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 思辨人生 - life.edu.tw“²學思考簡報...

Post on 17-Oct-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生命教育

思辨人生哲學思考

設計者:范毓麟、王正婷、林采瑢、胡敏華

美 編:吳瑞玲

4.我們要思考什麼?

學習目標

1.探討生命教育課程的內涵。

2.探究阻礙思考的相關因素。

3.分析正確思考的方法

以進行人生三問之探討。

4.察覺自我在表達與討論過程中的

情意與態度,學習養成謙遜理性的思考美德。

5.檢視自我在思考過程中的推論原則與價值觀,

反省自我的思考盲點。

動詞

架構

第一節:生命教育的內涵1

第二節:思考的重要性與阻礙因素(含情意態度)

2

第三節:正確的思考方法3

第四節:檢視自己的思考4

課程

PART

你在煩惱什麼?“

生命的博物館

MY friend My work

My family My Life

My Love My Dream

「你看到什麼?」一個又一個的生命櫥窗?每一個櫥窗都展示了什麼?

沒有不會謝的花 沒有不會退的浪

沒有不會暗的光 你在煩惱什麼嗎?

沒有不會淡的疤 沒有不會好的傷

沒有不會停下來的絕望

你在憂鬱什麼啊?

櫥窗裡的困境,讓你聯想到自己的生活嗎?

15年來的生命歷程,經常出現那些煩惱?

A思考 B

C D

書寫

歸納 分類

每人發下五張便利貼

將自己的煩惱逐一書寫於便利貼上 (一個煩惱寫一張便利貼)

報告 E

在小組內,分享自己的煩惱便利貼

貼在海報上,並歸納分類 (每一類下個標題)

討論這些煩惱的特色或共通點?

這些煩惱對生活可能有哪些影響?

思考生命的困境(提問發言)

想一想,煩惱這麼多!!

• 有哪些和「認識自己」有關?

• 有哪些和「人際關係」有關?

• 有哪些是一直在問「為什麼」?

(ex:為什麼要上學、為什麼要活著?)

每個人的煩惱和困境都不一樣,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生命中有些痛苦,可能沒有那麼簡單?

不是憂鬱症吃藥,或睡一覺就好起來?

引導對話帶出人生三問與後續課程的具體內涵,

並引發問問題與思考的重要性。

4.我們要思考什麼?

(附件二)

身為人 生命的困頓,從何而來?• 學習狹隘化?

學習是為了考試、文憑、

拼命補習、成績決定人的價值

• 生活的誘惑?手遊、網購、追劇、名牌……

• 自覺與思考的缺乏?沒有思考的習慣、不知道自己怎麼一回事?

• 關係與愛的素養不足?

價值觀 人生觀 失衡

人生苦短 必須性感

意想不到的人 成就想像不到的事

我值得被愛 因為不需要任何條件若你願意 全世界都會幫你快點失敗 早點成功

價值觀 會如何影響你過生活?

物化/疾病化的人觀

重理工 輕人文重物 輕人重物質 輕精神重手段 輕目的重價格 輕價值

我應該怎麼做?這樣做對嗎?

如何實踐統整

生命的功課?

什麼是靈性?

靈性如何涵養?

哲學思考

人學探討

終極

關懷

靈性修養

價值思辨

什麼是價值?

如何判斷對錯?

生命價值與生活美學

我一定要選擇有意義的人生嗎?

什麼是有意義的人生?

什麼是幸福?

挫折或苦難要怎樣面對?

生命教育課程內涵 (學生版)

生命教育課不一定給你一個標準答案

讓我們練習擺脫舊有的思考模式

學習思考、對困難做思考、培養理解他人的能力

PART

2.探究阻礙思考的相關因素。

4.察覺自我在表達與討論過程中的情意與態度,

學習養成謙遜理性的思考美德。

阻礙思考的

因素

一、小組討論

檢視上節課所製作的煩惱海報

討論內容用哪些方法面對或處理這些煩惱?

在海報上條列出

具體方法。

小組代表

魚缸討論

二、魚缸討論

各組派2名代表持海報出列,並圍成一圈(內圈-魚缸),其餘同學圍在外圈。內圈魚缸保留1-2個空位,外圈同學可隨時加入

內圈(魚缸)討論內容與規則:1.簡介自己組別的因應方法2.指出他組方法不夠好,並「說服」他人接受本組方法比較適合。

外圈:觀察魚缸討論內容與過程,並記錄。

魚缸討論法

三、停止魚缸討論後

內外圈各自與鄰近同學分享

1.討論後,感覺如何?為什麼會有這些感覺?

