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下的言语测听...

3
2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总第 31 期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随着助听器技术的进步 , 人们越来越关心使用 者在日常噪声环境下的言语理解能力。常规的纯音 测听及助听器的验证环节均在隔声室中进行 , 不足 以预测或评价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能力 , 因 此近年来国际上有关噪声下言语识别测试的研究越 来越多 [1] , 中文版的噪声下言语测听材料也陆续问 世。 1 噪声下的言语测试 助听器使用者最常见的抱怨是在嘈杂环境中言 语理解不佳。Kochkin [2] 报告 , 美国只有 30% 的助 听器使用者对助听器在嘈杂环境下的使用满意。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 嘈杂环境下助听器满意 程度的差异反映了患者在嘈杂环境中言语理解能力 的差异。与听力损失相仿 , 患者“信噪比 (signal- to-noise ratio,SNR) 损失”也是患者相对于正常人 而言 , 为达到对字、关键字或句子 50% 的识别率 , 比正常人所额外提升的信噪比。许多研究 [3] 都表 明 , 听力图相似的患者 , 其信噪比的损失却可以有 很大的差异。常规的测听内容不能测试或预测患者 在噪声中的言语理解能力。没有患者 SNR 损失的数 值 , 几乎就不可能帮助患者建立合理的期望值。一 个听力损失 50 dB HL (PTA 平均 ) 但无信噪比损失 的患者 , 他在噪声环境中使用助听器并没有什么困 难 ; 而一个听力损失程度相似但信噪比损失严重的 患者 , 却可能需要无线调频麦克风来解决噪声中的 交流问题。重要的是 , 了解信噪比损失有助于专业 人士推荐相应的技术 ( 如全方向麦克风、指向式麦 克风、阵列麦克风或无线调频麦克风 ) 以解决嘈杂 环境中的种种问题。因此有关 SNR 损失的言语测试 [3] 近来逐渐开始在临床中使用。 要设计噪声下的言语测试材料 , 首先要确定 采用什么样的言语和噪声 , 而这往往需要在代表性 ( 理论上的 ) 与可实现性 ( 实际中的 ) 之间进行折 中。在众多的单音节词测试材料中 , 词都是以相等 的强度进行录音和回放 , 不能代表真实情景中的言 语 ; 自然语句有着比单音节词更大的动态范围 , 可 以更有效地反映真实言语 , 还可以体现出连续语流 的协同发音。就噪声而言 , 很容易构建或控制一个 声级恒定的、频谱特征稳定的噪声 , 如言语测听所 用的掩蔽噪声 , 但它却不能代表绝大多数人遇到的 日常环境噪声 [4] 。Fikret-Pasa 测试了日常环境 ( 如 商场、人声嘈杂的餐馆 ) 中所遇到的多种噪声 , 每 种环境中噪声变化的标准差为 2.8 ~ 8.4 dB。因 此 , 常将多人交谈时的言语混叠在一起构筑嘈杂语 (Babble) 噪声 , 以此代表日常环境中的言语噪声。 发音的人数越多 , 混叠后的言语噪声偏差越小 ,8 人交谈时的嘈杂语噪声的声级标准差仅为 1 dB 左 右 ; 而 Fikret-Pasa [5] 认为 4 人 Babble 噪声更能模拟 日常社交聚会的情景 , 因为在 4 人同时交谈时正常 人仍可以自如地实现选择性的听取。4 人 Babble 噪 声的波动幅度较大 , 日常交谈中的短暂间隙也仍能 得到体现。这种形式的噪声在比较压缩放大助听器 的动态特性时特别有效 , 压缩电路不会被噪声钳制 在某种固定增益上。 2 英文版的噪声下言语测试材料 2.1 SPIN 测试 1977 年 Kalikow 等 设 计 的 噪 声 中 言 语 接 收 (speech perception in noise,SPIN) 测试 [6] , 利用单 词在上下文中的可预见性来测试单词的识别率。共 有 50 句 ,8 种排列顺序 , 在言语噪声背景下进行测 试。一半的语句中 , 所测试的关键词有较高的可预 见性 ; 另一半语句中可预见性则较低。要求受试者 判别出每句中的最后一个单词。由于测试项内容仅 为每句的最后一个词 , 所以测试材料显得过少。 2.2 SIN,QucikSIN,BKB-SIN 测试 1993 年 ,Etymotic Research 公 SIN(speech in noise) 测 试 [7] ,目的是为了比较患 者在使用多种助听器处理策略时为达到相同的言 作者单位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北京 100853 作者简介 : 郗昕 博士 副研究员 ; 研究方向 : 临床听力 噪声下的言语测听 ——评价助听器效果的重要手段 Hearing in noise test: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hearing aids ■郗 XI Xin 【中图分类号】R7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933(2008)06-0027-03

