策略和目標密切配

Page 8: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51

印 刷 科 技

合,再輔以 PDCA (Plan-Do-Check-Act) 的

機制,進行組織能源運用方式持續性的改

善。

(三)藉由能源成本的降低、溫室氣體

排放的減少,進而達到永續經營與環境友

善的目標。

三、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相關重要名詞解釋

(一)能源(Energy)

能源的形式包含初級能源(再生能源)

與次級能源(非再生能源)。初級能源為天

然形成的能源,如:太陽能、天然氣、煤、

風力、水力等;次級能源為經過處理或轉

換而形成的能源,如:電力、汽油、瓦斯

等。標準所指的能源,可以被購買、儲

存、處理與使用。

(二)能源目標(Energy Objective)與能

源標的(Energy Target)

為滿足組織節省能源的大方向政策而

設定的目標;而能源標的則依據能源目標

所訂定,適用於組織且更為詳細、實際的

績效要求。

(三)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cy)

能源效率為輸入的能源與用於服務、

產品或能源的輸出(例如:耗用的電力、

產生的熱量、設備運轉等)的比例。

(四)能源績效(Energy Performance)

針對能源效率、能源使用與能源消

耗,經由量測後的綜合結果。這個量測結

果主要用於與能源政策、能源目標、能源

標的或其他能源要求進行比較,以確認是

否達到要求。

(五)能源績效指標(Energy Performance

Indicator;EnPI)

由組織所定義可用來量測能源績效的

量化數值,從簡單的度量標準、百分比、

矩陣到複雜的模型皆可使用。

(六)能源基線(Energy Baseline)

設定一段時間區間內的基線,作為與

能源績效進行比較的基準,以衡量是否達

成績效、是否需進行調整或改善。

(七)能源審查(Energy review)

盤點範圍內的各項能源來源,蒐集過

去與目前的能源使用、消耗的數據,以鑑

別重大能源使用的區域。針對重大能源排

定改善的優先順序。

依據場地的屬性,會有不同的盤查重

點。以資訊機房為例,盤查重點包含資訊

設備、電力系統、冷卻系統、監控系統

等。若為一般辦公室,則盤查重點則包含

個人電腦、空調、OA設備、照明器具等。

(八)檢查(Checking)與管理審查

(Management Review)

量測與監控節能的各項績效,例如:

覆核重大能源的使用狀況、能源績效指標

量測結果、行動方案的改善成效等。同時

也透過管理體系的持續運作特性(內稽、

Page 9: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第三十一卷第三期

52

矯正與預防措施 /管理審查),使得能源管

理非一次性執行就結束,而是持續不斷地

運行與持續改進。

(九)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 GHG)

溫室氣體或稱溫室效應氣體,是指大

氣中促成溫室效應的氣體成分。自然溫室

氣體包括水蒸氣(H2O),水氣所產生的溫

室效應大約佔整體溫室效應的 60-70%,其

次是二氧化碳(CO2)大約佔 26%,其他還

有臭氧(O3)、甲烷(CH4)、氧化亞氮

(又稱笑氣,N2O)、以及人造溫室氣體氯

氟碳化物(CFCs)、全氟碳化物(PFCs)、

氫氟碳化物(HFCs,含氯氟烴 HCFCs及六

氟化硫 SF6)等。

溫室氣體的共同點,就在於它們能夠

吸收紅外線。由於太陽輻射以可見光居

多,這些可見光可直接穿透大氣層,到達

並加熱地面。而加熱後的地面會發射紅外

線從而釋放熱量,但這些紅外線不能穿透

大氣層,因此熱量就保留在地面附近的大

氣中,從而造成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要原

因,已成為世界各國家的共識,也是一種

全球性的污染,《京都議定書》正是為了採

取措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由聯合國發

起,世界各國達成的協議。而我國立法院

也在今年 6月 15日完成「溫室氣體減量及

管理法」三讀,為我國因應氣候變遷作為

奠定法制基礎。

參、以 ISO50001之立意精神建構能源管理系統

本文藉由台灣某數位印刷公司在推廣

節約能源技術科技管理手法,導入與建立

能源管理系統(EnMS)的過程,提高能源

使用效率,進而減少能源使用 與節省公司

固定能源費用的支出、降低企業經營成

本,提高企業競爭力。

一、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建置重點工作

ISO 50001的關鍵為:「所說的、所寫

的與實際作業所執行的應一致」,組織應建

立及界定能源管理系統所需的文件,予以

實施與維持。本文於第貳章節文獻探討中

即說明,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遵循 Plan

計 劃 -Do 執 行 -Check 檢 查 -Act 改 善

(PDCA)的原則,與 ISO 9001品質管理標

準和 ISO 14001環境管理標準有最大的相容

性。

ISO50001能源管理系統建置重點工作

遵循 Plan計劃 -Do執行 -Check檢查 - Act

改善原則分為四大項:

(一)源規畫階段(Plan)重點工作

能源規劃階段針對以下各重點進行規

劃工作:

1. 法規與其他要求事項

Page 10: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53

印 刷 科 技

2. 能源審查

3. 能源基線

4. 能源績效指標

5. 目標、標的及行動計畫

(二)實施運作階段(Do)重點工作

實施運作階段有六項重點工作:

1. 能力、訓練與認知

2. 文件化

3. 作業管制

4. 溝通

5. 設計

6. 能源服務、產品、設備及能源採購

(三)監督量測階段(Check)重點工作

監督量測階段是指在所規劃的期間監

督、量測與分析決定能源績效作業的關鍵

特性,重點工作有以下方向:

1. 能源審查的輸出

2. 重大能源使用

3. 能源使用及能源消耗、相關變數之

間的關係

4. 能源績效指標

5. 達成目標及標的行動計畫的效率

(四)管理審查階段(Act)改善重點工作

管理審查階段的重點工作分輸入與輸

出兩大部分,說明如下:

1. 輸入

所需輸入的工作事項如下:

(1) 審查能源效率與相關的能源績效

指標

(2) 法規要求事項與組織簽訂的其它

要求事項之守規性與變更評估

(3) 能源目標與標的已達成之程度

(4) 能源管理系統稽核結果

2. 輸出

所需輸出的工作事項有:

