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輔導與諮商團體工作坊第六次團體紀錄ebooks.lib.ntu.edu.tw/1_file/tiec/98051802/150-2.6.pdf我試著把它用在朋友的小孩身上,他做...

12
發現桃花源〜工作坊實錄 生涯輔導與諮商團體工作坊第六次團體紀錄 主題:生涯方格 時間:89 10 12 日(四)下午 1:30~4:10 地點:內湖高工團輔室 壹、暖身活動: 一、領導者:每個人簡短分享前五次團體的心得,或者是回學校運用的情形,若 不知分享什麼,則分享現在的心情。 二、成員 A研習這段期間多在整理自己,覺得出來的結果會與自己原來的認知 有差異,有時會一下子覺得頓悟,嗯,就是這樣沒錯,有時候會驚奇於自己竟原 來是這樣,這樣的感覺蠻好的,來上課充滿了期待。 三、領導者:生涯團體與一般成長團體的不同在於個人的事件比較沒有照顧到, 也許今天我們可以稍微關注些,其實您們經歷的感受在我們當學員時也有感受 過,那樣的歷程是可以體會的。 四、成員 B自己覺得每次都很期待團體,也覺得很有收穫,我的個性常會否定 過去但卻真實的自己。經由這幾次的活動及測驗,更證實了被我否定的就是真實 的我。有時會害怕把自己挖得太深,但也因為我們團體成員輔導者的特質,讓我 能夠信任,期待每一次的活動,期待一直走下去,讓我更認識自己和印證自己。 五、成員 C每次覺得來這裡都是一種奢侈,因為今年新接組長,工作忙碌得讓 我有種喘不過氣的感受,覺得實在忙不過來,每次都想要不要來,但來了後就覺 得很好,很有收穫。可惜有種來不及整理的感受,我希望自己未來還能持下去, 希望能有成長。 六、成員 D期的職業合卡很好。我試著用在朋友小孩身上,他做 出來的結果與他目學的方差異很多。我發現我們後來的討論就很要, 他釐清很多東西覺得這次得結果對他很有參考價值。能,讓我覺得 滿好的,在校我也試著用在學生身上,嗯,滿好用的。 、成員 E我有個收穫,一是我覺得自己生涯組合卡後有一些發現,覺 得現在出來的結果與我會時有很的不同,現在的興趣與以前很不一 樣,到自己的改變一個是任第二次團體紀錄的角色讓我覺得很有收穫,

Upload: others

Post on 10-Mar-2020

1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生涯輔導與諮商團體工作坊第六次團體紀錄ebooks.lib.ntu.edu.tw/1_file/tiec/98051802/150-2.6.pdf我試著把它用在朋友的小孩身上,他做 出來的結果與他目前所學的方向差異很多。我發現我們後來的討論就很重要,幫

發現桃花源〜工作坊實錄

生涯輔導與諮商團體工作坊第六次團體紀錄 主題:生涯方格 時間:89年 10月 12日(四)下午 1:30~4:10

地點:內湖高工團輔室

壹、暖身活動:

