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 web view前 言...

Post on 18-Jun-2020

3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前 言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自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实践对于大学生

成长至为关键。华北电力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素有重实践、强能力的教学传统,办学 50

年来,一贯重视实践教学,特别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校根据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全面推进了实践教学改革。学校认真研究了各实践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按照学生能力形成规律,理顺各实践环节之间的关系,不断完善实践教学方案,构建了以仿真实践教学为特色、以校内外实践基地为支撑、以开放管理机制为保障的“四模块”(包括基本实验模块、校内实践模块、仿真实践模块、校外工程实践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并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推进实验与实践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将仿真技术应用于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新时期,学校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确立了以突出“三能”为特色的人才

培养目标,即“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发展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构建了“合格+拓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保证学生达到毕业要求的基础上,实施拓展培养计划,包括:知识的扩展、能力的提高及素质的提升。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工程训练中心;电厂实践教学中心;依托实验室建设了物理、数学、电工、电子、仿真等一批创新实践基地;加大了实验室及校内实践基地的开放力度;建立激励机制,设立课外能力素质学分;改革免试研究生推荐办法,更加注重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进一步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在学生

中试行实践能力的因材施教和分层次培养,将实践教学方案分为不同层次,对达到一定层次者发放相应等级证书,等等,通过多种措施,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进一步丰富四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为使广大学生和管理人员熟悉学校实践教学的管理规章制度,了解学校实践教学

特别是实验教学的方案,我们编印了这本《实践教学一览》。在本书编辑的过程中得到了各院系领导尤其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适用于北京校部,下册适用于保定校区。对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敬请大家指正,以便再版时修改。

教 务 处 二○○六年十二月

目 录第一部分 实践教学管理文件

本科学生实习工作细则.........................................................................................................2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规定、规范...............................................................................10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及要求.......................................................................13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的撰写规范及要求.......................................................18本科生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规范及要求...........................................................................21

第二部分 实验教学管理文件国家教育委员会令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24国家教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的意见...............................................................29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办法...............................................................................32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实施细则.......................................................38华北电力大学实验教学管理规定.......................................................................................41华北电力大学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办法...............................................................................44华北电力大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管理办法...................................................................46华北电力大学实验室工作规程...........................................................................................50华北电力大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办法...........................................................................54华北电力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暂行规定...................................................................56华北电力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59

第三部分 实验项目一览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63电工实验室...........................................................................................................................64电机实验室...........................................................................................................................68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70高电压专业教学实验室.......................................................................................................74微机保护实验室...................................................................................................................76电子实验教学基地...............................................................................................................78通信实验室...........................................................................................................................83电子信息专业实验室...........................................................................................................87电子科学实验室...................................................................................................................94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98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室.......................................................................................................99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室.....................................................................................................103热工基础实验室.................................................................................................................105水利水电工程实验室.........................................................................................................107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113广告学实验室.....................................................................................................................114办公自动化实验室.............................................................................................................121

工商管理学院.............................................................124管理工程实验室.................................................................................................................125证券模拟实验室.................................................................................................................134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室.....................................................................................................137控制理论与系统实验室.....................................................................................................140测控技术与仪器实验室.....................................................................................................14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146学院教学实验管理中心.....................................................................................................147

数 理 学 院...............................................................155物理实验.............................................................................................................................156

第一部分

实践教学管理文件

1

华北电力大学本科学生实习工作细则

实习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为了妥善处理和解决实习工作中的有关问题,不断提高实习质量,特制定本工作细则。

一、实习的目的和要求(一)实习的目的巩固所学理论,使理论紧密结合生产实践,使学生获得实际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树立工程技

术经济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使学生接触实际,了解社会,增强劳动观念、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二)实习的具体要求1.了解社会或实习场所的一般情况,增加对本专业学科范围的感性认识;2.初步了解所学专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3.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工程(或社会)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4.熟悉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程序,获得组织与管理的初步知识;5.虚心向工人和技术人员学习,培养热爱专业、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品德。

二、实习的类型和任务实习主要分为:认识实习(社会实践)、生产实习、金工实习和毕业实习。认识实习(社会实践):在学生完成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之后,组织他们进行一次实习,使他

们对专业领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建立必要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学好专业课做准备。生产实习:学生学过主要专业课之后,组织他们到与专业一致或接近的现场工段、车间、厂矿、

研究院所等单位,直接参加实际工作,培养他们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生产操作、实际工作的初步技能,并使其同所学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或工作相结合。

金工实习:工科专业学生完成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之后,组织他们进行机械加工技能训练的一次实习,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等。毕业实习:在学生完成全部专业课程之后进行的一次实习。使他们从事实际工作和运用所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还可以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实习。

三、实习计划和实习大纲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实习计划由专业教研室制订。有关教研室应在当年的十月份填写下

2

一年度的实习计划,经院系领导批准后于 11 月 1 日前报教务处审定。各专业应按审定后的实习计划执行。在执行实习计划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需更改实习时间、变动实习地点,须书面说明原因,经

院系领导签字同意后报教务处备案。教务处将审定的下一年度全校实习计划表在网上公布并通知学校有关部门,以便各单位有计划

地积极准备和安排工作。实习大纲是组织和检查各类实习的主要文件和依据。各专业应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

方案,认真编写实习大纲,新增专业或需要修改实习大纲的专业,应及时编写或修改实习大纲,经院系领导审查同意后报教务处备案。实习大纲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习的目的和要求;2.实习的内容与检查方法;3.实习方式和时间分配;4.实习期间的现场教学和跟班劳动安排;5.考核内容和考核办法。在学生实习开始前,专业教研室应督促指导教师提前 1~2 周前往实习单位,按实习大纲要求,

深入了解现场情况,熟悉工作任务,结合实习场所的具体条件,会同实习单位有关人员拟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并于学生下去实习之前发给实习队师生。其内容包括:思想政治工作、业务指导、组织管理、日程安排、安全保密、组织纪律等。

四、实习场所和实习方式选择实习场所应满足实习大纲要求并力求相对稳定,提倡和鼓励各专业与选定的实习单位长期

挂钩,建立教学、科研和生产三结合的实习基地。选择实习场所时应考虑以下原则:1.专业基本对口,能满足实习大纲的要求;2.生产比较正常,技术、管理比较先进,对学生实习比较重视;3.便于安排师生食宿;4.就地就近,相对稳定。各类实习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和实习场所实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既可以以班级为单位集中安

排,也可以分散进行(若是混合组队或分散方式实习,按学校有关规定或经学校批准的实施方案执行)。考虑到目前学生外出实习难于动手的实际,还可以采取校内外相结合进行生产实习的尝试。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实习,都要满足大纲要求,保证实习质量。对于分散进行实习的,院系、教研室尤其要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实习要求,决不能放任自流。

五、实习指导教师及职责实习领队教师必须由教学经验丰富,对生产实际较为熟悉,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组织和管理

能力的讲师以上教师担任。不允许安排进行教学实践的研究生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对于初次承担指导实习任务的教师,教研室应指定专人进行帮助和指导。为了保证实习指导质量,刚毕业留校任教的本科生、研究生不能单独指导学生实习。指导教师的人数可按 1:15~32的比例配备。专业教研室必须在前一个学期末安排落实指导教师。指导教师一经确定,不要随意更换。因特殊

3

原因非必须更换者,须经教研室申述理由,院系领导签字同意后报教务处备案。(一)指导教师的职责1.实习前要提前深入实习单位了解和熟悉情况,会同实习单位有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实

习实施计划,作好一切准备。2.按实习大纲的要求具体组织实施计划的落实工作,检查学生完成实习的情况,与实习单位

配合及时解决实习中的问题。3.实习中,指导教师要加强指导,严格要求,组织好各种教学和参观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深

入实际实习,检查督促学生完成各项实习任务。4.指导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既教书又教人,全面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健康

和安全。5.定期向实习单位领导汇报实习情况,争取厂方的指导和帮助,注意搞好厂校关系。6.检查实习纪律执行情况,及时处理违纪问题。7.指导学生写好实习报告,负责组织实习考核和成绩评定工作。8.实习结束后写出实习工作总结并向院系汇报。学生在实习期间违反纪律或犯有其它错误时,指导教师应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对情节严重、影

响极坏者,领队教师应及时进行妥善处理,直至停止其实习,并立即向院系报告。(二)指导教师的任务1.指导教师需提前一周将《实习计划安排表》填好,一式两份,报教务处、院系审批备案。2.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记好实习日记;实习结束后,认真填写《实习报告书》,带队教师审阅

签名后,交院系保存备案。3.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将《接受实习单位鉴定表》交给接收单位,由接受单位负责人在相应

栏中填写适当内容并签字盖章。凡是集体前往实习的,填写一分即可;分散实习的,按分散地点填写。填好后交回教务处。

4.指导教师必须认真填写《实习计划安排表》,认真审查审阅《实习日记薄》、《实习报告书》等内容。

六、实习的组织领导全校的各类实习工作在主管校长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由教务处负责;

院(系)由主管教学的院长(系主任)负责;教研室由负责教学的主任负责;学校其他部门应协同做好有关工作。

(一)校教务处职责1.审定各院系制订的年度生产(专业)实习计划,协调各单位联系的实习场所,汇总各类实习计

划;2.编制年度各类实习经费预算,根据学校下达的年度实习经费总额,确定并分配各院系实习

经费定额;3.检查各院系实习的准备工作和实习计划执行情况;4.协调全校生产实习中的有关问题;5.检查实习质量,总结实习工作,组织实习经验交流活动等。(二)院系职责1.组织各专业教研室制订当年的实习计划;2.会同专业教研室联系落实生产实习场所;

4

3.审定实习队的领导和指导教师;4.建立实习队组织;5.检查各实习队的准备工作和实习计划执行情况;6.实习前进行组织动员工作;7.检查实习质量,实习结束后,组织本院系的实习经验交流会;8.每年 11 月 10前申报下年度实习计划,12 月底写出院系当年实习效益报告(内容包括:经费

使用情况、取得的效果、经验和建议)交教务处。(三)教研室职责1.填报专业实习计划;2.负责编写实习大纲;3.选定实习场所;4.选派实习领队教师和指导教师,并考核他们的工作;5.做好实习前的各种准备工作;6.参加实习的检查和总结工作。实习前,必须成立由师生组成的实习队委会(或领导小组),确定实习队领队教师(由系或教研室

指派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实习期间实习队委应具体领导实习队各项工作。实习出发前,各院系要进行思想动员,交待注意事项,组织学生讨论实习大纲和实施计划,并

针对本次实习的特点,进行实习态度和实习纪律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实习队的党、团组织要教育党、团员起模范带头作用,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

七、对学生的要求1.必须服从指导教师及实习队委会的领导。2.必须接受实习队教师指导。应按实习大纲、实习实施计划的要求和规定,严肃认真地完成实

习任务;要重视向实际学习,记好实习笔记,按时完成实习思考题或作业,写好实习报告并参加考核。

3.尊重工人、技术人员的劳动,虚心向他们学习,主动协助工厂或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帮助工厂开展技术革新,组织公益劳动等)。

4.不得无故不参加实习,不得迟到、早退或溜岗。有事须向领队教师请假,未经同意,不得擅自离队。

5.实习期间不得参与同实习任务无关的工作。6.遵守学校的安全、保密等方面的有关规定;遵守实习队的生活作息制度和纪律规定;遵守实

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八、实习考核和成绩评定按实习大纲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实习的全部任务,并提交实习报告后方可参加实习考核。考核

时各队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口试、笔试或两者结合均可。考核内容包括:思想政治表现、劳动态度、组织纪律、任务完成情况及实习笔记、报告等。实习成绩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记分制(或通过、不通过两级记分制)评定。评

5

分标准如下:优秀:能很好地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坚持记实习日记,实习报告

能对实习内容进行全面、系统总结,并能运用学过的理论对某些问题加以分析。在考核时能比较圆满地回答问题,并有某些独到见解。实习态度端正,实习中无违纪行为。良好:能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坚持记实习日记,实习报告

能对实习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考核时能比较圆满地回答问题。实习态度端正,实习中无违纪行为。中等: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主要要求,坚持记实习日记,实习报告能对实习内容进行比较全

面的总结,在考核时能正确地回答主要问题,学习态度基本正确,实习中无违纪行为。及格:实习态度端正,坚持记实习日记,完成实习的主要任务,达到实习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

求,能够完成实习报告,内容基本正确,但不够完整、系统,考核中能回答主要问题。实习中虽有一般违纪行为但能深刻认识,及时改正。不及格:凡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均以不及格论。1.未达到实习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不记实习日记,实习报告马虎潦草,或内容有明显错误;

考核时不能回答主要问题或有原则性错误;2.未参加实习的时间超过全部实习时间三分之一以上者;3.实习中有违纪行为,教育不改,或有严重违纪行为者。实习期间因故请假(或无故缺席)时间超过全部实习时间三分之一以上者,应令其补足或重新实

习。否则,其实习成绩按不及格处理。违纪学生补作实习,费用一律由个人自负。未补作实习或补作实习仍不及格者,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九、实习结束工作实习结束时,指导教师要认真做好总结工作,组织学生如实填报实习报告书,认真审阅实习报

告书、实习日记,给出成绩,回校后一周内或开学后第一周将“成绩单”送交教务科、将“实习单位鉴定表”送交实践教学科、将“实习报告书”、“实习日记”交所在院系统一保管存档。

十、实习经费使用实习经费实行“统一计划,指标到系,超支不补、节约留用”的使用办法。分配给各院系的实习

经费,由各院系统筹安排,自行调节使用。实习费用的报销按国家和学校财务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一、实习改革各院系、各专业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努力探索实习方式的改革。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实

习质量。重大的改革由专业教研室预先提出方案,拟定具体的实施计划,经所在院系主管领导同意,报教务处批准后方可实施。

6

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附件:学生实习相关表格

7

附表 1   华北电力大学实习计划安排表实习名称 实习班级 实习周数带队教师 实习单位 地 点实习目的和要求具体安排 年月日 时间段 具体内容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第八天第九天第十天

第十一天第十二天第十三天第十四天

8

第十五天第十六天第十七天第十八天第十九天第二十天说明:超过四周的可另起一页。要求本表在实习前一周交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9

附表 2:华北电力大学实习报告书

学生姓名 性 别 成 绩实习名称 实习班级 实习周数带队教师 实习单位 地 点

说明:此表实习结束后,带队教师审阅完后,在系里留存。

10

附表 3: 华北电力大学接收实习单位鉴定表

实习名称 实习班级 实习人数学生姓名 分散实习的填写,班集体去实习的不填此栏带队教师 实习单位实习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共 天实习目的及内容︵带队教师填写︶

带队教师签名:

11

部门负责人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说明:1、班集体实习的只填写一张,分散实习的一个实习地点填一张。2、此表集体实习结束后交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分散实习的留存院系。

华北电力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规定、规范

一、目的毕业设计(论文)是人才培养方案中一个重要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

联系实际的学风和锻炼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攻坚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学生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条件必须在规定的年限内,学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和除毕业设计(论

文)之外的其他全部实践环节;按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修读完各类选修课,方可参加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12

三、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任务按照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进行毕业设计(论

文)中的各项工作。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应及时地向指导教师汇报自己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并听取教师的指导意见。认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书规定的全部工作,撰写毕业论文,经审阅后,参加答辩。

四、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与管理学校、院系、专业教研室三级分工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指导、检查、

考核和总结。(一)教务处的职责教务处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毕业设计(论文)的总体管理工作。其

主要职责是:1.制定本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有关政策、制度及规定;2.组织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检查和监督;3.审核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名单;4.负责全校毕业设计(论文)经费的分配;5.协调校内有关部门,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6.组织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考核、总结、评估等。(二)各院系的职责各院系负责本院系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的管理。明确一名副院长或主管教学的

系主任负责毕业设计(论文)的领导工作,教学秘书负责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的日常管理工作。各院系的主要职责是:

1.副院长或系主任负责组织本院系各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并把好质量13

关;2.各院系负责审查教师的指导资格、指导学生数等。3.组织有关教研室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本院系具体情况拟定毕业设计(论文)工

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措施,组织落实本院系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工作,如确定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的时间、本院系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具体要求等;

4.组织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中期检查;5. 各院系在答辩前 2 周把答辩委员会名单报教务处审核,学校批准后,在答辩开

始前张榜公布;6.负责本院系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管理;7. 检查本院系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8. 负责本院系毕业设计(论文)经费的管理。(三)专业教研室的职责专业教研室作为直接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基层单位,其主要

职责是:1. 安排具有良好师德和较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并有较丰富经验的教师(或校外有

关企事业及经营、管理部门中具有中职以上的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原则上要求指导教师具有讲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特殊情况可由研究生毕业的助教担任,但需要有一名具有副教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教师负责指导,指导学生人数一般情况下不超过 7人,特殊情况不超过 10人。

2. 审核确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3. 负责组织学生的选题工作。4. 按要求审定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14

5. 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质量和纪律,检查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情况。

6. 提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7. 组织对学生答辩资格的审查和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答辩及成绩评定工作。(四)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的职责1.认真选题并拟定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2.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准备工作、设计方法、方案论证以及课题方向

等设计程序做必要的启发式指导,但不能包办代替;3.指导教师应在拟定论文提纲、收集选择和运用资料、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经常对

学生进行全面指导,定期检查和答疑,全面掌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进度;4.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说明书、图纸、论文等要进行认真审查;5.结合学生毕业设计的全过程,对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系统的理论知识情况、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待毕业设计的态度等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写出评语。6.参加毕业答辩。(五)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及职责1. 各院系按专业组成答辩委员会,答辩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各一名,委员三至

五名,秘书一名(可由委员兼任);2. 答辩委员会的委员以我校教师为主,委员应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也可聘

请校外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担任;3.根据工作需要,答辩委员会可下设若干答辩小组,每组 3—5人,设组长一人;4.答辩委员会在院系主任领导下,组织并主持毕业答辩工作;5.讨论和确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最后成绩及评语。

15

(六)其它1.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在校内进行,也可结合产学研项目、学生毕业分配等在

校外进行。各院系和学校有关部门应保障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所需的各项条件,如参考书刊、技术资料、加工、实验及使用计算机等;

2.在校外进行的毕业设计(论文),各院系视具体情况必须指派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并填写“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申请表”经院系、教务处同意后方可执行,但毕业答辩必须按学校的统一要求安排在校内进行;

3.毕业设计(论文)要求有一定数量的中外文参考文献,一定量的外文文献翻译并附有外文摘要;

4.毕业设计(论文)要求打印成稿。五、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选题——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撰写开题报告——过程指导——中期

检查——交叉评阅、答辩资格审查——答辩——成绩评定——工作总结——论文收存。工作程序及要求见《华北电力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及要求》。

华北电力大学

16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及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选题关系到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质量,它是保证教学基本要求的重要环节。1.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必须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训

练的内容,对所学知识有综合运用性质,具体题目应多样化,要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与当前的生产实际、工程实践、经济实践、管理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结合,也可选择与所学专业有关的模拟题目,但都应使学生受到理论联系实际、设计、科研等较为全面综合的训练。

2.题目的难度要适当,分量要合理,过程要完整,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现有条件,尽可能做到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使学生在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时间内完成。题目一旦确定,不得随意改题。

3.提倡不同专业(学科)互相结合,扩大专业面,开阔学生眼界,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可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跨专业(学科)进行选题。

4.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在选题和内容上提出较高要求,以充分发挥其才能。

5.我校理工类毕业设计(论文)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工程设计型、产品开发型、工程技术研究型、软件开发与设计型、理论研究型等;经、管、文、法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可以是理论性研究、应用软件设计或调查报告、案例分析等;广告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主要有广告策划书、平面广告、影视广告、网络广告等。

6.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由指导教师提出,填写“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批表”,经所在专业教研室讨论,并经教研室主任审定签字后生效。此表按专业装订在一

17

起,存放在各院系。7.选题、审题工作原则上应于第七学期末完成并落实到学生,以便学生尽早考虑

和准备。学生可自愿报名选题,但要由教研室调整、平衡最后确定。优秀生可自行确定题目,但需经教研室批准,并指定指导教师。各院系应填写各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登记表”,此表由各院系保存,并将电子文稿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科(保定校区为实验管理科)备案。

8.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原则上做到每人一个题目,如确有个别题目较大,一个学生难以完成的,可允许有 2人或多人做同一个题目,但在内容上要有明确的分工,所做的大部分工作不能相同。

9.选题程序指导教师提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报专业教研室——专业教研室集体研究

审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教研室组织学生选题——教研室主任批准——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报院系、教务处备案。

二、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1.指导教师应根据题目要求为指导的每个学生认真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

书》,经专业教研室审定后,于毕业设计(论文)开始一周内下发给学生,并提供有关的参考资料。

2.任务书是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应写明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明确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分阶段完成时间和最后的工作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图纸、论文、计算程序等)和主要参考资料、调研计划等。

三、学生撰写开题报告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前期的资料搜集工作,

18

确定研究路线和方法非常重要,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2.学生在选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后,应拟定一份《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

告》(含“文献综述”),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后两周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生效。开题报告是评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

3.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用 A4纸打印成文,字数不少于 2000 字,附在开题报告的后面。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 15篇。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见附件。

4.开题报告的答辩形式可以由指导教师自行确定,开题报告的答辩要求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后三周内完成。

四、过程指导指导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过程指导,强化督导作用。指导教

师对学生的指导次数一般每人每周应不少于 2次,填写“华北电力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学生联系表”。

五、中期检查为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使其真正达到预期目的,校、院系、专业教研室三

级都要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的管理,尤其要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期检查。教研室、院系领导不定期地检查毕业设计(论文)情况,教务处随机抽查。各级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1.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度是否正常,是否按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安排的预定计划进行;

2.指导教师是否认真负责,是否经常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听取学生对毕业设19

计(论文)工作的汇报;3.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中的纪律;4.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六、毕业设计(论文)评阅1.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说明书撰写完后,学生应在毕业答辩前提前一周将自己的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说明书、图纸等交指导教师审查、修改和评阅。指导教师结合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对每个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在“毕业设计(论文)评定表”中写出评语。考核的主要内容有:(1)学生是否较好地掌握了课题所涉及到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2)学生是否按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所提出的设计内容和时间,独立完成了

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所必须完成的任务;(3)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质量和在完成过程中所表现的创造性工作情况,独

立思考、独立工作、组织管理、文字及口头表达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情况;(4)毕业设计(论文)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等情况。2.指导教师评阅结束后,各有关教研室负责组织论文交叉评阅,评阅人对每篇论

文的完成情况、论文书写质量以及通过论文所反映出的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等进行评价,在“毕业设计(论文)评定表”中写出评语,并说明是否同意安排答辩。

七、答辩资格审查在答辩前 1 周,各有关教研室负责组织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答辩资格进行审查,

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参加答辩。1.工作量明显不足或未完成规定的最低限度要求;2.成果存在较大错误,经指导教师指出而未修改;

20

3.剽窃他人成果或直接照抄他人论文。八、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答辩,以检查学生是否达到毕

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基本要求。1.毕业答辩由各院系按专业组成的答辩委员会负责组织,各专业答辩委员会名单

于答辩前张榜公布;2.答辩前一天,由教研室公布参加答辩学生名单、出场次序、时间和地点;3.每个学生答辩时间一般不少于 30分钟,其中 15分钟由学生本人简要汇报毕

业设计(论文)内容,另外时间答辩;4.答辩委员会在答辩时,除了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内容提出质询外,还应考

核有关的基本理论、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等,填写“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5.为了把好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关,院系和专业教研室可根据本院系的具体情

况,从已进行了答辩的学生中再次抽取不同成绩层次的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性质的二次答辩。

九、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1.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必须经过答辩,方可获得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及

学分。2.答辩小组在答辩完毕后,应根据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情况、答辩情况

和指导教师、评阅人给出的评语,初步评定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填写“华北电力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小组成员及成绩评定表”。

3.答辩委员会负责对各答辩小组的评定成绩进行审定,并按学校规定标准和要求

21

从各小组推荐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候选人名单中评选出本专业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之后,在“华北电力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小组成员及成绩评定表”中给出总评成绩。

4.毕业设计(论文)成绩按优秀、良好、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分制记分。5.答辩委员会要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进行宏观控制,其中“优秀”不超过

20%,优良合计不超过 55%。各档次成绩须按下列基本要求评定:(1)获“优秀”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表现积极主动、认真、遵守

纪律。能按设计(论文)题目的要求全面、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反映的基本概念(或论据)全部正确,分析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强,论证充分,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一定的创新性,文字书写正确、工整。工程绘图图面清洁美观,符合国标设计的结构或工艺先进。答辩时叙述和回答问题正确流畅,表达能力强。(2)获“良好”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表现比较主动、认真、遵守

纪律。能按时、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反映的基本概念(或论据)正确,论证合理,有一定的见解。文字书写正确、工整。工程绘图图面清洁,符合国标,设计的结构或工艺先进。答辩时叙述和回答问题较流畅正确。(3)获“中等”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表现较好,能遵守纪律,按

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反映的概念(或论据)基本正确,论证一般,没有较大原则性错误。文字书写清楚通顺。工程绘图图面清洁,符合国标,设计结构或工艺一般。答辩时叙述和回答问题基本正确。(4)获“及格”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表现一般,能遵守纪律。基

本能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成果中反映的基本概念(或论据)没有原则错误,论证欠充分。文字书写清楚,工程绘图图面一般,基本符合国标

22

设计结构或工艺欠佳,答辩时能叙述和回答问题。(5)被评为“不及格”的规定: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表现差,不遵守纪律。

不能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成果中基本概念(或论据)有原则性错误,论证模糊。文字书写零乱,工程绘图图面欠清洁,与国标不完全符合,设计结构工艺有明显缺陷。答辩时基本概念模糊,不能正确叙述和回答问题。

6.各院系应从本院系成绩为“优秀”的毕业设计(论文)中按 5%的比例评出校级优秀论文,报教务处备案。

十、毕业设计(论文)总结为客观地反映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情况,改进教学工作,规范教学

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在每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之后,各院系应从本院系执行毕业设计(论文)规定的情况、学生的整体设计(论文)水平、实际效果和毕业设计(论文)反映出的学校的本科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等方面认真作好总结。各院系教学主任按要求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一式两份分别交教务处和各院系保存。

十一、资料保存及管理1.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结束后,指导教师收齐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全

部资料、成果,审查合格后,按如下顺序装入资料袋: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评定表、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学生联系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记录表和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等,经教研室主任签字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一周内交院系或教研室验收保存。

2.毕业设计(论文)的所有资料应存放在各院系资料室或教研室中,保存时间至少应在四年以上。

23

3.未经指导教师同意,学生不得将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公开发表。4.凡是涉及到保密的毕业设计(论文),按学校有关保密文件的规定执行。

华北电力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的撰写规范及要求

一、毕业论文的印装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统一要求打印。纸张规格为 A4,版面上空 2.5cm,下空 2cm,左空 2.5cm,右空 2cm(左装订),

页码用小五号字下居中标明。二、结构及要求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的组成及装订顺序:

24

封面、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正文、设计图纸说明、参考文献、附录、致谢、封底等,设计图纸另附。为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非外语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都要求翻译一篇与