(1) 組織能源績效的改變

(2) 能源政策的改變

(3) 能源績效指標的改變

(4) 改變能源管理系統之目標、標的

或其他要項,以與持續改善之承

諾一致

(5) 資源分配

一般企業組織會用對應於 ISO 50001有

關條款,在其內部能源管理系統建立相對

應的作業程序書與紀錄表單,如表 3-1所

示。

二、建置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的緣由

來自燃料燃燒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溫

室氣體排放量的最大量,已直接促成氣候

變遷,進而影響到人類是否可以安身立命

存活於地球上。以台灣為例,2008年我國

溫室氣體的排放以 CO2排放為最大宗約占

92.04%,其中來自燃料燃燒約占溫室氣體

Page 11: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第三十一卷第三期

54

表 3-1:ISO 50001有關條款在能源管理系統建立之參考作業程序書序 ISO 50001標準條文 相對應書面之作業程序書與紀錄表單

1 4.1 一般要求事項 能源管理手冊

2 4.2 管理責任 能源管理組織權責管理作業程序

3 4.3 能源政策 能源管理手冊

4

4.4.2 法規要求與其他要求

能源管理法規鑑別與評估作業程序

5 能源管理法規符合性查核表

6 能源管理法規登錄表

7 4.4.3 能源審查 能源審查作業管理程序

8 4.4.4 能源基線 能源審查-電力使用調查表

94.4.5 能源績效指標

能源審查-重大能源使用設備評估 / 登錄表

10 重大能源使用設備評估會議記錄單

11

4.4.6 能源目標、能源標的及能源管理行動計畫

能源管理行動計畫實施作業程序

12 能源管理行動計畫評估表

13 能源管理目標、標的及行動計畫預定表

14 能源管理行動計畫成果報告表

154.5.2 能力、訓練及認知

能源管理教育訓練作業程序

16 能源管理教育訓練計畫表

174.5.3 溝通

能源管理溝通作業程序

18 能源管理改善提案單

19

4.5.4 文件化

文件編號與紀錄管制作業程序

20 文件目錄一覽表

21 能源紀錄保管權責一覽表

22 能源報告保管權責一覽表

23

4.5.5 作業管制

供變電、配電設備管理操作規範

24 照明設備管理操作規範

25 空調設備管理操作規範

26 UPS 設備操作管理規範

27 駐區照明設備管理操作規範

28 駐區空調設備管理操作規範

29 4.5.6 設計 能源設計與採購管理作業程序

304.5.7 能源服務、產品、設備及能源之採購

設施、設備及系統能源績效評估單

能源績效報價單

314.6.1 監督、量測及分析

能源管理監測、量測及分析作業程序

32 能源審查-績效監測管理表

Page 12: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55

印 刷 科 技

總排放量的 88.05%。而另外一個對台灣最

直接的衝擊是,在全球暖化下,台灣將會

是氣候變遷全世界第一批難民。因為依據

IPPC在 2007年提出的第四份報告指出,本

世紀末全球將增溫攝氏 1.8~4.0度,海平面

將上升 18~59公分。若全球海平面上升一

公尺,台灣將失去 11%的土地,台北將淪

陷為沼澤,台南、高雄將被淹沒,這是對

台灣的最直接威脅。於 2010年 1月再度訪

問台灣「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一書的作者

美國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湯瑪斯‧佛里曼

亦指出,目前我們是處於「能源氣候年代」

(Energy-Climate Era),而關鍵問題包括了

能源與資源的供需失衡、產油國的獨裁、

失控的氣候變遷、能源匱乏、生物多樣性

消失等,但也指出能源耗竭是人類經濟發

展所面臨最大的危機。而他所提出的對策

包括使用 色能源、提升能源效 與資源生

產 、以及保育 理。他亦對台灣提出很好

的建議:運用台灣很好的科技基礎,再搭

配中國大陸的龐大市場,台灣很有潛力從

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產業

推向能源科技(Energy Technology, ET)產

業,成為下一個全球明星產業領導者。(黃

國泰,2011)

基於以上緣由,在國際上已有部分國

家制定相關標準,而國際標準組織 ISO也

正積極籌備制訂一個國際化的能源管理標

準 ISO 50001,提供有需要之企業或團體一

個系統化的能源管理模式。2010年 3月 26

日國際標準組織 ISO已經公佈發表了 ISO/

DIS 50001國際標準草案版,並於 2011年 5

月頒佈正式標準。國際標準組織 ISO亦指

出,一旦這個標準正式頒布,預 期會影響

全球能源消耗量達 60%。該標準係基於持

續改善,並運用與 ISO 9001和 ISO14001管

理系統標準相似的” PLAN規劃 -執行 DO-

檢查 CHECK-ACT改善” (PDCA)的方法

序 ISO 50001標準條文 相對應書面之作業程序書與紀錄表單

33

4.6.3 能源管理系統內部稽核

能源管理內部稽核作業程序

34 能源管理內部稽核計畫

35 能源管理內部稽核人員名冊

36 能源管理內部稽核檢查表

374.6.4 不符合、矯正、矯正措施及預防措施

能源管理矯正與預防作業程序

38 矯正措施與預防措施報告表

39 矯正與預防措施改正行動管制表

404.7 管理階層審查

能源管理審查作業程序

41 能源管理審查會議紀錄單

(資料來源:ISO 50001法規與本文整理修正 )

Page 13: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第三十一卷第三期

56

以鑑別兼容性以及整體性提昇能源效率的

機會。而我國因為製造產業大多以外銷為

主,ISO 50001的公佈對我國產業界影響預

期將會相當大。

ISO 50001在國內亦可協助能源管理政

策的推動。目前依據能源管理法規範的能

源大用戶,必需於每年十二月底前,將次

年能源查核制度、節約能源目標及執行計

畫報請中央主管機關核備。而每年一月底

前,需彙集前一年使用能源資料向中央主

管機關申報。經濟部能源局亦每年編列預

算,進行能源大用戶的資料查核工作。未

來經濟部能源局若能參考上述德國的推行

經驗,開放取得 IOS 50001驗證的能源大用

戶證明其有系統性且持續性的提昇其能源

績效,將可免除能源大用戶每年需接受能

源查核的規定。如此能源大用戶可以建立

其組織能源持續改善的文化,而能源局亦

可節省能源查核的費用,將這些費用轉至

其他與能源相關政策的推動工作。

ISO 50001 結合企業管理工具連結能源

管理與業務流程所產生的利益,將可符合

全球客戶日益升高針對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的要求。能源管理系統的認證將可對組織

