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平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 - ir.hust.edu.twir.hust.edu.tw › bitstream › 310993100...

65
修平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 Hsiup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實習成果報告 Final Report of Practical Project 主題:協助教育訓練業務及導入訓練 品質評核系統-訓練機構版 實習單位:捷立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輔導老師:林建良老師 班級: 四年甲班 學生: 林姿均 學號: BI98020 一O一 十二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Jun-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修平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 Hsiup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實習成果報告 Final Report of Practical Project

    主題:協助教育訓練業務及導入訓練

    品質評核系統-訓練機構版

    實習單位:捷立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輔導老師:林建良老師

    班級: 四年甲班

    學生: 林姿均

    學號: BI98020

    中 華 民 國 一O一 年 十二 月

  • I

    摘要

    在經濟全球化、資訊科技時代以及企業整合併購風潮之下,企業為求生存及商

    業間競爭,面臨內部、外部各種壓力,種種因素下,對於專業顧問服務需求有逐年

    日益增加之趨勢,企業面對龐大的人力資源需求,各類管理顧問公司因此如雨後春

    筍般孕育而生,並有組織和系統的提供顧客所需的商品與服務,我所實習的捷立管

    理顧問有限公司就屬之內。

    此實習成果報告內容為展現暑期兩個月至企業實習之成果,透過這兩個月的實

    習歷程中,將在校所學的理論與實務做相互結合,並藉由實習來探討所學的理論是

    否與實務現況相互違背或有所差異,我所實習部門歸屬在經營管理專案課下設的教

    育訓練服務組,實習工作內容主要為協助公司各項人力資源發展訓練輔導專案、年

    度公開班訓練課程以及協助公司在今年導入訓練品質評核系統-訓練機構版做為實

    習的三大主軸項目。

    在處於知識經濟、多元快速變化的社會趨勢中,唯有充實自我、持續學習才能

    維持競爭優勢,也透過這兩個月的實習歷程,開始不斷增加自己的實力,進而累積

    實務上經驗,並試著勇於去挑戰自我極限,創造個人職場價值。

    關鍵字:管理顧問、教育訓練、人力資源發展、訓練品質評核系統

  • II

  • III

    致謝詞

    首先我要感謝系上安排暑期實習的機會以及辛苦奔波為我們與企業間進行媒

    合,讓我有機會可以進入企業裡學習,並在實習過程中做為我強而有力的後盾,支

    撐我堅持下去的力量。

    在實習成果報告審查的過程中,感謝諸位口試委員、指導老師以及系上老師:

    謝廷豪主任、林益永老師、林建良老師、黃衣莉老師、趙子文老師給予指導協助並

    提出具體寶貴的意見,使得本實習成果報告得以更加完善,對多位師長獻上誠摯的

    謝意。

    最後我要感謝在實習企業-捷立管理顧問公司實習的這段過程中,公司提供我

    安全無慮的實習環境,並感謝督導曾雅婷課長一路走來的悉心指導,以及捷立管理

    顧問公司的每一位主管同仁:洪士立總經理、吳麗芬副總經理、婉柔、承賦的照顧

    和包容,這兩個月的實習過程中,真的麻煩你們很多,非常謝謝你們。

    修平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林姿均謹誌

    民國 101年 12月

  • IV

    目 錄

    摘要……………………………………………………………………………………… I

    審查合格證明……………………………………………………………………………II

    致謝詞……………………………………………………………………………………III

    目錄………………………………………………………………………………………IV

    表目錄…………………………………………………………………………………… V

    圖目錄……………………………………………………………………………………VI

    第一章 實習產業……………………………………………………………………… 1

    產業簡介………………………………………………………………………… 1

    產業現況………………………………………………………………………… 6

    第二章 實習企業……………………………………………………………………… 8

    企業簡介………………………………………………………………………… 8

    公司組織…………………………………………………………………………10

    經營現況………………………………………………………………………… 11

    第三章 實習單位………………………………………………………………………12

    部門簡介…………………………………………………………………………12

    單位組織架構……………………………………………………………………12

    業務職掌與成員…………………………………………………………………13

    第四章 實習督導人員…………………………………………………………………14

    基本資料…………………………………………………………………………14

    實習督導範圍……………………………………………………………………14

    第五章 實習工作內涵…………………………………………………………………15

    工作項目與說明…………………………………………………………………15

    實習時程…………………………………………………………………………18

    第六章 實習心得………………………………………………………………………19

    實習成果…………………………………………………………………………19

    實習心得…………………………………………………………………………37

    建議………………………………………………………………………………40

    參考文獻…………………………………………………………………………………41

    附件………………………………………………………………………………………42

    校外實習工作報告………………………………………………………………42

    校外實習期中訪視考評表………………………………………………………53

    校外實習表現期末考評表………………………………………………………55

    校外實習照片……………………………………………………………………57

  • V

    表目錄

    表 1-1 顧問服務業之服務範圍…………………………………………………… 1

    表 1-2 管理顧問業分類編號系統………………………………………………… 2 表 1-3 台灣管理顧問公司成立時間……………………………………………… 4

    表 1-4 產業調查表………………………………………………………………… 6

    表 1-5 台灣管理顧問公司員工人數規模與顧問家數規模……………………… 7

    表 2-1 公司沿革…………………………………………………………………… 8

    表 2-2 公司經營現況……………………………………………………………… 11 表 5-1 實習工作內容……………………………………………………………… 15

    表 5-2 實習工作內涵預計與實際差異表………………………………………… 18

    表 6-1 出缺勤紀錄………………………………………………………………… 19

    表 6-2 協助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提升計畫系統登錄、回報、核銷紀錄………… 19

  • VI

    圖目錄

    圖 2-1 公司組織圖………………………………………………………………… 10 圖 3-1 部門單位組織圖…………………………………………………………… 12 圖 6-1 S-HR 系統登入畫面……………………………………………………… 15