本专业或本课题有关的外文文献,外文文献的中文翻译字数不少于 3000 字。外语专业广告专业不作此要求。外文文献原文及译文同辅助材料装订在一起。

1.封面封面由学校统一印制,由教务处实验管理科提供。学生按要求逐项填写清楚。2.摘要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包括论文之中的主要信息,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

分中文摘要和外文摘要,并有 3~5个关键词。中文摘要在前,400 字左右。外文摘要另起一页,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3.目录目录要求层次清晰,且与正文中标题内容一致。主要包括中、外文摘要、正文主要层

次标题、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4.正文

(1)页眉要求正文部分一律添加页眉:“华北电力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正文的内容正文部分包括:前言、论文主体和结论。要求文章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内容正确。前言作为论文的开场白,要以简短的篇幅,说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选题目

的和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或研究动态)以及论文所要研究的内容,要求开门见山,突出重点,实事求是。

25

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的核心部分,占论文的主要篇幅,要求文字简练,条理分明,重点突出,概念清楚,论证充分,逻辑性强。正文中涉及到的图表、插图、公式、符号、参考文献、计量单位等都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结论是对整篇论文的归结,要概括说明毕业设计(论文)的情况和价值,分析其优点、特色,有何创新,达到何水平,并应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改进的方向,特别是对设计中遇到的重要问题要重点指出并加以研究。结论要措辞严谨、逻辑严密、观点鲜明具体。前言和论文主体应分章撰写,章与章之间不可接排。正文中引用文献号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文字的右上角,按上标书写,[ ]

中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参考文献”中文献的排列顺序。(3)对正文内容及篇幅的要求理工类毕业论文或设计说明书中一般包括任务的提出、方案论证或文献综述、设计

与计算(可分为总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几部分)说明、试验调试及结果的分析、结束语等内容。理工类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要求不少于 1.5~2万字,对于工程设计和软件开发与设计等类型的毕业设计,由于绘图或计算机编程工作量较多,论文字数可适当减少。要求理论依据充分,数据准确,公式推导及计算结果正确。经、管、文、法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可以是理论性论文、应用软件设计或调查报告。

其论文形式不能是一些文献资料的简单、机械地堆砌,应是一个有内在联系的统一体。论点要正确,要有足够的依据;论点与论据要协调一致;要有必要的数据资料及相应的分析;理论、观点、概念表达要准确、清晰;论文要有一定的新意。调查报告必须有实际单位,有真实数据。正文字数一般要求不少于 1.2~1.5万字(外语论文一般不少于0.8~1万词),有创新的论文,字数不受限制。

26

为了使学生在技术经济分析能力方面得到锻炼,凡涉及到应用于实际中产生经济效果的毕业设计(论文),如理工类的工程设计型、产品开发型、软件开发与仿真型和管理等类型的毕业设计(论文),都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4)正文的层次划分和编排方法正文是论文的主要组成部分,题序层次是文章结构的框架。章条序码统一用阿拉伯

数字表示,题序层次可以分为若干级,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圆点,末尾一级码的后面不加小圆点,层次分级一般不超过 4级,各级与上下文间均 1.5倍行距。示例如下:

论文题目:不在正文中显示。正文各层次内容:中文行距为固定值 20磅,英文用 1.5倍行距。

(宋体小四号字,英文用新罗马体 12)题序层次的题序和题名:第一级(章)第 1 章,第 2 章,第 3 章 … (黑体小二号字,居中)第二级(条)1.1,1.2,… 2.1,2.2,… 3.1,3.2,… (黑体小三号字)第三级(条)1.1.1,1.1.2,…1.2.1,1.2.2,… (黑体四号字)第四级(条)1.1.1.1,1.1.1.2,…1.2.2.1,1.2.2.2,…… (黑体小四号字)题序层次编排格式为:第一级(章)编号居中,其余条目编号一律左顶格,编号

后空一个字距,再写章条题名。题名下面的文字一般另起一行,也可在题名后,但要与题名空一个字距。如在条以下仍需分层,则通常用 a,b,…或 1),2),…编序,左空2个字距。

5.图表和公式(1)图表论文中的选图及制图力求精炼。所有图表均应精心设计并用绘图笔绘制,不得徒手

27

勾画。各类图表的绘制均应符合国家标准。论文中的表一律不画左右端线,表的设计应简单明了。图表中所涉及到的单位一律不加括号,用“,”与量值隔开。图表均应有标题并按章编号(如图 1-1、表 2-2等)。图表标题均居中书写,字号比正文小一号。表格一页排不下时,需在下一页接排,但应将表头内容复制到续表中,表头应注明“续表”字样(如续表 2-2)。

(2)公式公式统一用英文斜体书写,公式中有上标、下标、顶标、底标等时,必须层次清楚。

公式应居中放置,公式前的“解”、“假设”等文字顶格写,公式末不加标点,公式的序号写在公式右侧的行末顶边线,并加圆括号。序号按章排,如“(1-1)”、“(2-

1)”。公式换行书写时与等号对齐。6.参考文献论文(设计说明书)引用的文献应以近期发表的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直接有

关的文献为主。参考文献是论文中引用文献出处的目录表。凡引用本人或他人已公开或未公开发表文献中的学术思想、观点或研究方法、设计方案等,不论借鉴、评论、综述,还是用做立论依据、学术发展基础,都应编入参考文献目录。直接引用的文字应直录原文并用引号括起来。直接、间接引用都不应断章取义。

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采用我国国家标准 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的“顺序编码制”,中外文混编。论文中,引用出处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和方括号[ ]放在引文结束处最后一个字的右上角作为对参考文献表相应条目的呼应。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的文献序号顺序排列。

7.附录未尽事宜可将其列在附录中加以说明。原始测定结果、分析报告、图表、测试报告单

28

等,均可列在附录中,附录序号用“附录 A、附录 B”等字样表示。8.致谢以简短的文字,对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给予直接帮助的导师或单位、个人表

示自己的谢意。

华北电力大学本科生广告学专业毕业设计规范及要求

一、毕业论文的印装 毕业设计、设计说明书统一用计算机录入并打印论文。纸张规格为 A4,版面上空 2.5cm,下空 2 cm,左空 2.5cm,右空 2 cm(左装

订)。正文内容的书写格式见《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规范及要求》中“正文的层次划

分和编排方法”。二、结构及要求毕业设计的组成及装订顺序:封面、策划书封面、目录、正文、附录、致谢、封底,设计图纸另附。1.封 面

29

封面全校统一格式,由教务处实践教学科提供。学生按要求逐项填写清楚。2.策划书封面如封面使用满版背景图片,图片需“出血”。3.目 录目录要求层次清晰,且与正文中标题一致。包括:正文主要层次标题、附录、致谢等。4.正 文学生就一个品牌进行全案策划——独立地开展市场调查,细分市场,确定产品定

位和广告策略,策划整体广告宣传活动,并独立设计平面、影视及网络广告作品。(1)毕业设计组成广告策划书、平面广告、影视广告、网络广告、提案(PPT)等(2)毕业设计选择品牌范围由专业教师每年根据市场需要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设计范围(领域)。(3)毕业设计创意要求要求每一个毕业生从规定分类品牌范围中选取一个类别,并确定具体品牌,独立

地开展针对所选产品及其广告活动的策划及各类广告作品的创意设计,在市场调查及成品制作阶段,可请其他班同学协助完成。三、毕业设计考核标准1、总体考核标准产品定位恰当,从策划到表现具有较高的独创性;广告策略切实可行;广告创意

30

新颖,表现方法独特恰当、手段多样;独立性较强,团体协作默契;具有一定难度和较好的整体设计思想。

2、主要类型的设计要求及考核标准①广告策划书:选题具有实务操作意义,针对市场某一具体品牌;选择的品牌及

企业具有一定实力和规模;具有完整的市场调查及相关的调查数据分析;广告策略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创新;创意表现新颖、独特;策划书成品编排形式创新,与策划内容切合,各组成部分内容形式规范;能综合运用营销、公关、CI等相关知识。

②平面广告:主题表达明确,产品定位恰当,整体策划一致;立意新颖,传达准确,具有时代感和独特性;图文结合恰当、和谐;图片摄影曝光正确合乎创意;形象准确色彩丰富,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合理运用色彩、肌理、空间、明暗等美术语言,构图完整,合理和谐;选材恰当,制作精巧。

③影视广告:主题明确,创意新颖;画面拍摄稳、准、平、匀,色彩、光线、构图无技术性问题;剪接点选择合理、美观,与广告风格协调;声音处理恰当,能达到声音与画面完美结合;节奏处理得当。④ 网络广告:创意概念、使用的图形及动画素材具有原创性与策划思想一致;表现

手段新颖独特,视听冲击力强,能带来强烈的视听和情感震撼;交互性强,用户界面友好,美观大方,与受众互动性强,参与度高;亢余性弱,亢余的图形元件及代码少,占用网络带宽资源合理;独立编写代码;动画素材、组接、变化方式有一定的复杂程度。

四、毕业设计答辩

31

1.答辩前一周内,答辩委员会参观毕业设计作品展览;2.答辩地点设在毕业设计作品展览现场;3.毕业生提交设计方案;4.毕业生进行现场答辩。

第二部分

实验教学管理文件

32

国家教育委员会令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 20号

1992年 6 月 27 日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保障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办学效益,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高等学校实验室(包括各种操作、训练室),是隶属学校或依托学校管理,从事实验教学或科学研究、生产试验、技术开发的教学或科研实体。   第三条 高等学校实验室,必须努力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根据需要与可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生产试验和技术开发工作,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

33

  第四条 实验室的建设,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合理设置。要做到建筑设施、仪器设备、技术队伍与科学管理协调发展,提高投资效益 。

第二章 任务  第五条 根据学校教学计划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实验室完善实验指导书、实验教材教学资料,安排实验指导人员,保证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第六条 努力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应当吸收科学和教学的新成果,更新实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条 根据承担的科研任务,积极开展科学实验工作。努力提高实验技术,完善技术条件和工作环境,以保障高效率、高水平地完成科学实验任务。  第八条 实验室在保证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技术开发,开展学术、技术交流活动。  第九条 完成仪器设备的管理、维修、计量及标定工作,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开展实验装置的研究和自制工作。  第十条 严格执行实验室工作的各项规范,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第三章 建 设  第十一条 高等学校实验室的设置,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有稳定的学科发展方向和饱满的实验教学或科研、技术开发等项任务;   (二)有符合实验技术工作要求的房舍、设施及环境;   (三)有足够数量、配套的仪器设备;   (四)有合格的实验室主任和一定数量的专职工作人员;   (五)有科学的工作规范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第十二条 实验室建设、调整与撤销,必须经学校正式批准。依托在高等学校中的部门开放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调整与撤销,要经过的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三条 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规划,要纳入学校及事业总体发展规划,要考虑环境、设施、仪器设备、人员结构、经费投入等综合配套因素,按照立项、论证、实施、监督、竣工、验收、效益考核等“项目管理”办法的程序,由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统一归口,全面规划。

34

  第十四条 实验室的建设要按计划进行。其中,房舍、设施及大型设备要依据规划的方案纳入学校基本建设计划;一般仪器设备和运行、维修费要纳入学校财务计划;工作人员的配备与结构调整要纳入学校人事计划。   第十五条 实验室建设经费、要采取多渠道集资的办法。要从教育事业费、基建费、科研费、计划外收入、各种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实验室建设。凡利用实验室进行有偿服务的,都要将收入的一部分用于实验室建设。   第十六条 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要积极申请筹建开放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等实验室,以适应高科技发展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   第十七条 高等学校应通过校际间联合,共同筹建专业实验室或中心实验室。也可以同厂企业、科研单位联合,或引进外资,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建立对外开放的实验室。   第十八条 凡具备法人条件的高等学校实验室,经有关部门的批准,可取得法人资格。

第四章 体制   第十九条 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归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有关部委的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或本系统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   第二十条 高等学校应有一名(院)长主管全校实验室工作并建立或确定主管实验室工作的行政机构(处、科)。该机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和法令,结合实验室工作的实际,拟定本规程的实施办法;  (二)检查督促各实验室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组织制定和实施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归口拟定并审查仪器设备配备方案,负责分配实验室建设的仪器设备运行经费,并进行投资效益评估;  (四)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包括:实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情况的审核评估制度;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任用、管理制度;实验室在用物资的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制度等;  (五)主管实验室仪器设备、材料等物资,提高其使用效益;  (六)主管实验室队伍建设。与人事部门一起做好实验室人员定编、岗位培训、考核、奖惩、晋级职务评聘工作。   规模较大的高校,系一级也可设立相应的实验室管理岗位或机构。   第二十一条 高等学校实验室逐步实行以校、系管理为主的二级管理。规模较大、师资与技术力量较强的高校、也可实行校、系、教研室三级管理。

35

  第二十二条 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高等学校实验室主任负责实验室的全面工作。        第二十三条 高等学校可根据需要设立实验室工作委员会,由主管校长、有关部门行政负责人和学术、技术、管理等主面的专家组成。对实验室建设、高档仪器设备布局科学管理、人员培训等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咨询,提出建议。

第五章 管理   第二十四条 实验室要做好工作环境管理和劳动保护工作。要针对高温、低温、辐射、病菌、毒性、激光、粉尘、超净等对人体有害的环境,切实加强实验室环境的监督和劳动保护工作。凡经技术安全的环境保护部门检查认定不合格的实验室,要停止使用,限期进行技术改造,落实管理工作。待重新通过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第二十五条 实验室要严格遵守国务院颁发的《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有关安全保密的法规的制度,定期检查防火、防爆、防盗、防事故等方面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要经常对师生开展安全保密教育,切实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二十六条 实验室要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关规定,不随意排放废气、废水、废物、不得污染环境。   第二十七条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物资的管理,按照《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高等学校材料、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高等学校物资工作的若干规定》等有关法规、规章执行。   第二十八条 实验室所需要的实验动物,要按照国家科委发布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以及各地实验动物管理委员会的具体规定,进行饲育、管理、检疫和使用。   第二十九条 重点高等学校综合性开放的分析测试中心等检测实验室,凡对外出具公证数据的,都要按照国家教委及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规定,进行计量认证。计量认证工作先按高校隶属关系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对实验室验收合格后部委所属院校的实验室,由国家教委与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进行计量认证;地方院校的实验室,由各地省政府高校主管部门与计量行政部门负责计量认证。   第三十条 实验室要建立和健全岗位责任制。要定期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水平考核。   第三十一条 实验室要实行科学管理,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要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物资、经费、环境状态信息进行记录、统计和分析,及时为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提供实验室情况的准确数据。   第三十二条 要逐步建立高等学校实验室的评估制度。高等学校的各主管部门,可以按照实验室基本条件、实验室管理水平、实验室效益、实验室特色等方面的要求制定评估指标体系细则,对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开展评估工作。评估结果作为确定各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和水平的重要因素。

第六章 人员

36

  第三十三条 实验室主任要由具有较高的思想政党觉悟,有一定的专业理论修养,有实验教学或科研工作经验,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相应专业的讲师(或工程师)以上人员担任 。学校系一级以及基础课的实验室,要由相应专业的副教授(或高级工程师)以上的人员担任。   第三十四条 高等学校的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均由学校聘任或任命;国家、部门或地区的实验室、实验中心的主任,副主任,由上级主管部门聘任或任命。   第三十五条 实验室主任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编制实验室建设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  (二)领导并组织完成本地规程第二章规定的实验室工作任务;  (三)搞好实验室的科学管理,贯彻、实施有关规章制度;  (四)领导本室各类人员的工作,制定岗位责任制,负责对本室专职工作人员的培训及考核;  (五)负责本室精神文明建设,抓好工作人员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六)定期检查、总结实验室工作,开展评比活动等。   第三十六条 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人员包括:从事实验室工作的教师、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作。各类人员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要各司其职,同时要做到团结协作,积极完成各项任务。   第三十七条 实验室工程技术人员与实验技术人员的编制,要参照在校学生数,不同类型学校实验教学、科研工作量及实验室仪器设备状况,合理折算后确定。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进行流动编制。   第三十八条 对于在实验室中从事有害健康工种的工作人员,可参照国家教委(1988)教备局字 008号文件《高等学校从事有害健康工种人员营养保健等级和标准的暂行规定》,在严格考勤记录制度的基础上享受保健待遇.

  第三十九条 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由实验室主任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按照国家对不同专业技术干部和工作职责的有关条例定及实施细则具体确定.

  第四十条 实验室各类人员的职务聘任、级别晋升工作,根据实验室的工作特点和本人的工作实绩,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高等学校要定期开展实验室工作的检查、评比活动。对成绩显著的集体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和鼓励,对违章失职或因工作不负责任造成损失者,提行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直至追求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各高等学校要根据本规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各项具体实施办法。

37

第四十三条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教育部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十五日印发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暂行条例》即行失效。

国家教委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的意见(一九九一年十一月)

1983年第一次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会议以来,由于各地区、各部门、各高等学校积极贯彻

会议精神,加强领导,采取措施加速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教学、科研任务的完成,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提供了有力保证。 但是,应该看到,目前高等学校的实验室的状况还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

要,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管理体制没有理顺,管理机构不

健全; 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经常没有保障,基础课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出现了教学实验室质量滑坡的趋势。 实验队伍人员老化,青年人思想不够稳定,专职技术人员编制不足,缺乏进一步调动现有专职工

38

作人员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实验室的管理方式比较落后,缺乏对人员、技术、环境和仪器设备等财产的归口综合管理,缺乏对投资效益的评估机制。“八五”计划期间,实验室工作的方针是:深化改革,发挥效益。把实验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对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实验室工作摆上重要 的位置。 要加强各级领导对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实验室建设是办好高校、培养合格人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应着眼于二十一世纪。为我国四化建设培养高等专门人才,使他们各方面有较高的素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 社会发展的需要。实验室在育人方面有其独特作用。不仅可以授人以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影响人的世界观、思维方法和作风。现在的问题是,常常对实验教学的理解不全面,甚至仅仅理解为教学辅助手段。重书本、轻实验,重灌输,轻启迪,重业务,轻品德等旧的教育观影响实验教学功能的全面发挥,甚至把实验教学看成可多可少、可有可无的工作环节,这是非常错误的。 实验室建设也是高等学校成为科学技术重要方面军的基柱。近代科学发展史表明:对经济建设有重大影响的发明,多数来自实验室;愈是现代科技愈是依靠科学实验来发展。我国近十年高等教育事业发生“质”的变化的标志之一,就在于我国高等学校已成为发展我国科技的重要方面军。高等学校要想对我国科技进步继续做贡献,必须首先花大力气建设好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除了育人和科研的功能以外,还应进一步发挥高校的社会职能,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直接为经济建设作贡献。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涉及一系列应用于生产的再开发、技术咨询和人员培训,大量工作要依托实验室。有条件的实验室可以通过改革、挖掘潜力,力争为社会多做一点工作。在多做工作的过程中获得新思想、新信息和产业部门物质上的支持,也有利于学科和实验室自身的发展。

总之,要充分理解实验室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把它作为办好大学的十分重要的环节来抓。

二、加强领导,理顺管理体制,健全管理机构。 实验室工作是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又是为多种工作打基础的工作,必须加强校一级的综合管理。除了重大事项由校领导集体研究决定以外,一定要有一名分管副校长主持日常领导工作。要理顺管理体制。根据这几年高校实验室和物资管理经验,学校最好有一个实验室和物资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协助主管校长抓好综合管理工作,并与有关部处的业务管理协调。实验室逐步实行 校、系两级管理体制规模较大的院校,可按三级管理。

各省、自治区、直辖区 、国务院有关部委、局、总公司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也要有相应的主管负责人和职能部门,归口管理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工作。

三、认真做好实验室工作的“八五”计划,抓好计划的落实工作。 “八五”期间,高校实验室区别不同情况 ,一方面继续抓充实、整顿和配套 ,同时要逐步把工作重点转到“发挥效益 ,提高水平"上来。要努力实现下述目标: —所有高校的教学实验室,特别是基础课及专业基础课实验室,教学实验室开出率应逐步达到90%以上。着重抓好 400余所教学仪器配备较差、教学实验开出率差距较大的大专院校,使其尽快具备基本合格的办学条件。 —要积极采用现代技术设备,有计划的对过于陈旧落后的教学仪器进行更新,对使用超过十五年以上的教学仪器进行逐一检定,制订更新或留用计划。 —制订基本教学实验的工作规范,开展质量普查,力争“八五”后期乃至更长一点时间,教学实

39

验的师资、用房、仪器套数、教学文件资料及有关管理制度能配套,达到规定要求。 —在国家计划支持下,再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和重点学科实验室。已建好的重点实验进一步完善制度,面向全国服务。 —普遍推广开放实验室的经验,促进各级各类实验开放,进一步提高实验室及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 —建立实验技术开发和实验室工作的评估,培训、考核等制度,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的业务素质做到基本适应现代教学和现代科技工作的需要。 要加强实验室的统筹布局。要对实验室建制进行整顿,优先加强和发展学生受益面最大的实验室、最基本的实验基础上和最基本的仪器。基本条件还不具备的实验室,原则上不应配置高档设备。要做到教师、实验技术人员、房屋、仪器、家具、运行经遇和管理制度的综合配套,尽快达到设计的工作能力。重大项目的确定,必须经过严格的认证程序,才能签批,以避免大的失误。

四、重视和加强实验室工作队伍的建设。 提高实验室的效益和水平,关键在于提高队伍的素质,特别是骨干教师和技术人员的素质。 1、要根据任务的变化合理定编。不同类别高等学校教学实验室中的工程技术与实验技术人员要按承担教学工作最合理配置,承担科研任务的实验室,要在专职科研编制里划出实验技术人员编制数。 2、要试行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用工制度 。流动编制可以是编制内(即定编不定人部分),也可以是编制外聘请人员要解决流动编制的经费来源,允许从有关基金中支付流动人员工资、福利及奖酬金。 3、实行严格的聘任制。首先建立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岗位规范。其次要有科学考评办法,第三,按照考核结果实行奖罚的聘任。只有实行严格的聘任制度,才能调动这支队伍的积极性 。高等学校可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试行岗位补贴,并对成绩显著的优秀人员实行政策性奖励措施。 4、奖励实验技术优秀成果。为了正确评价实验技术成果的价值,充分肯定和鼓励实验室工作者从事实验技术工作的积极性,各类高等学校可设立实验技术成果奖的按教学成果、科技进步成果予以鼓励。在“八五”期间,各院校、省、部委都要逐步开展这一工作。 5、抓好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要将增人计划列入学校人事计划,有计划分批引进,形成合理的梯队。培训主要采取岗位培训,结合专业听课,专业证书班,业大、电大学习进行,少部分可安排脱产进修,重点培养。 6 、要把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经常化。根据实际岗位及不同情况,高等学校实验室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评聘工程技术专业职务,也可以评聘实验技术系列职务。力争“八五”期间,全国高校实验室里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比例有较大的提高。

五、加强教学仪器经费的投入,并建立多渠道的机制,促进实验室的发展。 1、“八九”期间,要力争教学仪器设备费的投入有所增加,教育事业费中的教学仪器费、基建投资中的设备费及教学设备的专项拨款要有所增加,同时,争取专项外资贷款建立一批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今后,高校征收的学杂费中应有一部分用于改善教学仪器和设施。 2 .适当增加科研经费中用于设备费的比重。要按照高校类型和科研任务的不同情况,将科学经费中的一定比例有计划地用于设置仪器设备。 3.高校社会服务的收入应有一定比例反馈到实验室。高校中社会服务和技术开放,很多都是以实验室为依托,一部分收入应当反馈到实验室,才能有利于实验室及社会服务长期稳定地发展。

4、提高实验室的自我发展能力。在完成规定的教学或科研任务的基础上,通过改革挖掘潜力,增加对社会的服务,所获得的收入可以增强自我改善的能力。这是搞活实验室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

40

六、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逐步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学校,要从实际出发,贯彻执行国家的教委制订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制度,并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使管理工作制度化。

七、继续开展实验室管理和技术物资供应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这个学术团体的作用,促进高等学校的实验室工作朝着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目标发展。 以上意见,请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措施执行,并将执行中的经验和问题随时报我委。

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办法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国家教委令第二十号),要逐步建立高等学校实验室的评估

制度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估目的:推动高等学校基础课(含技术基础或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在设置、教学、设备、环

境、队伍、制度等方面普遍达到基本条件和要求,改善实验教学手段,加强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投资效益,更好地为培养合格人才服务。 二、范围

适用于基础课与基本训练的实验室(含技术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 三、评估标准及应用  本评估标准是基础课(含技术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条件合格评估标准,教学质量和实验室水平评估规范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评估标准的体系分为六项 39 条目。其中重点条目(带*号)19 条,一般条目 20 条。每条有评估内容、评估标准、评估方式、自评、评估、记事等栏目“自评”是指各高校自己评估的结论,“评估”是上级主管部门的结论,“记事”是记录条目特色或不合格的主要差距等内容。评估要按各条目逐条评估。所有评估条目全部合格的,该实验室即为评估合格。如有一条重点条目或累计有四条以下一般条目不合格的实验室,在二个月内整改后可请评估组的二位专家复核。如有二条重点条目或累计五条一般条目不合格的,即为不合格实验室,需要认真整改,持下一个年度重新申请评估。评估合格有效期为五年。 四、实施办法 (一)自行评估:各高校根据《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标准表》(见附件二,以下简称标

准表)规定 的各条标准组织自评。 (二)地区评估:学校自评合格的实验室由学校提出申请报请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高教局、教育

41

厅组织地区评估;国务院有关部委所属高校,可在地区评估之前,组织本系所属高校进行实验室评估工作;但必须按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地区评估;地区评估的面不少于各高校应评估实验室总数的 3/4;评估合格的实验室,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高教局、教育厅颁发合格证书,并报国家教委备案;国家教委根据全国各地的进展不定期地组织抽查。 (三)国家教委评估:对于争取进入 211工程的高校的基础课(含技术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在参加地区评估合格后,由学校提出申请报请国家教委组织评估验收。国家教委采取抽样方式评估,抽样数量不少于应评估数的 1/4。评估结果将向社会公布。 (四)操作方法 1、评估组一般由 5人组成。其中专职教师 3人,管理专家 2人。设组长 1人,副组长 1人。 学校自评估组在学校领导授权后,一般可由实验室主管处牵头设立;地区评估的评估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高教局、教育厅负责组建;国家教委的评估组由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牵头组建。

2、评估采取现场实地考核评估方式,学校提供有关资料和数据,每位评估专家按照“标准表”,上的内容逐条进行评审(听、问、考、查),然后逐条汇总 5位评估专家的“标准表”,进行统计、审议,确定合格条目数。并写出实验室评估结论意见书,评估意见书格式附后。

3、评估总资料及结论意见书,学校自评的实验室主管处负责存档管理;地区评估的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存档管理,作为学校总体办学条件的重要内容,提高给有关部门使用或向社会公布。

1、体制与管理序号 评估内容 评估标准 评估方法 自评 评估 记事1-1*

实验室的建立

实验室的建立经过学校的正式批准或认可

查阅学校批准文件或认可文件,有文件记Y,无文件记N。

1-2* 管理机构

实验室有主管的处(科),有主管校长。主管处(科)能结合实际贯彻《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第 二十条规定的六 项 主要职责。

