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院總第 887...

8
立法院第 9 屆第 3 會期第 7 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 3745 收文編號:1060001691 議案編號:1060310071001600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中華民國41年9月起編號) 中華民國106年3月29日印發 院總第 887 政府提案第 15700 號之 274 案由:教育部函,為 106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決議,檢送「凍結教 育部第 2 目第 1 節中『引導學校多元發展及提升大學產學研 合作能量』二十分之一」專案報告,請安排報告,請查照案 教育部函 受文者:立法院 發文日期:中華民國 106 3 6 發文字號:臺教會(四)字第 1060302882Q 速別:最速件 密等及解密條件或保密期限: 附件:106 年度預算解凍報告 主旨:檢送大院審議 106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所作決議,有關「凍結教育部第 2 目『高等教育』 1 節『高等教育行政及督導』中『引導學校多元發展及提升大學產學研合作能量』二十 分之一」解凍專案報告 1 份,請優先安排報告日程 ,以利預算順利執行,請查照。 說明:依據大院 106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第 11 款教育部主管第 1 項教育部決議事項第 24 項辦理 正本:立法院 副本: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含附件)、本部部長室、蔡政務次長室、姚政務次長室、林常務 次長室、主任秘書室、高等教育司、國會聯絡小組、會計處 部 長

Upload: others

Post on 22-Jun-2020

2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院總第 887 號lci.ly.gov.tw/LyLCEW/agenda1/02/pdf/09/03/07/LCEWA... · 識活用轉化,具備將問題轉變為機會之能力,激發師生創新創業能力。

立法院第 9 屆第 3 會期第 7 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

報 3745

收文編號:1060001691

議案編號:1060310071001600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中華民國41年9月起編號)中華民國106年3月29日印發

院總第 887 號 政府提案第 15700 號之 274

案由:教育部函,為 106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決議,檢送「凍結教

育部第 2 目第 1 節中『引導學校多元發展及提升大學產學研

合作能量』二十分之一」專案報告,請安排報告,請查照案

教育部函

受文者:立法院

發文日期:中華民國 106 年 3 月 6 日

發文字號:臺教會(四)字第 1060302882Q 號

速別:最速件

密等及解密條件或保密期限:

附件:106 年度預算解凍報告

主旨:檢送大院審議 106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所作決議,有關「凍結教育部第 2 目『高等教育』

第 1 節『高等教育行政及督導』中『引導學校多元發展及提升大學產學研合作能量』二十

分之一」解凍專案報告 1 份,請優先安排報告日程 ,以利預算順利執行,請查照。

說明:依據大院 106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第 11 款教育部主管第 1 項教育部決議事項第 24 項辦理

正本:立法院

副本: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含附件)、本部部長室、蔡政務次長室、姚政務次長室、林常務

次長室、主任秘書室、高等教育司、國會聯絡小組、會計處

部 長 潘 文 忠

Page 2: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院總第 887 號lci.ly.gov.tw/LyLCEW/agenda1/02/pdf/09/03/07/LCEWA... · 識活用轉化,具備將問題轉變為機會之能力,激發師生創新創業能力。

立法院第 9 屆第 3 會期第 7 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

報 3746

Page 3: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院總第 887 號lci.ly.gov.tw/LyLCEW/agenda1/02/pdf/09/03/07/LCEWA... · 識活用轉化,具備將問題轉變為機會之能力,激發師生創新創業能力。

立法院第 9 屆第 3 會期第 7 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

報 3747

「凍結教育部第 2 目『高等教育』第 1 節『高等教育行政及督導

』中『引導學校多元發展及提升大學產學研合作能量』二十分之

一」解凍專案報告

一、前言

依大院審議 106 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所作決議:「凍結第 2 目「高等教育」第 1 節「

高等教育行政及督導」中「引導學校多元發展及提升大學產學研合作能量」二十分之一,俟

教育部向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提出專案報告後,始得動支」。說明如下,敬請同意解除

