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 责任编辑∶金晖 视觉设计∶黄娟...

Post on 20-Aug-2020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 ! ! !相别一学期,再去绿野村采茶,却别有乐趣!那茶叶飘香时,是我们无穷的快乐;那春意盎然间,是我们无尽的欢笑。走进绿野村,首先映入眼帘

的是一棵棵翠绿欲滴的树,如果你只垂涎于那五彩缤纷的花,那树就会显出一种另类的美感了。时不时地还会有虫叫声伴着茶香,从茂密的树丛里渗出来。谁说“一枝红杏出墙来”,我分明感觉就是“棵棵茶色关不住”。下午是采茶活动。走进茶田,

我们一个个都乐嗨了,笑声几乎笑翻茶田。采茶活动开始了。哈哈!谢天谢地,我发现了一处“盛产茶叶”的“宝地”。于是,我提起方便袋,撒开脚丫子,按照老师说的,寻找起一叶一芽的茶叶。可惜的是,正当我没命地采撷时,我的“宝地”已危在旦夕,被别人发现了。突然,我灵机一动,假装迅速转移到别的地盘,希望能“曲线救国”。可我“宝地”里的茶叶,瞬间就被抢光了。哎,他们真是一群“蝗虫”!结果,我采到的茶叶数量实在可怜,好端端的心情也被这群“蝗虫”吞噬了!不过,我的好心情很快就回来了,品完

茶,我们要去看炒茶师傅炒茶了。炒茶是一门技术活,本以为像妈妈炒菜一样,挥动着锅铲,一见却并非如此。只见茶师傅戴着手套,将茶叶倒进滚烫的锅里杀青。继而,师傅双手抱起大把茶叶,举得老高老高,让茶叶从手指缝里再落下来,反复数次,茶叶缩成卷曲状,待到一阵阵香气从茶锅里溢出,茶叶就炒好了!原来炒茶是这样啊!氤氲的茶香拥着我们,也把我们拥进了绿野村浓浓的春意里,“沉醉不知归时”了。

绿野村采茶,真是乐哉,更是棒哉!浓郁的茶香,让绿野村的春天更浓更香。来年春天我还要来,采撷茶叶,观摩炒茶。

! ! ! !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民间传说,饺子是 !"##多年前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发明的。当年他任长沙太守时,冬季天寒地冻,百姓中流传伤寒疾病。张仲景不忍看到百姓饥寒交迫,便将羊肉混合一些驱寒的草药煮熟,再用面皮包起来,因为形状近似耳朵,所以取名“娇耳”。在我家中,每年冬至,外公外婆就会自己制馅、和面、包饺子。这“饺子”就是从“娇耳”演化而来。饺子可称作是我家的经典美食。很多家

里来的客人都对外婆的饺子赞不绝口。外婆制作饺子选料很讲究。她会挑选内蒙古草原的羊肉,仔细地剁碎,再加入切成细末的胡萝卜、葱末,反复搅拌。为了防止腥气,她会调入姜汁、花椒水等香料,最后再加入外婆秘制的酱料,美味的馅料就做好了。我家的饺子之所以好吃,还因为外公总是自己和面,自己擀皮,而且每张饺子皮都必中间厚、边缘薄。外公说:“皮薄大馅才是地道的北方饺子。”

包饺子的过程是全家人共同劳动的过程。外婆擀皮,我和妈妈会一边陪外婆聊天,一边包出各具特色的饺子。我小心地捏起一张皮,外婆用勺子放入适量馅料,我对折面皮,再捏出一个个小花边。不小心,还会露出些馅料。外婆就会安慰我:“没关系,只要是自己动手,吃起来一定香!”传说中,张仲景给每位病人两只“娇耳”配

合一碗药汤,果然能驱走伤病。我家吃饺子时也讲究“原汤化原食”。外公说饺子汤喝下去帮助消化,还暖遍全身。有些家庭在包饺子时,还会放进硬币。吃到藏有硬币饺子的人会好运连连。其实这些传统既是纪念发明饺子的医生,也饱含人们期望家庭幸福美满、团团圆圆。