一、領導者:每個人簡短分享前五次團體的心得,或者是回學校運用的情形,若

不知分享什麼,則分享現在的心情。

二、成員 A:研習這段期間多在整理自己,覺得出來的結果會與自己原來的認知有差異,有時會一下子覺得頓悟,嗯,就是這樣沒錯,有時候會驚奇於自己竟原

來是這樣,這樣的感覺蠻好的,來上課充滿了期待。

三、領導者:生涯團體與一般成長團體的不同在於個人的事件比較沒有照顧到,

也許今天我們可以稍微關注些,其實您們經歷的感受在我們當學員時也有感受

過,那樣的歷程是可以體會的。

四、成員 B:自己覺得每次都很期待團體,也覺得很有收穫,我的個性常會否定過去但卻真實的自己。經由這幾次的活動及測驗,更證實了被我否定的就是真實

的我。有時會害怕把自己挖得太深,但也因為我們團體成員輔導者的特質,讓我

能夠信任,期待每一次的活動,期待一直走下去,讓我更認識自己和印證自己。

五、成員 C:每次覺得來這裡都是一種奢侈,因為今年新接組長,工作忙碌得讓

我有種喘不過氣的感受,覺得實在忙不過來,每次都想要不要來,但來了後就覺

得很好,很有收穫。可惜有種來不及整理的感受,我希望自己未來還能持續下去,

希望能有所成長。

六、成員 D:上星期的職業組合卡很好。我試著把它用在朋友的小孩身上,他做出來的結果與他目前所學的方向差異很多。我發現我們後來的討論就很重要,幫

他釐清很多東西,他覺得這次做得結果對他很有參考價值。能幫到他,讓我覺得

滿好的,在校我也試著用在學生身上,嗯,滿好用的。

七、成員 E:對我有兩個收穫,一是我覺得自己做生涯組合卡後有一些發現,覺得現在做出來的結果與我剛出社會時有很大的不同,現在的興趣與以前很不一

樣,看到自己的改變。另一個是擔任第二次團體紀錄的角色讓我覺得很有收穫,

Page 2: 生涯輔導與諮商團體工作坊第六次團體紀錄ebooks.lib.ntu.edu.tw/1_file/tiec/98051802/150-2.6.pdf我試著把它用在朋友的小孩身上,他做 出來的結果與他目前所學的方向差異很多。我發現我們後來的討論就很重要,幫

覺得團體中每個成員的思維很不同且都很豐富,覺得很享受大家所說的。從最原

始的快樂畫面開始到現在,可以覺察到自己轉變的緣由。以前常覺得自己是一個

矛盾的人,現在則很清楚自己的轉變是受什麼影響。

八、成員 F:參加這個團體是希望能將所學到的配合學校的高一生涯課程,覺得一直很有期待,並希望回學校能運用之。目前我們學校有為高一同學實施興趣測

驗,結果也是以何倫六碼來解釋,如果自己再配合職業組合卡來運作,我想對學

生的幫助應該很大。

九、成員 G:上星期上完職業組合卡後,剛好星期四、五各有一位同學因為想休

學來找我,我先與他談了一段後,發現問題出現興趣不合上面。當時我手上沒有

職業組合卡,於是就用兩盒名片卡,將興趣量表上的職業寫在卡片上與學生玩類

似職業組合卡的活動。學生做出來的結果很明顯的在特質及興趣都不適合目前所

讀科系,因此再與學生就未來如何走進行討論。到昨天我們談時,學生有一種體

認,不論他未來如何走,目前的國、英、數三科都是不可以放棄的,因此他有了

定向,心情也穩定多了。當然,還須與其再接觸,不論其是否休學,但我覺得最

特別的是他們從來找我時的沮喪到離開時的愉快,明顯地轉變。

十、成員 H:覺得每次上完課都很有收穫,一方面可思考如何用在學生身上,一

方面也可藉此整理自己。這學期自己好忙,工作上要兼顧行政與晤談,覺得累積

了好多學生沒談,心中好急。與成員 C一樣,每星期四上完課都心中澎湃,充

滿收穫,卻沒時間整理,覺得實在好可惜。

十一、成員 I:每次都覺得期待星期四,因為覺得來這兒蠻享受的,有很多的體會和學習,最可惜的是我在學校的工作以行政為主,只上兩堂課也不是輔導活動

課,覺得有收穫卻無法運用。現在的方式就是把學到的帶回學校教其他的老師,

讓他們嘗試,覺得能親身體驗團體的過程並且整理自己很好,可惜的是沒時間把

當下的感受寫下來,結果就一天忙過一天。有時真想把每次的錄音帶借回家,藉

錄音帶重新整理自己一遍。

十二、成員 J:這學期星期四是我覺得最輕鬆的時候,因為沒排課,覺得很舒服,

中午出來時常被學生取笑「翹班」。參加此次活動對我而言最大的幫助是對是對

自己的整理,比如上次的職業組合卡,原本以為做出來的應該是「SAE」,因為

以往做興趣量表及學習探索量表的結果都是「SAE」,但是上星期的結果卻是

「ESA」,是同樣的三碼,E卻跑到最前面來了,我發現自己的 A愈來愈弱了,

覺得有些特質是自己原來所一直擁有的,卻因為工作而慢慢的淡掉了。會思索是

否要改變職場,但是自己是一個蠻沒勇氣的人,很期待每一次來這兒能對自己有

一些新的發現,並且也讓自己多一點勇氣。

Page 3: 生涯輔導與諮商團體工作坊第六次團體紀錄ebooks.lib.ntu.edu.tw/1_file/tiec/98051802/150-2.6.pdf我試著把它用在朋友的小孩身上,他做 出來的結果與他目前所學的方向差異很多。我發現我們後來的討論就很重要,幫

