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诵读声...

Post on 21-Feb-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一起来A122019年8月8日 星期四

责编/赵军 版式/赵军

校对/劲松

“七夕”学点不一样的“浪漫”江淮晨报名师上学堂走进分路口社区,教老夫妻学中式插花

晨报讯 朗朗书声,响彻广场。8月7日上午,江淮晨报联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举办的2019广场经典诵读首场海选活动在合肥市蜀山区南岗和园广场举行,40组选手身着传统汉服,以多种形式展现经典文化之美。

或吟唱、或朗诵,诵读经典不拘泥于形式

8月7日不到7时,南岗和园广场上已来了很多小朋友。他们有的正在梳妆,整理汉服,也有的还在紧张排练中。“我们是从西二环卫楼社区赶来的,早上5点多就起来了,去年她就参加过广场经典诵读。”40号选手汪文慧的妈妈说,今年孩子再次报名,在家已经排练了多遍,小姑娘很喜欢朗诵唐诗宋词。8时活动开始,安徽省总工会职工文化体育协会副会长、安徽省朗诵艺术学会常务理事陈刚,南岗镇党委委员薛凯,南岗镇文化站站长顾宁,南岗镇侯店村党支部书记、民委主任孙自友作为评委,为大家打分。“风雅夏日,热情如火,希望通过这样的文化活动,带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让更多青少年以及居民爱上中国古诗词。”薛凯在欢迎辞中说道。

听完了比赛规则,选手们正式上台比拼。《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春晓》《静夜思》……一首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古诗词在广场流淌,数百人围观着,也有不少市民在台下小声背诵,“这些诗词可以说浸透到我们中国人的血液里了,基本上哪个人,只要认识字,都会背几首唐诗,这样的文化基因,一定要传承。”一位专门从瑶海区赶来参与的市民说道。

本次比赛不拘泥于形式,选手有采取朗诵形式,也有携带古筝现场配乐,还有把古诗词以说唱的形式展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2号选手是8位刚上小学的小朋友,他们现场朗诵

《春晓》《游子吟》等古诗词,还配以手势舞蹈,表

演完毕后,掌声不断。

选手表现各有不同,专家惊喜点评

14号选手夏静瑶、徐妙妍这对小姐妹,以四季为主题,各选出一首诗歌代表春夏秋冬,现场朗诵,并配以童真的语言解释,让人记忆深刻。徐妙妍妈妈夏丽莉介绍,孩子刚刚会说话就开始学背诗,几乎每天都会背诵一下诗歌,徐妙妍 7 岁的年龄,诗词储备量已有近 300 首,

“她喜欢古诗,我们也时常在生活中用到,比如夏天来了,孩子会主动讲一些关于夏天的诗歌,看到什么情景,她也会应景地想起一些诗歌。”夏丽莉说,参加经典诵读活动,给孩子一个锻炼的机会,能让她更热爱传统文化。

还有21号选手朗诵了毛泽东诗词,慷慨激昂,用诗词抒发了情感,28号选手一首唯美的

《春江花月夜》,配上动人琴声,把人带入了幽美邈远的春江月夜里。选手们的表现各有侧重,一上午的比赛完成后,20名选手成功晋级。

评委陈刚走上台为大家点评,“今天大家的表现让我很惊喜,每个孩子的普通话都非常好,可以说是字正腔圆,大部分选手都能较好地把握经典文学诗词,神态仪表都很棒。”

陈刚还给大家提了一些建议,朗诵者朗诵时的动作要与精神面貌相匹配,如果以吟唱的形式展现诗歌,也要把握好音准节奏,不能太快,“另外,朗诵时要把握好作者的处境,以及文中所表达的感情”。陈刚还现场为大家演绎了

《将进酒》,一曲终了,掌声雷动。2019广场经典诵读下一场海选活动将走

进新站高新区磨店社区,请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继续拨打江淮热线62636263报名参与!晨报记者 张琳琳/文 李福凯/摄 通讯员 尹巧云

张运洁 实习生 宋新云 章雨轩 杨逸星

朗朗诵读声朗朗诵读声书香润庐州书香润庐州20192019广场经典诵读首场海选活动广场经典诵读首场海选活动2020组选手晋级组选手晋级

图①:小选手正在比赛。

图②:比赛结束后,参赛选手们一起合影。

图③:2019广场经典诵读活动现场吸引了众多市民关注。

①①

②②

③③

晨报讯“将这一株火焰兰下方的枝干裁剪一下,大家要记住,裁剪的切口按45度角来。”8月7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当天下午,江淮晨报名师上学堂走进分路口社区,联合社区党委邀请花道老师王宏玲在元一柏庄小区党群服务站内现场教老夫妻学中式插花,用一种特有的中式浪漫,让老