透过这一只只“娇耳”,我眼前浮现出一幅画面:张仲景在长沙衙门口悬壶济世的壮大场面。捧起这碗“祛寒娇耳汤”,我心中不禁升起一阵温暖。

家里的邮箱很久都没有用过了,所以当我打开它并看到里面栖身着一封积满尘埃的信件的时候,还是大为惊讶的。那封信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仿佛身下就是万丈悬崖。我取过信,信封是那种牛皮

纸的。我一直对这种信封怀有好感,带着一点上世纪的怀旧的味道。欣赏之余瞥了一眼收信人,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不免大失所望,就像一件颇有韵味的古玩一下被人夺走了一般。再看收信人地址,填的是很久之前我们小区的名字———经过拆迁改建后那个名字早已不复存在。茫茫人海中如何才能找到这封信的主人呢?那就再寄回去吧。然而我发

觉这是一封没有署名甚至连发信地址都未曾留下的信。这是无意的疏漏,还是写信者有意为之?我不得而知。

望着这封信,我顿生怜惜之意———可怜的信儿啊,既不知

你来自哪里,又不知你去向何方,在这茫茫宇宙中你岂不成了一位孤儿?转念一想,其实它更像一位在亘古洪荒中踽踽独行的老者,因走得太久,甚至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不管怎样,现在我成了这封信的临时的

主人。总归有些做贼心虚,我藏着掖着,把它带回了家。打开信,信中无非就是一些慵懒的嘘寒问暖,平淡无奇。礼貌问候,交代境况,语气随意得就像出自一位小学生的笔下,有几处欲言又止。其实经常写信的人都知道,越是清浅的文字,其中糅杂的情感可能越发炽烈。说到动情处,笔尖亦不过三言两语而已。由此,一种罪恶感席卷了我的内心。它的

字里行间,也许都是澎湃汹涌的情感,如同灼热的火焰,炙烤着写信的人。其实这封信,或许要比它表面上显现出来的要沉重得多。可我却硬生生地切断了它,切断了它延展的藤蔓———我就像一名刽子手,一下子斩断了它生长的希望;而它的根,却依然在做着开花结果的梦……而本该收到这封信的那个人,此刻是不

是正在翘首期盼着?这是否是一封可以抚慰妻子或丈夫日夜思念的家信?我知道,天上有八万八千颗雨滴,若有一颗消失了,必有一块土地在焦灼,干涸得撕心裂肺。如此看来,我这样做是不是太残忍了一些?可是我又能怎么办?这注定是一封迷路

的信。我仅仅是偶然与它相遇,却读出了两份痛楚。这种痛楚此刻正重重地压在了我的肩上,让我背负着难以释怀的负罪感,忍辱偷生。细想想,我又何尝又不是一位受害者?这样的信,我是不愿意再收到了。它包含

了太多太多的希冀与期待,却也包含了太多太多的痛楚和无奈,让人难以承受。“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但愿那些承受着

悲欢离合的人们,他们每一次的心声的传递都能得到来自远方的回应!

! ! ! !我学习书法快两年了,与书法的亲密接触让我品尝了不少苦,也体会了许多乐,更是教我懂得了助人是最大的快乐!写书法的“苦”真是一言难尽。刚学笔画

时既要注意握笔姿势,又要抬着手肘,还要对付软绵绵的毛笔,每次练习我都是大汗淋漓,手脚发软。好不容易开始练字,学好的笔画却成了调皮的捣蛋鬼,总是不乖乖就位,一会姿势走样了,一会笔画变形了……我是又着急又无奈。作为一名住读生,在校练书法也是个烦恼。笔墨纸砚,摆开架势、收拾整理就要费好大功夫,还要沉下心、凝住神,抵抗周围“诱惑”,真是难上加难。果然如妈妈所说:“练习书法,就是磨练意志,考验耐心,提升自觉。”然而写书法的“乐”更是不胜枚举。通过