    圖 6-2 協助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提升計畫系統畫面……………………………… 16

    圖 6-3 導入訓練品質評核系統-訓練機構版執行進度簡報…………………… 20

    圖 6-4 擔任課程助教照片………………………………………………………… 26

    圖 6-5 實習成果簡報……………………………………………………………… 26

  • 1

    第一章 實習產業

    第一節 產業簡介

    一、管理顧問業之定義

    1983年 Greiner在著作中「諮詢管理」(Consulting to Management, 1983)將

    管理顧問定義為「一群接受過特殊訓練且具有相當專業資格的人所提供給組織的諮

    詢服務,他們以客觀的、獨立的態度幫助客戶確認管理上的問題、分析問題、建議

    解決的方案,必要時提供協助,執行此解決方案」。

    「顧問」一詞從字義上解釋有諮詢服務、指導者的地位,就好像是老師、專家

    的代名詞,而顧問服務常指管理顧問方面的服務,由於管理多與企業或商業

    (business)有密切的關係,因此也常稱為企管顧問。

    而顧問服務產業包含的業務範圍十分廣泛,其業務範圍幾乎囊括企業管理所有

    的知識領域,如表 1-1所示。

    表 1-1 顧問服務業之服務範圍

    功能別區分 特定管理顧問活動

    一般管理 策略規劃、組織診斷、企業形象、企業識別系統、公共關係、

    高階管理、跨國營運等。

    生產管理 設施規劃、廠房佈置、產能規劃、生產線最適化、時間動作研

    究、生產排程、存貨控制、現場改善、安全措施等。

    行銷管理 行銷研究、市場調查與分析、廣告管理、銷售預測、現金流量

    預測、投資建議、財務調度可行性研究等

    財務管理 審計查帳、會計制度、成本會計制度、預算制度、現金流量預

    測、投資建議、財務調查可行性研究等。

    人事管理 績效評估、福利制度規劃、薪資管理、人力資源規劃、教育訓

    練計畫、勞資關係、人力資源委外等。

    資訊管理 網站規劃與設計、軟硬體設備選擇與建議、系統分析與設計、

    管理資訊系統、決策支援系統、知識管理系統等。

    資料來源:資策會 MIC 經濟部 ITIS 計畫整理,2002年 5月。

    顧問服務產業的發展源自於「時間與動作研究」(time-and-motionstudy),此研

    究室在 1880年代末期對於砌磚步驟的研究,並成為日後「動作研究」的開端,泰勒

    (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9)把時間的觀念加入,成就了日後科學管理學派的

    理論基礎。

    Bedaux and Little 為顧問服務的先驅。Bedaux 藉著衡量工作品質進一步地改善

    時間動作方面的研究;而 Little更在 1881 年成立一間以他為名的全球最大顧問服務

    的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顧問服務需求大增,所以使得顧問服務公司快

    速發展,Mckinsey等大型顧問服務公司即在此時成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面

    臨戰後的經濟重建,以致於各個行業都需要商業經營的知識與技術,使得顧問產業

    逐漸成形。

    在 1983年時 Greiner and Metzger在其“Consulting to Management”著作中「管理

  • 2

    顧問」定義為「一群接受過特殊訓練且具有相當專業資格的人所提供給組織的諮詢

    服務;他們以客觀獨立的態度幫助客戶確認管理上的問題,分析問題,建議解決方

    案,必要時並提供協助,執行此解決方案」。而在台灣的行政院主計處所編的「中華

    民國行業標準分類」(民 80年 8月)將「管理顧問業」定義為「凡從事對個人、公

    司行號或機關團體提供企業管理及有關問題研討顧問之行業均屬之」。(陳智德,

    2002) ,如表 1-2所示。

    表 1-2 管理顧問業分類編號系統

    分類編號 行業名稱

    大類 中類 小類 細類

    M 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

    70 企業總管理機構及管理顧問業

    702 管理顧問業

    7020 管理顧問業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行政院主計處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第九次修訂

    二、管理顧問業所提供之服務:

    中華民國服務業經營活動報告在 2003 年所做調查,將管理顧問業所提供之服務

    分類如下:

    (一)企業經營診斷、指導。

    (二)企業經營策略顧問、諮詢。

    (三)管理制度設計、指導、執行。

    (四)管理新知的引進、交流與推廣。

    (五)巿場調查及投資評估。

    (六)經營管理電腦化設計、指導、執行。

    (七)優良制度的觀摩、考察。

    (八)經營者及員工的教育訓練等。

    顧問業所提供的服務依管理功能分類為研究發展、人事管理、銷售管理、財務

    管理、生產管理、組織管理以及行銷管理等顧問工作(張筱貞,1995)。另近年 ISO

    (國際標準組織)所倡導之品質認證工作在世界掀起一股潮流,台灣許多管理顧問

    公司亦將所提供之服務,依是否需經第三者認證,區分為認證類及非認證類兩大類,

    所謂認證類即 ISO 9001、ISO 13485、ISO 14001、TS16949、QS 9000、OHSAS 18001、

    TL 9000、HACCP、SA 8000,而非認證類的服務就如同企業功能的輔導改善等。 企業界尋求管理顧問的原因有人說管理顧問就像是企業的醫生,病人生病,醫生

    就是要去診斷為什麼,再對他的病情下藥,而企管顧問也是診斷企業的問題並提出

    各種建言。Maister (1982)認為「專業(expertise)、經驗(experience)以及效率

    (efficiency)」是企業尋求管理顧問的原因。依據張筱貞(1995)的整理,企業界尋

    求管理顧問的原因有下列幾點:

    (一)尋求專業的知識與技術

    (二)提供全新的觀點和意見

    (三)獲取客觀、獨立的判斷與建議

    (四)縮短執行所需的時間

  • 3

    (五)基於短期、臨時的需要

    三、管理顧問業之歷史沿革

    關於管理顧問業的歷史,依據張筱貞(1995)、陳智德(2002)及財團法人資訊

    工業策進會(2002)等的整理,管理顧問業的發展可分為以下幾個時期:

    (一)20世紀前

    管理顧問業的發展從工業革命後科學管理開始,興起的 1880 年代,為了追求效

    率、節省資源、提高生產力,而十分盛行的動作與時間研究。

    (二)1910~1950 年代

    1914年 Booz Allen & Hamilton 在紐約成立,是為管理顧問的濫觴。隨後 30、40

    年代管理顧問業成長的十分快速,不斷有新的管理顧問公司陸續加入戰場。

    (三)1950~1970 年代

    1950、60年代一些小型企管顧問公司紛紛設立,此時最重要的是首次出現的策

    略顧問公司,這類型的公司專門為企業的高階主管(CEO)提供所謂的策略規劃。

    1960年代還有一項重要的發展則是大型會計師事務所開始跨入管理顧問業的行

    業。由於傳統的稅務及審計的巿場已達到飽和,會計師事務所不得不另外拓展新的

    業務。

    (四)1970~1980 年代

    1970年代管理顧問業有了新的轉變:一是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的引進,開啟了管理顧問的另一片天地;二是包括政府以及一些大型公司開始

    自行設立內部的管理顧問部門(internal consulting divisions)。IT顧問的出現,代表

    著管理顧問由原先偏重於診斷、分析的規劃功能,轉而朝向整合企業內部軟硬體的

    執行層面。

    (五)1980~現在

    1980年代到今天,管理顧問又經歷了幾次重要的發展。80 年代初期,企業界刮

    起一陣購併(M&A)風。在這股風氣的影響下,許多專業性服務也興起一陣併購熱,

    而管理顧問業自是不落人後,紛紛展開併購的行動。90年代的管理顧問業也逐漸跨

    出國界,追隨客戶的腳步從事國際化的行為。它們之中有的是直接到當地投資,設

    立海外據點;有是則是以合資或授權的方式,與地主國顧問公司展開合作關係。

    張世麟、郭峰志、賴彩雲、林東輝、林詩雯以及李俞麟(2002)彙整國內顧問公

    司目前之實務運作狀況其相關資料整理如下,如表 1-3所示:

    (一)第一階段(民國 44~69年)醞釀期

  • 4

    國民政府遷台後,致力於台灣島上之各項基礎民生建設,為因應基礎建設之需求,

    在民國 44年政府為推動第一次生產力活動成立中國生產力公司,台灣島上第一家正

    式管理顧問公司誕生。45年成立台灣省建設廳管理技術中心,專門辦理企業主管人

    才的在職訓練。52年成立金屬工業發展中心,專門從事金屬工業發展顧問及訓練事

    宜。這段時間以來管理顧問業都是以政府協助企業的模式在運作。而在民國 53年第

    一家民營管理顧問公司「現代經營管理顧問公司」成立後,打破原本由政府掌控產

    業的情勢。61年政府頒布「職業訓練金條例」,執行職業訓練共濟金制度,更是使

    得管理顧問業的市場大為擴張,但惟獨至 63年取消共濟金制度,使得管理顧問業陷

    入低迷。

    (二)第二階段(民國 70~74)導入期

    民國 67年政府全面針對電子精密工業推動第二次生產力運動,原本的管理顧問

    業有了結構性的調整。68年起台灣景氣逐漸恢復,企業對管理顧問的需求漸增且更

    多樣化。

    (三)第三階段(民國 75~87年)成長期

    民國 73年起政府第三次提高生產力運動展開,自此時開始,企業對於專業管理

    顧問的需求,在質與量上均大幅成長。為供應此需求 74年第一屆管理顧問師養成講

    座開課以培訓大量的管理顧問人才,為因應此成長,76年中華民國經營管理顧問協

    會成立,惟獨因為管理顧問業產業形勢的特殊,經營方式一直不彰(規模小,流動

    大)。

    (四)第四階段(民國 87~90年)成熟期

    民國 87開始台灣面臨一連串的經濟問題,許多的產業紛紛面臨危機及外移,市

    場的競爭篩選度變高,許多經營不適的管理顧問公司慘遭淘汰。

    表 1-3 台灣管理顧問公司成立時間

    成立年度 顧問家數 百分比

    民國 34年以前 -

    民國 35年∼39年 -

    民國 40年∼49年 1 約 0.214﹪

    民國 50年∼59年 4 約 0.857﹪

    民國 60年∼69年 74 約 1.495﹪

    民國 70年∼79年 431 約 8.712﹪

    民國 80年∼89年 1354 約 27.370﹪

    民國 90年 252 約 5.093﹪

    民國 91年 444 約 8.975﹪

    民國 92年 463 約 9.359﹪

    民國 93年 537 約 10.855﹪

    民國 94年 680 約 13.745﹪

    民國 95年 707 約 14.291﹪

    合計 4947 100﹪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008)。

  • 5

  • 6

    第二節 產業現況

    藉由此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與管理顧問業的比較,以瞭解目前在管理顧問

    業在企業單位數、從業員工人數、以及各項費用收入與支出,進一步明確化該產業

    產值、就業人口及市場未來商機,如表1-4所示。

    表 1-4產業調查表

    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 管理顧問業 比率

    年 底 企 業

    單 位 數

    (家)

    40,719 4,947 12.15%

    年 底 從 業

    員 工 人 數

    (人)

    179,356 32,556 18.15%

    年 底 使 用

    土 地 面 積

    (平方公尺)

    1,726,689 133,279 7.72%

    年底使用建築

    物樓地板面積

    (平方公尺)

