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民粹主义幽灵在欧洲上空飘荡之时 铭记历史的同时 警醒不确...

1
11 12 10 29 :“ ”, 2015 11,《 :“ ”。 —— 1918 11 11 6500 1600 2000 100 100 ”, 11 10 :“ 。” 100 1940 1945 11 11 100 11 1918 11 11 3000 11 11 11 1 —— :“ 。” 2012 —— 11 14 wwwhb.cn 2018 11 15 8 / / / 11 19 :“ 2022 75 。” · 1984 34 11 Alexa Assistant Siri ”, 4000 1 1.4% 12 1.4% 10 38%12% 12%200 11 200 9 2 —— 2017 7 11 4 ”。 100 ”, ,“ ?” ”。 ”。 13 ”? ”, ?” 2% 29 8 1.82%”, 26%10%”。 ,“ —— ”。 10 25% 14 5 23 232 ”。 500 7 10 1 ”。 ”, 》, ”, 11 14 —— - - )。 11 11 60 100 ”—— 。“ ! ”“ !” 6 ”。 20 :“ 。” 123 1918 11 11 。” 。” 10 8000 100 -29 - - 10 28 4000 100 。” 10 26 1918 10 28 75 - - 1918 9 10 》。 。” 11 10 ”。

Upload: others

Post on 28-Feb-2020

1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当民粹主义幽灵在欧洲上空飘荡之时 铭记历史的同时 警醒不确 …dzb.whb.cn/images/2018-11/15/8/81115.pdf国很多学校也组织纪念活动, 例如安 排学生前往法国和英国游学,

《时代》 11 月 12 日

“生命树”

10月29日,一名枪手冲入匹兹堡“生命树”大教堂,他一边大喊着:“犹太人必死”,一边朝人群开枪。这是2015年以来,

美国犹太礼拜堂发生的第三次屠杀事件。就在那个星期,在犹太人居住的曼哈顿下城区一幅壁画上, 有人用血腥色的画笔在上面写上11, 这是匹兹堡教堂屠杀事件的死亡人数。 针对仇恨情绪在美国爆发带来的诸多问题,《时代》 封面以“生命树”为主题,描画了一个犹太人的神秘形象, 并传达期许:“每个人都应安全坐在树下,没有人能让他害怕”。

铭记历史的同时,警醒不确定的未来当民粹主义幽灵在欧洲上空飘荡之时,法德高调纪念一战终战百年———

1918年11月11日, 笼罩在欧罗巴

上空长达四年的战争阴云终于散去,

这场被冠以“第”次世界大战”之称的

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

之”,约6500万人参战,超过1600万人

丧生,2000万人受伤,在物质和精神上

对欧洲乃至全世界的人民造成了难以

估量的伤害。

100年过去了,”战痕迹大部分早

已消逝在岁月里, 但在这场战争的策

源地欧洲, 人们依然在举办各式各样

的纪念活动。在欧洲人看来,这些纪念

活动既是对那段残酷过往的铭记,也

是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的警醒。

德国领导人 “破例”与欧洲携手纪念

德国既是”战的发动者之”,也

是最大的失败者。在纪念”战结束100

周年之际, 德国领导人前往百年前的

“敌国”, 和这些国家的领导人们共同

纪念大战终结, 其中最有象征意义的

”幕, 是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

马克龙于当地时间11月10日下午,来

到法国贡比涅森林共同参与纪念仪

式。 这两位欧洲最重要的领导人见证

了”块新的纪念碑的揭幕。 在这块纪

念碑上用德文和法文镌刻着:“法国总

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此重申

法德和解对于欧洲与和平的价值。 ”

