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活 - lyrb.lyd.com.cnlyrb.lyd.com.cn/images2/1/2017-09/28/011/20170928011_pdf.pdf ·...

Post on 05-Sep-2019

1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2017年9月28日 星期四编辑:田中够 校对:国奇 组版:寇樱子生 活 11

顺手的事儿□冯海鹏

善意的拒绝

□魏晓红

不是手机的错

□水玲珑

世 相

陪老爸散步

□吴晨歌

亲 情情

家 风风

(全景网供图)

众 生生

一天上午,单位举行拔河比赛,一位同事跑过来问我:“我忘记换运动鞋了,让我穿一下你的运动鞋吧。”

“你穿多大号?”“38码。”“不行啊!”一说出口我自己都感

觉脸涨得发红,“我穿40码的。”那位同事和别人换了鞋,参加了

比赛。我心里很不踏实,像做错事了一样。

中午,同事小张过来说:“用用你的电动车。”真是怕什么来什么,昨天晚上电动车忘充电了,下午下班能骑到家就不错了。

“唔,不行啊,电动车快没电了,怕你骑不到地方……”突然感觉自己像是做了一件很不光彩的事似的,觉得自己真小气。

下班我骑着电量不足的电动车慢慢悠悠回到家,心里有说不出来的郁闷。老公看出我有心事,问我怎么了。我说心情不好,就把拒绝别人的事给他讲了一下。

老公说:“你没做错啊。该拒绝时就得拒绝。你同事如果穿你的鞋子,鞋子大,拔河能使上劲吗?输了肯定怪你没早点拒绝人家。再说电动车那事,你不借给人家,人家肯定会找别人借,对人家来说是小事,但是如果你借给了人家,人家要是带个人或重物什么的,发现电量不足耽误事怎么办?再说了,你下班能推着车回家吗?那可是一路上坡……”

也对。听了老公的一番话,我心里轻松多了。

“你说同事们会怪我么?我明天见他们都想绕着走了。”

“应该不会,你为人怎么样别人还不清楚吗?是你自己想太多了。”

第二天上班,同事们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见面还是和平常一样热情打招呼。

看来,是我想多了。拒绝有时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要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但也不要吝惜善意的拒绝。

母亲有句口头禅:“顺手的事儿啊!”她就是喜欢做顺手的事儿。每天下班回家,早上被我们弄得乱七八糟的走廊都已经被母亲收拾得清清爽爽。

有次下班,母亲正在收拾。我笑说:“没事儿,您不用老是惦记这事儿。”母亲一笑:“顺手的事儿啊,要不你们回来晚,慌慌张张的,绊了脚,磕了腿,咋办?”我忽然明白,母亲所做的顺手的事儿,很小,很多,却都饱含着她对儿女的爱。比如,她气喘吁吁地从乡下捎来一袋子自种的新鲜蔬菜,我怕累着她,她却总说:“来赶集,顺手捎过来,你们尝尝鲜!”比如,我写东西的时候,母亲会悄悄地泡一杯茶,轻轻地搁在我的桌角上,对她表示感谢,母亲总是摆摆手:“顺手的事儿,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我就在母亲顺手的事儿中,享受着母亲的爱,温暖踏实,心安理得,也从这些顺手的事儿中体味着母爱的细腻与伟大。

除了母亲,还有一个人让我难以忘记,不是因为他做了多么惊天动地的事儿,仅仅是因为他做了“顺手的事儿”,而且是对我。

他是马老师。我上师范二年级,有一次快要上课了,我却没有把老师让我送的书送到办公室。去送要迟到挨批评,不去送怕老师生气,左右为难的时候,恰好马老师从门口

经过,我鼓起勇气向他求助,央求他把书捎给我的老师。他一口答应了,我向他表示感谢,马老师一笑:“顺手的事儿啊!”我便也心安理得了。可是,后来我才恍然明白过来,马老师的办公室在办公楼的一层,而那个老师的办公室在七楼啊!马老师“顺手”的事儿,永远印在我的脑海里,他善意的狡黠,他动人的温情,也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我从母亲那里,从很多很多人那里,学着做很多顺手的事儿。工作以后,办公室的垃圾我顺手就倒了,下班后亮着的灯顺手就关了,同事们需要的东西顺手就给捎过去了。前几天,在食堂排队吃饭,队伍长长的,我听见后面一个新来的同事小声说:“哦,这么多人,还有个会要开,真怕来不及。”我扭头一笑:“你来前面吧,反正我不赶时间。”同事笑笑,答应,还说了句“谢谢”。我也笑:

“不必的,顺手的事儿啊。”我知道,因为这句话,新来的同事可以心安理得,而我其实也是,充满给予别人的温情。

其实,顺手的事儿,都很小,却可以看出一个人的风度,一个人的文明,一个人满是温情的内心!

