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主编:农新瑜 版式:李曦 责校:熊伟 ·...

Post on 14-Jul-2020

1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5场强降雨已致293万人受灾湖北日报讯(记者曾莉、祝华 通

讯员周怡、刘浩)6月27日8时至28日8时,我省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鄂西南、江汉平原北部、鄂东北西部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 鄂西北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鄂东北东部中到大雨局地暴雨,14个县市区降雨量超200毫米。全省面平均雨量58.0毫米。最大降雨点为荆门东宝石桥驿站338.5毫米。

据省应急管理厅统计, 从6月8日入梅以来, 我省连续遭遇5场强降雨袭击,已造成293.05万人受灾,紧急转移

安置1.73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06.26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9.96千公顷;因灾倒塌房屋529间,不同程度损坏4100间;直接经济损失19.74亿元。

6月29日8时,长江中游干流宜昌至九江段水位全线上涨, 最大涨幅2.62米(宜昌站);汉江中下游干流黄家港至汉川段水位, 除黄家港回落0.19米外,其它各站均上涨,最大涨幅2.02米(皇庄站);省内重点中小河流水位全面上涨。全省有1081座水库超汛限水位,其中荆门黄坡、石门等大型

8座、中型28座、小型1045座。目前,先后有黄冈、宜昌、荆门、恩施、武汉5个市州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孝感市启动三级响应,阳新、黄梅、罗田、钟祥、东宝、英山、红安、鹤峰8个县(市、区)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安陆、应城2县市启动三级响应。

省防办要求, 全省各级防指要加强应急值守,保持高度戒备,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密会商研判,做好山洪灾害、滑坡泥石流等监测预警预报工作;加强防洪工程调度, 统筹调度湖库闸

站,及时有效错峰、削峰,确保防洪安全;加强风险防控,注重防范局地强降雨带来的城市渍涝、 小型水库溃坝等重点风险,提早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加强巡查防守,落实巡堤查险制度,及时排除整治隐患, 及早排查识别重大风险点,提前组织人员转移避险;全力做好抢险救援,备好备足抢险各类物料,与解放军、武警部队、消防救援支队等应急抢险力量衔接,精准对接任务,快速高效联动, 确保反应迅速、 处置有力。

拓宽“富路”

三四年的努力, 蔡天保父女仨闯出了致富的“门路”。但他说,种植瓜蒌不光是要富自己, 更是要富他人。

为此,蔡天保父女不断进取,拓宽“富路”———

2018 年,成立武汉中农瓜蒌种植专业合作社。 优先聘请贫困户务工, 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有稳定的务工收入。

以三店古名龙丘,注册商标,开发了龙丘瓜蒌籽、龙丘瓜蒌中药,龙丘瓜蒌粉、龙丘瓜蒌酒等系列产品。目前,年产优质瓜蒌籽 20 多万斤,远销浙江、安徽等省。

致力将三店打造成“瓜蒌之

乡”。计划今年将瓜蒌种植规模扩大到 2000 亩,目前正在徐远村、份子村流转土地 1000 亩。

延伸瓜蒌产业链。创办加工厂,目前正在申办食品加工许可证,变销售原料瓜蒌籽为销售炒制瓜蒌籽,提高产品附加值。 仅此一项,产值可实现翻番。

今年,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让蔡天保父女的计划受到一定影响,但在政府、相关部门,以及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支持下, 早在 3 月20 日中农合作社就实现复工,千亩瓜蒌长势良好。蔡天保说,经过几年的奋斗, 他有信心将小瓜蒌发展成致富乡亲的大产业。

要闻 032020.6.30� �星期二主编:农新瑜 版式:李曦 责校:熊伟

洪峰夜渡解放山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赵峰 通讯员 赵思然 余健兵

6月29日11时, 安陆市解放山水库下泄流量降至2300立方米/秒。

已经30多个小时没有休息的水库管理处副主任张保才用水抹了一把脸,强打精神,又一次登上了府河东侧大堤。“再巡一遍,再等一等,等流量下降至2000立方米/秒以下, 才能彻底放心。”他说。

6月27日至28日, 位于府河上游的随州市、 安陆市普降暴雨,24小时降雨量均超过150毫米, 导致府河水位暴涨, 位于安陆市城区的解放山水库水位达到41.38米, 超出汛限水位

