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很美 論助人專業的審美意識 - twna.org.t ·...

7
護理雜誌 60 4 期‧中華民國 102 8 Aesthetics of Helping 14 接受刊載:102 7 17 * 通訊作者地址:王 行 11102 台北市士林區外雙溪臨溪路70 電  話:(0223111531 6353 E-mail [email protected] doi:10.6224/JN.60.4.14 助人很美論助人專業的審美意識 王 行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摘 要: 本篇論述基於「助人專業是一種藝術」的概念, 從藝術哲學探究助人工作做為藝術的存在現象與 意義,而整理了若干哲學領域中重要的美學思 想,文中所關切的命題包括了:助人工作是怎樣 的藝術?助人工作的過程與結果可以被當作藝術 品來欣賞嗎?助人專業做為藝術的價值何在?為 文之目的則是希望從人文領域的知識範疇中思考 「助人專業」的美學意涵,而希冀為助人工作的 藝術性再累積一些知識論述的基底。 關鍵詞: 助人藝術 、美學 、審美意識。 前  言 包括護理、心理、社會工作等被稱之為助人專 業(helping profession)的啟蒙教育中,皆會強調其專 業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這種「既科學又藝術」 的宣稱是否有其學理上的內涵?還是只是在高舉科學 旗幟大步前進時,卻又需要以「藝術」做為夾縫的空 間 ,擱置那些無法以科學理性處理的人文流變現象? 本文整理了若干哲學領域中的美學思想 ,關切的命題 包括了:助人工作是怎樣的藝術?助人工作的過程與 結果可以被當作藝術品來欣賞嗎?助人工作做為藝術 的價值何在?為文之目的是希望從人文領域的知識中 思考「助人專業」的美學意涵,而希冀為助人的藝術 性累積一點論述的基底。 助人工作能成為藝術品嗎? 藝術哲學的首要命題即是:「藝術現象為何?」換 句話說,到底怎樣的現象可以視之為「藝術」?怎樣 的存有可以被稱為「藝術品」?當一首詩、一幅畫、 一座雕塑表現出「藝術」的意境而被稱為「藝術品」 時,一個人的人生際遇與生命故事也有如是成為「藝 術」的條件嗎?而一位助人工作者實踐其專業理想於 現實的困境中,能開顯怎樣的現象而達到「藝術」的 境界 ,而工作者努力實踐的過程與結果可以被稱之為 「藝術品」嗎? 從藝術哲學的觀點而論 ,藝術現象的構成必須透 過藝術品以及審美的活動:「如果說,物質載體(藝 術產品、審美手段)是必要條件,那麼,主題素養 (審美經驗)便是在某種限定意義上的統一交會。而 藝術作品做為審美對象,便是這二者的統一交會。」 (李,2001229 頁)。換言之,藝術現象的發生是在 認識主體與客體之間出現了「審美經驗」,而這樣的經 驗主要由認識主體的感知力而來 ,這種感知力被藝術 哲學家稱之為「審美意識」。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 J. Dewey, 1859-1952)曾提出「藝術即經驗」的論點 , 認為審美意識是一種特別的專注力或領悟力 ,而能透 過感知在事物中發現統一感 ,此種統一感經常在慣有 的經驗中被忽略,而失去其隱藏的「價值」,因此在 表面上顯得毫無意義(Aldrich, 1970-1987)。奠定德 國古典美學基礎的哲學家康德(I. Kant, 1724-1804)則 認為審美是一種「反思性的判斷力」,不同於邏輯判 斷,而能夠通所謂「先驗理性」目的。簡言之,康德 認為人的認知必須透過像是「範疇」的先驗形式,才 能處理與分析感性經驗的材料 ,而成為認識或知識的 結果。但是此結果並非「物自身」(即認識的對象)。 先驗理性的目的是要理解「物自身」,但是邏輯理解 的結果卻是無法脫離人的必然律。而其所謂之「目的」 乃是在最高存有的安排下既存之目的,「審美」即是 從情感上隱約的體會到 ,當事物以符合我們所能認識 (理解與想像)的形式而存在時,所引發之感動(朱, 2007)。換句話說 ,「審美意識」具有判斷存在的目的 性意義,並且是在情感中的體會,而不是靠邏輯分 析的理解。康德認為人的認識侷限在現象界(「物自 身」的不可知),唯有透過審美活動才能將經驗的有限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Oct-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助人很美 論助人專業的審美意識 - twna.org.t · 有些人認為,藝術欣賞的條件是屬於生活無虞的 特定社會經濟階級的活動。早在古西臘的唯物論者德