    4,395,705 764,509 17.39%

    全 年 各 項

    收 入 總 額

    (千元)

    379,934,158 61,140,082 16.09%

    全 年 各 項

    支 出 總 額

    (千元)

    334,368,704 55,015,394 16.45%

    全年原材物燃料

    及水電耗用價值

    (千元)

    55,210,467 2,475,414 4.48%

    全 年 勞 動

    報 酬 支 出

    (千元)

    114,724,364 20,106,662 17.53%

    全 年 生 產

    總 額

    (千元)

    372,768,894 58,840,064 15.78%

    全 年 生 產

    毛 額

    (千元)

    180,837,383 29,985,317 16.58%

    年底實際運用

    資產淨額

    (千元)

    551,750,408 106,343,078 19.27%

    年底實際運用

    固定資產淨額

    (千元)

    327,742,276 56,674,909 17.29%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008)

  • 7

    根據表1-5顯示,台灣管理顧問公司規模普遍較小,以未滿 5 人以下為最,

    佔約 80.392%,其次為 5 到 9 人組成的公司,佔約 10.835%,說明台灣顧問公司在

    員工人數與顧問家數規模的成長變化。

    表1-5 台灣管理顧問公司員工人數規模與顧問家數規模

    員工人數 顧問家數 百分比

    未滿 5人 3, 977 約 80.392﹪

    5∼9人 536 約 10.835﹪

    10∼19人 230 約 4.649﹪

    20∼29人 60 約 1.212﹪

    30∼39人 24 約 0.485﹪

    40∼49人 24 約 0.485﹪

    50∼99人 62 約 1.253﹪

    100∼199人 18 約 0.363﹪

    200∼299人 9 約 0.181﹪

    300∼499人 2 約 0.040﹪

    500∼999人 4 約 0.080﹪

    1, 000人以上 1 約 0.020﹪

    合 計 4947 100.00﹪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2008)

  • 8

    第二章 實習企業

    第一節 公司簡介

    一、公司沿革

    捷立管理顧問公司自 2007年創立至今,已累積了五個年頭,一直秉持著專業、品質、

    承諾、誠信為經營方針,致力落實以顧客為導向之服務,並具有完善且紮實的市場

    策略、專業經營團隊及顧問群,在業界深得顧客的信賴與一致的好評。如表 2-1所

    示。

    表 2-1公司沿革

    年份 重要事件

    2007.05 由創辦人洪士立先生設立,資本額 NT$450 萬元,公司取名捷立管理顧

    問有限公司。取得英特內 eHR 系統經銷。

    2008.05 營業項目增加製藥、食品、化妝品業 GMP 顧問輔導。

    2009.01 營業項目增加 HR 及教育訓練委外服務。

    2009.12 輔導客戶百歐仕科研股份有限公司榮獲職訓局 98 立即充電計畫績優廠

    商。

    2010.11

    輔導彰化基督教醫院等 13 家客戶,榮獲職訓局評核 2 家銀牌、3 家銅

    牌、5 家通過門鑑標準、3家「微型訓練-訓練總經費 14萬以下」皆獲得

    最高補助比例 70%。

    2011.11 輔導榮富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 4家客戶,榮獲職訓局評核 1 家銀牌、2 家

    銅牌、1 家通過門鑑標準肯定。

    2011.12 捷立輔導頂郁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行政院衛生署自願性化粧品優良

    製造(GMP)查核及取得證明書。

    資料來源:整理自捷立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營運計劃書,2012

    二、經營理念

    (一)願景:

    成為中部地區 HR 及 GMP 最大與最專業的輔導顧問服務業者。為實現此一願景,我

    們必須做到:

    1.捷足先登

    洞悉產業脈動,提供企業管理整體解決方案。

    2.立竿見影

    以 e化管理系統及資訊科技為核心,追求與創造企業卓越績效。

    (二)核心價值與經營理念

    1.誠信務實

  • 9

    對客戶重承諾,做出承諾,必定全力以赴;對同業合法競爭,尊重同業智財權;對

    員工以和為貴,重視品德才能。

    2.品質創新

    創新是捷立成長的動力。停止創新,將很快的面臨沒落與失敗,在企劃、行銷、管

    理等各方面,積極建立與累積公司的智慧財產權。品質是捷立員工的責任,而「客

    戶滿意度」就是「品質」,本著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態度,隨時檢討,務求改善,

    追求並維持「客戶全面滿意」。

    3.視客戶為夥伴

    客戶是捷立的夥伴,優先考慮客戶的需求,客戶的成功是捷立公司的成功。努力與

    客戶建立深遠的夥伴關係,並成為客戶信賴且賴以成功的長期重要夥伴。

    4.利益均霑

    員工及股東是捷立重要的組成份子,給員工一個在同業平均水準以上的福利,讓股

    東得到平均水準以上的報酬。公司的成長得力於社會,我們要盡能力回饋社會。

    資料來源:摘錄自捷立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官網,2012

  • 10

    第二節公司組織

    捷立管理顧問公司在組織上主要是以功能型的組織型態組成的,依照各個部門

    所執行的工作性質來建置的,每個部門都有其明確的工作職掌和一個明確的主管,

    是屬於典型的金字塔結構並且層級分明,如圖 2-1所示。

    圖 2-1 公司組織圖

    資料來源:整理自捷立管理顧問有限公司,2012

  • 11

    第三節 經營現況

    捷立管理顧問公司成立於 2007年 04月,一路走來一直以穩健方式來經營,並

    深耕企業 HR 及製藥、食品、化粧品 GMP 領域,且提供多項管理顧問服務及 SHR

    系統產品,如表 2-2所示。

    表 2-2 公司經營現況

    公 司 名 稱 捷立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成 立 日 期 2007年 04月 26日

