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 养生 今年三伏“不寻常” 吃出 健康...

Post on 25-Sep-2020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Chongqing Zhengxie bao 4 版健 康责任编辑 / 余 茜 编辑 / 王 快 电话/023-63844578 2019年8月2日 星期五

与往年酷热难耐的夏天相比,今年三伏天来得“不同寻常”——没有毒辣辣的太阳,也没有破表的高温,“一天暴雨一天晴”。在这段不一样的三伏天里,该如何养生,确保身体康健呢?

“冬病夏治” 三伏贴并非人人适宜

提起“三伏贴”,就不得不讲到“冬病夏治”。针灸学博士、重庆市优秀青年中医赵朝庭副主任医师介绍,冬季因为气温低、天气干燥,慢性病特别容易复发。这些疾病虽在夏季少有发作,但其宿根常存体内。根据中医

“冬病夏治”的理论,对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疗,可以减轻其发作的症状和频率,这就是传统的中医疗法——三伏贴。

赵朝庭提醒,“三伏贴”并非人人都需要贴,它适用于以下特定病症,并且在贴前需经专业的中医医生进行辩证处方,选取穴位和恰当的药物组方才可以保证疗效和安全。否则,三伏天贴敷后,不但效果不佳,而且还可能“无中生有”“火上浇油”,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1.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

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体虚感冒、慢性咳嗽等。

2.消化系统疾病,如阳虚体质出现的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等。

3. 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各种顽固性关节痛,退行性骨关节病变、虚寒头痛,强直性脊柱炎,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等。

赵朝庭表示,今年的三伏天天气与往年不同,所以在贴敷的药物上也应有所改变,可根据湿气重的气候特点调整加入藿香、佩兰、扁豆等祛湿开窍的药物。具体贴敷药物还需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而定,而选定穴位也非常重要。另外,他提醒,现代人很多慢性病与饮食、生活、工作习惯有关,久坐、长期吹空调、喝冰镇啤酒和水果冰等会带来慢性胃炎、关节疼痛、肩周炎等一系列疾病,并非几贴膏药就能解决的。重要的不是盲目“养生”,而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今夏暑湿更盛 调理脾胃为先

中医素有“脾病起于长夏”之说。夏季的特点是“暑+湿”,而今年暑湿更盛。湿最易伤脾,所以在临床上在发热烦渴的同时,常见倦

怠、胸闷呕恶,大便泄泻等,人体中的阳气此时最易发散,体内虚寒。再加上夏季人们贪凉饮冷,也会对脾胃造成很大伤害,这就是夏季人们常常感到食欲不振的原因。所以,夏季的养生之道应以调养脾胃为先,而合理的膳食结构是“保脾胃”的前提。

在饮食方面,古人有入伏吃水饺、伏中食汤饼等传统。今人则提倡适当多吃苦瓜等略带苦味的食物,或甘淡利湿的冬瓜、赤小豆,或丝瓜、黄瓜、西瓜、绿豆等偏凉性的食物。此外,尚可借助薏苡仁、茯苓、莲子、扁豆等药食两用之物,以健胃渗湿、和中养胃,或以藿香、佩兰化湿醒脾。

末伏天气热,一定要多喝温水。一杯热茶最能解暑消渴,这是因为热茶能促进汗腺分泌,使大量水分通过皮肤表面的毛孔渗出,散发热量。而且茶能提高脾胃运化能力,把水运送到周身。夏日受欢迎的冷饮虽然消暑立竿见影,但只解决当时的热气,短暂地给人体降温,并不能真正地解渴。

运动时不要大汗淋漓

《易经》里讲“运则生阳”,夏天运动可以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并且有助发汗。锻炼

还可以加强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防止中暑和一些常见的热症。

但赵朝庭特别提醒的是,今年夏天凉爽时间多,运动的人也比往年多,运动时间不要选择正午,因为大汗淋漓会伤气血。最好安排在凉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间注意少量多次地补水;室外气温超过 32℃,空气湿度超过60%时,最好选择在凉爽的室内运动。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锻炼方式必须量力而行,最好进行一些温和的运动,运动强度以“微微发汗”适宜。

另外,在雨期较多的夏天,更容易出现桑拿天,闷热、湿气重。此时开空调的时间会更长,外邪更易侵袭。夜眠时通宵达旦地使用风扇、空调时,一定要盖薄被子,保护好腹部和背部。在饮食上要注意节制生冷,尤其是小孩脾胃虚弱更易受损,家长更要注意,尤其避免孩子在大汗之后立即用水淋浴,避免日晒后马上冲凉或冲洗手足、洗脸,应稍作休息后再冲洗。在作息时间上,晚上 11点半之前最好进入睡眠状态,早上 6-7点起床,中午可以休息0.5-1小时。睡眠与情绪、免疫力密切相关,睡眠不足会导致抵抗力降低。

(据《健康人报》)

冰箱是我们的保鲜好帮手,特别是炎炎夏日,更是许多食物的“续命盒”。研究显示,冰箱是家庭中排名第二脏的地方。那么,为了我们的肠胃健康,该多久清理一次?

