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板 1 副本 5 ·...

22
第5期 2018年5月21日 抄报: 教育部研究生司、江苏省教育厅,全体校领导 抄送: 全校各单位,各附属医院、附属药业 研究生院 编 “双一流”建设月报 “DOUBLE FIRST-RATE”CONSTRUCTION MONTHLY REPORT 目 录 CONTENTS 扫码进入 “双一流”网站 月报头条 P1 我校召开“双一流”建设推进会:对标同类高校,务实推进 “双一流”建设 P2 南京市与我校合作共建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 建设动态 P4 我校获国家汉办“孔子新汉学计划”全额奖学金项目支持 P4 我校在法国的中医学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举行首届开学典礼 P5 我校研究生在2017年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大赛暨第五 届“发现杯”全国大学生互联网软件设计大赛”中获奖 P6 我校吴承玉教授团队编撰的《中医藏象辨证学》在宁首发 政策传真 P7 国务院办公厅: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支持中医 辨证论治智能辅助系统应用 P8 科技成果转化将纳入“双一流”建设考评体系 P10 “双一流”是个“筐”,什么都能装? 名家观点 P14 办出一流!高校书记、校长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北大考察重 要讲话 P16 “双一流”建设必然带来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吗? 他山之石 P19 海南:“双一流”高校和留学归国本科毕业生等可在任一 城镇落户 P20 东北大学发展新医科,成立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 P20 发力医学!三方共建南京大学-伦敦国王学院联合医学研究院 P20 东南大学成立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院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Oct-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画板 1 副本 5 · 一流”建设,建设高校真抓实干,围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狠抓内涵发展,学科发展特色鲜明, 贡献度大。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智能现代的教学科研设施,丰硕累

第 5 期 2 0 1 8 年 5 月 2 1 日

抄 报 : 教 育 部 研 究 生 司 、 江 苏 省 教 育 厅 , 全 体 校 领 导

抄 送 : 全 校 各 单 位 , 各 附 属 医 院 、 附 属 药 业

研 究 生 院 编

“ 双 一 流 ” 建 设 月 报“DOUBLE FIRST-RATE”CONSTRUCTION MONTHLY REPORT

目 录 CONTENTS

扫 码 进 入“ 双 一 流 ” 网 站

图解|

月 报 头 条

P1 我校召开“双一流”建设推进会:对标同类高校,务实推进

“双一流”建设

P2 南京市与我校合作共建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

建 设 动 态

P4 我校获国家汉办“孔子新汉学计划”全额奖学金项目支持

P4 我校在法国的中医学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举行首届开学典礼

P5 我校研究生在2017年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大赛暨第五

届“发现杯”全国大学生互联网软件设计大赛”中获奖

P6 我校吴承玉教授团队编撰的《中医藏象辨证学》在宁首发

政 策 传 真

P7 国务院办公厅: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支持中医

辨证论治智能辅助系统应用

P8 科技成果转化将纳入“双一流”建设考评体系

P10 “双一流”是个“筐”,什么都能装?

名 家 观 点

P14 办出一流!高校书记、校长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北大考察重

要讲话

P16 “双一流”建设必然带来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吗?

他 山 之 石

P19 海南:“双一流”高校和留学归国本科毕业生等可在任一

城镇落户

P20 东北大学发展新医科,成立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

P20 发力医学!三方共建南京大学-伦敦国王学院联合医学研究院

P20 东南大学成立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院

Page 2: 画板 1 副本 5 · 一流”建设,建设高校真抓实干,围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狠抓内涵发展,学科发展特色鲜明, 贡献度大。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智能现代的教学科研设施,丰硕累

我校召开“双一流”建设推进会:

对标同类高校,务实推进“双一流”建设

5 月 21 日,胡刚校长在行政楼 315 会议室主持召开会议,传达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

赴上海调研高校“双一流”建设有关情况,总结上海市在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方面的先进做法,

分析我校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并就进一步推进我校“双一流”建设作具体布置。全体在宁校领导,

研究生院、教务处、科技处、发展规划处、党办、校办等职能部门领导出席会议。

胡刚校长指出,上海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双一流”建设工作,通过人大立法政策保障“双

一流”建设,建设高校真抓实干,围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狠抓内涵发展,学科发展特色鲜明,

贡献度大。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智能现代的教学科研设施,丰硕累

累的医教研成果值得我校学习借鉴。

胡刚校长强调,我校要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标杆,推动思想再解放、压力再传导,对标找

差、创新实干。当前,我校面临的外部条件、所处的历史方位,正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全校

上下要坚持与时俱进,客观全面地认识我校实际,辩证清醒地分析我校发展中的不足与短板,

以更高的站位看短板,以更宽的视野看排名,以更实的举措促发展,进一步增强紧迫意识、忧

患意识,只争朝夕抓发展,对标最优再出发。要坚持主动学习与狠抓实干相结合,虚心学习、

干在实处,以对标找差的实际成效,推动我校“双一流”建设高质量落实。

胡刚校长指出,要深刻领会“立德树人”这一现代大学根本任务的丰富内涵。“立德树人”一

是要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要培养符合高校特色学科属性的优秀毕业生。教务、

学工部门要围绕“立德树人”丰富内涵,结合学校特色,创新思政教育,形成跨界协同育人机制,

把“立德树人”两个层面的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胡刚校长要求,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按照《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设方案》,围绕“办精本科