0.63米。“解放山水库的安全与否,直接关

系到安陆市区20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安陆市副市长徐保成介绍,此前,经科学研判,预计28日下午府河上游下泄流量将达到3300立方米/秒,29日凌晨解放山水库将迎来今年首个洪峰。

战洪魔,安陆市多管齐下———开闸放水腾库容,28日凌晨2时

40分,解放山水库12孔闸门全部打开放水,至28日15时许,下泄流量突破4000立方米/秒;

全市启动防汛三级应急响应,公安、 应急等部门对解放山水库周边道路进行封闭;

国网安陆电力公司、 安陆市城管局等5家市直单位和府河沿线6个乡镇、办事处全员上堤,备足防汛物资,人手一把铁锹、 一支手电筒, 通宵巡堤。

28日23时,洪峰逐渐逼近,解放山水库浊浪翻滚,拍打在两岸堤坝上,隆隆作响。

29日凌晨1时,峰值抵达,下泄流量达到4300立方米/秒, 最高水位上

升至41.4米。“2016年特大洪涝灾害时, 这里的下泄流量是4980立方米/秒,要是再这样下一天雨,绝对要超历史最高纪录。”张保才说。

在东堤上,国网安陆市供电公司应急基干分队队长刘亚洲带领着20余名队员枕戈待旦,扛着铁锹、背着沙袋,在探照灯的照射下,犹如一尊尊雕塑, 随时准备冲进惊涛骇浪。他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整整一个通宵,沿线布置6处照明设施,每隔半小时巡视堤坝。“别说睡觉了,坐都没坐一下。”

29日凌晨3时, 奔腾的洪峰平稳过境,4300立方米/秒、4100立方米/秒、3800立方米/秒……随着时间的推移, 月光下的府河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水位也慢慢下降至汛限水位以下。

东方露白,暴雨初歇,一轮旭日在阴云中探出了头, 紧张了一夜的徐保成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今年﹃梅姑娘﹄有点凶

预计下周将持续降雨天气

湖北日报讯 (记者曾莉)6月29日从省气象局获悉,从6月8日入梅以来,截至29日,我省平均累积雨量已经超过300毫米,为有气象纪录以来同时段最大值。从目前天气趋势来看,下周我省仍持续频繁的降雨天气,尤其是本周末到7月5日前后,全省可能还会有一次较强降雨过程,我省短时间内还不会出梅。

气象专家介绍,28日至29日,强降水主要集中在湖北中东部地区,荆州、孝感、武汉、黄冈等地出现暴雨,雷电、暴雨气象预警频发。预计30日,全省以多云天气为主,气温将出现明显反弹,西部最高气温达到 34℃至37℃, 东部也有32℃至34℃。7月1日,随着偏南暖湿气流发展,南部地区将再次出现降水,以小到

中雨为主,局部出现大雨。预计本周末,雨水在南部地区再次出现。

今年的“梅姑娘”有点凶,何时能够出梅?专家介绍,常年平均入梅时间是6月17日,出梅时间是7月10日,一般情况下,我省的梅雨会持续20多天,累积雨量平均在200毫米至300毫米之间。从近几年情况来看,2016年我省遭遇了历史少见的“暴力梅”,虽然梅雨期长度不算特别长,但雨量特别大。从2017到2019年这3年中,我省的梅雨都非常温柔,雨量不大,持续时间也不长。如2019年,梅雨降雨只持续了短短7天。 今年的梅雨属于“典型梅雨”,梅雨锋活跃,降雨带稳定,因此降雨量和降水强度也偏大。从6月8日入梅以来,截至29日,我省平均累积雨量已经超过300毫米, 为有气象纪录以来同时段最大值,远安、英山等地累积雨量已超过500毫米。

漳河水库拦蓄洪水1.39亿立方米减少耕地淹没面积16万亩

湖北日报讯(记者甘勇、通讯员程永、胡小梅)强降雨来袭,大型水利工程发挥防洪效益。6月27日至28日,荆门市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漳河水库拦蓄洪水1.39亿立方米, 减少耕地淹没面积16万亩,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