十三、成員 K:我覺得來這兒都很好,其實這兩星期我們學校都辦活動,主任都

希望我能不要來,但我都堅持來了,因為我覺得來這兒很重要。夥伴中很多人提

到來不及整理,我也有這種感覺,還好的是這個活動是長期的,當自己快要沒感

覺時,星期四又到了,來了又有感覺了。發現自己來此有種被釋放的感受,會重

新拾起自己的過去。我以往對音樂、藝術都很有感覺,但因為工作而漸漸消失了,

最近我開始會將以前的音樂帶拿出來欣賞,有種被開了門的感受。

十四、成員 L:覺得當學員的感受真好,剛才成員 J提到的勇氣,讓我聯想到自

己目前的生涯規劃。我其實蠻喜歡以前的服務對象和自由度高的工作的,但是目

前工作的固定薪水和寒暑假是我所需要的。以往覺得自己不可能再走回過去的

路,平時會想,我同事已經做了十五年了,而我只有五年,離退休還好遠,蠻難

過的。這幾次團體下來,讓我慢慢喚起以前的感覺,也開始思考,我不一定要做

到二十五年退休,也不一定一定要當老師,只是現在有經濟需求,但不一定要完

全把自己綑綁住。

十五、成員M:我這次來參加團體其實很有壓力,因為我們主任一直希望我來

這兒能學得一些方法和活動,回去設計一個方案在學校實施。到現在我覺得這些

活動實在很好,我常常拿出來看,也覺得領導者目前在學校進行的方案已經很好

了,不知道是否可以向領導者要來使用或參考,設計一個符合我們學校學生的方

案。

十六、領導者:可以直接向我們學校買手冊。這階段暫時告一個段落。稍休息一

下,我們進行下一個階段。

〜36〜

Page 4: 生涯輔導與諮商團體工作坊第六次團體紀錄ebooks.lib.ntu.edu.tw/1_file/tiec/98051802/150-2.6.pdf我試著把它用在朋友的小孩身上,他做 出來的結果與他目前所學的方向差異很多。我發現我們後來的討論就很重要,幫

發現桃花源〜工作坊實錄 貳、生涯選擇方格與核心生涯方格

一、領導者前言:生涯方格我個人在學校會用的時候不多,一般而言,我用的時

機有以下兩種。

(一)學生在學校使用完職業組合卡後,我若覺得學生有情緒或事件跑出來需要

處理時,他有需要再談一談時,我會使用。

(二)另外有一些學生,尤其是國三學生,不管輔導者如何引導他,他都不講話,

這時候,我會先與他玩「職業組合卡」活動,之後當他出現一些喜歡的建構時,

雖然他不是因為生涯問題來,但從職業組合卡再到生涯核心時,學生會出現一些

事件,從這些角度進入時,我往往可以與學生做一個很好的諮商。

今天大家先走一遍,也許您會有新的運用方式,原始的生涯方格活動內容很多,

我覺得有些活動大家在學校用不到。今天示範的已經簡化了,就請大家與我一同

來走一遍經過我修正後的「生涯方格活動」。前面我們用一致的動作進行,後半

段則以兩個一組方式互相進行。

二、「生涯選擇方格」進行步驟:

(一)發九張名片卡,共三種顏色,每種顏色三張。

(二)請成員在一種顏色的三張名片卡上分別寫下三種您最想從事的職業(目前

的職業可自行決定是否寫,視您是否喜歡)。

(三)另外一種顏色的三張名片卡上分別寫下三種您非常不喜歡,也不可能會去

做的職業。

(四)最後一種顏色的三張名片卡上分別寫下三種比較熟悉的,沒有所謂的喜歡

與不喜歡的職業。(如果學生沒有很熟悉的職業,部分熟悉或家人從事的職業也

可以寫上去。)

(五)所以每個人共寫下九種不一樣的職業,顏色自己選,自己定。

(六)把九種職業寫在「生涯選擇方格單」中間的欄位裡,不管喜歡或不喜歡,

也不管順序,例如:

Page 5: 生涯輔導與諮商團體工作坊第六次團體紀錄ebooks.lib.ntu.edu.tw/1_file/tiec/98051802/150-2.6.pdf我試著把它用在朋友的小孩身上,他做 出來的結果與他目前所學的方向差異很多。我發現我們後來的討論就很重要,幫