提供一般性的協助以建立、執行或者改善

能源管理系統。而全球性的運用能源管理

標準將使有限的能源資源能夠獲得更有效

率的使用,強化競爭力,並對氣候變遷產

生正面的影響。認證組織的能源管理系

統,將可協助組織改進與提昇營運績效。

三、能源管理系統的架構

能源管理的實際執行者一般須面對的

問題是,如何提供適合企業有效進行能源

管理的計畫案,如何達成高層要求,並執

行一個成功的能源管理系统 ?有效率的能

源管理必需鑑別能源使用於何處、何處可

能造成浪費,以及於何處進行高效率能源

控制及節能措施,以獲得最高效益。因此

透過新的能源管理系統標準 ISO 50001,將

管理流程嵌入企業中並充分地運作,藉由

一些準則與方法的建立,提供組織、企業

一個必要程序的架構,讓組織、企業等能

有依循的方式,並在不影響現有運作下,

將自身的能源使用效率,提升到最佳狀

態,並與組織運作之策略和目標密切配

合,再輔以 PDCA(Plan-Do-Check-Act)的

機制,進行組織能源運用方式持續性的改

善。當發展新計畫時,所有階段及流程都

要將能源管理納入考量。而當流程變更

時,能源管理亦需成為變更考量的一部分。

ISO/DIS 50001能源管理系統為一個獨

立的管理系統,但與 ISO 9001/ISO 14001 具

有很大的相容性,對於已納入 ISO 9001/ISO

14001管理系統具有持續改善文化的公司更

容易導入,能源管理系統的運作模式與 ISO

9001/ISO 14001相同,運作模式均為 PDCA

模式,有關 ISO50001能源管理系統架構則

Page 14: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57

印 刷 科 技

以圖 3-1說明此系統遵循 Plan計劃 -Do執

行 -Check檢查 -Act行動原則與運作模式:

綜合言之,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的

架構含括了能源管理的管理元素與技術元

素,一個有效的能源管理必需呈現與整合

這二種元素,亦即包含技術最佳範例(best

practices)與管理最佳範例,如圖 3-2所

示。因為兼備技術與策略管理考量面,預

期使 ISO 50001將會有很廣泛的接受性。藉

由實施新的能源管理標準,系統化進行能

源管理,將會削減能源成本、溫室氣體排

放和其他環境影響。

四、構建能源管理系統之內容

利用上述的審核分式,建立此能源管

理系統程序書,以為執行與管理之依據;

本研究依照表 3-1之條文要求,由上而下依

次解釋對能源管理機能之影響,建議程序

圖 3-1: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運作模式圖資料來源: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與本文整理修正

Page 15: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第三十一卷第三期

58

書內容要求。當說明條文內容時,亦以由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原文翻譯為中文的

意義來說明解釋。茲詳細介紹條文內容,

與建議有關運用在能源管理系統作業活動

內容說明。

(一)條文 4.1一般要求事項

如表 3-2能源管理系統程序之建議內

容:

鑑別組織作業、活動之流程以及流程

間前後的關係與順序後,要決定有效運作

圖 3-2:能源管理系統之整體架構與條文對照圖資料來源:綠基會 ISO 50001資料與本文整理修正

表 3-2:ISO 50001 條文 4.1 一般要求事項

章節及標題 內容

4.1 一般要求事項 組織應遵照本國際標準的要求建立、文件化、執行、維持能源管理系統並持續改善其有效性。組織應:(a) 按照本標準要求,建立、文件化、實施、維持及改善能源管理系統 (EnMS);(b) 界定與文件化能源管理系統之範圍與邊界;(c) 決定如何符合本標準之要求事項,以達成其能源績效與其能源管理系統之持

續改善。

Page 16: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59

印 刷 科 技

及管制能源管理流程的方法及規範,如何

訂定管制方法與給予資源。

(二)管理階層責任:條文 4.2.1最高管理

階層與 4.2.2管理代表

如表 3-3能源管理系統程序之建議內

容:

最高管理階層應說明其支持能源管理

系統並對持續改善其有效性之承諾,指定

管理代表與批准能源管理團隊之形成。

(三)能源政策:條文 4.3能源政策

如表 3-4能源管理系統程序之建議內

容:

能源政策應陳述組織為達成能源績效

改善之承諾。而在能源管理系統程序文件

的能源管理系統手冊中,組織簡介的部分

應介紹組織主要營運活動、企業經營理念

及能源管理目標等項目。

(四)能源規劃:條文 4.4能源規劃

如表3-5能源管理系統程序之建議內容:

在能源管理系統程序文件的能源管理

法規鑑別與評估作業程序有 1.法規與其他

要求事項之蒐集,如:法規蒐集來源、蒐

表 3-3:ISO 50001 條文 4.2.1 最高管理階層與條文 4.2.2 管理代表

章節及標題 內容

4.2.1 最高管理階層 最高管理階層應說明其支持能源管理系統並對持續改善其有效性之承諾:(a) 界定、建立、實施及維持能源政策;(b) 指定管理代表與批准能源管理團隊之形成;(c) 提供所需資源以建立、實施、維持及改善能源管理系統,並產生能

源績效;(d) 鑑別由能源管理系統著眼之範圍與邊界;(e) 對組織內各方溝通能源管理之重要性;(f) 確保建立能源管理之目標與標的;(g) 確保能源績效指標對組織是適合的;(h) 在長程規劃中考慮能源績效;(i) 在確定期間內確保結果被量測與報告;(j) 實施管理階層審查。

4.2.2 管理代表 最高管理階層應指派具有適當技術與能力者為管理代表,不受其他責任影響,具有責任與職權以:(a) 確保能源管理系統依本標準予以建立、實施、維持及持續改善;(b) 鑑別由適當管理階層授權的人員與管理代表工作以支持能源管理活

動;(c) 向最高管理階層報告能源績效;(d) 向最高管理階層報告能源管理系統之績效;(e) 確保規劃能源管理活動被設計,以支持組織能源政策;(f) 界定與溝通責任及職權,使便於有效能源管理;(g) 確定組織所需的準則與方法,以確保能源管理系統在運作與管制上

是有效的;(h) 向組織的所有階層推廣能源政策與目標之認知。

Page 17: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第三十一卷第三期

60

表 3-5:ISO 50001條文 4.4.1概述與條文 4.4.2法規要求事項與其他要求事項章節及標題 內容

4.4.1 概述 組織應實施與文件化能源規劃過程。能源規劃應與能源政策一致,並應導引持續改善能源績效之措施,其能源規劃過程為:

4.4.2 法規要求事項與其他要求事項

組織應鑑別、實施並取得與組織簽署能源使用、消耗及效率有關之適用法規要求事項與其他要求事項。組織應確定如何將這些要求事項應用於其能源使用、消耗及效率。組織應確保在建立、實施及維持能源管理系統時,已考量這些經組織同意之法規要求事項與其他要求事項。法規要求事項與其他要求事項應在指定的時間審查。