凍結本部「引導學校多元發展及提升大學產學研合作能量」二十分之一,以利各項教育事務

之順利推展。

二、106 年延續及橋接計畫推動方式

(一)106 年度頂大、教卓、典範科大計畫延續一年

我國的高等教育,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及推動典範科技大

學計畫的推動下,已為大學帶來了制度性的改變,無論在教學、研究、國際化等均有長

足的進步。然不可諱言,相關計畫尚未達成引領大學培養良好素質人才及帶動國家產業

經貿發展的目標。為妥善規劃高等教育發展方向,爰先以延長前揭競爭性計畫 1 年執行

期間至 106 年 12 月之方式做為緩衝,補助額度將以不超過各計畫 105 年之經費為限,而

106 年將聚焦於仍有改善空間之面向,並以學生學習成效及就業競爭力為主體,持續推動

各項改善及創新措施,使各大學計畫無縫接軌,相關人力及經費配置不受影響。

各大學應逐步盤點調整既有計畫,106 年核定補助經費應以至少二成之經費,依本部

所提「教學創新計畫」之內容,進行以學生為主體之各項教學創新工作,以逐步轉銜至

107 年之高教深耕計畫,除符合 107 年高教深耕計畫方向之內容(以學生學習成效為主體

,強調教學方法及教學內容之改變),其餘計畫應於一年內執行完畢,倘確有持續推動

必要者由各校經費自行支應,以順利銜接 107 年計畫。此外,資本門經費不得再支用於

新建工程。

(二)106 年橋接計畫之主軸與重點內容

除前揭延續性計畫外,本部亦將於 106 年度依循新政府整體高等教育政策方向,以

「連結未來、連結在地及連結國際」及「新南向政策」為主軸,推動各項創新試辦計畫

,重點內容方向如下:

1.建立以學生學習為主體的教學環境:建立人才培育的生態系統,從以學校發展為核心

翻轉成以學生為本,目標在學生讓學生有「思考與行動」"Mind and Hand"的本領,使

高等教育培育之人才為社會創造價值。

Page 4: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院總第 887 號lci.ly.gov.tw/LyLCEW/agenda1/02/pdf/09/03/07/LCEWA... · 識活用轉化,具備將問題轉變為機會之能力,激發師生創新創業能力。

立法院第 9 屆第 3 會期第 7 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

報 3748

2.推動教學創新計畫:推動以學院為核心(或學院實體化)之跨域人才培育計畫,建置

專業發展學院、創新設計學院課程(design school)、國際學院,打破系所藩籬,強化

學院責任,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及就業力。

3.規劃以計畫目標為導向實作(Project-based Learning):以實作與議題為導向的學習,

跨越固有學科的分野,從多元的角度來培養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將知

識活用轉化,具備將問題轉變為機會之能力,激發師生創新創業能力。

4.促進在地連結發展:建構有組織性、機制式的區域產官學研聯盟,打破校園藩籬,將

人才培育結合地區文化的、社區的、產業的亮點,創造在地價值,提升學生學習的認

同感,活化校園創新創意人力資源,讓學校、學生與在地文化、社會、產業需求緊密

結合。

5.推動新南向政策,強化國際連結:強化大學招收國外學位生之競爭力,延攬國際優秀

人才,跨國博士生培育佈建全球人才,建立與東協及南亞國家多元、多面向的夥伴關

係;並開設東南亞相關學位學程,促進教育資源共享,培育青年共榮的願景,深化東

南亞及印度的關係,並建立雙方在教育研究領域等多方面的連結。

(三)另為建立產學研鏈結機制,本部推動新型態產學研鏈結試辦方案:

1.計畫目的:整合學界及研究法人之研發能量,善用業界專業輔導創業能力,致力將學

界一流研究與所產生的智財轉譯,整合法人研究人員對市場的了解,配合具國際鏈結

與創業輔導的專業人士,放寬校園內相關創業法規,促成大專院校、行政機構積極配

合,讓產學研合作研發成果能應用並解決社會問題,產生具體產業效益。達成創新創

業(Spin-off)或加入國內傑出企業提升產業技術(Spin-in)效益,以實現產業發展的

新合作模式。

2.計畫規模:成立約 3 到 10 個新型態產學研鏈結中心,執行約 60 個價創計畫。

3.推動領域:5+2 產業創新(智慧機械、亞洲·矽谷、綠色能源、生技醫療、國防航太、

新農業、高質材料循環)領域為特色。

4.預期成果:以價創推動目標、人才與智財流通效益、未來成為亞洲·矽谷領域智財輔導

、與創業輔導的中心機構。

(四)106 年經費分配規劃

1.延續性計畫:含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含子計畫)等共 87 億

8,796 萬元。

2.教學創新計畫:5 億元。

3.新南向計畫:4 億元。

Page 5: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院總第 887 號lci.ly.gov.tw/LyLCEW/agenda1/02/pdf/09/03/07/LCEWA... · 識活用轉化,具備將問題轉變為機會之能力,激發師生創新創業能力。

立法院第 9 屆第 3 會期第 7 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

報 3749

4.產學研鏈結:5 億元。

5.校務研究機制(IR):1 億元。

三、高教深耕計畫規劃方向

鑑於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推動典範科技大學計畫等大都是以學

校發展為核心,要學校邁向頂尖、要學校有特色,但忽略了學校的本質,是為了讓學生受教

育,啟發他們的興趣、視野、潛能,教會他們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法、工具、思辨能力,在未

