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岗、就 ” 三态递进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Post on 24-Jan-2016

16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5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DESCRIPTION

“ 学、岗、就 ” 三态递进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报告人: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姬中英 教授. 2011 年 12 月. 主要内容. 一、模式内涵 二、改革措施 三、改革内容 四、改革效果 五、特色与创新.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题存在根源. 高职教育教学. 课程之间缺乏横向联系. 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不一致. 理论课与实践课相互分离. 实训标准与岗位标准不一致. 实训内容与企业实际不符. 学校培养与企业标准不一致. 教师双师素质不高. 教师素质与双师结构不一致.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学、岗、就”三态递进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学、岗、就”三态递进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一、模式内涵

二、改革措施

三、改革内容

四、改革效果

五、特色与创新

主要内容

高职教育教学

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程之间缺乏横向联系

实训内容与企业实际不符

理论课与实践课相互分离

教师双师素质不高

问题存在根源

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不一致

学校培养与企业标准不一致

实训标准与岗位标准不一致

教师素质与双师结构不一致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解决上述问题?——寻找一个连接学校与企业的平台!

企业调研表明:

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适岗时间较长,没有经过真实工作任务的综合训练,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习态 学习态 学习态

跳跃式 递进式 岗位态

就业 岗位态 就业态

违背了职业能力形成规律 遵循了职业能力形成规律

一、模式内涵

学习态 学习态

岗位态 岗位态

预就业方向综合实践 --- 任务引领

预就业态 预就业态

仓储与配送方向岗前实践

企业(工程)物流方向岗前实践

国际物流方向岗前实践

岗 就学

初学者 ------- 单兵单岗 ---- 业务引领团队协作

职业知识、技能、素质逐步提升

二、改革的主要措施

职业标准职业标准

岗位技能标准岗位技能标准

双师结构要求双师结构要求

学校课程标准学校课程标准

实训标准实训标准

教师素质教师素质

学校人才培养标准

学校人才培养标准 企业用人标准企业用人标准

1 、建设“学、岗、就”三态递进的国家现代物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学”“岗”“就”三态递进生产性实训基地

“ 学、岗、就”三态递进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人才培养模式关系一览表

名 称 主 要 功 能 学生所处状态

物流认知实训中心

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向受训者展示物流的基本概念、理念、流程、设备。

学习态

物流流程再现实训中心

分岗位模拟训练物流企业各岗位技能,体现企业文化。 岗位训练态

物流新技术应用实训中心

新物流技术的演示和操作,体现现代意识。 岗位训练态

物流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通过虚拟、 3D等技术仿真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分就业方向反复训练。

分方向预就业态

课程改革

课程体系结构建设 课程内容结构建设 课程教学方法建设

课程体系的重构( 163 课程体系)

知识的组织方式(项目课程)

如何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

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做一体化)

2.“ 三态递进”的课程改革

163课程体系结构

全国物流技能大赛

物流师职业标准

交通职业教育行业

标准国家

教学资源库

基 础 理 论 平 台

物流运输实

务 仓储与配送实

务 采购管理

际物

流物流设备操作与管

理物流信息技

仓储与配送岗前综合实训

国际物流岗前综合实训

企业物流岗前综合实训

物流运输实

务 仓储与配送实

采购管理

国际物

物流设备操作与管

理物流信息技

仓储与配送岗前综合实

训 国际物流岗前综合实

训 企业物流岗前综合实

“ 学习”阶段课程

“ 岗位训练” 阶段课程

物流认知与实训等专业基础课

“ 预就业” 阶段课程

基于

学岗就三态递进的课程体系

岗 就学

真 题 真 做 、 虚 题 真 做

知识点 (知识准备)

技能点(技能准备)

知识与技能 综合应用 (项目任务完成)

基于“三态递进”的项目课程教学内容组织

项目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双带头人学术水平高、专业造诣深

双骨干教师培养工程 培养专兼结合双骨干教师队伍

激发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

双专业带头人建设

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

3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3 、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专业综合素质训练“四个一工程”

一个一个班级一个专业文化;班级一个专业文化;

一个一个学生跟踪一个物流企业;学生跟踪一个物流企业;

一个一个学生取得一个资格证书。学生取得一个资格证书。

一个一个学生加入一个学习团队;学生加入一个学习团队;

“四个一工程”介绍:

4 、 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系统训练

学习团队活动

通过制定拥有自主特色的职业化实训培养方案 解决课程之间缺乏横向联系的问题

通过“实训场所职业化、教学流程职业化、就业出口岗位化” 解决理论课与实践课相互分离的问题

1 、课程改革1 、课程改革

2 、职业技能培训方式改革2 、职业技能培训方式改革

3 、双师教学模式改革

3 、双师教学模式改革

4 、建立校企共育机制

4 、建立校企共育机制

三、改革的主要内容

通过设立内外协同的“双带头人”“双骨干”双师教学 解决教师素质与双师要求不一致的问题通过“校企联合教研室”将校企合作关系固化 解决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不一致的问题

1 、 改革研究成果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四、改革效果

2. 专业实力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肯定

湖北省第一个物流管理重点专业 国际货代湖北唯一考试基地

湖北省物流协会副会长单位 中国物流教育发展杰出贡献奖

2. 专业实力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肯定

中国物流学会首批产学研基地 华宇物流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物流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物流企业人才需求十佳理想院校

2. 专业实力和影响力得到进一步肯定

英国物流专家到我实训基地交流作为中南地区唯一代表参加教育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湖北省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 武汉新港物流人才培养

3 、 学生职业技能明显提高

2009 年,获得全国高职物流技能大赛二等奖 .2010 年,获得全国高职物流技能竞赛三等奖2009 、 2010 年获得湖北省高职物流技能竞赛一等奖

4 、 学生适岗时间大大缩短,用人单位对实习学生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5 、 学生对人才培养模式评价好

特色与创新

1 、打破课程“各自为政”局面

将实训课程变为训练某一单向或综合物流职业技能的平台

3 、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 分离局面

融合理论课与实践课,采用“做中学、做中教”模式

2 、打破实验内容与企业真实场景不符局面

基于物流企业生产过程合作开发实训项目

五、特色与创新

4 、三态递进的校企共育机制的建立

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固化校企共育机制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