(一) 等一下您們可以獨立完成(自問自答方式),也可以兩個一組,今天我們原則

上以獨立完成方式進行(當學生個別諮商時,諮商員要幫學生寫生涯選擇方格

單)。每次隨便抽三張,但是盡量不要三張都是喜歡的。隨便抽三張,組合來,

組合去,盡量把每一種都組合過。比如我現在抽的是「老師」、「警察」、「律

師」,將此三張分成兩堆,一堆是兩張,另外是一張。每次都這樣,然後去想,

「我把這兩張放在一起的共同原因是什麼?」如果這個原因是您喜歡的,就寫在

活動單上右邊「喜歡」的欄位上。原因可能不只一個,盡量想,想到想不出來後,

再換另外三張。就這樣不斷的重複,一直到所有的組合皆輪過為止。「喜歡」寫

在右邊,「不喜歡」寫在左邊,中間不要管他,目的在探索自己的建構是什麼。

(二) 您所寫下的原因,「喜歡」與「不喜歡」是相對的,所以如果寫了喜歡的

欄位,相對的另一邊先空下來,有時間再補回去,例如:

〜39〜

Page 6: 生涯輔導與諮商團體工作坊第六次團體紀錄ebooks.lib.ntu.edu.tw/1_file/tiec/98051802/150-2.6.pdf我試著把它用在朋友的小孩身上,他做 出來的結果與他目前所學的方向差異很多。我發現我們後來的討論就很重要,幫

發現桃花源〜工作坊實錄 三、「核心生涯方格」進行步驟: (一)生涯選擇方格完成後,接下來,把喜歡的特性排序,完成後,選前四名最

在乎的寫在「核心生涯方格」的第一列線上,舉例如下:

(二)對生涯核心而言,我們要幫助同學找出他長到這麼大,他的生涯建構是什

麼?是怎麼出來的?

(三)等一下我們會用一問一答的方式,用階梯式問法進行,有點像諮商時的「焦

點詢問法」。用那樣的方式抓住他的生涯核心是什麼,找出最底層的事件是什麼?

(四)以成員之一「小玲」為例如下:(小玲的第一項為自主性)

1.領導者:小玲,在面對生涯抉擇時,妳為什麼那麼在意自主性?

2.小 玲:因為不喜歡被束縛。

3.領導者:好,有一個關鍵的想法,這個想法與前面的不同,就可以把它寫上去。

4.領導者:小玲,妳再說說看,面對妳的生涯抉擇時,妳為什麼那麼在意「被束

縛」。

5.小 玲:要做自己想做的事。

6.領導者:可不可以再具體一點。

7.小 玲: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時,呈現自己的想法。

8.領導者:照理來說,與學生進行時要一直下去,不可以打斷,但是我現在先一

邊說明,一邊進行。比如她說的東西與原來的自主性沒有很大的不同,我因為希

望她再聚焦一點,所以用「再具體一點」,或請對方再「多說一點」,用比較中

性的字眼來進行。學生只要負責講就行了,由老師來幫她寫下來。我們繼續----

Page 7: 生涯輔導與諮商團體工作坊第六次團體紀錄ebooks.lib.ntu.edu.tw/1_file/tiec/98051802/150-2.6.pdf我試著把它用在朋友的小孩身上,他做 出來的結果與他目前所學的方向差異很多。我發現我們後來的討論就很重要,幫

9.領導者:妳為什麼那麼在意「可以呈現自己的想法」?

10.小 玲:因為我自己覺得這樣是好的,可以照自己的方法去做。

11.領導者:「照自己的方法去做」,再多說一點。

12.小 玲:就是當自己有一個想法時,就很想去做做看,去看看自己的想法做

出來的狀況或結果是什麼。

13.領導者:「看出自己作品的樣子」對妳來講為什麼這麼重要?

14.小 玲:因為自己相信那個東西是好的呀!所以就會很想照那個想法去做,

看看做出來的狀況或結果是否是好的。

15.領導者:能不能再多說一點,「相信那個東西是好的」是什麼?

16.小 玲:因為自己相信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就會很想去做,然後看出那個很

好的樣子。

17.領導者:妳有沒有相關的經驗。

18.小 玲:其實蠻多的,之前在社團設計活動時,就會思考怎麼作氣氛和結果

會好,那麼就會想具體落實。就是自己發現,然後自己設計,自己呈現。

19.領導者:所以妳講的是學生時代的社團經驗,自己曾經操作過的成功經驗,

這樣的經驗是很快樂的。再小一點呢?有沒有這樣的經驗?