教育、办强研究生教育、办优留学生教育、办好继续教育”的办学定位,大力推动学校内涵建

设,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要根据“双一流”建设方案的要求,结合中药学学科群建设需求,集

中人力、财力、物力对中药学学科群建设予以持续、稳定地支持和保障,切实做到以一流学科

建设带动学校整体发展;要启动中药标准化建设有关工作,解决中药国际标准制定问题,为中

Page 3: 画板 1 副本 5 · 一流”建设,建设高校真抓实干,围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狠抓内涵发展,学科发展特色鲜明, 贡献度大。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智能现代的教学科研设施,丰硕累

药学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支撑;要加快推进新中药学院、康缘中药学院和三所附属药业建设,

围绕一流学科建设出成果、出成绩。

南京市与我校合作共建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

5 月 12 日,南京市人民政府与

我校签署合作协议,贯彻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健康

中国战略部署,共建“南京中医药大

学附属南京中医院”,促进中医药事

业振兴发展。省委常委、市委书记

张敬华,市长蓝绍敏,我校党委书

记陈涤平,省政协副主席、我校校

长胡刚出席。仪式由南京市副市长

胡万进主持。

根据市政府与我校的合作协

议,双方将本着改革创新、开放融合、协同发展的理念,围绕南京集聚科教资源打造“具有全

球竞争力的创新名城”、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发挥学科特色优势、推进一

流中医药大学建设的目标,协力推进校地融合、资源整合、医教协同,共同推进健康南京建设

和一流中医药大学建设。

陈涤平书记在致词中指出,健康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要求,是“以人民为中心”

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

走在前列的必然要求。他表示,南京中医药大学属地在南京,有责任、有义务为南京经济社会

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有责任、有义务把南京这张“健康名片”擦新擦亮,

有责任、有义务更好地开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南京风格”“南京气派”。此次政校合作共建直属

附属医院,就是要进一步深化医教协同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临床科

研水平,共同打造优势学科、专病专科和治未病研究中心,努力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诊

疗高峰和中医学术传承基地。

市长蓝绍敏与省政协副主席、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胡刚签署共建协议

Page 4: 画板 1 副本 5 · 一流”建设,建设高校真抓实干,围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狠抓内涵发展,学科发展特色鲜明, 贡献度大。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智能现代的教学科研设施,丰硕累

张敬华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双方签约表示祝贺,对南京中医药大学长期以来为南京发展作

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说,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

匙。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

药振兴发展正迎来大好机遇。当前,南京正在深入实施“两落地一融合”工程、大力发展文

旅健康等主导产业,南京中医药大学在中医药学科领域具有强大优势,双方深化合作必将对

南京创新名城建设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双一流”建设起到有力推动作用。希望双方以此次签

约为契机,合力抓好健康产业领域的“两落地一融合”,围绕保健、康复、养老等领域强化技

术供给和成果转化,使更多中医药科研创新项目走出学校、落户南京;合力推进学校“双一

流”建设,创建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的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合力营造浓厚创新氛围,

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共同推动校地融合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讲话

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学鹏,市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翁国玖,市政府办公厅、市

卫计委、秦淮区委、南部新城管委会、市中医院有关负责同志,我校副校长黄桂成、徐桂华和

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签约仪式。

Page 5: 画板 1 副本 5 · 一流”建设,建设高校真抓实干,围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狠抓内涵发展,学科发展特色鲜明, 贡献度大。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智能现代的教学科研设施,丰硕累

我校获国家汉办“孔子新汉学计划”

全额奖学金项目支持

我校与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美国克

利夫兰医学中心就联合培养中医学、中药(药

理)学博士项目,近日获国家汉办“孔子新汉

学计划”全额奖学金项目支持。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三方联合培养中医学、中药

(药理)学博士,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融入生

命生活的特点,使得中医药成为助推中华文

化海外传播的重要载体。同时,我校与美国克

利夫兰州立大学、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三

方联合培养中医药博士,将大大提升中医药

海外联合培养博士学位在学术界的影响,在

医学教育领域、全球学术界将产生深远影响。

我校在法国的中医学研究生联合培养

项目举行首届开学典礼

5 月 8 日,我校和欧洲中国传统文化科学

院合作举办的中医学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举

行了首届研究生开学典礼。副校长黄桂成、国

际教育学院院长姚欣、研究生院党委书记殷

忠勇以及欧洲中国传统文化科学院院长蒋玉

林博士,副院长 BOEGLIN PHILIPPE 先生,

斯 特 拉 斯 堡 高 新 开 发 区 主 任 MEYER

MARTINE 女士,首届录取学生代表,当地中

国中医药爱好者 80 余人出席了典礼。黄桂成

向首届研究生颁发了录取通知书,并关切的

询问大家攻读的专业研究方向,提出了很多

有益的学习建议。访问团一行还参加了当天

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开放日活动,欣赏了研

究生学员带来的中国功夫表演,聆听了多场

中医药讲座,并参加了义诊活动,进一步向

斯特拉斯堡当地民众介绍和运用中医药。

开学典礼现场

访问团一行考察了相关教学设施,商谈

双方合作协议的落实细节,进一步商讨了课

程体系、师资配置等事宜。同时,还考察了

2011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Jules A.