    產 業 類 別 顧問服務業

    登 記 資 本 額 NT$ 450萬

    實 收 資 本 額 NT$ 450萬

    負 責 人 洪士立

    公 司 人 數 10人

    產 品 或 服 務 1. SHR 系統銷售與導入服務

    2. 人力資源外包服務

    3. 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顧問服務

    4. GMP 軟硬體輔導服務

    5. 行銷與營業管理顧問服務

    6. 人力派遣服務

    資料來源:整理自捷立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營運計劃書,2012

  • 12

    第三章 實習單位

    第一節 部門簡介

    經營管理專案課統籌公司各項產品之規劃、分析、執行及查核缺失改進。下設

    管理制度服務組、教育訓練服務組、SHR 系統導入服務組,在教育訓練服務組所負

    責的工作內容主要為各項人力資源發展訓練輔導專案和年度公開班進行規劃、設

    計、執行、查核及成果。

    第二節 單位組織架構

    公司組織依業務性質與實際需要設課,課以下設組,分別負責辦理各項事務,

    經營管理專案課下設管理制度服務組、教育訓練服務組、SHR 系統導入服務組,如

    圖 3-1所示。

    圖 3-1部門單位組織圖

    資料來源:整理自捷立管理顧問有限公司,2012

  • 13

    第三節 業務職掌與成員

    一、實習單位業務職掌

    (一)教育訓練服務組

    1、各項人力資源發展訓練輔導專案服務。

    2、年度公開班訓練課程規劃、訂價、推廣、執行與分析檢討。

    3、協助行銷推廣組業務推展。

    4、單位作業標準書之制修訂、宣導、執行及管理。

    5、其他臨時交辦事項。

    二、實習單位成員

    (一)教育訓練服務組

    1、組長:曾雅婷

    (1)審核各項人力資源發展訓練輔導專案內容。

    (2)審核年度公開班訓練課程規劃、訂價、推廣、執行進度,主席檢討會議。

    (3)追蹤協助行銷推廣組業務推展狀況。

    (4)審核單位作業標準書之制修訂、宣導、執行及管理。

    (5)交辦其他臨時事項。

    2、經辦人員:田婉柔

    (1)執行各項人力資源發展訓練輔導專案服務。

    (2)年度公開班訓練課程規劃、訂價、推廣、執行,並製作檢討會議簡報進行分析

    檢討。

    (3)協助行銷推廣組業務推展。

    (4)單位作業標準書之制修訂、宣導、執行及管理。

    (5)執行組長交辦其他臨時事項。

    3、實習生:林姿均

    (1)協助各項人力資源發展訓練輔導專案服務。

    (2)協助年度公開班訓練課程執行,並參與檢討會議。

    (3)協助行銷推廣組業務推展。

    (4)協助單位作業標準書之制修訂。

    (5)執行組內其他臨時交辦事項。

  • 14

    第四章 實習督導人員

    第一節 基本資料

    一、姓名:曾雅婷

    二、職稱:經營管理專案課-課長

    三、專長:

    人力資源資訊系統建置

    訓練品質評核系統相關輔導

    標準作業程序(SOP)之規劃與建置

    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管理制度建立

    四、學經歷

    國立暨南大學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系碩士

    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學士

    人事行政局地方研習中心訓練發展管理師證照

    國家考試就業服務乙級技術士證照

    第六屆人力資源管理師專業認證合格

    英國劍橋國際學院 8104(國際二級)講師

    永信藥品集團管理部人資專員

    英特內 S-HR 系統導入顧問

    第二節 實習督導範圍

    一、帶領實習生瞭解實習機構的企業文化及實習單位的核心任務。

    二、協助實習生瞭解實習機構實務工作的方法

    三、增進實習生培養實習機構實務工作之技能

    四、培養實習生從事實習機構實務工作之志趣

    五、協助實習生熟悉各項人力資源發展訓練輔導專案。

    六、帶領實習生進行年度公開班訓練課程執行與分析檢討。

    七、協助實習生單位作業標準書之制修訂。

    八、交辦其他臨時事項。

  • 15

    第五章 實習工作內涵

    第一節 工作項目與說明

    在為期兩個月的暑期實習中,公司會以專人帶領、講述、綜合演練以及實務操

    作等方式進行各項實習工作項目的指導,並依照公司業務,來進行實習工作內容的

    比重分配,如表 5-1所示。

    表 5-1 實習工作內容

    編號 工作項目 內容比重

    (%)

    1 考勤規定、S-HR 系統使用 5

    2 協助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提升計畫 50人以上簡介、系統操作 15

    3 協助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提升計畫 50人以下簡介、執行方式 15

    4 協助導入訓練品質評核系統-訓練機構版 15

    5 協助公開班課程-青少年領袖研習營 10

    6 擔任委訓課程助教、助教職前訓練 15

    7 基礎課程-企業人職場倫理 5

    8 參與業務會議、檢討會議 5

    9 其他-例行事務、交辦事項 5

    10 實習計劃書產出、總結報告 10

    ㄧ、考勤規定、S-HR 系統使用

    瞭解公司內部目前現有的考勤規定,並依照勞動基準法、勞工請假規則、性別

    工作平等法、勞工安全衛生法、天然災害發生事業單位勞工出勤管理及工資給付要

    點、天然災害停止辦公及上課作業辦法等法源實施,且結合公司引進的一套 S-HR

    系統進行使用。

    圖 6-1S-HR 系統登入畫面

    資料來源:整理自捷立管理顧問有限公司,2012

    二、協助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提升計畫輔導專案簡介、系統操作

  • 16

    瞭解目前公司在協助企業申請 50人以上人力提升輔導專案的目的、作法、申

    請作業的說明,以及學習協助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提升計畫系統登錄、回報、核銷操