学习书法,我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喜爱逐步加深,通过了全国六级、上海四级,获得了全国书法“星星杯”金奖和“黄鹤杯”银奖……这

使我既开心又骄傲。不过,最大的快乐是我运用书法特长成为了志愿者!这两年春节前夕,我都会特别为社区数十位老人写春联。节前,我带着红红火火的祝福春联上门慰问,帮老人贴春联,解释春联的含义,祝福他们身体健康、生活快乐、寿比南山,爷爷奶奶们可高兴了!有的对我的字赞不绝口,有的表扬我尊老敬老,有的拿出水果、零食给我吃,还有的祝我学习进步……在他们幸福的笑容和真诚的赞扬中,想到我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他们送去真切的祝福和关怀,我心里就暖洋洋的。通过为老服务,我切身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快乐,也暗暗下定决心发扬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坚持做好一名志愿者!书法让我更充满自信、更懂得坚持、更乐

于奉献,就像一位良师益友,陪伴我不断地成长……

! ! ! !小时候,我最爱坐在爷爷肩头,他的肩膀很厚实,我晃着小脚丫,仿佛成了世界上望得最远的孩子。小时候,我最爱坐在爷爷身后,春暖花开的季节,他总是开着车载我去公园,陪我放最大的红风筝,我的心愿随风飞上云端。一年年地过去,他开始不断地

感到不适,最后生了很重的病。他的头发花白了许多,原本壮实的身体变得瘦弱。每当我去看他时,他总做出没事的样子,但他很少笑了,变得沉默寡言。我问他什么,他只是简单地答几个字。我像在夜里行走的孩子,找不到通往他心里的路。

那是一个深秋的傍晚,寒风瑟瑟,父亲在准备住院的用品,爷爷骨折了。雪上加霜,他还能恢复如常吗?爷爷做完手术的日子,放学后,我匆匆赶往医院,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我的身上。想到爷爷已转危为安,心安了许多,在花店,我挑了几株雪白的康乃馨,紧紧握在手里。

推开病房门,爷爷正在休息,护士姐姐说手术很成功。爷爷看到我,眼里仿佛闪过一丝欣慰。我将花儿插在瓶里,病房里弥漫着花的清香。那天我陪夜,我和爷爷聊了许多,我竟发现我从未好好了解他,更没找到走进他心里的路。以前我总习惯享受他的照顾,习惯他在闷

热的厨房为我煲汤,习惯雨天在校门口等我的那一把伞,习惯有了委屈依在他怀里大哭。他像一座山,稳稳地在我面前遮风档雨,我从没想过他会躺在病床上,更没为他做过什么。原来山如果无人呵护也会倾倒,爷爷也需要爱。自那以后,我常去医院探望他,带些他喜欢

听的 $%,爷爷随音乐哼起歌,我这才知道爷爷是个岀色的男高音。我和他一起看篮球比赛,爷爷为我讲比赛规则,还熟练地做手势,原来爷爷曾是篮球健将。我陪他下棋,我的棋艺很臭,他耐心地指点,我又知道了爷爷是打遍“天下”的高手。原来爷爷是个了不起的人!奶奶说我走了之后,爷爷常久久地看我送他的花儿,一遍又一遍听我送他的 $%。

出院那天,我们陪爷爷去枫桥看落日,河水潺潺地向东流,夕阳的余辉映在爷爷的脸上,从他落寞的笑容里,我读到了他想说的话:爷爷老了,不中用了。我似乎找到了通往他心里的路。爷爷陪我走过最快乐的童真岁月,他把我

贴在心尖,还用双手护着。我长大了,他却一天天老去,原来他也需要我们呵护。我要让他知道&爷爷再老,他仍是家里的主心骨,还是我的保护神。我每天抓紧时间做功课,一有空就去看他,陪他散步,听他讲过去的故事,和他一起唱老歌。我考试得了第一,像以前一样问他要奖励。被爸爸骂了,我仍然向他告状……爷爷紧皱的眉头舒展了,他常常说,你是我的开心果。他一天天好起来,脸上又有笑容了。原来路在这里!心怀感恩,以爱报爱,爷爷

得到了尊重和了解,他的心就会因温暖向我敞开。家里又充满了笑声,这是通往幸福的路啊!

