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产业升级千亿特色化工崛起 - xnwbw.com ·...

Post on 12-Oct-2020

2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2020年3月29日 星期日

0707特特

本报记者 樊娅楠

聚焦两会 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新时代幸福西宁版面 / 素珍 校对/ 心雅

让整个园区循环起来!如今,园区把过去化工

企业的原料——产品——废弃 物 的 线 式 生 产 模 式 改 成一个闭合的“圈”,在企业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发区构建循环发展新框架。

随 着 园 区 化 工 循 环 经济 的 发 展 ,一 批 成 长 标 杆企业涌现出来:盐湖海纳建成集电石、烧碱、PVC、氢氧化 镁 、氧 化 镁 为 主 产 品 的PVC 一 体 化 项 目 ,项 目 以

“补链延伸”为主,形成产业链 之 间 的 横 向 耦 合 和 纵 向延伸,以及统筹规划、循环利用的产业格局;加快推进大 美 煤 业 60 万 吨 烯 烃 项目,规划芳烃类项目,有机基 础 原 料 在“ 两 烯 ”的 基础上,增加“三苯”产品,补

足 有 机 基 础 原 材 料 的 短板 ,为 发 展 化 工 高 新 技 术产 品 提 供 支 撑 ;引 进 中 复神鹰碳 2 万吨碳纤维项目,重 点 发 展 高 性 能 碳 纤 维 及下 游 产 业 ;同 鑫 化 工 氟 化工产业已初具规模……

“ 以 物 质 循 环 、资 源 高效利用为特征,实现生产技术国际领先、生产生态领域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成为具有 较 强 辐 射 能 力 和 竞 争 力的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青海 千 亿 元 特 色 化 工 产 业 集群。”瞄准这个目标,甘河工业园区正高举“循环”大旗,将发展的“底色”变绿,一个传统产业正破茧成蝶、振翅高飞,一条清晰的千亿元化工 产 业 基 地 发 展 路 线 图 正在全景展现……

开发区:产业升级千亿特色化工崛起

曾经,这里因“化”而闻名!如今,这里因“化”而精彩!从一片荒滩之地变身一座生态工业园区,从“傻

大粗黑”变身“高精尖”“绿色环保”,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几代建设者前仆后继,打造千亿元特色化工产业集群!重塑特色化工产业的底色和自信!

由“化”而生,因“绿”通变。甘河工业园区依托现有产业资源,形成以铬铁、硅铁、铁精粉为主的黑

色金属产业和以PVC、甲醇、复合肥为主的特色化工产业,产能规模达到24万吨PVC、80万吨甲醇、100万吨复合肥、5万吨无水氟化氢,正在建设3000吨六氟磷酸锂、60万吨烯烃、2万吨高性能碳纤维、5万吨无水氟化氢及5万吨制冷剂。目前化工产业产值占园区产值比重约9.4%……

加快产业升级,发展循环经济,甘河工业园区用自身的变化,重塑人们对特色化工产业的印象。“循环之力”令这座重工业园区焕发出勃勃生机。

历经21个月的项目建设期,从2018年9月底开始,青海大美煤业尾气综合利用制烯烃项目各装置及公用工程施工项目陆续开始中交,目前已完成甲醇制烯烃、聚乙烯和制丙烯等十个主装置中交,进入工程扫尾阶段。

“项目的建成将对青海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建设化工的重大产业基地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进一步形成以天然气为原料,上下游结合的一个高精尖的特色化工产业基地。”青海大美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栗文革说。

基于甘河工业园区冶炼尾气及天然气生产的甲醇资源,青海大美甘河工业园区尾气综合利用制烯烃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补齐产业链,致力于打造千亿元特色化工产业集群,采用国际国内最先进成熟的环保工艺技术,多项排放指标与经济技术指标优于目前行业及国家标准。

栗文革介绍:“环保方面,废水我们通过回用水和能源水蒸发结晶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烟气除尘这方面,烟气除尘设备在国内我们采用了德国波尔的烟气除尘技术,这在国内的煤化工领域是一个首例的应用,这对国内的整个煤化工行业也是一个不错的样板和影响。”

围绕产业链循环式延伸、转型为新兴产业的思路,传统产业也紧紧握住延链“减负”的契机。西部矿业旗下的青海铜业在实现年产10万吨阴极铜的同时,还要产生40万吨副产品硫酸,如何进一步消化副产硫酸?西部矿业积极谋划,组建了与青海铜业一墙之隔的青海西矿同鑫化工有限公司,延长产业链,消化副产品。

不仅“变废为宝”,更能“提前谋划”。2018年9月,青海西矿同鑫化工一期项目实现单机联动试车,成为西北唯一一家大型5万吨级以上新型氟化工产品制造企业。青海西矿同鑫化工有限公司张常中告诉记者:“能够消耗青海铜业每年大概26万吨至27万吨硫酸,同时它的这个副产品氟石膏是下游水泥厂非常好的缓凝剂,能够100%被消耗利用,同时能够消耗省内萤石资源,所以在循环经济上能够做到‘吃干榨尽’。以后进一步进行规划,形成一个有一定规模的氟产业园。”

一头是废弃硫酸,在生产线上几番“轮回”,另一头“再生”成为新型氟化工产品。其间没有废物产出,生产零排放,“绿色”的旋律在生产线上流淌……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

站在工地上,李万里扯着嗓子高声说话,兴奋劲儿也逐渐升级。

李万里,中复神鹰工程部部长。他向记者高声介绍的,正是公司在建的年产2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

为什么李万里如此兴奋?还得从这了不得的年产2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说起。当前碳纤维下游需求旺盛,用量与日俱增。作为碳纤维行业中的杰出代表,中复神鹰西宁碳纤维项目的建设,意味着西宁将成为全世界海

拔最高的碳纤维制造基地,这将极大地提高国产高性能碳纤维的自主保障能力,促进国内复合材料产业的繁荣发展。

中复神鹰碳纤维项目落户西宁是整个碳纤维行业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必将给西宁特色化工产业集群带来高速发展的机遇。

“原料隔墙供应”,做大做强主导产品,实现优势最大化。几年来,园区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发展方向,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实施主导产品的改造升级,重点发展: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精深加工、新型能源化工有机基础原材料、碳纤维材料、

氟硅化工材料和特色精细化工五大产业。通过引进重点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重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现有产品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目前,园区规划引进项目 68 个,至2025 年,累计投资将达到 504 亿元,销售收入达到 580 亿元,利税达到 156 亿元。项目的建设,增加了就业渠道,促进当地及外来人口就业和增收。同时,为政府的财政带来较大收入,有利于地方政府改善文化、教育及基础设施,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有较高的社会效益。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两会记者走进开发区

循环之循环之意意::绿色的“旋律”

循环之力循环之力::强劲的“动脉”

循环成果循环成果::让“动脉”跳动起来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