气象和水文监测显示,此轮降雨过程, 漳河水库流域日平均降雨量133.9毫米, 入库洪峰流量达2036立

方米/秒。漳河水库水位,由27日8时的116.76米, 上涨至29日19时的118.34米,跳涨1.58米,累积拦蓄洪水1.39亿立方米,削峰率100%。目前,漳河水库水位距主汛期汛限水位122.0米还有3.66米,尚剩余3.53亿立方米库容,可用于调蓄洪水。

但漳河灌区内渠道随着雨水的汇集水位暴涨、流量激增,部分渠段

出现渠堤漫溢、滑坡等险情。省漳河工程管理局迅速反应、 果断处置,利用水雨情信息平台及时收集和发布预警信息,加密开展测流工作,及时开启车桥、乌盆冲、杨家冲水库底涵及渠道泄洪闸,降低中小水库及渠道水位,并协助组织群众转移,落实抢险人员、机械、劳力等,有效处置了险情,保障了漳河水利工程运行安全。

沮漳河府澴河相继超警戒 大富水滠水超设防

全省1.3万人上堤巡查防守湖北日报讯(记者祝华)受梅雨

期第五轮强降雨影响,6月28日至29日,我省沮漳河、府澴河流域水位相继超警戒,全省13337人上堤巡查防守。

因来水增加, 省内重点中小河流水位总体全线上涨。29日上午, 府澴河孝感站、隔蒲潭站、卧龙潭等站点水位超警戒,最大超幅两米以上,孝感段181.8公里超警戒, 武汉段近5公里超设防,共5311人上堤巡查防守。

29日,汉北河支流大富水应城站水位28.70米, 超设防1.20米,2000多人上堤巡查防守; 滠水武汉黄陂站水位25.06米,超设防0.06米。

沮漳河、清江流域水位下降,汛情

缓解。28日沮漳河73公里超警戒水位,29日全线退出警戒, 但枝江等河段水位仍超设防,沿线5576人上堤巡查。 清江水布垭水库洪峰已从最高11800立方米每秒降至近2000立方米

每秒。 其它中小河流水位均在设防以下。

29日8时,斧头湖水位超设防0.02米,长湖水位接近设防,洪湖、梁子湖、汈汊湖水位均在汛限以上。

针对汛情, 我省积极部署压实各地防汛责任,密切跟踪水情雨情,科学制定调度方案,保障防汛安全。此轮强降雨共发布山洪预警25次,发送短信9.5万条。

武汉市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湖北日报讯(记者黄磊、通讯员

廖宇智)6月29日7时30分,武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据介绍,受三峡水库调度、上游来水和入梅以来多轮强降水影响, 长江

中下游干流、连江支流水位上涨。截至6月29日5时,滠水黄陂站、府澴河童家湖站均已超设防水位。6月28日8时至29日6时,武汉市最大降雨量148毫米,局部出现渍水。

气象和水文部门预测,武汉市后续仍将有大到暴雨。 目前部分中小河流水位超警戒、设防,预测7月1日武汉市长江汉口武汉关水位将超25.00米设防水位,形势严峻。根据《武汉市城市防洪应急预案(总体预案)》,结合当前汛情、雨情,经武汉市防指会商研究决定,从6月29日7时30分起,武汉市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6 月 29 日清晨 7 时许,云梦县消防救援大队官兵紧急救援清明河乡桂花村一名被洪水围困的 84 岁老人。 (视界网 陈保忠 摄)

省委办公厅举行党课报告会

做讲政治强担当抓落实的表率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进)6月29

日, 省委办公厅举行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党课报告会,全体党员干部重温入党誓词,交流学习体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

省委办公厅负责同志和党员干部代表围绕“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和省委工作要求,更好履行党办职责使命, 做讲政治强担当抓落实的表率” 主题作了交流发言。大家认为,讲政治强担当抓落

实,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必然要求,是发挥办公厅职能作用、建设模范机关的必然要求。 要找准找实存在的差距和问题,抓好整改落实。

大家表示, 要时刻绷紧讲政治这根弦,始终在大局下想事干事,增强担当精神和斗争意志, 坚持真抓实干,守牢廉洁底线,推动“三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为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举行2020年春季主体班开学典礼湖北日报讯 (通讯员杨文伟、