! ! ! !诗,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文体,一种逐渐消逝的文体。但其实,无论古代,近代或先代,诗从未远离丝毫,仅因我们仍懂得去生活,而生活在,诗一直都在。诗,就是生活中的诗。没有什么诗是架空于其诗人经历乃至时

代背景之上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南宋与北宋的诗风就出现了极大的反差。北宋诗人多喜咏雪月风花,究其根本,是建立其生活富足安康百姓安居乐业的基础上的。我一直是坚信着成为一个能够发现生活中美丽并赋诗吟唱赞颂的人的前提是他得生活得像个人。而太平盛世正是给了那些才子品位生活的时间与机会,用华丽的辞藻去赞颂着造化神韵或是江南春色。南宋诗人则多是放弃了这种浮华的文风,显得壮烈且悲凉。“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靖康之耻尤在眼前,而中原政府面对外寇却是一退再退。在这般动荡不安的岁月中,沉寂在文人骨子中的气节与血性终于在生活的压迫下爆发于纸笔之

间。因为这早已不是“肉食者谋之”的“亡国”,这是“匹夫有责”的“亡天下”啊!正所谓“诗是由情感决定的,情感是由生活决定的,生活是由时代背景决定的”的逻辑链也至此浮于水面。诗是性灵的吟咏,是“志”的抒发,是内心的呼告。没有生活,就没有诗。生活,是诗意的生活。众所周知,读诗品诗,精要之处亦非是那

内容措辞,而是那一股寄寓着情感的诗意。诗之所以经久不衰,更多的是因其用诗意观察生活的独到的角度。“世间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能发现美的眼睛。”诗意就是诗人看世界的眼睛。山水田园诗想必诸位亦是有所耳闻,其非是拘泥于险峰秀水、壮阔河山,其中最为杰出的反倒是那一首首类似于描绘极为普通农家景象的田园诗。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想必大家都是有所耳闻,其全诗无外乎记述了一件“故人具鸡

黍,邀我至田家”的日常之事,在大多数人眼里这样毫无见微知著之点的题材说得难听点就是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孟浩然却是将其生活化,通俗化,以最朴素的语言描绘了最平凡的生活,语言、角度、

内容融会贯通,成就了一篇流芳千古的诗篇。由此可见,平凡的生活不意味着乏味,它更像是等待着诗意为其抹去那一抹凡性,返璞归真,随心随性的白描亦是大巧不工。生活之所以能称之为生活,恐怕是因为它是有诗意的生活,等待着发掘,等待着来自诗人内心诗意的共响。失去了诗意的生活还能称之为生活吗,我看仅能呼之生存吧。

诗与生活,生活与诗,正是体现着我们的思考与抉择。美终究是主观的,无法言语的美灵活地寄宿于生活中的处处时空,但很巧,诗是介乎于主观与客观之间的,恰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这个世界的一体两面。桥梁定不止这一座,但这一座一定是我们炎黄子孙用的最长久,走得最习惯的那一座。

祁栋华

江苏省

盐城市亭湖

高级中学

高二!!""班

思绪飘零

一封迷路的信

刘禹廷

向明中学

高一!#"班

吾爱书海 诗与生活

沙润和

上海市西

初级中学

初三!$"班

人物素描

通往幸福的路

冯一格

浦明师范

附小东城校区

四!!"班

有感而发 捧起那碗!祛寒娇耳汤"

严皓苒

苏州市

实验小学

四%!&班

快乐时光

采茶记趣

陆奕辰

静安小学

三!'"班

幸福列车 书法伴我成长

夏锦颖

进才中学北校初一!'"班!"

责任编辑∶金 晖 视觉设计∶黄 娟

新民网:www.xinmin.cn 24小时读者热线:962555 编辑邮箱:sherry@xmwb.com.cn 读者来信:dzlx@xmwb.com.cnB122016年5月1日 星期日

快乐作文 /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