查阅学校文件和有关管理资料,确认有主管机构和主管校长,能贯彻记Y,无文件记N。

1-3 建设计划 实验室有建设规划或近期工作计划

查阅学校建设规划或近期工作计划文件中有无实验室建设的内容。有记Y,无记N。

1-4 体制 实验室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体制

现场调查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查看校级文件,属于校(院)、系级管理的记Y,无文件记N。

1-5 管理手段 实验室基本信息和仪器设备信息实现了计算机管理

查阅实验室或主管机构的计算机管理的数据库文件确认。实现的记Y,

42

无文件的记N。2、实验教学

序号 评估内容 评估标准 评估方法 自评 评估 记事

2-1 教学任务有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实验室承担的教学任务饱满,达到每学年不低于 9 个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培训 50名学生,即不低于 64800人时数。

查阅本门课程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对本室所开实验的要求,查阅上年度对学生实验人时数的记录。达到的记Y,不达到的记N。

2-2* 教 材 有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检查所开实验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有的记 Y,没有的记N。

2-3*

实验项目管理

每个实验项目管理规范,记载有实验名称,面向专业,组数,主要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以及材料消耗额等 。

检查所开每个实验的卡片或教材、文字材料或计算机管理数据库文件 ,有的记Y,没有的记N。

2-4实验考试

或考核有考试或考核办法,并具体实施。

检 查实验考试或 考 核办法,学生的试卷成绩记录。有的记Y,没有的记N。

2-5 实验报告 有原始实验数据记录,教师签字认可,有实验报告。

抽查三个组的实验的原始数据记录及经批改的三份实验报告。有的记Y,没有的记N。

2-6 实验研究 有实验研究和成果检查实验研究(含实验教学法、实验技术、实验装置的改进)的计划、设计、总结。有的记 Y,没有的记N。

2-7*

每组实验人数

基础课达到 1人 1 组,技术基础课 2人 1 组。某些实验不能 1人(或 2 人)完成的,以满足实验要求的最低人数为准,要保证学生实际操作训练任务的完成。

抽查两周实验课表及实验使用仪器套数计算。达到的记Y,达不到的记N。

3、仪器设备序号 评估内容 评估标准 评估方法 自评 评估 记事3- 1*

仪器设备管理

仪器设备的固定资产账、物、卡相符率达到 100%

抽查 20台(件),其中以物对卡 10台(件),以卡对物 10 台(件),仪器设

43

备分类号、名称、型号、校编号等,完全正确的记 Y,达不到的记N。

3- 2*

低值耐用品管理

单价低于 500元的低值耐用品的账、物相符率不低于90%。

抽查 10 件,帐(卡)物核对,其名称、规格、型号、价格等,差错不得超过 1 件达到的记 Y,达不到的记N。

3-3仪器设备的维修 仪器设备的维修及时。

检查仪器设备损坏维修的原始记录本,维修及时的记Y,不及时的记N。

3-4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现有仪器设备(固定资产)完好率不低于 80%。

抽查 5台不同类型仪器设备的 3 项主要性能指标,不能正常工作的不超过一台,达到的记 Y,达不到的记N。

3-5精密、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

单价 5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计量、校验设备向除外)要有人管理和技术档案,每台年使用机时不低于 400学时。

检查管理人员名单,报表、技术档案及开机使用的原始记录,达到的记 Y,达不到的记N。无此项的记 0

3-6仪器设备的更新

仪器设备更新率达到以下要求:近十年该类新品种仪器设备的台件数G= ╳100%该类仪器设备总台件数机电类( 04000000) G>30% ; ; 电 子 类(03190000,03020000,05000000)G>75%;计算机类(05010100,05010200,05010300)G>90%。

由计算机数据库中调出统计计算,按《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分类编码手册》的类别计算,达到的记 Y,达不到的记N。

3-7教学实验常规仪器配置套数

每个实验项目的常规仪器配置套数不低于 5套(大型设备及系统装置除外)。

抽查 5个实验项目的常规仪器,确认每个实验项目均达到 5套,达到的记Y,达不到的记N。 

4、实验队伍序号 评估内容 评估标准 评估方法 自评 评估 记事4- 1*

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主任由学校按规定任命或聘任,有高级技术职务,能认真贯彻《规程》第三十五条规定的实验主任六项

检 查学校任命或聘任 文件,是否实行了主任负责制,考察实验室主任工作情况的资料、记录。符合的

44

主要职责。 记Y,不符合记N。4- 2* 专职人员

实验室专职技术职务人员有3 人以上,以满 足工作需要,具体人数四学校定编。

由计算机管理数据库中调出分析,或实际 考察确认,达到的记 Y,达不到的记N。

4-3 人员结构 专职人员中,高级技术职务人员要占 20%以上。

由计算机管理数据库中调出分析,或实际 考察确认,达到的记 Y,达不到的记N。

4-4教学与实验技术人员的比例

参加实验教学的教师要比实验室专职人员多 2倍。

由计算机管理数据库中调出分析,或实际 考察确认,达到的记 Y,达不到的记N。

4- 5* 岗位职责

实验室主任、技术人员和工人有岗位职责及分工细则,专职技术人员,每人有岗位日志。

检 查实验室岗位职 责 文件,现场考察人员分工及落实情况,达到的记 Y,达不到的记N。

4- 6*

人员的考核

实验室有对专职人员和兼职人员的具体考核办法和定期考核材料。

检查考核办法(文件)和考 核材料,(表格和记录),有的记 Y,没有的记N。

4-7人员的培训

实验室有培训计划,并落实到专职人员。

检查近 1-2年培训计划及执行情况。有的记Y,没有的记N。

4-8实验指导教师

对本学年首次开的实验要求指导教师试做,对首次上岗指导实验的教师有试讲的要求。 

检查实验室文件,考察执行情况,有的记 Y,没有的记N。无此项内容的记 0

5、环境安全序号 评估内容 评估标准 评估方法 自评 评估 记事

5- 1*

学生实验用房

实验室无破损,无危漏隐患,门、窗、玻璃、锁、搭扣完整无缺,墙面脱落及污损直径不超过 3厘米,实验课上每个学生实际使用面积不低于两平方米,实验台、凳、架无破损,符合规范。

现场考察、检查有实验室课的实验室使用面积和容纳学生实验人数计算,达到的记Y,达不到的记N。

45

5- 2*

设施及环境

实验室的通风、照明、控温度等设施完好,能保证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规定的标准。电路、水、气管道布局安全、规范。

按国家的有关标准在实验室现场 考察,达到的记Y,达不到的记N。

5- 3* 安全措施

实验室有防火、防爆炸、防盗、防破坏的基本设备和措施。实验操作室、办公室、值班室要分开,实验室及走廊不得存放自行车及生活用品。

检 查消防器材和四防措施,检查实验室与办公室、值班室是否分开,达到的记Y,达不到的记N。

5- 4*

特殊技术安全

1.高压容器存放合理,易燃与助燃气瓶分开放置,离明火 10米以外;2.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有许可证、上岗证;3.使用有害射线的有超剂量检测手段;4.对病菌、实验动物有管理措施;5.对易燃、剧毒物品有领用管理办法。

实际考察证件、文件,有该项内容的应达到要求,缺一不可,符合的记 Y,不符合的记 N,无此项内容的记 0。

5-5 环境保护实验室有三废(废气、废液、废渣)处理措施,噪音少于70分贝。

实际考察有措施,符合实际,基本合理,不造成公害,达到的记 Y,达不到的记N。

5- 6* 整洁卫生

与实验室无关的杂物清理干净。实验室家具、仪器设备整齐;桌面、仪器无灰尘;地面无尘土,无积水,无纸屑,无烟头等。室内布局合理,墙面、门窗、天花及管道、线路、开关板上无积灰尘及蜘蛛网等。

现场实际考察实验室及室外走廊等处,符合的记Y,不符合的记N。

6、管理规章制度序号 评估内容 评估标准 评估方法 自评 评估 记事6- 1*

物资管理制度

实验室有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低值耐用品管理办

现场实际考察,前三项应挂在墙上或放在明显处,有的记Y,不全的记N。 

46

法;有精密仪器、大型设备使用管理办法(或执行学校的办法)。

6- 2*

安全检查制度

实验室有安全制度,成文挂在墙上,并有专人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的制度。

检查有无安全制度和专人定期检 查记录,有的记Y,不全的记N。

6-3学生实验守则

实验室有学生守则,学生能遵守。

查有无守则,并现场调查 1-2名学生,确定Y 或 N。

6-4工作档案管理制度

实验室建立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并实施。

检查有无制度及近一、二年实验室工作档案,如人员工作和考核记录、设备运行与维修等档案资料,有制度,实施的记 Y,否则记N。

6- 5*

人员管理制度

有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培训、考核、晋升、奖惩制度或执行学校的制度。

有制度记Y,无制度记N。

6-6基本信息的收集整理制度

实验室的任务,实验教学,人员情况等基本信息有收集、整理、汇总上报制度。

检查实验室基本信息统计是否有制度,是否连续、全面;检查制度执行情况。有制度,实施的记 Y,否则记N。

47

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实施细则(一九九五年五月)

为了进一步做好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基础课(含技术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实验室评估工作,根据国家教委教备[1995]33号文件精神,结合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学校申报评估实验室应具备的条件 1、成立了由校主管校、院长参加的评估领导小组和专家评估组。 2、有主管部门负责评估的日常组织工作。 3、本校自评合格。

二、评估工作程序(一)申请评估程序

1、按照北京市教委调整后的时间准备评估2、准备评估标准表一式六份(二)评估专家组工作程序1、听取评估领导小组简要介绍学校实验室的概况。2、听取学校评估专家组汇报自评情况。3、专家组在校有关人员陪同下,按各自分工,对申请评估的实验室进行评估。4、召开实验教师、专职技术人员和学生座谈会,听取学校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意见。5、专家评估组封闭讨论。6、评估专家组向学校领导反馈对学校实验室评估的意见。

三、“评估标准”的实施细则1、体制与管理 1-1 实验室的建立 必须有学校正式的批准文件,可从各学校自评时起补齐校级确认的手续。 1-2 管理机构 按 1992年 6 月国家教委第 20号令(即高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办。但六项职责归属一个处级单位管理,可分步实施。当前,只要有处(科)主管实验室工作,并履行“规程‘中规定的六项职责,不论分在几个处(科)管理均可,但必须有一位校长主管实验室工作。 1-3 建设规划 此项指学校规划。查阅学校近 1-2年的实验室建设规划或学校文件中含有实验室建设规划部分。 1-4 体制 指隶属关系和管理体制。基础教学实验室原则上实行校(院)、系两级管理,不允许搞“小而全“。特殊情况,教研室下设实验室也可以,但工作量必须达到要求。即”评估标准表“序号 2-1中的满任务量的人时数。2、实验教学 2-1 教学任务 可分步达到满任务量 64800人时数。第一步。要达到 4*8*36*3*15*0.75=38880人

48

时数。人时数含计划内、外和研究生等以及其他工作量。 2-3 实验项目管理有以下三者之一即可:1、实验卡片(有实验名称、面向专业、组数、主要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及材料消耗额等);2、具备第 1 条要求的各项内容的教材;3、计算机项目管理数据库 2-4 实验考试或考核查实验的考试或考核办法,近 1-2年的学生成绩记录或试卷,二者有一即可。 2-6 实验研究 指实验室成立或近 5年来的研究和成果。 2-7 每组实验人娄 1-2人一组的是指通用小型仪器仪表。3、仪器设备 3-1 仪器设备管理 指单价 500元及以上的仪器设备。没卡的,有验收单及计算机打印出的帐(卡)也可。 3-2 低值耐用品 指单价 500元以下的低值耐用品,不含易耗品和管理材料。 3-3 仪器设备维修 以不影响教学实验的任务即为“及时”。检查近 1-2年仪器设备损坏维修记录本及其记录维修仪器设备名称、维修主要内容、时间、维修人签章等。 3-6 仪器设备更新 指近 10年内新品种。已淘汰的产品不应再用于教学实验,“机电类”仪器设备考虑到机电类的使用年限和利用率不高,只要对某些功能加以开发、改造即可视为更新。4、实验队伍 4-1 实验室主任 纳入评估的基础教学实验室主任,必须由学校任命或聘任,原由系(所)或教研室出任或任命的补办一下手续。 4-5 岗位职责 从自评开始,实验室专职人员需有简单的岗位日志。 4-6 人员考核 资料不一定是公开的,但要有。也可存在管理部门。 4-7 人员培训 要有培训计划,不一定是脱产的。6、管理规章制度 6-1 物资管理制度 学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即可。 6-4工作档案管理制度 从自评开始建立即可。 6-5 人员管理制度 只要有即可,执行学校的也可。 6-6 基本信息的收集整理制度 有制度规定并保证信息的连续即可。

另:教学基础实验室含计算中心、电教中心、外语语言室、CAI、CAD室等,各校可参照本评估标准进行评估但国家教委和北京市教委暂不进行抽查评估。

四、学校主管部门或实验室应提供的评估文件、资料学校应严格按国家教委《评估标准》准备有关文件、资料,便于专家组工作。一些条

目的其他要求如下:1-2 ① 主管校长分工文件    ② 主管实验室机构的确定及职责范围的文件3-6 仪器设备更新率统计表(计算机统计)4-3 专职人员高级技术职务资格证书或文件4-6 专职技术人员考核表

49

4-8 实验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包括试讲实验课试做实验等内容)5-4 特殊技术安全管理制度6-6 ①教供三表 ②教供二表

华北电力大学实验教学管理规定

实验教学是高等学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是重要教学环节之一,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它的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并获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为加强实验教学规范化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特作如下规定:

一、实验教学任务50

1、实验教学是指按照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规定,在一定的场所指导学生使用相关仪器设备材料等,依据有关原理、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实践性教学活动。

2、实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术,培养观察、操作、分析能力,养成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培养创造性思维及逐步实现独立进行实验研究工作且能发明创造的初步能力。

3、实验课分为基础(含技术基础)实验课、专业基础实验课、专业实验课。每个实验项目的属性由实验教学目的层次划分为:(1)验证性实验;(2)演示性实验;(3)综合性实验;(4)设计性实验;(5)创新与研究性实验等。

二、实验教学计划和大纲1、实验教学计划是专业培养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由各教学单位制定,教务处审定。制定原则

与要求同专业培养计划相一致。2、独立性较强且学时较多的实验课可单独开设。3、教学计划中的实验课程应有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教学大纲应规定本门课程应开

的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学时、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性质等内容。4、实验项目名称应规范,同一内容的实验不能出现不同的实验项目名称。教学实验项目一般按

2--3学时为最小基本单位。5、实验教学应按计划执行,不得随意更改。取消实验或增开新的实验应由教研室或实验室在开

课前一学期末提出书面申请,经各教学单位主管领导审查同意后报教务处审批。6、各院系部应组织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开展实验教学法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对教学和技

术力量较强的实验室,要努力创造条件,增设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与研究性实验项目。三、实验教学实施1、每学期末,院系部各教研室根据下一学期教学任务,由各任课教师按实验室,分别填写《实

验教学计划任务书》,一式三份。教研室主任应对此任务书进行仔细审核,并交本院系部汇总,系主管教学主任签字后报送教务处,教务处审批后返回院系部,由院系部教学秘书下发各实验室。

2、各实验室应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和教学大纲规定的项目、学时,开出基本教学实验,并要创造条件增开新实验和选修实验,实验室应尽量创造条件向学生开放。

3、各实验室针对本学期开设实验情况,须认真填写在“实验室工作日志”, 此实验室工作日志在实验室保存。

4、各实验室应对所承担的实验任务认真进行准备,按要求开除实验,努力做到基础课实验每组一人,技术基础课实验每组 1-2人,专业课实验每组不超过 5人,以保证教学质量。

5、所有教学实验,都应认真编写实验教学指导书,并在实验教学前发给学生人手一册,实验指导书说明本实验的目的、要求、原理、步骤、方法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及使用方法和实验注意事项等。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和实际教学情况而定,采用各种实验教材,自编或改编实验教材应由教研

51

室主任和系主任申定后,方可使用。6、实验课前,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做好实验准备,检查仪器、设备、材料是否完备,对新

开实验,要求指导教师必须进行试作并做好记录,初次指导实验的青年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必须进行试讲,经实验室主任批准后方可参加指导。

7、实验时,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应首先讲明本次实验的有关理论知识、实验方法、操作技能等,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时实验仪器的连线及开启必须经指导教师检查许可后方可进行实验,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数据结果进行审核。

8、每项实验结束后,实验人员应在《华北电力大学实验记录册》中填写该项实验的相关数据,实验记录册由实验室保存。

9、教师和技术人员要自始至终从严要求学生。实验结束后,学生要按规定认真清理场地,教师如发现如有损坏仪器设备或私拿公物者,应当予以追究,并令其做出检查,按有关规定赔偿。

10、每学期末各实验室应将本实验室完成的实验教学任务(应开实验、已开实验、学生人数、实验时数等)、科研项目、社会服务、人员变动情况及实验室工作日志等基本信息填写《华北电力大学实验情况登记册》,以便完成“教供三表”的上报工作。具体上报时间为:每年 1 月 15 日前报本学年第一学期基本信息,7 月 15 日前报第二学期基本信息。

四、对学生的要求1、学生做实验前必须按实验指导书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经教师或实验技

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做实验。学生要严肃认真的进行实验,实事求是的做好实验记录。实验结束后要按时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严禁互相抄袭。

2、实验过程中,要听从教师和实验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准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其它仪器设备,要节约水、电、气、药品、材料等。

3、实验中要注意人身安全,爱护实验仪器设备;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并报告指导教师;如发现有损坏仪器设备或私拿公物者,当即予以追究;凡属违章操作或其它主观原因损坏者,应进行批评教育并照章赔偿。

4、实验结束后,清理好仪器设备、工具和周围环境,搞好环境卫生,经教师检查、实验工作人员验收后,离开实验室。

五、实验教学考核和成绩评定1、实验教学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环节,凡无故不上实验课者应以旷课论处,一般不予补做,成

绩以零分计,对请假未做实验的学生要另安排时间,要求补做。对缺课学时累计达到或超过本实验总学时的四分之一的,不允许参加实验的考核,要求重修。

2、单独设立的实验课程考核成绩单独记载,考核不及格的实验课,必须重修。3、未单独设课的实验考核成绩,根据实验学时在课程总学时所占比重分别按一定的比例计入

课程总成绩。实验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参加课程考核,必须重修。4、实验考核内容包括:①实验预习,②实验平时操作,③实验记录,④实验态度和表现,⑤

实验操作考核,⑥实验报告等。原则上根据上述六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学生未取得第①~⑤项成绩时,第⑥项成绩无效。

52

华北电力大学课程设计教学管理办法课程设计是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是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对学生进行的阶段

性的基础或专业技术训练,该实践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由知识向智能的初步转化;是对前期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的检验,也是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与独立工作能力的培养与检查过程。为了搞好课程设计教学工作,特制定本管理规定。一、分工职责

1、教务处负责协调工作。2、各院系部主管教学院长(主任)对本院系部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制

定本部门课程设计工作细则。3、教学秘书负责具体管理工作。4、教研室主任负责与组织对课程设计题目、指导书和对学生考核方式的审定、评分标准的制定

以及课程设计工作的组织、实施、考核和检查。二、教学要求

1、课程设计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初步的专业技能,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增强实际工程训练。

2、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步骤和方法。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协作工作能力。4、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其基本工程素质。

三、课程设计的选题1、课程设计题目应当满足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要达到课程设计的

目的。2、题目的深度、广度和难易程度适当,使学生在计划时间内经努力能够完成任务。

53

四、对指导教师的要求1、指导教师要熟悉本课程设计的理论知识,根据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要求拟订题目、课程设计任

务书,制定具体考核形式并于课程设计开始前向学生公布。做好课程设计的各项准备工作。2、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启发引导,鼓励学生提出独立见解,适

当组织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3、严格要求学生,使其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培养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严谨的

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5、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加强过程管理。教师每天到位并做具体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督

促和检查课程设计的进度和质量。6、仔细审核学生课程设计的内容,认真客观的评定成绩。

五、对学生的要求1、学生必须修完课程设计的先修课程,才有资格做课程设计。2、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和重要性,认真领会课程设计的任务,明了课程设计指导书的要求,

积极认真地做好准备工作。3、学会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学会收集、归纳相关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4、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设计任务,严禁抄袭、找人代做等,一经发现成绩记零分,按考试作弊处

理。5、课程设计报告按学校统一格式完成,要求简洁、通顺、计算正确,图纸表达内容完整、清楚、

规范。六、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成绩主要依据下列几个方面评定:

1、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及设计图纸、程序等设计成果。 2、独立工作能力及设计过程的表现。

3、回答问题的情况,鼓励采用答辩方式考查学生设计情况。4、课程设计采用五级记分制评定成绩,其中获优的学生人数一般不超过 20%。

七、课程设计成果保存课程设计文档资料由教研室按试卷保存方式及期限保存。

八、教学一览中的综合实验按此规定执行。

54

华北电力大学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开设,增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及查阅资料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特制定本办法。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界定

1、综合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开设综合性

实验的目的是对学生的实验技能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以及查阅资料的能力。综合性实验一般具有如下特点:(1)实验内容的复合性它是综合性实验的重要特征,旨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对基础课而言,实验内容

一般涉及本课程的知识综合或系列课程的知识综合,而专业课则常常涉及相关课程或多门课程的知识综合。(2)实验方法的多元性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实验方法完成同一个实验,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

同的实验原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掌握不同的实验方法。(3)实验手段的多样性综合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实验手段完成同一个实验,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手

段分析和解决问题,掌握不同的实验技能。(4)人才培养的综合性综合性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验内容、方法、手段的综合性,掌握综合的知识,培养综合考虑问

题的思维方式,运用综合的方法和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实现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从而体现出人才培养的综合性。

2、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是指结合课程教学或独立于课程教学,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

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探索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开设设计性实验时由指导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提出实验目的和要求,并给出实验室所能提供的实

验仪器设备、器件、材料等实验条件,由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提出实验的具体方案、拟定实验步骤、选定仪器设备(或器件、材料等)、独立完成操作、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实验结果等。实验的过程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创新性思维,体现科学精神。与验证性实验相比,设计性实验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设计性实验在给定实验目的和条件的前提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

验器材,制定操作程序,学生必须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探讨。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学习目的非常明确,独立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比较活跃,可调动学生探索学习的积极性。

55

(2)实验内容的探索性设计性实验的内容一般尚未为学生所系统了解,需要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去认识,打破实验

依附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恢复了实验在人们认识自然、探索科学发现过程中的本来面目,让实验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3)实验方法的多样性设计性实验是给定实验目的和条件,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

验。在实验过程中,实验目的是明确的、唯一的,但实验条件是可以选择的,是可以变化的。因此,学生往往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方法达到实验目的,从根本上改变了千人一面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设计性实验一般是在学生常规或综合性实验训练的基础上,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之后开

设的。二、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范围、学时和数量学校教学计划中的实验课程和含有实验或上机的课程,均属于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

范围。一个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项目一般为 2 或 4学时。凡有实验的课程都要创造条件开设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一门课程所开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原

则上不少于 1 项。同时,要注重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验质量。专业主干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开设比例,要求达到 100%,其他课程应达到教育部教学评估的要求,总目标要求不低于 80%。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运行和管理

1、实验教学大纲在制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验教学大纲时除了实验教学大纲一般规定的内容外,应说明其

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的特性及要求。独立设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应在实验大纲中列出各主要工作阶段的时间安排(包括课外时

间)。非独立设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大部分实验准备和实验报告应在课外完成。在计划学时内不能

完成的一部分实验准备和实验操作可在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内完成。2、实验指导书和任务书综合性实验指导书除一般内容外,应注意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比较。在实验步骤、实验结果、数据

处理及结果讨论等方面要体现综合性特点,并提出相应要求。设计性实验应有实验任务书,应规定明确的实验任务和实验条件。设计性实验可以不准备实验

指导书。如果确有必要准备实验指导书,对实验方法和步骤不宜过多提示,以便为学生的发挥和创新留下足够的空间。

3、实施(1)学生预习、准备和制定设计性实验的实验方案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给学生的发挥与创新留下了比较广阔的空间,但与此相适应,学生有许多

准备工作应在实验之前的课余时间完成。学生课前预习、准备的情况将极大地影响实验教学效果,甚至关系到实验能否顺利进行。设计性实验应适当提前向学生布置任务。学生应根据实验任务,查阅资料,进行理论分析和研

究,确定实验方案,或根据规定的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相关实验室应当为学生了解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情况创造条件。学生拟定的设计性实验的实验方案或实验步骤,应经过指导教师审查同意。指导教师在审查时

56

如有必要应会同相关学科的教师或实验室教师共同讨论其可行性和安全性,甚至由实验室组织试做。(2)实验和实验中的指导为了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不同的思路,正式实验前实验室应当尽量预备较多的设备和器件。

在学生准备实验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可与学生一起讨论或作必要的辅导。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应该避免手把手教的指导方式,多让学生自己动手。但指导教师应密切

关注学生的实验过程,对于思路太偏的学生可以适当点拨,着重引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来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多用启发式教学,不要对学生的操作干涉过多,应注重最后的实验结果及对结果的讨论。(3)实验报告指导学生写出高质量的实验报告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从实验方法的建立、

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设备的选择、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等方面写出报告。对理论上有创新或有工程实用价值的成果,指导教师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写出学术论文予以公开发表。(4)教学小结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独立设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后应以课程教学的形式进行小结,总

结实验情况并进行效果分析,说明学生的参与情况、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与积极性、实验创新点以及今后应改进之处。

指导教师应注意收集优秀的实验报告和完成的实验成果。(5)独立设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成绩综合性实验:实验准备及实验操作不低于 50%。设计性实验:实验设计(方案制订)不低于 40%;实验准备及实验操作不低于 30%。以小组或团队完成的实验,应由指导教师按工作的能力和实绩,确定每个学生的成绩。非独立设课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成绩由指导教师参照上述情况自行确定。4、实验指导教师原则上凡有实验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或实验室技术人员)均应指导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助教一般应在高级职称的教师(实验人员)的指导下指导设计性实验。

四、实施要求1、各院系应在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计划实验总学时数不变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增加综合性、设

计性实验的学时比例。2、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认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设置和认定由各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任课教师或实验

教师,依据课程的实验教学大纲,在遵循本门课程或本专业教学规范的前提下,经过充分论证,选定切实可行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设置方案。各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所申报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进行审核,报教务处核准备案。

3、各院系要完善已认定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实验大纲、实验指导书和任务书、对学生实验报告的要求等材料。

4、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验收每学期末,由各实验室负责对本学期开设课程涉及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进行验收,并做好材

料保存工作。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实施完成后向实验室提交相关原始材料,包括实验报告、实验成绩、成绩分析、实验效果、实验总结等。

57

各实验室负责组织教师、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座谈会,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效果和效益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向任课教师或指导教师反馈。

5、每学期结束前一周,各实验室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开出情况的总结报告送教务处备案。6、各院系可根据本办法制定本院系的具体实施办法,结合本院系的实际情况,明确提出鼓励