集/更新頻率;2.法規與其他要求事項之

登錄,如:登錄管理方式、判斷適用性、

訊息通報方式;3.法規與其他要求事項之

符合性查核,如:法規查核頻率、符合性

查核方式、違反法規事項之處理方式。

表 3-4:ISO 50001條文 4.3能源政策章節及標題 內容

4.3 能源政策 能源政策應陳述組織為達成能源績效改善之承諾。最高管理階層應界定能源政策並確保其:(a) 對於組織能源使用與消耗之性質與規模是適當的;(b) 包括對持續改善能源績效之承諾;(c) 包括確保達成目標與標的的資訊與可取得所需資源之承諾;(d) 包括組織遵守適用的法規要求事項及對組織有關其能源使用、消耗

及效率所簽定其他要求要求事項之承諾;(e) 提供設定與審查能源目標與標的之架構;(f) 支持採購有效率能源產品與服務及改善能源績效之設計;(g) 文件化及向組織內所有階層溝通;(h) 定期審查與按需要更新。

能源規劃過程

規劃投入 能源審查 規劃產出

A.分析能源使用與消耗

B.鑑別重大能源使用與消耗區域

C.鑑別改善能源績效之機會

‧能源基線

‧能源績效指標

‧目標

‧標的

‧行動計畫

過去與目前能源使用

�影響重大能源使用之相關變數

�績效

Page 18: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61

印 刷 科 技

(五)能源規劃:條文 4.4.3能源審查

如表 3-6能源管理系統程序之建議內

容:

在能源管理系統能源審查作業管理程

序中,組織應針對以下要因以便做組織能

源規劃,此能源審查作業管理程序,與相

關能源規劃的關係及流程架構,如圖 3-5之

說明如下:

(六)能源規劃:條文 4.4.4能源基線與

4.4.5能源績效指標

如表 3-7能源管理系統程序之建議內

容:

能源基線在 ISO 50001的定義為:提供

能源績效量化比較的基準,能源基線可藉

由影響能源使用或消耗的變數予以調整

(如:生產水準、室外度等),而能源績效

指標則是由組織所界定的能源績效量化值

或量測值。

(七)能源規劃:條文 4.4.6能源目標 /標

的 /管理行動計畫

如表 3-8能源管理系統程序之建議內

容;已完成的能源管理行動計畫,如涉及

日常作業管制措施變更者,改善小組應提

出作業管制規範,並納入能源管理系統作

業管制範圍。

圖 3-5:能源審查作業管理程序與能源規劃關係流程圖資料來源:ISO 50001條文與本文整理

Page 19: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第三十一卷第三期

62

表 3-6:ISO 50001條文 4.4.3能源審查章節及標題 內容

4.4.3 能源審查 組織應發展、紀錄及維持能源審查。用於發展能源審查之方法與準則應予以文件化。能源審查應在指定的時間及因應設施、設備、系統或過程中有重大改變時,予以更新。發展能源審查,組織應:(a) 依據量測與其他數據為基礎,分析能源使用與消耗,如:鑑別目前能源來源;評估過去與現在能源的使用與消耗;

(b) 依能源使用與消耗分析為準,鑑別重大能源使用之區域,如:鑑別重大影響能源使用與消耗的設施、設備、系統、過程及為組織或代表組織工作之人員;鑑別影響重大能源使用的其他相關變數;確定與已鑑別重大能源使用有關的設施、設備、系統及過程之目前的能源績效; 估計將來能源的使用與消耗;(c) 鑑別、排定優先順序及記錄改善能源績效的機會。(備註:機會可以是有關能源的潛在來源、再生能源使用或其他替代能源來源,如廢棄物能源。)

表 3-7:ISO 50001條文 4.4.4能源基線與 4.4.5能源績效指標章節及標題 內容

4.4.4 能源基線 組織應使用在先期能源審查時所使用之資訊建立能源基線,使用數據期間考慮適合組織的能源使用與消耗。相對於能源基線的能源績效變更應加以量測。當在下列之ㄧ項或更多項狀況發生時,基線應做調整:(a) 當能源績效指標 (EnPIs) 不能反映組織能源使用與消耗時;或(b) 對過程、作業模式或能源系統已有重大變化時;或(c) 依據預定的方法。能源基線應維持並紀錄之。

4.4.5 能源績效指標 組織應鑑別適合監測與量測其能源績效之能源績效指標。確定與更新能源績效指標之方法應紀錄且定期審查。能源績效指標應審查及適當地與能源基線相比較。

(八)實施與運作:條文 4.5.2能力、訓練

及認知

如下表 3-9能源管理系統程序之建議內

容。

(九)實施與運作:條文 4.5.3溝通

如表 3-10能源管理系統程序之建議內

容,組織應對能源績效和能源管理系統,

以適於組織的規模實施內部溝通。

(十)實施與運作:條文 4.5.4.1文件化要

求與 4.5.4.2文件管制

如表 3-11能源管理系統程序之建議內

容,組織應建立、實施及維持以書面或電

Page 20: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63

印 刷 科 技

表 3-8:ISO 50001條文 4.4.6能源目標 /標的 /管理行動計畫

章節及標題 內容

4.4.6 能源目標 / 標的/ 管理行動計畫

在組織內部相關部門、階層、過程或設施中,組織應建立、實施及維持其文件化之能源目標與標的。期程 (time frame) 應予以建立, 以達成能源目標與標的。目標與標的應和能源政策一致。標的應與目標一致。建立與審查目標與標的時,組織應考量法規要求事項與其他要求事項、重大能源使用及在能源審查中鑑別改善能源績效的機會。亦應考慮其財務、營運和業務的條件、技術選擇及利害相關者之意見。為達成其目標與標的,組織應建立、實施及維持行動計畫。行動計畫應包括:(a) 責任之指定;(b) 各個標的達成之方法與期程;(c) 陳述改善能源績效之方法應予以查證;(d) 陳述查證結果的方法。行動計畫應文件化並在界定的期間內更新。

表 3-9:ISO 50001條文 4.5.2能力、訓練及認知

章節及標題 內容

4.5.2 能力、訓練及認知

組織應以適當的教育、訓練、技巧或經驗為基礎,確保在有關重大能源使用上為組織工作或代表其工作之任何人員具有勝任其工作之能力。組織應鑑別重大能源管制與能源管理系統運作所需之訓練。組織應提供訓練或採取其他措施以符合這些需求。適當紀錄應予以維持。組織應確保為其工作或代表其工作的任何人員能認知者有:(a) 符合能源政策、程序以及能源管理系統要求事項之重要性;(b) 達成能源管理系統要求事項之角色、責任及職權;(c) 改善能源績效的效益;(d) 其活動對能源使用與消耗之實際或潛在衝擊,及活動與行為如何對能源目標與標的之達成有所貢獻, 以及偏離指定程序之潛在後果。

