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粒子设施论坛(第一期) -...

13
综合粒子设施论坛(第一期) 时间:2019 年 10 月 29 日 地点:中山大学南校园哲生堂三楼报告厅 汇报人 主持人 08:0008:15 论坛开幕式 孙冬柏 08:1509:15 特邀报告: “梦之线”与固体宇宙中的 费米子 09:1510:15 特邀报告:同步辐射应用及展望 高兴宇 10:1510:30 10:3010:40 金属材料制备过程及性能的同步辐射 研究 俞宏英 10:4010:50 同步辐射 XRD/EXAFS/PDF 技术在发 光配位超分子中的应用 10:5011:00 同步辐射掠入射小角 X 射线散射原位 研究纳米材料复杂表界面结构及其动 力学演变过程 11:0011:10 同步辐射在能源材料领域的应用 李光琴 11:1011:20 氘代氮化硅光学材料的中子散射研究 余思远 11:2011:30 同步辐射 X 射线散射和衍射研究二维 聚合物的结构及结晶过程 郑治坤 11:3012:00 讨论交流

Upload: others

Post on 30-Dec-2019

12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综合粒子设施论坛(第一期)

时间:2019 年 10 月 29 日

地点:中山大学南校园哲生堂三楼报告厅

时 间 内 容 汇报人 主持人

08:00-08:15 论坛开幕式

孙冬柏 08:15-09:15 特邀报告:“梦之线”与固体宇宙中的

费米子 丁 洪

09:15-10:15 特邀报告:同步辐射应用及展望 高兴宇

10:15-10:30 茶 歇

10:30-10:40 金属材料制备过程及性能的同步辐射

研究 俞宏英

丁 洪

10:40-10:50 同步辐射 XRD/EXAFS/PDF 技术在发

光配位超分子中的应用 潘 梅

10:50-11:00

同步辐射掠入射小角 X 射线散射原位

研究纳米材料复杂表界面结构及其动

力学演变过程

张 鹏

11:00-11:10 同步辐射在能源材料领域的应用 李光琴

11:10-11:20 氘代氮化硅光学材料的中子散射研究 余思远

11:20-11:30 同步辐射 X 射线散射和衍射研究二维

聚合物的结构及结晶过程 郑治坤

11:30-12:00 讨论交流

12:00-14:00 午 餐

14:00-14:10 锂离子电池中离子输运与电荷转移的

同步辐射表征 卢 侠

高兴宇

14:10-14:20 原位电化学 XAS 在电催化水分解材料

结构解析中的应用 杨纯臻

14:20-14:30 原位同步辐射表征技术研究水系电池

材料储能机理 卢锡洪

14:30-14:40 使用同步辐射装置研究磁性纳米材料

中元素分布及性能 庄 琳

14:40-14:50 同步辐射&稀土发光材料 梁宏斌

14:50-15:00 量子信息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 李满荣

15:00-15:10 新型光电和催化材料研究对同步辐射

光源的测试表征需求 高平奇

15:10-15:20 X 射线吸收光谱在催化剂结构研究中

的应用 何晓辉

15:20-15:30 小分子晶体的结构相变 张伟雄

15:30-15:50 茶 歇

15:50-16:00 沸石分子筛研究中粒子设施的应用 姜久兴

王 为

16:00-16:10 粒子设施在核能材料及相关研究中的

应用 马显锋

16:10-16:20 中子散射与高能磁激发 姚道新

16:20-16:30 二维材料的声子物理与磁结构 罗 鑫

16:30-16:40 纳米尺度下二维结构相变问题研究 明方飞

16:40-16:50 应用小角中子散射谱探索高分子物理

中基础科学问题的体会 容敏智

16:50-17:00 硼中子俘获疗法靶向硼药的研究 梅 林

17:00-17:10

基于同步辐射光源技术进行肿瘤精准

治疗和心脑血管的大分子功能蛋白的

研究

张 擎

17:10-17:20 手性催化及脑神经系统药物先导化合

物的发掘 邱立勤

17:20-17:30 讨论交流

17:30-18:00

2019 级专项博士生培养计划汇报

王为、周燕、张鹏、卢侠、杨纯臻、李

满荣、高平奇、明方飞、张擎

孙冬柏

18:00-18:30 总 结 孙冬柏

18:30 离 会

嘉宾简介

论坛主持人:

孙冬柏,男,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

教授,北京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工程科技

委委员,上海光源第一届学术委员会委

员、第一届用户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

事工程材料腐蚀与防护、工程材料服役

性能评价与预测、同步辐射与中子散射

在材料中的应用、高超环境模拟与材料

性能评价以及电化学工程、非晶和纳米

(晶)材料制备、以及国家重大科技基

础设施和科技创新中心战略规划等方面的研究。现任国家重大

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总体专家组副组长、材料领域专

家组副组长,教育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新

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材料技

术专家组成员,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专家咨询组成

员。2007-2017 年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工程材料服役

安全研究评价设施”项目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总工程师。2017 年

12 月起兼任中山大学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建设指挥部总指挥。

特邀嘉宾:

丁洪,男,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研究员,1990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1995 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

校物理博士学位。1998-2008 年在美国

波士顿学院物理系历任助理教授、副教

授、正教授。2008 年至今为中科院物理

所的研究员。长期从事凝聚态物理的实

验研究,上海光源“梦之线”负责人,主

要利用光电子能谱研究高温超导体和拓

扑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机理。1996 年在铜基高温超导体发现

赝能隙,2008 年在铁基超导体中观察到 s-波超导序参量,2015

年在固体材料中发现外尔费米子,2017 年发现三重简并费米子,

2018 年在铁基超导体中发现马约拉纳零能模。已经发表 250 多

篇学术论文,被 SCI 引用超过 14000 次。1999 年获美国的斯隆

奖,2008 年入选首批国家“千人计划”,2011 年被选为美国物理

学会会士,2018 年“固体中发现外尔费米子”成果文章入选美国

《物理评论》系列期刊诞生 125 周年纪念论文集。

高兴宇,男,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

研究院张江实验室研究员。1991 年和

1994 年分别在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获得

学士和硕士学位,1999 年在德国马丁-路

德大学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2000 年

至 2010 年分别在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

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物理系从事博士

后和研究员工作,2010 年入选中科院

“百人计划”加入上海应用物理所,上海

同步辐射光源 X 射线衍射线站负责人,同时主持上海光源线站

工程中衍射散射线相关站建设工作。主要从事表面科学和材料

科学方面研究,包括磁性超薄膜和磁性纳米材料制备及定性;低

维度对物理性质的影响;有机分子薄膜和有机分子纳米材料制

备及定性;有机和钙钛矿光伏材料与器件;同步辐射技术 GIXRD,

XPS, UPS, PED, XAS/XANES, XMCD, XAFS, PEEM 等在表面科

学和材料科学的运用。迄今已在包括 PRL, JACS,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等在内的期刊发表论文 140 多篇。

特邀报告简介

报告主题:“梦之线”与固体宇宙中的费米子

报 告 人:丁 洪

报告摘要: 宇宙中遵守费米统计的费米子有三种:有质量的狄

拉克费米子、无质量的具有相反手性的外尔费米子、正反粒子

相同的马约拉纳费米子。在固体材料中的“宇宙”中, 一些低

能准粒子与基本粒子可能遵循相同的物理规律,形成固体宇宙

中的费米子。在这个报告中我将介绍我们研究组是如何主要利

用上海光源的“梦之线”在固体宇宙中发现外尔费米子、三重简

并费米子等一些新奇费米子。另外,我将介绍目前国内外光源

的发展状况。

报告主题:同步辐射应用及展望

报 告 人:高兴宇

报告摘要:报告首先介绍同步辐射以及同步辐射表征所具有的

丰富多样、原位、工作状态下和高通量等特点;然后以我国三代

光源-上海光源为例介绍同步辐射的典型应用成果:上海光源

运行十年来,围绕科学前沿、国家重大需求与产业核心问题支

撑用户开展创新研究,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一个跨学科、综合性、

多功能的大科学研究平台,在生命科学、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

化学、能源与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前沿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