Hoffmann 教授的实验室和斯特拉斯堡大学药

学院,沟通了双方开展中医药交流和科研合

作的可能性,对我校派出青年教师作为访问

学者以及双方联合培养研究生进行了探讨。

欧洲中国传统文化科学院是法国乃至欧

洲唯一的一家集研发,生产,教育及文化宣传

于一体的中医药平台,有 4 名诺贝尔奖获得

者是该院院士。我校与其在法国联合培养中

医学硕士、博士研究生,面向法国学员,这是

法国目前唯一一家培养中医药高级人才并授

予研究生学位的机构,为中医药爱好者提供

了更高层次的学习平台。深入推进我校与欧

Page 6: 画板 1 副本 5 · 一流”建设,建设高校真抓实干,围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狠抓内涵发展,学科发展特色鲜明, 贡献度大。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智能现代的教学科研设施,丰硕累

洲中国文化科学院的合作,是加速传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医药国粹、提升中国文

化软实力的重要之举,特别是,欧洲中国传统

文化科学院所在的城市斯特拉斯堡又是欧盟

总部所在地,相信双方富有质量和示范意义

的合作,必将推动中医药在欧洲的未来发展。

我校研究生在 2017 年全国大学生“互

联网+创新大赛暨第五届“发现杯”全国

大学生互联网软件设计大赛”中获奖

5 月 6 日,2017 年全国大学生“互联网+

创新大赛暨第五届“发现杯”全国大学生互联

网软件设计大赛在杭州落幕,由中国科学院

电子学研究所苏州研究院卢东东老师指导,

我校研究生徐天成等同学组成的 Acubots 团

队的《AcuAI》作品荣获二等奖。本次大赛自

2018 年 1 月启动以来,来自全国 793 所高校

的七千余件作品参与区域赛的角逐,最终遴

选出 150 余支优秀作品入围全国总决赛。

我校获奖学生代表(前排右四)上台领奖

《AcuAI》项目是徐天成团队继《数字

经络针灸机器人》项目后研发的又一款智慧

针灸辅助诊断、选穴系统。该系统的亮点是

“辅助选穴”和“智能舌诊”。

获奖证书

创新永无止境。徐天成继续领衔 Acubots

团队参与国际赛事,团队的《数字经络针灸机

器人》作品用机器人将针灸带上了国际舞台,

现已入围 2018 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科技大

赛江苏区域赛 11 强,是该项国际赛事开赛 16

年来首个亮相决赛现场的中医类作品。

针灸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和临床疗效受到国际公认的特色非药物疗

法,其传承和创新需要不断融合现代科技文

明的精髓。徐天成团队凭借着中华民族的文

化自信,凭借青年人的勇气与智慧,中西融通、

传承创新,立足于破解中医药学术难题、立足

于面向日新月异的临床需求,立足于服务人

类健康发展,以独到的创新思维发展中医,用

机器人将针灸带上国际舞台,让世界领略中

医药学子的风采。

目前,Acubots 团队已在核心期刊发表

论文 14 篇、申请发明专利 1 项、获得荣誉

证书 26 份(其中国际性荣誉 1 项,全国性

Page 7: 画板 1 副本 5 · 一流”建设,建设高校真抓实干,围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狠抓内涵发展,学科发展特色鲜明, 贡献度大。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智能现代的教学科研设施,丰硕累

荣誉 5 项,省级荣誉 3 项)、获奖论文 13

篇。

我校吴承玉教授团队编撰的

《中医藏象辨证学》在宁首发

由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我校

吴承玉教授主编,国医大师王琦教授主审的

《中医藏象辨证学》近期出版发行,该书是中

医药领域中首部藏象辨证著作,获 2016 年度

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5 月 19 日,《中医藏象辨证学》首发式

暨中医文化专家论坛在宁举行,全国政协教

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连珍,江苏省委原

副书记顾浩,江苏省政协医卫体育委员会主

任王咏红,国医大师王琦、邹燕勤,江苏省中

华文化促进会主席高以俭,南京中医药大学

党委书记陈涤平、副校长黄桂成,以及中医药

界、文化界的专家学者,中医药爱好者等 150

余人出席本次论坛。

《中医藏象辨证学》首发式现场

据了解,我校吴承玉教授团队历时 20 余

载,在调查了 10 家医院的 21206 例临床有效

病案例、征询了 152 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首

创了中医藏象辨证体系,实现了中医辨证理

论的创新与发展。藏象辨证是在中医藏象理

论指导下,遵循“以象测藏、从症辨证”的原则,

分析临床信息,识别证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

藏系统病位与相关病性做出判断,概括为完

整、规范证名的诊断思维过程,使得中医辨证

与五脏系统生理病理联系,为临床诊疗提供

了高度综合的新的认知模式,可作为临床各

科的辨证基础。吴承玉教授团队应用藏象辨

证学理论研制的“一种治疗肺癌的药物及其

制备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进入了第三

期临床试验,有望为更多肺癌患者带来福祉。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连珍讲话

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连

珍,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国

医大师、南京中医药大学邹燕勤教授围绕中

医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对《中医藏象辨

证学》的成书意义进行了高度评价,并号召广

大中医药同道携手推进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

Page 8: 画板 1 副本 5 · 一流”建设,建设高校真抓实干,围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狠抓内涵发展,学科发展特色鲜明, 贡献度大。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智能现代的教学科研设施,丰硕累

