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 recreation, leisure and ...  · web...

31
體育 (香港中學文憑) 第一部分 體育、運動、康樂、消閒與豐盛人生: 歷史和發展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教育局 課程發展處 體育組 2009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Sep-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第一部分: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 Recreation, Leisure and Wellness: History and Recent Development — Learning Outcomes

PAGE

1

體育(香港中學文憑)

-------------------------------------------------------------------------------------------------------------------------

體育

(香港中學文憑)

第一部分 體育、運動、康樂、消閒與豐盛人生:歷史和發展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教育局

課程發展處 體育組

2009

目錄

學習目標

2

詞彙

3

基要概念和理論

1、 定義及詞彙

7

2、 體育、運動、康樂與消閒的角色和價值

7

3、 香港的體育現況

9

4、 香港的運動、康樂與消閒現況

14

閱讀材料

17

探究活動舉隅

19

教師參考資料

21

學生參考資料

23

相關網址

24

學習目標

本部分旨在讓學生對運動、康樂和消閒三方面,與體育的關係有概括的認識。掌握了相關的詞彙、基要概念、歷史和近期發展後,有助學生探究有關體育、運動及康樂的議題,以及學習其他部分的課題。

預期學習成果:學生將能夠

1. 說明體育、運動、康樂和消閒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和價值,並列舉例子;

2. 評鑑香港的學校體育課程在推動健康生活上的作用;以及

3. 就如何推動香港的運動、康樂和消閒活動的發展,提出建議。

詞彙

用語

解釋

1.

活躍及健康的生活模式

Active and healthy lifestyle

是一種恆常參與體育活動及維持健康習慣的生活模式,能讓學生感到活力充沛、增強正面自尊感和建立積極人生觀。

2.

協作能力

Collaboration skills

能耐心聆聽及欣賞他人,並具備溝通、協商、調協、領導、判斷、影響和激勵他人的能力。

3.

溝通能力

Communication skills

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動態及持續的互動行為,以求達致既定目標或結果的能力。為了成為有效的溝通者,學習者應該學習有效地聆聽、說話、閱讀及書寫;並學會怎樣選用最恰當的方法,按照目標和情境的要求,傳遞訊息;亦應採用準確及合適的資料,為讀者或聽眾有系統及適當地組織內容;評估自己能否與人有效地溝通,並找出需要改善的地方而付諸行動。

4.

創造力

Creativity

有關創造力的定義相當分歧。有研究者把創造力界定為一種產生原創、新穎、獨特意念或產品的能力,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亦有研究者將之界定為一種歷程,或創造者所具有的人格特質。

5.

批判性思考能力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檢出資料或主張中所包含的意義,對資料的準確性進行質疑和探究,判斷什麼可信,什麼不可信,從而建立自己的觀點或評論他人觀點的正誤。

6.

能量消耗

Energy expenditure

能量消耗的常用單位是千焦耳(公制)或千卡(英制)。個人的日常能量消耗主要取決於身體活動強度和持續時間。

7.

健身或鍛鍊

Exercise

有計畫、有組織、具重複性,以增進身體健康或維持良好體適能為目標的體力活動。

8.

一般體育課程

General PE

屬正規體育課,應佔基礎教育(小一至中三)總課時的5-8%,以及高中課程總課時的最少5%。一般體育課程在高中課程中又稱為「其他學習經歷 - 體育發展」。

9.

共通能力

Generic skills

幫助學生學會掌握知識、建構知識和應用所學知識去解決新問題。透過不同科目或學習領域的學與教,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這些能力還可以轉移到其他學習情況中使用。課程發展議會訂出九種共通能力,包括協作能力、溝通能力、創造力、批判性思考能力、運用資訊科技能力、運算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研習能力。

10.

健康或豐盛人生

Health / Wellness

世界衞生組織將健康定義為「不僅是免於疾病和不衰弱,而是保持在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因此,我們可以理解「健康」就是豐盛人生的意思。

11.

運用資訊科技能力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skills

以審慎批判的角度,明智地使用資訊科技去尋找、吸收、分析、處理和介紹各項資料的能力。

12.

