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阳支江的前世今生img.wzrb.com.cn/epaperfile/20200601/20200601059627.pdf ·...

Post on 08-Jun-2020

3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72020年6月1日 星期一 主编/南航 美编/丛丛 组版/林姬邮箱:69363351@qq.com文化周刊·风土

横阳支江的前世今生

寻找董朴垞遗著想到的——

建议出版《董朴垞垞全集》

水波里流转的古镇

张嘉丽

每当看到那张停满乌篷船与竹排的溪滩照片时,总让我想到如画的江南。照片上是珊溪水库未建之前飞云江畔埠头一角。昔日的景色,很难让人与今日的沿江公园、广场、栈道等各式景观联系到一起。曾在珊溪生活了几年,我也时常怀念那里的生活及如诗的风光。

珊溪是一个古镇,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飞云江畔的鲤鱼山上就有古遗址一处。夏日的某天,我曾与友人爬到鲤鱼山。站在山顶,凭高远眺,视野十分开阔。远处绵绵群山,近处悠悠江水,以及纵横交错的村居,尽在视野之内。

最壮观的是,水库开闸泄洪时,库口以每秒上千立方米的水从上百米的高空一泻而下,气势恢弘,奔腾的水激起的滔天巨浪更是让人感到震惊!

站在高处,还可看到飞云江从群山之中迤逦而出,粗犷中带着豪迈。一条充满野性,而又风光旖旎的江,总让人感到十分好奇。飞云江之名从宋末诗人林景熙《飞云渡》一诗而来。因诗之名,时常有文人以此江命名创作。珊溪的美也大多体现在飞云江上。四季中,飞云江变化多端。晴日,江面波光粼粼,雨季,水面烟波浩渺,偶有白鹭腾飞,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人们常被飞云江的美吸引而留恋忘返。

飞云江发源于景宁和泰顺两地交界处的洞宫山白云尖北麓,全长 200多公里。水流由西向东,单独流入东海,属山溪性强潮河流。在它流入东海之前,主流也流经珊溪。珊溪是飞云江中上游主要埠头地,也是瑞文泰地区水陆交通枢纽和经济往来重要集散地。当年山民的外出和物流,皆由飞云江水路。输进输出的有竹木柴炭、植物油、糯米等农副产品,及山民的生产、生活必需品。

明清时期,珊溪集镇仍是浙西南山区文成境内较发达的商品交易地。当年珊溪人流不息,船上琴声幽幽,岸上笛声悠扬。一派渔舟唱晚的景象。彼时,珊溪街尾村碇埠头段最为繁华,船只来往汇集此处。随着交易,街头与街尾村形成一条商业街,号称珊溪街。沿路两街店铺林立,人群熙攘。街道两边开满了店铺,经营着各式各样的商品,有药店、棉花店、打铁店、雨伞店、染布店等。珊溪各村以及周边汇溪、东龙等乡村的群众都来珊溪街购买生活用品。街内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水路给珊溪带来的热闹,好像只是暂时的。后来随着公路运输兴起,珊溪埠头日渐冷清,老街也逐渐衰落。尽管珊溪不像先前那般繁华,但渡口仍人来人往。在街尾和坦岐茶堂之间的飞云江两岸,设有义渡,仍有摆渡人昼夜为两岸村民义务摆渡。直到上世纪80年代,渡口每天还为上千人摆渡。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千百年来,尽管飞云江哺育了一代代繁衍生息于江畔的人们。然而,江河无情,每到台风季,飞云江也因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给两岸村民带来过无数次冲毁家园的灾难。1990年,飞云江流域就发生了一场特大洪灾。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引发的山洪冲毁了无数民房,飞云江两岸受灾严重。

为了治理飞云江流域水患和水利开发,上世纪 90年代末,温州开始在珊溪镇建设集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功能的水库大坝,并于2000年建成总库容量 18.17亿立方米,年发电量3.55亿度的珊溪水库。

飞云江截流后,原住在库区内的村民移到鹿城、瓯海、平阳、瑞安等地。起初村民对故土十分不舍,他们带着对未来的惶恐离开家园。觉得离开家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移民后,他们才发现,走出大山,外面的世界要精彩得多。不仅生产生活发生了变化,就连就业机会也多了起来。随着收入比过去多,生活质量也比过去好起来。

随着水库的建设,随之解决的还有防洪与几百万人的饮水问题。珊溪水库未建之前,温州地区原来水利设施就薄弱的沿海平原,随着民营企业迅猛发展,出现了河水严重污染的问题,群众生活用水受到了严重影响。水库的建成,不仅为下游农田和村镇防洪起了很大的作用。引水工程也解决了供水区群众的吃水问题。现温州地区 700万人口皆由珊溪水库“提水”饮用。珊溪也因此一跃成为国家重点工程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此后,人们提起珊溪,常将珊溪比作为温州的“大水缸”。

