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风 - beiww.com...藏区。司机说,现在草原上的花儿都开...

Post on 15-Sep-2020

1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2015年8月23日编辑/庞茂龙 校对/逸民 组版/幸晓荫 文学 03电话:2222226 邮箱:2472168772@qq.com

星期日

心语心语

人生人生

彭湘地址:湖南省长沙县星沙街道松雅湖中学

诗情

亲情亲情

七夕·月亮河□ 吴春萍

银河,月亮河鹊桥,如水的月光,洒满了天上的街市;美得没法说地上,夜幕徐徐降落老街深巷,纵横交错风清云淡,树影婆娑白蛇和许仙、祝英台与梁山伯……在爱情故事里流浪的人儿有几多七仙女与董永,牛郎和织女哟七夕,在银河鹊桥的两岸传奇离合把团圆殷殷期盼的双眼,含情脉脉月老的那一根红绳千万年来,始终把相亲相爱的人哦一线牵挂着

月华如水,时光如梭一条月亮河,夜光闪闪烁烁在无法丈量的光年里沉默月老的感情红丝线乞巧一乐牵着阿哥的手哟,系住了阿妹的脚月光下,俩人的影儿呵在无数的传说中颠簸是谁?又在七夕,继续着——女儿节,新的传说

七月的汉源,天蓝水碧,山青风柔,明丽的阳光轻拥高高的萝卜岗,轻吻碧波荡漾的汉源湖。湿漉漉的空气中,总有缕缕椒香、果香,漫漾轻荡。

22日下午,一群阔别三十余载,却常常魂牵梦绕的同窗,从大渡河畔、夹金山下、二郎山麓、若水之滨、仙茶故乡、雨城雅安走来,相聚在生机盎然的萝卜岗,相聚在风光旖旎的汉源湖畔。

茶庄相聚,临湖把盏,三杯两盏香茗下肚,便有一种似醉非醉的感觉袭上心头。“谁说清茶不是酒,情到浓时亦醉人”。

恍恍惚惚之中,思绪缥缥缈缈,驻足三十年前的周公山下,徜徉青衣江两岸,把那段跌落在人生山道上的记忆轻然拾捡。

三十年前,因为缘分,我们,相聚在破旧简陋,然而却是蓬勃着希望的雅师校园。同窗两载,情同手足,而今回味,温馨如故。

雨城一别,为谋生计,也为养家糊口,昔日同窗,各奔西东,奋斗在三尺讲台,用心血哺育稚嫩的幼苗,用浓情点燃山乡孩子的希望,用行动谱写了一段无怨无悔的人生。而今的我们,早已青春不再,步履也变得几分蹒跚起来,岁月的烟雨在贫瘠的土地上洒满霜花,流年的风霜在我们的脸庞上

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犁痕。多少回,翻阅已然泛黄的老照片,总会

钩沉一段段尘封的记忆,梦里依稀,泪雨潸然,只能遥寄一声祝福,权当万语千言。

三十年,我们都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落的惆怅。无论身居故里还是曾飘零异乡,无论曾身居要职还是一介平民,无论曾财源广进还是家道清贫,总不会忘记曾经的同窗之情,“情牵三十载,相聚汉源城”,就是不二的证明。

岁月飘忽,季节轮回,弹指挥间,三十年转瞬即逝。三十载岁月的风雨,连同雅师的名字一起在人生的山道上悄然逝去,渐行渐远,亦渐行渐凉!

人生三十能有几?上苍为我们铺就的路也不会太长。但愿昔日同窗在人生的路上且行且珍惜,快快乐乐,过好每一天。“人生不如意常八九”,身体健康,活着就好。

在汉源同学的带领下,我怀揣一抹虔诚之情,膜拜了位于汉源湖畔的金钟山观音阁。观音阁,曾名晒金寺,始建于唐。相传,唐僧师徒踏遍千山万水,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在天竺取回真经《菩萨经》、《虚空藏经》、《决定经》、《佛本行经》等共 35部 5048 卷。经汉源回大唐,在横渡流沙河时,被河怪顶翻小船,所取经书尽数散

落河中。当地百姓闻讯,纷纷前来相助,帮助打捞经书,又全力帮助将经书细心晾晒。唐僧深感汉源民风淳朴,佛心虔诚。回朝后,奏请太宗皇帝,禀明原委,太宗即降旨修建晒经寺。至今,当地还有晒经石,晒经关等历史遗存。

走进观音阁,但见一尊慈眉善目的观世音端坐莲台,左手轻握净瓶,右手轻拈柳枝,正把一滴滴吉祥的甘露洒向人间。殿堂内红烛闪闪,青烟袅袅,飘荡出一方山明水秀,五谷丰登;梵音低回,木鱼轻敲,敲出一方皇天后土,国泰民安。