2.被說服,對討論或你的思考有什麼影響?

3.為了說服別人,你做了什麼?

4.讓你想到哪些類似的情境嗎?

內圈-魚缸分享重點:

內容方面:

-說明解決煩惱的方法中,認同哪些意見?為什麼?

-有哪些結論你認為不合理?為什麼?

過程方面:

-剛才的討論重點有哪些?氣氛如何?還觀察到什麼?

-聽到遊戲規則是要說服別人時,反應如何?

怎麼開始進行「說服」?

外圈-魚缸分享重點:

邀請幾位內外圈的夥伴分享討論的結果

引導阻礙思考的因素

A

B

課程中,透過哪些方式

討論煩惱與解決方法?

(歸納、推論、定義等)

可能有哪些因素干擾我們的思考?

當不合理的推論來解釋,

會導致錯誤歸因或用錯方法;

比方有所偏見、踩在錯誤的立場,

或是,驕傲態度等等

生活中的誤解、衝突與負面情緒

可能都來自於

「不想」「想得太少」「以為自己都不會出錯」

想想自己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有哪些後果?需要如何調整?

參見附件五

教師可以舉例:偏見、謬誤與驕傲

「單親家庭的孩子,通常都會行為偏差。」「差一分就及格了,你就行行好嘛!」

「教授是生命教育專家,說的不會有錯!」

「我們要抓住他們的語病來駁倒他們!」「他做這麼多壞事,本來就該死?」

「我都教書這麼久了,還要你來教我嗎?」

教師可以補充:思考不可或缺的態度正直:誠實面對自己與找尋正確的方向謙遜:我一定有無知之處信任:我們都有機會更懂得思辨堅持:思考需要長時間的深入公正:對我有利的,不見得是對的勇氣:勇於和周遭人想的不一樣同理:設身處地設想他人觀點自主:只有你能掌握自己的思考

教師自我增能基本邏輯推理:演繹法與歸納法

演繹法:大前提、小前提、結論(大前提)喝酒開車是危險行為(小前提)我喝了酒卻開車上路(結 論)我的行為是危險的行為

歸納法:張三會死,李四會死,所以人都會死

避免錯誤的歸因、邏輯要合理,能偵測錯誤如,考試考不好,是因為太笨,人生沒希望

PART

3.分析正確思考的方法以進行人生三問之探討。

摘要回顧

回顧上一堂課

阻礙思考的因素?

可能的後果?

如何正確思考?

影片:

大野狼死了以後(停在0:55秒)

剪輯版

引導:發生什麼事?

影片中,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

新聞標題?新聞評論?網友發言?

警方?假設與判斷?逮補小豬?

各種言論?報紙的立場?

完整版

-這樣不對 三隻小豬才是受害人

-大野狼吹倒了兩間房子 他罪有應得

-三隻小豬太超過了

-保護自己的財產是應有的權利

-無論在任何情況底下,你都不應該奪取一條生命

-這就是闖入別人家的後果

-小豬加油

-把別人活活煮熟已經超出正當防衛

-先犯法的是入侵者

-在自己家裡保護自己天經地義

網友留下哪些言論?

你認為這些留言中,哪一種說法有道理?為什麼?

在這些留言中,有哪些看起來很激動?

有哪些可能胡亂猜測?

有哪些太主觀?

你看到什麼?• 聽聽大家的說法:究竟發生什麼事?

徵求三名自願者上台 針對影片內容做摘要• 從留言者以及同學摘要的內容,有沒有發現什麼:

• 我們其實並不那麼瞭解真相言論中有著「客觀事實」?

「主觀觀點」?有什麼差別 ?

客觀事實:•大野狼被煮熟了•三隻小豬被警方逮捕了

主觀觀點:•這樣不對,小豬才是被害人•保護自己的財產是應有的權利•這就是闖入別人家的後果

看完影片大野狼之死(完整版)分組討論(每一組可以分配不同題目)

-(影片55秒前後)言論有何轉變?轉變的關鍵?

-影片最後說明的事件真相是什麼?

相信或不相信的理由是什麼?

-影片有哪些部分幫助你了解事實?