護理雜誌 60卷 4期‧中華民國 102年 8月

Aesthetics of Helping14

接受刊載:102年 7月 17日*通訊作者地址:王 行 11102台北市士林區外雙溪臨溪路70號電  話:(02)23111531- 6353E-mail:[email protected] doi:10.6224/JN.60.4.14

助人很美—論助人專業的審美意識

王 行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摘 要: 本篇論述基於「助人專業是一種藝術」的概念,從藝術哲學探究助人工作做為藝術的存在現象與

意義,而整理了若干哲學領域中重要的美學思

想,文中所關切的命題包括了:助人工作是怎樣

的藝術?助人工作的過程與結果可以被當作藝術

品來欣賞嗎?助人專業做為藝術的價值何在?為

文之目的則是希望從人文領域的知識範疇中思考

「助人專業」的美學意涵,而希冀為助人工作的

藝術性再累積一些知識論述的基底。

關鍵詞:助人藝術、美學、審美意識。

前  言

包括護理、心理、社會工作等被稱之為助人專

業(helping profession)的啟蒙教育中,皆會強調其專業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這種「既科學又藝術」

的宣稱是否有其學理上的內涵?還是只是在高舉科學

旗幟大步前進時,卻又需要以「藝術」做為夾縫的空

間,擱置那些無法以科學理性處理的人文流變現象?

本文整理了若干哲學領域中的美學思想,關切的命題

包括了:助人工作是怎樣的藝術?助人工作的過程與

結果可以被當作藝術品來欣賞嗎?助人工作做為藝術

的價值何在?為文之目的是希望從人文領域的知識中

思考「助人專業」的美學意涵,而希冀為助人的藝術

性累積一點論述的基底。

助人工作能成為藝術品嗎?

藝術哲學的首要命題即是:「藝術現象為何?」換

句話說,到底怎樣的現象可以視之為「藝術」?怎樣

的存有可以被稱為「藝術品」?當一首詩、一幅畫、

一座雕塑表現出「藝術」的意境而被稱為「藝術品」

時,一個人的人生際遇與生命故事也有如是成為「藝

術」的條件嗎?而一位助人工作者實踐其專業理想於

現實的困境中,能開顯怎樣的現象而達到「藝術」的

境界,而工作者努力實踐的過程與結果可以被稱之為

「藝術品」嗎?

從藝術哲學的觀點而論,藝術現象的構成必須透

過藝術品以及審美的活動:「如果說,物質載體(藝

術產品、審美手段)是必要條件,那麼,主題素養

(審美經驗)便是在某種限定意義上的統一交會。而

藝術作品做為審美對象,便是這二者的統一交會。」

(李,2001,229頁)。換言之,藝術現象的發生是在認識主體與客體之間出現了「審美經驗」,而這樣的經

驗主要由認識主體的感知力而來,這種感知力被藝術

哲學家稱之為「審美意識」。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

(J. Dewey, 1859-1952)曾提出「藝術即經驗」的論點,認為審美意識是一種特別的專注力或領悟力,而能透

過感知在事物中發現統一感,此種統一感經常在慣有

的經驗中被忽略,而失去其隱藏的「價值」,因此在

表面上顯得毫無意義(Aldrich, 1970-1987)。奠定德國古典美學基礎的哲學家康德(I. Kant, 1724-1804)則認為審美是一種「反思性的判斷力」,不同於邏輯判

斷,而能夠通所謂「先驗理性」目的。簡言之,康德

認為人的認知必須透過像是「範疇」的先驗形式,才

能處理與分析感性經驗的材料,而成為認識或知識的

結果。但是此結果並非「物自身」(即認識的對象)。

先驗理性的目的是要理解「物自身」,但是邏輯理解

的結果卻是無法脫離人的必然律。而其所謂之「目的」

乃是在最高存有的安排下既存之目的,「審美」即是

從情感上隱約的體會到,當事物以符合我們所能認識

(理解與想像)的形式而存在時,所引發之感動(朱,

2007)。換句話說,「審美意識」具有判斷存在的目的性意義,並且是在情感中的體會,而不是靠邏輯分

析的理解。康德認為人的認識侷限在現象界(「物自

身」的不可知),唯有透過審美活動才能將經驗的有限

Page 2: 助人很美 論助人專業的審美意識 - twna.org.t · 有些人認為,藝術欣賞的條件是屬於生活無虞的 特定社會經濟階級的活動。早在古西臘的唯物論者德