截流后的飞云江,不仅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它所提供的水、电也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如今资源丰富,两岸湖光山色更是美不胜收。位于水库下游的飞云江段,因地面与库水存有温差,每每水流由库中流出,江面上常烟波浩渺,水雾茫茫,宛若仙境。之后,此处的飞云江段便有了烟雨湖之称。先前,生活在珊溪时,我常追着江面上那些茫茫的景色,看着它们像丝绸一样在江面上交错流动,像炊烟一样袅袅娜娜。而江面那些一掠而过的白色身影与江边的房屋在薄如蝉翼的雾里,像海市蜃楼一般,缥缥渺渺,虚虚幻幻。水波里流转的小镇,美得让人常有种梦里不知身是客之感。

钱茂伟

民国学术研究,前几年成为热点,不仅热点人物被人不断追踪,即使边缘人物也不断地受到关注。然而,还有一个人物没有进入当代学人的视野,他便是温州史家董朴垞(1902-1981)。他私淑孙诒让,向往曾国藩的做人做事做学问。1930年春,董朴垞进入燕京大学国学所读研究生,导师是顾颉刚,陈垣是所长,可称总导师。他那届的研究生同学是白寿彝。给他帮助最大的朋友是周予同、夏鼐。他是与今日这些如雷贯耳的大人物交往过的人物,你敢小瞧他吗?

笔者 1984年随仓修良教授治中国古代史学史。由此,我关注到了《史学史资料》1980年第 1期上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董朴垞《中国史学史长编目录》,内容详尽,我十分激动。

因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史学史还处于重新发展中。80年代初刚刚出的史学史著作主要有三家,一是朱杰勤《中国古代史学史》,二是刘节《中国史学史稿》。接着,就是仓修良、魏得良合作的《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朱、仓之作,均是简编类作品,很

多史籍未及;刘书涉及面宽,史料丰富。简编,适合本科生;对研究生来说,肯定要更为详细,所以我就一直希望有一个长编。当年曾与仓师说过,您现在是简编,不妨接着做一个长编。仓师没有这样的想法,也就作罢。

从《史学史资料》(即后来的《史学史研究》杂志)编辑朱仲玉处了解到,此先生是温州人。可惜,此文只有目录,没有相关介绍,也不知道有否成书。当年信息查询落后,无法知道董先生事迹,以为就是一个计划,没有编纂出来。1986年,白寿彝的《中国史学史》第一册出版了,这是真正的长编。于是,我等待白先生的多卷本早日出版。可惜,白先生后来忙于多卷本《中国通史》的主编了,《中国史学史》编纂停止了。白先生 2000年过世,几年后,才由弟子们接手,到了2006年12月底,六卷本《中国史学史》才正式出版。

今年 4月 23日,我因给研究生讲授“浙东学术文献阅读与研究”,决意寻找一个全新的民国浙东学术选题,我就想到了董朴垞,决意从其遗著寻找入手,24日知道董朴垞先生四弟董铁铮在丽水,生前将董朴垞《中国史学史长编》与《孙诒让学记》两书的清稿的复印件交给了温州师范学院(今温州大学)图书馆。原来他的《中国史学史长编》早已成稿,我这是首次听说。《中国史学史长编》如果能在 80年代初出版,当是一件大事。如能找到此书,当鼓励人来出版,且加以深度研究。

他与白寿彝是研究生同学。白寿彝他读研究生时治朱熹学术,导师是黄子通,尚未及史学史。重阅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

一卷,他是因为在大学教授此课程,才逐步关注中国史学史的。1961年,白寿彝承担教育部“中国古代史学史”教材编纂任务,从此掌握了中国史学史学科的话语权。有意思的是,从《中国史学史长编引言》来看,白寿彝阅读过《中国史学史初稿》,且给过建议。但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一卷导论未及董朴垞此书。即使1980年刊登的《中国史学史长编目录》,仍未说明董朴垞的《中国史学史长编》有否成稿。再查阅周文玖《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与发展》,未及董氏《中国史学史初稿》,更不要说《中国史学史长编》。

董氏一生治史学史,先成简本,后成长编,这种精神确实了不起。董朴垞未在大学开课,何以会关注此专史研究?董朴垞的硕士论文题目是什么?他是如何走上中国史学史研究之路的?这些是让我好奇的。

我搜集了相关资料,让研究生们据此操练写成札记。5月13日,学生们的札记交上来了,其中一人的文章提到了《中国史学史初稿》,知道华东师大的王传副教授曾整理过董朴垞的《中国史学史初编》,收入《中国史学史未刊讲义集四种》,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出版。其实,此书2018年就拿到了,因为当时没有仔细阅读,未及关注此人。

