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照顧者之經驗學習及其生命意義之探討 -以『印度垂死之家...

110
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李 博士 瀕死照顧者之經驗學習及其生命意義之探討 -以『印度垂死之家』臺灣志工為例 研究生:周珮祺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一月

Upload: others

Post on 12-Oct-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李 瑛 博士

    瀕死照顧者之經驗學習及其生命意義之探討

    -以『印度垂死之家』臺灣志工為例

    研究生:周珮祺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一月

  • II

    謝 誌

    研究所求學期間所經歷的點點滴滴,以及撰寫論文所歷經幾番失足與掙扎,

    就好像昨天剛發生的一樣,而這些過程,也不是短短言語所能表達。在此,謹特

    別對我教誨、關心我、協助我、鼓勵我的所有師長、親朋好友表達內心最誠摯的

    感激。

    最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 李瑛老師不辭辛勞的指導我的研究論文,在與老

    師的互動、討論的過程中,老師嚴謹的要求不僅使我學習到如何作研究的方法與

    態度,影響最深的是對自己生命的體認,及認真生活的態度。在此,謝謝您的督

    促與指導,更謝謝您的支持與鼓勵使得我順利地完成論文。接著很感謝李明芬老

    師及徐敏雄老師在我論文口試時給予很多寶貴的意見,使論文能順利完成。

    感謝九位接受訪談的研究參與者,你們寶貴的經驗分享不但使得這篇論文變

    得有意義,亦使我獲得了經驗與成長,真的由衷地感謝與祝福你們,沒有你們的

    成全就沒有這篇論文。

    最後要感謝我先生對我的加油打氣,除了為我分擔解憂,常常要聽我了論文

    的事對他傾訴或是發牢騷外,還要扮演奶爸的角色,照顧我們家好動小子。謝謝

    你在背後的友持鼓勵,給我更多的勇氣去面對撰寫論文的一切,論文也才能如預

    期完成。

    最後僅以本論文,獻給所有敬愛的師長、親愛的朋友與家人及所有無私奉獻

    的志工朋友們,並祝福大家健康快樂,幸福美滿。

    珮祺 誌於 2009 年 2 月

  • III

    論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瀕死照顧者對於生命價值的體驗,並從瀕臨生死處境的經驗

    事物中對生命意義感是否有經觀點轉化過程而產生改變,進而形塑個人對生命以

    及生活實踐的態度。以質化研究取向進行「印度垂死之家」的9位台灣志工的經

    驗學習及生命意義的研究,瞭解他們對死亡的體悟與生命意義感的轉變歷程,就

    研究發現分述如下:

    一、「由死觀生」-瀕死照顧與死亡教育

    二、終極意義與人的靈性發展

    三、非正式與偶發學習

    相關文獻檢閱、訪談及研究資料分析之後,本研究據此提出有關「死亡教育」

    與成人學習相關議題的具體建議,分述如下:

    一、成人教育者與死亡教育

    二、專業發展不可忽略的向度-靈性與生命意義

    三、成人的非正式與偶發學習

    (一)透過敘事研究瞭解非正式與偶發學習

    (二)教學方式的多樣性

    (三)促進經驗中的反思

    關鍵詞:瀕死照顧、經驗學習、生命意義、死亡教育、靈性

  • IV

    A Study on the Experiential Learning and Life Meaning of

    Caregivers for Dying : As an Example of Taiwanese Volunteers in

    Kalighat ,India

    By

    CHOU,PEI-CHI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aregivers’s sentiment on the

    value of life, who had the experience of looking after dying people, and the

    course of transformation on the attitude toward life fulfillment after facing

    the life and death situation .

    A phenomenological qualitative approach was adopted to in-depth

    interview 9 Taiwanese volunteers in Kalighat ,India. Through investigating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 of life meaning and their perception of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life to death,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一、”From birth to death”-care for dying and death education.

    二、Eternal meaning and spiritual development of human.

    三、Informal and incidental learning.

    At last, the recommendations for related death education and adult

    learning programs were suggested as follows:

    一、Adult educators and death education.

    二、The field abou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spirituality and life meaning.

    三、Adult informal and incidental learning.

    (一) Understand informal and incidental learning from narrative

    research.

    (二) Variety of the teaching Method.

    (三) Enhancing the reflection on experience.

    Key words: care for dying, experience learning, life meaning, death

    education, spirituality

  • V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相關名詞釋義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8

    第一節 「生死學」及其相關概念之探討........................... 8 第二節 瀕死照顧與志願服務 ................................... 11 第三節 生命意義之探討 ....................................... 15 第四節 靈性、宗教與生命意義 ................................. 20 第五節 瀕死照顧者之經驗學習 ................................. 26 第六節 印度垂死之家與瀕死照顧 ............................... 29 第七節 小結................................................. 37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 39

    第一節 質性與詮釋的研究取向 ................................. 39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實施 ....................................... 40 第三節 資料分析............................................. 46 第四節 研究倫理............................................. 50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討論 ................................... 52

    第一節 研究對象的背景與參與瀕死照顧的動機.................... 52 第二節 瀕死照顧者的經驗學習 ................................. 63 第三節 生命意義的體悟及生活實踐 ............................. 72 第四節 小結................................................. 8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6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結論 ....................................... 86 第二節 本研究之建議 ......................................... 90

    參考文獻................................................. 95

    壹、中文.................................................... 95 貳、英文.................................................... 97 參、譯著.................................................... 99 肆、網路資料............................................... 100

  • VI

    附錄一:訪談大綱初稿 ................................... 101

    附錄二:訪談大綱修正 ................................... 102

    附錄三:研究參與邀請函 ................................. 103

  • VII

    表次

    表3-1……………………………………………………………………41

    表3-2……………………………………………………………………44

    圖次

    圖2-1……………………………………………………………………38

    圖4-1……………………………………………………………………85

  • 1

    第一章 緒論

    本章首先從社會整體趨勢的層面來陳述人們對瀕死和死亡關注的改變,希望

    能透過了解死亡與生命意義之間的關聯,正視死亡問題,並關懷生死兩點之間的

    「安身立命」。本著研究者對生命與死亡之相關議題的關注,引發研究者探究與

    瞭解瀕死照顧者的動機,因此想從瀕死照顧者的服務經驗中,探索他們對生命的

    價值觀與人生意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達賴喇嘛說:「死不足畏,平常就要把它看得親切,瞭解到死的必然性,最