消閒活動

Leisure

於餘暇時參與休息性的活動。

13.

運算能力

Numeracy skills

能進行基本運算,在生活問題上運用基本數學概念作合理的估算,明白圖表、圖像及文字中的數量概念,管理數據,處理財富及記錄物資存量等能力。

14.

其他學習經歷 - 體育發展

Other Learning Experiences - Physical Development (OLE-PD)

高中考試科目和應用學習之外的一個重要學習元素。體育發展學習經歷有助學生建立終身學習能力,以實踐活躍及健康的生活模式;亦促使學生了解及實踐體育精神、德智體群美五育,以及培養堅毅、尊重、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等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

15.

體力活動、

體能活動、

體育活動、

身體活動

Physical activity

消耗能量的身體活動(世界衞生組織,2009)

消耗能量的鍛鍊、康樂或競賽活動。(課程發展議會,2007)

16.

體育

Physical education (PE)

透過身體活動,讓參與者在認知、態度、技能和體能方面皆有所增益。

17.

體適能

Physical fitness

是身體能夠作出的一種適應能力,指個人除能應付日常工作外,還有餘力享受消閒和應付突如其來的變化及壓力,以至身體能夠適應。

18.

體育表現

Physical performance

運用體育技能的效果。

19.

體育技能

Physical skills

進行身體活動時,協調身體動作,以達到活動的目的。「體育技能」是體育學習領域六個學習範疇之一。

20.

解決問題能力

Problem solving skills

運用思考技能去解決難題。學習者在綜合所有與問題有關的資料後,採取最合適的行動去解決問題。

21.

康樂活動

Recreation

達至身心愉快及精神放鬆的活動。

22.

自我管理能力

Self-management skills

掌握自我管理能力的學習者應有自知之明,並能保持情緒穩定的能力;對工作較積極和主動,會定下適切的目標,並釐定計畫及採取相應的行動來達成;亦能好好地管理時間、金錢和其他資源;他們能夠面對壓力和令人無所適從的環境。

23.

運動

Sport

屬競技性質的規範化比賽或遊戲。

24.

研習能力

Study skills

是幫助提高學習效能、掌握基本研習技巧的能力。

25.

價值觀和態度

Values and attitudes

價值觀是態度和信念的基礎,而態度和信念則會影響人的行為及生活模式。價值觀是學生應發展的素質,是行為和判斷的準則,例如人權與責任、承擔精神、誠信及國民身分認同。與價值觀息息相關的態度會影響學習動機和認知能力。由於兩者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上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成為了學校課程的主要元素之一。

基要概念和理論

甲、定義及詞彙

見本分冊第3 - 6頁(詞彙)。

乙、體育、運動、康樂、消閒的角色和價值

i) 個人發展

體育活動可以改善身體素質和表現,亦有助我們擴闊眼界、增強自信、提升審美能力,並學會容忍和欣賞。體育活動涉及頗多人際互動,因而有助提升社交能力和人際溝通技巧;它亦提供了機會,讓參與者組成團隊、面對各種挑戰,能有效提升協作、創造、解決問題等共通能力。

圖1.1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有助提升協作、創造、解決問題等共通能力。

圖1.2學生參與聯課活動,有助提升社交能力和人際溝通技巧。

ii) 社會化

是指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習慣、技巧、價值觀和個性的過程。體育活動突顯平等、公平、等競爭的價值內涵,讓參與者深刻體會到,如要獲取成就,他們必須積極、活躍、願意付出。體育活動鼓勵尊重他人,亦提供社交機會,有利強化及擴闊人際網絡。

圖1.3 單車運動員黃金寶先生對成功的定義,反映了運動對個人社會化的正面影響。

iii) 國際關係

不少人認為運動不應涉及政治,但事實上,一般大型國際性運動賽事能夠讓一些國家展示實力、建立親善形象或領導地位,從而推動與別國的協作和增進彼此國民的相互了解。國際性運動賽事亦會被用作進行外交活動,例如政治談判、表達抗議、甚至威脅等。