15日上午,据说稿子分别藏在董铁铮二子与四子手中。我先联系上了二子,说有52册,感觉都是《瑞安孙诒让学记》。再联系上四子,说他手中共有两箱遗稿,《中国史学史长编》在他手中。四子长期在温州,与大伯董朴垞关系近。下午,二子发来照片,果然仅《瑞安孙诒让学记》稿。16日,四子传来经过翻检的遗稿目录,共 10本书。这份名单,

有让人遗憾之处,《瑞安孙诒让学记》《中国史学史长编》手稿没有找到;有让人惊喜处,增加了此前不知的《朴垞学术演讲稿》《董朴垞书信集及挽联》《自传》《瑞安董朴垞年谱》。

两个儿子处,均没有我最关注的《中国史学史长编》整理稿,这让我心急如焚。唯一希望是温州大学图书馆了,我想两书的篇幅比较大,有71册,不太可能丢了,只是放在哪个角落不知道。我委托温大夏诗荷副教授去找。

17日,读董朴垞《自传——朴垞苦学记》及董铁铮整理的《瑞安董朴垞年谱》,从而对董氏生平与学术有了全面的了解。

18日,我联系上了董铁铮长子,听说找不到《中国史学史长编》,他也非常心急。另一边,夏教授在图书馆找了相关人物,也去找了可能的工具书室,近中午似有眉目。下午,再去北区图书馆,终于传来消息,在北区原温师院图书馆信息楼216室,找到了《瑞安孙诒让学记》《中国史学史长编》复印件。而最近,董铁铮长子告知,他手里找到了《中国史学史长编》的手稿本与清抄本。苍天不负有心人,可谓三生有幸。

24日,董铁铮四子董大江又传来老大处新得的一箱遗著,中有董朴垞著、董铁铮整理的稿子《历代著名书藏考略》《宋以来私家书藏名称考略》《史记概述》《司马迁与史记》《孙诒让文字学著作概述》五书,各一册,这是从来没有公开报道的信息。

希望通过相关人的共同努力,实现《董朴垞全集》整理与出版计划,这将是浙江历史文化建设的一大成绩。

周凯平水图。田晓峰 作

林立谨

横阳支江是苍南人民的母亲河,古称横阳江南港,古代为浙江通往福建的一条重要水路。而千年以来,为了治理横阳支江,一代又一代的治水人付出不懈的艰辛,甚至生命。

横阳支江发源于泰顺九峰尖,流经苍南县莒溪、桥墩、灵溪、藻溪四镇和平阳县萧江镇,最后在龙港市朱家站村注入鳌江,全长60.5公里,集雨面积336平方公里。其中,泰顺境内段长5.5公里,称后水漈;进入苍南后,从大峡谷到桥墩水库大坝,长26公里,称莒溪;自桥墩水库消力池开始的中下游段,方称横阳支江,长29公里,流域内有农田33万亩。横阳支江沿岸的仙堂山遗址和渡龙山遗址出土文物显示,早在3000多年前中原商周时期,横阳支江沿岸便有先民栖息繁衍。

建设中的周凯纪念馆。郑宗钰 摄

古称“南港”,后为行政区域

横阳支江古称“横阳江南港”,简称“南港”,最早记载见于明万历《温州府志》,该志提及南宋嘉定年间,邑令汪季良修筑黄浦埭不成功而发表评论,用到“南北二港”一说。民国《平阳县志》在表述上则更加清晰:“横阳江……用水道提纲说,分南港、北港”,二港交汇之后称鳌江。横阳江为统称,包括了南北二港和下游的鳌江。而现代,把鳌江和北港合称为鳌江,南港称为横阳支江。

横阳支江这一名称首次出现,是1941年南港水利委员会改名为整理横阳支江委员会,而后横阳支江的名称越来越多出现在政府文件中。当然,老百姓传承当地习惯,历史上对各自河段各有自己的叫法,比凤江人称凤江、灵江人称灵江、渡龙人称渡龙江,而横阳支江上游多为山区,上游河流皆以溪称之,比如莒溪、平水溪。

随着历史的演进,“南港”这一概念进一步得到引用,成为行政区域的名称。民国之后,原平阳县划分为六个乡,分别为万全乡、南港乡、北港乡、小南乡、江南乡、蒲门乡,而后又改乡为区,但名称基本不变。于是,延续这一历史习惯,至今在人们的话语当中,所指南港、北港,就成了原行政区域的标签,比如现在苍南县的灵溪镇、矾山镇、桥墩镇、藻溪镇、莒溪镇和平阳县的原萧江镇辖区,被习惯归类为南港片区,统称“南港”,也因此混淆了“南港”作为横阳支江河道的古名称。