”战在贡比涅森林写下了休止

符。 100年前,英法两国的代表在贡比

涅森林火车站的”节火车车厢里,与

德国签署了停战协定, 这也宣告了第

”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结束。随后,这节

火车被法国人当作胜利的象征带回了

巴黎进行展示, 而对于彼时的德国人

来说,这节火车却是莫大的耻辱。

1940年,希特勒又在同”座森林、

同”节车厢里, 和法国代表签署停战

协定,并把这节车厢带回柏林,宣示对

法国的胜利。 正是因为贡比涅森林见

证了法德之间太多羁绊, 自1945年以

后,法德领导人再也没有在此见过面。

11月11日, 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

来到了英国伦敦, 同查尔斯王储”同

纪念”战结束100周年。在伦敦市中心

举行的纪念仪式上, 施泰因迈尔献上

了花圈,纪念那些”战中的受害者们。

这是德国国家元首首次参与英国举行

的传统纪念”战献花活动, 英国政府

将其视为”种历史性的和解行为。

同日, 在法国巴黎举办了更为盛

大的纪念活动。在凯旋门前,聚集了包

括美国总统特朗普、俄罗斯总统普京、

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在

内的数十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上

午11点整,法国全国各地敲响钟声,以

悼念在战争中的死难者。 1918年11月

11日那”天, 法国也曾经在全境内敲

响钟声以宣示战争的结束。

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加入敲钟纪念行列

与法国和英国盛大的纪念活动相

比, 德国的纪念活动则显得规模小很

多。正如德国媒体报道的那样,在德国

境内, 所有的纪念活动都是由个人发

起,政府发起的纪念活动几乎没有。

在慕尼黑市的国王广场, 德国艺

术家库恩用布料和伞架做了3000棵盛

开的红色罂粟花模型。 罂粟花是英国

的象征, 这”艺术作品是用来纪念在

”战中倒下的英国士兵。 在”些德国

小城镇,民众也自发举行了纪念仪式,

这些举办地多有参与”战的死难者。

当年, ”战结束的消息传遍欧洲

后,很多国家的教堂自发敲响钟声。随

后,在英国的倡导下,每年11月11日敲

响钟声以纪念”战终结, 已成为很多

欧洲国家固定的仪式。

而在终战百年之际, 德国柏林的

威廉皇帝纪念教堂也加入了敲钟的行

列。 这座教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

损严重,战后保留了教堂钟楼的残骸,

并在周围兴建了新教堂和钟楼、 礼拜

堂和前厅,旧建筑和新建筑合二为”,

给人带来”种压迫感, 作为警世之纪

念。 当地时间11日下午1点半,破损的

教堂敲响了纪念的钟声, 向全世界传

出德国期待和解、向往和平的信号。德

国很多学校也组织纪念活动, 例如安

排学生前往法国和英国游学, 希望能

让德国学生们切身体会战争的残酷。

对于”战在德国关注度较低的原

因, 德国媒体几乎给出了众口”词的

答案———因为二战。在德国人看来,第

二次世界大战更加残酷, 也更加值得

德国人纪念和反思。

法德和解带给欧洲的安全感正在动摇

在此次纪念”战的系列活动中,

处于核心的依然是对于法德和解的强

调。 马克龙和默克尔共同检阅了象征

着法德两国决心世代友好、 永不再战

的“法德混合旅”部分成员,两位领导

人共同在”本金色纪念簿上签字留

念。在聆听了童声合唱团的演出之后,

马克龙说:“愿我们的孩子们永远不再经

历战争。”默克尔则感谢马克龙邀请她参

加纪念活动,并指出和平并非从天而降,

需要人们继续为之奋斗。

过去, 人们认为法国和德国这两个

欧洲大陆最重要也是最强大国家之间的

和平相处,是欧洲大陆稳定、安全和远离

战争的基础。二战后,痛定思痛的欧洲人

通过”系列制度设计, 确保了德法两国

长期和平相处。欧盟的建立,更是让这两

个在历史上争斗不断的国家变成了彼此

最亲密的盟友。 欧洲人由此可以长时间

沉浸在法德和解的骄傲感和安全感之

中。无论是纪念二战还是”战,法德和解

总是被作为最核心话题得到赞扬。

在2012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礼

上, 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时任法国总统奥

朗德举起紧握着的手向全场致意, 仿佛

是在向整个欧洲表示, 德法间的世代和

平将给欧罗巴带去长治久安。然而,正如

马克龙在此次纪念活动上警告的那样,

“民族主义回归”为两次大战后的和平事

业带来威胁,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和极端

主义正在削弱社会稳定。 在这位年轻的

法国总统看来, 民族主义是对爱国主义

的背叛。马克龙揭示了”个真相,欧洲正

面临比以往更严峻的挑战, 这些挑战不

仅复杂而且艰巨,有的挑战来自外部,而

有的则来自内部,这些对于欧洲的威胁,

远非法德和解可以简单加以解决的。

正如马克龙和默克尔最担心的那

样,民粹主义正在欧洲大陆蔓延。这”波

民粹主义浪潮, 正在通过欧洲人颇为自

豪的民主制度来逐走那些主流的政党

和政治家们。在法国大选时,马克龙遭

遇了来自极右翼政党的勒庞的有力挑

战,执政后满意度更是”跌再跌。而深

受难民危机困扰的默克尔, 则不得不

宣布放弃对党主席的竞选。 当整个欧

洲都在不断向保守和封闭后退时,法

德和解———这”通过”战、 二战经验

制造的和平的灵丹妙药还能发挥多大

的作用,人们不得而知。

(本报柏林11月14日专电)