    作的步驟和方法。如圖 6-2所示。

    圖 6-2協助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提升計畫系統畫面

    資料來源:整理自捷立管理顧問有限公司,2012

    三、協助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提升計畫 50 人以下簡介、執行方式

    瞭解公司目前在進行的協助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提升計畫 50 人以下簡介、課程前

    中後的執行方式,協助企業如期開課並產出相關課程文件表單。

    四、協助導入訓練品質評核系統-訓練機構版

    瞭解公司要導入訓練品質評核系統的目的、效益,並透過專案會議來聚焦、凝

    聚共識,再根據訓練機構版評核指標項目進行佐證資料的籌備,如期申請評核並且

    通過,成為等級銅牌以上的優質辦訓單位。

    五、協助公開班課程-青少年領袖研習營

    瞭解公司目前開辦的公開班課程主題、內容以及課程前中後的執行方式、流程,

    並協助課程進行。

    六、擔任委訓課程助教、助教職前訓練

    透過課程助教的職前訓練,學習增強口語表達能力以及與人溝通協調的進階能

    力,並進而瞭解公司目前在與企業合作的委訓課程內容、課程前中後的執行方式、

    流程,協助企業如期開課並產出相關課程文件表單。

    七、基礎課程-企業人職場倫理

    透過這門課程瞭解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工作彼此的互動關係,由於各行各業的

    屬性及要求不同,因此不同行業間也可能會有不同的職場倫理。

  • 17

    八、參與業務會議、檢討會議

    藉由每一次參與業務會議、檢討會議的過程中,學習掌握每一次的開會重點、

    主持會議的流程、技巧。

  • 18

    第二節 實習時程

    在與實習公司媒合成功後,開始與指導老師、實習督導人員三方進行實習內容

    的討論以及實習時程的規劃,並在兩個月的實習歷程中確實記錄實際實習的時程、

    內容,進而透過表單來比對實習前、實習後的時程差異,如表 5-2所示。

    表 5-2實習工作內涵預計與實際差異表 預計時程 實際時程

    週期

    項目

    七月 八月

    一 二 三 四 五 一 二 三 四 五

    考勤規定、S-HR 系統使用

    協助事業單位人力提升輔導專案 50

    人以上簡介、系統操作

    協助事業單位人力提升輔導專案 50

    人以下簡介、執行方式

    協助導入訓練品質評核系統-訓練機

    構版

    協助公開班課程-青少年領袖研習營

    擔任委訓課程助教、助教職前訓練

    基礎課程-企業人職場倫理

    參與業務會議、檢討會議

    其他-例行事務、交辦事項

    實習計劃書產出、總結報告

  • 19

    第六章 實習心得

    第一節 實習成果

    ㄧ、考勤規定、S-HR 系統使用

    經過為期兩個月的暑期實習後,依照公司內部的考勤規定以及法源依據,使用

    S-HR 系統所呈現出的實際出缺勤狀況。

    表 6-1出缺勤紀錄

    項次 實習期間 假別 出缺勤

    1

    101年 7月 2日至 101年 8月 31日

    遲到早退 0次

    2 曠職 0次

    3 產假 0次

    4 婚假 0次

    5 喪假 0次

    6 公傷病假 0次

    7 事假 0次

    8 公假 0次

    9 生理假 0次

    10 天災假 2次

    二、協助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提升計畫輔導專案簡介、系統操作

    協助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提升計畫系統登錄、回報、核銷等的實際操作情況。

    表 6-2協助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提升計畫系統登錄、回報、核銷紀錄

    項次 公司別 班數 課程登錄 課程回報

    1 榮富工業股份

    有限公司

    內訓:58班

    外訓: 0班

    登錄總時數:124 小時

    登錄時數達:82 %

    回報總時數:124 小時

    回報時數達:82 %

    2 德昌營造股份

    有限公司

    內訓:43班

    外訓:15班

    登錄總時數:403 小時

    登錄時數達:61 %

    回報總時數:403 小時

    回報時數達:61 %

    3

    財團法人臺灣

    省私立永信社

    會福利基金會

    附設臺中市私

    立松柏園老人

    養護中心

    內訓:16班

    外訓:0 班

    登錄總時數:49 小時

    登錄時數達:85 %

    回報總時數:49 小時

    回報時數達:85 %

    三、協助事業單位人力資源提升計畫 50 人以下簡介、執行方式

    為協助企業在人力資源提升計畫 50 人以下,相關需產出的課程文件、表單內容。

    (一)課前-訓練課程學員名冊

  • 20

    (二)課前-請假單

    (三)課中-學員簽到退及教學日誌

    (四)課中-訓練課程照片彙整表

    (五)課中-參訓學員意見調查表

    (六)課後-參訓學員訓後動態調查表

    (七)課後-事業單位訓練成效調查表

    四、協助導入訓練品質評核系統-訓練機構版

    導入訓練品質評核系統-訓練機構版執行進度報告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圖 6-3導入訓練品質評核系統-訓練機構版執行進度簡報

    五、擔任委訓課程助教、助教職前訓練

  • 27

    圖 6-4擔任課程助教照片

    六、實習計劃書產出、總結報告

    經過為期兩個月的暑期實習後,將在職場上所學到的知識、技能、態度和實際

    執行的工作內涵,轉化為一份實習成果報告,並透過簡報的方式來在公司內部與校

    內各進行發表,如圖 6-5所示。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圖 6-5 實習成果簡報