圖1.4北京2008年奧運會引起了全球關注,同時,亦加深了各國對中國的認識,建立親善形象。

丙、香港的體育現況

i) 小學及中學

體育是「透過身體活動進行教育」。透過一系列匠心設計的身體活動,配合體育的六個學習範疇,包括體育技能、健康及體適能、運動相關的價值觀和態度、安全知識及實踐、活動知識,以及審美能力,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教導他們做個良好國民和公民,為社會作出貢獻。體育是透過身體活動來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提升身體活動及運動競技的能力,並增強他們的體適能、認知、創作、協作、社交、競爭等能力,從而建立活躍及健康的生活模式,以達至身心均衡發展的教育目標。

一般體育課程 - 體育是學校課程中,八個學習領域及五種基要學習經歷之一。在基礎教育(小一至中三)及高中教育(中四至中六)階段中,學校課程必須包含體育課(佔總課時最少5%)。除了體育課外,學校亦須鼓勵學生恆常及積極地參與最少一項與體育相關的聯課活動;這類學習經歷稱為「一般體育課程」,即高中課程中「其他學習經歷-體育發展」。表 1.1及圖1.5展示了其學習目標和課程架構。

體育作為公開考試的科目 - 體育選修科是香港中學文憑的考試科目,與其他科目一樣,其成績在專上院校收生時獲得考慮。它的課程內容建基於一般體育課程,著重提升學生在體育、運動及康樂方面的知識、理解和技能,並且幫助他們在科學、人文學科及社會科學打下良好的基礎,為升讀專上教育做好準備。

教師資格 - 按《香港學校體育科安全措施》(1999)的建議:

· 學校不應委派未受體育教學訓練的教師擔任體育教學工作。

· 學習某些危險性較高的活動,例如游泳、獨木舟、風帆、彈網等,體育教師必須具備指定的資格,方可教授該等活動。

學習階段

學習目標

第一學習階段(小一至小三)

· 透過基礎活動及體育遊戲,學習和掌握移動技能、平衡穩定技能和操控用具技能。

· 獲取基礎活動的基本知識及明白體育活動對身體的益處。

· 能夠在體育活動中表達自己及發揮創意。

· 培養對參與體育活動的正面態度。

第二學習階段(小四至小六)

· 以初階活動及簡易遊戲為主,學習基本體育技能。在不少於四類活動範疇中學習至少八項不同的體育活動,並持恆地參與最少一項與體育有關的聯課活動。

· 獲取體育活動的基本知識和明白體育活動對身體的益處。

· 有效地與別人溝通和合作。

· 遵守規則,公平競賽。

第三學習階段(中一至中三)

· 在不少於四類活動範疇中學習至少八項不同的體育活動,並能在遊戲和比賽中應用這些活動的基本技能,同時積極及持恆地參與最少一項與體育有關的聯課活動。

· 能夠將體育活動的理論及訓練的原則,應用於健康體適能計畫中。

· 對具爭議性的各項體育和活動議題作批判性思考。

· 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適當的禮儀及體育精神。

第四學習階段(中四及以上)

· 改善已學會的體育技能,學習一些新的體育活動,並積極及持恆地參與最少一項與體育有關的聯課活動。

· 懂得分析身體動作,評估健康體適能計畫的成效。

· 能夠在體育學習的情境中,應用解決問題的技巧。

· 在學校及社區中擔當體育領袖或小教練,表現出責任感及領導才能。

· 把堅毅、勇於面對困難的體育精神及其他個人素質,轉移和應用於日常社交生活中。

表 1.1香港基礎教育課程體育學習目標 (節錄自《體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中三)》(2002))

圖1.5體育課程架構 (節錄自《體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中三)》(2002))

圖1.6課程參考文件

照顧學習差異 - 每個學生在體育方面的發展,包括能力、動機、需要、興趣、潛能等,均有差異,為了協助他們學得更好,體育教師一般會採用以下策略:

· 提供多元化體育活動,讓學生發揮潛能。

· 修訂教學內容或多專注教授某些部分。

· 按學生的潛能及體型分組,減少每組學生之間的能力差異,並給予適當的挑戰。

· 為有特殊教育需要、患病或具潛質的學生提供保護或協助。

· 透過安排各種興趣小組及校隊訓練,讓具潛質的學生盡展所長。

· 提名或推薦具潛能的學生到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 或有關的體育總會接受進一步培訓。