    大的作用便是珍惜現在而去做些臨終不會後悔的事,懂得一息尚存的可貴。」(引

    自陳榮基,2000:9)。「生死乃一體兩面」,從對死亡意義的探求,可以使個人透

    徹的理解人生問題,從中發現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因此,我們不僅要坦然面

    對死亡,更要及早接受「為死所做的準備教育」,享受生命的絢爛,欣賞死亡的

    靜美。

    壹、研究背景

    生與死是一線的兩端,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學與輔導研究所」的 logo

    即直接用 Life and Death 的縮寫,「L」及「D」的字形來表達,隱喻了對於死

    亡概念的徹悟才是我們學會熱愛生命的開端與動力。但是死亡的相關話題卻經常

    被視為是一項禁忌,周遭的人,甚至是愈親近的家人對死亡總是避免討論,但如

    此的結果,反而讓我們更加無法了解生命的真相,尤其在面臨了生命中的生離死

    別等悲傷失落事件時,而難以平復喪親的哀慟情緒。

    近幾年來,台灣的生死教育已逐漸獲得民眾的重視,尤其從之前的921大地

    震到最近的梅嶺的翻車事件及恆春達6.7級的地震等天災人禍,在一夕之間奪走

  • 2

    了許多人的生命,對於毫無心理準備的家屬而言,其傷痛之深非旁人所能想像,

    在驚覺到世事無常的同時,也激起人們探索生命意義與終極目標價值的渴望。以

    下則從社會整體趨勢的層面來陳述人們對瀕死和死亡的關注有了怎樣的改變。

    一、國人自殺比率逐年升高,顯示人們對於生命價值的不重視

    科技文明與物質生活提升的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理應由於改善,而活得更

    幸福;但自殺問題卻愈趨嚴重,成為一個「社會」問題。綜觀我國近十年來的自

    殺率統計,民國 86年首度進 10 大死因之第 10名,自 88年則提升為第 9名,直

    至今年因自殺死亡的人數仍呈逐年增加的趨勢,排名雖仍是死因第 9位,卻已直

    逼第 8位(行政院衛生署,2008),這種現象顯示人們對於生命價值的不重視,且

    透露出社會潛藏著不健康的危機。在科技蓬勃發展與面對新世紀的挑戰之時,人

    們急於學習新的知識,創造新的文化,為社會帶來了經濟的奇蹟;而人們在享受

    成功的喜悅同時,也迷失了自我,忘了生存的價值為何,對生命的意義產生了質

    疑,甚至茫然,不知生活是為了什麼,生存的價值為何。因此,為什麼人們不珍

    惜生命或失掉生命意義感而走向自殺,是一個急需正視的問題。

    二、死亡型態的改變,人們的生命意義與靈性需求更值得關懷

    由於平均餘命的改變,以及死亡率的大幅下降,死亡有了不同的趨勢。在20

    世紀的早期,死亡通常是由急性傳染病所造成,像是結核病、傷寒熱、白喉和肺

    炎等。這些疾病大都來得很突然,且也很快就引起死亡(曾煥棠,2005)。然而,

    現代人的死因通常來自於因年邁而發生的長期退化性疾病。現代人雖然也會因心

    臟病發、中風或急速擴散的癌症而死亡,但基本上,慢性病明顯地減慢了疾病發

    展的速度,如此也使得死亡的過程更為慢一些(陳妤嘉,2001)。行政院衛生署公

    佈97年台灣地區十大死亡原因,其中慢性病佔了八項,佔總死亡率的66.2%,死

    亡人口達91853人(行政院衛生署,2008),意謂著許多的死亡前有一段生病過程。

  • 3

    David Kessler在其書《臨終關懷》(The rights of the dyings)中一再強

    調,臨終病人有生的權利,有知的權利,有免於痛苦、表達情緒、參與醫療決策

    的權利,病人更應擁有從事靈修,了解死亡,並能親友陪伴下,安詳尊嚴地往生

    的權利。最重要的是,不論在罹病的任何階段,病人都有權被視為一個「活生生

    的人」,在充滿「希望」中,迎接死亡的一刻(陳貞吟譯,2000)。然而在制度化

    的健康照護體系裡,一個瀕死的人四周可能環繞著許多令人驚訝的儀器設備,那

    些設備是計畫用來監控生命徵象的,直到他生理上的神經衝動逐漸消失為止。當

    這種治療性介入是成功的,病人可能恢復了生命的品質;但介入可能終止了疾病

    的進展,留給患者虛弱或殘障的狀態。有些介入則可能是讓退化性疾病有些進步

    或延長瀕死的人保持生病狀態而已。因此,當病人正一步步邁向死亡時,醫療科

    技將使病人與親人和朋友疏離,死亡被當成一個可以被延期的事件,而不是把死

    亡當作生命的一部分(張靜玉等譯,2004;黃雅文等譯,2006)。

    目前在台灣社會中,照顧瀕死者的責任也漸由家庭成員中轉移,醫護人員和

    外籍看護成為病人的主要照護者。且瀕死照顧者常常面對的是生命的消逝,甚至

    會介入家屬的悲傷歷程中,在這期間所表現的由衷關懷、悉心照護及悼念等心

    情,都難免帶有相當沈重的精神負擔。即當人們面臨死亡事件衝擊時,有些人是

    怨天尤人,終日以淚洗面祈求奇蹟出現,也有些人是懷著無比的愛與感恩來擁抱

    悲傷,或者是藉由宗教尋求靈性經驗,得到內心的平靜。這些則凸顯出現代人面

    對死亡的挑戰時,不得不探討人生的終極問題,亦即生命為何,死亡又為何的問

    題,同時也涉及宗教的意義探索,關注與死亡問題息息相關的種種生命高層次的

    心理或內在精神問題。

    綜合上述,當人們瞭解每一個人的所作所為都會對別人造成影響,他才會瞭

    解自己的生命的意義與存在的價值,諸如自殺、自傷、吸毒都是在否定自己生命

    的意義,而殺人、傷人、販毒都是在否定別人生命的價值,何以如此?探究原因,

    正是生命的意義和價值觀出了問題。生死是一體的兩面,規避死亡不但不能免除

    死亡,還容易使人活的短視近利而醉生夢死。因此,除了對死亡課題的正視外,

  • 4

    還應該關懷生死兩點之間的「安身立命」。即對死亡的思維不僅可以加深,加強

    我們的愛,也會使人生過的更充實,「死」與「生」是對立統一,密不可分的,

    死亡哲學雖名為談死,實乃談生,明顯地具有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內涵。因此,死

    亡哲學或死亡問題歸根究底是一個觀乎生命意義或人生價值的問題,換言之,死

    亡與生命意義之間的關聯可謂是一體兩面,意即個人對死亡的態度或看法對生命

    意義則有實質的影響。

    貳、個人研究動機

    研究者曾旁聽一門「生死學」的課,因而開啟了對「生死學」領域的探索,

    上課老師是提倡安寧療護的趙可式教授,在課堂中,老師介紹了很多個案,深入

    去探討案主在面臨生命最後的階段時的生理、心理與其家庭的互動;也探討醫療

    體系及社會文化對「生死學」的觀點。那時國內「臨終照護」尚在啟蒙階段,因

    此,對於第一次接觸到「生死學」的我感到非常震撼,我從來不曉得人在活著的

    時候,可以為死後的生活做一切的準備,如事先寫好遺囑、坦然面對死亡的恐懼

    並接受它、幫助家人及朋友面對死亡的事實等;再來則是維持瀕死者生命最後的

    尊嚴,而瀕死者和家屬也需要接受有關死亡的教育,學習尊重生命與死亡的尊嚴。

    Elizabeth Kubler-Ross在《用心去活》這本書中提到一個案例,帶給研究

    者更多研究問題意識的延伸:有一位朋友談到他年近八十病重的祖母時,表示實

    在捨不得她走。而她的祖母則回答說:「我覺得我的生命很完整,這一生過得豐

    富而充實,我自認我的人生旅程走得很值得。人就像一塊餅:切一塊給父母,一

    塊給愛情,一塊給子女,一塊給事業。有些人到了末了卻沒有留一塊給自己-甚

    至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餅。我很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餅,這是每個人必須自己

    去發現的,我很慶幸離開的時候知道自己是誰。」(張美惠譯,2001)。蘿絲朋友

    的祖母這番話透露了她生命意義感,不僅讓她自己坦然面對「死亡」,也為她的

    子女上了「生死學」最好的一課—經驗學習,即與瀕死者接觸的經驗裡學習對死

    亡的正確認識,並培養健全的生死態度,讓人生素質更提昇。

  • 5

    中國社會一向有著諱死的文化,人們從小就易養成對死亡的錯誤觀念,對死

    亡禁忌,不敢說、不敢提。且大多數人對於死亡的了解都是有限的,在面對時,

    往往呈現出恐懼、不安的態度,總是只強調生活的素質,而忽略瀕死的關懷與照

    顧,也很少刻意地思考生命的意義。隨著近年來國內生死教育日受重視,生死學

    課程的開設,相關研究、書籍、刊物都不斷在進行中,國人開始關注「死亡」這

    個人生課題。再加以近年來臨終關懷、安寧照顧的理念,挑戰傳統以科技掛帥的

    醫療方式,也為助人工作開拓一個新的服務領域。

    目前除了參與安寧照顧領域之安寧療護志工,同時也有一些宗教團體投入和

    死亡相關的志願服務,例如慈濟團體有為亡者助念的佛教志工,德蕾莎修女所設

    立的「印度垂死之家」,收容無數罹患重病、卻沒有地方可去的人。而目前國內

    論文在臨終關懷,尤其是安寧療護的部分,已有相當豐碩的研究成果,其相關論

    述大多從臨終關懷角度了解瀕死者之心理狀態,以及臨床上對瀕死者的身心靈照

    顧探討,對於瀕死照顧者的探索則相當有限。且其中有關瀕死照顧者的研究對象

    主要針對醫護人員、社工人員、輔導諮商人員及殯葬人員等專業照護人員,對於

    一般志工的研究則相當稀少,且大多著重在安寧照護志工。

    綜觀以上的思維與體悟,引發了研究者對生命與死亡之相關議題的關注,也

    因而引發研究者探究與瞭解瀕死照顧者的動機,認為對其身心靈應有更多的關注

    與探討,且透過指導教授的建議,研究者選擇以「印度垂死之家」的台灣志工為

    研究對象,從其照顧瀕死者的服務經驗中探索他們對生命的價值觀與人生意義作

    為研究主題,並試圖了解在他們的服務過程中,不僅貼近死亡且時時目睹生命從

    眼前消逝,究竟他們是如何突破傳統中國社會對死亡的迷思,選擇「死亡」的服

    務場域?且他們對死亡的體悟與生命意義感的轉變歷程又為何呢?

  • 6

    第二節 研究目的及相關名詞釋義

    壹、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的問題背景及研究動機,本研究透過文獻資料及深度訪談的方式,

    分享一群參與瀕死照顧領域之志願服務者為何會選擇這樣的服務?如何面對臨

    終處境?在服務過程的經驗學習為何?以及接觸病人瀕死經驗後對生命的一些省

    思與感受的過程,希望能透過不同故事的價值與力量,重新思索生命存在的價值

    及其在生活中的實踐。具體而言,本研究目的如下:

    一、 瞭解研究對象選擇參與瀕死照顧作為服務志工的動機。

    二、 探討研究對象參與瀕死照顧之經驗學習。

    三、 探討研究對象瀕死照顧之經驗學習對其生命意義的體悟及生活實踐。

    四、 依據研究發現,提出有關「死亡教育」與成人學習相關議題的具體建議。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將針對下列問題予以探討:

    一、 這一群志願服務者何以選擇瀕死照顧為服務場域?

    二、 他們在服務過程中與瀕死者之互動歷程為何?又產生了那些非正式與偶

    發學習?對其生命意義產生了什麼樣的反思及轉化?

    三、 在接觸瀕死者經驗後志工自覺心境上有何轉變?對生命、生活與人

    產生何種影響?對生命的體悟以及生活上的實踐又為何?

    貳、相關名詞釋義

    一、瀕死照顧者

    Scrochan(1981)認為「瀕死」(Dying)是即將到達死亡的生命過程,對大

    部分的人而言,死亡是漸近的,這段時間有長有短,它的特徵通常是臨終者逐漸

    喪失身體的活動力,無法完成社會性的功能,需要他人照顧,全身器官及系統漸

  • 7

    失功效,各種跡象顯示生命即將終結。本研究中所指的「瀕死照顧者」是指參與

    「印度垂死之家」服務的台灣志工;他們的主要服務工作則是照顧窮苦的、患病

    的瀕死者,付出關懷與愛,讓他們能有尊嚴的離開現世。

    二、經驗學習

    美國學者Malcon Knowles(1980)所提出的成人教育學(Andragogy),主要的

    前提之一是成人具有豐富而多樣化的經驗,經驗是學習重要的資源,這是成人學

    習有別兒童或青少年的一大特性。而經驗與學習的關係相當密切,學習本身就是

    經驗不斷的改造的過程,經驗也是學習的重要資源,不過經驗有時也可能形成學

    習的阻力(黃富順,2002)。非正式與偶發學習都是從經驗中學習的一種形式,「非

    正式學習」較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是學習者有意識的學習;然而「偶發的學習」

    是一種自然發生的行動,不是有意識下所進行的學習(Marsick &

    Watkins,1990)。如前所述,並非所有的經驗都可以引起學習,Mezirow(1991)