性措施。7、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已纳入教学大纲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如确需更新实验内容和目标的

必须按首次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施程序和管理方法进行。9、各院系要加强项目实施的检查、督促与管理,教务处组织检查项目执行情况。五、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华北电力大学实验室工作规程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保障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建设的发展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开展社会服务和技术开发,提高办学效益,根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本工作规程的适用范围包括:隶属学校或依托学校管理的实验室(如各种中心、基地等)。实验室是指正式建制的教学和科研实体,实验室的建立和撤销,必须按照规定经大学正式批准,各类实验室均由大学统一归口管理。

第三条 实验室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组成部分,实验室是我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实验室工作是反映学校教学、科研及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因此全校各级领导、广大师生员工必须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积极有效地保证实验室工作的顺利进行。

58

第四条 实验室工作必须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本着以教学为主的原则,保证实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并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根据需要与可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生产试验和技术开发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五条 实验室的建设,要根据学校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以及教学和科研任务的需要,从实际出发,确定目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注意队伍、装备、管理的协调发展,逐步提高仪器设备先进化水平,提高投资效益。

第二章 任务第六条 按照学校本科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定,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实验室要不断完善实

验指导书、实验教材等教学资料,准备好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安排实验指导人员,保证实验教学顺利进行。

第七条 积极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验室要及时吸收新的科学技术和教学改革的新成果,逐步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和科学实验的能力。

第八条 实验室要根据承担的科研任务,积极开展科学实验工作,努力提高实验技术水平,完善技术条件和工作环境,以保障高效率、高水平地完成科学实验任务。

第九条 实验室要向学生开放,各院系应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条件或创造必要条件,统筹规划实验室开放工作,鼓励实验室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开放;各实验室应本着改革的精神积极开展实验室开放工作。

第十条 充分发挥学术、技术优势,在保证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挖掘潜力,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技术开发,加强实验室与社会各部门的联系,开展学术、技术交流活动,增强实验室的活力。

第十一条 积极开展实验装置的研究和自制工作,并做好仪器设备的管理、维修、改进、计量及标定工作,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努力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第十二条 要建立、完善实验室建设、管理的工作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实验室要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

第三章 体制与机制第十三条 学校实验室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由一名副校长主管全校实验室工作。教

务处实践教学科是全校实验室业务管理机构,实践教学科的主要职责是:1.组织制定实验室建设规划,拟定年度实验室建设经费的预算与分配方案,审查各单位仪器

设备购置计划。2.了解实验项目开出数量、水平,努力改善实验教学条件,以提高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的质量。3.配合人事等有关部门,进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业务考核、定编和职称评定等工作。4.组织拟订全校性的实验室规章制度,会同有关部门检查有关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组织开

展全校性实验室工作总结、经验交流、表彰先进等工作;建立健全实验人员的量化考核制度。5.努力搞好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修等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

并按“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管理试行办法”检查执行情况。6.组织制订实验室的建立、调整、合并、撤销等方案和实验室建设规划,经校务委员会审批,

会同各院系(部)、实验室、教研室及有关部门实施。7.校外人员来我校实验室参观、进修、检查等,实验教学科积极配合,通知有关院系部和实验

室热情接待。第十四条 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和职务聘任制。实验室主任要选择觉悟高、具有较高业务水平、

热爱实验室工作、有实验室工作经验和管理才能的教师或技术人员担任,各级实验室正、副主任均由其相对应的主管部门正式聘任或任命。

第十五条 学校实验室实行校、院系、教研室并存的分级管理体制。院系部管理的实验室主任,由59

各院系部推荐上报,教务处和人事处审核,学校聘任。第四章 规划与建设

第十六条 实验室作为从事实验教学或科学研究、生产试验、技术开发的教学或科研实体,其设置应当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1.有稳定的学科发展方向和饱满的实验教学或科研、技术开发等任务;2.有符合实验技术工作要求的房舍、设施及环境;3.有足够数量的配套的仪器设备;4.有合格的实验室主任和一定数量的专职工作人员;5.有科学的工作规范和完善的管理制度。第十七条 学校各实验室要依据所在学科建设的要求和教学、科研以及产业发展的需要,编制各

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规划,并上报教务处。教务处负责组织有关部门依据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综合考虑各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规划以及环境、设施、仪器设备、人员结构、经费投入等综合配套因素,按照立项、论证、实施、监督、竣工、验收等项目管理程序,制订、实施实验室建设与发展规划。

第十八条 按照学校发展建设的需求,制定实验室建设的中期规划以及本年度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室的建设要纳入学校发展计划,仪器设备购置费和运行维修费要纳入学校的财务计划。

第十九条 实验室建设要讲究投资效益,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综合平衡,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有重点的搞好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原有设备的作用,增添实验室设备要认真选型、注意成组配套,尽快形成实验能力。购置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单件设备 5万元以上)时,要进行可行性论证。

第二十条 学校将集中人、财、物力,按《高等学校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办法和标准》的要求,重点投资建设基础课(含技术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实验基地、实验中心、训练中心等),使其在设置、教学、设备、环境、队伍、制度等方面,普遍达到基本条件和要求。

第二十一条 学校将制订相关政策并尽可能提供相应配套条件,积极鼓励和推进各院系部利用本专业实验室的学科优势和科技成果,采取多种方式同公司、企业、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联合,或引进外资,利用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共同建立专业实验室或中心实验室。

第五章 管理第二十二条 实验室要做好工作环境管理和劳动保护工作。要针对高温、低温、辐射、病菌、毒性、

激光、粉尘、超净等对人体有害的环境,切实加强实验室环境的监督和劳动保护工作。凡经技术安全或环境保护部门检查认定不合格的实验室,要停止使用,限期进行技术改造,落实管理工作。待重新通过检查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

第二十三条 实验室要严格遵守国务院颁发的《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有关安全保密的法规与制度,定期检查防火、防爆、防盗、防事故等方面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要经常对师生开展安全保密教育,切实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第二十四条 实验室要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关规定,不随意排放废气、废水、废物,不得污染环境。

第二十五条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材料、低值易耗品等物资的管理,按照《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高等学校材料、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高等学校物资工作的若干规定》等有关法规、规章执行。

60

华北电力大学实验室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为充分发挥实验室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规范学校实验室建设经费的管理工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一、立项范围  学校正式建制的基础课、专业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实验室需要增添、修缮仪器设备,或改善实验室条件,进行实验室环境改造等,均须立项。  二、实验室建设立项原则

1、实验室建设项目立项,应当体现科学规范工作程序,把握经费使用方向,充分发挥有限资金作用,改善实验室软硬件条件,使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2、实验室建设经费立项应符合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与各院系部的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实验教学培养目标相一致。申请和核定经费数额时既要根据实验任务的实际需要,又要考虑学校财力的现实,做到综合平衡,兼顾一般,确保重点。。

3、要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认真进行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三、实验室建设经费的管理和申报1、实验室建设经费分为三个来源:教育部修购专项拨款、学校学科建设经费、学校实验室建设

61

经费。各院系应视本部门实验室状况,制定学年度实验室建设方案。2、每年十月份各院系部向学校教务处提交下一年度的实验室建设项目计划,并填报《华北电力

大学实验室建设立项申报书》,阐述申请理由、建设思路等相关内容。  3、教务处会同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呈报的项目进行初审,提出初审意见。初审通过的项目报主管校长审查批准。  4、学校根据实验室建设发展需要和财力的可能,确定年度经费投入总额,实行项目管理,学校将批准的项目经费指标划拨到项目所在院系部,由项目所在的院系部的项目负责人安排项目建设计划与进度。

5、教务处根据本年度教育部划拨学校的修购专款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教育部向各院系部实验室投入的建设项目,报请学校批准立项,经批准的项目,各院系部应填写《中央级高等学校修购专款项目申报书》。

6、学科建设项目中投入实验室的建设项目,由学科办会同教务处负责审定与项目评议,拟定建设项目意见,报请学校批准立项,一经确定,各院系部应填写《华北电力大学学科建设项目实施计划》。

7、5万元以上的单项大型设备,须填写论证报告。四、项目实施1、实验室建设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各院系部应明确实验室建设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项目建设

  2、使用实验室建设经费购置实验仪器、设备,必须符合立项项目计划的要求及有关财务、后勤资产处的规定。   3、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教务处将不定期检查项目建设的执行情况及项目建设进度。 4、建设项目内容需要调整时,要办理经费审批手续;因故中途停建的,要及时书面报告有关部门,由主管校长同意后可以停建。

五、项目验收1、项目建设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填写出《华北电力大学实验室建设项目验收报告》,向教务处

申报验收项目建设工作。教务处会同学科办、后勤资产处、财务处等职能部门进行正式验收。 2、教务处根据建设单位验收材料准备的情况,确定项目验收日期和验收程序。建设单位要做好

验收的其他准备工作,收集整理建设项目中的仪器设备清单等建设文件。 3、建设单位应按建设项目责任书中所规定的建设进度完成建设任务,因故不能按期验收的,应

向资产处提出延期建设的书面申请。    六、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处负责解释。

62

华北电力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暂行规定

总 则

第一条 大学生学科竞赛是面向学生的群众性竞赛活动,目的在于激励学生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新世纪科技进步的要求,崇尚科学、勇于实践;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并由此推动大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第二条 为了对各类学科竞赛进行规范管理,特制定本暂行规定。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竞赛范围包括大学现有和今后推出的校级及以上各类竞赛,

如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高等数学竞赛等。

组织管理

第四条 为了加强各类竞赛的组织管理,学校成立大学生学科竞赛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担任,组员分别由教务处处长、教务处主管实践教学副处长、学生处处长、科技处处长、团委书记、二级学院院长等组成。大学生学科竞赛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63

第五条 校级以上竞赛由教务处宏观管理,教务处和学校相关专业学院共同负责,教务处统一组织和协调竞赛工作,相关学院承担和积极配合学科竞赛的各项工作。教务处工作职责。教务处负责竞赛的组织工作,其职责有:1.做好竞赛的组织宣传工作;2.负责协调与竞赛相关的校内外单位的联系;3.筹措各类竞赛所需经费;4.落实竞赛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奖励、颁奖等工作;5.组织竞赛的总结与交流;6.做好归档工作。各院系部工作职责各院系部承办的竞赛活动,应指定一位学院副院长负责学科竞赛的总体工作。学院

的具体工作职责有:1.做好组织宣传工作;2.提供竞赛必需的场地、仪器、设备,特别要为制作实物模型的参赛队提供必要的

制作设备和场地;3.组织赛前培训,提供参赛的有关信息及资料;4.组织学生报名、参赛;5.制定竞赛经费预算并上报教务处审批。第六条 新增校级以上竞赛项目,在接到竞赛通知后,须先报大学生学科竞赛领

导小组, 经批准确定相关专业学院,该学院应按照本管理办法,具体组织竞赛中的各项参赛事宜。

第七条 各院系部自主组织的校级学科竞赛,原则上由各院系部主办,主办单位直接组织学生按竞赛要求参赛。竞赛中所须经费应由各院系部提出书面申请,上报教务

64

处审批。若是新增竞赛项目,竞赛的主办单位在竞赛的前三个月需先向教务处提出竞赛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举办。

竞赛纪律

第八条 在竟赛期间,各相关部门应严格按照竞赛规程,监督参赛学生遵守竞赛纪律,并接受校外巡视员的检查工作。

第九条 竞赛的参赛对象应为在校全日制学生,以本科生为主,研究生不得参加,鼓励学生跨院组队参赛。每队可设一名指导教师(或教师组),从事赛前辅导和参赛的组织工作。但在竞赛期间必须回避参赛队员,不得进行指导或参与讨论,否则按违反纪律处理。

参赛经费

第十条 学校设立大学生学科竞赛基金。基金旨在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学科竞赛基金主要来源于学校拨款、社会资助。对于出资 10万元以上的社会资助者,可获得专项基金冠名权。基金设立管理委员会,由校大学生学科竞赛领导小组成员组成,负责本项基金的筹措、管理及使用。教务处根据每年竞赛中经费的使用情况向大学生学竞赛领导小组申报下一年度的竞赛经费预算。

第十一条 各类竞赛所须经费,应由相关院系部在报名时提出书面申请,经费的使用审批权归教务处。各项竞赛在申请经费时,应本着预算合理,使用得当,并较好地完成任务为原则。对个别预算过大时,教务处有权提交校大学生学科竞赛领导小组对其该项经费进行审议。

65

第十二条 竞赛经费使用范围:1、资料费包括抄录、誊印、复印、翻拍、录音、翻译费用,以及购买必要的图书、资料费用;2、国内调研差旅费;3、计算机机时费用;4、购置小型仪器、设备的费用(单价不超过百元);5、学术交流差旅费,指参加校外学术会议(须有会议正式邀请通知)的差旅费,或邀请校外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的差旅费和酬金。

第十三条 各类竞赛购置图书、设备,须在院系部统一登记,由负责人签字,竞赛完成后,所购图书、设备应交回院系部统一管理。

奖励

第十四条 对指导教师的指导和讲课,竞赛期间教师值班,竞赛工作相关人员的奖励,应按照 2004年学校颁布的《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修改补充规定》有关条文执行。学校对获奖的学生的奖励,具体奖励应按照学生处颁布的有关条文执行。本管理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开始实行。

66

华北电力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旨在确保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热情,培养

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实验教学改革,有效地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进一步规范实验室管理。为此,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一、实验室开放的原则1.全面开放原则实验室原则上都要对学生进行开放,并逐步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程度,最大限度地

发挥实验教学资源的优势。2.注重实效原则实验室开放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强化社会服务,

提高实验室开放的效益。3.结合实际原则实验室开放要结合实验室自身的条件,针对学生特点和需求,确定开放时间和开

放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使开放工作宽松而有序地进行。二、实验室开放的形式

1.时空的开放实验室在时间和空间上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验时间和地点。(1)全面开放:实验室面向校内外全天候开放。(2)定时开放:实验室视实际情况确定固定时间实行开放。(3)预约开放:实验者提前申请拟做实验项目和所需仪器设备及元器件,由实验

室根据人数、内容和时间安排实验设备、器材和指导教师。(4)阶段开放:实验室根据需要在某一阶段实行开放。

67

2.内容的开放开放实验的内容应根据教学任务安排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确定,包括课内选修

的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实验,课外研究性学习、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科技活动实验。提倡学生自拟实验课题,鼓励学生把实验探索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研究方向自主选择实验内容,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开展实验活动。(1)学生选择指定实验内容的开放;(2)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题目的开放;(3)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的开放;(4)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开放;(5)学生参加有关竞赛的实验(实践)训练的开放。3.方法的开放学生实验方法力戒刻板,可以自由选择和组合仪器设备,自己确定实验方法和步

骤,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选择实验方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三、实验室开放的类型

1.教学计划内实验的开放增设实验项目,将实验项目分为必做实验和选做实验,从时空上向学生开放,由

学生自由选择。2.教学计划外实验的开放实验的内容是教学计划外的,是对教学计划内实验的延续和提高。3.面向校外学生的开放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向校外学生开放。

68

4.面向社会的开放专业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要积极创造条件,面向厂矿企事业单位开放。

四、实验室开放的实施与管理1.各院系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实验室开放工作的领导,加大实验室开放

的力度,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提供保障。2.承担公共基础课实验的实验室必须成为开放实验室,向学生全天开放,学生可

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时间做不同的实验。有条件的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原则上也要建成开放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加大面向学生和社会开放的力度。

3.实验室要积极参与实验教学改革,开发更多的实验项目,开设选做实验,设计安排科技制作实验,布置一些小实验作业,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

4.将课外开放实验纳入本科生培养方案,建立科学的实验考核办法来激励学生参与开放实验,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并尽早参加科学研究。学生参加课外开放实验,经考核达到要求者可申请课外学分。

5.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利用校园网建设实验网站,公布开放实验的项目、时间和地点,供学生选择和预约。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快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创造条件实现网上预约、网上预习、网上虚拟实验等辅助实验教学和智能化管理,拓展实验室开放空间。

6.学校设立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教学计划外实验室开放工作,以项目立项的形式进行,用于学生课外开放实验所需的材料消耗费和指导教师的课时津贴。

7.加快实验室队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改革实验室人员聘用管理模式。合理设置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工作岗位,实施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和弹性工作时间制

69

度,建立开放实验的教师和技术人员工作量计算办法,充分调动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在实验教学和研究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注意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督促学生按时提交实验报告或论文等,并做好实验室开放和安全记录。

9.将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经费投入与实验室开放工作的成效相结合。学校优先支持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对未实行开放或开放效果不好的实验室将从严控制新的投入。五、附则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70

第三部分

实验项目一览

71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72

电工实验室电工实验室始建于 1984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发展到今天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集多功能于

一体的基础实验室,近年来由国家拨款和校内自筹资金,新购入大量教学设备,使实验室上了一个新台阶。实验室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1、电工部分:由网络型综合电工实验装置、电脑、模拟示波器、虚拟仪器、虚拟仪表等设备构成,

开设《电路》和《电工技术基础》的实验项目。在实验方法、实验手段上充分应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既有硬件实验,又有计算机仿真实验,如 PSPICE、EWB等软件的应用,同时实验室配备了多媒体授课系统,可满足不同专业教学的需要。电路实验实行单独授课。

2、测量部分:现有自制成套设备、常用电工电子仪表、电脑、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信号与系统实验箱、高斯计等设备,开设《电磁测量技术》、《电磁场》、《信号与系统》、《电路》、《电工学》的硬件测量与软件仿真(labview、Matlab等)及虚拟仪器实验等,学生以电气专业为主,兼有信息、电子、计算机等专业。

课程名称:电路实验(1)实验学时:10适用专业:电气、计算、通信、信息、自动、测控、电子、热能等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及

测量误差的计算 2掌握指针式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测量方法,熟悉电工仪表测量误差的计算方法。

验证

2 电位的研究,叠加定理与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2

研究直流电路的电位、电压、电流的特性,加深对叠加、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验证

3 戴维南定理及应用 2加强对戴维南定理的理解(诺顿定理选做);会用戴氏定理测量指针万用表电阻档的输出电阻。

验证4 动态电路响应的研究 2 学习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学 验证

73

会用示波器观察电信号波形,定量测出正弦信号和脉冲信号的波形参数。

5 测量交流电路等效参数 2学会用交流电压表、交流电流表和功率表测量元件的交流等效参数的方法,学会功率表的接法和使用。

验证课程名称:电路实验(2)实验学时:10适用专业:电气、计算、通信、信息、自动、测控、电子、热能等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2

学习用实验方法绘制 RLC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掌握电路品质因数(Q值)的物理意义及其测定方法。

验证

2 互感电路的观测 2

学会互感电路同名端、互感系数M以及耦合系数 k的测定方法,理解两个线圈相对位置的改变、以及用不同材料作芯时对互感的影响。

验证

3 三相电路的测量 2

掌握三相负载作星形联接、三角形联接的方法,验证这两种接法下线、相电压及线、相电流之间的关系。

验证

4 单相裂相电路的研究 2掌握单相电源转换为三相交流电源的原理,熟悉单相电源驱动 Y型接线三相异步电机的方法。

综合

﹡ RC 选频网络特性测试 2 学会用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测定文氏桥电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验证

5 二端口网络的研究 2

运用二端口网络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自行设计二端口,测量其传输参数,给出所设计的二端口的 等效电路,并设计电路以验证网络的等效性。

设计

课程名称:工程电磁场实验实验学时:4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基于 ANSYS平台的电磁

场数值仿真2 在 ANSYS平台上开发电磁场数值

仿真实验,学会边值问题的建模方法、学会用仿真软件检验电磁场分

综合

74

布特性的猜测。

2 通电线圈磁场测量 2

通过测量通电线圈周围产生的磁场及单匝线圈的感应电动势,掌握高斯计、数字万用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

验证

课程名称:电工技术基础实验实验学时:10适用专业:热动、市场营销等非电类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叠加定理的验证 2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验证

2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 2

验证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的正确性,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验证

3 R、L、C元件阻抗特性的测定 2

学习用实验方法绘制R、L、C三个元件的阻抗频率特性曲线,和RLC串联电路的阻抗角频率特性曲线。

验证

4 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2

掌握三相负载作星形联接、三角形联接的方法,验证这两种接法下线、相电压及线、相电流之间的关系。

验证

5 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 2

学习检验异步电动机绝缘情况的方法,学习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首、末端的判别方法,掌握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和反转方法。

验证

课程名称:电器测量技术实验学时:10适用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微机保护、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和测控等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变压器损耗测量和磁滞回线的观测 2

用功率表、低功率因数的功率表测量样品变压器铜损、铁损,用示波器观察样品变压器的磁滞回线。

综合

2 小值中值电阻的测量和仪表量程扩展

2 用双臂电桥测量样品变压器的直流电阻,用半流法测量磁电系表头的内阻,将磁电系表头扩展为

综合

75

电流表和电压表。3 相位差测量 1 4

利用硬件将相位差转换为电压,磁电系表头测量输出电压的平均值,该值与相位差成正比。

综合

4 相位差测量 2 2 了解虚拟仪器的基本原理,用虚拟仪器读取两信号相位差。 综合

课程名称:信号分析与处理实验学时:4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工程与管理等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无源和有源滤波器 2

了解 RC 无源和有源滤波器的种类、基本结构及其特性;分析和对比无源和有源滤波器的滤波特性;掌握扫频仪的使用方法。

验证

2 MATLAB环境下《信号与系统》仿真实验 2

信号运算;LTI系统的零状态响应特性;连续周期与非周期信号频谱;离散周期与非周期信号频谱;差分方程的解;信号抽样与恢复。

综合

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实验学时:6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工程与管理等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无源和有源滤波器 2

分析和对比无源和有源滤波器的滤波特性;掌握扫频仪的使用方法。

验证

2 信号的采样与恢复 2了解电信号的采样方法与过程以及信号恢复的方法;验证抽样定理。

验证

3 MATLAB环境下《信号与系统》仿真实验 2

信号运算;LTI系统的零状态响应特性;连续周期与非周期信号频谱;离散周期与非周期信号频谱;差分方程的解;信号抽样与恢复。

综合

76

电机实验室电机实验室隶属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工程实践中心,它面向电力系全部专业、动力系部分专业

及工商管理学院部分学科。开设的实验包括《电机学》、《控制电机》课程的相应实验。实验内容涵盖电力系统的发电、变电以及用电过程,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各种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与特性,真实了解电力系统工作过程,掌握电力系统基本工作方法和步骤。除了常规电机的实验外,电机实验室还开设部分控制电机实验项目,包括旋转变压器、步进电

机以及交流司服电机等相关实验。当前电机实验室采用的是结合现代教育特点和实验教学发展趋势成套实验装置,实验仪表采用

指针式、数字式、智能化相结合,它具有良好的保护体系,有效保障人身与设备的安全。电机实验室作为电力系的基础专业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电机学理论的条件,

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更为搞好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开发工作。

课程名称:电机学(1)实验学时:12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三相变压器空载短路 3

实验目的:通过空载和短路实验,测定三相变压器的变比和参数。实验项目:短路实验、空载实验

综合

2 变压器联结组别 3实验目的:掌握用实验方法测定三相变压器的极性。掌握用实验方法判别变压器的联接组。

综合

3 三相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 3

实验目的:用实验方法测量同步发电机在对称负载下的运行特性。由实验数据计算同步发电机在对称运行时的稳态参数。

综合

4 三相同步发电机的并联运行

3 实验目的:掌握三相同步发电机投入电网并联运行的条件与操作方法。掌握三相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

综合

77

时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调节。

课程名称:电机学(2)实验学时:4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特性 2

实验项目:测定电机的转差率、测量定子绕组的冷态电阻、判定定子绕组的首末端、空载实验、短路实验。

综合

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负载特性 2

实验目的: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负载试验的方法。实验项目:负载实验。

综合

课程名称:控制电机学实验学时:4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自整角机 2

实验项目:求取力矩式自整角机的转矩特性,即整步转矩T与失调角θ的关系T=f(θ)

演示

2 步进电机 2实验项目:单步运行状态、角位移和脉冲数的关系、空载最高连续工作频率的测定。

演示

78

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

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始建于上世纪 90年代,90年代初,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建立一个电力系统数字仿真实验室非常必要,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投资建立了该实验室。实验室承担了大量的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及多门课程设计,实验开出率达到 100%,最多同时

可以接纳 150人做实验。在我校的大力支持下,1997年研制成功了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将电力

系统分析理论和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利用了人工智能理论,是进行电力系统知识教学、培训的一种强有力手段,具有智能性、通用性、可维护性、可扩充性的特色,提供多用户、多层次、多目标的培训功能。

我院老师编写了相应的培训教材,该系统应用于电力专业及相关学科大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堂教学等教学方面,教学效果突出,很受学生欢迎。在 2001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该软件已经推广应用于十几家生产单位。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分析基础实验学时:6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各方向、电力工程与管理的本科学生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电力系统计算机潮流计

算入门 4 实验内容:结合课程教学,讲解计算机潮流计算的基本知识;学生上机简单操作。 演示

2 电力系统综合实验系统介绍 2

实验内容:讲解电力系统综合试验台的使用,结合课程教学,在综合试验台上演示复杂电力系统运行方式试验。

演示

课程名称: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实验学时:10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序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79

号 型1 直流电路仿真分析 2

应用PSpice仿真分析直流电路。掌握该软件直流工作点的仿真方法及其在直流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设计

2 动态电路仿真分析 2应用PSpice仿真分析动态电路,也用到一阶二阶电路的物理过程、时间常数、动态电路的初始值确定等知识。

设计

3 正弦稳态电路分析 2应用 PSpice仿真分析正弦稳态电路、也用到相量法的概念、正弦稳态电路有功、无功、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

设计

4 互感、三相电路分析 2应用PSpice仿真分析互感和三相电路、也用到互感的同名端的概念、耦合系数的计算、对称三相电源的特点等知识。

设计

5 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的分析 2

应用PSpice仿真分析含有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也用到运算放大器的参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特性等知识。

设计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负荷预测实验学时:8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各方向、工商管理的大学三年级本科学生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负荷数据预处理 2

实验内容:数据的处理方法多样,学生可根据给定的数据的特点自行选取处理方法。

设计

2 编程实现预测模型 4实验内容:预测模型的编程实现,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计算机能力利用Matlab或其他设计语言实现。

设计

3 预测精度分析及改进 2

实验内容:需要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对预测精度进行分析,找出影响预测精度的可能因素,改进模型和(或)参数。

设计

80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综合实验A 实验学时:2周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各方向(高压方向除外)、电力工程与管理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

实验 两天 手动准同期合闸;半自动准同期合闸;全自动准同期合闸; 综合

2 单机—无穷大系统稳态运行方式实验 两天

单回路稳态对称运行试验;双回路对称运行与单回路对称运行比较试验;单回路稳态非全相运行试验

综合

3 电力系统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实验 两天

无调节励磁时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的测定;手动调节励磁时,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的测定自动调节励磁时,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的测定

综合

4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实验 两天 短路对暂态稳定的影响;提高暂态稳定的措施 综合

5 复杂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实验 两天 网络结构变化对系统潮流的影响;

投、切负荷对系统潮流的影响 综合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综合实验B 实验学时:1周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高压方向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