護理雜誌 60卷 4期‧中華民國 102年 8月

15助人美學

性與精神上的自由相通。從康德式的「美學」可以說

明「審美意識」的解放力量,藉著藝術把人的有限性

朝向精神自由的無限性開放。

「審美意識」是藝術構成的首要條件,缺少審美

的活動,也不會有藝術品的存在。過去阿嬷廚房的碗

櫥只是日常生活的工具,到了四、五十年後,兒孫

輩持著懷舊心情,將其珍藏在客廳中不時的欣賞,

此時碗櫥已不再是生活的工具,而是審美的對象。中

國哲學家李澤厚的美學思想特別強調了:「藝術品真

正作為審美對象的存在只有當人欣賞它們時,它是一

種幻想世界的實在。」(李,2001,233頁)由此可見,助人工作之能成為藝術的必要條件在於:助人工作的

實踐過程能發生被人欣賞的「藝術現象」,而助人的作

為即成為審美對象的「藝術品」。

2013年初某深夜,我伴隨突然中風的老父在急診室中,見到疲憊的護理人員忙進忙出,工作的壓

力使她們緊繃著臉,但仍必須擠出笑容、放柔聲調

面對不耐煩的病患;另一床則痛的大叫,淒厲的聲

音彷彿要穿透冰冷的白色高牆⋯。我不禁思考:在這

樣的環境能感受到美嗎?難道指的是點滴架邊的白

牆上,掛的那幅某位醫生的攝影作品─「阿里山的

日出」嗎?還是護理站的櫃檯上的那盆百合花?置

於今夜的情景,這些賞心悅目的作品,既刻意且無

力地想要掩蓋痛苦,卻更諷刺地增添了悲涼。這樣

的夜晚,讓我想到上世紀初的墨西哥女畫家卡蘿(F. Kahlo, 1907-1954)的作品,尤其是那幅名為Broken Column的自畫像,裸露的身體被插滿了鋼釘,中間則以冰冷的支架撐起流著淚水的女人,折磨她的是病

痛、還是醫療?然而飽受痛苦的女人其濃眉之間卻發

出堅毅的眼神,彷彿向著命運說:「祢還能奈我何!」

在那屬於革命的年代中,站在左派的一方,被病痛

與愛情折磨一輩子的卡蘿,不是用偉大的理論改變

世界,而是用柔細的筆刻劃出所有不幸的遭遇,卻

深深打動了人性。文學家卡謬(A. Camus, 1913-1960)曾讚賞「薛西佛斯」這位被諸神詛咒的悲劇主角。他

認為人性偉大之處,及在於對永無止息的壓迫和荒謬

之命運,進行永不停止的奮鬥,他說:「我看到那人拖

著沉重規律的步伐踱下山崗,走向永無止盡的酷刑。…在

他蹣跚下山的途中,他思量著自己的情況。這點構成他酷

刑的清明狀態,同時也給他加上了勝利的冠冕。」(Camus, 2006,165-166頁)卡謬認為造成薛西佛斯的痛苦乃是他的覺醒,而同時也造就了他的尊嚴與價值。如同深

夜的急診室,在痛苦與掙扎的呼喊中,孕育著精神

自由的無限性可能,此即是藝術!

助人工作有閒搞藝術嗎?