Upload: others

Post on 10-Sep-2019

2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2�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总第 31 期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随着助听器技术的进步 , 人们越来越关心使用

者在日常噪声环境下的言语理解能力。常规的纯音

测听及助听器的验证环节均在隔声室中进行 , 不足

以预测或评价使用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能力 , 因

此近年来国际上有关噪声下言语识别测试的研究越

来越多 [1], 中文版的噪声下言语测听材料也陆续问

世。

1 噪声下的言语测试

助听器使用者最常见的抱怨是在嘈杂环境中言

语理解不佳。Kochkin[2] 报告 , 美国只有 30% 的助

听器使用者对助听器在嘈杂环境下的使用满意。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 嘈杂环境下助听器满意

程度的差异反映了患者在嘈杂环境中言语理解能力

的差异。与听力损失相仿 , 患者“信噪比 (signal-

to-noise ratio,SNR) 损失”也是患者相对于正常人

而言 ,为达到对字、关键字或句子 50%的识别率 ,

比正常人所额外提升的信噪比。许多研究 [3] 都表

明 , 听力图相似的患者 , 其信噪比的损失却可以有

很大的差异。常规的测听内容不能测试或预测患者

在噪声中的言语理解能力。没有患者 SNR 损失的数

值 , 几乎就不可能帮助患者建立合理的期望值。一

个听力损失 50 dB HL (PTA 平均 )但无信噪比损失

的患者 , 他在噪声环境中使用助听器并没有什么困

难 ; 而一个听力损失程度相似但信噪比损失严重的

患者 , 却可能需要无线调频麦克风来解决噪声中的

交流问题。重要的是 , 了解信噪比损失有助于专业

人士推荐相应的技术 ( 如全方向麦克风、指向式麦

克风、阵列麦克风或无线调频麦克风 ) 以解决嘈杂

环境中的种种问题。因此有关 SNR 损失的言语测试

[3] 近来逐渐开始在临床中使用。

要设计噪声下的言语测试材料 , 首先要确定

采用什么样的言语和噪声 , 而这往往需要在代表性

( 理论上的 ) 与可实现性 ( 实际中的 ) 之间进行折

中。在众多的单音节词测试材料中 , 词都是以相等

的强度进行录音和回放 , 不能代表真实情景中的言

语 ; 自然语句有着比单音节词更大的动态范围 , 可

以更有效地反映真实言语 , 还可以体现出连续语流

的协同发音。就噪声而言 , 很容易构建或控制一个

声级恒定的、频谱特征稳定的噪声 , 如言语测听所

用的掩蔽噪声 , 但它却不能代表绝大多数人遇到的

日常环境噪声 [4]。Fikret-Pasa 测试了日常环境 ( 如

商场、人声嘈杂的餐馆 ) 中所遇到的多种噪声 , 每

种环境中噪声变化的标准差为 2.8 ~ 8.4 dB。因

此 , 常将多人交谈时的言语混叠在一起构筑嘈杂语

(Babble) 噪声 , 以此代表日常环境中的言语噪声。

发音的人数越多 , 混叠后的言语噪声偏差越小 ,8

人交谈时的嘈杂语噪声的声级标准差仅为 1 dB 左

右 ; 而 Fikret-Pasa[5] 认为 4 人 Babble 噪声更能模拟

日常社交聚会的情景 , 因为在 4 人同时交谈时正常

人仍可以自如地实现选择性的听取。4 人 Babble 噪

声的波动幅度较大 , 日常交谈中的短暂间隙也仍能

得到体现。这种形式的噪声在比较压缩放大助听器

的动态特性时特别有效 , 压缩电路不会被噪声钳制

在某种固定增益上。

2 英文版的噪声下言语测试材料

2.1 SPIN 测试

1977 年 Kalikow 等设计的噪声中言语接收

(speech perception in noise,SPIN) 测试 [6], 利用单

词在上下文中的可预见性来测试单词的识别率。共

有 50 句 ,8 种排列顺序 , 在言语噪声背景下进行测

试。一半的语句中 , 所测试的关键词有较高的可预

见性 ; 另一半语句中可预见性则较低。要求受试者

判别出每句中的最后一个单词。由于测试项内容仅

为每句的最后一个词 ,所以测试材料显得过少。

2.2 SIN,QucikSIN,BKB-SIN 测试

1993 年 ,Etymotic Research 公 司 研 发 了

SIN(speech in noise) 测试 [7], 目的是为了比较患

者在使用多种助听器处理策略时为达到相同的言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北京 100853

作者简介:郗昕 博士 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临床听力

噪声下的言语测听——评价助听器效果的重要手段

Hearing in noise test: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evaluating the effects of hearing aids

■郗 昕

XI Xin

【中图分类号】R7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933(2008)06-0027-03

