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資訊系統達到競爭優勢 - zh tw.big5mail.tsu.edu.tw/~hjsin/courses/mis/chap3.pdf ·...

39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2992A9 Chapter 03 使用資訊系統達到競爭優勢 使用資訊系統達到競爭優勢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Sep-2019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2992A9

    Chapter 03

    使用資訊系統達到競爭優勢使用資訊系統達到競爭優勢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2

    學習目標

    1.波特的競爭力模型如何幫助公司運用資訊系

    統發展競爭優勢?

    2.價值鏈和價值網路模型如何幫助企業找出策

    略資訊系統應用的機會?

    3.資訊系統如何幫助企業運用綜效、核心競爭

    力、網路為基礎的策略,來達到競爭優勢?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3

    4.如何在全球環境下競爭和提高品質以加強競

    爭優勢?

    5.企業流程模型(BPM)在增強競爭力中所扮

    演的角色?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4

    Verizon或AT&T:哪家公司擁有最好的數位策略?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5

    3.1 使用資訊系統達到競爭優勢

    波特的競爭力模型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6

    傳統競爭者

    持續的在設計新的或是以更有效率的方式來推出新產品或服務,也企望能發展品牌以吸引更多客戶、並將轉換成本轉嫁給客戶。

    市場新進入者

    在自由經濟體制下,流動的勞動力及財務資源造成不斷有新公司進入市場。

    市場新進入者有著以下的優勢:不受限於舊的廠房與設備;僱用較年輕的員工;不受限於舊有的廠牌名稱。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7

    替代產品與服務

    幾乎所有的產業都有替代品,當價錢提高時消費者會轉而購買這些替代品。

    客戶

    當客戶能輕鬆轉移去使用其他競爭者的產品與服務,或是由於透明市場造成廠商們彼此削價競爭,則客戶的力量會越大。

    供應商

    一間公司擁有越多供應商,則對於價錢、品質、交貨時間等有較高的控制權。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8

    資訊系統策略處理競爭力問題

    基礎策略101:將資訊科技(IT)與商業目標

    結合

    對企業而言,IT策略最基本的原則就是確保技術能提供企業所需的服務。

    經理人該如何將IT與企業結合呢?定義商業策略及目標。

    將這些商業策略轉成實際的行動及流程。

    定義如何評估成效以達到商業目標。

    確認資訊科技要如何協助我們達成商業目標。

    評估實際成效。讓數字來說話。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9

    共有四種通用的策略可藉由資訊科技及系統來

    實現:

    低成本領導

    使用資訊科技達到最低營運成本與最低價格。

    有效的顧客回應系統可以將顧客行為與配送、生產、供應鏈作結合。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10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11

    產品差異化

    使用資訊系統可提供新的產品和服務,或是讓顧客在使用你現有的產品和服務時更加方便。

    製造商和零售商也開始使用資訊科技來創造客製化、個人化的產品和服務,以符合個別顧客的特殊需求。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12

    專注在特定市場

    透過資訊科技專注在特定市場,提供優於其他競爭者的服務。

    資訊系統可協助公司分析顧客的購買行為、品味、喜好。

    公司可因此針對特定市場進行有效的廣告及行銷活動。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13

    加強與顧客和供應商的關係

    使用資訊系統讓公司與供應商的連結更緊密,且能與客戶建立更親密的關係。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14

    互動時間:人員

    信用卡公司有多了解你?

    個案研究問題

    1.信用卡公司所追求的競爭策略為何?資訊系

    統如何支援此策略?

    2.分析顧客購買資料和建立行為檔案,對企業

    的好處為何?

    3.信用卡公司的實務作法符合道德標準嗎?他

    們有侵犯到隱私權嗎?為什麼?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15

    網際網路對競爭策略的影響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16

    企業價值鏈模型

    價值鏈模型強調企業中哪些特定活動最適宜採用競爭策略,以及資訊系統運用在哪些特定活動中最有策略影響力。

    價值鏈模型將公司視為一連串的活動,每項活動都是產品或服務的加值過程。這些活動可被分類為主要活動和支援活動。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17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18

    主要活動與公司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及配銷最為相關,是為顧客創造價值。

    支援活動支援主要活動的進行,包括了組織基礎建設、人力資源、技術、採購。

    基準評價包含以嚴格的標準評估企業流程的效率和效益,並以這些標準評估表現。

    產業最佳實務典範通常是由顧問公司、研究組織、政府單位、工會來定義成功達成商業目標的最佳解決方法。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19

    價值鏈的延伸:價值網路

    大多數公司的表現不單單只靠公司內部,也與公司和直接供應商、間接供應商、快遞公司、顧客間的合作有很大的關係。

    價值網路是獨立公司的集合,使用資訊科技來協調彼此的價值鏈,製造市場所需之產品和服務。

    價值網路是彈性化並且可以適應供需的改變。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20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21