表 3-10:ISO 50001條文 4.5.3溝通

章節及標題 內容

4.5.3 溝通 組織應對能源績效和能源管理系統,以適於組織的規模實施內部溝通。組織應建立與實施一個過程,俾使為組織工作或代表組織工作任何人員能對能源管理系統提供改善意見或建議。組織應決定是否對其能源政策、能源管理系統及能源績效向外部進行溝通,且其決定應予文件化。如果決定要對外溝通, 組織應建立與實施此項外部溝通方法。

Page 21: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第三十一卷第三期

64

子或任何其他媒介的資訊,敘述能源管理

系統之核心要素及其相互影響的文件化要

求。

(十一)實施與運作:條文 4.5.5作業管制

如表 3-12能源管理系統程序之建議內

容,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作業管制均需

依循各項設備操作管理規範。

(十二)實施與運作:條文 4.5.6設計與

4.5.7能源服務、產品、設備及能源之採購

如表 3-13能源管理系統程序之建議內

容: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實施與運作中

的能源設計與採購管理作業程序,針對組

織在設計對能源績效有重大衝擊的新增、

改善與修繕設施、設備、系統及過程時,

應考慮能源績效改善的機會與作業管制有

相關規定。

(十三)檢查:條文 4.6.1監測、量測及分析

如表 3-14能源管理系統程序之建議內

容,組織應該要確保能源績效的關鍵特性

於規劃的期間內被監測、量測及分析,各

關鍵特性的監測和量測的結果,也應予以

表 3-11:ISO 50001條文 4.5.4.1文件化要求與 4.5.4.2文件管制

章節及標題 內容

4.5.4.1 文件化要求 組織應建立、實施及維持以書面或電子或任何其他媒介的資訊,敘述能源管理系統之核心要素及其相互影響。能源管理系統文件化應包括:(a) 能源管理系統之範圍與邊界;(b) 能源政策;(c) 能源目標、標的及行動計畫;(d) 本標準要求的文件, 包括紀錄;(e) 組織決定需要的其他文件。( 備註:文件化的程度可因不同組織而不同,原因如下:- 組織的規模與活動的類型;- 過程與其相互影響的複雜程度;- 人員的能力。)

4.5.4.2 文件管制 能源管理系統與本標準要求的各項文件應加予以管制。適當時包括技術文件。組織應建立、實施並維持程序,以:(a) 在文件發行前核准其適切性;(b) 定期審查與依需要更新文件;(c) 確保文件之更改與最新改訂狀況已予以鑑別;(d) 確保在使用場所備妥適用文件之相關版本;(e) 確保文件維持易於閱讀並容易鑑別;(f) 確保組織為能源管理系統的規劃與運作決定必需的外來原始文件已加以鑑別,

並對其分發予以管制;(g) 防止失效文件被誤用,且若此等文件為任何目的而保留時,應予以適當地鑑

別。

Page 22: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65

印 刷 科 技

表 3-12:ISO 50001條文 4.5.5作業管制章節及標題 內容

4.5.5 作業管制 組織應鑑別、規劃與其重大能源使用相關之運作及維持活動,以及該項活動與其能源政策、目標、標的及行動計畫之一致性,並藉由下列方式確保作業能在指定的條件下執行。(a) 建立和設置準則,以有效運作和維持重大能源使用或當缺少那些準則時,可導

致能源績效有效性有重大偏離;(b) 依據作業準則對設施、過程、系統及設備實施操作與維護;(c) 在作業管制上與組織的工作人員或代表其工作人員適當的溝通。( 備註:當為應變或緊急狀況或潛在災害規劃時,包括:採購設備,組織決定如何反應這些狀況時,可以選擇是否包括能源績效。)

表 3-13:ISO 50001條文 4.5.6設計與 4.5.7能源服務、產品、設備及能源之採購章節及標題 內容

4.5.6 設計 組織在設計對能源績效有重大衝擊的新增、改善與修繕設施、設備、系統及過程時,應考慮能源績效改善的機會與作業管制。能源績效評估的結果應適切地納入相關專案之規範、設計及採購活動中。設計活動的結果應予以紀錄。

4.5.7 能源服務、產品、設備及能源之採購

當組織採購已經或可能對重大能源使用有衝擊之能源服務、產品及設備時,組織應通知供應商該項採購將以能源績效為基礎做部分評估。當組織在採購預期將對組織之能源績效有重大衝擊的能源使用產品、設備及服務時, 應在其規劃或預期的使用期限,建立與實施評估能源使用、消耗及效率之準則。為有效率之能源使用,適當時,組織應界定及文件化能源採購規格。

表 3-14:ISO 50001條文 4.6.1監測、量測及分析章節及標題 內容

4.6.1 監測、量測及分析

組織應確保決定能源績效的關鍵特性於規劃的期間內被監測、量測及分析。其關鍵特性至少應包括:(a) 重大能源使用與能源審查的其他輸出;(b) 重大能源使用有關之相關變數;(c) 能源績效指標;(d) 達成目標、標的之行動計畫的有效性;(e) 實際能源消耗對應預期能源消耗之評估。關鍵特性的監測和量測的結果,應予以記錄。適合組織的規模與複雜性,及其監測與量測設備之能源量測計畫,應予以界定及實施。( 備註:量測範圍可為對小型組織僅有的多用途儀表,到連結至能夠整合數據,並提供自動分析的軟體應用程式之完整監督與量測系統。組織可決定量測之方式與方法。)組織應界定並定期審查其量測的需求。組織應確保使用於監測與量測關鍵特性中所使用的設備,其所提供之數據具備準確性與重複性。校正紀錄與其他建立準確性與重複性的方法,應予以維持。對能源績效有重大偏差時,組織應進行調查與回應。這些活動結果應予以維持。

Page 23: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第三十一卷第三期

66

表 3-15:ISO 50001條文 4.6.3能源管理系統之內部稽核

章節及標題 內容

4.6.3 能源管理系統之內部稽核

組織應在所規劃之期間執行內部稽核,以確保能源管理系統:(a) 符合所規劃能源管理之安排,包括本標準的要求事項;(b) 符合已建立之能源目標與標的;(c) 有效地實施與維持及改善能源績效。制定稽核計畫與時程應考量稽核重要過程與範圍內之情況及先前稽核結果。稽核員的選派與稽核之執行應確保稽核過程的客觀性與公正性。稽核結果之紀錄應向最高管理階層報告並予以維持。