有些人認為,藝術欣賞的條件是屬於生活無虞的

特定社會經濟階級的活動。早在古西臘的唯物論者德

謨克利特(B.C. 460-370),即對藝術(特別是音樂)與人類生產方式的關係下過重要的註解:音樂並不產生

於需要,而是產生於正在發展的餘力!(朱,2007)對這句話一面說明了藝術的超功利性,一面也強調了

人是在滿足需求的餘力中發現與創造了藝術。這樣的

觀點所延伸出「藝術」的社會階級屬性,很容易使人

認為在生活需求無法滿足下的窮苦生活世界是沒有藝

術條件的。如果持這樣的立場理解藝術與生產方式的

關係,則對於服務弱勢的助人工作而言,要發展「藝

術」的餘力似乎有限,而恐招到「服務病人的時間都

沒有了,那裡有閒情來攪藝術!」的質疑。當然,這

樣的質疑不無道理,但是藝術與需求滿足、生存條

件之間的關係仍然存在著更複雜的辯證關係與有機創

生的多種可能。李澤厚從唯物歷史的辯證觀理解「藝

術」與生產工具的關係,「藝術品」往往是從人與工具

的情感所衍生而出的意義與價值:「就整體看,從古

至今,可說並沒有純粹的所謂藝術品,藝術總與一

定時代社會的實用、功利緊密的糾纏在一起,總與

各種物質的(如居住、使用)或精神的(如宗教的、

倫理的、政治的)需求、內容相關係。即使是所謂純

供觀賞的藝術品,如貝爾所謂的「有意味的形式」也

只是在其原有的實用功能逐漸消退之後的遺物,而

就在這似乎是純然審美的觀賞中,過去實用的痕跡

也仍存在底層積澱著,如欣賞書法中對字形的某種

辨識,古廟或神像觀賞中的某種敬畏情緒,等等。」

(李,2001,222頁)李澤厚的論點對助人工作做為藝術的可能,提供

了一些啟發性。首先,助人工作的發生,並非是為

了藝術,而是為了實用性與工具性之目的(例如,解

決生活的主客觀困境),然而在使用助人專業做為改

善人與社會之工具的實踐過程中,工作者漸漸地產生

「審美意識」而將實踐經驗視為「審美對象」。接下來,

工作者的「審美意識」是否能有條件進一步地透過特

定的「載體」,傳遞給其他的欣賞者,引動、喚起人

們的審美感受?則成為「助人工作是門藝術」的關鍵

因素。換言之,助人工作者與並非如同藝術工作者一

般,以藝術創作為專業實踐的目的,而是將以助人

為目的之行動中所衍生的「藝術」傳遞開來。助人工

作者並不一定要如同藝術家、文學家般,具有文藝

Page 3: 助人很美 論助人專業的審美意識 - twna.org.t · 有些人認為,藝術欣賞的條件是屬於生活無虞的 特定社會經濟階級的活動。早在古西臘的唯物論者德

護理雜誌 60卷 4期‧中華民國 102年 8月

Aesthetics of Helping16

創作的技巧與成果,但是若具備著人文素養之「審美

意識」,即可以在專業實踐的過程中,創造出藝術的

價值。朝向人文的助人工作並不一定要發展「純藝術

/fine arts」的專業技藝,而是需要彰顯出助人工作的藝術性。

「藝術品」做為「美感」的載體,產生了串起工作

者的審美意識與欣賞者的審美意識的中介作用,因此

它不只是承載著工作者的情感,而且還能傳遞給欣

賞者而產生共感。依據康德的美學觀點:雖然審美的

對象是個別的,或是以個別形象的方式來展現,但

是「審美」卻是具有普遍性的,所謂的「普遍性」並非

指計量上客觀存在的普遍,而是人與人之間的共同感

受,因為「美」不是認識的對象,而是情感的對象。

換句話說,使一位助人工作者感動的實踐經驗,如

果能使別人也能產生共同的感受,而使審美的活動能

傳遞,審美判斷的內容能傳達,這即是審美的普遍

性。所以藝術不能只是在個人私領域存有,而必須開

放至他者才具審美的價值。一位助人工作者只在其自

己的世界,體會到助人實踐過程的美感,並不足以

構成「助人工作是門藝術」的條件;同樣的,助人工

作專業只在自己的實踐領域中,了解到助人工作的藝

術性也是不夠的,而必須朝向社會使更多的人也能共

同感受到助人的美感,助人工作的藝術性才算發揮完

全。

李澤厚(2001)認為「藝術品」乃是人類情感本體與審美心理結構的對應品,而能成為「審美對象」的

「藝術品」即不只屬於個人的感知,更屬於群體的感

知,並反映出社會文化的情感結構。據此,助人工

作朝向藝術的努力方向,即在於工作者將實踐之過

程,透過其「審美意識」發生了「美感經驗」,並進一

步地藉由創作出來的載體(藝術品),引動他者們(助

人專業人員、當事人、社會人群⋯等等)的「審美意

識」。引動他者們的「審美意識」對畫家或音樂家可能

具有重大的價值,但是助人工作的價值與意義何在?

在此,可再次藉由李氏所言來思索這一關鍵性的問

題:「藝術作為各種藝術品的總和,它不應看作只是

各個個體的創作堆積,它更是一個真實性的人類心理

─情感本體的歷史建造。如同物質的工具確證於人類

曾經現實地生活過,並且是後代物質生活的必要前提

一樣,藝術品也體證於人類曾經精神地生活過,而

且也是後代精神生活的基礎或條件。藝術遺產已經積

澱在人類的心理形式中,情感形式中。藝術品作為符

號生產,其價值和意義即在這裡。這個符號系統是對

人類心理情感的建構和確認(李,2001,227頁)。」據此,助人工作在實務經驗中的「藝術品」即是重要

的精神符號,不只是專業上的精神符號,而且更可

能成為確認人類精神(特別是助人精神)的一部分。

因此,促使社會確認助人精神的時代價值、促使大

眾確認助人專業精神的時代意義,透過藝術創作的努

力,該是一條值得發展之路。

雖然並不一定有文學家一般的創作知能,但是

助人工作者做為生命經驗與生活處境的主體,同樣擁

有「美感經驗」的條件。如同高達美(H. G. Gadamer, 1900-2002)所言,「審美」的經驗不只是感覺愉悅而已,當然也不應被藝術的「形式」和「內容」所局限,