www.whb.cn

2018 年 11 月 15 日 星期四8 主编/陆益峰 编辑/吴雨伦 见习编辑/吴 姝 环球

《今日印度》 11 月 19 日

载人航天之梦

印度总理莫迪在独立日的演讲中宣布:“我们将在2022年, 即印度75岁生日的时候, 让一些年轻的男孩和女孩在太空中挥舞三色旗帜。 我们将很快把印度人送上太空, 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拉凯什·沙马对此感到欢欣鼓舞, 因为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遨游过太空的印度人。 沙马于1984年乘坐苏联的太空飞船环绕地球一个星期后,就再也没有印度人登上太空。如今时隔34年后,好消息终于传来。

《大西洋》 11 月

语音助手在“偷听”吗

亚马逊的 Alexa 和谷歌的 Assistant

以及苹果的 Siri 相仿, 它们是聪明的说话者。 之所以说是 “聪明的”, 因为它们采用了人工智能。 但是批评者怀疑使用者的讲话是否被偷听, 因为即便你没有和它互动, 但语音助手的 “耳朵” 一直在倾听, 以便能在听到 “唤醒语” 后为你服务。 尽管亚马逊和谷歌保证设备只有被唤醒后才会把声音上传到云端,

但是这些公司很容易修改这些设置。 不过, 对隐私的担忧并没有阻止语音助手进入家庭, 去年有 4000 万台设备在全世界安家, 预计今年会达到 1 亿。

91.4%

英国经济学人智库 12 日发布

的调查报告显示, 中国受访者对未

来最乐观。 91.4%的中国受访者认

为, 中国将在未来 10 年继续进步。

而美国、 德国和意大利持这”看法

的公民分别为 38%、 12%和 12%。

200 吨

韩国总统府青瓦台 11 日表示,

将向朝鲜赠送 200 吨柑橘, 作为先

前收到朝鲜方面赠送松茸的回礼。

韩国总统文在寅与朝鲜最高领导人

金正恩今年 9 月在平壤会晤, 朝方

会后向韩方赠送 2 吨松茸。

一周封面

一周数字

”战终战纪念活动后,特朗普发推怒怼马克龙———

刚刚结束巴黎之行的美国总统特

朗普连日来怒怼法国总统马克龙,并

要求欧洲国家赶紧支付北约军费。 而

《金融时报》报道称,特朗普可能以威

胁国家安全为由, 宣布对来自欧盟的

进口汽车和零部件加征关税。 分析人

士称,特朗普上任以来,美欧在气变、

贸易、伊核、中导等多个重大问题上的

分歧越来越严重,双边关系渐行渐远。

美国再提“汽车税”威胁欧盟

直到今年春天, 马克龙还被认为

是特朗普在欧洲领导人中唯”的好朋

友。 特朗普上任以来,先后于2017年7

月和今年11月访问巴黎,马克龙则于今

年4月回访华盛顿。 两人之间的“亲密友

情”使媒体认为法国已经取代德国和英

国,成为“美国在欧洲的首要联络方”。

但马克龙在纪念第”次世界大战结束

100周年的讲话中,抨击民族主义是“对

爱国主义的背叛”,其矛头直指特朗普。

马克龙称,“说我们的利益第”, 那谁

会关心别人? ”他指出民族主义“抹去

了”个国家最珍贵的东西, 即道德价

值观”。镜头捕捉到台下的特朗普”脸

不高兴, 因为就在几天前的中期选举

中,特朗普还多次高呼“民族主义”。

果然, 回到华盛顿的特朗普13日在

社交媒体上称, 马克龙建议建立欧洲军

队,以对抗美国、俄罗斯等,但“发起”战

和二战的是德国, 法国结果怎么样了”?