年人体验不一样的七夕节。“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

慢变老……”当天的名师上学堂现场因为报名人数比较多、场地有限,所以特意分成了两个环节。首先进行了品茶聊天,社区茶道老师张敏一边教市民学习茶艺,一边让老夫妻们分享他们的爱情故事。金婚、银婚老人们欢聚一堂,交流年轻时放手追寻爱情的恋爱史,回忆那些年牵手走过的风风雨雨,还相互逗趣那些生活琐事。半小时后中式插花也在另一块场地开始。此次我们请到的是花道老师王宏玲。她2016年师从日本小原流花道一级家元教授许恩慈研习日本花道。2017年开始师从中国台湾人文花道创始人王国忠,致力于东方中式插花,推广传播中国文化。

“插花分为中式插花和西式插花,我们今天学的便是中式插花。今天正好是七夕,也算是应景了。”王宏玲介绍,中式插花讲究

修身养性。插花的容器有六种,分别是盆、碗、瓶、缸、篮和桶。“像我们普通家庭里面盆、碗、瓶三种用的多一点。”当天下午,王宏玲针对盆插花进行了现场教学指导。她介绍,盆插花有十种插花的花型。“我们先将水倒进花盘里,再将这个圆圆的底座也就是

‘剑山’放在花盆内侧的一侧。我们一般把花盘划分为9个点,除了四周的8个点,还有一个中点。我们今天把‘剑山’放置在东点或西点的位置。”

中式插花专业的术语很多,老夫妻默默地用手机摄像记录着。现场,王宏玲带来了三种花,火焰兰、黄菊花和红豆,“别看现在菊花都被用在祭祀等场合,其实在古代菊花应用范围非常广,寓意品德高贵。这次我们的主花也就是菊花。”王宏玲先将花枝按45度斜角剪裁,“这样让花能多存活一些时间。我们裁剪出来的花要长短不一,错落有致……”不到一个小时,一盆漂亮的插花作品便完成了。“记得勤换水,一天一次。应该能存活十天左右。” 晨报记者 夏海霞 文/摄

通讯员 王庆安 张瑾然

晨报讯 为了孩子的教育,古代有孟母三迁。对于家庭教育,我们应该还注意哪些问题,存在哪些误区?8月8日,江淮晨报名师上学堂将走进庐阳区汲桥社区,邀请秋浦书院教育专家王守一和社区儿童和家长聊中华传统家庭教育。

暑假期间,你家的“熊孩子”是怎么过的?有没有让你时不时就要“歇斯底里”一

番?听着隔壁邻居催促小孩快点做作业的讨价还价,你有没有考虑过,过高的期待以及过分干涉或者过分宠溺都不是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家庭教育为教育之源,在造就人才的启蒙教育和指导人生的终身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亦是教育的基础,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家长们熟

知的当下,良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怎么样的呢?暑假期间,江淮晨报名师上学堂继续走起,8月8日14时30分,名师上学堂活动联合汲桥社区,并邀请到了秋浦书院教育专家王守一老师做客汲桥社区会议室,为孩子和家长讲解从古至今优质的家庭教育故事,为正处于迷茫中的家长提供一些指导。 晨报记者 李玲芳

实习生 方雨 通讯员 阮丽娟

名师上学堂

益起读

家庭教育多重要?传统故事告诉你江淮晨报名师上学堂今天将走进社区和家长聊教育

王宏玲正在教大家进行中式插花。

晨报讯“立秋,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为迎接立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民俗,丰富辖区儿童暑期生活,7日上午,江淮晨报益起读活动联合七里塘社区星火社居党委以及安泰社工举办的立秋学民俗活动吸引了辖区40多人参加。

昨日上午,在星火社区党群活动室一楼,党员志愿者沈倩倩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民俗知识,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节气风俗。“我们一年有四季,四季有六节,节节有变化。”沈倩倩说,中华二十四节气,浓缩在一首只有28个字的“二十四节气”歌谣中,那就是“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而“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今年的立秋是8月8日。立秋意味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天即将来临。

在我国民间有“贴秋膘”“咬秋”“啃秋”等习俗。而“啃秋”一般是指用西瓜啃去余夏暑气,迎接凉爽的秋季。

在当天活动的后半程,社工将一个个新鲜的大西瓜切好分发给孩子们,每个小朋友面前都摆好了切成各种形状的西瓜,一声令下,大家捧着西瓜大快朵颐,一桌人啃得热火朝天,不顾脸上瓜汁流淌,吃得满嘴满脸满身都是。

晨报记者 李玲芳 通讯员 谈丽 文/摄

啃秋乐翻天民俗入童心二十四节气中学习中华民俗文化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