国务院办公厅: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支持中医

辨证论治智能辅助系统应用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就促进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发展作出部署。

近年来,“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加快推

广应用,为方便群众看病就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效率、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发挥了重

要作用,但也遇到一些新情况,需要及时加以规范引导。

《意见》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

精神,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

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

要突出包容审慎、鼓励创新的政策导向,鼓励医疗机构运用“互联网+”优化现有医疗服

务,“做优存量”;推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做大增量”,丰富服务供给。

《意见》提出了促进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健全

“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从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创新“互联网+”公共卫

生服务,优化“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互联网+”药品供应保障服务,推

进“互联网+”医疗保障结算服务,加强“互联网+”医学教育和科普服务,推进“互联

网+”人工智能应用服务等七个方面,推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服务融合发展。二是完善“互

联网+医疗健康”支撑体系。加快实现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健全“互联网+医疗健康”

标准体系,提高医院管理和便民服务水平,提升医疗机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及时制订

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三是加强行业监管和安全保障。强化医疗质量监管,保障数据安全。

在推进“互联网+” 人工智能应用服务方面,《意见》提出要支持中医辨证论治辅助

7

Page 9: 画板 1 副本 5 · 一流”建设,建设高校真抓实干,围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狠抓内涵发展,学科发展特色鲜明, 贡献度大。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智能现代的教学科研设施,丰硕累

系统应用,提升基层中医诊疗服务能力。开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医疗健康智能设备的移

动医疗示范,在推进实现个人健康实时监测与评估、疾病预警、慢病筛查、主动干预。

在提高医院管理和便民服务水平方面,《意见》强调要推广“智慧中药房”,提高中药饮片、

成方制剂等药事服务水平。

《意见》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及时出台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各项

部署落到实处。中西部地区、农村贫困地区、偏远边疆地区要因地制宜,积极发展“互联网+

医疗健康”,引入优质医疗资源,提高医疗健康服务的可及性。

(来源:2018 年 5 月 3 日“中国中医药报”微信公众号,作者:徐婧)

科技成果转化将纳入“双一流”建设考评体系

4 月 26 日,教育部科技司、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在京高校科技成果转

化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将推动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建设,并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

效纳入“双一流”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科研人员和成果转化人才考核评价机制等以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在京转化。

多措并举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在京转化

《关于促进在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主要呈现六个方面显著特点:一是建

设技术转移办公室,让专业人做专业的事,把科学家解放出来,也让科学家利益得到相

应的体现。二是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促进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早期深度融合。三是

建设校企协同创新中心,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四是举办全球前沿技术大赛,挖掘转

化前沿颠覆性技术。五是建立政策落实协调机制,完善科研人员和成果转化人才考核评

价机制,解决好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六是提升分园承载能力,推动高校与分园对

接合作,力争探索出一套部市深度合作、校区高度协同、成果高效转化的工作机制。

8

Page 10: 画板 1 副本 5 · 一流”建设,建设高校真抓实干,围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狠抓内涵发展,学科发展特色鲜明, 贡献度大。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智能现代的教学科研设施,丰硕累

12 家高校将建设技术转移办公室

高校是北京重要的创新资源,具有丰富的科技人才和创新成果,也是中关村示范区

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依照方案,将试点建设一批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在本次会

议上,杜占元、阴和俊等领导为教育部科技司、中关村管委会双方认定的首批 12 家中关

村示范区的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授牌。这 12 家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

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交通

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农学院。下一步,中关村管

委会还将与教育部科技司继续开展认定工作,引导各高校加快建设专业化的成果转化机

构,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鼓励在京高校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方案提出,要求强化精准对接,优化成果转化承载条件 。

一是建立中关村各分园与在京高校精准对接机制。加快推进中关村各分园与在京高

校深度合作,鼓励高校充分利用中关村各分园空间承载力,合力建设一批实验室、中试

熟化基地、实训基地等成果转化平台。中关村管委会为分园各创新主体空间资源、成果

转化平台及科技服务人才资助等提供资金支持。

二是鼓励在京高校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推动高校与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社会

投资机构等开展合作,共同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中关村管委会给予风险补贴资金支

持,分担投资风险,提升投资活跃度,为科技成果转化注入更大的动力。

将纳入“双一流”建设考核评价体系

为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科技司和管委会将进一步推动落实相关支持政策:

一是明确在京高校适用国家、北京市及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成果转化各项支持

政策,鼓励高校参与中关村相关政策的先行先试,支持高校、分园积极探索促进成果转

化的有效路径与机制,并总结提炼、推广经验模式。

二是明确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情况纳入“双一流”建设考核评价体系,纳入高

校教师考评制度改革总体要求,对成果转化工作和人员实行分类考核。

9

Page 11: 画板 1 副本 5 · 一流”建设,建设高校真抓实干,围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狠抓内涵发展,学科发展特色鲜明, 贡献度大。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智能现代的教学科研设施,丰硕累

三是推动高校建立完善促进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管理体系,加强对校内从事成果

转化人员工作的激励与支持力度;各分园出台配套措施,更好服务科技成果在分园转化

落地。

(来源:2018年 4月 27日“软科”微信公众号)

“双一流”是个“筐”,什么都能装?