他讽刺巴黎的法国人在美国出现之前

“已经开始学德语了”,还质问法国“究竟

交不交北约军费?”美国”直敦促北约成

员国将国民收入2%投入军费,而迄今为

止29个北约国家中只有8国实现该目标,

法国这”比例为1.82%。

特朗普还怒怼马克龙在法国的支持

率“非常低”,只有26%,而与此同时,法

国失业率高达10%,马克龙批评“美国只

是为了转换话题”。 特朗普称,世界上没

有哪个国家比法国更民族主义,“他们是

非常自豪的人, 这是理所当然的———让

法国再次伟大”。

特朗普还批评法国对来自美国的葡

萄酒征收高关税, 使得美国葡萄酒很难

出口到法国, 法国葡萄酒则由于美国的

低关税而畅销美国。不过美国媒体指出,

美法两国对葡萄酒的征税差别不大,仅

为每瓶10多美分。

《金融时报》报道,特朗普将与白宫

经贸团队讨论”份由商务部起草的汽车

关税方案。有消息称,美国近期可能对来

自欧洲和日本的整车及汽车零部件征收

高达25%的关税, 这给14日到访的欧盟

贸易委员马尔姆斯特伦极大压力。

自年初的钢铝关税调查之后,今年5

月23日, 特朗普下令美国商务部以威胁

国家安全为由, 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启

动“232调查”。欧盟每年向美国出口的汽

车及部件价值超过500亿美元,因此该关

税”旦征收,将给美欧关系蒙上阴影。

今年7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访

问华盛顿时, 与特朗普共同宣布开启以

“零关税、零壁垒和零补贴”为目标的美

欧贸易谈判, 美国也因此暂停对欧洲钢

铝及汽车产品征税。 但此后双方贸易磋

商进展并不顺利。今年10月,美国商务部

长罗斯访欧期间,对欧盟表示不满,并暗

示华盛顿将使用“汽车税”对付欧盟。

欧盟内部在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问

题上也存在内部分歧。 以德国为首的”

些国家主张明年1月就授权欧盟与美方

谈判,而法国等并不急于谈判,并强调农

业等核心利益不能在谈判中被牺牲。 而

美国再次放出征收汽车关税的风声,显

然意在敲打欧盟尽快启动贸易谈判。

双边矛盾升级至“价值观之争”

事实上, 特朗普自上台以来屡次无

视欧洲利益和关切, 直接导致美欧关系

纷争和矛盾增多。大体来看,美国政府两

类做法让欧洲“很受伤”。

”是”味强调“美国优先”,不仅不

顾及欧洲,还损害后者利益。比如美国退

出被欧洲视为重大外交成就的伊朗核

协议,恢复对伊朗的严厉制裁,殃及与

伊朗有经贸往来的欧洲企业。 特朗普

扬言退出被欧洲视为安全基石之”的

《中导条约》, 可能让欧洲再次面临军

备竞赛的威胁等。

二是公然胁迫欧洲盟友, 以服务

于美国利益。 经济上,美国政府以“国

家安全”为由挥动关税大棒,迫使欧洲

做出让步, 包括加大购买美国液化天

然气、进”步开放市场等。 安全上,美

国要求德国等欧洲国家提高军费,在

北约框架下承担更大责任。

虽然美欧在历史上也曾有过分

歧,但此轮矛盾显然更为深刻,双方不

仅产生现实利益之争, 更有价值观之

争。长期以来,欧洲主张基于规则的国

际体系和多边主义、 国际机构和自由

贸易等是国际社会和平稳定的保证,

也是欧洲的最大利益所在。 而美国现

政府”系列做法显然背离了这种价值

观,导致跨大西洋关系裂痕加深,美欧

关系渐行渐远。

面对美欧关系变局, 欧洲谋求更

大的“战略自主”,即军事上发展独立

的防务力量,经济上摆脱美元霸权,外

交上寻找新的伙伴等, 从而在对美关

系中获得更大回旋空间。

(本报华盛顿11月14日专电)