來社會中,做個對社會有用、有貢獻的人。因此,未來高教深耕計畫將翻轉成以學生為本,

未來的目標,不再是學校能否邁向頂尖,而在於學生是否有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

要有生活美學素養、團隊合作、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建議師生投入人文關懷、環境保育、產

業連結及社區發展等,讓大專校院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學生也要走向國際,獲得課堂及

書本以外的學習,最後各校辦學不但要以學生為主體,還要發展出特色,讓高教落實適性揚

才的願景。

(一)推動原則如下:

1.衡平分配:將檢討國立大學基本需求經費及私校獎補助經費之分配方式及現況問題,

併同深耕計畫經費整體評估,並以校務發展基本重點為規劃原則,重視每個學生受教

權,提升教學品質。

2.整體規劃:以整體性規劃,非個別的單一競爭型計畫。未來學校申請經費不再以單一

「計畫」為單位,而是以「學校」整體校務發展為主軸,讓大學可更彈性運用經費,

也給許多小而美的特色學校多點競爭機會,務實的以學生培育流程為基礎的概念

3.輔導協助:以學校自訂目標為基礎,透過不同專業領域組成的團體成立 mentor team 於

學校計畫推動期間提供輔導協助。

4.鼓勵特色:學校依校務發展特色,訂出目標及經費以獲得預算。各校可以依自己優勢

資源各自發展特色,朝向專業學院、產業、創業、設計、國際學術等,並以培育學生

成為專才專業、有創新力的高強素質人才而努力。

(二)本部研擬「高教深耕計畫」(草案),內容將包含下列四個重點:

1.厚實學生基礎(寫作表達、數理資訊)與實作能力

(1)推動彈性學制

(2)推動問題導向實作學習之創新教學

(3)厚實學生跨領域能力

(4)協助弱勢學生就學

2.連結校園教學與社會議題

Page 6: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院總第 887 號lci.ly.gov.tw/LyLCEW/agenda1/02/pdf/09/03/07/LCEWA... · 識活用轉化,具備將問題轉變為機會之能力,激發師生創新創業能力。

立法院第 9 屆第 3 會期第 7 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

報 3750

(1)協助在地產業發展與升級

(2)提供學校資源,協力在地教育發展

(3)整合各部會資源協助地方發展

(4)落實大學社會責任,推動師生社會創新

3.形塑高教職能創新與創業場域

(1)強化校園創新創業課程

(2)建立創客空間(Maker Space)鼓勵創新實踐

(3)培育學生職能創新力因應社會及科技變化

(4)強化大學鏈結創新加速器及創投資源建立產學研鏈結機制

4.推動高教國際發展全球佈局

(1)鼓勵學校在尖端領域之創新及學術追求世界領先

(2)吸引國外名校、研究機構與知名企業與學校進行大型合作

(3)爭取國際學術會議主辦,提高國外學者訪台人數

(4)提高大學畢業生在國際一流大學任教或企業就職比例

(5)發展國家戰略及優勢領域研究中心

為蒐集各界對高等教育未來發展規劃之意見,本部業於 105 年 7 月辦理 5 個場

次之大學校長座談會,部次長並逐場參與立法院教育委員會推動之「高等教育改革

論壇:迎向大學的挑戰」,聽取各界意見,為更系統性地構思我國高等教育策略發

展規劃,本部將持續蒐集各界建言,制定更符合臺灣需要的教育政策。

四、「區域教學資源中心計畫」未來實施及銜接

(一)計畫目的

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旨在引導大學校院提升教學品質,確保學生學習成效及就業

競爭力,於該計畫外,本部為強化公共財分享功能與提高資源共享效益,並協助提升與

扶助區域內學校教學能量,爰本部以成立區域教學資源中心及建置公共資源分享平臺之

方式,將經費之挹注轉化為學校資源共享機制,並期達成以下目標:一、聚焦於單一學

校無法充分分享資源之合作項目。二、輔導未獲教學卓越計畫補助之學校提升教學品質

,並透過整合平臺機制發揮更大效果。三、發展共用性之教學及評量工具,以共享教學

資源。第三期計畫(102 年至 105 年)計核定東吳大學、國立臺灣大學、國立中央大學、

逢甲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及國立中山大學等 6 校代表成立區域教學資源中心。

(二)實施成效

1.資源整合:

Page 7: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院總第 887 號lci.ly.gov.tw/LyLCEW/agenda1/02/pdf/09/03/07/LCEWA... · 識活用轉化,具備將問題轉變為機會之能力,激發師生創新創業能力。