    協同合作、核心競爭力和以網路為基礎

    的策略

    通常一家公司是策略性業務單元的集合,資訊

    系統提升了這些單元彼此之間的通訊、協同作

    用和核心競爭力,改善了這些業務單元的整體

    表現。

    協同合作

    協同合作的概念是某些單位的產出也許可以作為其他單位的輸入,或是兩組織可結合彼此的市場和專業知識,藉由這樣的關係來達到降低成本和產生利潤的成效。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22

    在協同合作情形下,資訊科技可將不同業務單位的營運連結在一起。

    加強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core competency)是公司的某項活動成為世界級領導者。

    核心競爭力依賴多年累積的經驗形成的知識、頂級的研究機構或是關鍵人物能掌握新的外部知識。

    所有可增進業務單位分享知識的資訊系統都可加強競爭力。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23

    網路為基礎的策略

    以網路為基礎的策略包括使用網路經濟和虛

    擬企業模型。

    網路經濟:在網路上增加一個參與者的邊際成本是零,但邊際效益更大。

    虛擬公司:亦稱作虛擬組織,使用網路來連結人、資產、構想,跳脫傳統組織界線或實體位置,可以與其他公司結盟來創造和分銷產品和服務。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24

    破壞性科技:駕馭潮流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25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26

    互動時間:組織

    電視會屈從於網際網路嗎?

    個案研究問題

    1.什麼樣的競爭力挑戰了電視產業?此競爭力

    造成了什麼問題?

    2.說明破壞性科技對個案中所討論的公司造成

    什麼影響。

    3.有線電視公司如何因應網際網路帶來的問

    題?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27

    4.哪些人、組織和技術議題必須先解決,才能

    解決有線電視產業的問題?

    5.有線電視公司已經找到可與網際網路競爭的

    新、且成功的商業模式嗎?為什麼?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28

    3.2 全球化競爭

    公司追求全球化策略主要著眼於規模經濟和降

    低成本(通常是薪資成本的降低)所帶來的利

    益。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29

    外部網路及全球化

    隨著網際網路的出現並成為成熟的國際通訊系統,大幅減少了全球化的經營成本,同時加強了大公司全球化發展的可能。

    全球化的網際網路加上內部資訊系統,讓製造業廠商幾乎能達到與供應商的即時連繫。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30

    全球企業和系統策略

    出口商策略的特點是公司活動高度集中於本國原產地。

    多國企業策略是將財務管理及控制權集中於中央總部,但同時將生產、銷售和行銷活動等分散到在其他國家的單位。

    加盟是在本國創造產品、設計產品、提供資金和進行初步產品製作,但更仰賴國外人員做進一步的製造、行銷和提供人力資源。

    跨國公司的策略中,幾乎所有加值活動都是以全球角度來管理,善用地方性的競爭優勢。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31

    全球系統配置

    集中式系統是指系統的發展和運作完全在本國。

    複製型系統是在本國發展,但是營運卻轉交給位於國外的自治單位。

    非集中式系統是由國外單位自行設計適合自身的解決方案與系統。

    網路系統是指系統的發展和運作是由所有單位整合及協調出來的。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32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33

    3.3 品質與設計之競爭

    什麼是品質?從製造者的角度來看,品質代表是否合乎標準或是變異性小。

    顧客會關心產品實體的品質、服務的品質,以及心理層面。

    全面品質管理是將品質視為組織中所有人的責任。

    品質控制的成果就是TQM的價值所在。

    六個標準差是具體的品質衡量方式,代表著100萬個產品中只有3.4個瑕疵品。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34

    資訊系統如何改善品質

    減少週期時間和簡化製造流程

    基準評價

    利用顧客需求改善產品和服務

    改善設計品質和精確度

    電腦輔助設計(CAD)軟體對許多公司的產品品質改善有很大的貢獻

    改善產品精確度和控制生產的誤差容忍度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35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36

    3.4 企業流程之競爭

    什麼是企業流程管理?

    1.確認需要改變的流程

    2.分析現存流程

    3.設計新流程

    4.實施新流程

    5.持續的評估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37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38

  • 普林斯頓 版權所有 39

    企業流程再造

    徹底的重新思考和重新設計流程被稱為企業流程再造(BPR)。

    BPR若是適當的實行,則會大幅增加生產力和效率,甚至改變企業運作方式。

    企業流程管理工具

    幫助企業確認及記錄需要改善的流程、建立改善流程的模型、在執行企業流程時表達和實行企業規則、整合現存系統去支援新的流程或是重新設計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