設施和器材 - 大部分學校均設有露天籃球場、有蓋操場和禮堂,及配備基本器材,以供進行體育課或相關的聯課活動。學校亦可申請使用公眾或社區的設施,包括田徑場、泳池、體育館、硬地康樂場、草地及人造草地球場、網球場、壁球場等,以進行體育課及相關的聯課活動。這些設施大部分由康文署、房屋署或私人、區域、地區的體育會或機構管理。

圖1.7校內露天操場

圖1.8校內有蓋操場

圖1.9公共運動設施 – 運動場

圖1.10公共運動設施 – 游泳池

ii) 專上院校

一般體育課程 - 各專上院校的校園都配備各種運動設施和器材,供學生進行體育活動;部分院校更將一般體育課程列為必修科目。

體育及運動科學課程 - 自九十年代開始,香港的專上院校體育及運動科學課程各個專研範疇中培養出不少研究生。在體育教師教育方面,自2000年開始,所有新辦的體育課程均達學士或以上程度。

丁、香港的運動、康樂與消閒現況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2006至07年施政報告》中指出:「體育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是近年特區政府發展體育的策略。我們已在東南九龍發展規畫定下興建多用途、可舉辦國際級賽事的綜合體育場館。政府亦預留撥款開展香港體育學院的重建工作,為本地運動員提供符合世界水平的訓練設施。我們會增撥七千萬元經常開支,為精英運動員提供全面的支援,以及配合各體育總會深化社區參與和學校體育計劃。」

以下機構在不同層面推動香港的運動、康樂與消閒發展:

i)政府機構

體育委員會

體育委員會﹙體委會﹚是民政事務局的諮詢組織,它負責就下列事項,向政府提供意見:

· 香港運動發展的政策、策略及推行架構。

· 通過與各體育機構建立伙伴及合作關係,考慮其意見,並提供撥款和資源,以支持香港的運動發展。

為幫助及推廣香港的體育發展,體委會轄下設有三個委員會:

· 社區體育事務委員會 - 就如何與社會各界加強合作,推動更多市民參與體育活動,以及就資助社區體育活動和措施的先後次序,提出建議。

· 精英體育事務委員會 - 就有關精英體育的事宜,為香港體育學院提供政策發展路向,以及就資助精英體育及運動員的撥款先後次序,提出建議。

· 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 - 就有關政府與各體育組織、旅遊業和私營機構緊密合作的策略與措施,以及資助大型體育活動的撥款先後次序,提出建議。

民政事務局

民政事務局負責制定及統籌香港的康樂、運動發展政策和相關法例,其重點工作的目標是:

· 提升社會對康樂活動及運動的重視程度,並強調該等活動有助促進健康。

· 協調高質素的康樂及運動設施的供應。

· 鼓勵社會不同界別互相合作,在社會建立熱愛運動的文化。

· 支持和協助推行有助香港成為國際運動盛事之都的措施。

· 促進與內地鄰近省份或城市的運動交流。

· 提升香港運動員的水平及其國際體壇的地位。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負責推動社區體育,並根據既定的體育政策撥款予有關組織。康文署管理多個運動和康樂設施,包括體育館、游泳池場館、足球場、網球場等。這些設施除給予公眾使用外,並讓體育總會作舉行訓練和舉辦本地及國際體育活動之用。康文署亦經常與體育總會合作,支援及為社區舉辦運動和康樂活動。

香港體育學院有限公司

香港體育學院有限公司〈體院)為精英運動員提供高水平的培訓環境和支援服務,以培育運動員在國際運動賽事中為香港爭取佳績。運動員可獲包括訓練設施、體適能、運動科學、醫學、食宿等支援。體院每年獲政府撥款資助,並從其他來源,例如商業贊助和私人捐助獲得收入,以支援精英體育培訓計劃。香港體院精英運動員培訓計劃是香港精英體育訓練網絡的重點。截至2009年5 月,該計劃共資助11個「精英體育項目」,包括羽毛球、單車、劍擊、壁球、划艇、游泳、乒乓球、保齡球、三項鐵人、滑浪風帆和武術。

ii)非政府機構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港協暨奧委會)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成員,其主要工作是:

· 在香港推動公眾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 推動民意和爭取社會人士支持,以促使政府增設更多完善的體育設施,供各運動員使用。

· 審批及執行劃一的法規,藉此鼓勵及監管香港的體育活動,並處理任何違例事件,以及協調和仲裁體育或組織之間的爭議。

· 協調所有本地體育組織,以及兼顧各方利益,與各組織合作。

· 與矢志推廣國際體育競技活動的世界性或個別地區組織結盟。

· 提倡奧林匹克精神 ─ 透過運動建立跨越國界和種族的友誼。

· 籌備國際體育賽事及鼓勵更多香港運動員參與。

· 審批代表香港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亞運會、東亞運動會、中國全國運動會、中國城市運動會及所有其他地區及國際性運動會的運動員人選,以及全權負責決定關於香港代表隊的事宜。

· 執行所有合法的連帶或有關行動,以實現上述目標。

體育總會

體育總會是個別運動項目的本地管治團體,負責在香港推廣和發展有關的運動項目。體育總會均附屬有關的國際聯會,而且大都是港協暨奧委會的成員,代表香港參與有關體育項目的國際賽事。體育總會的職責包括培養運動員、教練員和裁判員,以及組織地區和國際體育盛事。截至2009年5月,在港協暨奧委會名下共有74個體育總會。

社區體育會

透過社區體育會計畫,康文署協助各體育總會成立社區體育會,並撥款資助舉辦各項體育發展活動,以達到以下目的:

· 促進和加強年青運動員在體育方面的發展。

· 提高地區層面的體育水平。

· 鼓勵市民終身參與體育運動。

iii)私人和商營會所

私人和商營的健身會所日漸普遍。現時,不少新建的屋苑都設有網球場、壁球場、游泳池、健身室等設施,供居民使用。私人會所亦有提供各項康樂設施及服務,但收費則較高。

閱讀材料

香港體育發展的歷史背景(學校層面)

資料來源:節錄自《從歷史看香港學校體育發展》,黃志德 (1999)。

擷取自http://home.ied.edu.hk/~ctwong/essays/PEHISTV2.html。

香港在地理上與中國是不可分割的,但自開埠以來,其政治經濟的發展卻受到英國很深的影響,,;而教育亦不例外。要了解香港的學校體育史,必須先行簡單介紹一下英國及中國的學校體育發展情況。

英國學校體育的課程模式,一向是以競技運動為基礎。十八世紀歐洲的工業革命衍生出了很多新事物。新的生產模式造就了一個新的階層 - 資本家,他們在滿足了對財富的追求之餘,對教育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質素的貴族學校便應運而生。

時至今日,英國的公學 (Public Schools) 仍是世界知名的學府。當時英國的公學,是皇室貴族及新生資本家教育下一代的專用機構。學生學習傳統的精英文化,內容包括英語、拉丁語、歷史、數理、科學、藝術等學科。為免學生荒廢學業,學校早期禁制體育活動。後來學校發現學生很喜歡組織及參與競技運動,例如足球、欖球、田徑、游泳、划艇等各式各樣的比賽,不但學校禁之不絕,學生更自發地結社及組織校內及校際比賽。開明的辦學人士領悟到競技體育活動有助中產階級建立及強化世界的價值觀及行為模式。不久,各公學不但不加制止,反而更大力提倡體育活動。

到了二十世紀初,體育(當時仍稱體操)的基本內容已漸成形,包括形式操練、競技遊戲與競技運動、韻律活動如體操及舞蹈等。兩次世界大戰的破壞經歷,學校將健康及體適能的初步概念帶進體育課。而三十年代的經濟蕭條,更促使他們把社區康樂與體育的概念聯結起來。兩次世界大戰衍生出來的外展求生訓練,則催生了戶外活動,如遠足、獨木舟、風帆等運動項目在學校的發展。