综 述

2�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08 第 6 期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语识别率所需要的信噪比。以句中关键词 ( 每句

5 个 ) 计分 , 接近正确的答案算半分 , 言语识别

率为 50% 时的 SNR 记为 SNR50。噪声选用 4 人 (3

男 1 女 )Babble 噪声 ; 语句选自美国电子和电气

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语句库中的前 360 句 , 所有语句分

成 9 块 , 每块 40 句再分成两部分 , 分别对应于 70

dB HL 和 40 dB HL 以模拟大声和小声交谈的情况。

在这两种言语强度下 ,每隔 5句 ,信噪比按 15 dB、

10 dB、5 dB、0 dB 逐渐降低 ,计算各信噪比下的

言语识别率 , 绘制 P-I 函数曲线 , 获得 SNR50。两

部分共 40 句的测试大约需要 24 分钟。

在对词表的等价性进行了验证之后 ,Cox

将语句重新编排成 4 块 , 每块含 80 句 , 称为

RSIN(revised SIN), 表间的等价性增强 ,SNR50 有较

窄的置信区间。但其耗时较长 , 因而 2004 年又推

出了 QuickSIN[8]。经过严格筛选 , 从 IEEE 语句库的

后 360 句中选出 72 句 , 构成 12 张标准表 , 每表 6

句 ,每句分别对应 25 dB、20 dB、15 dB、10 dB、

5 dB、0 dB。可在一两分钟内估算出 SNR 的损失 ,

计分简便 , 易于临床操作 , 所选语句和噪声有很好

的表面效度,并且还为正常和高频听力损失的受试

者各自配置了 2到 3对的等价性词表。

因 BKB(由 3 名研发者 Bench,Koval 和 Bamford

的姓氏英文首字母命名)句表是英美比较常用的儿

童语句测试材料 ,Etymotic Research 为照顾儿童的

言语认知程度而改用 BKB 语句 , 又推出了 BKB-SIN

语句测试。它共有 18 对等价性的句表 , 每表含 10

句 , 首句含 4 个关键词 , 其余含 3 个关键词 , 依次

对应+21 dB、+18 dB、+15 dB、+12 dB、+9 dB、

+6 dB、+3 dB、0 dB、-3 dB、-6 dB。

2.3 HINT 测试

1994 年 ,Nilsson 和 Soli[9] 发展了噪声中听觉

(hearing in noise test,HINT) 测试。设计 HINT 的

目的是要测试在安静和嘈杂环境下的句子的言语

识别阈 (sentence speech reception threshold,sSRT)

和 SNR50。HINT 测试总共有 250 个语句 , 选自英国

BKB 句表。所用句子都是十分常见的简单句 (6 ~ 8

个词 ), 如“你感觉怎么样 ?”“今天天气看起来不

错”, 其语句难度相当于小学一年级的阅读水平。

分成 25 张音位平衡的句表 , 每表 10 句 ; 或者分成

12 张、每表 20 句的等价句表。HINT 采用数字技术

录音处理 , 英文版 HINT 的发音人为男性 , 语句之

间在自然度、长度和可懂度方面是均衡的。言语识

别阈或 SNR50 定义为 50% 的语句识别率所对应的

言语声强或 SNR。

HINT 的计分以整句为单位 , 比用关键词计分

有更好的表面效度 , 能更真实地体现日常言语交流

情况 ; 但要使测试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敏感度 , 就

要增加测试项的内容 , 这势必会延长测试时间。另

外 ,HINT 采用的噪声具有和语句一致的长时频谱 ,

噪声的变异度降低使得测试的信度提高 , 但它反过

来又不如 Babble 噪声更能代表日常环境噪声。

3 中文版噪声下言语测试材料的发展

3.1 MHINT 测试

2004 年 , 香港大学黄丽娜教授与美国 HOUSE

耳研所的 Soli 教授 , 联合北京市耳研所刘莎等发展

了中文粤语和普通话版的 HINT 测试 [10], 成为第一

个标准化的噪声下中文言语测试材料 , 目前已实现

了商品化。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应用 , 发现对于老

年及儿童听力障碍患者而言 , 其所选用的语句 ( 每

句 10 个字 )显得过难了。

3.2 HOPE-MSIN 测试

2006 年 , 解放军总医院在澳大利亚国家听觉

实验室的协助下 ,设计出中文噪声下语句测试材料

(Mandarin Sentence in Noise,MSIN)。该句表的特

点是HOPE(Homogeneity of Perception Emphasized),

即对语句中的每一关键词在噪声中识别的难易程

度逐一进行了同质性的调整 [11], 从而使得该表对

助听器或人工耳蜗降噪技术所带来的患者识别率

的提高 , 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该表语句选自北京市 4 ~ 5 岁儿童的口语语料