实验 两天 手动准同期合闸;半自动准同期合闸;全自动准同期合闸; 综合

2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实验 两天 短路对暂态稳定的影响;提高暂态稳定的措施 综合

3 复杂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实验 1天 网络结构变化对系统潮流的影响;

投、切负荷对系统潮流的影响 综合

81

课程名称:新能源发电技术实验学时:2适用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风力发电供电的无源网络系统仿真研究 2

应用PSCAD/EMTDC电力系统仿真分析软件建立风力发电机组等效模型,建立风电直接驱动AC-DC-AC换流模式的仿真模型,建立逆变器SPWM的控制模型,建立无源网络负荷模型。进行基于PSCAD建模的仿真研究。

综合

课程名称:发电厂与变电站仿真实习实验学时:16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工程与管理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电网/变电站仿真系统和

正常运行监视 4熟悉电网/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的操作。了解电气主接线的接线方式、结构、运行方式。

综合

2 电气设备的巡视 4

通过仿真操作,了解各设备的正常与非正常状态、操作规程、注意事项;了解变电站正常巡视与事故巡视内容。

综合

3 电气倒闸操作 4能根据调度命令,编写具体的变电站倒闸操作票,并在仿真系统上按操作票执行操作。

综合

4 电力系统故障及其恢复处理 4

通过模拟故障,了解故障发生后在计算机监控系统、保护装置上出现的报警信息,装置跳闸报告的内容,及故障后值班人员进行检查、汇报和恢复处理操作。

综合

82

高电压专业教学实验室高电压教学实验室现有面积 300平方米,共承担《高电压技术》、《高电压绝缘》、《高电压试验技

术》等课程的 16 项实验。每年接待本科生实验人数 1400余人次。

课程名称:高电压绝缘实验学时:4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高压方向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极间障对气隙击穿

电压的影响 2测量工频电压作用下有无极间障、极间障处于四种不同位置时针板间隙的击穿电压并总结规律。

综合

2 沿面放电实验 1 观察套管结构沿面放电现象的发展过程并作出理论解释。掌握沿面闪络机理。 验证

3 绝缘子电压分布规律测量 1

分别测量良好瓷质悬式绝缘子串、含有零值的绝缘子串,良好合成绝缘子、高压端有缺陷的合成绝缘子的电场分布曲线。

验证

课程名称:高电压技术 实验学时:8

83

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冲击高压放电试验 2了解冲击电压发生器的结构和操作方法、用球隙、分压器、高压示波器测量冲击电压的方法。 验证

2 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和泄漏电流测量实验 2 用兆欧表测量试品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测量高压直流下试品泄漏电流和吸收比。 综合

3 电气设备绝缘介质损耗测量 2

用正接法测定电压互感器高压绕组对低压绕组、铁芯和外壳以及套管绝缘的介质损耗。

验证

4 液体电介质击穿实验 2

测量不同变压器油的工频耐受电压值,观察“小桥”击穿现象。测量放置极间障后变压器油的工频耐受电压,观察有无极间障击穿电压的变化。

验证

课程名称:高电压试验技术实验学时:6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高压方向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交流高电压的测量 2

利用电容分压器、高压静电电压表、测量线圈和工频试验变压器低压侧电压表同时测量工频高压。作出工频试验变压器的空载、负载特性曲线。

综合

2 工频试验变压器短路阻抗的测定 2

主要实验目的:掌握交流高压试验变压器的运行特性,能正确使用该设备。

验证

3 冲击电压发生器效率的测量 2

计算出波头、波尾电阻值,根据冲击电压发生器参数计算冲击电压发生器的效率。测量冲击电压发生器的输出电压并算出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实测效率。

验证

课程名称:高电压综合实验实验学时:2周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高压方向

84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的高频、甚高频和超声波检测

3天 各种方法所用传感器的使用;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的检测。 综合

2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局部放电的高频、甚高频检测

3天各种方法所用传感器的使用;电力电缆中间接头和终端局部放电的检测。

综合

3 GIS局部放电的特高频检测 2天

GIS局部放电的特高频检测基本原理简介;特高频传感器的使用;GIS局部放电的检测。

综合

4 发电机定子绝缘局部放电的窄带、高频检测 2天

发电机定子绝缘局部放电的窄带、高频检测基本原理简介;各种方法所用传感器的使用;发电机定子绝缘局部放电的检测。

综合

微机保护实验室微机保护实验室始建于1993年,是以本科教学为主、并可提供相关科研条件的专业实验室。本实

验室主要承担《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综合实验》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以及相应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标。课程名称:电力系统微机保护实验实验学时:2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微机保护实验 2

熟悉继电保护测试仪的使用方法,数字式线路保护装置人-机对话的使用,硬件构成,基本调试。微机保护装置定值系统的构成及管理方法,微机保护装置的距离保护、零序电流保护动作特性,模拟短路故障试验的方法。

综合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实验学时:4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85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电磁式继电器基本测试与三段式电流保护实验 2

电流、时间及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实验调整方法,阶段式电流保护配置、配合的概念以及对继电保护的四项基求。

验证

2 距离保护实验 2

LZ-21 型方向阻抗继电器动作阻抗整定;最大灵敏角和动作阻抗特性测试 ;相间距离保护原理接线;三段式距离保护的整组测试。

综合

课程名称:微机保护原理实验学时:2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继电保护与自动远动技术方向)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微机线路保护实验 2

熟悉数字式线路保护装置硬件基本构成;熟悉微机保护装置定值管理;熟悉微机保护装置模拟短路故障试验的方法;观察微机距离保护的动作情况。

综合

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学时:8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以及相关各专业本科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电力电子器件特性实验 2

通过对电力电子器件的性能测试,进一步了解器件的特性和电力电子器件的驱动电路

验证

2 整流电路实验 2通过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理解输出波形

验证

3 直流斩波电路实验 2 通过对直流斩波电路各个波形的观察,掌握电路的工作原理。 验证

4 SPWM逆变电路实验 2

将逆变电路工作原理和SPWM控制原理相综合,进行SPWM逆变电路实验,掌握逆变电路工作原理和SPWM控制原理,了解其控制特点

验证

86

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实验学时:6适用专业:电力电子技术专业方向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整流与有源逆变电路实验 3

通过三相桥式全控电路实验,掌握电路工作在整流和逆变状态特点和工作原理,了解电力电子在直流输电中应用的基本方式。

验证

2 直流脉宽调速实验 3通过脉宽调制实现直流电机的闭环控制,掌握直流脉宽调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其在直流电机调速中的应用。

验证

电子实验教学基地电子实验教学基地是本校专业基础实验室之一,该实验室能开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数字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电子电路计算机仿真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开放实验等共 40余项。同时还为电子、信息、通信等专业提供嵌入式系统、DSP、VHDL语言、单片机、微机接口等课程的实验环境。本实验室 1997年 1 月通过校内初评,1997年 10 月通过校第二次评估,1997年 11 月 6 日

通过北京市教委组织的专家组的评估,全部达到评估标准 39 条的要求,得到专家组的好评和肯定。电子实验教学基地充分发挥资源,不断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形成以引导与开放相结合,

计算机虚拟实验与实物实验相结合的教学特点。同时,实验室还建立了以综合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为特色的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出版了“十五”规划教材。本教材修订后,已申报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为了给大学生营造自主学习、大胆创新的环境,吸引、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实验室建立了大学生电子设计实践中心和电子实习基地,为培养优秀人才创造条件。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实验A(1)实验学时:30适用专业:电气、测控、电子、信息、通信、电管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常用电子仪器使用练 2 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 验证

87

习 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 2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等的测试方法。

验证

3 射极跟随器 2 掌握射极跟随器的特性及测试方法、进一步学习放大器各项参数测试方法 验证

4 差动放大电路 2加深对差动放大器性能及特点的理解、学习差动放大器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验证

5 两级负反馈放大电路 2 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各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验证

6 集成运放基本运算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2

掌握使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反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同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反相输入求和运算电路、减法运算电路的方法。

设计

7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的设计 2

学习用集成运放构成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的方法。掌握波形发生器的调整和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设计

8二极管 V-I 特性曲线( Multisim 软 件 练习)

2

学习 Multisim 2001 软件的使用方法;如何使用Multisim 2001中的后处理程序对输出波形进行必要的数学处理。

验证

9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2学会使用Multisim分析单级放大电路各种性能指标的一般步骤,学习如何使用Multisim的后处理程序。

验证

10 场效应管共源电路 2学习测试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各种性能 指 标 的 方 法 。 进 一 步 熟 悉 用Multisim分析放大电路的方法。

设计

11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2 学习克服输出中交越失真的方法,及求最大输出电压范围的方法。 验证

12 差动放大电路 2进一步掌握小信号传递函数值分析方法和DC扫描分析方法求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

设计

13 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器电路 2

学习用集成运放构成方波、三角波发生器和锯齿波发生器的方法。学习波形发生器的调整和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设计

14 RC振荡电路的设计与瞬态分析 2

掌握 RC振荡电路的设计方法;运用Multisim程序观察输出波形由小到大的起振和稳定到某一幅度的全过程;学会用虚拟仪器计算振荡频率。

设计

15 有源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2 熟悉用运放、电阻和电容设计带通滤波 设计

88

器的方法,并选择分析功能对电路进行必要的分析。掌握有源滤波器幅频和相频特性的测试方法。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实验A(2)实验学分:20适用专业:电气、测控、电子、信息、通信、电管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译码器、编码器和数据

选择器 2 了解译码器、编码器和数据选择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验证

2 中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 2掌握用中规模集成(MSI)器件设计逻辑电路的一般方法。掌握异或门、译码器和数据选择器的逻辑功能及其使用。

设计

3 集成触发器 2掌握基本RS、JK、D和 T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掌握集成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验证

4 集成异步计数器 2 学习用 CT74LS290改接成 8421码十进制计数器和其它任意进制计数器。 设计

5用 555 定时器组成多谐振荡器和单稳态触发器

2学会用 555设计一个多谐振荡器和单稳态触发器的方法。 设计

6 TTL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变换 2 熟悉用标准与非门实现逻辑变换的方

法。掌握门电路逻辑变换的测试方法。 设计7 血型关系检测电路的设

计 2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和测试方法。学习选择和使用集成逻辑器件。 设计

8 计数、译码和显示电路 2

学习Multisim中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虚拟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习Multisim中指示灯、有译码的七段显示器等显示器件的使用方法。

验证

9 脉冲边沿检测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2

掌握一种检测脉冲第一个边沿跳变方向的方法。掌握多谐振荡器的设计方法。

设计

10 交通控制器的设计 2熟悉基本 RS 触发器的功能。掌握用 D触发器设计交通控制器的方法。学会用Multisim对设计电路进行测试的方法。

设计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实验B(1)实验学分:20适用专业:自动化

89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常用电子仪器使用练习 2

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验证

2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 2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验证

3 两级负反馈放大电路 2

加深理解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和负反馈对放大器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各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验证

4 集成运放基本运算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2

掌握使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反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同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反相输入求和运算电路、减法运算电路的方法。

设计

5 方波 -三角波发生器的设计 2

学习用集成运放构成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的方法。掌握波形发生器的调整和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设计

6 二 极 管 V-I 特 性 曲 线(Multisim软件练习) 2 学会使用Multisim中直流扫描分析

方法来验证二极管的V-I特性曲线。 验证

7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2学会使用Multisim分析单级放大电路各种性能指标的一般步骤 ,进一步学习如何使用Multisim的后处理程序。

验证

8 差动放大电路 2

进一步掌握小信号传递函数值分析方法和DC扫描分析方法求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加深对差动放大器性能及特点的理解。学会自主设计满足一定性能指标的差动放大器。

设计

9 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器电路 2

学习用集成运放构成方波、三角波发生器和锯齿波发生器的方法。学习波形发生器的调整和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设计

10 有源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2

熟悉用运放、电阻和电容设计带通滤波器的方法,掌握有源滤波器幅频和相频特性的测试方法。掌握改变中心频率的方法。

设计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B实验学时: 14

90

适用专业:热动专业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常用电子仪器使用练习 2

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验证

2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 2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验证

3 集成运放基本运算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2

掌握使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反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同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反相输入求和运算电路、减法运算电路的方法。

设计

4 TTL 门电路的逻辑变换 2熟悉用标准与非门实现逻辑变换的方法。进一步掌握门电路逻辑变换的测试方法。

设计

5 集成触发器 2掌握基本RS、JK、D和 T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掌握集成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验证

6 集成异步计数器 2学习用 CT74LS290改接成 8421码十进制计数器和其它任意进制计数器。观察异步计数器的工作过程。

设计

7用 555 定时器组成多谐振荡器和单稳态触发器

2掌握 555定时器的典型应用。学会用555设计一个多谐振荡器和单稳态触发器的方法。

设计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实验B(2)实验学时:10适用专业:自动化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译码器、编码器和数据

选择器 2 了解译码器、编码器和数据选择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验证

2 中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 2 掌握用中规模集成(MSI)器件设计逻辑电路的一般方法。 设计

3 集成触发器 2掌握集成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熟悉触发器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

验证

4 集成异步计数器 2 学习用 CT74LS290改接成 8421码十进制计数器和其它任意进制计数器。 设计

5用 555 定时器组成多谐振荡器和单稳态触发器

2掌握 555定时器的典型应用。学会用555设计一个多谐振荡器和单稳态触发器的方法。

设计

91

通信实验室通信实验室始建于1983年;通信实验室包括数字传输实验室、通信网络实验室和光纤通信实验

室三个实验室。数字传输实验室主要承担通信、电子技术和电子信息三个专业基础课实验,面向本科生开放。

实验室现有主要仪器设备包括通信原理实验装置及其相应配套仪器设备和电力线载波实验仪器设备。通信网络实验室开设的实验主要包括:网络拓扑、实验设备及简单操作; 局域网仿真

(LANE); 1483桥接/1483路由;SDH155传输设备的特点及系统组成;EP-net系统的通信解决方案;SDH155和EP-net的网管参数设置;SDH和PCM常用接口测试;CDMA/DS扩频码特性实验;CDMA/DS频谱变换实验;CDMA/DS地址码捕获实验;CDMA/DS地址码跟踪实验 ;CDMA/DS多址通信实验;卷积编码实验。

光纤通信实验室服务的课程主要包括:光纤通信原理、光纤传输系统工程设计、通信网络管理工程设计、开放实验、毕业设计、生产实习以及毕业实习等课程。开设的课内实验主要包括:5B6B码型变换实验 ;光信号发送和接收实验;光纤通信无源光器件连接实验;光纤通信链路在线光信号监测实验;光纤通信网络同步系统综合实验。

92

课程名称:数字通信原理 实验学时: 8学时适用专业:通信工程本科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集成化 PCM 编/译码系统 2

了解语音信号 PCM 编译码的工作原理及实现过程。验证 PCM 编译码原理。了解语音信号数字化技术的主要指标,学习并掌握相应的测试方法。

验证

2 (15,6)循环码编/译码系统 2

了解生成多项式 g(x)、译码器之间的关系,码距与纠、检错能力之间的关系

设计

3 E1帧成形及其传输实验 2

了解帧的概念和基本特性、了解帧的结构、帧组成过程、熟悉帧信号的观测方法、熟悉接收端帧的同步过程和扫描状态

综合

4 E1帧同步提取系统实验 2 了解帧同步的机理、熟悉帧同步的性能、熟悉帧失步对数据业务的影响 综合

课程名称:通信系统原理 实验学时: 10学时适用专业:通信工程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 PAM)抽样原理与

脉冲调幅 2 验证并理解抽样定理,掌握对频谱混迭现象的分析方法。 设计

2 ( HDB3)码型变 换实验 2

通过测试电路,熟悉并掌握分析电路的一般规律与方法,学会分析电路工作原理,画出关键部位的工作波形。

验证

3 ( FSK)移频键控实验 2

掌握 FSK调制原理及其实现方法、掌握 FSK 解调原理及其实现方法、掌握位同步的作用及其提取方法。

验证

93

4 ( PSK)移相键控实验 2

掌握载波锁相环路技术指标(同步带、捕捉带)的测试方法学习 2psK系统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验证

5 集成化增量编/译码系统 2

学习集成电路压控振荡器在系统中的应用,设计增量编译码实验方案。 设计

课程名称:CDMA技术实验学时: 4学时适用专业:通信工程本科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CDMA/DS 扩频码特性

实验 2根据设定条件,设计常用扩频地址码的实验测试方案,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

设计

2 CDMA/DS 频谱变 换实验 2 根据设定条件,设计扩频信号频谱测

量方法,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 设计

课程名称:光纤通信 实验学时: 8适用专业:通信工程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5B6B码型变换实验 2

熟悉 5B6B码的编码规则以及编译码系统的特性,观测编码和译码波形,测试 5B6B码检测功能

设计

2 无源光器件连接实验 4熟悉常用的光纤通信无源器件的各种特性,学习常用无源器件的连接方式以及测试方法

设计

3 光纤通信链路在线光信号监测实验 2 掌握在线光功率的检测方法 综合

课程名称:软件无线电实验学时: 12适用专业:通信与电子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以 DSP、A/D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 4

通过 DSP 编程对模拟信号进行数据采集。改变采样频率观察对采集精度的影响。改变 A/D位数观察对采集精度的影响。4根据结果分析软件无线电对数据采集的要求。

验证

94

2 FPGA 在软件无线电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4

观察 FPGA与DSP器件的配套应用方法。观察并记录在使用 FPGA和不使用的条件下,信号处理方式能够达到的运算速度

演示

3 自适应算法在软件无线电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4

给出指标,在 MATLAB 环境仿真LMS自适应滤波器。通过 DSP系统编程来实现 LMS自适应滤波器,并观察各项指标是否达到自适应滤波的目的。

设计

课程名称:电力线载波通信实验学时: 4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气工程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高频调幅 2

通过对高频调制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的学习,了解单边带调制的工作原理。

设计

2 二/四线变换 2

通过对二/四线变换模块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实现收信与发信支路相互隔离,从而防止收后重发和自发自收的工作原理。

设计

课程名称:数字微波通信实验学时:4适用专业:通信与电子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微波路由设计 4

熟悉数字微波通信系统的整体结构。了解地形状况对微波传输的影响。初步掌握微波天线高度设计的方法。

设计课程名称:多媒体通信技术实验学时: 6适用专业:通信工程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TCP 协议网络编程实

验 2 熟悉基于 TCP协议的网络程序设计,编程实现网络通信 设计

2 UDP协议网络编程实验 2 熟悉基于 UDP协议的网络程序设计,

编程实现网络通信 设计3 多播协议网络编程实 2 熟悉基于多播协议的网络程序设计, 设计

95

验 编程实现网络通信

电子信息专业实验室电子信息科学是一个涉及知识面很宽的学科,与此相适应电子信息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也定位

在培养具有电子信息科学技术方面综合实验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上。实验室始终注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造就具有宽厚专业基础知识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电子信息专业实验室现目前实验室可提供 16门课内实验、3门综合实验,每年接纳本专业的学

生人数 150人。

96

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实验学时: 8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晶闸管的简易测试及导

通关断条件的研究 2 鉴别晶闸管好坏、晶闸管的导通条件实验、晶闸管关断条件实验 验证

2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的研究 2

对单相可控整流电路在电阻负载及电阻电感负载时的工作情况作全面分析,了解续流二极管的作用。

验证

3 斩波电路的研究 2 熟悉升压斩波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基本斩波电路的工作状态。 验证

4 逆变电路原理分析 2 熟悉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 掌握基本逆变电路的工作状态及波形。 验证

课程名称:VHDL设计表示与综合实验学时: 12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单输出组合逻辑函数的立方体的吸收、并、相交运算编程

2

通过编程深刻理解立方体的吸收、并、相交运算,完成单输出组合逻辑函数的吸收、并、相交的立方体运算的 C语言编程。

设计

2单输出组合逻辑函数的立方体的星积、锐积运算编程

2通过编程深刻理解立方体的星积、锐积运算,完成单输出组合逻辑函数的星积、锐积的立方体运算的 C语言编程。

设计

3 单输出组合函数质立方体运算上机练习 2

通过编程深刻理解质立方体集合的求法,完成单输出组合逻辑函数质立方体集合计算的编程。

设计

4 单输出组合函数自动综合算法上机练习 6

深刻理解选拔法的运算过程,完成单输出组合逻辑函数的自动综合算法之选拔法的 C语言编程实现。

设计

课程名称:可编程逻辑器件原理与应用实验学时: 12适用专业:电类各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用 ModelSim SE PLUS 5.7完成一位二进制全加器的 testbench 的设计

2完成一位二进制全加器的 testbench的设计,并用ModelSim SE PLUS 5.7软件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设计

97

2用 Quartus II 5.0 完成CD4532B 优先 编码器的设计

2 学习 Quartus II 5.0软件的使用,完成CD4532B优先编码器的设计。 设计

3 学习 Synplify Pro 7.6软件的使用 2 学习 Synplify Pro 7.6软件的使用。 设计

4 在革新实验箱上完成数字锁的设计 6

进一步熟悉 Quartus II 5.0 软件的使用,完成数字锁的设计,编写 VHDL模型,并用革新的实验箱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设计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A实验学时: 24适用专业:信息、电子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DEBUG软件的使用 4

掌握 8086/8088寻址方式;掌握数据传送、算术逻辑运算等指令的基本操作。

验证

2 代码转换 2掌握计算机常用代码的软件转换技术,掌握简单循环程序的编程方法。

设计

3 两个多位十进制数相加 2 熟悉在 PC机上建立、汇编、连接和运行汇编语言程序的过程。 设计

4 I/O 地址译码电路的设计 4

掌握 I/O地址译码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编写 I/O地址译码电路的驱动程序。

设计

5 简单并行接口设计 4掌握简单并行输出和并行输入接口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编写并行输入/输出接口的驱动程序。

设计

6 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3)的应用 4

掌握 8253 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学会编写 8253的初始化程序。

设计

7 可编程并行接口 8255的设计 4

掌握 8255方式 0和方式 1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编程方法。学会编写 8255的初始化程序。

设计

课程名称:可编程控制器及应用实验学时: 8适用专业:电子类专业本、专科生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指令练习 2 掌握 FPWIN-GR 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 验证

98

和基本指令的功能,验证定时器等基本指令的功能

2 电机控制 2用 PLC 控制电动机正反转和 Y/Δ 启动,自行设计 PLC梯形图来实现电机控制

设计

3 多种液体自动混合控制 2 用 PLC构成多种液体自动混合控制系统,自行设计 PLC梯形图来实现多种液体自动混合控制

设计

4 交通信号灯控制 2 用 PLC构成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自行设计 PLC梯形图来实现交通信号灯控制

设计

课程名称:电子电路CAA&CAD实验学时: 24适用专业:电子类专业本、专科生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利用 MATLAB 建立并求解电路方程 4

利用改进节点电压法分析建立电路分析方程。编制并运行MATLAB分析、计算文件,记录计算结果。

设计

2 常用电子元件测试电路仿真 4

设计二极管、BJT共射及 FET伏安特性测试电路;利用 OrCAD对电路进行仿真实验。

设计

3 基本放大电路分析 2设计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计算、选择相关元件参数。利用 OrCAD作电路仿真,调整、确定直流偏置元件参数。

设计

4 负反馈放大电路分析与调试 4

设计一个负反馈放大电路,计算、选择相关元件参数。利用 OrCAD作电路仿真,调整、确定直流偏置元件参数。

设计

5 振荡电路分析与调试 4参考教材设计 RC振荡电路,计算、选择相关元件参数。利用 OrCAD作电路仿真,调整、确定直流偏置元件参数。

设计

6 电子电路综合分析 6

利用运放(uA741)设计一个有源带通滤波器,要求中心频率为 50Hz、窄带。利用 OrCAD 作电路仿真,及优化设计。学习OrCAD Layout,并针对设计电 路 的 设 置 元 件 封 装 形 式(Footprint)、定义板框、布置元件、自动布线、生成布线的报表。

设计

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电路

99

实验学时: 16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4

掌握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幅频特性分析方法;比较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与单调谐回路放大器

验证

2 幅度调制器 4掌握用集成模拟乘法器实现全载波调幅和抑止载波双边带调幅的方法;掌握调幅系数测量与计算的方法。

验证

3 调幅波信号的解调 4

掌握包络检波器的主要质量指标,检波效率及各种波形失真的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克服的方法;了解检波器电压传输系数 Kd的意义及测量方法。

验证

4 调频波解调 4

掌握集成电路频率解调器的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熟悉相位鉴频器及其特性曲线的测试方法;观察移相网络参数变化对鉴频特性的影响。

验证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学时: 16适用专业:通信、电子、计算机应用和自动控制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二进制数到 bcd

码的转换2

单片机开发系统的使用、简单单片机指令的使用、程序开发流程 验证

2 片外 Ram到片外Ram的数据复制 2 掌握片外 Ram的读取操作、循环

控制 验证

3 简单 I/O扩展 2单片机 I/O扩展的方法、扩展 I/O地址的分配、外部 I/O数据的读写程序开发流程

验证

4 定时器中断实验 2 定时器的使用方法、中断的方式和用法 设计

5 交通灯控制实验 2

交通灯控制的规律、查表语句的应用、循环控制操作、8255A 可编程I/O 接口芯片的使用

设计

6 中断优先级的交通灯控制实验 2

交通灯控制的规律、查表语句的应用、循环控制操作、中断服务程序的原理和程序控制

设计7 数码管驱动实验 2 数码管驱动编码、定时器的秒控 验证

100

制、8255A 可编程 I/O 接口芯片的使用

8 电子音乐实验 2 电子音乐发生原理、电子音乐的节奏时序控制 设计

课程名称:多媒体应用基础 实验学时:10适用专业:通信、电子、计算机应用和自动控制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音频处理 2 使用声音处理软件制作MP3 设计2 图像处理 2 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特效处

理 设计3 视频处理 2 捕获视频图像并对捕获的视频文件进

行编辑处理 验证4 动画制作 2 学会使用 Flash 动画制作软件制作帧

动画 设计5 网页制作 2 制作一个包含多媒体内容的网页 综合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实验学时: 8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技术、自动化等电气信息类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熟悉 MATLAB 环境 2

完成数组的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用MATLAB实现要求的序列,绘出样本。求出并绘制给定因果系统的幅频和相频响应。4计算给定两序列的离散卷积。

验证

2 FFT及其应用 2观察给定序列的时域和幅频特性;观察给定信号的频谱。按要求应用 FFT 编程实现两个序列的线性卷积。

演示

3 IIR滤波器的设计 2

按给定设计指标设计一 Chebyshev高通滤波器。分别用脉冲响应不变法及双线性变换法设计一 Butterworth数字低通滤波器。利用双线性变换法分别设计 满 足 指 标 的 Butterworth型、Chebyshev型和椭圆型数字低通滤波器,利用双线性 变 换法设计一Butterworth型数字带通滤波器。

设计

4 FIR 滤波器的设计 2 用 Hanning窗设计一线性相位带通滤波器。分别改用矩形窗和 Blackman窗,设计 1中的带通滤波器。用 Kaiser

设计

101

窗设计一专用线性相位滤波器。用频率采样法设计(3)中的滤波器。用雷米兹(Remez)交替算法设计 3中的滤波器。

课程名称:DSP技术及应用 实验学时: 16适用专业:通信、电子、计算机应用和自动控制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基础实验 2 熟悉 CCS 开发环境;2.了解 TDB-