杨航)6月29日,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举行2020年春季主体班开学典礼。

本期主体班包括厅级干部进修班、 县处级干部进修班(党的建设类、社会建设类、生态文明类),学员220余人,学制一个月。主体班教学计划聚焦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 独立设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性教育等教学单元, 同步设置重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绿色发展等特色单元。日常教学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用“云党校”把听课、读书、思考、 研讨和交流有机结合起来,着力增强教学培训针对性有效性。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制定了《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开展培训工作的方案》, 对学员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实行学员健康状况日检查日报告制度,确保培训安全有序进行。

三店“金瓜”助脱贫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先宏 通讯员 林建武 张璐

6 月 15 日上午, 雨后,黄桂花和同伴陈咏香, 在中农合作社的瓜蒌地里锄草。

这是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徐贵村一片硕大的瓜蒌地。一人多高的瓜架上, 爬满绿色的藤蔓,上面缀满白色的瓜花,不少

白花后面已长出嫩嫩的小青瓜。因为听力障碍, 黄桂花不

会说话。 她如今能过上不发愁的日子, 多亏了中农瓜蒌种植专业合作社。

所以,只要“说”起它,黄桂花就充满感激地竖起大拇指!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增收“门路”

黄桂花,38 岁, 三店街左桥村贫困户。 几年前,丈夫因疾病去世,给她留下八旬婆婆和十岁孩子。 低保和教育扶贫政策, 保障了黄桂花一家的基本生活, 以及孩子的上学费用,但实现脱贫摘帽,则靠她在中农合作社的务工收入———

一年收入 2 万元, 虽然说不上丰厚,但稳定长久。“活不重,又在家门口,既照顾了老人孩子,还赚到了钱,几好的事哟! ”同伴陈咏香边打手势“翻译”边插话。

66 岁的陈咏香, 与黄桂花同村。 自中农合作社成立,她和老伴就在此务工, 每年的务工收入合计有 4 万多元。 除此,陈咏香家的6 亩多地, 流转给了中农合作社,

每年还有数千元的土地流转收入。

“以前, 我和老伴种着 6 亩地,收成也就是一点口粮, 现在我俩的收入翻了好几倍, 是家里的重要收入来源。”陈咏香家并非建档立卡贫困户, 也享受着中农合作社带来的好处。

三店街地处新洲边缘, 与麻城市接壤。 有 17 个贫困村, 贫困户1231 户、3880 人,是新洲区贫困村最多的街道。 三店街办事处扶贫办主任黄慧军介绍, 中农合作社建有千亩瓜蒌基地,辐射徐贵、左桥、石桥三个村, 吸纳 100 多位农民就业,其中 30 多人是贫困户,平均每人年增收 2 万元左右。

闯出“出路”

增收“门路”,来自返乡能人蔡天保闯出的“出路”。

在中农合作社办公室,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见到了蔡天保。

64 岁的蔡天保,黝黑、壮实。生长在新洲邾城的他, 当过村党支部书记、做过建筑工程、搞过水产养殖……年过半百后, 他应聘到福建一家现代农业公司, 负责管理该公司设在湖北阳新县的生产基地。 在与技术人员的交流中, 他认识了瓜蒌的经济价值、学到了种植技术。

“这可是个金瓜瓜,经济效益突出。 ”蔡天保说,瓜蒌是食药同源植物,皮、根、籽均可入药。粒加工成瓜子,是高端休闲食品,平均每亩收入过万元不是难题。

不仅如此, 瓜蒌一年种, 多年

收;当年种,当年收。对土壤、生长环境要求不高,易种植、好管理,是乡亲脱贫致富好“门路”。

2016 年底,蔡天保放弃月薪万元的岗位,从阳新回到新洲,与女儿蔡若薇、蔡若君一起,在三店投资创办武汉中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土地种植瓜蒌。

第二年, 他们在左桥村试种了300 多亩,但由于土地流转的因素,贻误了种植时间, 种苗只存活了10%,亏损百余万元。

2018 年,父女仨又在徐贵村流转土地 500 亩,不仅补回了上年的亏损, 还赚了 100 多万元。 2019年,蔡天保继续在石桥村流转土地,瓜蒌种植规模扩大到千亩, 年销售收入 400 余万元。

全力做好防汛抢险救灾

现场直击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