库 , 经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聋儿老师挑选出普

遍适用的语句 , 由男性播音员以稍缓的语速朗读 ,

数字化录音并进行后期声学处理 ( 频谱、强度、间

隔、校准音等 ), 噪声选用 4 人同时交谈下的嘈杂

语噪声。基于第一轮 48 名耳科正常人的数据 , 逐

一调整语句中每一关键词的信噪比 , 使其在噪声下

识别的难易程度具有同质性。编排 32 张表 , 每表

10 句 ,50 个关键词。经正常成人和 4 ~ 5 岁儿童

临床验证表明,有 27 张表具有等价性 ; 总体信度

指标——临界差值为 27.2%( 成人 )、24.6%( 儿

童 );50% 言语识别率所对应的信噪比为 -5.9

dB( 成人 )、-2.0 dB( 儿童 ); 测试的敏感度指

标——心理测量函数的斜率为22.3%/ dB(成人)、

15.8%/ dB ( 儿童 )。

该套句表每张表的测试时间仅为 2 分钟 , 具有

良好的效度、信度指标和很高的敏感度 , 可为国内

综 述

2�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总第 31 期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 of Hearing and Speech Rehabilitation

收稿日期 2008-07-01

责任编辑 李 原

参考文献

[1] Wilson RH. Adding speech-in-noise testing to your clinical

protocol: Why and how? Hear J, 2004,57(2): 10-18.

[2] Kochkin. 10-years customer satisfaction trends in the US

hearing instrument market. Hear Rev, 2002,9(10): 14-16.

[3] Taylor B. Speech-in-noise tests: How and why to include

them in your basic test battery. Hear J, 2003,56(1): 40-45.

[4] Cullington HE, Zeng F-G. Speech recognition with varying

numbers and types of competing talkers by normal-hearing, cochlear-

implant, and implant simulation subjects. J. Acoust. Soc. Am.,

2008,123 (1): 450-461.

[5] Fikret-Pasa. The effects of compression ratio on speech

intel l igibi l ity and qual ity. Doctoral dissertati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niversity Microfilms, Ann Arbor, ML. 1993.

[6] Kalikow DK, Stevens KN, Elliott LL. Development of a test

of speech intelligibility in noise using sentence materials with controlled

word predictability. J Acoust Soc Am , 1977, 61: 1337-1351.

[7] Killion MC, Villchur E. Kessler was right partly: but SIN

test shows some aids improve hearing in noise. Hear J, 1993, 46(9):

31-35.

[8] Killion MC, Niquatte PA, Gudmundsen GI. Development of a

quick speech-in-noise test for measuring signal-to-noise ratio loss in

normal-hearing and hearing-impaired listeners. J Acoust Soc Am ,

2004,116(4): 2395-2405.

[9] Nilsson M, Soli SD, Sullivan JA. Development of the Hearing

In Noise Test for the measurement of speech reception thresholds in

quiet and in noise. J Acoust Soc Am ,1994, 95(2): 1085-1099.

[10] Wong LN, Soli SD, Liu S, et al. Development of two

versions of Chinese hearing in noise test: the Cantonese and mandarin

hearing in noise test.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5,12: 55-60.

[11] 郗昕, 赵阳, 冀飞,等. 嘈杂语噪声下汉语整句识别的

同质性研究.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08,6(1): 35-39.

综 述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是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管,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专业学术期刊。

国内统一刊号 CN11-5138/R,国际刊号 ISSN 1672-4933。

本刊以传播听力语言康复科学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为宗旨,设有专家笔谈、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康复教育、

康复论坛、综述、新技术与新进展、个案研究、专栏等有特色的栏目,为行业内提供全面的科技动态,为听力语言

康复事业搭建良好的学术平台,以促进国内外听力语言康复科学领域的科研成果交流,推动我国听力语言康复事业

的发展。

本刊为双月刊,大16开,80页,每年 6期。2009 年每期定价16.00 元,全年 96.00 元(含普件邮资)。国内外

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915,欢迎各单位及广大读者到全国各地邮局(所)订阅,也可向本刊编辑部直接订阅,款

到即寄杂志。

邮局汇款方式 收款人:《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社 地址:北京 9822 信箱 邮编:100029

银行汇款方式 单位名称:《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社

开户行 北京银行惠新支行

账 号 01090376000120105061055

联系电话:010-84639344

联系人:魏佩芳

助听器及人工耳蜗等临床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研究

手段。

随着我国听力语言康复事业的不断推进 , 会

有越来越多的噪声下言语测听材料应用到听力语言

康复的全过程 , 特别是用于比较不同助听策略的优

劣、选择适宜的人工耳蜗候选病例及追踪评估聋儿

的康复成效。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9 年征订启事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