驻足观世音塑像前,凝神静思,恍若物我两忘,心静如秋水长天。我似乎也成了一位虔诚的修行者,以一草一木为莲花坐台,朝拜每一寸土地,敬畏每一个角落的灵魂。在滚滚红尘的喧嚣之中,寻觅一方净土,守望一抹宁静,学会宽容,学会品味,感悟哲人教诲的真谛:“水流最静的地方也是它最深的地方”。以一颗恬淡之心对待天地万物,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同窗相聚,只为温暖一份曾经的记忆,只为拾捡一份跌落人生山道的缘分。诚如是,或许我们会在某个春光明媚的午后,顿悟生命的真正涵义。

大街飘来桂花香□ 王斌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进入八月以后,秋风一吹,大街两旁的桂花树枝头已在近几日相继绽放开了花蕊。空气中浸润着甜甜的幽香,路过树下,总是给人以无限的遐思。

《浣溪沙:绿玉枝头一粟黄》是宋末诗人毛珝的诗。金黄的花瓣花蕊俏立枝头,黄绿相映,幽香阵阵,看到它,便让人联想到了酣眠于碧纱帐中的香艳佳人。

这段时间,正值学校放假,空闲时,我总爱到大街旁的桂花树下,散步、看书、思考,或许,什么也没干,就只是一个人静静地发了会儿呆。得益于政府部门的努力,当初在这个小城的许多街道都遍植桂花树,如今,不论行走在山路,还是漫步在河滨江畔,都能见到桂花那金黄的俏影,置身在桂花那袭人的阵阵幽香中。

闲暇的时候,将飘落下来的桂花收集起来,按照林清玄在《新鲜的桂花茶》里说的方法制作桂花茶,也是我的一大乐趣所在。桂花茶做好了,那泡在杯里的茶正如林清玄所说,细腻温润,“漂浮在壶面的桂花,仿佛还活着,那样晶莹,那样明亮。”埋藏在我心中的那份欢欣和快乐是无法比拟的。

大街飘来桂花香,有桂花香相伴,每一个日子便都充满了馨香和诗意。

七、八月份大概是康定最好的时候吧。选择这个时间出发去康定,一是看中这个时间,二是一直以来都想去藏区高原看一看。

按照事先的计划,在康定的第一天,打算去新都桥游览。看攻略说,这里是摄影的天堂,那红黄绿相间而又错落有致的模样,宛如一颗夜明珠静静地矗立在高原上。怀揣着小小的憧憬与欣喜,我坐上了去往新都桥的车。

同行的有一位藏族老阿妈,约莫五十多岁的样子,穿一身典型的藏族服装,头上用彩线编了很美的辫子。大概是女生的缘故,我对老阿妈的发饰颇感兴趣。我认真看了看,那些彩线被仔细地编进头发里,一股一股编得和头发一样的长度后再往上盘起,再像一顶帽子一样扣在头顶。不多时,又见老阿妈从随身携带的包包里依次拿出项链、耳环和戒指戒指,,再慢慢地给自己戴上再慢慢地给自己戴上。。她一直在她一直在用藏语跟司机交流用藏语跟司机交流,,我什么都听不懂我什么都听不懂,,却却一直听得津津有味一直听得津津有味。。

老阿妈的项链老阿妈的项链、、耳耳环和戒指大概都是金子制成,偶尔被高原的阳光照射,会发出明灿灿的光亮。那些金色和我在内陆见到的金子饰品不太一样,她们看起来更淳朴厚重,也更有味道。车子在翻越折多山的时候,老阿妈有点儿晕车,车子停在路边让老阿妈舒缓。

从山顶俯瞰,盘山公路九曲十八弯,来回盘绕就象来回盘绕就象““多多””字一样字一样,,拐了一个弯拐了一个弯,,又是一个弯又是一个弯,,难怪当地人有句话叫难怪当地人有句话叫:“:“吓吓死人的二郎山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翻死人的折多山”。”。

翻过了折多山翻过了折多山,,就正式进入了康巴就正式进入了康巴藏区藏区。。司机说司机说,,现在草原上的花儿都开现在草原上的花儿都开得正好得正好,,青草鲜美青草鲜美,,雨水充足雨水充足,,牧民们都牧民们都把自家的牦牛放养把自家的牦牛放养。。怪不得一路上怪不得一路上,,经经

常会看到牛儿们在常会看到牛儿们在草地上游荡;有时,这些牛儿会走到马路上,过往的司机也都小心翼翼地从它们身边穿过,生怕伤害到这些自然的精灵们。

去往新都桥的沿路上,果然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花儿。这些花儿生长在藏区的高原上,接受高原阳光雨露的洗礼,长成丰富多彩的模样。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龙 胆 花 。司机说,龙胆是高原上的四大花卉之一 ,另 外 三 种 是 报 春 、绿 绒 蒿 和 杜鹃。龙胆是分布最广且种类最多的一种,也是常用的藏药原料。藏文的名字是 Abakaga,意思是一捏上去就会“啪”的一声爆开,好像肚子里装满了气受力炸开一样。它们大都是紫色和蓝色的,听说这和高原上强烈的日照密不可分。龙胆花看上去是什么颜色,就是它们在反射什么样的光线。高原上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使高原上分布的植物大多偏爱蓝色,龙胆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另外一种常见的蓝色小花是绿绒蒿,和龙胆一样是高原四大花卉之一。绿绒蒿的花瓣轻薄如绢,花形较大,质感独特,色彩艳丽。藏族人对不同的绿绒蒿有不同的叫法,分别用狮子、老虎、金翅鸟等命名代表吉祥。