所以美感經驗的創造並不是專屬於某種藝術專業階

級(如畫家、演員)的生產結果,而是透過各種生命

題材各種創作形式的展現。當代西方哲學家高達美用

「開啟了一個世界」來說明美感經驗(Palmer, 2002)。而當代的中國哲學家李澤厚則以「以美啟真」來闡釋

「美」不只是感受更是接近真理的主體活動:「就個體

心理說,它日益豐富地提供為普遍思維形式所不能具

有的獨特的個體知識(personal knowledge),亦即使人擁有理性滲入的感性的自由直觀,從而反過來推動普

遍形式本身的發現與發展。⋯自由直觀(即創造直觀)

由於包含理性的積澱,所以包含美的問題。它既不是

理性思辨,不是形式推理;它也不是感性經驗,不是

單純直感。⋯它似乎不可分析,卻又仍然來自生活、

實踐。它常常有種詩意的朦朧,不可言說的多意,卻

擁有突破現有思維格局和既定經驗的巨大力量(李,

1996,125頁)。」據以上所言,美是從已知的框架中解放而趨近真理的力量,藝術則可作為探究真理的方

法學。

助人工作是實踐美學的藝術

馬克思(K. Marx, 1818-1883)認為美感是從人與勞動的關係中生產出來的,人在使用工具的生產過

程中,一面將自然給「對象化」,一面也意識到自身

的力量,而也將人的本質力量給對象化了,在對象

化過程中人觀照自己,認識自己,同時也肯定了自

己,因而不只豐富了物質生活同時也提升了精神生

活。這在美學上的意義是:在自己所創造的世界裡觀

照自己,也是用藝術方式掌握世界,而勞動創造即

是藝術。人在勞動的過程中體會到自己的力量,因

而有了喜悅與感動,這樣的情感馬克思稱其為「欣

Page 4: 助人很美 論助人專業的審美意識 - twna.org.t · 有些人認為,藝術欣賞的條件是屬於生活無虞的 特定社會經濟階級的活動。早在古西臘的唯物論者德