C54X plus DSP 实验箱的硬件环境 验证2 汇编寻址方式 2 掌握 C54X plus 汇编寻址方式 验证3 汇编的数据访问 2 掌握 C54X plus 存储区数据访问的方法 设计4 汇编的算术逻辑运算 2 熟悉汇编语言的逻辑和算术运算 设计5 汇编的循环与分支 2 掌握 C54X plus 汇编程序的循环与分支

结构 设计

6 LCD 菜单实验 2了解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熟悉实验箱的人机接口;掌握函数调用的参数传递;掌握DSP I/O 寻址方式。

演示

7 快 速 傅 立 叶 变 换(FFT) 4

熟悉 FFT 的算法原理和 FFT 子程序的应用;学习用 FFT 对连续信号和时域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的方法,可以再LCD上显示频谱图

验证

课程名称:嵌入式系统实验学时:8适用专业:电子类各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基本嵌入式应用程序的开发 2

熟悉基于 uCOS-Ⅱ扩展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启动和应用程序的结构。在操作系统的基础上,编写一段程序,在屏幕上显示 Hello world等文本。

验证

2 ARM的串口实验 2掌握 ARM的串行口工作原理,学习编程实现 ARM的UART通信,掌握CPU利用串口通讯的方法。

验证

3 绘图的API函数 2学习使用嵌入式系统绘图的 API函数,理解绘图设备上下文在多任务操作系统中的使用。

验证

4 A/D 接口实验 2

学习 A/D转换原理,了解实现 A/D系统对于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要求。阅读MAX504 芯片文档,掌握其使用方法,显示信号的输出。

综合

102

课程名称: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学时: 8适用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各类传感器特性实验 2

了解光敏晶体管、光遮断器的特性了解磁感测组件的特性了解磁弹簧、极限、振动开关的

验证

2 旋转角度传感器特性实验 2 利用电位计检知角度。使学生了解电位

计的特性。 验证3 近接传感器特性实验 2 了解近接开关的特性、利用电磁式近接

开关检知金属物体 验证

4 光敏电阻 CDS特性实验 2 了解光敏电阻 CDS 的特性。利用 CDS

的特性,应用在一般的光控电路中。 验证

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学时: 8学时适用专业:通信、电子、计算机应用和自动控制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BMP 图像文件读取和

写入操作 2 熟悉和掌握 BMP 文件格式、读取一幅BMP灰度图像、将图像进行垂直翻转操作、将结果写入新的BMP 文件

设计

2 图像灰度直方图计算 2 计算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各种统计特性,均值和方差等。 设计

3 图像平滑 2 均值滤波去除图像噪声、中值滤波去除图像噪声、比较上述两种方法处理结果 设计

4 图像边缘提取 2 Robert算子检测边缘、Sobel算子检测边缘、比较上述两种处理结果 设计

课程名称:语音信号处理 实验学时: 8适用专业:通信、电子、计算机应用和自动控制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语音信号时域分析 2 计算短时能量、平均过零率 设计

103

2 语音信号频域分析 2 求语音信号的频谱系数和语谱图 设计3 语音信号倒谱分析 2 计算基音 验证4 语音识别 2 HMM语音识别模型 演示

电子科学实验室电子科学专业实验室成立于 2003年,经过近年来建设,实验室现拥有包括 SOC实验开发系

统、半导体器件/半导体集成电路实验系统和光电子实验开发系统在内多套实验设备,具备了承担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任务的条件。

主要面向电子科学专业开设多门课程实验,包括:可编程逻辑器件结构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光电子技术、半导体器件、半导体集成电路;承担本专业的绝大部分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任务,包括各类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实验室还承担了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有关专业的部分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任务。课程名称:半导体集成电路 实验学时:10适用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有源负载共射放大电路 2

分析计算有源负载共射放大电路的基本特性;讨论有源负载共射放大电路的主要特点。

设计

2 CMOS差动放大电路 2 分析计算 CMOS差动放大电路的基本特性。

设计

3 CMOS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2 分析计算 CMOS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

主要性能指标及其特点。设计

4 非理想对称差动放大电路 2 分析计算非理想对称差动放大电路的

主要性能。设计

5 TTL与非门电路 2 分析计算 TTL与非门电路的主要性能。 设计

课程名称: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实验学时:16适用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5 选 2)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常用软件的使用

(课外学时) 2 学习并熟练掌握可编程逻辑器件件开发平台的使用方法。 验证

2带日历电子时钟专用芯片的设计 8 以可编程逻辑器件为硬件载体,设计

并制作“带日历电子时钟专用芯片”。 设计

3等精度数字频率计专用芯片的设计 8

以可编程逻辑器件为硬件载体,设计并制作“等精度数字频率计专用芯片”。 设计

104

4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专用芯片的设计 8

以可编程逻辑器件为硬件载体,设计并制作“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专用芯片”。 设计

5VGA 彩条信号显示控制器专用芯片的设计 8

以可编程逻辑器件为硬件载体,设计并制作“VGA彩条信号显示控制器专用芯片”。 设计

6 DDS 信号发生器专用芯片的设计 8 以可编程逻辑器件为硬件载体,设计

并制作“DDS信号发生器专用芯片”。 设计

课程名称:可编程逻辑器件原理与应用 实验学时:12适用专业: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7段数码管显示译码

和扫描电路的设计 2 设计 7段数码管显示译码和扫描电路 综合设计2 含异步清 0和同步时

钟使能的加法计数器的设计

2 设计一个含异步清 0和同步时钟使能的十进制加法计数器,并仿真验证。 综合设计

3 数控分频器的设计 2使用VHDL设计一个 8位带预置数的2进制计数器(或数控分频器),并仿真验证。

综合设计

4 交通信号灯控制器的设计 2 设计一个交通信号灯控制器 综合设计

5 A/D转换控制电路的设计 2 使用 VHDL 语言,采用状态机方

式,设计一个A/D转换控制器。 综合设计

6 4×4键盘扫描和显示电路的设计 2

使用 VHDL语言,设计 4×4键盘编码电路、按键去抖电路、显示译码电路。

综合设计

课程名称:半导体器件实验学时:8适用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二极管特性测试

和应用 2学习二极管的特性测试方法;熟悉二极管的开关作用。熟练掌握电子电路仿真分析和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设计

2 双极型晶体管特性测试和应用 2

学习晶体三极管输入特性和输出特性曲线的测试方法;掌握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指标的测试方法。

设计

3场效应管特性测试和应用 2

学习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和输出特性曲线的测试方法;掌握场效应管放大

设计

105

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指标的测试方法。

4晶闸管特性测试和应用 2

学习和掌握晶闸管的工作特性及其测试方法。掌握晶闸管的应用方法。学习元器件模型库的建立方法。

设计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学时:20适用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定时器 Timer A/B 实验 2

掌握预置数单元 P_TimerA/B_Data和定时控制单元 P_ TimerA/B_Ctrl的设置方法;熟悉定时器 Timer A/B 的编程方法。

设计

2 系统时钟实验 2掌握系统时钟单元 P_SystemClock的设置方法;熟悉系统时钟和 CPU时钟频率的编程方法。

设计

3 FIQ中断实验 2掌 握 中 断 控 制 单 元 P_INT_Ctrl, P_INT_Clear的设置方法;熟悉中断的编程方法。

设计

4 键唤醒实验 2了解 SPCE061 睡眠和唤醒的结构原理;熟悉 SPCE061睡眠和唤醒的编程方法。 设计

5 A/D转换实验 2 掌握 P_ADC、P_ADC_CTRL 单元的设置方法。 设计

6 双通道 D/A实验 2 掌 握 P_DAC2 、 P_DAC1 、 P_DAC_CTRL 单元的设置方法。 设计

7 片内 2K SRAM和 32K闪存读写实验 2 熟悉 SPCE061 2K SRAM 和 32K 闪存

的读写编程方法。 设计8 简易复读机的设计与实

现 2 以凌阳单片机简易 61板为主体,设计并制作一台简易复读机。 综合

9 语音电子钟的设计与实现 4 以凌阳单片机实验箱为主体,设计并

制作一台带日历的电子钟。 综合

课程名称:光电子技术实验学时:10适用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7 选 5)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LD/LED 的 P-I-V 特性

曲线测试 2 测试在 LD/LED的功率-电流(P-I)和电压-电流(V-I)特性曲线,测试

验证

106

LD温度特性。

2电光调制

2了解铌酸锂电光调制器的结构和工作

原理,组装电光调制实验装置,调节最佳工作状态,观察实验现象。

综合

3光电倍增管特性参数的测试 2

对光电倍增管的暗电流、阳极光照灵敏度、阴极光照灵敏度、总放大倍数等参数进行定量的测试。

验证

4光电二极管光电特性测试 2

了解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光电二极管的光照度特性及其测试方法。

验证

5光电二极管伏安特性测试 2

加深对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的理解,理解光电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并掌握其测试方法。

验证

6 光电池光电特性测试 2了解光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基本使用方法,掌握光电池的光电特性及其测试方法。

验证

7 光电池伏安特性测试 2加深对光电池的工作原理的理解,理解光电池的伏安特性并掌握其测试方法。

验证

107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08

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室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室为教学实验室,主要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实验教学和毕业设

计,以及全校学生选修的材料力学课和工程力学课的实验教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室设有样品制备室、光学显微分析室,热处理室和力学实验室,拥有磨光机,抛光机,试样侵蚀台,电化学抛光用稳流源,光学金相显微镜,箱式电阻炉,管式电阻炉,膨胀仪,相变仪,万能材料实验机和冲击实验机以及可视化教学系统等实验设备。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室可为学生开出“材料力学”,“工程力学”,“光学显微分析”,“材

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金属热处理”,“金属材料学”,“电子陶瓷材料”和“材料物理性能”等课程的实验。

课程名称:工程化学实验学时:16适用对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简介及

注意事项 2熟悉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规格、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验证

2 化学反应摩尔焓变的测定 3掌握强酸强碱反应中和热的测定原理及方法;用外推法校正温度的改变值;准确浓度溶液的配置方法。

验证

3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常数及活化能的测定 3

掌握化学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活化能的计算方法;理解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验证

4 醋酸电离常数的测定及缓冲溶液的性质

3 掌握酸碱的滴定操作和 pH计的使用;掌握弱酸解离度和解离常数的

验证

109

测定原理和方法。5 氧化还原反应和原电池 5

设计一个原电池并测定原电池电动势和电极电势,探讨反应介质酸度和浓度等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设计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 实验学时:8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粘度测量 4 掌握奥氏粘度计的使用方法,理解

相对粘度测量的基本原理。 验证

2 乙酸乙脂皂化反应速度实验 4

掌握二级反应的基本特征、电导仪的使用方法;掌握试剂的配置方法。

验证

课程名称:材料处理与表征实验学分:2 周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碳素钢的热处理操作 4

普通热处理的操作方法; 正火,淬火和回火处理工艺;热处理试样的硬度测定。

验证

2 碳素钢热处理组织观察 4 碳素钢各种显微组织观察;分析组织的特征及其对钢的性能的影响 验证

3 合金钢组织观察 4观察和分析高速钢、不锈钢经的显微组织观察;分析合金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关系及其应用。

验证

4 铸铁组织观察 4

分析灰铸铁、球墨铸铁和可锻铸铁的石墨类型及基体组织的形貌特征;分析热处理工艺对铸铁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验证

5 有色金属及合金组织观察 4

观察和分析常用的铝合金、铜合金及轴承合金的显微组织;分析常用材料的成分、组织和性能的特点以及主要应用。

验证

6 高碳钢的氧化脱碳现象及其预防 8

认识钢在加热时的氧化脱碳现象及氧化脱碳所带来的危害设计防高碳钢氧化、脱碳的实验,验证其效果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表征。

设计

7 钢的形变与再结晶 8 金属经冷塑性变形后,变形度对硬度和显微组织的影响规律;塑性变

综合

110

形机制-位错滑移和孪生;临界变形度

8 电站锅炉及汽轮机材料的选择 8

电站热力设备用材选择; 电站热力设备零部件的制造工艺和热处理工艺;电站热力设备用材的发展趋势;选材料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验证

课程名称:材料性能综合实习实验学分:2 周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金属材料的冲击实验 4

用冲击实验机测定不同回火处理的实验钢的冲击功,确定实验钢的回火脆性温度;用硬度计测定不同回火处理的实验钢的硬度。

验证

2 金属的弹性常数测定 4 金属的弹性模量的测定金属的泊松比的测定 验证

3电阻应变片的粘贴和不同桥路连接实验 8

贴片工艺及粘贴质量检查;组桥接线及防潮处理;单臂、双臂及四臂电桥的组桥方法;测定应变数据及数据处理

综合

4利用双电桥及电位差计法测定材料电阻 4

用双电桥法测定钢的电阻率;用电位差计测定钢的电阻率;用电阻分析法研究固溶体的分解过程

验证

5 利用磁特性测量仪测定材料的磁滞回线 4

直流磁特性测量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测量硬磁材料磁滞回线;测量各种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分析材料的磁特性

验证

6 材料导热系数的实验测定 4导热系数测定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测定非金属材料的导热系数;分析影响测量准确度的因数

验证

111

7 利用磁天平测量材料的磁化率 4

磁天平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物质磁化率的测量;分析影响物质磁化率的因素

验证

8 用高阻计测定材料的绝缘电阻和介质损耗 4

无机材料的绝缘电阻的测定;无机材料的介质损耗的测定;分析无机材料存在介质损耗的原因

验证

9 用扭矩法测定镍的居里点 4扭矩法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及用途;镍的居里点的测定;归纳实验仪器的设计思路

验证

课程名称:材料测试分析实验学时:1 周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的原理及形貌观察 4

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的构造、原理;用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样品进行形貌观察及成份分析的方法;断口分析。

验证

2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构造、原理;透射电子显微镜的明场相,暗场相和选区衍射花样;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

演示

3X射线衍射法进行物相分析 4

X射线衍射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样品测试的操作程序;物相分析 验证

4用直接对比法测定淬火钢中残余奥氏体含量 4

影响衍射线强度的各种因素和相对累积强度的计算方法;钢中残留奥氏体含量的测定。

验证

5 热重分析 4 热重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用热重法进行物相合成。 验证

6利用 X射线衍射仪确定物质的相组成 8

X射线衍射法分析物质相组成的实验试验参数确定;用X射线衍射仪对未知物质进行测定;物相分析。

综合

112

热能与动力工程实验室锅炉实验室主要面向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专业的学生开放。开设有煤的工业

分析实验、煤的发热量测定实验、直流炉工作原理实验、过热器流量分配实验、锅炉自然循环实验。通过煤的工业分析和发热量测定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巩固并加

深有关理论知识,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汽轮机实验室主要面向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等专业学生。开设的实验项目有叶

片自振频率测试实验和汽轮机转子振动特性分析实验。主要设备有多功能转子振动实验台、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叶片频率测试实验台、示波器、激振器等。水泵实验室主要面向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等专业的学生,开设离心泵综合实验。风机实验室主要面向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专业的学生。开

设离心风机性能实验、轴流风机性能实验。

课程名称:锅炉原理实验学时:8适用专业:热能动力工程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煤的工业分析实验 2 测定动力煤样的水分、灰分、挥发 综合

113

分、固定碳含量。2 煤的发热量测定实验 2 测定动力煤样的低位发热量。 综合3 自然循环锅内过程实验 2 在热态实验台上测量不同热负荷下

的水循环速度。 验证

4 过热器流量偏差实验 2在冷态实验台上模拟过热器平行并列管在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下流量分配的不均匀性。

验证

5 直流锅炉锅内过程实验 2 在热态实验台上模拟垂直排管型直流锅炉的运行特性。 验证

课程名称:汽轮机原理实验学时:8

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汽轮机及辅助设备模型参观 2

掌握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设备、系统及生产过程;掌握汽轮机本体结构及其相关辅助设备。

演示

2 叶片自振频率测试实验 2

掌握利用自振法和共振法测定叶片频率和识别振型的基本方法;掌握单个叶片的振动特性;掌握传感器测试技术。

综合

3 汽轮机转子振动特性分析 2

掌握汽轮机转子临界转速、启停特性和典型振动故障(不平衡,碰磨和油膜振荡)等相关知识;掌握传感器测试、信号分析和振动的特征图形分析技术。

综合

4 DEH功能演示实验 2 掌握电站汽轮机DEH控制系统的组成部件和汽轮机冲转过程中转速控制方法和升负荷过程中的负荷控制

演示

114

方法。

课程名称:泵与风机 实验学时:4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核能与动力工程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离心风机性能实验 1

掌握离心风机起动、停止步骤和运行中测取有关数据时的操作方法;掌握离心风机性能曲线的绘制方法。

验证

2轴流风机性能实验 1

掌握轴流风机起动、停止步骤和运行中测取有关数据时的操作方法;掌握轴流风机性能曲线的绘制方法。

验证

3 离心式综合实验 2

掌握离心泵性能曲线的绘制方法;了解泵串、并联运行的原理、特性;绘制两台离心泵串联、并联运行性能曲线。

综合

热工基础实验室工程热力学实验室面向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等专业的学生。

开设气体定压比热容实验、二氧化碳 p-v-t关系测定实验、喷管特性实验。传热学实验室面向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等专业的学生。可开

设非稳态(准稳态)法测量材料导热性能实验。通过导热实验了解准稳态法测量绝热材料导热系数、比热容的基本原理和构思;熟悉快速测量

绝热材料导热系数和比热的方法;掌握热电偶的使用及其补偿方法以及热流的测试方法。流体力学实验室面向热能与动力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核工程与核技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等

专业的学生。实验设备可以完成:能量方程实验、雷诺实验、文丘里实验、局部阻力损失实验、沿程水头损失

实验、毕托管测速实验、阀门局部阻力系数测定实验、孔扳流量计实验。

课程名称:工程流体力学A

115

实验学时:6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雷诺实验 1

掌握临界雷诺数的测量分析方法,掌握应用无量纲参数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

验证

2 能量方程实验 1 掌握测量水头线与总水头线的方法。 验证

3 管路综合实验 4

掌握管道沿程阻力系数量测技术和应用气一水压差计及电测仪测量压差的方法;掌握三点法、四点法量测局部阻力系数的技能。

综合

课程名称:工程热力学实验学时:6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气体定压比热容实验 2

掌握温度、压力、热量、流量等参数的测量方法,培养操作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

综合

2 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测定 2

掌握活塞式压力计、恒温器等部分热工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培养实践能力及数据处理能力。

综合

3 喷管特性实验 2掌握气流在喷管中流速、流量、压力的变化规律,加深临界状态参数、背压、出口压力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综合

课程名称:传热学实验学时:6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核科学与核工程等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非稳态(准稳态)法测量

材料导热性能实验 2熟悉快速测量绝热材料导热系数和比热的方法;掌握热电耦的使用及其补偿方法以及热流的测试方法。

验证

2 强迫对流单管外放热系数测定实验 2

掌握用威尔逊方法整理实验数据,求得管外放热系数的无因次关联式的方法。

综合

3 热管换热器实验 2 掌握热管换热器换热量 Q和传热系数K的计算方法。 综合

116

水利水电工程实验室水力学实验室主要面向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学生,承担水力学实验教学任务。水力学实验室主

要有水面曲线演示仪、明渠闸堰实验水槽、水击综合演示仪、达西定律实验仪、水电比拟实验仪等实验设备。水力学实验是水力学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实验教学,观察水流流态,掌握水位、流速、流量、压强等水力要素的测量技能,掌握水流的静止和运动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水力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建筑材料实验室隶属水利水电工程系,面向我校全体师生。主要承担水利水电工程、工程管理等

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实验教学,并为全校教师和研究生提供建筑材料方面的科学研究平台。  工程测量实验室目前承担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和水文水资源专业工程测量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

在工程测量实验中,学生是真正的实验操作主体。他们通过设计型实验真正感受到讨论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步骤、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仪器、团队合作等自主实验带来的快乐。通过工程测量实验达到了激

117

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爱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目的。

课程名称:建筑材料实验学时: 8适用专业:工程管理专业、水电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2 掌握水泥标准稠度的用水量的测定

方法。 验证2 水泥强度试验 2 掌握水泥胶砂强度的测定方法。 验证3 混凝土拌和物试验 2

掌握混凝土拌和物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掌握混凝土拌和物性质的检测方法。

验证

4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2 掌握混凝土强度的测试方法;了解测试仪器设备。 验证

课程名称:工程测量学实验学时:14适用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水文水资源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水准仪的使用及室

外测量 2认识水准仪并学会简单测量高程,实验的内容测量四组高程数据,并分析误差

验证

2 闭合路径水准测量 2 掌握利用水准仪器进行闭合路径水准测量的方法。 设计

3 用电子经纬仪测水平角和竖直角 2 掌握电子经纬仪进行水平角和竖

直角测量的方法。 验证4 水平距离测量 2 掌握钢尺测量距离的方法。 验证

5采用导线测量法完成平面控制测量 2

掌握采用导线测量法进行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 设计

6 前方交绘测量实验 2 掌握角度前方测绘测量方法。 设计7 误差分析及计算 2 掌握误差分析方法,了解误差分

布规律。 设计

课程名称:土力学实验学时:6适用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工程管理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118

型1 塑限和液限试验 1 掌握光电式液塑限联合测定仪的

使用方法。 验证

2 颗粒分析试验、渗透试验 1掌握土颗粒的筛分过程;掌握常水头、变水头渗透仪测定土的渗透系数的方法。

验证

3 土的压缩(固结)试验 2

掌握环刀法测定土体的密度的方法;掌握百分表和固结仪的使用方法;掌握土体压缩性指标的计算方法。

设计

4 土的抗剪强度试验 1

掌握应变控制式直剪仪的使用方法,验证库仑强度理论;了解三轴剪切仪的试验原理和操作步骤;掌握土体强度指标的计算方法。

验证

5 土的击实试验 1 了解土的固结过程;了解土的击实特性。 演示

课程名称:水力学 实验学时:16适用对象: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管流局部阻力实验 1

掌握测定管道局部水头损失系数的方法;掌握使用测压管测量压强和用体积法测流量的实验技能。

验证

2 动量方程实验验证 2 验证恒定总流的动量方程;掌握使用体积法测流量的实验技能。 验证

3 能量方程的验证 2理解能量方程的物理意义,掌握使用测压管、总压管测水头的实验技能及绘制水头线的方法。

验证

4 文丘里管流量系数测定 2掌握使用比压计测压差和体积法测流量的实验技能;掌握使用文丘里流量计测定流量系数的方法。

验证

5 非均匀流水面曲线实验 2加深对非均匀渐变流水面曲线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与水面线计算方法的理解。

演示

6 实用剖面堰与宽顶堰溢流实验 2

掌握非淹没宽顶堰和实用剖面堰的流速系数值和流量系数值的测定方法。

综合7 管道水击实验 1 掌握水击波传播速度的计算方法和

水击引起的压强增量的测量方法;演示

119

了解调压室消减水击压强的作用。8 达西定律验证实验 2 测定渗过砂体的渗流量与水头损失

的关系,验证渗流的达西定律。 验证

9 渗流水电比拟实验 2掌握使用水电比拟法测量建筑物基础渗流区的等势线的方法,确定渗透流量,渗透流速和浮托力。

验证

课程名称:水工建筑物实验学时:6适用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重力坝 2 掌握重力坝模型的制作方法。 设计2 拱坝 2 掌握拱坝模型的制作方法。 设计3 水闸 2 掌握水闸模型的制作方法。 设计

课程名称:水电站建筑物实验学时:4适用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本科生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水轮发电机组参观 1

了解各种型号水轮机各主要部件的名称、构造、作用以及它们的相对位置。

演示

2 水电站的水击实验 1

加深对水电站过渡过程中水锤压力、机组转速、导叶启闭时间(及规律)等物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和理解。

综合

3 调压室非恒定流实验 2加深对调压室的作用、各种工况水位波动过程的物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和物理实质的理解。

验证课程名称:地基与基础实验学时: 8适用专业:工程管理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密度和含水量试验 2

利用环刀法测定土的湿密度,利用烘干法测定土的含水量,了解土的疏密和干湿状态,了解土的含水情况。

验证

2 液塑限试验 2 测定粘性土的界限含水率,作为划分土体类别的依据;学会光电式液

验证

120

塑限联合测定仪的使用;判断土体的物理状态。

3 抗剪强度试验 2使用应变控制式直剪仪;测定土体强度指标;分析土体强度指标的影响因素;验证库仑强度理论。

验证

4 土的击实试验 2用标准的击实方法,测定图的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从而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优含水率。

演示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A 实验学时:6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机械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等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机构测绘 2 初步掌握正确绘制一般平面机构运

动简图的方法和技能 验证2 齿轮范成 2 了解用范成法加工渐开线齿轮齿廓

的原理 综合3 减速器拆装 2 熟悉减速器的基本构造,了解各组

件的结构与功用 综合

课程名称:工程力学A、工程力学A(1)、材料力学 实验学时:4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热能与动力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核技术和核工程、风能

与动力工程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韧性材料和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2

熟悉万能材料试验机的使用方法;掌握低碳钢和铸铁的拉伸、压缩性能曲线、强度指标和塑性指标的测定方法。

综合

2 梁的弯曲正应力测定 2掌握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掌握矩形截面梁在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规律的测量方法。

验证课程名称:机械工程材料 实验学时: 6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生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金相试件制备 2

初步掌握研磨机、抛光机的使用方法和技能,掌握金相试件制备的基本工艺

综合

2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 2初步掌握金相显微镜基本原理及观察铁碳合金平衡组织的方法和技能,加深对铁碳平衡组织的认识

综合

121

3 碳钢热处理实验 2 初步掌握加热炉等钢热处理设备的操作及一般热处理工艺 综合

课程名称:液压传动 实验学时: 4适用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本科生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常用液压元件的性能测试 2 初步掌握液压泵、溢流阀等常用液

压元件的测试方法和技能 综合2 液压传动基本回路实验 2 初步掌握液压传动基本回路组成及

基本原理 综合

课程名称:建筑环境学 实验学时:2适用对象: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本科生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室内空气品质测量实验 2

熟悉操作各种现场测试仪测量室内空气温度、风速、甲醛浓度等的方法;掌握室内污染物采样测点布置的方法。

设计

课程名称:制冷技术实验学时:2

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制冷压缩机性能实验 2熟悉压缩式制冷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制冷压缩机性能测试方法,分析影响制冷压缩机性能的主要因素。

综合

课程名称:暖通空调 实验学时:4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核工程与技术等专业的本科生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空气处理过程实验 2

掌握空气处理机的运行机理,熟悉空气的加热、除湿、冷却效果测试方法,掌握空气性能热计算方法。

综合

2 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实验 2 掌握集中式空调系统空气运行 综合122

机理,熟悉风机盘管、空气处理器性能测试方法,掌握系统热平衡计算方法。

课程名称:风力发电原理实验学时:4适用专业:风能与动力工程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并网实验 2 学习风力发电机并网原理 演示2 机组运行实验 2 了解风力发电机运行过程中主