司机介绍说,如果在一个山谷中生长有绿绒蒿,那么这谷里流出的水甚至会被认为可以治病。一路向前,还会看到格桑花、铃铛花……琳琅满目的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广袤的草原上,五颜六色,星罗棋布。花儿用自己独特的美为草原加冕,它们竞相盛放,现出无与伦比的精彩。

藏族老阿妈用特别的花饰装扮自己,展现个性鲜明的民族风情;各式各样的花儿用独一无二的容貌装扮神圣的雪域高原,给高原披上漂亮的外衣;一座跑马山,名扬五湖四海;一曲《康定情歌》千古绝唱,醉了天下人。来到康定,踏上高原,也许只是一个寻梦的开始。

那是棵古老的楝子树,每每想起,都被一种苦苦的思乡之情所折磨,思绪总会飞向遥远的小乡村,走进奶奶那长烟袋咝咝作响 的 袅 袅 烟 雾里。

童年的记忆温馨而美好,在那个恬静的农家小舍里,有一棵高大的楝子树,树冠如伞,遮住一 块 好 美 的 荫凉 。 从 我 记 事起,楝子树下就是奶奶的天地,她每天除干一些力 所 能 及 的 活儿,多半在树下

养神。奶奶手脚勤快,树下从来是平展展的,不染一尘,她常说:“干干净净的,在树下坐着舒坦哩!”

夏天的晚上,我坐在奶奶的膝头上,听奶奶讲动人的故事。我一边入神地听着,一边还得嘴嚼奶奶送上嘴边的剥了皮的葡萄。奶奶讲完后,便拿起长烟袋开始“咕咕”地抽烟。火星闪烁,映红了奶奶那张饱经沧桑的慈祥的脸庞。

转眼到了“七夕”,那天晚上,奶奶给我换上一身干净的衣裳,打扮得我跟走亲戚似的。我问奶奶这是为什么,奶奶说:“今晚织女要下凡哩,她最喜欢又干净、又勤劳、又善良的男孩子了。”

坐在楝子树下,我偎在奶奶的膝前,入神地听奶奶讲织女的故事。奶奶讲几句就吸一口长烟袋,火星映照出了奶奶生动的表情,织女的故事就更显得神秘而美丽。风吹树叶沙沙作响,楝子果晃来荡去,像是也被奶奶的故事陶醉了。

听着听着,我渐渐睡着了,做了梦。梦中,织女飘然下凡,看到我说,这是谁家的小男孩啊,好可爱。说着,冲我吹了口仙气,我背后就长出一对翅膀,飘飘飞起来,可奶奶哭着使劲拉住我的翅膀……我搂着奶奶的脖子说,我变成小仙童,飞走了还回来看您。奶奶笑了。

奶奶也有生气的时候。一次与几个小伙伴在树下玩“过家家”,树枝、泥巴弄了一地,地上还被挖出几个小土坑。奶奶生气了,把我狠骂了一顿,还说,织女不会喜欢我这样淘气的孩子的。从那,我学乖了,学着奶奶的样子,把楝子树下打扫得干干净净。

在楝子树下奶奶那袅袅的烟圈里,我长大了。后来我告别了楝子树,告别了奶奶,来到了外面的世界。

一九九七年夏天,乡下来电话说,奶奶故去了。那天,奶奶将楝子树下打扫得干干净净,坐在树下静静地走进另一个世界。

听到这个消息,我失声痛哭;我想念奶奶,思念楝子树和树下那一方干干净净的地方……

上里古镇□ 何迎春

一条石板河一座二仙桥的传说便把历史说远了

粗大的枫杨站在河边顶着暴雨般密集的蝉鸣

那排木结构的房子显得格外苍老

韩家大院门口花轿一颤一颤的抬着少男少女想着从前的婚俗

挞挞面馆的热汤酒吧的五颜六色也抵不住月亮升起的清凉宁静得像蝉般入睡

我把客栈的门栓反锁躺在床上 冥想今夜会不会有一队马帮从对面桥上过来停在这卫守府大门口吆喝着 歇脚

老村庄□ 肖东

老村庄,对于你我漂泊已久在风里,在雨中是你用珍藏的乳名把我深深呼唤

当我回来时一路抛下喧嚣与繁华深一脚,浅一脚总想抵达那棵香樟树蔓延的根系

老村庄,香樟树经过风吹雨打沧桑的美是那么的难忘让人的骨子里都记得住乡愁

情荡汉源湖□李 林

游记游记

楝子树情思

魏益君

作者通联地址:四川成都市郫县犀浦镇两河新街16号西锦集1期4栋2单元601号 何迎春 邮政编码:611731 手机:18980566248 QQ:617902172

康康定花事定花事□ 赵欣

渔舟晨曲 刘祯祥 摄

雅风雅风总第总第10441044期期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