護理雜誌 60卷 4期‧中華民國 102年 8月

17助人美學

賞」,也就是審美的意識(朱,1983)。據此,藝術並非屬於特殊階級才能生產或享有的,生活與工作的過

程即是藝術的生產,勞動者在使用工具的實踐過程

裡,發展出對環境與自身的理解與關照,同時也發

展出工具、環境與己身三者之間的相互衝撞與協調的

姿態,李澤厚(2001)稱這種恰如其分,適可而止的動態平衡點為「度」,而「度」即是一種具有生存美感

的「藝術」。

手工藝者的作品是「藝術」,工匠的勞動也是「藝

術」,並非只有藝術家才能創作,才算是「藝術」。

事實上,「藝術」被社會特殊階級所壟斷的現象是資

本社會勞動分工的惡果,大部分的勞動者已成為商

品,而在生產分工下,勞動成果也成為資本家的商

品,而與勞動者的關係斷裂。勞動者漸漸地在勞動過

程無法意識到自身的力量本質,而感受不到勞動中的

美感。再加上藝術已成為特殊階級性專業的符號,一

般勞動者也不自覺到勞動過程中的「藝術」本質。以

下朱光潛的這段話更精闢的說明了勞動與藝術關係的

斷裂:「本來生產勞動是人對世界的實踐精神掌握,

也就是人對世界的藝術的掌握;⋯,由於勞動的異

化,勞動對於勞動者變成只有維持動物式生活的手

段⋯。勞動不是自由的活動,只能使勞動者痛苦,

所以就不能有所謂美或令人起美感了。勞動從此就

割斷了它和藝術長久的血緣關係了(朱,1983, 302頁)。」在一本名為「風信子、風子」的筆記本中,我

發現了一位助人工作者的攝影作品(如圖一)。作者

劉小許2005年成立了「風信子精神障礙者權益促進協會」,以有機農場的耕作勞動來實現精障者的勞動主

體動能與追尋自我的慾望。在常年的與一群慢性精神

疾病者從事農務的心境中,拍攝下現實生活中的一

些片段,散滿在地的工作手套,白色的棉織品中滲

出洗不盡的黑。畫面由簡單的工具構成,而表現出

勞動生活的現實,不禁感受手套們彷彿在對我們說

話,輕訴許多曾經發生的故事。如同海德格對梵谷作

品「農鞋」的凝視,而認為畫面中所再現的那雙既平

凡且破舊的靴子,既敞開又遮蔽了存在的真理(李,

2001)。我們所關切的弱勢者一如穿著破鞋的農夫,帶著他們的問題不斷的活下去,破鞋無法替換,鞋

破了無從再補,但是透過對「破鞋」的凝視,生命的

處境被體會、被體會的生命感動了人。

從馬克思的實踐美學來理解「助人工作是一種藝

術」,即可體悟到助人工作「對世界的藝術的掌握」的

重要性。當助人工作者視自身的實踐為「藝術」時,

則顯示其勞動生產過程中的已發展出對自己觀照、認

識與肯定,以及對外在客觀規律的理解與應對所掌握

之恰如其分之「美感」。這種「美感」也就是「對世界

的藝術性掌握」,它完成了勞動個體與社會環境的統

整性,使得護理人員這種辛苦的勞動者,在後工業

資本制度下的社會中,保有對抗被制度所造成的疏

離現象。此種疏離即是馬克思所稱之「異化」(alien-ation),也就是「人們用他們的力量創造了世界,但他們所創造的世界卻反過來宰制他們」(Williams, 2003)的文明歷史。而這種悲劇性發展,正需要透過藝術而

激起主體性的覺醒。此外,馬克思的實踐美學強調具

體的生活即是藝術,對於貼近底層生命的助人工作專

業而言,也是重要的提醒。助人工作者的畫室是就是

貧病老弱的生活世界,所臨摹的即是被現實命運壓迫

的處境與求生存的姿態,而以其審美意識捕捉人與

環境衝撞、協調、辯證的感動,感動來自人性的開

顯,也來自對社會現實的反省,以及對生命理想的

確認。

透過助人藝術突顯社會現實

在實務界中有一些助人工作者,多年來背負著沉

重的工作壓力與體制限制,依然地堅持於某種助人工

作的抽象精神或理想,甚至攪擾的自己身心俱疲。如

此地勞動形象,確實是有血有肉。一位從事少年輔導

的社工人員,以詩的語言記下一句刻骨銘心的體悟:

「窮人有親戚嗎?窮人的親戚叫社工員」(陳,2008,8頁)

圖一 手心與手背

(摘自「風信子、風子」攝影集筆記書)

Page 5: 助人很美 論助人專業的審美意識 - twna.org.t · 有些人認為,藝術欣賞的條件是屬於生活無虞的 特定社會經濟階級的活動。早在古西臘的唯物論者德

護理雜誌 60卷 4期‧中華民國 102年 8月

Aesthetics of Helping18

詩的語言是在感性中開顯出超越性的智慧,在

這種智慧中人是「自在自為」的。於是哲學家海德格

(M. Heidegger, 1889-1976)給予「詩」如同生命存在的高度,他認為人寓居於世的存在即是在詩意中(劉,

2007)。在詩意中,人開始自己觀照到自己,思考自己,認識自己,而藝術的美就是透過人類心靈,這

種看見自己、又為自己而為的境界,這也就美學中

「自在自為」的意思(朱,2007)。當社工員觀照到自己是窮人唯一的親戚時,更貼近於痛苦與死亡的護理

人員也用了詩的語言思考自己:「喉管點滴及儀器,

仍然守時沒有誤點⋯。」(梁,2013)。助人工作者不用寫詩,已是詩人,我們在寓居於世的痛苦中反觀

諸己,創生出自在自為的美感體驗。能將勞動的血

淚轉化為藝術的品味的工作者,成就的就不只是專

業,而是志業。這種生命的志業宛如愛爾蘭作家王爾

德(O. Wilde, 1854-1900)所言:「我們都生活在陰溝裡,但仍然有人仰望著星空。」(劉,2012,44頁)