  • 37

    第二節 實習心得

    一、擔任委訓課程助教、助教職前訓練

    首先很開心能有這個機會在捷立管理顧問公司擔任課程助教,因為過去從未實

    務接觸過人力資源相關企業的工作,所以這個機會對我來說十分的難得也充滿了期

    待。透過 5/1 號一整天的職前教育訓練,讓我了解到要擔任一位稱職的課程助教並

    非容易,包含課前課中課後三部分的細節都得周全並且面面俱到,以及最重要的開

    場白,更是掌握整場氣氛帶動的關鍵之一,這對我而言是另一種新的挑戰,雖然過

    去曾在課堂上有上台的經驗,但面對不熟悉的人事物,難免心裡還是多了一份忐忑

    和緊張,但我相信透過努力練習也可以讓自己去克服它。

    這次職前教育訓練的課程,也讓我擁有另一個新的收穫,就是如何去享受工作

    所帶給自己的附加價值,過去對於工作的直接想法都只有著重於薪資的高低,從未

    仔細想過工作能帶給自己的附加價值是什麼,以及我們能為自己創造出甚麼價值,

    但透過這一整天的課程下來,讓我自己對於工作有了新的想法和體會,助教的角色

    雖然是配角,但卻是站在與客戶端接觸的前線,也是代表公司的整體形象,並且藉

    由助教課程日誌的紀錄,從另一個角度了解到整堂課程學員與講師的學習和互動情

    況,也能事後對於問題做追蹤改善,讓我體悟到在工作崗位上每個人的角色都是彼

    此緊緊相扣的。在最後一堂透過洪總經理課程的影片-共好,我從松鼠的身上學習

    到他對於自己該做的事情,努力不懈的精神,我也期許自己能在工作上找尋出自己

    的價值,樂在其中。

    二、2012/0702-2012/07/13 實習期間

    在剛進入公司時,生活習慣的調整上比較不習慣,可能是過去都習慣晚睡晚起,

    突然轉換成規律的生活模式,一時會有精神層面的撞牆期,不過日子卻過得格外充

    實。

    進來公司後,接觸到很多結合實務的專業知識,有些是過去曾修過的課程內容,

    但在真正接觸實務面時,才了解到若沒有持續學習,就算學過還是可能會忘的一乾

    二淨的,但從這樣的經歷中,我也體悟到為甚麼過去老師總會希望我們做筆記,因

    為人其實是很健忘的,不論在課堂或是職場上,都應該隨時準備筆記,謹記每一個

    學習或交辦事項的紀錄和重點。

    在進入公司的第一個週末,就接觸到公司的兩個共識營活動,從參與協助的過

    程中,我發現原來要辦一場活動所要準備的環節其實很廣,不過雖然感覺很廣,但

    其中確有一套流程在執行,也讓我了解到,單看一個小項目可能沒甚麼,但當每一

    個小項目結合起來卻是環環相扣的。也謝謝課長在每次活動或課程結束後,都會帶

    領我一同討論和心得分享與檢討,因為透過自己去消化吸收了,口說轉換出來的產

    物才是真的獲得的。也要感謝協助我的每位主管同仁,因為有你們的包容,才能讓

    我的不足加以去學習和改善。

    三、2012/07/16-2012/07/27 實習期間

  • 38

    轉眼間,進入公司已有了一個月,從這兩個禮拜接觸的工作內容中,對於做事

    的方法也有新的體悟和想法,像是在青少年領袖共識營課後寄送回函的作業流程

    上,就有去檢視自己為甚麼在檢核上會發生遺漏或錯誤,也從這過程中觀察和學習

    到主管們在做事的技巧和方法,除了去探討和確保每一項內容外,還能運用系統化

    的表格來檢視,不僅可以幫助自己在檢核的過程上更清楚,同時還能在呈報上層時,

    讓對方更容易檢視。

    最近在撰寫課程結案報告時,從不斷修正的過程中,讓我發現到細心在職場上

    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除了確保內容正確無誤外,也可以減少作業流程的時間,其中

    在課程日誌的撰寫上,透過婉柔的協助和幫忙下,讓我學習到除了透過文字的變化

    來豐富課程日誌內容外,對於講師在課程教學的用意也要跟課程內容做思考連結,

    這樣才能讓教育訓練達到真正的效果。

    在這一個月的實習過程中,除了學習公司的行政事務外,也不斷的為自己第一

    場課程助教開場做準備,經過這一個月在公司的演練和大家的建議、鼓勵下,學習

    到很多開場細節和不一樣的開場方法,也讓自己漸漸抓到了感覺,更有勇氣去嘗試

    不同的開場,雖然過去曾在課堂上有上台的經驗,但心裡難免還是多了一份忐忑和

    緊張,希望最後能夠克服緊張很順利成功。

    在這一個月的實習旅程中,也要感謝捷立每一位主管同仁的照顧,特別是課長

    和婉柔辛苦的幫忙協助,麻煩你們很多,謝謝你們。

    四、2012/07/30-2012/08/10 實習期間

    一轉眼,進入捷立已邁入了第二個月,在這兩個禮拜所接觸的工作內容裡,主

    要針對課程助教和導入訓練品質系統準備資料為主軸,其中在擔任課程助教的準備

    上,因為大家一次次的鼓勵和建議下,讓我在課程引言上,從原本單調無趣的開場,

    突破成為有互動和暖身活動的開場型式,這段練習的過程也讓我瞭解到,原來只要

    你願意去嘗試、挑戰自己,經過不斷地練習和調整也能發揮出自己意想不到的結果,

    在這一次次練習的過程中,也要謝謝婉柔傳授我經驗,讓我能有更多好點子,其中

    要特別感謝課長,在我陷入把開場引言練到一字不誤的迷思時,陪伴我一字一句的

    練習,讓我突破原有的思維,真的受益良多。

    在協助捷立導入訓練品質系統-訓練機構版的前置準備上,剛開始主要是先透過

    大量的資料收集,讓自己能迅速的瞭解這套系統可以帶來的效益和目標,以及收集

    過去的做法、指標,整合現有導入所需的準備內容,這看似容易的資料收集、整合,

    卻也是讓自己花最多時間和精神的,尤其是剛開始在進行時,因為過去在課堂上沒

    有好好的學習,所以對於這一方面的內容,並不是非常熟悉有概念,所以在整理的

    過程中,常常會陷入膠著、困境,自己都會覺得很迷惘沒有方向,但很謝謝有課長

    的指導和協助,讓自己能從無到有、一次次的找到方向,並且有目標和計畫的去執

    行, 尤其最後當回頭去看自己所收集、整理的資料後,雖然過程艱辛,但卻也同時

    帶給自己滿滿的成就感。

    五、2012/08/13-2012/08/24 實習期間

  • 39

    經過前幾個禮拜為擔任課程助教角色的練習,所設計和準備的課程引言、開場

    活動,終於在 8/18 正式登台亮相了,雖然在上場前一刻還是十分緊張,但在拿起麥

    克風時,卻彷彿腦中有跑馬燈般的浮現所要表達的內容,很順利的把自己所準備的