六十年代教育思潮隨著科技社會的需求,漸漸趨向智育化。為了配合社會需要,教育界提出了「具體育素養的公民」 (Physically Educated Person) 的概念,主張體育是透過身體活動的教育方法,強調知識、技能和情意並重,而不是單單以強健身體為最終目的。影響所及,學校體育慢慢的滲進了很多智能的內容,例如運動科學及健康的概念。自八十年代開始,體育更漸漸成為了英國公開考試的科目之一,而澳洲及香港都跟隨了這發展方向。

香港體育發展的歷史背景(社會層面)

資料來源:節錄自教育局 (2009) 《高中教育電視系列 - 香港體育的歷史》

鴉片戰爭後,香港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西方文化東來,改變了香港這小漁村的面貌。當時來港的外國人,除帶來了西方的教育方式外,亦來了西方的體育活動,如欖球、足球、草地滾球等。他們組織及成立體育會,例如香港足球總會(1986)及九龍保齡球會(1900)就是那時成立的。

在當時西方傳入的體育活動中,以足球最受歡迎,由於香港的足球運動得風氣之先,加上香港的球員經常有機會與來自英國等地方的球員較量和交流,所以香港的足球水準相當高。

太平洋戰爭期間,香港大部分體育活動停頓。戰後,大量人口湧入香港,令香港在醫療、福利、房屋、教育等方面都面對沉重的壓力。不過當時的港英政府認為這些流入的人口只是過客,所以沒有積極地面對問題,於是照顧這些新移民的擔子便落在一些教會、慈善團體及有心人肩上。

在1967年,香港發生了一場暴動,香港政府改變了過往的政策,開始重視體育發展,讓年輕人的精力有宣洩的機會。

七十年代香港的經濟逐漸繁榮,人們生活普遍得到改善。電視機亦逐漸普及,並推動了體育的發展。

1982年政府設立香港銀禧體育中心,負責培訓精英運動員及推廣體育活動的工作,後來改名為香港體育學院。在各方面的努力下,香港運動員逐漸在國際比賽中取得佳績。

在2002年,香港特區政府重新檢討香港的體育政策,訂定長遠的體育發展方向。在2003年,政府宣佈成立體育委員會,就制定和落實體育政策路向、資源、撥款等方面提供意見;並於2007年開始,增撥資源,推動體育發展。香港政府亦會循著普及化、精英化和盛事化三個方向的發展,增撥資源。

探究活動舉隅

主題

活動

1

體育、運動、康樂、消閒的角色和價值

資料蒐集:

· 舉例說明「運動如何影響個人發展」。

· 舉例說明「運動是社會的縮影」。

· 列舉證據,說明「運動能夠促進世界和平」。

反思:

· 運動對自己的影響。

· 在幫助學生社會化的過程中,體育教師或運動教練扮演了什麼角色?

· 運動是否不應涉及政治?

2

香港學校體育的發展

深入探討以下材料的內容,並與同學分享:

· 黃志德 (1999) 〈從歷史看香港學校體育的發展〉,《體康學報》,5(2),35-44。

· 何敬恩 (1998)〈英國殖民地教育政策和體育教育發展〉,輔導視學處體育組(編),《體育資訊1998》,20-29。

· 教育局 (2009) 《高中教育電視系列 - 香港體育的歷史》。

反思:

· 學校體育應如何幫助學生建立活躍及健康的生活模式?

· 體育學習經歷對高中學生的升學和就業有什麼幫助?

3

香港體育活動發展點滴

數據蒐集:

· 閱覽本港數份報章在過去一個星期內關於體育活動的報導,統計各類內容出現的頻次和報導重點。

· 登入有關網頁,閱覽「社區體育事務委員會」、「精英體育事務委員會」和「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的會議文件,了解香港在體育「普及化、精英化和盛事化」的落實情況。

專題研習:

· 香港的精英運動員

· 香港人的運動、康樂與消閒模式

· 香港的社區運動設施

4

競賽運動項目的發展

資料蒐集:

· 選定某競賽運動項目,登入有關網頁,了解該項目的起源、現況和發展趨勢。

專題研習:

·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港協暨奧委會)與各體育總會的關係和分工

反思:

· 香港具備發展哪類競賽運動項目的優勢?發展這些競賽運動項目時,可能會遇到什麼障礙?