    認為學習者若是缺乏反思,可能會阻礙及誤導了新的經驗學習,而反思涵蓋了內

    容、過程及前提三種類型,對經驗的反思可能引發轉化學習。

    三、 生命意義

    人類具有原始動機想要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並會主動尋找可使我們的生存

    有意義及有價值的一種個人認同,進而維持心理的健康,成為個人強韌的生存要

    件。而生命意義可以賦予個體存在有方向感與價值感的目標,透過此目標可獲得

    身為有價值人物的認同感(Crumbaugh,1973;游恆山譯,1991)。Frankl 將「生

    命意義」分為兩個層面:「終極意義」與「此刻意義」,認為個體應去尋找適當

    的特定意義,以便完成不同的人生任務。若能更深一層予以透視,則必須建在超

    越諸般現實生活意義的所謂「終極意義」上面。本研究主要根據 Frankl 對「生

    命意義」的論述,希望瞭解瀕死照顧者在接觸病人瀕死經驗後,對生命和死亡產

    生了什麼樣的省思與感受,且如何從這之中找到自己生存的意義與價值,並進一

    步瞭解其如何在生活中實踐。

  •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之目的是從瀕死照顧者的服務經驗中探索其對生命的價值觀與人生

    意義。本章期望透過相關文獻之探討,提出本研究之構念。首先在第一節中,從

    「生死學」的發展演進及「死亡教育」的提倡,了解種種複雜的現代人死亡問題,

    以及與死亡直接有關的諸般問題。第二節探討瀕死照顧的意義及其發展,並闡述

    其與志願服務之間的連結。第三節及第四節是有關「生命意義」相關論述的探討,

    主要採 Frankl 對「生命意義」的看法,並從「死」觀「生」及就「靈性」的層

    面來探討生命意義,進而從基督宗教的觀點去探討死亡問題及其超克;並從

    Frankl 所分辨的創造、體驗及態度三個價值的實踐,探討瀕死照顧者如何實踐

    人生意義的價值。第五節是探討經驗與學習的相關理論,以作為本研究瞭解瀕死

    照顧過程中經驗學習之參照。第六節是針對印度的文化背景及「垂死之家」的成

    立做一陳述。最後,則融合相關理論觀點發展出本研究之研究構念圖。

    第一節 「生死學」及其相關概念之探討

    在歐美和日本,「生死學」已發展成為一門跨越心理學、醫學、精神分析、

    哲學、宗教、文學等各學科的學問。而台灣在高齡化社會來臨之際,也興起了探

    索「生死學」的熱潮。以下則介紹從歐美國家到台灣「生死學」的發展演進及「死

    亡教育」的提倡,藉以探討其所涉及種種複雜的現代人死亡問題,以及與死亡直

    接有關的諸般問題。

    壹、「生死學」的發展與內涵

    「生死學」的發展是緣自於「死亡學」(Thanatology)一詞,是由俄籍的動

    物學與細菌學家Elie Metchnikoff在1903年,於其名著《人類的本質》(The Nature

    of Man)一書中首先提出,認為用科學的精神與方法來研究「死亡學」及「老人

    學」,可減少人類承受痛苦的過程,且可改善人類生活之品質。1959年心理學家

    Herman Feifel所著的《死亡的意義》(The Meaning of Death)一書,其中則

  • 9

    是分別採考古人類學、藝術、文學、醫學、哲學、生理學、心理分析、精神醫學

    及宗教學等領域,全面性地探討死亡現象,且於當時影響所及,引起了學術界及

    社會大眾對死亡主題的研究與興趣。隨後,即是Kubler-Ross於1969年所出版的

    《生死邊緣》(On Death and Dying)一書,更是引發了更多人對於癌症末期患

    者的感受與需要有所重視及關懷,其中則指出一般醫師及護士常忽略癌症末期患

    者的精神狀態與需求,反映出現代工業社會的死亡過程日益機械化及非人性化,

    經過她對死亡學研究的提倡,使得大家逐漸了解到,醫護人員、宗教人士及病人

    的家屬需要合作,共同幫助死亡過程當中的癌症病患,適予解決其負面精神問

    題,使其能心平氣和又具有人性尊嚴的死去(傅偉勳,1993;吳庶深,1997;鄭

    曉江,2001)。

    實際上,「死亡學」的出現是因當時美國的行為科學家發現,多數的美國人

    並無法正視死亡而善終,便提倡了「死亡覺醒運動」(Death awareness

    movement),而其所突出的主題即為「死亡焦慮」。該運動與興起於英國的臨終

    關懷運動(Hospice movement)相互呼應,因而展開出死亡教育、臨終關懷以及

    悲傷輔導等之死亡學的主要內涵。但由於其核心主題僅在於如安寧療護、死亡教

    育及與死亡相關之現象,故而傅偉勳先生主張結合臨終精神醫學與宗教的臨終關

    懷,其前者主要在於對癌症末期患者及其家屬的精神狀態之觀察與改善,尤其是

    對於臨終患者的「死亡尊嚴」部分,期望能與心理學、宗教學、文學、音樂藝術

    等配合,使患者在負面的精神狀態有所改善,且能自然安寧地死亡;而後者則是

    專就於死亡與宗教有關之問題予以探討,其中包括「死後生命」(life after

    death)、安身立命以及生命的終極解脫等問題,進而將「生死學」以涵蓋或取

    代傳統的「死亡學」與「臨終精神醫學」。再者,由於宗教源於對生死問題之終

    極關懷,因此宗教信仰者則將藉由探索終極真實而發現生死的終極意義,並確立

    人生的終極目標,進而使每一信仰者於其信仰上,循一可行之解脫進路,以探索

    如何超克死亡的問題,因而有一終極承擔的實踐(傅偉勳,1993;林綺雲,2000)。

  • 10

    貳、「死亡教育」的發展及內涵

    如上所述,「死亡學」不但涉及種種極其複雜的現代人死亡問題,以及與死

    亡直接有關的諸般問題,也與許多學科學問的研究探討極有關聯。因此「死亡學」

    的研究發展,自然導致死亡教育的提倡推進。Robert Fulton於1963年在美國明

    尼蘇達州的大學裡首先開創了美國大學課程裡的第一門「死亡教育」,自此以後,

    「死亡教育」逐漸成為學校教育中的一門學科,從幼稚園、小學到大學,甚至醫

    院、社會服務機構,皆有「死亡教育」相關課程之開設。近十年來也有幾個期刋

    以死亡研究為主題,如《Journal of Death and Dying》、《Death Studies》、

    《Loss》等,與「死亡教育」相關的專業組織亦相繼成立,如 〞Association for

    Dea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ADEC)、〞the International Work Group

    on Death ,Dying ,and Bereavement〞(IWG),這些組織藉由學院間的互動和交

    流,提供了各種「死亡教育」途徑。在英、美等國,「死亡教育」與悲傷諮商(Grief

    counseling)的發展已相當蓬勃(張淑美,1996)。

    關於台灣在「死亡教育」的推展方面,早期則有1973年謝文斌先生將

    Kubler-Ross的《On Death and Dying》一書,譯成《生死邊緣》;而於1975 年

    《護理雜誌》亦曾以「瀕死病人護理」為主題,來探討照護瀕死患者的問題。而

    於1980 年代始,學者們逐漸關注於與「死亡」、「瀕死」等議題相關之研究,

    且其研究層面甚廣,涵蓋了醫護人員、病患、學生(幼兒、小學生、中學生、大

    學生)、教師、老人等族群,而其研究主題則是偏重於「死亡概念」、「死亡態

    度」「死亡焦慮」、「臨終關懷」等議題(黃天中,1992)。

    而依據Kurlychek(1977)關於「死亡教育」定義是指促進個人覺察死亡在其

    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之歷程,並提供結構性課程以助學習者檢視此項事實,並將

    之統整於自己的生活中(引自黃天中,1991),即可以看出了解死亡,才會更了

    解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而Glass & Trent(1982)提出,「死亡教育」所探討的不只

    是死亡本身的問題,更包含了人們對自己及身處的這個世界的感覺與情感。

  • 11

    Bensley(1975)認為「死亡教育」是探討生死關係之教學歷程,並希望藉著對

    死亡的探討,使學習者更加珍惜和欣賞生命,並將此種態度反映於行為中。綜合

    上述,都是強調從「死亡」的探索來體驗生命及珍惜生命。

    「死亡教育」是科際整合的新興學門,是從各種相關領域切入對死亡與瀕死

    的探討。如 Fruehling 在 1982 年提出,可以從心理學、精神、經濟及法律等等,

    增進人們對死亡的意識,以減少各式各樣因死亡而引起的問題,並進一步增進人

    們對生命的欣賞 (引自黃天中,1992)。除了上列幾個層面外,蔡明昌(1995)認

    為尚可由哲學、醫學、社會學、宗教、文化、倫理等各種觀點,對死亡相關主題

    加以探討,其目的在於幫助學習者對於死亡能有正確的認知與深入的思考,並能

    解決或預防因死亡而產生的種種問題,進而得以使學習者建立積極的人生觀,提

    昇生命的品質。

    綜上所述,則可發現「生死學」的研究有賴於死亡教育的推廣,且由上述學

    者所言,雖然各學者對於「死亡教育」的解釋各有不同的著重點,但是他們的目

    標都是希望學習者能以積極尊重的態度來看待死亡,進而關懷與珍愛生命,並強

    調面對死亡遭遇時要如何去因應與調適。

    第二節 瀕死照顧與志願服務

    壹、瀕死照顧的意義

    Scrochan(1981)認為「瀕死」(Dying)是即將到達死亡的生命過程,對大

    部分的人而言,死亡是漸近的,這段時間有長有短,它的特徵通常是臨終者逐漸

    喪失身體的活動力,無法完成社會性的功能,需要他人照顧,全身器官及系統漸

    失功效,各種跡象顯示生命即將終結。為了能夠提供妥善的瀕死照顧,照護人員

    必須要有與患者「同在」(be with)的理念,不管患者是遭受生理、心理、靈性

    或是來自社會方面的痛苦,照護人員也需有感同身受與患者在一起的態度(陳玉

    婷等譯,2002)。

  • 12

    貳、瀕死照顧的發展

    近年來臨終關懷、安寧療護的理念,強調對病患的「全人關懷」,應抱持尊

    重生命的態度與病人的自主性,挑戰傳統以科技掛帥的醫療方式,也為助人工作

    開拓一個新的服務領域。目前除了參與安寧照顧領域之安寧療護志工,也有一些

    民間的宗教團體更不遺餘力的投入和死亡相關的志願服務,透過愛與關懷的陪

    伴,使瀕死者臨終的路不再痛苦與孤獨。以下針對安寧療護的全人理念及宗教組

    織的瀕死照顧志願服務做一陳述。

    一、安寧療護(Palliative care)