    內容完整呈現出來,很開心自己能成功完成這個任務,因為這同時也代表我自己更

    突破和成長了,感謝捷立每一位主管同仁的協助和指導,因為有你們的支持、鼓勵

    和教導,才能讓我更有信心去挑戰自己,謝謝你們。在這一次次的練習過程中也讓

    我學習到組織的重要性,因為如果可以在腦中架構出所要表達的大綱,那未來不論

    課程內容或講師怎麼去做變動,都能透過這樣一個組織架構的模式,來套用在每一

    場課程裡。

    在這兩個禮拜協助捷立導入訓練品質系統-訓練機構版的過程中,也親身去嘗試

    電子化歸檔、時程規劃和標準書的建置,雖然經過一次又一次的修正和調整,但也

    讓原本粗糙的內容一步一步的建置起來,過程雖然辛苦、緩慢,但每當自己完成一

    個階段時,都會從中得到成就和滿足感,不過從這次協助的過程中,也讓我得到一

    個經驗,即便是還在調整、建置的文件資料,在檢附給他人時也一定要做加以確認

    和檢查,才是對自己和他人的尊重,也謝謝捷立給予我這個機會去參與、學習,

    知識易學,經驗難得,唯有把握每一次學習的機會,全力以赴去做,才不會空留遺

    憾。

    六、2012 /08/27-2012/08/31 實習期間

    轉眼間,兩個月的實習日子進入了尾聲,剛開始還擔心兩個月的時間會太長,

    但真的進來後,才發現原來兩個月的時間有多短暫,不過這兩個月卻也足以帶給自

    己很多的改變,像是在協助擔任課程助教所做的開場,就突破我原有的思維,開始

    嘗試去做與他人互動的開場方式,讓自己原本覺得不可能辦到的事,而成功去做到

    了。以及過去在學校一直覺得很深奧的訓練品質系統,也透過這一次實習的機會,

    讓自己重新去認識、瞭解它,總經理說:投入就會深入,實習完後真的能深深體會

    到這句話,難與不難或許就在於會與不會之間,不願意去學永遠都覺得很難,雖然

    兩個月走來,常常卡關遇到大魔王,但是當努力過後成果展現時,就如經理說的:

    這是一種過程,經過這兩個月後,我也發現自己真的很享受這樣的過程,不過我想

    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對於學習的心態,除了盡心盡力的去完成每一件事情以外,把

    份內的工作當成是自己的事,就像課長常常將公司形容是自己的家,我想用這種心

    態就會更積極的去完成每一件工作。最後想在這感謝捷立每一位主管同仁的照顧、

    包容,這兩個月的實習過程中,真的麻煩你們很多,非常謝謝你們。

  • 40

    第三節 建議

    一、對系上的建議:

    在選定實習企業後,建議系上安排實習前企業與學生之間做定期拜訪,一方面能讓

    實習學生提早進入狀況,另一方面也能幫助企業提早瞭解實習學生的個體能力和情

    況,減少彼此的適應期。

    二、對學弟妹的建議:

    (一)在校期間多把握上台機會,訓練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因為機會只留給懂得

    把握的人;成功,是留給懂得付出的人。

    (二)隨身攜帶筆記本,因為人其實是很健忘的,不論在課堂或是職場上,都應該

    隨時準備筆記本,謹記每一個學習或交辦事項的紀錄和重點。

    (三)提升自己在實務能力的專長,多選修校內所開辦的電腦軟體應用課程、簡報

    技巧,把握每一次在校學習的機會。

  • 41

    參考文獻

    行政院主計處(2006)。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第十一次修定。2012年11月01日,取自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651814355571.pdf

    行政院主計處(2008)。95年工商及服務業普查報告-第十一次修定。 2012年11月01日,取自http://win.dgbas.gov.tw/dgbas04/bc2/ics95/GENERAL/CENSUS/Z2.txt

    捷立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官網(2012)。2012年11月01日,取自http://www.jieli.com.tw/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MIC與經濟部技術處智慧資本專案ITIS (2002),(資策會

    MIC,ITIS計畫),臺北,臺灣: 資策會MIC、經濟部技術處。

    陳智德(2002)。管理顧問業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研究。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張筱貞(1995)。台灣企管顧問業經營特質與國際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

    張世麟、郭峰志、賴彩雲、林東輝、林詩雯、李俞麟(2002)。管理顧問業策略分析

    暨中國生產力公司策略分析與研擬。輔仁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第三十六屆企業政策報告。台北:輔仁大學。

    Larry, G. & Robert, M. (1983). Consulting to manage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Hall.

    Maister, D. H. (1982). Balancing the professional service firm.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Fall, 15-29.

  • 42

    附件一

    校外實習工作報告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 49

  • 50

  • 51

  • 52

  • 53

    附件二

    校外實習期中訪視考評表

  • 54

  • 55

    附件三

    校外實習表現期末考評表

  • 56

  • 57

    附件四

    校外實習照片

  • 58

    一、期中訪視

    二、擔任委訓課程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