5

香港專上學院體育課程概況

資料蒐集:

· 登入有關網頁,了解香港各專上院校提供的「一般體育課程」和「體育及運動科學課程」的課程宗旨、內容和要求。

反思:

· 修讀「體育及運動科學課程」有利於將來投身什麼職業?發展前景如何?

教師參考資料

田野、任海、馮連世、張力為、常芸、趙傑修等 (2005)〈中國體育科學發展與展程〉,《體育科學》,25(1),5-10。

田慧、周虹 (2006)〈休閒、休閒體育及其在中國的發展趨勢〉,《體育科學》,26(4),67-70。

何敬恩 (1998)〈英國殖民地教育政策和體育教育發展〉,載輔導視學處體育組(編),《體育資訊1998》,20-29。

吳德勤、朱磊 (2006)〈略論休閒體育的兩重象徵意義〉,《體育科學》,26(9),79-81。

香港課程發展委員會 (1995)《小學體育科課程綱要》。香港:政府印務局。

香港課程發展委員會 (1988)《中學體育科課程綱要》。香港:政府印務局。

教育局 (2009)《高中教育電視系列 - 香港體育的歷史》。香港:香港電台。

黃志德 (1999)〈從歷史看香港學校體育的發展〉,《體康學報》,5(2),35-44。

課程發展議會 (2002)《體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中三)》。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課程發展議會、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2007)《體育課程及評估指引(中四至中六)》。香港:香港政府物流服務署。

顔妙桂(譯) (2004)《休閒敎育訓練手册》。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

香港政府 (2006) 《二零零六至零七年施政報告:以民為本 ( 務實進取》。香港:政府物流服務處。

Bouchard, C. (Ed.). (1990). Exercise, fitness, and health: A consensus of current knowledge.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Chin, M.K., Hensley, L.D., & Liu, Y.K. (Eds.) (2004).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science in the new millennium: An Asia-Pacific perspective. Hong Kong: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Science.

Chin, M.K., Hensley, L.D., Cote, P., & Chen, S.H. (Eds.). (2004). Global perspectives in the integr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sports, dance, and exercise science in physical education: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Hong Kong: Hong K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Science.

Council of Physical Education for Children. (2001). Physical education is critical to a complete education: A position paper.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Haywood, K.M. (1991). The rol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active lifestyle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2(2),151-156.

Oberteuffer, D. (1962). The rol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health and fit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Nations Health, 52(7), 1155–1160.

Pate, R. R., Pratt, M., Blair, S. N., Haskell, W. L., Macera, C. A., & Bouchard, C., et al. (1995). Physical activity and public health: A recommendation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73, 402-407.

U. 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1996).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A report of the Surgeon General. Atlanta, GA: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2001). Report of the Director-General.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Wuest, D. A., & Charles, A.B. (1999). Foundat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13th ed.). Boston: McGraw-Hill.

學生參考資料

王香生 (2003)《為健康而運動》。香港:明報出版社。

傅浩堅 (2007)《運動與健康》。香港:商務印書館。

田慧、周虹 (2006)〈休閒、休閒體育及其在中國的發展趨勢〉,《體育科學》,26(4),67-70。

何敬恩 (1998)〈英國殖民地教育政策和體育教育發展〉。載輔導視學處體育組(編),《體育資訊1998》,20-29,香港:教育署輔導視學處體育組。

吳德勤、朱磊(2006)〈略論休閒體育的兩重象徵意義〉,《體育科學》,26(9),79-81。

徐元民 (2003)《中國古代體育》。台北市:品度。

教育局 (2009)《高中教育電視系列 - 香港體育的歷史》。香港:香港電台。

梁維熙 (1990)《活得起勁》。香港:突破出版社。

黃志德 (1999)〈從歷史看香港學校體育的發展〉,《體康學報》,5(2),35-44。

民政事務局 (2002) 《體育政策檢討小組報告書:生命在於運動》。香港:政府印務局。

課程發展議會 (2002)《體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Greenberg, J.S., Dintiman, G.B., & Oakes, B.M. (2004). Physical fitness and wellness: Changing the way you look, feel and perform (3rd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相關網址