在专业部门的话语里,我们还看到了“南港流域”“南港平原”这样的称谓。南港流域即横阳支江流域,地面水最终汇聚到横阳支江的区域即属南港流域。南港平原则

是南港片区的平原地带,范围要小的多,《鳌江水系图》划分灵溪、藻溪、萧江三地部分地区为南港平原。

千年治水,知县殉职工地

在农耕社会的古平阳县,治理南港比治理北港更受官府重视,《鳌江志》中记载北宋至满清治理南港干流 9次,治理北港干流的记载却鲜有看到。对此,《鳌江志》解释说

“南港是全流域的产粮中心”。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一张清初顺治年间绘制的平阳县古地图,地图忽略了北港的存在,只画出南港,并标注为横阳江,说明了古时南港在鳌江流域的重要性远大于北港。

对鳌江流域的治理,最早相传为西晋周凯治理永宁、安固、横阳三江,对古温州沿海平原进行开发,为古温州地区于东晋太宁元年从临海郡析出,单独设立永嘉郡奠定地理基础,推动了温州文明进步和历史发展。

五代十国后,先民挖运河、兴水利,大力开发江南平原,在横阳支江南岸修筑堤防,阻止潮水倒灌江南平原,成为横阳支江治理的重点。但以当时的技术条件,难度极大,直至北宋端拱年间,才于云岩三峰寺前成功修筑了有明确记载的横阳支江第一条堤防,以御海潮入侵江南;再至南宋绍兴年间,于云岩鲸头兴建了石竞陡门,引横阳支江上游淡水进入江南,是为横阳支江见载于志史的最早的水闸。

南宋嘉定五年,温州知府杨简在横阳支江沿岸建造六座水闸,史称“嘉定六陡”。其中,在萧江塘河与横阳支江交汇口建成萧江渡陡门,成功阻断了潮水,使萧江塘河成为内河。自此,萧江塘河代替了横阳支江下游段成为了水路交通主干道,船

只往来,无需候潮。但横阳支江依旧潮起潮落,潮水所到之处,皆为“斥卤”,而无法耕种。所以,古来治理横阳支江,首要目标就是挡潮。

而后横阳支江各处堤防和水闸修修毁毁,但人们从来没有放弃过。至清代雍正九年,在今渡龙公路桥位置,终于建成一座大闸,将横阳支江拦腰截断,为御咸蓄淡起到显著效果。据徐恕撰《渡龙陡门记》和何子祥撰《渡龙石步记》记载,该闸自雍正元年开始谋划,闽浙总督觉罗满宝亲自勘察现场,并从自己俸禄中捐出五十两黄金,以作倡议。整个建设过程,历经王元位、沈瑞鹤、孟载有、张桐四任知县。其中沈瑞鹤于雍正三年到任,“经始其事,区划甚善,以垂永久”,奈何施工难度极大,至雍正六年,仅完成工程量十分之三。沈知县心急如焚,便不辞劳苦,亲自蹲守现场指导,终因辛劳过度,不幸殉职于渡龙大闸施工现场。雍正七年,孟载有继任知县,动用库银和捐税银续建,施工进度依然推进艰难。直至雍正八年,张桐主政平阳,委派县丞裴元臣在江中建分水墩三座,并对两岸码头加以巩固,四孔大闸终于雍正九年六月完工,工期长达9年。

渡龙大陡建成后,外御咸水入侵,内蓄淡水灌溉,受益农田千顷。县民深感沈知县之恩德,立沈公祠于陡门旁永祀。

横阳十景,百里平水公园

1965年在河口建成朱家站水闸,全程阻断海水上溯,横阳支江终于成为内河。1958年开始,上游桥墩水库经过初建、复建、扩建三期施工,有效调节了横阳支江上游洪水,配以两岸堤防分断多期提标加固,横阳支江终于达成了里程碑意义的治理。

尤其是2013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后,市级河长宋志恒提出了打造“温州最美水道”的治理目标。而县级河长黄荣定着力推动横阳支江“防洪、排涝、御咸、蓄淡”加“生态”综合治理,以两岸 58公里绿道为线,打造廊桥夜话、青梅竹马、状元走廊、上善若水、横阳独钓、日月争辉、龙舟竞渡、平水流石、书廊信步、翠谷灵龙“横阳十景”,并推动沿岸治水文化发掘,以西晋周凯的谥号“平水”二字,来命名横阳支江治理后形成的景观,称为“百里平水公园”,籍此来纪念 1700多年来,前赴后继投身横阳支江治理建设的一代又一代人。

去年,苍南民间在横阳支江沿岸建成了周凯纪念馆,对周凯古墓遗址进行保护性修缮,成为了百里平水公园文化底蕴的标志性建筑,反映出横阳支江已然成为沿岸百姓的精神文化纽带。

美丽的横阳支江。 许义钢 摄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