一个有风度的人,往往是从顺手的事儿做起的。

陪老爸散步,以前是我不太愿意做的一件事情。直到那天吃晚饭,无意间看到老爸的头发在灯光下映出的花白,那一刻,我才不得不接受,那个当年可以轻而易举把我举过头顶的男人真的有点老了。

我轻声问道:“爸,吃完饭一起转转?”老爸停下手中的筷子,缓缓抬起头,眼睛在

灯光中好像闪了一下,顿声道:“行,好啊,好啊。”

我和老爸走在社区外那条熟悉的小道上,分不清是月光还是路灯,将我们的影子照得明明暗暗、恍恍惚惚。

我默默地跟在他的身后,看着他那稍显弯曲的背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朱自清笔下的《背影》。文中父亲为了给儿子买橘子艰难翻越火车站台的背影,一下子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回想这22年,为了自己女儿的成长,我的老爸不也是不停地翻越人生道路上的站台吗?终于,我长大了,爸爸却老了。

我追上老爸,与他并肩而行,随他迈着相同的步伐,走出相同的节奏。后来,我越走越快,不想,老爸在后面伸手轻轻地拽了我一下,就好像是放风筝的人拽了一下放出去的风筝一样。

我突发奇想,阔步向前,大声说:“爸,我在前面等你!”

我听到老爸深吸一口气,好像也加快了脚步,他惊诧、兴奋和喜悦的声音从我身后传来:

“好!你在前面领路,爸爸追你。”像冲刺一样,我大步向前,奔向路的尽头。

平日里,我总是排斥大人对我的管教,甚至前一天还顶撞父亲,说我长大了你能不能少管我一点。原以为没了父母的唠叨和责备,我会冲出

“牢笼”、轻松自在,可此时,冲刺的我并没有产生冲出束缚、拨开羁绊的感觉,反而有一种更浓郁的牵挂、更深沉的惦念、更强烈的责任涌上心头。

站在道路的尽头,在路灯下回望着微低着头、稍含着腰、疾步向前的老爸,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自己终究是要离开父母的,那双从学走路到过马路一直保护着我的大手,终究是要放开的。这一刹那,我突然明白了,不是老爸不能放手、不想放手、不去放手,而是,他舍不得我,就像我舍不得他一样。

月光洒洒,微风习习。不知道,这样的散步,我还能享受几次。

明天继续。

小林又迟到了,快八点半,他才气喘吁吁地推门进来。我问他怎么回事,他瘫坐在椅子上,喘了半天才解释:本来起得不晚,出门也早,坐上公交车的时候看了看表,时间足够早到公司的,于是想趁坐车的时间玩一会儿手机游戏,就这样埋头在虚拟世界里,等一局终了,才发现自己坐过站了,下车后等了半天也没见回程的车,想着离公司也不太远,就一路跑回来,没想到跑起来这么累。

小林会这样我一点都不奇怪,他因为手机而发生的尴尬事数不胜数。办公室的人一块去聚餐,饭店离公司也不太远,我们一路步行过去,小林一人落在最后,边走边低头摆弄手机,我们到饭店点好了菜,他才推门进来,一裤子土不说,走路还一瘸一拐的,原来他只顾看手机,绊到石头摔跤了。

最经典的要数那次会议上,领导正在侃侃而谈员工的个人素质与公司形象问题,小林的手机响了:“老板,老板,来电话啦;老板,老板,来电话啦!”那铃声还开得老大,在场的人都一愣,他也是一愣,才发现是自己的手机在响,手忙脚乱地掏出手机,也不敢接听,直接挂了。领导是没说他什么,会后他却得了个戏称——“二老板”。后来他才知道,原来是孩子趁他睡觉,把他的铃声换了。

小林不止一次说过,都是手机惹的祸,每次因为手机发生糗事囧事尴尬事,总是埋怨手机误事,可是他松不开拿手机的手,收不住玩手机的心。

办公室里年龄最大的伯伯对小林的说法很不赞成,对小林说:“手机有什么错,它只是个通信工具。智能手机的好处都不用说了,它拉近了远在千里的亲友的距离,特别是视频聊天功能,让人有天涯咫尺的感觉,就算身在异地,也能时时见面知道彼此的心情,更别提现在移动支付功能的便利了,让我们再也不用为找零钱和忘带钱包的事烦恼了。错的是你的不自制、不自律,不能正确地使用手机。”

伯伯的话让小林的脸罕见地红了。经常听到人们埋怨手机,说它让人漠视亲情,冷淡友情,浪费时光,影响健康,可那真的是手机的错吗?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