据全球卫生理事协会的一项《家庭卫生报告》调查显示,浴室密封胶是家里最脏的地方,而冰箱排名第二——甚至“污”过马桶。保鲜室的温度在 0 度以上,这个温度非常适合病菌繁殖,比如沙门氏菌、嗜冷菌和霉菌等。而家用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在零下 20℃左右,也不能完全杀死病菌,病菌只有在零下 30℃左右才会休眠。研究人员对从家用冰箱的抽屉里收集的样本进行检

测,发现每平方厘米平均含有 7850个细菌,有些样本甚至每平方厘米含有多达12.9万个细菌。根据相关标准,每平方厘米细菌数0-10个才是清洁安全储存的标准。

夏天温度高,食物容易变质,在冰箱中放置一整晚,或一放放几天,食物内发生的化学变化用肉眼和味觉往往是无法察觉的,而这种变化后产生的有害物质如果被人体吸

收,往往会“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长此以往或许会增加免疫异常的风险,从而引发炎症性肠病。

冰箱这么“污”,所以定期给冰箱做卫生很重要。建议最好每 3个月清洗一次冰箱,或至少每月清空冰箱一次,将过期、坏掉、不宜再存放的食物丢弃,并彻底清洗冰箱。清洗时需要注意4步:

腾出空间。首先把冰箱里面的

食物全部取出,变质的食物直接扔掉。食物分门别类放在干净的器皿之中,也可以用保鲜膜将食物进行真空处理,避免食物遇见空气变质。

关闭电源。拿出食物之后将电源切断,因为清洁冰箱会沾水,容易触电。切断电源才可以安全清洁冰箱,避免发生意外。

依次清洁。从上到下分开清洁,依次是冷藏室-密封条-冷冻

室-冰箱四周,冷藏室需要用抹布沾上洗洁精,清洁之后如有难以清洁的地方,可以用牙膏进行清洁。密封条则可以用酒精浸泡抹布轻轻擦拭,小角落再拿牙刷清洁。冷冻室只需要等冰化完,用吸水性强的毛巾吸水干净就行。冰箱四周需要用干毛刷进行清洁,不可以用湿抹布进行清洁,会缩短冰箱的使用寿命。

去除异味。清洁完冰箱需要先敞开冰箱一天,透透气去除异味。还可以选择几片柠檬片放在冰箱里面,用清新的柠檬味道压住冰箱原本有的异味。

(梁呈蔚)

牛奶,一直是世人公认的补钙食品,但人们一边饮用牛奶的同时,一边又对它的营养价值、食用方式、挑选方法充满着各种疑惑。

1.牛奶除了补钙,还有啥用?一般来说,提倡成年人每人每天喝 400-500毫

升牛奶,可分早晚饮用。牛奶除了富含钙以外,还天然存在一种能够促进钙吸收的生理活性物质——磷酸肽类。同时,牛奶中还含有许多有益人体的营养成分,比如蛋白质,多种维生素,铁、锌、硒等矿物质,这些成分都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而吃钙片只能补充钙,因此喝牛奶比吃钙片的补钙效果更好。对于喝牛奶易胀气、腹泻等乳糖不耐受人群,建议不要空腹喝牛奶,应和馒头、包子等主食搭配食用,或选择脱乳糖牛奶或奶粉。

2.保质期越短的牛奶越营养?鲜牛奶水分含量高,营养素种类齐全,十分有利

于微生物生长繁殖,因此必须经严格消毒灭菌后方可食用。由于消毒方式不同,牛奶中营养素流失程度也会不同。其中,巴氏消毒法可以最大程度地保存牛奶中的营养成分,保质期通常只有 3 天左右。经高温、高压灭菌的牛奶,营养素被破坏得多一些,保质期也会长一些。因此,保质期短的牛奶,营养价值自然更高。

此外,辨别一款乳制品的营养价值还可看其营养标签。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要求,预包装食品应当在标签上强制标示4种营养成分和能量(“4+1”)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4”是指核心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1”是指能量。就牛奶来说,通常蛋白质一栏的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越高,那么这一款乳制品的营养价值就越好。

3.牛奶加热形成的膜是脂肪?这层膜的确是牛奶中的脂肪,有一种特殊的香

味,但含热量很高,胆固醇偏高、血脂高的人建议将其去除。此外,还有一部分人食用奶脂后容易腹泻,也建议撇去后再饮用。老年人、腹泻病人可饮用脱脂奶或半脱脂奶,但婴幼儿及青少年尽量饮用全脂奶。

4.牛奶凉喝比热饮更有营养?鲜奶要煮沸煮透后饮用更安全,但如果是一款

用巴氏消毒法消毒灭菌后的牛奶,那么凉着喝的饮用方式是最好的。因为加热会破坏牛奶中含有的维生素 A,维生素 B1、B2 等多种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素。但冷牛奶易造成胃肠痉挛、胃部不适而导致腹泻,所以也不必勉强自己饮用,失掉的维生素还可通过食用其他蔬果补充回来。

(刘莉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营养科高级营养师)

牛奶凉喝

比热饮营养

今年三伏“不寻常”中医开出养生方

夏日冰箱最好每月清理

NEWS 吃出健康

NEWS 健康生活

NEWS 时令养生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