1. 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http://www.aswatson.com/c_SSA.htm

2. 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 (美國) (英文網頁)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United States)

· 體能活動的重要性 The Importance of Physical Activities http://www.cdc.gov/nccdphp/dnpa/physical/importance/index.htm

3. 香港中文大學 ─ 體育/運動科學課程 (英文網頁)http://www.cuhk.edu.hk/spe/

4. 國家體育總局http://www.sport.gov.cn/n16/index.html

5. 民政事務局 ─ 康樂及體育http://www.hab.gov.hk/tc/policy_responsibilities/Recreation_Sport_and_Entertainment_Licensing/sport.htm

6. 民政事務總署 ─ 青少年暑期活動http://www.summeryouth.org.hk/

7. 香港浸會大學 ─ 體育/運動科學課程http://www.hkbu.edu.hk/~sosc1/pe/index_c.html

8. 香港教育學院 ─ 體育/運動科學課程 (英文網頁)http://www.ied.edu.hk/cape/pe/index.htm

9. 香港學界舞蹈協會http://www.hksda.org.hk/

10. 香港學界體育聯會http://www.hkssf.org.hk/

11. 香港體育學院有限公司http://www.hksi.org.hk/hksdb/

· 《體訊》http://www.hksi.org.hk/hksdb/html/big5/index.jsp?pagename=c_pub1_sb2.html

· 研究摘要http://www.hksi.org.hk/hksdb/html/big5/index.jsp?pagename=c_pub1_rh2.html

12. 跳繩強心計劃http://www.jumprope.org.hk/index.htm

13.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 康樂事務http://www.lcsd.gov.hk/b5/ls.php

14.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 學校體育推廣計劃http://www.lcsd.gov.hk/lschemes/sch-sport/b5/index.html

· 運動的價值http://www.lcsd.gov.hk/lschemes/sch-sport/b5/form/doc/sport&value.ppt

· 章別獎勵計劃http://www.lcsd.gov.hk/lschemes/sch-sport/b5/badges.php

· 運動領袖http://www.lcsd.gov.hk/lschemes/sch-sport/b5/captain_intro.php

15. 香港社區體育會一覽表http://www.hksi.org.hk/hksdb/html/big5/ct_nsac1_csc2.html

16. 戶外教育營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3237&langno=2

17. 教育局體育組http://www.edb.gov.hk/index.aspx?nodeID=2408&langno=2

18. 學校體適能獎勵計劃http://www.edb.gov.hk/index.aspx?langno=2&nodeID=3186

19.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http://www.hkolympic.org/article/c_mainmenu

· 體育總會通訊錄http://www.hkolympic.org/jsp/nsa/c_nsa_list.jsp

· 新聞稿儲存庫http://www.hkolympic.org/article/c_articles_archive

20. 國際健康、體育、康樂、運動、及舞蹈議會 (英文網頁)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Sport, and Dance (ICHPER·SD)http://www.ichpersd.org/

21. 香港大學 ─ 體育/運動科學課程 (英文網頁)http://www3.hku.hk/iohp/programmes/

22. 香港大專體育協會http://www.usfhk.org/

23. 世界衞生組織:「運動有益健康行動」(英文網頁) Why Move for Health,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WHO)http://www.who.int/moveforhealth/en/

你認為成功的定義是什麼?

我認為成功不是指我們擁有多少財富,而是我們能盡力為自己的理想去奮鬥,這是精神上的成功。我認為這比物質上的成功更為重要。我對成功的運動員有兩種看法,第一種是成績上的,例如奪得冠軍或是打破世界紀錄;另一種是精神上的成功,有時候我們看到運動員受傷後仍然堅持繼續完成比賽,這便是精神上的成功,這亦是奧運會和很多人所提倡的。 (著名本地單車運動員黃金寶先生,取材自《學校奧運教育計畫示例》)

PAGE

-------------------------------------------------------------------------------------------------------------------

第一部分 體育、運動、康樂、消閒與豐盛人生:歷史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