要参数的变化关系 演示

123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广告学实验室广告学实验室下设三个子实验室:广告图文设计实验室、广告印前实验室、广告摄影实验室。主

要授课内容:电脑图文设计、网络广告、影视制作、实用美术与广告设计、广告摄影等,每年授课学生人数达到 120人。课程名称:电脑图文设计(1) 实验学时: 24适用专业:广告学专业三年级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PHOTOSHOP 软件 操作实验与“九宫图”版式设计课题

13

掌握 Photoshop软件的操作与应用技巧,设定“九宫图”版式设计课题,整合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并通过 Photoshop软件进行操作。

设计

2 广告招贴设计课题训练 11运用版式设计、广告设计等平面设计训练课题的知识,通过Photoshop软件进行广告设计整 设计

124

合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课程名称:电脑图文设计(2)实验学时: 24适用专业:广告学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ILLUSTARTROR 软件 操作实验与视觉信息设计课题

13

设定视觉信息设计课题,整合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并ILLUSTARTROR软件进行操作,并进行后期输出。

设计

2 平面设计综合课题 11

设定平面设计课题,整合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并综合运用PHOTOSHOP和 ILLUSTARTROR软件进行实际操作,并进行后期输出

设计

课程名称:广告策划与创意实验学时: 24适用专业:广告学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品牌广告整体策划 24

广告创意思维方法运用、广告市场调查、广告战略分析、广告诉求重点策略、广告诉求方式策略、广告媒体策略、公关、促销策略与实施计划、广告预算。

设计

课程名称:电视广告设计与制作实验学时: 16适用专业:广告学专业

序号 试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摄像机综合使用训练 8

使学生掌握摄像机(DV机)的综合使用方法,以及各种景别、轴线、摄法的技巧与注意事项。

设计

2 综合剪辑训练 8

根据已经创作完成的分镜头本,在剪辑电脑上进行素材导入、初步对编、加入特技、音视频细剪、声画对位剪辑、制作字幕、最终生成等音画综合剪辑训练。

设计

课程名称:工艺美术设计与制作125

实验学时:24适用专业:广告学专业

序号 试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剪纸图样练习 8

教师讲解传统民间剪纸的风格和种类, 学生设计剪纸图样,并完成自己的剪纸作品。

设计

2 中国缂丝制作 12教师讲解缂丝的历史及种类,带领学生参观展览, 学生动手完成自己的缂丝作品,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设计

3 立粉画制作 4 教师讲解立粉画的材料和技法,并且亲自示范,学生课后练习。 设计

                   课程名称:广告媒体研究实验学时:10适用专业:广告学专业

序号 试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广告媒体投放计划 2 广告在各种媒体的投放计划 设计2 广告媒体投放组合 2 广告媒体组合的运用。 设计3 广告媒体选择效果分析 2 分析广告的媒体选择、组合、发布策

略 设计4 广告媒体研究 4 研究现今几大主要的媒体。 设计

课程名称:广告效果研究与方法实验学时:10适用专业:广告学专业

序号 试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广告提案双方角色扮演训练 6

将一个教学班分为 6 组进行分组训练,小组间进行“提案方”、“客户”双方角色扮演训练,提交提案文本文件。另外其他同学亦有提问权。

设计

2 焦点小组访谈法调研“电影置入式广告利弊”问题 4

针对“电影置入式广告利弊”问题,进行焦点小组访谈法调研,有效控制调研全过程,并提交最终调研报告。

设计

课程名称:美术基础126

实验学时: 64适用专业:广告学专业

序号 试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石膏几何体写生 24

学生按照素描程序:起稿—定稿—深入—整理完成,完成球体、方锥体、圆柱体写生练习;多个几何体组合练习;耳、鼻、眼、口的石膏写生;人像石膏切面像、头骨写生。

设计

2 人像素描 28 掌握人像写生技巧。学生互相作模特儿进行写生。

设计

3 速写 12认识速写与素描的异同,把握速写的要领。学会用速写搜集创作素材。风景、物品及人像速写

设计

课程名称:广告影像表现实验学时:8适用专业:广告学专业

序号 试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质感表现实验 4

通过采用高像素、低像素对比、不同光线角度对比、不同光线性质对比,总结质感表现的方法

设计

2 慢门和多次曝光实验 4 用慢门或多次曝光表现创意要求。慢门实验和多次曝光实验。 设计

课程名称:广告摄影(1)实验学时: 20适用专业:广告学专业

序号 试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照相机及镜头特性实验 4

通过调整不同画质、不同色温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用不同焦距镜头、不同距离、不同光圈拍摄验证各镜头的特点,准确表达主题.

设计

2 正确曝光和准确曝光实验 4

在室内用不同感光度、光圈、速度组合,进行欠、过、准确曝光,在计算机上观察结果分析,掌握测光技巧。

设计

3 布光实验 4 几种典型用光的技巧,主、辅、轮、背。单灯、双灯、三灯、多灯的

设计

127

布光效果对比。掌握室内布光技巧。

4 室外人像摄影实验 4室外一人、双人、多人,使用反光板、不用反光板、用灯补光的效果,掌握室外摄影的用光方法。

设计

5 室内时装摄影实验 4 采用不同用光的方法技巧,拍摄时装作品。 设计

课程名称:广告摄影(2)/实验学时:10适用专业:广告学专业

序号 试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技术相机的操作实验 2

熟练掌握技术相机的操作技巧。进行平移、摇摆、仰俯精确控制景深。

设计

2 吸光体和半吸光体拍摄实验 2 拍摄毛、呢、麻、布料、铸铁等实现

布光合理准确表达创意要求。 设计3 反光体和半反光体拍摄实

验 2 拍摄不锈钢器具,实现布光合理准确表达创意要求。 设计

4 透明体和半透明体的拍摄实验 2 拍摄酒杯、酒瓶,实现布光合理

准确表达创意要求。 设计

5 广告摸特的拍摄实验 2男、女穿不同面料、色彩用不同布光方法实现布光合理准确表达创意要求。 设计

课程名称:立体构成实验学时:24适用专业:广告学专业

序号 试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用不同材料表现同一形体 4

学生了解材料的种类和性格,寻找常见的材料,根据自己所选择的材料进行技法和材料表现练习

设计

2 线材立体构成 4

进行线材的实验,学生动手完成实验,教师提出问 题和修改意见,学生进一步修改设计,完善作品

设计

3 面材立体构成 4学生回忆生活中有那些材料是面材,并根据不同的制作技法制作出面材同时进行组合练习

设计

128

4 块材立体构成 4了解块材的特点,分析它与线材、面材的不同,进行制作块材练习

设计

5 综合立体构成 8

通过前期的实验练习,基本掌握了立体构成的材料和制作技法,通过前期的设计制作完成立体构成综合实验

设计

课程名称:色彩构成实验学时: 28适用专业:广告学专业

序号 试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色彩采集归纳练习 4

学生前期收集资料图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片进行此次练习,把自然色彩转化为人工色彩。 设计

2色彩的对比练习(明度、色相、纯度的练习)

8学生动手完成实验,教师提出问题和修改意见,做出分析和指导,学生进一步修改设计,完善作品

设计

3 色彩与音乐的练习 8教师播放 4首不同风格的音乐。学生边听音乐边运用色彩进行表达,整理完成色彩构图,课下完成成品

设计

4 九宫格配色练习 8了解色彩的色调,分清中调、低调、高调,通过对色调的把握,更好的经营自己的色彩构图。

设计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 实验学时: 21

适用专业: 广告学专业序号 试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平面构成 21

训练学生对形象的概括能力和构图能力。实验内容:重复构成、特异构成、渐变构成、矛盾空间、肌理构成心情构成。

设计

129

课程名称:实用美术与广告设计(1)实验学时: 20适用专业:广告学专业

序号 试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故事板设计 10

实践影视广告创意全过程:电视广告故事板的选题、创意——修改确定——故事板分镜头脚本设计——绘制完成故事板——电视广告提案。

设计

2 包装设计 10

实践包装设计全过程:设计创意——包装模版设计——包装平面展开图设计制作——包装模型制作——产品包装的广告表现。

设计

课程名称:实用美术与广告设计(2) 实验学时:36

适用专业:广告学专业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图形设计 8主要内容:图形图案设计基本元素与训练、深入图形创意草图,加强形态感。 设计

2 书籍装帧设计 17通过对书籍形态/结构/志章/版式等多方面的理解及设计,培养学生对书籍设计能力的把握。

设计

3 展示广告设计 11主要内容:展示实践设计/材料等考察/分析、提出概念/创意设想、深入完成设计

设计

课程名称:摄影后期制作实验学时: 2适用专业:广告学专业

序号 试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胶卷冲洗、照片制作实

验 2 掌握黑白胶卷的冲洗、黑白照片制作技巧。冲胶卷、洗黑白照片。 设计

课程名称:书法130

实验学时:13适用专业:广告学专业

序号 试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字体设计 13

在理解汉字结构与传统书法的特点后,独立进行字体设计,根据不同内容完成相适应的字体设计。

设计

办公自动化实验室办公自动化实验室成立于 1998年,主要授课对象为:行政管理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法学

专业本科学生。主要授课内容:办公自动化、办公软件应用,以及办公自动化课程设计,每年授课学生人数达 800人。

131

课程名称:办公软件应用实验学时: 28适用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管理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员工工资表生成系统设计 3

掌 握 函 数 if 、 sum 、 index 和vlookup的使用和功能;学会在公式中使用绝对地址和相对地址;学会条件格式的设置

综合

2 人事档案管理与统计 3

掌 握 常 用 函 数 :TEXT,MID,LEFT,LEN、DATE、DATEDIF、TODAY等的使用和功能;使用数组公式进行求和;学会在公式中使用绝对地址和相对地址

综合

3 产品销售数据分析 3

掌握并使用数据序列有效性快速输入数据、查找函数在表中找到需要的值、数组公式、偏移函数OFFSET的使用;查找函数 indirect的使用。

综合

4 制作万年历 3

掌 握 偏 移 函 数OFFSET、data、month、datedif weekday now等的使用;掌握控件按钮的使用技巧和显示图片。

综合

5 学生成绩统计 3

掌握 rank、Average、countif函数的 使 用 ; 掌 握 Max 、large、min、small统计最大和最小的几个数;掌握使用数组公式进行条件计数和条件求和;掌握组合框控件的使用

综合

6 求解方程式 2 掌握图表的使用;掌握单变量求解的使用;掌握规划求解的使用 综合

7 投资贷款敏感分析 3

掌握单变量模拟运算表和双变量模拟运算表的操作;掌握在模拟运算表的基础上进行敏感性分析的方法;掌握PMT函数和 PV函数的使用

综合

8 辅助投资风险分析 3

掌握 if函数的使用;掌握设置单元格有效数据范围的操作;掌握 NPV函数的使用;掌握在工作表中进行方案管理

综合

132

9 创建信息对话框 4

掌握信息对话框(Msgbox)和输入对话框( inputbox)的使用;2.掌握窗体控件的使用:标签、文本框、选项按钮、命令按钮;掌握控制窗体的显示;掌握为按钮编制代码的方法

综合

10 保险费用计算 4

掌握 vba数组的使用;掌握 vba内置函数的使用;掌握窗体控件的使用:多页控件、框架与多组选项按钮、组合框、列表框的使用;掌握为窗体及其控件添加控制代码的方法。

综合

11 钟表的制作 4掌握图表的制作;掌握 ontime函数的使用;掌握为窗体及其控件添加控制代码的方法 综合

课程名称:办公自动化实验学时: 28适用专业:行政管理专业、公共管理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windwos 操作 2

掌握资源管理器的启动、了解资源管理器的窗口组成;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浏览设置及管理方法;掌握文件管理方法;掌握桌面设置方法

验证

2 文档的录入及修改 2

掌握文档的基本编辑方法,包括分段和连段,文本的移动、复制和删除等;掌握文件的建立、打开与保存方法。

验证

3 格式设置 2

掌握字符格式的设置方法;掌握段落格式的设置方法;掌握格式刷的使用方法;掌握应用查找和替换修改文本的方法

验证

4 文档的修饰 2掌握分栏的方法;掌握首字下沉的设置方法;掌握项目符号的设置方法;掌握编号的设置方法

验证

5 文档页面设置 2掌握分页与分节的方法;掌握页眉和页脚的设置方法;解页面设置的方法;学会使用预览和打印的操作

验证6 word 表格与计算 2 学会建立和修改表格;掌握调整行 验证

133

高和列宽;表格自动套用格式的方法;了解表格和文字的转换方法;掌握表格的排序;掌握表格中函数和公式的使用

7 图形与数学公式 2 掌握图形和数学公式的输入、编辑和修改的方法 验证

8 excel 表格的建立 2

掌握 EXCEL工作表的建立、保存以及设置密码的方法;掌握自定义序列的方法;掌握表格转置的方法;掌握设置数据有效性的方法。

9excel 表格的计算与修饰 2

掌握 EXCEL中公式的建立和修改方法;掌握基本函数的功能;学会在公式中使用绝对地址和相对地址;掌握单元格格式的设置方法。

验证

10 图表的使用 2 掌握图表的建立方法;掌握图表的修改方法;学会对图表进行修饰 验证

11EXCEL2000 的数据管理 2

掌握数据列表的排序、自动筛选;掌握数据列表的分类汇总;学会数据透视表的操作;掌握数据列表的分类汇总;掌握数据列表的高级筛选。

验证

12 模拟运算、方案 1 掌握利用模拟运算表进行问题分析;掌握方案管理器。 验证

13 单变量求解 1 掌握单变量求解的方法 验证14 双模拟运算表 1 掌握双变量的模拟运算表 验证

15 页面设置 1 掌握页面设置中各项的设置方法, 验证16 Powerponit 的基本操

作 2 掌握 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能制作电子演示文稿 验证

17 Office综合应用 4

掌握格式化文档的方法;掌握题注、脚注和尾注的使用方法;目录的自动生成的方法;了解域的应用;数据的使用和图表的制作使用。

综合

18 数据库的设计 8数据库的建立和筛选;数据库的关系和查询;数据库的窗体设计;数据库的报表设计

综合

134

工商管理学院

管理工程实验室管理工程实验室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借助模拟、仿真手段和虚拟环境,应用广泛的信息资源和

135

软件资源进行经济管理和工程管理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开展了企业运营流程模拟、市场营销模拟、ERP 原理及应用、物流管理模拟、信息系统、电力负荷预测、数据库应用、数据挖掘、人力测评、工程造价、项目管理、建筑结构、施工组织等实验和实践。同时,还支持相关专业的多媒体教学。

其中,市场营销模拟、项目管理、人力测评等实验功能已经面向校园网实行全天候开放,学生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自助式实验。本实验室同时还承担工商管理学院的相关研究课题。

课程名称:EJB技术与电子商务系统实验学时: 16适用专业:电子商务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SessionBean实验 4 学习有状态会话 Bean和无状态会

话Bean的建立和应用方法。 设计2 实体Bean实验 4 学习 Entity Bean的建立方法,

并学习容器中数据源的配置方法 设计

3 EAR实验 4学习组装 EJB模块和Web模块的方法,并学习开发工具对 EAR模块生成的支持。

设计

4 事务处理实验 4学习电子商务系统中的事务处理方式,并学习在 EJB中配置分布式事务的方法。

设计

课程名称:电子商务信息标准化技术实验学时: 16适用专业:电子商务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XML应用实验 6 学习基本的 XML相关概念,完成

XML的解析、XLST、DTD的应用。 设计

2 WebServic应用实验 4学习WebService的构建和调用方法,完成 Java 和 .Net 中的WebService的建立和调用。

设计

3 异构体系的 SOA应用实验 6 学习如何利用WebService、EB-XML构建自己的 SOA系统。 设计

课程名称:Windows体系及编程实验学时:16适用专业:电子商务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36

1 C#语法和数据类型实验 4学习 C#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流程控制语句和数据类型的使用方法。

设计

2 面向对象实验 4 学习类的继承、静态方法和字段等实现方法和使用方法。 设计

3 属性和索引器实验 4 学习属性和索引器。 设计4 委托和事件实验 4 学习委托和事件。 设计

课程名称: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实验学时: 6适用专业:信息管理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数据仓库设计 2

针对企业管理的某个领域,研究数据仓库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并要求设计出一个数据仓库实例。

设计

2 联机分析处理设计 2

熟悉联机分析处理设计的整个过程。在 SQL SERVER(ORACLE)和 EXCEL中设计出一个联机分析处理实例。

设计

3 数据预处理 2 研究数据预处理方法,编制出相应的程序。 设计

课程名称:Web 编程(A)实验学时: 16适用专业:电子商务、信息管理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Servlet实验 4

学习 HTML语法,练习 HTML 组成元素,掌握基本的 Servlet 编写方法。

设计

2 会话MVC实验 6

了 解 MVC 编 程 方 法 , 掌 握JSP、Servlet和 Javabean的综合运用方法,掌握会话对象的使用。

设计

3 自定义标记和事件监听实验 6

掌握自定义标记和过滤器、监听器的编写方法,利用自定义标记简化 JSP中的 Java代码。

设计

137

课程名称:MIS软件开发A实验学时:16适用专业:信管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简单 Windows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2

在熟悉 Delphi的集成开发环境的基础上开发简单的Windows应用程序。

设计

2MDI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2

熟悉窗体相关属性的设置及窗体的相互引用方法,开发一个 MDI应用程序。

设计

3VCL.NET Form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2

掌握VCL.NET 组件的常用属性和使用方法,开发一个具备列表框、对话框使用程序 VCL Form程序。

设计

4图形绘制与多媒体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2

掌握图形绘制程序开发的一般方法,设计开发相应的画笔程序。开发一个多媒体播放器应用程序。 设计

5VCL Form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2

利用 BDE 或 ADO开发一个数据库应用程序,实现数据的浏览、添加、删除、更新和查询工作。

设计

6Windows Form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2

熟悉 ADO.NET及 BDP数据访问技术,并能利用 ADO.NET 或 BDP开发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程序。

设计

7ASP.NET Web 应用程序与Web服务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2

进行 ASP.NET Web 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开发,设计一个 Web服务程序,通过一个 Windows应用程序调用该Web服务。

设计

8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2

运用 BDE.NET、ADO.NET、BDP等数据库组件进行数据库应用程序的综合开发。

设计

课程名称:MIS软件开发B 实验学时:16适用专业:除信管、电子商务外工商管理学院各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VCL 应用程序的设计与

开发 6使用 Delphi模仿Word软件,设计一个菜单应用程序,并按要求设计一个WinForm应用程序。

设计

2 图形与图像、媒体播放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4

设计一个线条颜色可通过菜单和对话框来确定的画笔程序,和一个简单的多媒体播放器。

设计3 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设计 6 使用 BDE、ADO、BDP等组件设计 设计

138

与开发 一个简单的Windows Form 数据库应用程序。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学时: 4适用专业:信息管理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 2

实验目的:信息系统分析。实验内容:数据流程分析,业务流程分析等。

综合

2 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设计 2实验目的:对分析的系统进行系统设计。实验内容:平台设计、功能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等。

综合

课程名称:决策支持系统与专家系统实验学时:6适用专业:信息管理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神经网络分析与设计 3

进行 BP 网络的分析与设计,使用Delphi等程序设计工具,实现系统分析的内容,并用数据验证。

综合

2 产生式规则设计 3 分析产生式规则的程序设计方法并进行简单的实现。 综合

课程名称:信息系统安全与保密实验学时: 8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用MD5算法实现网络软件下载安全性 8

学习在网上下载安全证书,理解MD5 算法,运用MD5算法实现网络软件下载安全性。

综合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实验学时: 16适用专业:电子商务、信息管理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线性数据结构实验 6 学习线形结构的特点,完成链表、

栈、队列等结构的运用。 设计2 树应用实验 6 学习二叉树、树建立的方法和应用 设计

139

的方法3 图应用实验 4 学习图的建立和遍历方法 设计

课程名称: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实验学时:8适用专业:信息管理、电子商务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合同管理系统分析 2 分析合同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 综合2 合同管理系统设计 2

功能结构的基础上,分析数据设计。实现数据库中的表的实现和数据流程的分析。

综合

3 合同管理系统实施 4 应用ASP实现 B/S 结构的合同管理子系统。 综合

课程名称:Java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实验学时: 16适用专业:电子商务、信息管理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面向对象设计实验 4

学习 Java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流程控制语句的使用方法,掌握Java中类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设计

2 继承与接口实验 4学习类的继承、静态方法和字段等实现方法和使用方法,掌握接口在面向对象中的应用。

设计

3 基础类库与异常处理实验 4学习系统类库,理解异常类本质,练习检查异常和运行时刻异常的使用方法的使用方法。

设计

4 图形用户界面和多线程实验 4 学习设计基本的图形用户界面和多线程处理方法。 设计

课程名称:管理软件应用实验学时:8适用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经济学、英语等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Excel 在经济管理中的应

用 2 熟练使用 EXCEL电子表格。 综合2 Word在日常办公中的应用 2 熟练使用WORD,为毕业论文的写

作打下基础。 综合3 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应 2 熟练使用 POWERPOINT制作精美 综合

140

用 的幻灯片。4 Access及其它工具软件的

应用 2 熟练掌握商务邮件的使用方法及工具软件的应用技巧。 综合

课程名称:VB程序设计实验学时: 16适用专业:信管、商务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动态标签与二维数组的应用开发 2

1.熟悉VB.NET的集成开发环境2. 编写一个简单的Windows应用程序,熟悉程序的一般设计方法。

设计

2歌手大奖赛应用程序和四则运算器开发 2

掌握过程的定义和调用方法,熟悉程序的异常处理机制,并编写验证程序。

设计

3MDI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2

熟悉菜单设计和MDI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并编写相应程序。 设计

4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与开发 2

1.熟悉自定义类的创建和使用方法2.能熟练利用类的继承性、多态性开发应用程序。

设计

5文件加密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2

熟悉文件操作的主要方法并设计与开发一个文档加密与解密的应用程序。

设计

6绘图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2

能熟练利用 Graphics对象和绘图工具开发一个画笔应用程序。 设计

7数据库应用程序的设计与开发 2

熟悉 ADO.NET数据访问技术,并能熟练利用该技术开发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程序。

设计

8ASP.NET Web 服务程序的设计开发与调用 2

熟悉 ASP.NET Web 应用程序和Web服务的设计与开发方法,并编写相应程序。 设计

课程名称: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 实验学时:26适用专业:电子商务、信息管理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C语言基础程序设计 6

综合运用运算符、表达式、数据类型、输入输出方法和顺序、分支、循环结构进行程序设计和调试。

设计2 数组和函数的 C语言程 8 掌握数组与数组有关的算法、函数 设计

141

序设计 的定义和调用、多文件程序的编译和运行、宏定义和条件编译的方法。

3 指针和结构体的 C 语言程序设计 8

综合运用指针、数组指针、函数的指针参数、返回指针类型的函数、结构体和共用、位运算等知识编程。

设计

4 文件和综合性的 C 语言程序设计 4

掌握文件的定义、打开、关闭、读写和定位的方法;综合所学内容,编写一个应用型的程序。

设计课程名称:信息管理电算化 实验学时:8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计算机分析 2

利用 EXCEL,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进行结构分析、变动趋势分析、主要比率分析和图表分析。或运用计算机语言,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实现系统的主要功能。

综合

2 银行存款对帐系统分析与设计 2

对某公司银行对帐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形成系统分析和设计文档,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

综合

3 总帐及会计报表系统模拟 2

熟悉会计总帐业务及流程设计,进行报表格式设计、报表公式设定、编制报表等会计业务处理流程。

综合

4 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2

运用计算机语言,对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实现系统的功能

综合

课程名称:大型数据库应用实验学时:12适用专业:工商学院各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环

境以及数据定义语言 1掌握 SQL Server 安装和配置、管理平台和实用程序、系统数据库和常见系统表、数据定义语言。

验证

2 数据操纵语言以及数据控制语言练习 1

通过练习数据操纵语言,数据控制语言以及流程语句掌握 SQL语言语法。

验证3 查询语句练习 2 掌握条件查询、部分匹配查询、空值

查询、排序、分组、连接、子查询等验证

142

Sql语法。4 数据库、表、视图的设计

与创建 4按要求创建一个用户数据库,在用户数据库中按要求设计并创建相应的数据表和视图。

设计

5 存储过程、触发器的设计与创建 4 熟练掌握存储过程、触发器的设计

与创建方法及步骤。 设计

课程名称:多媒体应用基础实验学时:6适用专业:管理各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数字图像编辑与制作 4 综合应用数字图像编辑技术创作图

像,通过图像表达主题的内涵。 综合

2 数字视频编辑与制作 2综合利用视频编辑技术把若干视频素材编辑成一个视频短片,通过视频来表达主题的内涵。

综合

课程名称:项目管理软件应用 实验学时: 8适用专业:工商管理学院各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建立任务并管理资源 4

通过实践掌握建立并管理任务、资源、资源分配的方法;掌握调整资源、优化项目计划的方法。

综合

2跟踪、调整以及格式化项目计划 4

掌握调整项目计划,对项目信息排序、分组、筛选、格式化等方法;掌握跟踪项目进度,多重项目管理的方法。

综合

课程名称:网站建设与网页制作实验学时: 16适用专业:管理各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网站建设与

静态网页制作 12自选主题,完成网站规划、设计、开发。在网站中加入多个页面,并在网页中应用各种网页元素。

综合2 网站建设与

动态网页制作4 创使用 VBScript、 ASP 和基于

WEB的数据库,开发一个简单的综合

143

动态内容Web系统。

课程名称: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实验学时:8适用专业:电子商务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OOAD应用实验 4 学习OOAD的设计与使用方法 设计2 业务层与持久层建模实

验 4 学习业务层的建模方法,掌握接口与实现之间的分层 设计

课程名称:电子商务实验学时:10适用专业:工商管理学院各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电子商务模拟 实验 10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相关的模拟实验,使学生理解电子商务的模式即流程,掌握电子商务实践中的操作知识,提高学生对电子商务的理解和电子商务技能的提高。

综合

144

证券模拟实验室证券模拟实验室建于 2001年。实验室通过卫星和互联网实时接收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

易所、国内各期货市场的实时行情以及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宏观经济信息,并能够实时接收显示恒生、日经等指数、伦敦金属期货及多种外汇信息。配置了70台高性能 P4液晶计算机、3台专用服务器、1套卫星接收解码设备、证券专用电子显示屏等 3套显示设备。安装并运行CCER中国经济研究数据库、乾隆证券分析软件、金派行情分析软件、股票期货外汇三合一模拟交易软件、多媒体会计模拟实验平台、多媒体审计模拟平台等软件。 目前可以为金融、经济、财务、会计等专业的研究生及本科生开设《证券投资学》、《期货贸易》、

《公司财务分析》、《投资融资》、《财务管理》、《财务成本会计模拟》等课程。同时面向全校开设了股票模拟交易、财务管理模型设计、会计实务模拟等开放型实验,并承担工商管理学院的相关研究课题。

课程名称:财会信息系统 实验学时: 20

适用专业:会计 财务管理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帐务处理(总帐)系统的数据分析和功能结构设计 4