发领域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报告最后介绍

同步辐射光源发展态势以及新的应用机遇。

综合粒子设施论坛(第一期)参会人员

序号 姓名 单位 职称

1 丁 洪 中科院物理所 研究员

2 高兴宇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研究员

3 孙冬柏 中山大学 常务副校长、教授

4 刘 梅 重大平台建设处 处长

5 俞宏英 材料学院 教授

6 高平奇 材料学院 教授

7 卢 侠 材料学院 教授

8 杨纯臻 材料学院 副教授

9 李财富 材料学院 副教授

10 钟玖平 材料学院 副教授

11 周 述 材料学院 副教授

12 张 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副教授

13 余思远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教授

14 明方飞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副教授

15 张彦峰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副教授

16 苏成勇 化学学院 教授

17 毛宗万 化学学院 教授

18 姜久兴 化学学院 教授

序号 姓名 单位 职称

19 李光琴 化学学院 教授

20 李满荣 化学学院 教授

21 梁宏斌 化学学院 教授

22 卢锡洪 化学学院 教授

23 潘 梅 化学学院 教授

24 邱立勤 化学学院 教授

25 容敏智 化学学院 教授

26 张伟雄 化学学院 教授

27 郑治坤 化学学院 教授

28 张 玲 化学学院 副教授

29 夏 炜 化学学院 副教授

30 韦张文 化学学院 副教授

31 江继军 化学学院 副教授

32 王旭东 化学学院 专职科研人员

33 何晓辉 化学学院 专职科研人员

34 张 擎 生命科学学院 副教授

35 郑 跃 物理学院 教授

36 姚道新 物理学院 教授

37 董建文 物理学院 教授

序号 姓名 单位 职称

38 罗 鑫 物理学院 教授

39 王 为 物理学院 教授

40 凌家杰 物理学院 教授

41 朱文鹏 物理学院 教授

42 尤郑昀 物理学院 教授

43 赵福利 物理学院 教授

44 钟定永 物理学院 教授

45 张 溢 物理学院 副教授

46 庄 琳 物理学院 副教授

47 罗 乐 物理与天文学院 教授

48 谭柏轩 物理与天文学院 副教授

49 朱 峰 物理与天文学院 副教授

50 安振东 物理与天文学院 特聘副研究员

51 刘 敏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副教授

52 马显锋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副教授

53 梅 波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副教授

54 付琪镔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副研究员

55 黄土琛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副研究员

56 祝 龙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讲师

序号 姓名 单位 职称

57 李勃兴 中山医学院 教授

58 黄玮俊 中山医学院 副教授

59 周 燕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副教授

60 邓慧芸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博士研究生

61 李 鑫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博士研究生

62 周泽坤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博士研究生

63 姜鹏峰 材料学院 博士研究生

64 漆 俊 材料学院 博士研究生

65 赵天歌 材料学院 博士研究生

66 李悌涛 材料学院 博士研究生

67 李 颖 材料学院 博士研究生

68 林卓耿 材料学院 博士研究生

69 石元盛 材料学院 博士研究生

70 李炳睿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博士研究生

71 吴朝阳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博士研究生

72 戴婉婷 化学学院 博士研究生

73 杨 新 化学学院 博士研究生

74 谭鹏飞 化学学院 博士研究生

75 李 飞 生命科学学院 博士研究生

序号 姓名 单位 职称

76 刘 晖 物理学院 博士研究生

77 肖 超 物理学院 博士研究生

78 钟 鑫 物理学院 博士研究生

79 谢 悦 中山医学院 博士研究生

80 陈海南 中山医学院 博士研究生

81 黄统生 中山医学院 博士研究生

82 陈忠杰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博士研究生

83 许浩天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博士研究生

温馨提醒

请各位代表参会期间佩带代表证,用餐时凭餐票到指定地

点用餐(时间和地点详见餐券)。

论坛进行时请各位参会代表关闭手机或将手机调至静音状

态,尽量不要在场内走动。

会务组联系方式

论坛期间如有需要帮助的事项,请与会务组联系。

会议秘书处

王 为:18620790703,[email protected]

董建文:13560220263,[email protected]

李满荣:18665644170,[email protected]

工作人员:

黄 孚:18565546593,[email protected]

李 晶:18926102695,[email protected]

阮洛瑶:13631408835,[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