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日星期六 责任编辑刘剑峰 美术编辑林婕 寒假哪些课外 …€¦ ·...

Post on 19-Oct-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07文体2018年3月3日星期六责任编辑刘剑峰 美术编辑林婕

联系我们 qnbtyb@163.com

■文化动态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吉金鉴古:皇室与文人的青铜器收藏”大展日前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开幕。上博共计30件(组)古代青铜器和清代绘画作品亮相其中,这也是上海博物馆今年首次赴境外展览。

“吉金鉴古”共展出横跨商代至今的约180件展品,主要分五个部分,首先集中介绍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颜色、造型、组合特征,并设专室凸显“礼器”概念;而后分别以宋徽宗、清高宗(乾隆)对青铜器的收藏、著录为代表,展示宋代、清代皇室藏古及仿古行为,以及由皇室引领的收藏文化;再延及清代文人收藏,以及当代对青铜文化的回望。

作为上海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三方合作举办的交流展,展品逾180件,包括来自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以及美国几个具有亚洲艺

术收藏的博物馆的珍贵藏品,展览将持续至5月13日。其中,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柉禁组器、故宫博物院的

“天下第一鬲”师趛鬲、上海博物馆的小臣系卣等齐聚芝加哥向公众展示。

据了解,上博参展文物中,史颂鼎、鲁侯尊、齐侯匜等均为馆藏重要文物,商代晚期的小臣系卣自多年前上博从海外收购回国后,一直是中国古代青铜馆常设陈列的重要组成,这次是首次出馆展示。此次青铜器大展也被认为是美国今年最不可错过的展览之一,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汪涛介绍,“‘吉金鉴古’展览将为观众展示出古代文物在历史不同时期,使用、呈现、研究和收藏的鲜活状态,希望让观众从关注收藏的角度‘阅读’青铜器。”

今年上半年,上博还将赴法国举办“中国芳香:中国古代香文化”、赴俄罗斯举办“上海博物馆藏明代艺术珍品展”,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中国青铜器惊艳芝加哥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哪些书是孩子们最喜爱的课外读物?最近,当当网发布数据显示,《傅雷家书》、《三字经》等在寒假销量增长惊人,这体现出亲子阅读和蒙学阅读成为孩子课外阅读的潮流。

根据来自当当网的数据,孩子们在假期里进行课外阅读已经成为共识,在刚刚过去的寒假,他们的课外读物销售增幅超过了100%,这个增量是很惊人的。那么哪些课外读物是孩子们的首选?《傅雷家书》虽然是一本出版了几十年的老书,但是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寒假中《傅雷家书》的销售增长了9倍。

其次是一批蒙学读物(对我国传统的幼儿启蒙教育的一个统称)的销售也很惊人。古代文学家李渔写的《笠翁对韵》就是这样一本蒙学读物,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寒假中成为热门图书。像《笠翁对韵》、《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读物在去年增长5倍的基础上,今年又增长4倍。外国文学名著方面,最受欢迎的是《海底两万里》,销售增长了3倍。

青年报记者注意到,这些寒假的热门课外读物,有相当一部分是各地寒假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中的成员。这些推荐书目对孩子的阅读显然还是具有很强的指引作用。在面对书海略感迷茫的时候,孩子和家长还是

更愿意相信这些推荐书目,更何况这些来自官方或者学校的推荐书目,也被认为和考试有一点的关系。

尽管如此,从寒假热门的课外读物,开始可以看出一些现在孩子课外阅读的趋势。一方面,当然是亲子阅读风生水起。热门图书中的《傅雷家书》,有父亲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信件,也有傅聪写给父亲的信,这种父子间的书信往来,可以看出一种思想的交流,也可以看出一种父子情深。从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当然是一部最好的亲子阅读的读物,特别适合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相比之下,现在的一些亲子读物,针对性太强,一心想着如何制造亲子阅读的契机,反而不自然,这是需要反思的。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孩子的吸引力在加强。近年,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文言文的比例大幅度增加,这也使得孩子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接触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此次蒙学读物的兴起,也可以看作是这种教育普及的结果。但是从热门的传统文化读物的书目来看,孩子的阅读面还是比较窄,主要集中在《三字经》、《弟子规》几本书上,其实适合孩子看的蒙学读物很多。另外就外国名著来说,也存在阅读面狭窄的问题。放眼世界,适合孩子读的名著不胜枚举,绝不仅仅是《海底两万里》这几部就能概括的。这些都需要有关方面增加阅读推广的力度。

2018《国之瑰宝》新春音乐会3月1日晚在悉尼歌剧院举行,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的艺术家们为华侨华人和当地民众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中国民族音乐盛会。

胡琴演奏家柏淼、古筝演奏家雷靛云、琵琶演奏家罗慧芳等40多位艺术家献上《金蛇狂舞》《春江花月夜》《雪映花红》《看秧歌》等融合中国不同地域文化、不同民族音乐风格的经典音乐作品。此外,音乐会还通过文学、舞美、灯光、服装等舞台词汇的导入呈现出中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音乐文化长卷。

乐声时而低回婉转、时而慷慨激昂,博得观众一阵阵热烈掌声和欢呼声。在观众的热情要求下,艺

术家们返场两次,并演奏了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音乐会应景地以《花好月圆》收尾,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国之瑰宝》音乐会今年第三次在“欢乐春节”品牌下走进大洋洲,悉尼的演出结束后,乐团还将前往堪培拉、布里斯班和墨尔本继续巡演。

中国歌剧舞剧院民族乐团团长栾冬在现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第三次来澳洲演出依然感到非常激动,明天就是正月十五了,我们也希望以此向澳大利亚的华侨华人和海外游人们致以新春的问候。”他期待今后更多澳大利亚观众能欣赏到中国传统民乐的魅力。

据新华社电

《国之瑰宝》奏响悉尼歌剧院

寒假哪些课外读物最受欢迎?

亲子阅读与蒙学读物销量高

国家话剧院创排的《人生天地间》将于3月8日至18日在国话先锋剧场上演。这部单人剧根据鲁迅的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改编。

《人生天地间》曾于2016年应邀参加第七届戏剧奥林匹克戏剧节,在波兰弗罗兹瓦夫市演出。

主演苏小刚表示,在表演上,他基于人的本质去揣摩、表现阿Q。此次重新创作中,他力图通过阿Q的视角看世界,并融入戏曲身段、念白、评书、绕口令等民族艺术表现形式,尽量用“讲述”的方式再现角色。

据新华社电

《人生天地间》再现“阿Q”形象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