设计总帐系统的数据框图和数据流程以及主要的数据表及结构。设计总帐系统具体的功能模块。

设计

2 帐务处理(总帐)系统的程序设计 14

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按照输入、输出、处理三类程序进行程序设计和调试,确保正常运行。

设计

3 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 2 按照课程设计模版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

课程名称:计算机财务管理 实验学时:20

145

适用专业:会计 财务管理序号 实验项目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投资决策的模型 3使用 EXECL设计有关投资决策的模型: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模型,投资风险分析模型

综合

2 财务分析的模型 3使用 EXECL设计有关财务分析的模型:比率分析模型 ,趋势分析模型,杜邦分析法模型。

综合

3 流动资金管理的模型 4

使用 EXECL设计流动资金管理模型、应收账款管理模型,最佳现金持有量模型、最优订货批量模型。

综合

4 筹资决策的模型 3使用 EXECL设计有关筹资决策的模型:长期借款基本模型,租赁筹资模型。

综合

5 销售与利润管理的模型 3使用 EXECL设计销售流向分析、销售业绩分析、销售预测、本量利分析、 目标利润分析等模型。

综合

6 财务计划的模型 2 使用 EXECL设计有关财务计划的模型:全面预算编制模型。 综合

7 编写设计报告 2 按照设计模版编写设计报告 综合

146

控制理论与系统实验室

147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室微处理器及应用实验室配备了 32套微型计算机、32套微机原理实验装置、32套单片机原理实

验装置、32套虚拟仪器实验装置以及 16套计算机控制实验装置。支撑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虚拟仪器技术等课程的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该实验室内的所有实验,除了计算机控制以外,均为每人一组。现场总线实验室配置了我系老师自行研制的国内第一套现场总线实验装置,以及 16个学员终

端,支撑着分散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控制装置与仪表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学时:12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CPU工作原理演示及基

本操作训练 2让学生理解微处理器的基本工作过程,同时让学生了解 DOS系统环境及DEBUG软件。

验证

2 运算及编码程序设计 2 掌握一些常用简单程序的设计方法,建立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设计

3 存储器连接及访问程序设计 2

让学生理解存储器与 CPU的连接方法、地址译码逻辑以及存储器的工作原理,同时进一步熟悉程序设计、调试方法。

设计

4 简单 I/O 操作 2用锁存器/触发器/缓冲器实现简单的无条件 I/O 操作,让学生掌握简单并行 I/O 接口芯片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验证

5 中断控制实验 2 利用单脉冲信号源加 8259中断控制器,进行中断控制实验。 验证

6 可 编程并行接 口芯片8255的基本性能实验 2

将开关、LED灯等作为输入/输出设备,与 8255相连,学会 I/O驱动程序的编写方法以及调试方法。

综合

148

课程名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学时:8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自动化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51 集成开发环境的仿真

与调试 2 练习并掌握 51 单片机资源与调试方法 验证

2 单片机 I/O 口控制实验 1.5 学会利用 I/O 口作为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的方法 设计

3 软件编程实验 1.5 16-10进制转换等 设计4 键盘扫描、数码显示实验 3 练习键盘、显示硬件驱动与软件编程

技术 综合

课程名称:计算机控制系统A实验学时:8适用专业:自动化及相关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数字 PID 控制算法的计算机实现 8

学习使用用高级语言实现数字 PID控制算法模块程序的方法。比较验证理想微分 PID和实际微分PID控制算法阶跃响应,加深对两种算法各自特点的认识。

上机编程(课外)

课程名称:虚拟仪器技术 实验学时:6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Labview 编程环境 1 熟悉 Labview的前面板,框图,

功能模板,工具模板,运行环境。 验证

2 Labview基本编程技术 2练习结构功能模板中的编程技术(For循环, While 循环 , Case分支,顺序分支,公式节点)

验证

3 扩展编程技术 2 学习局部变量与全局变量、用户定义VI、属性控制的程序设计 验证

4 基于 Labview的信号测试分析系统 1 演示用 Labview程序设计而实现

的一个信号测试分析系统 设计

149

课程名称:分散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技术实验学时:6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分散控制系统认识实验 2

了解分散控制系统的各部分组成、功能和作用。以一个实例,向学生介绍分散控制系统的各部分组成、功能和作用。

演示

2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认识实验 2

了解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各部分组成、功能和作用。使学生能够认识各种现场总线设备、网关、总线电源、电源阻抗器、终端器等。

演示

3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组态实验 2

掌握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组态步骤和组态方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简单的、单回路系统的组态。

设计

150

控制理论与系统实验室控制理论与系统实验室:包括控制理论与系统实验室、过程控制实验室、顺序控制实验室以及系

统仿真实验室。 控制理论与系统实验室覆盖控制基础理论的相关课程,拥有小功率随动系统、球杆系统、模拟机等实验装置。过程控制实验室覆盖过程控制系统、控制装置与仪表、分散控制系统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实验及课

程设计、毕业设计、校内实习等,拥有5套ABB 公司的AC800系列DCS系统,西门子公司的两套PCS7控制系统,一套 infi90控制系统,7套控制对象,是我系学生走进电力行业前的重要热身实践平台。顺序控制实验室拥有三套四门子公司的 PLC实验平台,4套 PLC教学实验装置,并配置了三

套输煤系统模型,是我系学生理想的顺序控制技术热身实践平台。系统仿真实验室拥有 60个液晶仿真平台,完备的网络系统,是学生进行仿真实践、毕业设计、

课程设计的多用途平台。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理论 A实验学时:6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2 能用 MATLAB设计控制系统以满

足具体的性能指标。 验证

2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与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2

能 灵 活 应 用 MATLAB 的CONTROL SYSTEM 工 具 箱 和SIMULINK仿真软件,分析系统的性能。

综合

3 控制系统的校正 2

能 灵 活 应 用 MATLAB 的CONTROL SYSTEM 工 具 箱 和SIMULINK仿真软件,分析系统的性能。设计校正装置改善系统的性能。

设计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自)实验学时:4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离散时间信号 1 实验目的:建立离散时间信号概 验证

151

念,了解各种离散信号类型及其特点,学习用 Matlab典型生成离散信号

2 离散傅立叶变换 1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离散傅立叶变 换理论的理解;学习DFT的实际应用技术。

验证

3 数字滤波器设计 2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对数字滤波器设计理论的理解;学习数字滤波器DFT的实际设计应用技术。

设计

课程名称:控制软件设计实验学时:10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监控软件的认知 2 对监控软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了解其组成和功能 验证2 组态软件中的数据库技术 2 认识组态软件中的数据库,了解

和掌握其结构、组成和组态 验证

3 图形生成工具的使用 2掌握组态软件中图形生成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及其与数据库的连接技术

验证

4 脚本程序的编写、调试和应用 2 掌握组态软件中脚本程序的编

写、调试方法并能进行一些应用 验证

5 一个电厂生产流程的设计实例 2

综合所学的内容设计开发一个流程画面,巩固所学的概念、方法等

设计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B实验学时: 4适用专业:热能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2 能用MATLAB设计控制系统以满足具体的性能指标。 验证

2 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与频域分析 2

能 灵 活 应 用 MATLAB 的CONTROL SYSTEM 工具箱和SIMULINK 仿真软件,分析系统的性能。

综合

152

课程名称:程序控制实验学时: 4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水塔水位自动控制系统 2 用 PLC构成水塔水位自动控制系

统 设计 2 东方明珠灯光系统 2 用 PLC控制建筑轮廓灯光系统 设计

课程名称:控制装置与仪表实验学时:4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变送器零点迁移与量程调

整 2 变送器零点迁移与量程调整的方法及步骤 设计

2 变频调速实验 2 变频调速的基本方法及工作原理,变频器设置方法 演示

课程名称:运动控制实验学时: 4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实验 2

实验内容:单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比例调节器的参数调整;无静差调速系统分析;系统抗扰性能分析。

综合

2 小功率直流随动系统实验 2

实验内容:直 流 随 动系统的组成;比例调节器的参数调整;无静差随动系统分析;系统抗扰性能分析。

综合

课程名称:智能仪表设计实验学时: 8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继电器控制实验 2 掌握继电器原理。单片机控制继电器输出及 LED显示 综合

153

2 数字温度传感器实验 4了解 DS18B20 原理及单 总线读/写操作方法,编程实现温度测量及数据采集

综合

3 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2了步进电机工作原理,实验掌握步进电机转动控制方法及调速方法

综合

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分析 实验学时:6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信号的时域与频域分析 2 基本信号的表示及可视化计算和

分析信号的频谱 验证2 LTI系统的时域与频域分析 2 LTI系统的时域分析及频率分析 验证3 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2 仿真分析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设计

课程名称:过程控制系统 实验学时:6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被控对象动态特性测试实

验 2 测量水箱动态特性 设计2 单回路调节器参数整定实

验 2 水箱水位控制系统控制器参数整定 综合

3 串级控制系统调试实验 2 水箱水位流量控制系统调试 综合

154

测控技术与仪器实验室标准计量实验室拥有检流计、电位差计、校验信号发生器、压力表效验台、活塞式压力计等实验

设备,支撑计量测试技术、热工过程检测技术、过程参数检测技术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信息融合与数据挖掘实验室拥有 12套完整的检测实验系统及其他实验装置,支撑检测技术、

过程控制仪表与检测、数据采集等教学实验,是测控专业学生重要的实践平台。传感器实验室,配置了光电传感系统实验仪、传感技术实验台、传感器实验仪等先进实验设备,

支撑传感器原理、检测新技术、传感器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名称:过程参数检测及仪表 A 实验学时:8适用专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热电偶的校验 2

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热电偶测温的原理,热电偶的校验方法及冷端补偿措施。

设计

2 手动电位差计测量实验 2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手动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可作为标准电压信号发生器使用的原理。

验证

3 电子电位差计量程调整实验 2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如何对该仪表的量程进行调整,同时对其工作原理加深理解。

验证

4 弹簧管压力表的校验 2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该仪表的调校方法,对学生了解仪表的量值传递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验证

课程名称:过程参数检测及仪表 B实验学时:8适用对象: 自动化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热电偶的校验 2 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热 设计

155

电偶测温的原理,热电偶的校验方法及冷端补偿措施,

2 手动电位差计测量实验 2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手动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可作为标准电压信号发生器使用的原理。

验证

3 电子电位差计量程调整实验 2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掌握如何对该仪

表的量程进行调整。 验证

4 弹簧管压力表的校验 2本实验使学生掌握该仪表的调校方法,对学生了解仪表的量值传递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验证

课程名称:热工过程检测技术 实验学时:6适用对象: 热能动力工程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热电偶的校验 2

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热电偶测温的原理,热电偶的校验方法及冷端补偿措施。

设计

2 手动电位差计测量实验 2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手动电位差计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及可作为标准电压信号发生器使用的原理。

验证

3 弹簧管压力表的校验 2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该仪表的调校方法,对学生了解仪表的量值传递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验证

课程名称: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实验学时:8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金属箔应变片性能 2 利用金属箔应变片测量被测物体形变 验证2 金属应变片比较 2 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 验证3 电涡流传感器特性实验 2 了解电涡流传感器特性 验证4 差动变面积电容传感器

特性 2 了解差动变面积电容传感器的原理及其特征 设计

课程名称:计量测试技术实验学时:6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工业热电偶的检定 2 工业热电偶的检定方法 综合

156

2 工业铂、铜热电阻的检定 2 工业铂、铜热电阻的检定方法 综合3 斜管式微压计的检定 2 斜管式微压计的检定方法 综合

课程名称:热工控制系统B实验学时:4适用专业:热能动力工程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调节器调节规律对过渡

过程的影响 2 认识调节器的 3种基本调节律及其参数变化时对系统过渡过程的影响 设计

2 PID调节器的参数整定 2 使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实现对 PID调节器的参数整定 验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57

学院教学实验管理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学实验管理中心于 2006年 10 月成立,统一管理我院所有的教学实验

工作。教学实验管理中心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实验室、计算机软件系统实验室、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等

教学实验室组成。教学实验管理中心以我院教学工作管理为主要工作,同时也面对全校其他专业的相关课程提供

教学实验服务。各实验室承担的教学任务简介如下:计算机硬件系统实验室主要承担与硬件相关的课程的教学实验和课程设计工作。该实验室所服

务的课程主要有: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计算机接口与通信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等课程。

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主要承担我系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的教学实验工作。所服务的主要课程有:计算机网络、网络与信息安全等课程。

计算机软件系统实验室主要为我系各课程提供上机教学、学生上机练习以及各门以编程为主要实现手段的课程设计提供上机环境。该实验室还为毕业设计提供上机服务。

以上各实验室在提供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实验服务以外,同时为我院学生提供开放实验服务。

课程名称 :计算机接口与通信技术A实验学时 :16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8253计数器/定时器的

基本工作方式实验 2 掌握 8253的基本结构、工作方式及及不同工作方式的使用方法。 设计

2 8255A工作方式实验 2掌握 8255A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不同工作方式下的使用方法。

设计

3 8251A串行口通信实验 2 掌握 8251A的工作原理以及进行双机通信的编程方法。 设计

4 8259A中断实验 2 掌握 8259A中断控制器工作原理、用法以及中断处理程序的编写。 设计

5 DMA实验 2 掌握 DMA工作方式的原理和通过PCI卡实现DMA的编程方法。 设计

6 D/A、A/D实验 2了解数/模转换的基本原理,掌握 DAC0832、ADC0809芯片的使用方法。

设计

7 LED显示实验 2 了解七段数码管显示数字的原理以及操作控制方法。 设计

8 小键盘的设计与实现 2以 PC机,8255A并行口为主体,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 24个按键的小键盘。

综合

158

9 计时器的设计与实现 4(课外)

以 TPC实验箱为主体,设计并制作一个计时器。 综合

课程名称 :数字逻辑实验学时 : 16适用专业 :软件工程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 2

熟悉 TDS-4型数字电路实验箱的使用方法。验证常用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验证

2 门电路电路功能及测试 2 掌握 TTL、CMOS门的电路参数测试方法。 验证

3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 2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测试。验证半加器和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验证

4 数据选择器和译码器 2

掌握数据选择器的逻辑功能及用其构成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了解编码器、译码器和数码管的逻辑功能。

验证

5 触发器逻辑功能实验 2熟悉并掌握各类触发器的构成,工作原理、功能测试方法和用法。掌握各类触发器相互转换的方法。

验证

6 时序电路应用实验 2掌握常用时序电路分析,设计及测试方法。了解用同步计数器构成任意进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验证

7 用小规模电路实现组合逻辑电路 2

选择标准组合逻辑器件设计一个组合逻辑。使学生掌握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

设计

8 时序逻辑分析与设计综合练习 2

设计一个节日彩灯控制电路,器件任选。通过实验掌握简单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设计

9 GAL 器件在数字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2(课外)

掌握用 GAL 器件进行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开发过程。学会使用ABEL-HDL 语言进行可编程器件的逻辑设计。

设计

10 在系统编程 ISP实验 2(课外)

用 ABEL语言中设计一个 3:8线译码器,以及一个 4位格雷码计数器。学习使用 ispEXPERT软件的使用。

设计

11 简易电子琴 4(课外) 用ABEL语言设计一个电子琴。掌

握较复杂逻辑的设计、调试。 综合12 简易频率计 4(课

外)设计一个简易的频率计,用于测量 1MHz以下数字脉冲信号的频率。掌握较复杂逻辑的设计、调

综合

159

试。13 交通灯实验

4(课外)

设计一个红绿灯控制电路,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状态机的测试、调试。

综合

14 数字钟 4(课外)

设计一个数字钟,并用 CPLD实现该设计。掌握 CPLD技术的层次化设计方法。

综合

15 密码锁的设计与实现 4(课外)

用 ABEL语言和 GAL器件设计一个密码锁。掌握数字电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综合

课程名称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A实验学时 :24适用专业 :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一) 2 掌握汇编语言上机基本步骤和方法。 验证

2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二) 2 掌握带有分支与选择结构的汇编

语言程序的设计方法。 验证

3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三) 2

掌握汇编语言中子程序的设计方法。掌握基本的系统功能调用的方法。

验证

4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四) 2 学习带有各种结构的汇编语言程

序的设计方法 验证

5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五) 2

掌握汇编语言中子程序的设计方法。掌握基本的系统功能调用的方法。

验证

6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六) 2 汇 编语言程序设计综合编程练

习。 验证7 8253计数/定时器基本

工作方式实验 2 掌握 8253的基本结构、工作方式及及不同工作方式的使用方法。 设计

8 8255A工作方式实验 2掌握 8255A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不同工作方式下的使用方法。

设计

9 LED显示试验 2 了解七段数码管显示数字的原理以及操作控制方法。 设计

10 8251A串行口通信实验 2 掌握 8251A的工作原理以及进行双机通信的编程方法。 设计

11 小键盘的设计与实现 4 以 PC 机, 8255A 并行口为主体,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 24个按

综合

160

键的小键盘。

课程名称:计算机接口与通信技术综合实验实验学时:1 周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集控方向)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6

掌握汇编语言的编程环境,学会编 写 汇 编语言程序,包括DOS系统功能调用,条件、循环程序等。

验证

2 8253计数器/定时器的基本工作方式实验 2

了解 8253的基本结构、工作方式;掌握 8253的编程方法。用示波器观察 8253不同工作模式下的输出波形。

设计

3 8255A小键盘接口实验 4 用 8255A并行口设计一个具有24个按键的小键盘。 综合

4 串行口通信实验 4掌握 8253的基本结构、工作方式及及不同工作方式的使用方法。

设计

5 LED显示实验 4 了解七段数码管显示数字的原理以及操作控制方法。 设计

6 8259A中断实验 4掌握 8259A中断控制器工作原理、用法以及中断处理程序的编写。

设计7 计时器的设计与实现 6 以 TPC实验箱为主体,设计并

制作一个计时器。 综合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学时 :10适用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交通灯控制实验 2 掌握在单片机系统中扩展 I/O

接口的基本方法。 设计

2 中断实验 2掌握外部中断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学习中断处理程序的编程方法。

设计3 定时器实验 2 掌握 8031内部计数器的使用和

编程方法并进一步练习中断的设计

161

用法。4 串行 I/O扩展 2 掌握利用 8031串行口方式 0进

行 I/O扩展的方法。 设计

5 键盘控制、数码显示与串行通信 4

掌握利用 8031串口进行串行通信以及键盘控制和数码管的操作控制方法。了解 PC机串行通信的基本要求。

综合

课程名称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设计实验学时 : 20适用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门电路逻辑功能及测试 2

熟悉 TDS-4型数字电路实验箱的使用方法。验证常用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验证

2 门电路电路功能及测试 2 掌握 TTL、CMOS门的电路参数测试方法。 验证

3 组合逻辑电路实验 2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测试。验证半加器和全加器的逻辑功能。

验证

4 数据选择器和译码器 2

掌握数据选择器的逻辑功能及用其构成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了解编码器、译码器和数码管的逻辑功能。

验证

5 触发器逻辑功能实验 2熟悉并掌握各类触发器的构成,工作原理、功能测试方法和用法。掌握各类 触发器相互转换的方法。

验证

6 时序电路应用实验 2掌握常用时序电路分析,设计及测试方法。了解用同步计数器构成任意进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

验证

7 用小规模电路实现组合逻辑电路 2

选择标准组合逻辑器件设计一个组合逻辑。使学生掌握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方法。

设计

8 时序逻辑分析与设计综合练习 2

设计一个节日彩灯控制电路,器件任选。通过实验掌握简单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设计

9 GAL 器件在数字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2( 课外)

掌握用 GAL 器件进行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开发过程。学会使用ABEL-HDL 语言进行可编程器件的逻辑设计。

设计

10 在系统编程 ISP实验 2( 课外)

用 ABEL 语言中设计一个 3:8线译码器,以及一个 4位格雷码计数器。学习 ispEXPERT软件的

设计

162

使用。11 简易电子琴 4 用 ABEL语言设计一个电子琴。

掌握较复杂逻辑的设计、调试。 综合

12 简易频率计4( 课外)

设计一个简易的频率计,用于测量 1MHz以下数字脉冲信号的频率。掌握较复杂逻辑的设计、调试。

综合

13 交通灯实验4( 课外)

设计一个红绿灯控制电路,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状态机的测试、调试。

综合

14 数字钟 4( 课外)

设计一个数字钟,并用 CPLD实现该设计。掌握 CPLD技术的层次化设计方法。

综合

15 密码锁的设计与实现 4( 课外)

用 ABEL语言和 GAL 器件设计一个密码锁。掌握数字电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综合

课程名称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实验学时 : 16适用专业:软件工程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运算器组成试验 2 掌握算数逻辑单元的工作过程

以及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 验证

2 双端口存储器原理实验 2掌握半导体静态存储器操作坊法以及 IDT7132双口 RAM的工作特性。

验证

3 数据通路组成实验 3 掌握数据通路的结构特征和操作方法 验证

4 微程序控制器组成实验 3 掌握时序产生器的组成原理章握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原理 验证

5 CPU 组成与机器指令执行实验 3

通过将微程序控制器与数据通路连通组成一台模型计算机深入了解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综合

6 中断原理实验 3模拟单级中断的响应和返回的过程,了解掌握程序中断的工作原理。

验证

163

课程名称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学时 :10适用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交通灯控制实验 2 掌握在单片机系统中扩展 I/O

接口的基本方法。 设计

2 中断实验 2掌握外部中断技术的基本使用方法。学习中断处理程序的编程方法。

设计

3 定时器实验 2掌握 8031内部计数器的使用和编程方法并进一步练习中断的用法。

设计

4 串行 I/O扩展 2 掌握利用 8031串行口方式 0进行 I/O扩展的方法。 设计

5 键盘控制、数码显示与串行通信 4

掌握利用 8031串口进行串行通信以及键盘控制和数码管的操作控制方法。了解 PC机串行通信的基本要求。

综合

课程名称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学时 :16适用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性质1 运算器组成试验 2 掌握算数逻辑单元的工作过程

以及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路。 验证

2 双端口存储器原理实验 2掌握半导体静态存储器操作坊法以及 IDT7132双口 RAM的工作特性。

验证

3 数据通路组成实验 4 掌握数据通路的结构特征和操作方法 验证

4 微程序控制器组成实验 4 掌握时序产生器的组成原理章握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原理 综合

5 CPU 组成与机器指令执行实验 4

通过将微程序控制器与数据通路连通组成一台模型计算机深入了解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综合

164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实验实验学时:1 周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用 TCP/IP 组建对等网和

资源共享 4在流行操作系统下,配置TCP/IP 协议,组建对等网, 实现资源共享。 综合

2 网络连通性测试 4测试本网内主机、网关、Internet 网络连通性,分析 ICMP echo协议诸参数意义。

验证

3 地址解析协议ARP实验 4观察各种网络操作前后 ARP缓存的变化,分析和验证地址解析协议的工作原理。

验证

4 网络协议参数验证性实验 2

利用操作系统提供的 TCP/IP操作命令,观察网络接口的配置。

验证

5 基于 TCP 的 C/S 模式的程序设计 16 基 于 socket 的 网 络 编 程

(TCP, C/S 编程) 设计

课程名称:网络应用技术实验学时:10适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自动化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1 将 Windows 98设置为工

作站 2硬件的连接与资料的准备、添加网络组件、设置网络组件的属性、标识计算机以及设置访问控制等。

综合

2 帐号管理 2

实验内容:设置帐号规则、创建复制和删除用户帐号、创建用户组、设置用户权限规则以及设置审核规则等。

综合

3 配置Windows NT环境 2

设置基于计算机的Windows NT系统环境、设置漫游用户配置文件、使用系统策略编 辑器配置 Windows NT环境以及使用注册表设置 NT环境等。

综合

4 使用浏览器访问 Web页 2在 Internet上查找和下载信息、收藏夹的使用、预定Web站点、频道的使用以及查看历史记录等。

综合

165

5 收发电子邮件 2进入 Outlook Express、新建电子邮件帐号、收、发电子邮件、阅读国际邮件、转发以及删除电子邮件等。

综合

数 理 学 院

166

物理实验课程名称:物理实验(1)(2)学时:60适用专业:全校各理工专业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主要实验内容 实验类型

1 绪论 3

误差与不确定度的概念,实验结果的评价,不确定度的计算,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数据处理的的方法与要求。

2 长度密度的测量实验 3掌握长度、质量、温度等基本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初步学习数据的记录与数据的处理。

验证

3 金属丝杨氏模量测量实验 3

包括光杠杆法在内的长度测量的各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各物理量的测量对总的不确定度的影响的分析以及对测量仪器的选择。

综合

4 转动惯量的测量实验 3

时间的精密测量及通用电脑记时器的使用,转动惯量的测量,刚体转动定律、平行轴定理及正交轴定理的验证,不确定度的计算及合成。

综合

5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 3 电路的连接,电学基本仪表的使用,电表的改装原理及电路参数的计算 综合

6 电位差计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3 电路的连接,电学基本仪表的使用,

补偿法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验证

7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 3电路的连接,电学基本仪表的使用,电桥线路测电阻的原理和特点,线式与箱式惠斯通电桥测电阻的方法。

验证

8 示波器的使用 3

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示波器测量规则信号的幅度,周期,频率,李萨如图形的原理及对频率的测量。

验证

9 超声波声速及空气绝热系数测量实验 3

驻波的形成与观察,示波器的使用,干涉法与相位比较法的综合运用,电子器件的频率特性。

综合

10 不良导体导热系数和比热容的测量实验 3

热电偶的原理及温度传感器的使用,一维无限大导热模型的建立及求解,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测量。

综合11 分光计的调整与光的衍

射3 分光计的构造及基本原理,分光计的

调节方法,光栅的衍射及光波波长的验证

167

测量12 分光计的应用与三棱镜

折射率的测量 3 分光计的使用,三棱镜顶角和最小偏向角的测量,望远镜中的图像显示 验证

13 光的等厚干涉 3读数显微镜的正确使用,等厚干涉现象的观察与规律特征,用牛顿环测量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

验证

14 棱镜摄谱仪测光波波长 3 摄谱仪的构造及调节使用方法,光的色散,光谱的拍摄,波长的测量。 综合

15 麦克尔逊干涉实验 3

等倾干涉的规律及特征,麦克耳逊干涉仪的构造及调节方法,光波波长的测量,可转变为微小长度变化的其它物理量的测量。

综合

16 普朗克常数的测定 3 光的量子性,光电效应及规律,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测普朗克常数。 综合

17 富兰克—赫兹实验 3

原子结构及分立能级存在的实验验证,原子激发电位的测量,原子之间的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物理过程的动态显示。

综合

18 全息照相实验 6

光的干涉与光的衍射的综合运用,光路的调节,照片拍摄的基本原理及胶片暗房冲洗的基本训练,激光的产生与激光器的特性。

综合

19 材料磁滞回线测量实验 3

磁场强度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及实验测量,示波器的使用,软磁材料与硬磁材料的磁化曲线及磁滞回线的显示与测量。

综合

20 霍耳元件测磁场 3

霍耳效应及霍耳元件,霍耳效应测磁感应强度及其分布,对称交换测量法对副效应的消除,实验曲线的计算机绘制。

综合

168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