了解事實的過程,會受到那些因素影響?

-這部影片為什麼會被拍出來,背後傳遞的價值可能是什麼?

你能辨識這些價值或想法嗎?

各組派人上台報告討論結果

事情的真相是….

請用三句話寫出正確思考的關鍵:(請寫在便利貼上,並貼在各組海報上,教室實作也可書寫於黑板)

總結正確思考方法

★掌握事實★價值澄清★能對特定觀點或立場進行判斷★謙虛以對★反省覺察

8/7/2017

正確思考的方法

★掌握事實★價值澄清★能對特定觀點或立場進行判斷★謙虛以對★反省覺察

請針對以下主題,蒐集同一則新聞的各家報紙、網路新聞或相關評論,每個主題至少三篇,並針對報導畫重點。

第一組 主題一:兄砍精障妹頭顱被逮後碎念「就是講不聽」(參考附件九)

第二組 主題二:有研究指出,早餐吃得越豐盛,減肥效果就能越顯著,換言之,好好吃頓豐盛早餐,有助於減肥的成果。

實作功課 (下一節討論教材)

針對以下主題,蒐集相關評論或留言,並劃重點。

第三組 主題三:Google人工智能全勝歐洲圍棋王(2016/1/28) 。

第四組 主題四:哈佛出大新聞 10名新生因貼圖被取消錄取(2017/6/6)。

第五組 主題五:李家同教授在金門大學畢業典禮致詞時,看到台下學生走了一大半,說了重話。

實作功課 (下一節討論教材)

PART

實作討論:

請每一組討論彙整所有搜尋的資料,並上台報告

針對主題1、2:

•各家新聞標題與報導形式、內容,有何發現或質疑?•從新聞一出現到2-3天過後,報導內容會有什麼差異?這些輿論或網路言論,有何變化?•報導中哪些是事實?哪些是主觀觀點?有沒有哪些部分把事實和觀點混淆了?•事實容易辨認嗎?有哪些因素,可能會影響掌握事實?

(客觀文字陳述、文章背後的價值,出版單位等)

實作討論1

針對主題3-5:

•評論的論述觀點合理嗎?哪些證據可以支持?•有沒有哪些部分是你不認同的?為什麼?•這篇評論想傳遞的價值是什麼?受到那些影響?•除了這種說法(觀點),你認為還有其它看法和可能性?

(參考附件十之一,十之二)

實作討論2

你會相信,是因為你想相信,而不是因為它是真的。一篇看起來很能打動人的文章,分享給朋友同學,因為:

→因為講得太感人、太有道理了!

→會不會影響交情?沒關係,吾愛凱撒,吾更愛真理。

→有朋友同學生氣說我傳假文章,要怪對方太小題大作,

一篇轉貼就翻臉,大不了撤文刪朋友,道不同不相為謀。

我們真的有在思考?——價值觀先決,人人都可能信了謠言

2016.12.15張約翰

教師總結之參考

糟糕,我發現這篇文章真的是假的:→假的又怎樣?重要嗎?內容是錯的,但本意是對的。

→這又不是我弄出來的假文章/假圖,只是分享而已。

→那我再找一篇對的文章來分享。(回到1再來一遍)

在價值觀/立場之前,事實的辨認,尤其重要

可是這篇文章內容是真的嗎?→沒差吧?反正我是小咖,萬一是假的,看到的人也不多。→如果看的人多了,自然有人會幫忙糾正。→萬一看的人很多還分享,沒人發現是假的,

反正大家都推了一把,責任又不是我一個人的。

謙虛謹慎

多問為什麼

積極尋找合理的證據,說話有根據

從多元角度考慮問題

對待世界上大多數人和事情保持客觀理性的態度

了解背後的價值觀與立場

不輕信謠言,不盲從,不武斷

具備哲學思考素養,應該是….

學生說………….

(請書寫於心靈筆記本,學期末分享)

思考一個新聞議題或評論,找出其偏頗之處,

試著與人討論其合理與不合理之處。

回顧過去的某個具體情境或經驗,檢視自己在思考上未注意之處,造成什麼影響?你如何調整?你覺得如何調整才能更好?

延伸學習:行動實踐的功課

我們所聽到的不過只是一個觀點,而非事實

我們所看到的不過只是一個視角,而非真相

古羅馬皇帝馬可安東尼《沉思錄》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