20.小 玲:我記得小學時要布置教室,我是一個美術很差的人,可是我很喜歡

音樂。我很自告奮勇的要布置音樂的部分,結果蠻好的。

21.領導者:所以妳馬上想到作壁報的經驗。我先停在這邊----,以「小玲」來講,她已經可以跑出一些過去經驗,與「自主性」結合的。我在為學生進行時,通常

要做很多,每個人的狀況都不一樣,可能等一下你再問的時候,你也可能很久才

停下來。我的意思是說,她可以再往下講的時候,你可以繼續問,大概對她問的

都是「為什麼這樣的想法,對你而言這麼重要?為什麼你這麼看重它?或為什麼

你這麼重視這個因素?」類似這樣的問法,他也可能說「這樣做就覺得很快樂

呀!」這是很抽象的,你可以請他再具體一點。他如果說不下去,我經常會單刀

直入直接問他有沒有類似經驗,此時,這個東西很容易就跑出來。不要想太多,

就讓他直覺的回答,例如:「你有沒有什麼經驗,能與此作結合?」他說得出來,

大概這一個就問完了。連續問四個他最在意的核心,等一下會有奇妙的發現噢!

試試看,兩個兩個一組,問不下去的時候,請呼喚我一聲。兩個人一組,互相問,

一個當領導者,一個被問,再交換。

〜41〜

Page 8: 生涯輔導與諮商團體工作坊第六次團體紀錄ebooks.lib.ntu.edu.tw/1_file/tiec/98051802/150-2.6.pdf我試著把它用在朋友的小孩身上,他做 出來的結果與他目前所學的方向差異很多。我發現我們後來的討論就很重要,幫

發現桃花源〜工作坊實錄

(五)成員彼此進行活動。

(六)活動進行後的討論:

1.成員發問:這個活動的目的是幫助個案建立最重要的核心源頭。要從哪個部份進入?我覺得不是很容易進去,不是很容易建構起來。

2.領導者:我先講一下,萬一他出來的東西很多,不論你從哪一個地方進去都可以。以理論來講,每個人的核心源頭位置,大概是一樣的,也就是說他的問題不

是這一個,就是那兩個,源頭大概是一樣。我不曉得你們有沒有發現,你剛剛問

的四個,會不會跑到相同的狀況?你的核心源頭可能來自於某一個人,或者某一

個事件,這個事件一直影響著你,但因為種種經驗的不同,你可能為它冠上不同

的形容詞,就有不同的價值觀跑出來。那個源頭其實是一樣的,不論從哪一個源

頭切進去都沒關係。如果問的時候有困難,若學生的程度不是很好,你可能問不

下去。有時候也可能是因為防衛的東西在作祟,甚至他都不知道自己是防衛,可

能問不到經驗裡去,那時就需要更高明的人。也有一種狀況,就是一開始的因素

就很抽象,不夠具體,在抓時又很難具體。就是模糊的意念,你若當成具體,你

可能就問不下去,學生也不知如何回答。要回去常常練習,經驗愈多,你愈知道

怎樣去問訊息,怎樣去抓關鍵的訊息。光這樣一次經驗,你回去就放著,這樣的

技巧你會永遠都用不上。這個東西現在對我來講很熟練,是因為我前面走吳英璋

的壓力團體就在走「焦點詢問」,這個技巧對我而言很熟悉。等我再接觸到生涯,

金老師談這個,我很快就可以結合。問的時候我就覺得很順,我已經可以經驗到

什麼時候可以切入。這實在要靠一而再再而三的對學生做,你在對學生諮商的時

候,都可以從生涯進去。多試幾次,你會愈來愈強,現在不熟悉是正常的,因為

只有一次,多試幾次就可以。不曉得還有沒有其他問題?

3.成員之一:這個活動最主要是做到核心的問題,要進入諮詢,但中間的成績如

何計算?