    安寧療護的初創是在對逐漸步向死亡之患者的照護仍有顯著缺失的環境下

    所建立的,而創始者本著在生命即將走到終點更應接受富有感情和人性化之照護

    哲理與知識,並加以推廣普及至整個健康照護層面,以扭轉照護缺失的狀況。安

    寧療護初始基於對此理念的肯定,開始在全美80個城市中包含醫療界、政界、宗

    教界、媒體、藝文界、商業界、銀行界及法律界等的合作推廣。那些忠實的鼓吹

    者都是親眼目睹安寧療護為病人所作所為之後,在感動之餘才奉獻自己的心力。

    所謂安寧照護的理念泛指三個面向(黃天中,1991;陳玉婷等譯,2002):

    (一)以照顧為主的理念

    「照顧」除了字面上的意思外,更深一層的意義,是一種人格的接觸,透過

    照顧,讓彼此相互成長,而非單方面的接受或給予。因此,工作人員需能坦然面

    對死亡,而沒有任何恐懼或忌諱,並以同理心(Empathy)對待瀕死病人。

    (二)尊重生命尊嚴、尊重病人權利

    生命的存在並非只有身體活動,還有精神生活,人在此一層面,應受到的尊

    重和關懷,不該因生命活動力的殆盡而減低。亦即對待臨終病人為一「完整」的

  • 13

    人(Knowing him as a person and not as a case),工作人員及家屬們必須

    給予關懷和尊敬,在尊重病人的權利理念上,工作人員將以病人之需求為服務重

    點,因此,瀕死病人有權利知道自己病情發展,及共同參與治療過程的討論,並

    視病人個體性之不同,作不同的服務。

    (三)重視生命品質

    安寧療護的重點不再是如何去延長生命,而是如何去豐富生命。希望提供一

    個安適、有意義、有尊嚴、有希望的生活,以達提昇生活品質的實質意涵,包括

    個人主觀滿意程度,及在客觀上達到文化所認為有價值的特質或技能,換言之,

    其實是更加強調尊重瀕死病人的意願。

    二、宗教與瀕死照顧

    從上述安寧照護理念的三個面向,即說明了安寧療護與宗教結合的必需性。

    其主因在於其對於患者的「全人關懷」方面,除了在醫療上處置疾病症狀控制及

    其心理支持外,更有著「靈性照顧」(Spiritual Care)的主張。靈性不祇是宗

    教,它包含了宗教及個人生命哲學理念,而宗教是個體對超越人類力量的信仰與

    崇拜,透過各種宗教活動來表達人們的靈性內在,是人類滿足靈性需求的方式之

    一 (陳玉婷等譯,2002)。

    而台灣自 1967 年英國 Cicely Saunders 女士開始推動安寧療護運動以來,

    有些團體努力協助病人在溫暖關懷的家庭環境中離開人間,有些團體則建立具有

    家庭氣氛的安寧院或緩和醫療病房,讓病人在此安祥往生(陳榮基,2000)。除了

    醫院附設安寧病房外,也有一些民間的宗教團體更不遺餘力的投入和死亡相關的

    志願服務,例如慈濟團體有為亡者助念的佛教志工;蓮花臨終關懷基金會希望以

    佛教的方式,協助病人,安祥往生極樂淨土;德蕾莎修女所設立的「印度垂死之

    家」,收容無數罹患重病、卻沒有地方可去的人,其服務理念,即是將瀕死的病

    人視為一個完整的個體,並且和對方站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去照顧、關心及尊

  • 14

    重他。而這些照顧瀕死者的志工和一般志工最大的差異,在於「靈性照顧」的部

    分,為經歷臨終過程的病人提供溫暖親切、支持接納的環境,並滿足病人逐日發

    生的不同需求。

    參、參與瀕死照顧志願服務的動機

    人類的行為動機是非常複雜的,無法以單個變項來以一概之,而是有許多相

    關因素連結構成,動機背後牽涉到舉凡個人成長背景、需求滿足、生命經驗與概

    念認知等(湖中鴨,1992)。從志願服務工作者的特質來看,是非專職且不記酬、

    自發性高、由非專業進入專業,因此可讓志願工作者參與及持續志願服務的因素

    很多。蔡啟源與吳美慧(1995)指出參與志願服務之動機可綜合分為四大類型: (1)