前不久,教育部科技司与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在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实施方案》,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纳入“双一流”建设考核评价体系。

其实,这早已不是第一次有其他内容纳入“双一流”建设。此前,就有把思政课作

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纳入“双一流”建设重点任务;将宁静校园纳入“双一流”建设

指标。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今后,是否还有类似科技成果转化、思政课这样的内容纳入“双一流”建设,目前

尚不得知,但这一势头却值得关注和探讨。

一种政策引导

可以说,这次教育部科技司与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发布方案,只是对 2016 年 8 月教

育部、科技部出台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的一次地

方性落实和尝试。

“它主要还是针对北京的部分高校,并不能够作为对全国高校的要求。”厦门大学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别敦荣认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不应该只是“双一流”

建设高校来做,所有有关高校都应该重视起来,因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中国乃至国外

高校的共性问题。

对此,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操太圣也表达了类似看法。“该方案中的这一规

10

Page 12: 画板 1 副本 5 · 一流”建设,建设高校真抓实干,围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狠抓内涵发展,学科发展特色鲜明, 贡献度大。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智能现代的教学科研设施,丰硕累

定体现出了政策的价值导向作用,即向社会宣告决策者关注的重点是什么?资源配

置的方向在哪里?”操太圣说,具体来讲,就是告诉那些进入“双一流”建设的高校要

关注此问题,并在办学过程中努力落实,否则可能影响到后期的评估结果和进入下一期

“双一流”建设

不过,操太圣认为,科技成果转化有其学科与专业属性的要求和限制,将来在评估

时如何兼顾不同高校的学科差异性,特别是那些以人文社科专业见长的高校不至于因为

这一评价指标就被打入另册,也是需要提前预见的。

可以想见,在“双一流”建设中把科技成果转化绩效作为一项考评指标,势必会激

励高校更加重视科技成果转化,起到促进科研驱动经济产业发展的效果。“从这个角度

来讲,这个方案是有积极意义的。”别敦荣说。

既然如此,是否类似内容都可以纳入“双一流”建设呢?答案是否定的。

瞄准世界一流

“双一流”建设本身有一个特殊的界定,即“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中国特

色’讲的是特征,‘世界一流’讲的是水平。‘双一流’建设追求的是世界水平。”别

敦荣说,所谓的科技成果转化,不应该是一般的科技成果转化,而应该是追求世界一流、

能够引领中国产业发展的成果转化,也就是高科技成果。他认为,不能泛化为什么都可

以纳入进来作为考核指标,还是应该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出发,从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

角度,考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以及社会服务等。

在操太圣看来,“双一流”建设在本质上还是办教育,因此,还是要回归到办大学、

办学科的本源上思考,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更应该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引领社

会发展的各行业精英为职责。“实践中,‘强调科技成果转化’可以看做是市场力量对

大学发展提出的要求;‘重点建设思政课’更多地反映出党对合格接班人培养的关注。”

操太圣说,从我国教育的社会本位特点来说,出现这些现象是可以理解的。

11

Page 13: 画板 1 副本 5 · 一流”建设,建设高校真抓实干,围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狠抓内涵发展,学科发展特色鲜明, 贡献度大。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智能现代的教学科研设施,丰硕累

而对于“双一流”建设的现状,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却有着自己的担忧。

“对于一所一流大学来讲,一定要有一流的人才培养和一流的学术成果。”熊丙奇说,

我国如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视度并不够,考核时往往以规模和体量来代替质量,比如

研究生的规模,而实际上,一流人才培养是与学校整体的课程建设、推进完全学分制教

学、实施通识教育、关注创新人才培养等密切相关的;对于一流学术成果,我国特别重

视的依然是论文,关注的是课题经费,主要在乎的是规模和体量,并没有真正去关注学

术的创新价值。

因此,在熊丙奇看来,“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有这样一个考评体系的建设,

而要真正建立起符合教育规律、符合高校办学规律的评价体系,就必须推进评价改革。

分类考核评价

实际上,教育部科技司与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发布的方案,“如果前提是将科技成果

转化作为某类或某几类高校的评价指标,则体现了我国高校分类管理、分类评估的思路,

而其落脚点又是对教师的分类管理与分类评价”,操太圣说。

“而当前,我国还是以行政主导的评价为主,它带有比较强的行政色彩、功利色彩,

强调政绩观,这反而可能会导致学校的办学形式主义,甚至可能为了达到指标而弄虚作

假。”熊丙奇说。

对于我国现在推进的分类管理、分类评价的改革措施,熊丙奇认为,核心其实并不

是如何对学术型人才或教学型人才分类进行评价、设置不同的评价指标,关键是要建立

同行评价机制。比如,一所大学里实行教师同行评价,教师们开展教学或学术研究,很

自然地就会根据其自身的教学任务或学术研究情况,按照教育的标准和学术的标准来评

价其教育能力、教育贡献以及学术能力、学术贡献。

在别敦荣看来,中关村管委会与“双一流”建设高校之间的关系可能需要界定清楚。

中关村管委会应该做或能做的既不是行政也不是评价,而是激励和支持。与中关村管委

会职能相关的高校都不是它所属的,它可以作为利益相关者参与相关治理活动,与“双

一流”高校开展平等、双向的共建活动。

12

Page 14: 画板 1 副本 5 · 一流”建设,建设高校真抓实干,围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狠抓内涵发展,学科发展特色鲜明, 贡献度大。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智能现代的教学科研设施,丰硕累