後馬克思主義的阿多諾(A. Adorno, 1903-1969)即認為藝術不只是要反映社會現實,並且還要以否定

的立場揭露社會現實(黃,2009)。首先,雖然藝術是時代的產物,而與社會現實有共時性,但藝術不

應該僅順應社會現實,順應了社會現實就置身於現實

中,而無法反映社會現實。藝術必須堅持於與社會現

實的對抗性,才能與現實共時而不置於現實。只有在

對抗性的距離中,藝術能保持自主性,不為社會現

實所用,而用於揭露社會現實。保持對抗性的距離

即是對社會現實的否定性,透過否定性的方法展示社

會現實不為人知的層面,正是透過藝術作品對社會現

實的否定,藝術才能真正認識社會:「藝術作品是與

世隔絕的和盲目的,然而卻能以其孤立狀態再現外部

世界⋯(Adorno, 1998)。」換言之,阿多諾認為藝術之美即在於揭露社會現實之樣態,尤其是為社會所矇

蔽,為人所不覺的陰暗深處之真實。現代主義文學卡

夫卡(F. Kafka, 1883-1924)的作品即為阿多諾所欣賞的美學佳例。卡夫卡的短篇小說「變形記」,以冷靜、

細膩的筆調描寫一件極其驚恐與奇異的事件─人變成

了蟲,文章的第一句竟是:「清晨,格里高爾.薩姆

沙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床上變成了一

只巨大的甲蟲。」如此平淡地描寫了一樁驚悚的意外。

整篇小說像是在說一個超現實的故事(而且荒誕),但

是卻隱喻了現實社會中人的處境─活得一隻大甲蟲,

最重要的是自己也不知為何突然會失去了人的情感與

尊嚴:「一個為家庭生計奔波而變成蟲的人,最後被

全家人所厭棄,這一過程是冷酷無情的,又是合情

合理的。⋯人的異化導致人的自我價值的失落,除

了自我消滅,沒有別的生路,因此死亡是最愉快的

(徐,2002,209頁)。」卡夫卡筆下的薩姆沙辛苦工作變成蟲後,為家

人遺棄後孤獨的僵化死亡。阿多諾的美學宣稱:「形

式是理解社會內容的鑰匙!」(黃,2009,110頁)。意思是說,社會內容所具有經驗法則帶來壓抑覺知的

作用,唯有透過形式的轉變才能將壓抑的存有被人感

知。藝術則提供了具中介性質的形式,一面將社會事

實內化成為審美意識的認識客體,一面以創作的形式

將客體轉化為揭露社會隱藏的審美對象。據此,一首

詩的美感不在於修辭的美麗,而在於它所揭露的存

有,是否具有從表象現實揭露底層真實、從特殊遭

逢開顯普遍際遇的張力。成為理解社會內容的鑰匙,

開啟了社會現實的種種存有。我永遠不會忘記和平醫

院封院時,護理人員衝破封鎖線,向社會發聲的畫

面,那一刻,點醒了我的腦袋,護理人員不是專業

的機器,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勞動者。

結語 助人越來越美

專業往往從問題解決的科學性視框看待助人的經

歷,並且非常在意成效問題。倘若我們暫擱此種工具

理性的意識,而站在人文藝術的認識觀,則可以從

助人中體會到層層的意義而「開啟了另一個世界的知

識」。我們曾被米勒(J. Millet, 1814-1875)的「拾穗」感動,或是在墨西哥女畫家卡蘿的作品中被震憾。我

們也可以從劉小許的攝影作品中,感受到一雙雙工作

手套背後有一小群社會邊緣人,自在自為地與命運周

旋。透過對藝術創作的凝視我們似乎體會到作品背後

的故事,而告訴了我們一種曾發生、已發生,且正

發生的存有。面對痛苦的處境,助人工作者在其中體

會了生命,遇見了真理,國學大師唐君毅曾說:「對

人生之疑情與悲涼之感,實為逼人以肯定人生之道

之動力,及奮發剛健精神之泉源。」(唐,1989,31頁)。李澤厚(2001)則以「人生之詩」做為哲學美學的基礎,認為任何人皆能面對生命的處境,而發生

出一種自覺性的深邃情感與理性的思辨、反省,即

創造出「詩」般的魅力。據此,助人工作的實踐者本

就是生、老、病、死的處境懷著「詩意」,而助人的

美感意識即是成就專業價值信念的「另類之途」,足以

把失落的精神尋找回來。

Page 6: 助人很美 論助人專業的審美意識 - twna.org.t · 有些人認為,藝術欣賞的條件是屬於生活無虞的 特定社會經濟階級的活動。早在古西臘的唯物論者德

護理雜誌 60卷 4期‧中華民國 102年 8月

19助人美學

參考文獻

朱光潛(1983).朱光潛美學文集(第三卷).上海市,中國:上海文藝。[Zhu, G. G. (1983). Essays on aesthetics

by Zhu Guang Gian (Vol. 3). Shanghai, China: Shanghai Literature and Art.]