表 3-16:ISO 50001條文 4.6.4不符合、矯正、矯正措施與預防措施及 4.6.5紀錄管制

章節及標題 內容

4.6.4 不符合、矯正、矯正措施與預防措施

組織應進行矯正,並採取矯正措施與預防措施處理實際與潛在之不符合,包括以下各項:(a) 審查不符合或潛在不符合;(b) 決定不符合或潛在不符合的原因;(c) 評估需要採取之措施,確保不符合不發生或不再發生;(d) 決定與實施所需之適宜措施;(e) 維持矯正措施與預防措施之紀錄;(f) 審查所採用之矯正措施或預防措施的有效性。矯正措施與預防措施應適合於實際或潛在問題的大小以及能源績效遭受影響之嚴重程度。組織應確保對能源管理系統做任何必要之變更。

4.6.5 紀錄管制 組織應建立並維持所必需的紀錄,以展現對其能源管理系統與本標準要求事項之符合性,及所達成能源績效的結果。組織應界定與實施管制,俾對記錄予以鑑別、檢索及保存。紀錄應具可讀性且保持清楚易讀、可辨識及可追溯其相關的活動

記錄。

(十四)檢查:條文 4.6.3能源管理系統之

內部稽核

如表 3-15能源管理系統程序之建議內

容,組織應在所規劃之期間執行內部稽

核,以便確保能源管理系統的效益。

(十五)檢查:條文 4.6.4不符合、矯正、

矯正措施與預防措施與 4.6.5紀錄管制

如表 3-16能源管理系統程序之建議內

容,組織經內部稽核後的稽核結果有發現

不良者,應要求不良單位提出矯正措施與

預防報告,且組織應確保對能源管理系統

做任何必要之變更。

Page 24: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67

印 刷 科 技

(十六)管理階層審查:條文 4.7管理階層

審查相關條文

如表 3-17能源管理系統程序之建議內

容,組織高層應設立定期的管理審查會

議,如一年兩次的管理審查會議,管理審

查會議的記 需依規定保持一定的時間。

肆、應用能源管理系統建構台

灣某數位印刷公司能源管理之

實證結果

本文擬以台灣某數位印刷公司(以下

簡稱甲公司)為研究主體及其作業與流程

之現 ,使用其撰寫規範之規則與習慣,寫

成建議性的能源管理系統應有的作業程序

書,建立作業上的制度或執行上之依據,

對甲公司能源管理之問題改善有幫助,也

可以做為其他公司擬建立或補充能源管理

系統時的參考。

本文研究主體台灣某數位印刷公司高

層主管有鑑於為落實推動能源管理改善之

具體成果,並響應政府推動節能減碳之政

策目標,以 ISO 50001國際標準為規範,主

動建立能源管理系統,要求公司所屬部門

全體動員起來,確定責任歸屬,追求能源

管理系統的建立與改善。甲公司全體人員

確保能源管理所採行的標準作業程序與相

關技術規範,作為能源管理系統之指導原

表 3-17:ISO 50001條文 4.7管理階層審查相關條文整理章節及標題 內容

4.7.1 概述 在規劃之期間內,最高管理階層應審查組織的能源管理系統,以確保其持續適用性、適切性及有效性。管理階層審查之記錄應予以維持。

4.7.2 管理階層審查輸入

管理階層審查輸入應包括:(a) 先前管理階層審查的追蹤措施;(b) 審查能源政策;(c) 審查能源績效與有關能源績效指標;(d) 法規要求事項之守規性及法規要求事項與組織所簽訂之其他要求事項變更之評

估結果;(e) 能源目標與標的已達成之程度;(f) 能源管理系統之稽核結果;(g) 矯正措施與預防措施的狀態;(h) 預計下一期的能源績效;(i) 改善的建議事項。

4.7.3 管理階層審查輸出

管理階層審查輸出應包括任何與下列有關之決策或措施:(a) 組織能源績效之變更;(b) 能源政策之變更;(c) 能源績效指標之變更;(d) 能源管理系統之目標、標的或其他要素的變更,須與組織的持續改善承諾一

致;(e) 資源分配之變更。

Page 25: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第三十一卷第三期

68

表 4-1:甲公司實際作業能源政策目標與前後對照總表

編號 能源管理行動計畫名稱執行

部門能源目標 能源標的 改善前 改善後

2013-070 -LB-01

辦公區域更換 LED 燈 總務部 節省照明用電 節省用電量36,411 度 / 年

66,202(kWh)

29,791(kWh)

2013-070-AA-01

冰水主機 A、B 機維修節省用電

總務部 維修冰水主機節約用電

節省用電量140,000 度 / 年

756,000(kWh)

616,000(kWh)

表 4-2:甲公司能源管理行動計畫成果報告表 (LED燈 )計畫名稱 辦公區域換 LED 燈 提案日期 2012/12

計畫編號 2013-070-LB-01 能源管理改善小組

能源目標 節省照明用電 執行部門 管理本部

能源標的 節省用電量 36,411 度 / 年 實際完成日期 2013/12

計畫達成狀況

■改善完成(概略說明計畫執行前狀況、執行方式、改善情況及文件管制需求,必要時得檢附相關資料補充)改善前依 EN-T-03 重大能源使用設備評估登錄表換算耗電量:34.48 kWh X 1,920 Hrs/Year = 66,202 (kWh)改善後依 EN-T-03 重大能源使用設備評估登錄表換算耗電量:15.516 kWh X 1,920 Hrs/Year = 29,791 (kWh)節省用電量:66,202kWh – 29,791 kWh =36,411 kWh節省費用:36,411kWh X 2.8 元 /kWh = 101,951 元減碳效益36,411 kWh X 0.532kg-CO2/kWh / 1,000= 19.37ton-CO2節能率:36,411kWh / 66,202 kWh =54.9 (%)回收年限:13.9 萬元 / 10.19 萬元 =1.36 ( 年 )

改善後耗能量

電能 (kWh/ 年 )

29,791

改善後節能效益

省電 (kWh/ 年 )

36,411

省費 ( 萬元 / 年 ) 減碳 (ton-CO2/ 年 )

10.2 19.37

節能率 (%) 回收年限 ( 年 )