    自我型動機:以自我認識、自我實現、充實自己為主,藉由服務他人來獲取自我

    心理滿足與生活樂趣。(2)利他型動機:純為服務且是傳達對別人照顧與關懷之

    具體表現。(3)社會型動機:經由服務他人,以達到實踐社會接觸和擴展人際關

    係的目的。(4) 他人影響型動機:來自配偶、家人、親戚、朋友與鄰居間相互鼓

    勵支持而參與志願服務者。

    針對安寧照顧志願服務者的研究中指出,除青少年志工外,不論是婦女、成

    年及老年志工參與安寧照顧主要動機是提供心理支持、自我成長、轉換過去喪親

    之痛,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宗教信仰的指引,而在滿足感方面亦傾向期待得到內在

    報酬,如了解死亡、工作人員的接納、團隊的支持等,甚至能與病患或家屬建立

    如家人般的情感關係,便是志工最大的安慰(Roessler,carter,Campbell &

    Macleod,1999;Elisabeth,1994)。其中宗教信仰是人類追求人生意義的最佳憑

    藉,可以使人在追求人生意義之際,獲致最滿意的解答,亦是促使個人投身助人

    工作的內在催化劑,如基督教的復活與救贖觀點,前提便在於愛人行善;而佛教

    的因果業力或是輪迴觀,也在勸人為善棄惡才得以脫離六道輪迴之苦,往西方極

    樂世界。再加以許多人雖享受現代化的生活,但在心靈上卻備感空虛,而藉由參

  • 15

    與志願服務希望善加利用人生寶貴經驗貢獻所能外,並且發自內心去探索自我真

    正的本質、追求靈性,從中體會到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第三節 生命意義之探討

    綜合上節「生死學」與「生死教育」的探討,我們注意到人必須認清生與死

    的完整意義,除了要了解死亡的問題,也要理解生命的問題,因為生與死實是一

    體之不可分離的兩面。誠如傅偉勳(1993)所提到「人的一生,不外生、愛、死這

    三個字的過程,不知死,焉知生?」。因此,本節則欲從「死」觀「生」的角度

    來探討生命意義,也就是我們若能夠對死亡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對生命的態度也

    會更深入、更認真,養成一種更積極的生活態度,進一步提升心靈的層次,去體

    會宗教、死亡和生存的意義。

    壹、意義感與生命意義

    人之成長,由兒童期逐步踏入成年階段,其意義的核心逐漸由理想的典型轉

    入社會的實踐,由傳承前人的意義世界到與他人共建意義世界。所謂「生活世

    界」,就意義的共同建構面而言,就是經由人的主體性,配合著互為主體性,一

    同建構中的意義世界(沈清松,2004)。即人的「生命」從人類受胎就已經存在,

    但是「意義感」並不是始於人的受胎成形,也是天生自然的,而是人在有所自覺

    之後才開始建構的。因此,一個人的生命意義感受家庭環境、教育背景、成長過

    程與文化塑造等因素所影響。

    Crumbaugh(1973)指出生命意義為一種能賦予個體存在有方向感與價值感的

    目標,透過此目標可獲得身為有價值人物的認同感。Csikszentmiglyi(1991)提

    出生命意義包含有三種要素:(1)終極之重要性;(2)實際的行動;(3)個人對訊

    息之間相互關係的界定。因此,生命中每一個事件均有其終極目的,這終極目的

    必須在統整所有事件之後才能有所覺察,若是能夠從生命事件中發現終極目的,

    就能對每個經驗賦予意義;此外,意義的探尋還必須包括實際行動,且在情感、

  • 16

    思想、行為和諧的狀態中發揮有價值的潛能。而Yalom(1980)提出的生命意義另

    一部分「世俗的意義」(terrestrial meaning),即個人的意義,意指個人對其

    生命目的與生命價值之體驗,是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就可實現的,可藉由利他主

    義、快樂主義、自我實現與自我超越中實現。

    由於Viktor E.Frankl對於生命意義的探討是眾多學者所提出的論述中最為

    完備的,且目前相關研究對生命意義之探討大多採取Frankl的論述,因此,以下

    針對Frankl對生命意義的看法作一陳述。

    貳、Frankl對生命意義的看法

    Frankl曾進入納粹集中營過了三年的非人生活,在集中營的生活使他體會到

    「一個人若要從最為困厄的生活環境中存活下來,就必須懷抱有一份屹立不搖的

    信念,也就是生命始終存有一份意義和目標,每個人直到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前,

    都有一份『生命的課業』要去從事與完成」。因此他能那麼深刻地體會到,人在

    高度精神層面有超越死亡的挑戰,而探索生命終極意義的意志或願望。且Frankl

    主張,做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在生命的價值取向上,是以意義探索為首要優先,

    然後才有快樂或權力之類隨之而來,他認為真正普遍性的人類趨力是去發現生命

    中的意義和目標,以提供自身對生命的認同,換言之,人類具有原始動機想要成

    為一個有價值的人,並會主動尋找可使我們的生存有意義及有價值的一種個人認

    同(游恆山譯,1991)。

    一、生命存在的基本假設

    Frankl(1967)從對苦難的體驗發展出意義治療的三個面向,即「意志的自由」

    (freedom of the will)、「意義的意志」 (the will to meaning)、「生命的

    意義」 (meaning of life)。他認為個人生命的獨特性無法被他人取代,生命最

    大自由是不受操控的。以下則針對Frankl對於生命存在的基本假設:意志的自

    由、尋求意義的意志及生命的意義等三項相互關聯的生命哲學做探討。

  • 17

    (一)意志的自由

    Frankl 認為「人具有意志自由」,只要是正常而清醒的人都能夠感受到意

    志的自由,即便是身體被囚禁了,其思想也是自由的;人可自主選擇做自己的主

    人,並有能力在各種境遇中選擇一個最有利於生存的方式,把自己的生命延續下

    去。人雖然可能受到本能、遺傳、環境三者的影響,但仍能保持意志的自由與心

    靈的獨立,亦即人雖不能免於生理、心理或社會環境等因素的限制,卻有抉擇採

    取何種立場態度以對待該情境的自由,以其自由的意志追求人生意義與價值,並

    不斷地作決定,採取行動,實現目標,在不斷的抉擇行動中創造自己的命運

    (Frankl,1965)。而人既然有意志的自由,便該對自己的良知負責,為自己所

    做的決定負責。

    (二)尋求意義的意志

    Frankl所倡導的「意義的意志」,是要實存地探索人生的種種積極正面的意

    義或價值,藉以找出人之所以能有且應有快樂幸福的根本道理。換言之,人們必

    須先探索人生的意義與人生的樂趣,才能獲得實際的幸福快樂。Frankl肯定實存

    的態度為一種精神價值,把人生看成是一種課題任務(life is a task)或使命(a

    mission),而這也是最高最可貴的價值。每一個人對於生死問題所取的實存本然

    性態度,乃是決定做為萬物之靈何適何從、求生求死的根本關鍵

    (Frankl,1963;1967)。就像Frankl在集中營時對其他獄囚精神狀況的觀察,他

    發現身體健壯的獄囚,由於內在精神的逐漸消耗,無力抵抗死亡;而看起來弱不

    經風的獄囚,因具高度精神力量(如虔誠的宗教信仰或無我無私的人類愛),反而

    面對死亡勇敢地生存下去。由此可見,人類最基本的生存動力在於「求意義的意

    志」,也就是一個足以讓個體忍受任何逆境而活下去的理由,藉由這個意志來提

    供個人有意義與有價值的認同,進而維持心理的健康,成為強韌的生存要件。

  • 18

    (三)生命的意義

    Frankl 將生命意義分為兩個層面:「終極意義」(ultimate meaning)與「此

    刻意義」(meaning of the moment)。「終極意義」不能只經由人類的思考而得,

    而是經由信仰而得,亦即我們無法從智識的層面去獲得生命的終極意義,而是從

    全人信仰的投入才能追尋到。「此刻意義」是指人活著的每一時刻,不同的人從

    不同的時刻與情境中去體驗其非凡、獨特的意義。因此每個人在本質上與存在的

    過程都是獨一而二且無可取代性(Frankl,1988:145)。因此,Frankl認為人生

    是一種課題任務,每一單獨實存都應依據自己的生活、思想、教育、文化等不同

    背景,去尋找適當的特定意義,以便完成個別不同的人生任務。且人生乃是一種

    任務的體認,如能更深一層予以透視,則必須建在超越諸般現實生活意義的所謂

    「終極意義」上面。肯定人生的終極意義,等於承認在人的生命高層次,有超越

    的精神性或宗教性(引自傅偉勳,1993:204)。

    參、生命意義的生活實踐

    Frankl認為「尋求意義的意志」為人類的基本動機,及生存的原始動力。對

    意義的尋求乃是人主動而為的,並非因「本能驅策力」(instinctual drives)

    而造成之「續發性的合理化作用」(secondary rationalization)。尋求意義

    的意志屬於人的存在本質,乃是人所與生俱有之趨向意義的原始取向,然而順著

    意義取向出發後,人將遭遇另一個問題,即人應當如何面對意義(meaning

    confrontation)(Frankl,1963;1967)。

    因此,Frankl在對人類行為經驗之現象分析中,歸納出尋求生命意義的三種

    途徑:(1)創造意義的價值(creative value);(2)體驗意義的價值(experiential

    value);(3)態度意義的價值(attitudinal value)。創造性的價值是個體生命所

    能產生來給予他人及世界的真善美價值;不過就人生意義而言,體驗價值卻常比

    創造價值來得更有深度,例如Frankl在集中營地獄般的生活裡,卻發現了平常所

    未意識到的草木山川的奇美處,深化自己的生命體驗。換句話說,沒有創造價值

  • 19

    可言的地方,人們仍能保存其體驗價值,並據此肯定自己的人生;再從更高的精

    神性層次去看,態度價值又還要高於體驗價值。Frankl以「態度價值」做為在超

    世俗的高度精神性層次,大無畏地回應死亡挑戰的必要且最重要的條件,而人生

    的課題在宗教上就如同一種使命,若就生死問題來說,個人對其所存有的本然性

    態度,即為其求生或求死的關鍵之所在(傅偉勳,1993;劉翔平,2001)。

    Frankl對此三種價值的分辨說明了其所謂人生意義的具體價值,且經由實現

    此三種價值來發現其生命意義,充實填補存在的空虛。而此三種價值所展現出來

    的生命意義,會隨著時間、空間、情境的不同而交替浮現,有時候生命要求我們

    實現創造的價值,有時則轉為經驗的價值,但在另一些特殊的情形之下,我們則

    要展現態度的價值。因此,Frankl認為生命的意義具有獨特性與唯一性,每個人

    的生命皆是獨特的、無可取代的,每個情境皆是唯一的,而其生命意義是絕對肯

    定的。

    傅偉勳先生歷經與癌症博鬥的生死體驗,且根據多年來對於生死問題的認真

    探索與生死智慧的培養,他發現:「死亡此一人生終極課題的共同探索極有助於

    開展我們社會的精神文化,而使人人領悟「死雖堅強,愛更堅強」的生命意義,

    把我們超世俗的高度精神落實於世俗世間的日常生活,這樣自然會使我們的人間

    到充滿愛心與溫暖。」(傅偉勳,1993:320)。日本導演黑澤明在 1952 年所製作

    的影片《活下去》,主角渡邊在自知患有絕症直至死去的幾個月間,探索著仍要

    活下去的人生意義,並通過積極的善行,完成了一件自我承當的任務,肯定了自

    我,肯定了人生,欣然地接受了死亡。由以上兩個例子看來,生命的存在與肯定

    就是充分的意義,我們的生命存在的一天,就是我們必須充分生活下去的一天,

    直到告別人間為止;我們只有通過積極正面的人生態度與行為表現,才能體認我

    們對於生命真實的自我肯定。

  • 20

    第四節 靈性、宗教與生命意義

    綜合上一節「生命意義」的探討,我們了解到一個人的生命意義感的養成受

    家庭環境、教育背景、成長過程與文化塑造等因素所影響,因此生命的意義具有

    獨特性。而生命是在一個繼承了文化傳統的環境中成長,並在社會關係之中發

    展,更在與超越者的關係中,達成圓滿而深刻的人生意義。在這三個環節中,宗

    教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沈清松,2004)。而各宗教傳統的象徵系統,通常都傳達

    了對生命的肯定、尊重與愛護,並強調生命意義的重要。死亡則是多層面的複雜

    現象,透過宗教的哲學觀,在某種程度上亦能滿足人類對終極問題探索之需求,

    更重要的是協助人類坦然無懼的面對死亡進而對生命意義有更積極的作為。因此

    本節從靈性的角度去探討人類所作所為的意義與價值及面對生死問題時,如何超

    克死亡,獲致安身立命之道等終極問題,進而從基督宗教的觀點去探討死亡的超

    克與生命意義。

    壹、靈性發展與生命意義

    人的一生常在向外追尋,直到時間、疾病以及年老逼迫我們省思,才開始審

    視自我真正的本質、靈魂及精神並追尋靈性,他們可能藉助宗教之力,或獨自找

    尋,目的在於尋求一個安全祥和之地。而許多研究與論證指出,癌症與臨終病人

    精神上的痛苦被自己框限在某些觀念及情境中,難以超克,而必須藉由靈性的修

    持與觀念的轉化來協助調適與轉化,因此關懷與協助其統整其生命意義與靈性需

    求,更形重要。以下茲就靈性的意涵、靈性需求與靈性關懷探討如下:

    一、 靈性的意涵

    不論東西方各大傳統心理學,都不約而同地承認靈性層面的存在,不論過去

    或現在,幾乎所有文化都承認人的靈性層面。例如,一些指稱「靈性」的名詞,

    中文的「靈」、「精神」,英文的“spirit”、“soul”等(李安德,1992)。Spirit

  • 21

    源自拉丁文的spiro,含有呼吸之意,引申而言包含是生命蓬勃有生氣的意思。

    「靈」來自我們的「根」,及人類在宇宙生命中的體驗。

    那麼到底何謂靈性(spirituality)呢?不同領域的學者對靈性一詞,往往都

    有不同的觀點和定義。有些學者認為靈性是超越物質,思考終極目的與價值,即

    是人在生命過程中自我超越能力的表現,可藉由個人與自我關係,他人關係,及

    神的關係之交流,體會到生命意義與價值的過程,因此人是身(body)、心(mind)