立法院第 9 屆第 3 會期第 7 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

報 3751

(1)開設跨校之課程:配合夏季學院通識課程平臺之推動,除區域內夥伴學校特色課程

之跨校開設外(例如高東屏區域醫藥護特色教育課程),各區域均已積極建立跨校

課程機制。

(2)精進教師教學:區域內整合辦理跨校之各項教師精進活動,精進教師專業知能,活

化並提升教學效能,並辦理教學知能相關研習及工作坊。

2.資源共享:

(1)基礎能力檢測:針對學生基礎能力之中文、英文、資訊與微積分等進行檢測分析,

尤已建立各校中文及英文之基礎能力檢測常模,學校可了解學生在區域學校或校內

的相對表現,並可作為後續學生學習成效相關政策規劃之參考。

(2)平臺建置:除已建置有語文素養檢測、夏季學院通識課程、臺灣微積分題庫、大鵬

網職涯等全國性平臺外,區域內另有學生優質學習報告數位典藏平台。

3.區域提升:

(1)教學增能學校輔導與管考:透過管考機制運作,針對夥伴學校的各項質化、量化指

標進行考核,並提供諮詢與改善建議,與受輔導學校共同討論出可行之方案。

(2)強扶弱:區域中心盤點學校之需求,透過學生學習社群、教師成長社群、總整式課

程推廣等方式,引導 6 校(桃竹苗區─中華大學、桃竹苗區─玄奘大學、北二區─

佛光大學、北二區─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高東屏區─國立高雄大學、北一區─國防

醫學院)獲本部教學卓越計畫之補助。

4.國際化:

開設跨校全英語通識課程,師資巡迴授課,導入跨國混班模式與國際學伴機制,

提升國際生對台灣文化的了解,精進本地生外語能力及國際事務處理能力。

(三)問題檢討

1.整合不易:受地域限制,區域幅員廣大,學校間彼此聯繫困難,交通不便致共享之成

效不佳,並導致辦理活動上的限制,夥伴學校師生的參加意願較低。

2.分享不足:各區域教學資中心亦建置有數量豐碩之網路資源分享平臺,惟大多僅限部

分學校使用或不具推廣至全國之能力,平臺之整合亦有軟硬體之限制,尚待克服。

3.檢核機制未盡明確:區域內未有明確之重點指標來檢核執行成效,致無法達跨區域典

範轉移,並難以看出其整合分享成效。

(四)106 年延續計畫改進方向:

1.輔導資源較不足學校教學創新以銜接高教深耕計畫:透過區域教學資源中心內之典範

學校(如頂大、教卓學校),積極協助區域內學校辦理 106 年度教學創新計畫,引導

Page 8: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 院總第 887 號lci.ly.gov.tw/LyLCEW/agenda1/02/pdf/09/03/07/LCEWA... · 識活用轉化,具備將問題轉變為機會之能力,激發師生創新創業能力。

立法院第 9 屆第 3 會期第 7 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

報 3752

學校進行創新教學及課程改革,並透過 106 年度延續性計畫進行轉銜,以期接軌 107

年度高教深耕計畫。

2.資源整合與長遠運營:依總考評會議意見,停止補助臺灣微積分題庫全國性平臺,另

因應區域教學資源中心計畫業已完成階段性任務,本部將選擇優質的資源共享平台與

其他學校性質相近或類似之平臺加以整合,使學校提出永續運營計畫,將平臺功能及

效益最大化,並提供全國大學校院師生分享使用。

3.配合政策調整工作重點:

(1)配合本部推動戶外教育,透過區域教學資源中心適時分工整合各校相關資源,提供

多元優質的教室外學習機會,並作為對接之窗口。

(2)協助本部國教署推動高級中等學校優質精進計畫,連結大學校院之資源,整合與統

一各校資源與聯繫窗口。

五、結語

為協助大學多元特色發展,實現國際視野及在地關懷之功能,學校仍應積極思考在未來

少子化、國際化及數位化趨勢下自身之發展及定位。本部亦將整體檢視教育經費,優先滿足

學校基礎建設需求,實踐學校長程校務規劃,不應競逐競爭性經費分散發展力道或淪為短期

效果。未來政策引導計畫,將減少競爭性機制,避免學校或教師疲於應付零散計畫,無法整

合校內長程發展,並同時檢討高教技職相關法規,給予大學自主創新發展的空間,並力求校

務資訊公開透明、落實公共課責的目標。故懇請 大院能夠解除凍結本部第 2 目『高等教育

』第 1 節『高等教育行政及督導』中『06 引導學校多元發展及提升大學產學研合作能量』二

十分之一,以利各項教育事務之順利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