一个系统工程

熊丙奇认为,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要推进教育的 管办评分离改革,并且建立

现代大学制度,这才是建设‘双一流’最核心的改革。

对此,操太圣深以为然。“‘双一流’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很多方面和层次

的问题。”他说,在切实落实管办评分离和政府“放管服”等教育政策、推进高等教育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前提下,最重要的还是

高校自身的能力建设问题。

具体来说,就是高校要有前瞻性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理念和目标落

实的现代大学制度、功能健全的组织结构、具竞争力的教师队伍、宽松开放的组织文化、

足够的经费支撑、支持性的组织领 导等。“只有将以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我们的大学

才能真正担负起创建世界一流的责任和使命。”操太圣说。

在熊丙奇看来,管办评分离改革的核心是政府向学校放权,然后学校自主办学。“这

实际上是推进学校的管理、评价去行政化,让学校真正能够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按照

教育规律进行发展。”

“另外就是学校内部必须推进现代治理。”他说,简单来讲,就是行政权、学术权、

教育权必须分离,要建立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发挥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的教

育管理、教育评价以及学术管理、学术评价的作用。“这实际上是让学校能够坚持其 本

身的办学定位,形成学校办学特色非常重要的方面。”

熊丙奇认为,如果不推进管办评分离改革并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改革,“双一流”

建设可能还会停留在概念上,无法深层次地真正推进高校一流人才的培养和一流学术研

究成果的诞生。

(来源:2018 年 5 月 15 日“中国高等教育”微信公众号)

13

Page 15: 画板 1 副本 5 · 一流”建设,建设高校真抓实干,围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狠抓内涵发展,学科发展特色鲜明, 贡献度大。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智能现代的教学科研设施,丰硕累

办出一流!

高校书记、校长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北大考察重要讲话

在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建校 120 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

学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引起高校师生强烈反响,听听高校书记校长都

有啥体会。

陈 旭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总书记的讲话,对“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进

一步明确了要求。高校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办学方向,把特色和优势转化为育人能力,建设高

素质的教师队伍,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

评价标准,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高校办学水平的

根本标准,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双一流建设,坚持内涵式发展,承担起培养优秀人

才、创造科学知识、服务国家发展的重任,既要面向世界、学习先进经验,又要坚定“四个自

信”、保持中国特色,扎根中国大地办好社会主义大学。

邓 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长

大学一定要自觉把自身的发展方向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始

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

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聚焦人才培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

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董 奇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在建设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征程中,北师大正

在深化综合改革,通过改革激发活力、释放红利,建设与一流大学、与教师教育相匹配的学科

14

Page 16: 画板 1 副本 5 · 一流”建设,建设高校真抓实干,围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狠抓内涵发展,学科发展特色鲜明, 贡献度大。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智能现代的教学科研设施,丰硕累

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和思政工作体系,培养引领未来教育变革发展的“四有”

好老师和各类拔尖创新性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

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钟登华 天津大学校长

总书记指出,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

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坚持办学正确

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队伍,

打造一流学科,贡献一流学术,营造一流环境,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天大品格的社会主

义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天大人应有的贡献!

林忠钦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十九大胜利召开宣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

入新时代,面对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质量越来越强烈的要求,大学必须认真做出回应。首先,

必须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其次,必须加快构筑世界级人才高地。再次,必须把人才培养作

为第一重要的任务。最后,必须树立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

邹晓东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

对浙江大学而言,贯彻落实好总书记考察北京大学的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牢固树立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指导地位,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深刻把握高水平

大学的历史使命,源源不断地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民

族复兴伟业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卓越贡献;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勇攀世界高峰,在“双一流”

建设的新征程中,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始终保持艰苦奋斗、一往

无前的精神状态,为加快进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贡献浙大力

量、提供浙大方案。

丁烈云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中科技大学将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把握新工科建设、医教协同的机遇,

在做好思想引领、建好三尺讲台、完善资源配置等方面多措并举。一是发挥思政教育主渠道作

用。二是加强全方位协同育人。三是进一步加大对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激励,营造优良的育人

环境。

15

Page 17: 画板 1 副本 5 · 一流”建设,建设高校真抓实干,围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狠抓内涵发展,学科发展特色鲜明, 贡献度大。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智能现代的教学科研设施,丰硕累

张迈曾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特质是党的领导,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满足人民的需求,

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好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原则。总书记谈到,国家发展同大学

发展相辅相成。西安交通大学诞生于实业救国的使命责任,西迁于建设大西北的时代担当,始

终与党和国家发展同向同行,在新时代更应传承和弘扬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

设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来源:2018 年 5月 3日“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

“双一流”建设必然带来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吗?