    與靈(spirit)的整合體,且三者互為影響,而靈是人核心的部分,也是最深的

    層面 (引自趙可式,2002;王珍妮譯,2003)。Maslow(1963)則認為靈性是人在

    獲得基本需求滿足後,經驗到超越時空與心靈的感受性滿足以及完美。因此,身

    心靈合一的人最能發揮個人的潛力,也就是說靈性可以使每個人感受到自己的存

    在、具有情感,且可以連繫和超越人核心的部分,使個體可以統整生理、心理及

    社會環境,而成為一個圓滿的全人,進而得到生命的意義、和至高力量的連結、

    喜悅的經驗、希望及關係的發展(廖愛華、賴秋絨,1999;蕭雅竹,2002)。

    如前面幾位學者對靈性的描述,可以發現靈性並不是具體的存在,它是抽象

    的、非語言、非規則的,是一種個人與自我、他人、環境、宇宙及至高無上力量

    之間的關係。靈性是一種整合的能量,可以為我們的生命帶來意義與方向的一種

    深刻與有活力的能量,且召喚我們朝向高層的自我邁進。所以,靈性可說是人之

    所以為人的核心內涵,也是意義與目的的來源,失去了靈性,就失去了精神和活

    力,也失去了生命的方向。

    二、靈性的需求與生命意義

    Maslow認為人類在基本需求滿足後,會往更高層去追尋,終極意義即是。在

    其晚年時發現其原先提出的需求層次論架構不夠完整,對於人本心理學的最高理

    想「自我實現」似乎無法成為人的終極目標。他意識到並不能一味強調自我實現

    這一層次,這將會導致不健康的個人主義,終將流入物化的自我中心層面。Maslow

    在1969年去世前一年,發表了一篇靈性需求的「Z 理論」,超越先前生理、安全

  • 22

    需求的「X 理論」,以及愛與隸屬、受尊重及自我實現的Y 理論。Z 理論是Maslow

    最高的需求層次論,是超越性或靈性的需求理論(李安德,1992;張春興,2002)。

    事實上,超越性經驗,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都體驗得到,如父母親對子

    女無私無我的奉獻時刻、慈濟志工的「歡喜做,甘願受」、同理心的發揮等等。

    這些經驗雖有程度上的不同,但都是屬於超越性經驗的特質發揮。這種發自內心

    去探索存在的普同性、整體性及終極的意義,正顯現出人內在的超越性層面。而

    存在人內在的自我超越性,往往將之歸於靈性的層面。

    Frankl認為人具有身體、心理及靈性的層面,且這三個層面都不宜偏廢,否

    則人無法統整,並強調不能忽略靈性層面,因為那是人之所以為人之所在。他說:

    「所謂的整體,是指身體、心理及靈性的整合…。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應該僅身

    體-心理來探討人,雖然這兩部分可以成為身心一體,但是這一整體仍然不能代

    表人的整體,缺乏了靈性層面為基礎,這個整體則無法存在。」(Frankl,1975:29)

    整理中西方學者對臨終病人或瀕死者靈性需求的論述,包括:尋求意義和目

    的、寛恕與被寛恕、完成未了心願、希望、追求愛與被愛、愛與歸屬、宗教信仰

    與神的關係、超越、創造等。靈性需求是人類基本需求之一,靈性需求的滿足便

    可使個體對他的人生、生命及病痛賦予意義,從而得到生命的滿足與平和(廖愛

    華、賴秋絨,1999;賴維淑,2002)。而在黃鈺云(2002)《整體生命觀》的研究

    中,以靈性經驗為中心,提出「人與人」、「人與自然」的生態觀點,研究結果

    發現轉變後的世界觀,著重在完整個人具有的靈性向度,瞭解到人類身、心、靈

    各層面與整體環境是一體的,以此架構提出具有內在意義與神聖性的整體生命態

    度。此超脫物化的境界,以華人的人生哲學而言,就是「物我合一」、「天人合

    一」的境界,是融入自然、融入宇宙時空的超然最高境界。

    三、靈性照顧與靈性關懷

    在臨終關懷的工作中,人之靈性是撫慰的核心,從安寧照顧的發展歷史來

    看,最重要的問題不是醫療技術的問題,它最早源起於宗教對病人靈魂的安慰,

  • 23

    立足於基督博愛的基礎之上。靈魂存在的事實更肯定人有靈性需求,在臨終關懷

    實務中已被大量實例所證明(趙可式,1997;楊克平,1999)。 對於臨終病人或

    瀕死者而言,因為物質世界漸漸地遠離,更突顯靈性需求的存在,此時生命的價

    值,人生的意義與「我往何處?」「誰是我的引航?」許多非經驗的思考、不安、

    需求,一一的呈現。

    臨終病人或瀕死者除必須飽受疾病所帶來的身心痛苦之外,亦常面臨失去自

    我與實存意義等靈性困境,臨床上發現臨床病患有追求對神或宗教信仰的支持,

    尋求希望與力量的來源、領受他人的愛與關懷及創造生命意義等靈性需求。其中

    宗教性的解脫是消除死亡焦慮的重要途徑之一,如基督徒臨終前的懺悔與臨終聖

    事,佛教徒臨終前的「助念」,以及喪葬過程中舉辦的消除怨孽的法會,道教的

    「齋醮」等,皆能給臨終者及家屬較強的心靈慰藉。若臨終病人或瀕死者的靈性

    獲得平安,將使整個人趨於詳和,坦然地面對死亡,並在乎內心的寬容、怨忿的

    撫平,且有些病人則會投向宗教式的終極關懷,使得「受苦」轉化成「愛」的圓

    滿(吳庶深,1987;釋慧開,2003;蕭宏恩,2006;張琇雲譯,2006;Smith,1993)。

    靈性關懷的目的是協助臨終病人或瀕死者在有限的生命裡,豐富並拓展其生

    命的品質,藉由靈性來解決人間的糾葛,重建與內在神性或宗教信仰的關聯,支

    持個體在面對即將死亡的身體惡化之際,整合其內心領域,協助其領悟自己獨一

    無二的生命意義,提昇靈性的成長與自我實現,進而超越病痛,追尋生命的意義

    並得到靈性的平安(余德慧、石佳儀,2003;楊克平,2006)。如「安寧療護」便

    是要將身體的醫療與心靈上的撫慰結合在一起,強調臨終病人仍為「全人」,同

    樣具有身體、心理、社會、及靈性的需要,因此應尊重其選擇與生活的模式,不

    該因其生命活動力的殆盡而減低關懷(黃天中,1980)。Kubler-Ross曾說:「只

    要我們好好對待活著的人,就用不著講什麼臨終病人的權益了。」(引自陳榮基,

    2000:8)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們若將病人視為活生生、完整的個體,是值得敬