4.領導者:當時在做這件事時,金老師有他們的研究計畫。當時在配合金老師的

研究時,我曾經發出一個疑問--當我給學生做時,他們不會很喜歡做,因為還要

去計算分數。當學生做職業組合卡,覺得做得很高興時,一轉到這兒來,怎麼做

這麼無聊的東西。就是他在計算之後,最後排序出來因為當初是選喜歡的三個,

不喜歡的三個,很明顯的前三名就是落在他喜歡的。我的經驗是--中間表格成績

計算的作用不是很大,所以我今天沒有給大家談這部分,因為我覺得這部分可能

研究的性質會比較多一點。當時我問過金老師,可不可以像我這樣直接跳,他說

Page 9: 生涯輔導與諮商團體工作坊第六次團體紀錄ebooks.lib.ntu.edu.tw/1_file/tiec/98051802/150-2.6.pdf我試著把它用在朋友的小孩身上,他做 出來的結果與他目前所學的方向差異很多。我發現我們後來的討論就很重要,幫

可以,因為我主要是要抓出「生涯核心」。其實,今天重點在這張「核心生涯方

格」,我只是借用那一張「生涯選擇方格」,要很快地找出學生最在意的四個核

心建構。那四個先抓出來,借用的這一張,其實不是我的重點。今天的技術主要

在此,它還是在完成生涯的東西,就是走生涯諮商。我們讓學生很清楚地看到,

他在面對生涯抉擇時,他這麼在意的東西,那個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如果他也這

麼好奇,我們可以讓他看。只是說,我自己在實務上,我經常把他轉換到情緒諮

商來。很多學生就像我開始說的,他無法侃侃而談,我發現用這個方法,唉呀!

太好談了!百分之百都會開口,他都會講。大家回去可以試試看。

5.成員之一:我以前曾做過「核心生涯方格」,因為把時間放在加權上,與今天

找最底層的不同,我覺得,今天的方式比較適合一對一的諮商,著重計算方式的

則可以全班一起做,可是會比較乏味。

6.成員之一:我在想說,可否把有關國中課本上「工作價值觀」的清單放在一起做,給學生參考。

7.領導者:如果你一開始就給他十五個選項,然後讓他看--我最看重的核心是哪

幾個,就是說你給他一個範圍讓他去篩選,和我們今天做的意思是不一樣。那比

較是在看在一般性的價值觀裡,我看重的是什麼?而今天這個東西,完全是他個

人的──我個人的生涯,到底價值觀是什麼?這個東西可以是很不同的,可以跑

在一般價值觀之外的。

8.成員之一:但是比如我們學校學生在認知或表達能力比較差,當時配合金老師的研究,我發現他們比較沒辦法做。我覺得這可能要先看孩子是否有辦法如此

做,如果孩子沒辦法的話,可能就要配合其他的。

9.領導者:今天時間差不多了,下次我們要走生涯資訊的東西,接下來週週走的,其實都是各位回去可以立刻做做看的,每週都各成一個單元,都是有關生涯探討

的單元。

〜42〜

Page 10: 生涯輔導與諮商團體工作坊第六次團體紀錄ebooks.lib.ntu.edu.tw/1_file/tiec/98051802/150-2.6.pdf我試著把它用在朋友的小孩身上,他做 出來的結果與他目前所學的方向差異很多。我發現我們後來的討論就很重要,幫