一、全球竞争加剧的呼唤与身份固化传统的破除:“双

一流”建设出台的背景

2015 年 10 月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建设世界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7 年 1 月,

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印发了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

(暂行)》,同年 9 月 21 日,双一流名单正式公布。至此,“双一流”建设成为我国高等教

育重点建设政策的最新“版本”。

值得指出的是,“双一流”建设战略,被寄予了矫正以往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弊病,建

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政策期望。具体而言,该政策的出台,从某种意义上是为了回应社会各界关

于“985 工程”、“211 工程”身份固化、重复建设、效率低下等问题而产生的。与此同时,

作为一种“理想导向型”的高等教育政策,“双一流”建设深嵌在复杂的全球竞争格局之中。

二、“绩效竞争”机制:“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治理机制

16

Page 18: 画板 1 副本 5 · 一流”建设,建设高校真抓实干,围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狠抓内涵发展,学科发展特色鲜明, 贡献度大。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智能现代的教学科研设施,丰硕累

基于此,绩效竞争机制成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治理机制。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而言,绩效

竞争机制属于“准市场机制”(quasi market mechanism)。一般而言,绩效竞争机制的引入,

应受到国家规制、学术自治、管理自治、利益相关者引导等治理机制的制衡。例如,高等教育

绩效标准应由学术同行确立,而不能将其交由技术官僚乃至政府官员去评判。又如,受绩效竞

争机制支配的高等教育财政资源不得挤占高等学校基本的财政投入。换言之,应遵循最低限度

的经费配备原则,履行《高等教育法》所规定的“举办者投入为主”的国家财政给付义务。此

外,学校基于绩效竞争机制作出的涉及学科专业布局规划的决策,应充分征询学术委员会以及

院系等基层学术组织的意见。作为一项涉及师生重要权益的重大学术性决策,大学学科专业布

局调整,应遵循学术运行的基本规律,且恪守正当程序原则、比例原则等法治基本原则。

三、潜在的制度性风险:高等教育系统的“集体非理性”与“外延式增长”

然而,从目前我国“双一流”建设的现状而言,有两点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第一,违背契

精神与聘任合同规定的“非常规性”人才流动问题凸显,“高校挖人大战”备受诟病。第二,

个别高校大幅度裁撤学科专业乃至院系。例如,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的教育

学院均被裁撤。这两方面问题的存在,使得一些高校的学术生态持续恶化。一方面,缺乏理性

设计部署的学科专业布局调整,使得大学原有的学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学者的精神自由空间

受到挤压。另一方面,失范的人才流动,使得院校发展陷入“短视”的经济理性,忽视青年教

师的培养以及人才梯队的合理布局。实际上,明码标价的“高校挖人大战”并不能真正获得学

术的发展与繁荣。相反,会助长学术浮躁的风气。

当前,我国行政主导的学科评估体制与学科专业管理体制下,“绩效竞争机制”的适用,

往往只能带来高等教育系统的“集体非理性”和高等教育的“外延式增长”。在现有的制度环

境下,大学与省级政府围绕“双一流”建设所展开的竞争,可能更多表现为一种无序的、失范

的竞争。

四、从道德秩序走向法治秩序:重塑高等教育系统的竞争秩序

在此背景下,如何重塑高等教育的竞争秩序显得尤为重要。一种理性的学术竞争秩序,内

在要求其遵循学术生长的基本规律。显然,高度“行政化”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无法适应这

种要求。纵观西方国家尤其是欧陆传统的高等教育系统中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实施的

17

Page 19: 画板 1 副本 5 · 一流”建设,建设高校真抓实干,围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狠抓内涵发展,学科发展特色鲜明, 贡献度大。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智能现代的教学科研设施,丰硕累

经验,可以发现其往往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学术自由作为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为高等教育

改革设置“框架秩序”和界限。其次,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并不能对高等学校的人事自治权、

学术自治权构成侵害。最后,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往往会被纳入法律规制的范畴。

据此,我国“双一流”建设中“绩效竞争机制”的适用,应突破既有的行政逻辑,应基

于综合改革的思路,推进“双一流”建设,以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在笔者看来,高等

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应聚焦在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法律保障与规范。一方面,政府监督权

(包括高等教育评估权)的行使,必须纳入法治秩序的考量之中,以确保行政裁量的正义,保

障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免受不当干预。另一方面,应规范高等学校自主权的行使。当前,一些

高校对学科专业的大幅度调整与裁撤行为以及高校之间发生的愈演愈烈的“挖人大战”,实际

上都可以被视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行使不规范乃至违法的问题。

当前,我国“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进,看似已经为高等学校释放了极大的制度空间。但

是,以上两方面的问题却依然未能得到根本的解决。在“双一流”建设中,因我国高等教育综

合改革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将会持续暴露。而这些,往往无法由“双一流”

建设本身来完成。从长远而言,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本之路在于,从促进我国高等学校

办学自主权从“渐进放权”走向法治。而我国“双一流”建设能否带来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也同样有赖于此。试想,当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无法获得落实时,高等学校的学术发展以及学

者的学术研究,何来真正的自主空间呢?同样的,当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行使,不受法律拘

束和规范时,高等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权益又如何保障呢?其他高等学校的合法权益,又如何不

被侵害呢?