    重的,我們便給予了他們真實面對自己的機會,能鼓勵他們以自己的方式,發現

    死亡的真相,進而擁抱它。

  • 24

    貳、基督宗教的生死觀

    前一節提及生命意義是可以被創造,被經驗,更高層次則是一種超越的態

    度,其所關涉的是生命的「終極真實」與「終極意義」。而這些層面以宗教的獨

    特觀點去探討死亡問題及超克,則是最適當不過。如托爾斯泰就是在嚴肅地面對

    單獨實存的生死問題,進行過一番徹底的自我反思之後,才改變了整個人生態

    度,追尋涉及宗教、道德等等高度精神性的生命意義。其《伊凡.伊里奇之死》

    正是他獨特的生死體驗的心靈寫照及昇華(引自傅偉勳,1993)。本研究所探討的

    「垂死之家」乃是由信奉天主教的德蕾莎修女所創立,因此著重在基督宗教的生

    死觀。

    基督宗教的「神」、「天國」乃是高度精神性或宗教性所以形成的原本依據

    (本體實在或真理真諦),具有永恆、絕對等性質,此乃「終極真實」。通過宗教

    (或哲學)探索,而一旦發現了終極真實,則隨之就有「終極目標」的定立,在基

    督宗教是永生天國,關涉著死亡的精神超克或生死問題的徹底解決。一旦有了終

    極目標的定立,就會隨著產生單獨實存承擔此一目標,完全獻身於此一目標的宗

    教願望,由是生死態度與生活方式徹底改變,這就是一般所謂「新生的轉機」或

    「人生的轉捩點」,在基督宗教則是跟著耶穌基督,背上十字架,愛人行善(傅

    偉勳,1993)。

    《新約聖經》中許多關於瀕死和死亡的敘述,主要是依耶穌之死和復活來做

    詮釋的。猶太教和基督宗教的中心思想皆有兩個主要前提:第一,人類是受造之

    物,由「神」所造並賦予宇宙萬物之生命;第二,人是照著「神」的肖像而造的,

    帶著高貴品格的天命,克服人類有限的處境。人類因著原罪而墮落,死亡因此進

    入了世界,而「神」的愛彰顯在耶穌基督(神降生成人,取了人性)為人類贖罪、

    超克死亡,引領人類超越自私、貪婪、驕傲等人性幽暗面,愛人行善而邁向永生

    (eternity)。

  • 25

    「神」本身是一個洋溢著愛的生活團體,父愛子,子愛父,父與子共發愛的

    聖神,完全是「神」聖三永恆之愛的洋溢,好使人分享聖三愛的生命。「神」救

    人的計劃,並不僅是叫人單獨的獲得救恩,而也是整個人類得救,結合成一個共

    融的救恩團體。因此耶穌基督在臨終前建立了教會(church),而在基督宗教信仰

    中,教會並不衹是社會制度或社會組織之一環,在這「世俗」的層面之上,教會

    就是耶穌基督的「奧體」,耶穌基督是這個奧體的「元首」,所有的信徒都是「奧

    體」的肢體,彼此相聯成為一個有組織、有生命的整體。耶穌在聖經上明白的提

    到,信仰祂的人,該當相互團結,相互關愛,而這種由耶穌,再由宗徒流傳下來

    相互關愛的慈善精神,正是傳統聖教會的價值核心(房志榮等編,1988)。

    教會是為了去完成耶穌基督所託付的使命而設立的福音愛的團體,其使命就

    是宣揚耶穌基督的福音。他的基本信理沒有別的,而是完全專注於「愛」:「神」

    愛人,人要彼此相愛,要使全人類知道並相信,且更進一步去實踐這個「愛」。

    耶穌基督明白的說:「我來不是受人服侍,而是服侍人」(梅冬祺,1994)。因此,

    我們可說基督宗教是由神職人員、信友所組織而成的團體,教會團體中所持有的

    社會服務理念是從耶穌基督傳給宗徒,再傳至教會,它所維持的是耶穌基督一貫

    的精神,至始至終永不改變,其目的在宣揚耶穌基督福音,並發揚基督「愛」的

    精神,將「愛」的精神實踐於服務人群與社會。此種信念則具體表現於信徒的信、

    望、愛三德上,有其神聖性與超越性,也使得基督徒藉此可以獲得道德的高度精

    神力量,更能坦然無懼怕地面對死亡,以之為安身立命之泉源,進而對生命意義

    有更積極的作為。

    李家同教授(1995)引述「垂死之家」創始者德蕾莎修女的話:「一顆純潔的

    心,會自由地給,自由地愛,直到它受到創傷」。在「垂死之家」短短兩天的服

    務中,他看見了人類悲慘的一面,忘不了垂死之家裡面骨瘦如柴的病人、忘不了

    人的遺體被放在一堆露天的煤渣上,野狗和烏鴉隨時會來吃、忘不了垃圾場附近

    衣不敝體的窮人,這些體驗才使得他醒悟到始終沒有「心靈受到創傷」的經驗,

    因為他認為他從來沒有真正地愛,真正地給過。而這些在「垂死之家」全天候工

  • 26

    作的志工身歷其境,總是不斷的給予,不斷的付出愛,如同德蕾莎修女所講:「我

    們必須在愛之中成長,為此我們必須不停的去愛、去給予,直到成傷---就像耶

    穌所做的一樣」(高志仁等譯,1996)。

    第五節 瀕死照顧者之經驗學習

    美國學者Malcon Knowles(1980)所提出的成人教育學(Andragogy),主要的

    前提之一是成人具有豐富而多樣化的經驗,經驗是學習重要的資源,這是成人學

    習有別兒童或青少年的一大特性。而經驗與學習的關係相當密切,學習本身就是

    經驗不斷的改造的過程,經驗也是學習的重要資源,不過經驗有時也可能形成學

    習的阻力(黃富順,2002)。非正式與偶發學習都是從經驗中學習的一種形式,「非

    正式學習」較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是學習者有意識的學習;然而「偶發的學習」

    是一種自然發生的行動,不是有意識下所進行的學習(Marsick &

    Watkins,1990)。如前所述,並非所有的經驗都可以引起學習,Mezirow(1991)

    認為學習者若是缺乏反思,可能會阻礙及誤導了新的經驗學習,而反思涵蓋了內

    容、過程及前提三種類型,對經驗的反思可能引發轉化學習。由於本研究探討瀕

    死照顧者的經驗學習,他們是抱著服務的理念參與此一志願服務,而非意識到是

    參與一個學習活動,然而在做中學的過程中,這些志工可能產生了許多非預期且

    不是有意的偶發學習,因此本研究選擇John Dewey「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

    及非正式與偶發學習(Informal and incidental learning) 的經驗學習概念,

    藉此探究經驗的形塑與經驗的反思,最後則以Jack Mezirow的轉換學習理論,探

    討瀕死照顧者對生命意義產生了什麼樣的反思及轉化。

    壹、Dewey的經驗學習觀點

    Dewey相當重視學習者個人的經驗,強調教育與個人經驗之間的有機連繫。

    他認為「一切真正的教育都是從經驗中產生的」,即經驗是靠著對周遭的觀察,

    但若僅是單純靠觀察是不夠的,必須要了解我們所見、所聽及所觸摸之事物的意

    義,而且除非我們仔細察看過去的經驗,同時反省這些經驗,並且藉著察覺經驗

  • 27

    的共同點來形成對當下處境(present situation)的判斷,否則我們無法分辨在

    已知情境下所可能產生的結果(Dewey,1938:78)。

    上述Dewey的觀點,強調的是日常生活所獲得的經驗,而且此經驗是從觀察

    開始,並且透過反思來形成判斷,進而與週遭的環境產生交互作用。Dewey認為

    任何經驗並非發生在真空狀態下,而是發生在客觀條件和內在條件的交互作用,

    也就是個體與環境互動的結果。因此,Dewey強調「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

    主張一個人在生活環境中,環境對人產生的影響,就如同人遇到刺激,而產生反

    應,再反應到環境中去,此兩種作用,也就是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交互作用連

    續不斷,人的經驗也就隨時隨地改變。

    貳、非正式與偶發學習

    Tough(2002)認為非正式學習是一種正常、自然的人類活動,它是生活中的

    一部份,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時不為人所察覺,有時亦不自覺,但卻占了人類學

    習的 80%(引自吳淑娟,2005)。Marsick & Watkins(2001)指出非正式學習及偶

    發學習是整個成人教育的核心部分,因為它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重視成人透

    過經驗來引發學習的方式。「非正式學習」較強調學習者的主動性,是學習者有

    意圖的去開始或結束一個學習的過程,與學習者的生活及工作情境有較多的結

    合;然而「偶發的學習」是一種自然發生的行動,不是有意的,所以是某一活動

    的副產品,可能受主要活動的影響而沒有意識到偶然學習的發生。兩者學習方式

    都是多元的,如觀察他人、楷模學習、從日常生活中反省體驗、累積經驗、從錯

    誤中學習、人際互動的過程中學習等等(Houle,1980;Marsick & Watkins,1990)。

    Marsick & Volpe (1999)歸納出非正式與偶發學習的特點為:它是發生在慣

    性的日常生活中;它會使你產生內在或是外在的困惑;它常常是無意識的;它是

    在特定的脈絡之下,隨時都會發生的;它會對新經驗產生反思與行動;它會連結

    其他的學習(引自 Marsick & Watkins,2001)。所以透過非正式與偶發學習,我

    們可以從日常生活的環境及經驗來累積知識、技巧及態度,包括從家庭、工作、

  • 28

    旅行、閱讀等獲得知能。一般而言,它是沒有組織、沒有系統的,甚至有時是無

    意的,常常伴隨另一種主要活動而發生。

    因此非正式與偶發的經驗學習為學習者的智識、情感及行為的全面參與,並

    將學習者置於與生活層面近的學習環境中,藉由情境直接浸入式的學習,來達到

    學習效果,且使學習者能夠反思其經驗,進而在日後相似情境下達到解決問題的

    能力,或者更進一步的達到個人的轉化。

    參、轉化學習理論

    最早提出「轉化學習」相關概念的是Mezirow,他在1978年即對此一論點提

    出見解和論述,認為轉化學習是一種改變,是我們對於個體本身所存在的世界環

    境產生印象深刻或根本性的改變(Merriam & Caffarella,1999),它是一種產生

    批判意識的過程,亦是個體對預先假定的看法重新建構的過程,包括重新認識個

    體存在的世界,或重塑更多內在的、歧異的、具滲透性的綜合性觀點,進而引導

    決策或產生新的行動。

    Mezirow(1991)認為轉化學習的發生是當一個人反思其生命中所經歷的事件

    背後的假設或期待,當發現這些假設有錯誤或不周延時而去修訂它們,而一個人

    的意義觀念可能被扭曲或未發展,所以人必須對自己的信念系統不斷提出質疑,

    產生真正的成長及改變,即謂之轉化學習。學習中發生的「反思」是轉化學習的

    核心,促使在溝通行動中觀點轉化的發生,而反思有三種形式:(1)內容的反思

    (Content Reflection):指一個人對一項問題的內容或敘述的內涵進行檢驗,以

    判斷內容真實性與合理性;(2)過程的反思(Process Reflection):指個體藉由

    評估問題解決之使用策略、理論、感覺等來檢核自身如何解決問題之過程;(3)

    前提的反思(Premise Reflection):當問題的本身受到質疑時,前提反思便發生

    了,其係指潛藏於所提問題之下的基本假設受到質疑。

  • 29

    第六節 印度垂死之家與瀕死照顧

    印度是一個充滿神祕的國度,在印度可以見到極深刻的文化、極進步的科

    技,但同樣的在印度也可以見到了貧窮中的最貧窮者。而德蕾莎修女因為看見印

    度加爾各答街頭貧窮重病的人無家可歸,創立了「垂死之家」,以近 50 年的歲月

    全心為窮人中的窮人服務。在此可以見到來自世界許多國家的志工。以下針對印

    度的文化背景及「垂死之家」的成立做一陳述。

    壹、「垂死之家」成立的相關背景

    1950 年,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與其他 12 位修女於加爾各答成立了

    「仁愛傳教修女會」(Missionaries of Charity),立志為窮人中的窮人工作,

    給他們食物及悉心的照料。1952 年,第一所收容中心「垂死之家」(Kalighat)

    成立,專門收容被棄置街頭垂死的窮人。之後德蕾莎修女陸續辦學校、醫院、青

    少年中心、孤兒院,提供庇護所給垂死窮人及痲瘋病人,這項工作擴及印度 50

    個城市及其他 30 餘國(高志仁等譯,1996)。印度是德蕾莎修女助人義行的發源

    地,因此,在探討垂死之家成立背景之前,先針對印度的宗教、生活及社會文化

    作初步了解。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公元前 2000 年前後創造了燦爛的印度河文