發現桃花源〜工作坊實錄

之一-本週進行「生涯選擇」,我覺得是在延續上週職業組合卡的結果,讓學生

更深入職業選擇。

1.首先利用九張色卡依「最喜歡、不喜歡、認識的職業」,各寫出三張。

2.然後填寫在「生涯選擇方格表」中的「核心生涯方格」內。

3.接著隨機抽出三張(最好最喜歡、不喜歡、認識的職業均有),隨意分成兩堆

(即兩張及一張各一堆),找出共同喜歡或不喜歡的原因,填寫在「核心生涯方

格」之左右邊。

4.盡量隨機抽出三張,二一組配,找出共同喜歡或不喜歡的原因,直到想不出理

由為止。

5.從「生涯選擇方格表」中「喜歡的特性中」,圈選出四種理由,填入「核心生

涯方格」內進行對話。問話技巧在「對你而言為何那麼重要?」「有無過去的經

驗可結合?」「找出最深層建構的理由。」

6.通常四個理由問完,會發現有一個「源頭」,產生不同的價值觀。

這活動可以協助自己整合。對答進行中,「問問題」較具挑戰性,常會受對方敘

述的內容影響而不知如何追問。反而自己陳述問題較容易,可暢所欲言。

我列出四項�生活安定、自主性、休閒生活、協助他人。只進行兩項有些可惜,

盼在校內完整的實驗一次。

之二-今天的主題是生涯方格,也是透過一對一的方式,瞭解喜歡和不喜歡及熟

悉的職業。經過小卡片的書寫,強迫二與一的分類。今天的發問感覺更細緻,有

的部分已經進入到內心的世界,隱隱的讓人覺得有些東西好像呼之欲出。領導員

表示當與學生在做練習時,若有內心的東西出來,可以將生涯的部分先暫停,處

理心理輔導的部分。今天的感覺是,原來從生涯的部分也可以觸動心靈的深處。

之三-不論從自己身上或者是團體中志願成為受輔者的示範中,更加發現個體成

長經驗對個人造成的影響很大,這力量一直伴隨成長。當然,亦與輔導者的引導

Page 11: 生涯輔導與諮商團體工作坊第六次團體紀錄ebooks.lib.ntu.edu.tw/1_file/tiec/98051802/150-2.6.pdf我試著把它用在朋友的小孩身上,他做 出來的結果與他目前所學的方向差異很多。我發現我們後來的討論就很重要,幫

及諮商有關。更感嘆家庭教育對一個人實在相當重要。可惜的是,此工作的推動

並不容易。

可喜的是,學生或個體經由此活動為「引」,進入諮商階段,一但將沉封在內心

深處卡住自己的問題,藉由輔導者的陪伴,修補了原本的缺憾後,會較有力量走

下去。我想,此過程是生涯探索相當重要的一環,也是在課堂中一對多的教學中

難以達到的。

之四-*建構是兩兩相對的

*探索 � 一層層剝洋蔥的過程有些辛苦與壓迫感,有時難以找到貼切的字句形

容。越接近核心時,施測者速度宜放慢,受測者會出現:找不到適當的形容詞形

容、用不同的詞替換(反覆)、新的東西不再出來等現象。

活動中可使用的問句:

1.為什麼這(感覺)對你很重要?

2.再想想看�.

3.以前有過這樣的經驗嗎?

*一層層追問的過程中,會浮現畫面,停一下,讓畫面出來。此刻,讓當事人進

入自我覺察。「感覺是一個入口」--諮商感覺,情感一定是真的,認知會被扭曲,

以此為生涯輔導的切入點。。

*不同的向度一層層追問下去,有時會出現殊途同歸的核心價值。價值的本質在

反應需要。

*一層層的追問中,會發現中間有些想法並不理性,但卻是自己的價值信念,影

響著自己的行為表現。

*覺察自我的價值有很多是由外而內型塑的。核心──增進自我價值感、活得踏

實、肯定自我、真實存在。

*透過此探索活動,更清楚自己需求背後浮現的價值--,清楚自己的內在需求,

觀照現實的環境中,是否有角色、選擇、位置是可滿足需求的。核心即如同陀螺

的軸心�是定住的,如清楚核心,即使很忙(陀螺不停轉動),也不會覺得累。

*活動用意:協助學生找到核心後,在現況中有何方法可滿足核心需求(可選

擇)。

Page 12: 生涯輔導與諮商團體工作坊第六次團體紀錄ebooks.lib.ntu.edu.tw/1_file/tiec/98051802/150-2.6.pdf我試著把它用在朋友的小孩身上,他做 出來的結果與他目前所學的方向差異很多。我發現我們後來的討論就很重要,幫

*透過系列活動,去碰 being的部分,有何意義?帶個案回憶經驗,回到現場再

次經驗(走入經驗),找到新的意義,讓個案更清楚我是誰,讓主動性出來。

*技巧活動上學習如何更細緻,讓個案有更多體驗、更清楚自己。

之五-去年和同事帶生涯團輔時,也曾帶了「生涯方格」的活動,但是重點在加

權選擇的練習。但此次「生涯選擇方格」中職業的選擇方式,以及以找出共同原

因的方式列出「喜歡的特性」,卻更有價值澄清的功能。

在「核心生涯方格」探索中採用階梯式問話方式,像極了短期諮商焦點解決的問

話方式。活動的目的在找出個人最核心的價值觀,又好似 NLP(神經語言程式)

的「核心轉換�奧秘泉源」的課程。從個人想要改變的現狀,找出其正向意圖,

再以「這可以為你帶來什麼?」「這可以為你帶來什麼好處?」的探索方式,找

出個人的存在價值(進入核心狀態)。兩者實在有殊途同歸之效。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