54.9 1.36

則,進而確保能源管理系統有效運作,達

成公司能源政策與目標。甲公司導入建構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實施績效如表

4-1至表 4-3之結果所示。

依據該數位印刷公司 2012年至 2013

年能源耗用情形(如下表 4-4),2013年較

2013年電力使用量下降 10.29%百分比,依

照 EUI績效指標公式換算單位樓面積耗電

量,2013年計算結果值較 2012年基線值下

降 9.33%,證明降低重大能源耗電情形找出

節約耗電度數的能源管理行動計畫成果是

有效的,亦實證甲公司建構能源管理系統

之政策與目標。依據經濟部能源局發布各

型建築用戶用電參考指標統計,如表 4-5辦

Page 26: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69

印 刷 科 技

表 4-3:甲公司能源管理行動計畫成果報告表 (冰水主機 )計畫名稱 冰水主機 A、B 機維修節約用電 提案日期 2012/12

計畫編號 2013-070-AA-01 能源管理改善小組

能源目標 維修冰水主機節約用電 執行部門 / 人員 管理本部

能源標的 節省用電量 140,000 度 / 年 實際完成日期 2013/12

計畫達成狀況

■改善完成(概略說明計畫執行前狀況、執行方式、改善情況及文件管制需求,必要時得檢附相關資料補充)改善前依 EN-T-03 重大能源使用設備評估登錄表換算耗電量:196.875kwh X2 台 X1,920 Hrs/Year ==756,000kwh改善後依 EN-T-03 重大能源使用設備評估登錄表換算耗電量:每年約 51,334kwhX12 月 =616,000kwh節省用電量: (756,000kWh – 616,000 kWh) =140,000kWh節省費用:140,000kWh X2.8 元 /kWh =392,000 元 / 年減碳效益140,000kwhX 0.532kg-CO2/ 1,000=74.48 ton-CO2節能率:140,000kWh / 756,000 kWh =18.5(%)回收年限: 107 萬元 / 39.2 萬元 =2.73 年

改善後耗能量

電能 (kWh/ 年 )

616,000

改善後節能效益

省電 (kWh/ 年 )

140,000

省費 ( 萬元 / 年 ) 減碳 (ton-CO2/ 年 )

39.2 17.48

節能率 (%) 回收年限 ( 年 )

18.5 2.73

公大樓類扣除室內停車場之 EUI平均值為

241.9 kWh/㎡ .yr,而該數位印刷公司 2013

年的 EUI值更低於辦公大樓類的平均值,

更證明甲公司建構能源管理系統之有效性。

本實證研究案例台灣某數位印刷公司

經過實施節能管制計畫後,經過了一年的

實施成效,2013年度與 2012年度相比,

2013年度總用電度數為 1,834,592 kWh,一

共節省了 188,761 kWh的用電度數,呈現

10.29%的用電負成長率,如表 4-15甲公司

2012-2013年實際電力使用量所示。

依據經濟部能源局公佈的 EUI用電指

標,該數位印刷公司之 EUI=190.29已小於

辦公大樓類基準值 241.9,由表 4-4與表 4-5

比較數據顯示,該公司已達到良好的節能

效果,且相較 2012年 EUI值下降 9.33%,

已達到且超越當年度之能源管理目標

(8%),亦驗證甲公司導入 ISO 50001能源

管理系統之實施績效。

伍、結論與建議

針對該數位印刷公司建構與施行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實證研究,提出研究

結論及對後續研究之建議說明。

一、結論

本實證研究說明能源管理系統標準流

Page 27: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第三十一卷第三期

70

表 4-4:甲數位印刷公司 2012年至 2013年能源耗用表

程中,包含 制度管理與績效管理,甚至延

伸至供應商以及 PDCA管理循環,也就是

說該數位印刷公司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

的範圍,包括 組織能源管理正常運作及其

所需的各種活動與制度,亦表示甲公司能

源管理活動運作所需的各種制度,是依賴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所建置的作業程序

書。

(一)能源管理系統有效性驗證

1. 以能源管理及 ISO 50001條文檢討有效性

組織若基於能源管理原則另行建立的

能源管理系統可以導入成功,而且如果能

完整建置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其與

ISO 50001條文制度則應相似。

該數位印刷公司能源管理系統則是依

據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條文所構建的管

理系統,其對應的條款符合 ISO 50001條款

以及能源管理原則,其適用性以及有效性

均可比擬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

2. 甲公司導入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實施

之有效性

依據經濟部能源局公佈辦公大樓類用

電指標 EUI基準值為 241.9,本實證研究主

體台灣某數位印刷公司經過建構與實施 ISO

Page 28: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71

印 刷 科 技

50001能源管理系統節能管制計畫後,經過

了一年的實施成效,與 102年度相比,103

年度一共節省了 188,761kWh的用電度數,

且甲公司 2013年之 EUI=190.29已小於辦公

大樓類平均用電指標 EUI基準值 241.9,由

這些數據顯示,甲公司已達到良好的節能

效果,且相較 2012年 EUI值下降 9.33%,

除已達到當年度之能源管理目標(8%)之

外,亦證明甲公司導入 ISO 50001能源管理

系統實施之有效性。

(二)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建立了該公

司完整的能源管理作業系統

依照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條文 4.4.3

能源審查規定:「⋯組織應依據量測與其他

數據為基礎,分析能源使用與消耗,⋯組

織應依能源使用與消耗分析為準,鑑別重

大能源使用之區域,⋯組織應鑑別、排定

優先順序及記錄改善能源績效的機會。」如

本文中圖 3-4甲公司能源審查作業管理程序

與能源規劃關係流程圖所示,此能源審查

流程以了解公司過去和現在的能源使用狀

況,為確實找出重大能源消耗是發生在哪

表 4-5:各類型建築用戶用電參考指標表

註 1:EUI表 Energy Use Intensity,每年單位樓地板面積耗電量 (kWh/㎡ .yr)。

註 2:目前政府機關及公立大專院校,目前尚無室內停車場面積之統計資料。

註3:Top25%表相對取換算統計區間100名中,由高至低排名第25名之值、而Btm25%則取第75名之值 (由低至高則為第25名 )之用電指標值。

表格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各類型建築用戶用電參考指標」

Page 29: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第三十一卷第三期

72

個區域,能源審查作業過程中使各權責部

門工作 明確、 有目標,凡事依序而行,

可使得工作之內、外界面變得 清晰。且各

作業階段之輸入與輸出、重要的查核點、

程碑、目標,均明確的定義,讓甲公司可

以有作業上的依據。作業與活動建立相關

的程序書,藉以制度化、標準化,權責清

楚的區分,讓組織各階層的成員在知道自

己權責下,負起應負的責任,組織效能將

大為提高。該數位印刷公司建構與實施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形成一個完整的能源

管理系統。

二、建議

本文藉由台灣某數位印刷公司在數位

輸出服務產業推廣節約能源技術科技管理

手法,導入與建立能源管理系統的過程,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進而減少能源使用 與