朱光潛(2007).西方美學史.北京市,中國:中國商務印書館。[Zhu, G. G. (2007).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 in

the western world. Beijing City, China: The Commercial Press.]

李澤厚(1996).我的哲學提綱.台北市:三民書局。[Lee, T. H. (2001). The outline of my philosophy. Taipei City, Taiwan, ROC: San Min Book.]

李澤厚(2001).美學四講.天津市,中國:天津社會科學院。[Lee, T. H. (2001). Four lectures on aesthetics. Tian-jin City, China: Tianji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唐君毅(1989).人生之體驗.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Tang, J. Y. (1989). Life experiences. Taipei City, Taiwan, ROC: Student Book.]

徐葆耕(2002).西方文學:心靈的歷史.北京市,中國:清華大學。[Shu, P. G. (2002). Western literature: The histo-

ry of the mind. Beijing City, China: Tsing Hua University.] 梁壁君(2013).呼喊南丁格爾.取自http://southernage.

wordpress.com/ [Liang, P. J. (2013). Crying for Nightin-

gale. Retrieved from http://southernage.wordpress.com/]陳玫玲(2008).再現存有─我在青少年社會工作場域的實

踐歷程與反思(未發表的碩士論文).台北市:東吳大

學社會工作學系。[Chen, M. L. (2008). Representation

of being: A reflection on “I” in the field of social work in

the area of youth service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Soochow University, Taipei City, Taiwan, ROC.]

黃應全(2009).西方馬克思主義藝術觀研究.北京市,

中國:北京大學。[Huang, I. C. (2009). The western per-

spective on Marxist aesthetics. Beijing City, China: Beijing

University.]

劉 燦(2007).海德格爾的智慧.北京市,中國:中國電

影。[Liu, T. (2007). The wisdom of Heidegger. Beijing

City, China: China Film Press.]

劉佩芳譯(2012).王爾德短篇小說集.台北市:好讀。[Liu,

P. F. (Trans.)(2012). Selected works of Oscar Wilder. Tai-

pei City, Taiwan, ROC: Howdo Books.]

Adorno, T. W.(1998).美學理論(王柯平譯).四川市,中

國:四川人民。(原著出版於1970)[Adorno, T. W. (1998).

Aesthetic theory (K. P. Wang, Trans.). Sichuan City, China:

Sichuan People’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0)]

Aldrich, V. C.(1987).藝術哲學(周浩中譯).台北市:水

牛。(原著出版於1963)[Aldrich, V. C. (1987). The phi-

losophy of Arts (H. C. Chou, Trans.). Taipei City, Taiwan,

ROC: Buffalo.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3)]

Camus, A.(2006).薛西佛斯的神話(張漢良譯).台北市:

志文。(原著出版於1942)[Camus, A. (2006). Le Mythe de Sisyphe (H. L. Chang, Trans.). Taipei City, Taiwan,

ROC: Chich Wen.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42)]

Palmer, R. E. (2002).詮釋學(嚴平譯).台北市:桂冠圖書。

(原著出版於1969)[Palmer, R. E. (2002). Hermeneutics (P.

Yen, Trans.). Taipei City, Taiwan, ROC: Kuei Kuan Book.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9)]

Williams, R.(2003).關鍵字: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劉建基

譯).台北市:巨流。(原著出版於1976)[Williams, R.

(2003).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G.

C. Liu, Trans.). Taipei City, Taiwan, ROC: Chuliu.(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6)]

Page 7: 助人很美 論助人專業的審美意識 - twna.org.t · 有些人認為,藝術欣賞的條件是屬於生活無虞的 特定社會經濟階級的活動。早在古西臘的唯物論者德

護理雜誌 60卷 4期‧中華民國 102年 8月

Aesthetics of Helping20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July 17, 2013*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 Shane Wang, No. 70, Linxi Rd., Shilin District, Taipei City 11102, Taiwan, ROC.Tel: +886 (2) 2311-1531 ext. 6353; E-mail: [email protected]

Helping People is Beautiful: An Inquiry into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the

Helping ProfessionShane Wang

PhD,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Social Work, Soochow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helping profession as an art. The author uses an art philosophy perspective to review the phenomenon and meaning of the helping profession as “art” and addresses several ques-tions. These questions include: What category or categories of art best define the helping profession? Can the process and / or results of helping be appreciated as works of art? What is the value of treating the helping profession as an art form?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and knowledge regarding the aesthetic nature of the helping profession.

Key Words: theartofhelping,aesthetics,aestheticconsciousness.

下期專欄

實證護理相關議題

(Issues in Evidence-Based Nursing)

執行編輯

高啟雯、李茹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