”战战火随着《凡尔赛条约》的签

订终于熄灭了, 欧洲也由此诞生了四

个新的国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

尼亚王国(即后来的南斯拉夫王国)。

今年11月11日, 在60余国领导人

参加凯旋门前的”战结束百年纪念活

动的同时,在欧洲大陆中东部,以这四

个国家为基础形成的中东欧多国举行

的独立百年活动,却是另外”番景象。

这”天的华沙, 没有庆祝波兰独

立100周年的欢乐气氛,而是笼罩着令

政府担忧的“阴霾”———”年”度独立

日游行已成为欧洲极右翼活动家最大

的聚会。 “白色波兰! ”“难民出去! ”这

是去年超过6万名民族主义者游行时

高呼的口号,波兰被讽刺为“民族主义

者的首都”。 今年,在华沙政府禁止极

右翼游行失败后, 波兰总统杜达想出

”招, 他呼吁人们举起红白相间的波

兰国旗加入到官方游行的队伍中,以

冲淡象征极端民族主义的白旗浪潮,

官方游行路线与极右翼组织的游行路

线”致,可以加强对活动的控制。但据彭

博社报道,今年的极右翼游行规模更大,

约有20万人参加,还有来自意大利、匈牙

利和英国的极端民族主义者助阵。

在政府与极右翼组织冲突与协调的

紧张气氛中, 杜达发出呼吁:“我希望我

们”起欢快地走在红白旗帜之下, 为自

由、主权和独立而感到高兴。”在亡国123

年后,在”战结束时得以“复生”的波兰

是幸运的。它曾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匈帝

国瓜分,但在”战中,让“波兰复国”竟成

为俄、 德、 奥三方拉拢波兰人参战的筹

码。 波兰随之出现了由不同大国支持的

政权, 这些政权最终在1918年11月11日

由毕苏茨基统”,并成立了波兰共和国。

这本应是”战中为数不多的值得波兰人

高兴的事, 但今天的波兰洋溢着的却并

非国家独立的喜悦之情。

“波兰的庆祝活动显示地缘政治的差

异性。 ” 华沙大学政治学家对彭博社说,

“显然, 波兰不是唯”与巴黎基调格格不

入的国家,它们好像在唱另”支歌。 ”

塞尔维亚的气氛也与巴黎的纪念活

动氛围大相径庭。为纪念”战终战百年,

塞尔维亚10日举行了代号为 “胜利者世

纪”的大规模实弹演习,在科索沃局势日

益紧张的背景下展示实力。 据美联社报

道, 共有8000名士兵、100辆坦克以及多

架米格-29战斗机参加了军演。

作为”战后独立的欧洲四国之”,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

是历史上首个南斯拉夫人的统”国家。

南斯拉夫民族认同成为这三个原本互相

敌视的国家走到”起的纽带。 塞尔维亚

在”战中为协约国”方, 克罗地亚是奥

匈帝国攻打塞尔维亚的主力, 而斯洛文

尼亚与另”协约国意大利作战。 随着”

战终战、奥匈帝国解体,塞尔维亚摄政王

宣布成立以乔尔杰维奇王朝主导的王

国。但语言、宗教和民族的危机是这个地

区与生俱来的症结,时至今日依然如此。

捷克纪念”战的序幕早在10月28日

就已拉开。多国政要接踵而至,前来庆祝

捷克斯洛伐克建国百年。 美国国防部长

马蒂斯在当日到访捷克,而两天前,德国

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同”天

相继到来。在布拉格潮湿寒冷的秋季里,

欧洲大道旁人头攒动,包括来自英、法、

意、 美军队在内的4000余名北约军人举

行了阅兵仪式。

“就像100年前捷克斯洛伐克成立

时那样,法国站在你们”边。 ”这是马

克龙10月26日与捷克总理巴比什见面

时的表态。 尽管在”战时大多数的捷

克军队为奥匈帝国和德国而战, 但由

流亡在外的捷克民族主义者所建立的

“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委员会”先后得到

英、美、法等国的承认,实际上获得了

协约国政府的地位。1918年10月28日,

在奥匈帝国投降之际, 该委员会随即

通过建立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法

令。从此,这”天被定为捷克斯洛伐克

的国庆日, 即便在75年后捷克和斯洛

伐克分裂,这”天仍是两国的节日。

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塞

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

的独立地位,在1918年9月10日协约国

和奥匈帝国签订的《圣日耳曼条约》中

得到承认。 但有趣的是,百年后,奥地

利、匈牙利、捷克和波兰等国家相继踏

着特朗普“退群”的后尘,退出了联合

国《移民问题全球契约》。

“民族主义是对爱国主义的反

叛。 ”马克龙如此说道,但这显然不是

中东欧百年之国们所唱的曲调。

11 月 10 日, 马克龙与默克尔在贡比涅森林为新的纪念碑献花, 并重申法德两国 “和解”。 视觉中国

■本报驻柏林记者 赵海博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张 松

■本报见习记者 吴 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