    明。約在西元前 1500 年,亞利安人從中亞大平原越過興都庫什山山口入侵印度,

    亞利安人成為今日許多印度人的祖先。亞利安人建立社會階級,開始形成以人種

    和社會分工不同為基礎的種姓制度。1757 年,印度和英國之間爆發了普拉西大

    戰,印度因戰敗而逐步淪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殖民地政府以加爾各答為總部,

    當時重工業和商業都開始發展,英屬東印度公司將第一個工廠、以及殖民政府總

    部都設在加爾各答,這使得加爾各答成為貿易往來頻繁的繁華都市,這時的加爾

    各答湧進大量勞動人口,形成一個繁榮而混亂的都市。1911 年時,英國殖民地

    政府將總部遷到了德里,使得加爾各答經濟逐漸沒落,再加上 1971 年孟加拉的

    獨立戰爭,加爾各答城裡湧入了成千上萬的窮人,使得加爾各答變得更加混亂、

  • 30

    貧窮,也導致許多產業紛紛出走。據說當時大約有 200萬人因此而餓死,沒有餓

    死的人也只有住在街上,一直到今天,我們都可以看到這些住在街上的人過著非

    常貧苦的生活(王瑤琴,2000)。

    印度 80%的人都信仰「印度教」(Hindu),印度教是一個包羅萬象的綜合體,

    既是一種宗教,也是一種信仰和生活方式。印度教認為,人類靈魂永存和萬物有

    靈,並宣揚因果報應和人生輪迴。在該教看來,生命不是以生為始,以死告終,

    而是無窮無盡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個環節,每一段生命都是由前世的所為而限制

    和決定。一個人的善良行為能使他升天,邪惡行為則能令他墮為畜類。因此,個

    人必須通過修行和積累功德才能認知梵,與梵合一。「梵合同一」是印度教哲學

    理論的核心,更是印度教徒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標(維基百科,2008)。

    印度教的「種姓制度」流傳在印度超過 3500 年。印度教依照職業,將社會

    分成了尊、貴、卑、賤四個階級,而且印度人深信身分階級,是生生世世的輪迴,

    種姓制度是永遠不變的定律。因此種姓階級世代沿襲,不僅賤民階級沒有受教育

    的權利,各階層之間相互禁止通婚,彼此不相往來。種姓制度現今仍是印度社會

    鋼鐵般的框架,雖然它現已受到改革者們的攻擊,並由於現代工業社會的種種急

    迫需要而遭到破壞,但對特定的社會階層的從屬關係在印度教的組成中依然有著

    深遠的社會影響(維基百科,2008)。

    由於經濟逐漸沒落及孟加拉的獨立戰爭,使得加爾各答變得更加混亂、貧

    窮;且種姓制度世代沿襲的身分階級,使得賤民階級沒有受教育的權利,各階層

    之間相互禁止通婚,彼此不相往來。因此,加爾各答街頭充滿了很多無家可歸、

    遭家人遺棄、窮苦及病重的人們,因而促使德蕾莎修女成立「垂死之家」,使這

    些流落街頭的瀕死的窮人在臨終前能得到一些人間的溫暖與愛,安詳和平的離開

    現世。

  • 31

    貳、「垂死之家」與服務志工

    「垂死之家」是一座以人道關懷聞名國際的收容所,「垂死之家」的志工們

    則是一群令人敬佩的天使,以下針對「垂死之家」的創立、精神及服務志工的工

    作內容做一簡介(李家同,1995;高志仁等譯,1996;瀟月,2005;權自強,2008)。

    一、「垂死之家」的創立

    德蕾莎修女秉持著一生為窮人服務的精神,於 1952 年時,在印度加爾各答,

    成立了「垂死之家」,收容無數罹患重病、卻沒有地方可去的人,讓他們能在愛

    與關懷中離開人間。

    德蕾莎修女出身於一個有好教養的南斯拉夫家庭,從小受到天主教的教育,

    18 歲進了修道院,成為一位修女,而這所修道院位於印度,院內有整理得非常

    漂亮的花園及綠草如茵的草地,生活舒適而安定,院外卻是一個貧窮、髒亂的世

    界,而修道院裡的修女們的任務只是辦好一所貴族化的女子學校,教好一批有錢

    家庭的子女們。

    有次德蕾莎修女看到一位流浪漢坐在一棵樹下,已快去世了,她在火車上,

    無法下來看他,等她再坐火車回來,發現他已去世了。當時她有一個想法,如果

    有人在他臨走以前和他談談,一定可以使他比較平靜地死去。還有一次,德蕾莎

    修女在街上發現了一位老婦人,她的身體到處都被老鼠和蟲所咬壞,她將她帶到

    好幾家醫院,雖然有一家醫院終於接受了她,她在幾小時內就去世。

    1948 年,德蕾莎修女離開了修道院走入貧民區,為加爾各答街頭的窮人服

    務。1950 年,德蕾莎修女與其他 12 位修女於加爾各答成立了「仁愛傳教修女會」,

    立志為窮人中的窮人工作,給他們食物及悉心的照料。1952 年,第一所收容中

    心「垂死之家」成立,專門收容被棄置街頭垂死的窮人。之後德蕾莎修女陸續辦

    學校、醫院、青少年中心、孤兒院,提供庇護所給垂死窮人及痲瘋病人,這項工

  • 32

    作擴及印度 50 個城市及其他 30 餘國。「垂死之家」分成男女兩部分,在兩個狹

    小的空間裡,各放置了 50 多個漆上號碼的鐵床,每個床上都躺著一個捲曲著身

    體的垂死老人,有些情況稍好的老人,可以勉強坐起來和臨床的同伴聊天,但是

    絕大部分的老人或躺或臥,都將身子裹在破舊的毛毯裡,一動也不動,彷彿真在

    等待死亡的到來。街道就是床,隨意搭起的塑膠棚子就是一個家。對很多人來說,

    垂死之家裡那 100 多張病床,就是他們最後的居所。一張病床,一個號碼,就是

    一個愛的故事。

    「垂死之家」是一個收容中心,而非醫療機構,而它和安寧病房有一個很大

    的不同,就是不採取「醫療」的方式。因此每個到「垂死之家」的人,有瀕死的、

    身體有傷口或膿疱的、或是因餓太久而昏迷在路上的…等,在「垂死之家」裡,

    這些人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顧,有乾淨的水和食物、志工還會幫他們洗澡並換上

    乾淨的衣服穿,使他們可以在乾淨的床鋪上好好休息,雖然「垂死之家」每天平

    均都有一個人過世,在去世以前,修士修女們會盡量地握住病人的手,以便讓他

    感受到人間的溫暖,讓他瀕臨死亡前還能感到人類對他的關懷與愛,在很平靜、

    很有尊嚴的情況下安息。當然也有人恢復了健康,志工們此時就會幫他換上了乾

    淨的衣服,請他們離開「垂死之家」,把床位讓給其他需要的人。

    因此「垂死之家」的志工是抱持真正的愛,在服務垂死的窮人的時候,是和

    對方站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去照顧他、關心他,並且尊重他,彼此之間的溝通

    是沒有種族、階級地位、貧富的距離。50 多年來,瀕死的病人在垂死之家受到

    醫生、護士、修女和志工們的關心與照顧,現今它已收容過兩萬七千多名從加爾

    各答街上撿回來的人,在這裡整潔安靜,每個床邊都有鮮花,濃郁的清香充溢著

    每一個房間。

    二、「垂死之家」的精神

    德蕾莎修女成立了 100 多個替窮人服務的處所,每個處所都有耶穌被釘在十

    字架上的苦像,而在十字架旁邊,都有「我渴」(I thirsty)這兩個字。她要提

  • 33

    醒大家,任何一個人在痛苦中,我們就應在他的身上看到基督。她說:「我在每

    個人身上都看見耶穌。我對自己說:這是一位飢餓的耶穌,我必須要餵養他;那

    是一位有病的耶穌、這是一位有痲瘋病或患壞疽症的耶穌,我必須清洗他和照顧

    他。我服事他人,因為我愛耶穌。」(引自李家同,2002)德蕾莎修女履行了福音

    的精神:「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廿五

    34-40)德蕾莎修女以她那無私的愛,鼓舞了數以百萬計的人。

    德蕾莎修女不只是一位社會工作者而已,為了要服務最窮的人,她還要求自

    己也成為窮人,她的修士修女們也都變成窮人,因為她要親手握住貧窮人的手,

    伴他們步向死亡,不會再去逃避世上有窮人存在的殘酷事實,且只有如此,被修

    士修女們服務的窮人才會感到有一些尊嚴。因此,「垂死之家」成立 50 多年來都

    一直抱持著「簡單、清貧、愛」的理念來服務這些垂死的窮人,他們的精神誠如

    每天早禱的「治療者的禱文」:

    親愛的主,

    偉大的治療者,

    一切美善的恩賜必定由禰而來。

    因此,我跪在禰臺前,

    祈求禰賜我雙手技巧純熟,

    賜我神智清晰洞察秋毫,

    賜我心性仁慈憐憫。

    求禰賜我專心一意,

    賜給我力量至少能減輕

    我受苦同胞的一些重擔,

    並能真實地領悟屬於我的特殊恩典。

    請除去我心中所有的狡詐和世俗物慾,

    使我能以孩童般純真的信德

    依靠禰。

  • 34

    因此在「垂死之家」的修士修女和志工們不僅是照顧這些生病的窮人,甚至

    去付出關懷與愛,陪伴瀕死者尊嚴的、平靜的離開現世。他們不只是在「服務」

    窮人,他們幾乎是在「侍奉」窮人。

    三、「垂死之家」的志工服務

    (一)志工服務的實施

    「垂死之家」採取隨時開放的方式,歡迎全世界任何宗教任何人都可以加入

    義工,即使你從來沒有做過病患服務,即使你是在加爾各達短暫停留的背包客,

    只要你願意,修會都歡迎你來做義工,只要到仁愛修會辦理義工的報到登記,修

    女就會依據各個機構的人力需求,發給志工許可證,請你到某個機構裡服務;這

    樣隨時隨地開放義工服務的目的,是希望所有來工作的志工,都能從服務中,對

    生命有另一種不同的體驗與觀察。在「垂死之家」服務的修女多羅瑞絲有甚多與

    志工共事的經驗,她提供以下的建議:「來與我們共事的志工,必須有開放的心

    靈,要能從事任何工作,這也是天主希望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在姊妹和弟兄們身

    旁工作的大多數人都能秉持德蕾莎修女和仁愛傳教修女會的精神,因為我們的路

    徑截然不同於外界或其他慈善機構。我們的方式簡明,來幫助、分享我們工作的

    人們,也得要與我們共同遵行。」(引自高志仁等譯,1996)

    「垂死之家」的生活單純規律,志工們也都跟隨住民們的日常生活來調整作

    息;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餵病人吃早餐,接著要餵藥、換藥、清洗碗盤、

    床單、換洗衣物,抱行動不便的病人去洗澡等各式各樣的瑣碎工作,此外,住民

    們連穿的衣服也都是志工們用古老縫紉機一件件車縫出來的。

    這裡沒有先進的醫療器材,或是電子設備,超過半世紀的運轉,垂死之家裡

    的各種物品,始終維持復古簡單,而每一項工作,也都發展出一種互助合作的模

    式,例如要清洗一百多個病患及他們每天的換洗衣物,都有其固定的流程,分類、

    清洗、再消毒,洗衣服的每一道過程,都是靠志工們用腳奮力地踩,用手使勁擰

  • 35

    乾,分工合作來完成,一個早上得將超過一兩百件的衣服和床單,全給洗乾淨。

    笑容掛在臉上,志工們沒有人喊累。「垂死之家」的志工們用雙手和雙腳做服務,

    用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