显然,颁布实施一系列“红头文件”,试图建立诸如高校之间人才流动规则的政策行为,

往往显得乏力。因为,这还更多仅是一种竞争的“道德秩序”。更为根本的思路是,确立竞争

的法治秩序,以破除高等教育“行政化”(包括大学外部与内部的行政化)传统所带来的诸多

弊病,显得更为根本和有力。

(来源:2018 年 5 月 15 日“里瑟琦科教观察”微信公众号,作者:姚荣)

18

Page 20: 画板 1 副本 5 · 一流”建设,建设高校真抓实干,围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狠抓内涵发展,学科发展特色鲜明, 贡献度大。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智能现代的教学科研设施,丰硕累

海南:双一流高校和留学归国本科毕业生等 可在任一城镇落户

5 月 13 日消息,为推动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

国特色自贸港建设,海南省委七届四次全会通过

《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计划到 2025年,实

现“百万人才进海南”目标。

按照计划,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中级以上职

称等人才,可在海南省工作地或实际居住地落户。

各类高层次人才、硕士毕业生、“双一流”高校和

留学归国本科毕业生以及相关创新、创业人才可在海南任一城镇落户。自落户之日起在购房方

面享受本地居民同等待遇。

另外,引进人才自主创业可向有关金融机构申请信用贷款或保证担保贷款,可在入驻园区

申请零租金办公用房。

此外,海南还对引进的大师级人才、杰出人才和领军人才,按层次和标准提供免租金、拎

包入住的人才公寓,全职工作满一定年限分期赠予产权。同时解决子女就学和配偶就业问题。

对引进人才实行“五年两次”跟踪考核,考核合格的继续落实相关待遇,考核不合格的取消。

(来源:2018年 5月 13日央视新闻移动网,记者:杨涛)

19

Page 21: 画板 1 副本 5 · 一流”建设,建设高校真抓实干,围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狠抓内涵发展,学科发展特色鲜明, 贡献度大。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智能现代的教学科研设施,丰硕累

东北大学发展新医科

成立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

4 月 23 日,东北大学与沈阳军区总医院签署共建协议,正式成立医学与生物信息工

程学院,探索医工结合培养“新医科”拔尖创新人才的新途径。新成立的医学与生物信

息工程学院依托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计算机学科、信息学科、控制学科等东北大学优势

学科建立,并按照“新模式、新学科、新体制”运行,努力打造一流高端医学科技人才

培养特区和医学研究创新基地,培养能够运用学科交叉知识解决未来医学领域前沿问题

的高层次医工结合拔尖创新人才,“新学院的发展目标,瞄准的是‘新医科’,而不是

传统医学领域。”

新成立的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目前招收研究生及博士生,最新一期的研究生将

于今年下半年正式进行学习。新学院将选取精兵强将,成立一支优秀的教育团队,聘请

沈阳军区总医院的高级大夫、专家作为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导师,培育‘新医科’领域新

人才。

(来源:东北大学官网)

发力医学!三方共建

南京大学-伦敦国王学院联合医学研究院

5 月 4 日,南京大学、英国伦敦国王

学院、南京江北新区三方代表齐聚南京大

学鼓楼校区,共同签署“南京大学—伦敦

国王学院联合医学研究院合作备忘录”。

本次合作是南京市与南大共建的“两

落地一融合”重点项目之一,为南京建设

20

Page 22: 画板 1 副本 5 · 一流”建设,建设高校真抓实干,围绕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狠抓内涵发展,学科发展特色鲜明, 贡献度大。特别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底蕴深厚的中医药文化,智能现代的教学科研设施,丰硕累

创新名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支撑。研究院的发展定位为“中国最好、世界一流”。

在建设过程中将充分整合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南京大学在医疗、科研、教学上的优势,

协同南大-鼓楼医院临床研究院的规划布局,结合南京江北新区的战略目标,选址落地在

新区国际健康城内,依托国际健康城内“医教研转一体化”的超前规划与深度国际合作

的产业布局,建立接轨国际标准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新路径。

(来源:南京大学官网)

东南大学成立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研究院

5 月 18 日,东南大学成立“脑科学与智能技

术研究院” ,通过整合东南大学现有脑科学研究

力量,并与美国艾伦脑研究所等多家著名机构合

作,定位脑科学前沿领域,为全世界提供脑科学

大数据资源, 将脑智能应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脑科学研究不仅是当前国际科技前沿的热点

领域,也是理解自然和人类本身的“终极疆域”。

现如今脑科学与智能技术是各国科学家的研究热点,但各国研究的阶段目标各有侧重。我国虽

然某些技术在国际上处于有竞争力的“领跑梯队”,但要在更多的领域“领跑”,还有很长的路

要走。东南大学与美国艾伦脑研究所的合作,优势互补,谋求共赢发展。

东南大学脑科学和智能技术研究院汇聚了来自工程学、生命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人

工智能等多个学科的博士,将立足于开发和使用各类智能技术高效率地研究脑科学的前沿问

题、产生全世界共享的多层次脑科学大数据及各类技术成果,包括软件、硬件、平台、文档、

标准和应用等。脑科学和智能研究院也将硏究那些基于大脑工作机理的新型人工智能技术并将

其应用于各类场景。

(来源:东南大学官网)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