節省公司固定能源費用的支出、降低企業

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及善盡企業社

會責任(CSR)。並驗證甲公司以 ISO50001

國際標準導入能源管理系統(EnMS)將能

源透過適當管理,使設備獲得最高效率應

用時,整體能源耗用 自然能減少的有效

性。

未來一個好的優良企業,必須善盡企

業社會責任並因應國際對環保的趨勢,因

此必須建置一個整合性的能源管理系統,

以因應這樣的環境。惟在能源管理系統建

置完成實施後,建議持續做後續研究,以

強化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的有效性驗

證。

(一)續加強學者在有關能源管理文獻上

的研究成果與實證

本文以某數位印刷公司為實證研究,

在建構與實施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下進

行能源管理的運作,能夠對改善重大能源

消耗是有幫助的;但如何持續以便長久改

善並得到能源管理手冊訂立的績效目標,

則仍須藉由改善能源審查之應用與能源管

理方法來達成其所設定的能源管理目標。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目前在國內能

尋求到的中文文獻與實際導入的公司數量

有限,且每一間公司的特性與能源使用狀

況皆不盡相同,致使本文研究成果僅能供

同產業且相似規模的公司參考,針對其他

產業或不同規模公司,實際建立與導入實

施時,仍須尋求如「綠基會」(全名為:財

團法人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 )輔導機構

的協助,因此期望後續研究可持續地蒐集

國內研究學者的研究結論及成果,除了加

強本文之內容,更可提供國內各產業欲導

入能源管理系統的公司,有更多的實證與

研究案例可參考之。

(二)強化能源管理於企業組織中的運用

政府為呼籲全民響應節電,擬推動

「全民節電行動」,在原有努力外再新增節

電措施,期能在未來一年達成全國再增節

Page 30: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73

印 刷 科 技

電 1%目標。我國電力需求規劃已納入節約

用電效果,未來要再進一步降低電力需

求,須提升電業效率、強化產業結構調

整、落實能源價格合理化與改變能源使用

行為,其中電業效率改善、產業結構調整

與能源價格合理化屬中長期做法,將於全

國能源會議中進一步討論,以達成共識。

有關電力使用行為改變,為即刻可實施之

節電做法。為推動全民節電行動,邀請民

眾分享各種節電撇步及創意節能手法,已

於「節約能源園區」網站增設「節能分享

讚」互動專區,徵求「節能點子王」,同時

提供節電作法與自我檢核,進行節電技術

服務與訓練教學,鼓勵產業能源中小用戶

每年節電達 1%。

本研究透過該數位印刷公司建構與實

施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實證研究驗證

能源管理系統對能源管理的有效性,除實

證環保概念與產業經營得以在能源管理上

相互結合,更期望拋磚引玉帶動國內印刷

產業對能源管理系統的重視及實際運用,

除了符合相關法規讓我國印刷產業更具適

法性,更讓台灣整體企業具備國際化的視

野與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王怡琇(2011)。綠色供應鏈導入模式之探

討:企業流程再造觀點。企業管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2. 王俊凱、李堅明、蔡志亮(2008)。產業溫

室氣體排放交易制度規劃方向研議﹝電子

版﹞。能源季刊,第 38期之 3,18-25頁。

3. 林家佑(2013)。溫室氣體減量績效查證差

異探討─以電信業辦公大樓為例。環境工程

研究所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中壢

市。

4. 林浩業(2012)。氣候變遷之災損價值及溫

室氣體減量效益評估。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

所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台北市。

5. 侯孝賢(製作人)、齊柏林(導演)。

(2013)。大直:看見台灣 Beyond Beauty -

TAIWAN FROM ABOVE〔紀錄影片〕。(台

北市)

6. 徐作聖、鍾佩翰、邱瑞淙(2011)。綠色節

能產業及應用。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7. 郭連忠(2012)。能源管理與低碳技術。中

國:中國電力出版社。

8. 陳立誠(2013)。沒人敢說的事實 : 核能、經

濟、暖化、脫序的能源政策。臺北:獨立作

家出版。

9. 陳世炎(2012)。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建

置機制研究。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國

立中央大學,桃園中壢市。

10. 湛文林(2010)。減碳節能之商業模式研究 -

以臺灣節電公司為例。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11. 黃子娟(2013)。台灣企業導入 ISO 50001能

Page 31: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 …...節能減碳新利器— 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之建構 與應用研究探討 Building an Energy Management

第三十一卷第三期

74

源管理系統策略研究。環境工程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臺灣大學,台北市。

12. 黃國泰(2011)。能源氣候年代之國際能源

管理發展趨勢與熱潮﹝電子版﹞。永續產業

發展季刊,第 58期,25-33頁。

13. 鍾金明(2011)。綠色能源科技 = Ecofriendly

technology。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

14. 財團法人台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網站 http://

www.tgpf.org.tw/

15.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環保新聞專區 http://

enews.epa.gov.tw/enews/fact_Newsdetail.

asp?InputTime=1040615163027

16. Anastasios I. Dounis & Christos Caraiscos

(2008). Advanced control systems engineering

for energy and comfort management in a

building environment-- A review [Abstract].

Science Direct,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Volume 13, Issues 6–7, Pages

1246-1261. Retrieved April 25, 2014,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sciencedirect.

com/science/article/pii/S1364032108001457

17. John R. Miller1 & Patrice Simon (2010).

Elec t rochemical Capaci tors for Energy

Management. Open Archive Toulouse Archive

Oeuvre. Retrieved March 07, 2014,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oatao.univ-toulouse.

fr/4813/1/Miller_4813.pdf

18. Wayne C. Turner & Steve Doty (2007).

Energy Management Handbook. Sixth Edition.

Retrieved February 12, 2014,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 t tp : / /www.google .com. tw/

books?hl=zh-TW&lr=&id=QxKyRigx6CoC&

oi=fnd&pg=PA1&dq=energy+management+s

ystem+201%3F&ots=7lIp3gK3I-&sig=TNn-

Z h a I G q1L v t1S s H Q i6W H Z61o & r e d i r _

esc=y#v=onepage&q&f=false

19. Why business should go green in the latest ISO

focus magazine. (2014, July 09). Europe,

Switzerland: 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Retrieved August 12,

2014,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

iso.org/iso/home/news_index/news_archive/

news.htm?Refid=Ref1871

20. Give your energy a boost with an energy

audit. (2014, June 22). Europe, Switzerland:

I S O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f o r

Standardization). Retrieved August 16, 2014,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iso.

org/iso/home/news_index/news_archive/news.

htm?Refid=Ref1875

21. T h e W h a t , W h y, a n d H o w o f E n e rg y

Management. (2014, April 22). Europe, UK:

BizEE Software Limited. Retrieved May 29,

2014,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

energylens.com/articles/energy-management

作者:劉毓容/中央印製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