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 原 颂 歌 - abadaily.comŸ“力。诗歌限定20 行以内,散文字数2500 字以内,小...

Post on 25-Feb-2019

27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雪原投稿邮箱地址542300639@qq·com 主编:吴冰凌 实习编辑:马兴琳 组版:赵秀华2016年12月9日星期五·周末·66 版

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作家天地

冬之舞冬之舞 苗青苗青 摄摄

★散文 ■莫景春★诗歌 ■欧阳子君

雪原雪原第第10721072期期

当青藏高原从海底隆起,就注定,这里是世界的屋脊。当千年前,格萨尔王鞭马的柳枝,在这里长成红柳,就注定,这片草原一定是充满神奇和传说的

土地。当八十年前,一支佩戴红色五角星的队伍,像一根红飘带,从地球的北纬38度飘过的时候,就注定,这片草原将被烙上永恒的红色印记。当共和国的总理,在1960年给这片草原名命名的时候,就注定了它的红色基因。

无边的大海退去,一座高原,就那样高高地矗立在这里,耸立成这颗蓝色星球上的世界之极。而那支打着红旗的队伍,翻过一座座雪山,走过茫茫草地,跨过无数死亡的沼泽和泥泞,在皑皑白雪的荒原上,在金色鱼钩的故事里,在万水千山的艰难跋涉中,历经一切艰难和悲壮,创造出人类历史绝无仅有的奇迹,留下一个长征的伟大故事。

是的,这支队伍叫红军,

这次跋涉叫长征,这段历程叫雪山草地!红军,长征,它就像播种机一样,把红色的种子撒向草原,撒遍神州大地。

从此,这片草原就是红色的,红色草原,永远独一无二的红土地。在它的土壤里,深深地根植着理想和信念,奉献和牺牲。在它的土地上,深深地埋藏着信仰和希望,还有对未来最美好的憧憬。它就这样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从红军、到“老草地”,从遥远的过去,到今天的新世纪。长征精神,在这片红色草原上,将永远传承下去!

从来没有一片草原,像这里一样,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同时接受着两条江河的哺育,而它的身躯,又成为分水岭。梭磨河向南流淌,奔向长江,白河水朝北而去,投向黄河母亲。

于是,这片草原,就成了江河之源的一部分,横亘在青藏高原,涵养着生命之水,默默地守护着山川大地,滋润万千生命。

无论万里远都要回故里,看繁华似锦,芳草萋萋。草原的美丽,在每一季,春天万物苏醒,处处是盎然的生机。初夏碧草如茵,草原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少女。盛夏牧草翠绿,草原又是如此的婀娜多姿,丰姿绰约,万种风情。

而当秋风渐起,立立原上草,又是一派金戈铁马,猎猎舞动风马旗。等到第一片雪花落下,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刹那间,冰封了江河,雪盖了草原,天地间连为一体,好一个万里雪飘,银装素裹的洁白大地,冰清玉洁,如花如絮……最是那牧歌悠悠,

炊烟袅袅,夕阳西下的金色晚霞中,一曲悠扬的长笛。

草原的美景,好似传说中的仙境,假如有一匹骏马,我定要驾它长驱,奔向心中的乐园。从格萨尔英雄的传奇,到红军长征的精神,红色草原,江河之源,牦牛家园,自驾乐园,草原,红原,你让我抚今追昔,感慨万千酣畅淋漓。

英雄远去,但他鞭马的红柳,却在这里长满了原野和山岭,疾风中,仿佛还听得见血管里响着的马蹄。红军已走过,但他们手中的红旗,还在这征途上高高举起。睡梦里,依稀还看到他们在向我们叮咛千言

万语。历史,不能忘记,唱一曲红原的颂歌,来吧,就在今天,让我们举行一次新世纪、新红原、新

长征的奠基礼!

为展示我州公安工作和公安文化建设丰硕成果,深入推进全州公安机关警营文化建设,经阿坝州公安局党委研究,决定与阿坝日报副刊部联合举办“金盾杯”公安文学、美术书法、摄影、视频作品大赛。

征稿时间:此次活动从 2016 年 12 月至 2017 年 12月。

征稿对象:参赛对象包括在阿坝州公安系统工作的民警、职工、消防、森林公安、辅警及家属子女和离退休民警职工。

参赛作品内容与要求: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和小小说,要求参赛作品均为作者个人独立原创,紧扣大赛主题,与阿坝公安相关,寓意深远,文字优美,富有感染力。诗歌限定 20 行以内,散文字数 2500 字以内,小小说3000字以内。

美术书法作品:美术作品体裁不限,横竖均可,不超过六尺整张(180CMX97CM)。书法作品书体不限,作品不得超过六尺整张(180CMX97CM),横竖均可,草书、篆书、篆刻作品请附释文。请在作品背面右下方用正楷注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性别、单位、联系电话。

摄影作品:包括人文和风景两大类(限阿坝州内拍摄),参赛作品均为作者个人独立原创,紧扣大赛主题,意境深邃,视觉效果好,富有感染力,艺术性与纪实性相结合;作品风格不限,彩色、黑白均可,请勿装裱。作品禁止 PS,仅限于剪裁和色彩适度调整。摄影作品有效像素不得低于 2.5 兆,jpg 格式文件。

视频作品:紧扣大赛主题,宣扬正能量,与阿坝公安相关,参赛作品可以由作者个人或所在单位选送,时间限定在30秒至5分钟之间,其他不限。

注意事项:本次大赛从2016年12月1日起开始作品征集,由作品创作人所在单位向组委会报送。来稿作品均以电子邮件形式报送至公安网 ftp:10.70.65.234/宣传处/“金盾杯”文学、美术书法、摄影、视频作品大赛文件夹内,投稿截止时间为2017年12月1日。

大赛组委会届时邀请州内外各类专家组成评委会,负责对本次的各类作品公开、公平、公正评选,入选后的文学作品编辑成为《阿坝公安文学集》,摄影作品和书画作品由公安文联组织展出和出版画册。

作品投送前须自行处理好肖像权和著作权关系,若发生纠纷与主办方和承办方均无关,凡参赛者视为接受此条件。

入选作品分期在阿坝日报文艺副刊、阿坝公安微博、微信上刊登,由州公安文联、州文化馆统一制作后展出,优秀作品同时参加《大美阿坝》摄影大赛,特别优秀的作品选送参加全省全国大赛。

征 稿 启 示

冬雪,一直是我深情的眷恋。小时候的冬天,雪花不经意间就漫天

飞舞了,落在地上,铺在草丛上,压在树枝上,栖息在屋顶上,融进冬水田里,织成白雪皑皑的景致。

我生性好动,出于对冬雪的好奇,便到户外玩雪。雪花飘飞,我就伸手抓、握在掌心,企图操控雪花,可掌心发热,雪花化成水珠滴落了,令我顿生遗憾的情愫;雪花也是花,是冬天的精灵,那就让它轻吻吧!我不用手遮头,也不打伞,索性光着头,诚恳地接受雪花的抚摸。要不是父亲担心我感冒、善意地叫我回屋去,我一定会将雪花浴进行到底;一夜醒来,雪垫厚了,走上去脚底下发出“嚓嚓”声,就像一首动听的轻音乐令人陶醉。我乐此不疲地行走,或慢走,或快跑,感受着雪的厚度,聆听着雪的声音,惬意的心境油然而生。

堆雪人最为有趣。起初我是不会堆的,就请求父亲堆个雪人来看。父亲拗不过我,只得丢下手中的活计,出门在地坝边刨拢雪,揉、挤、压、塑、修、点缀一番后,像模像样的雪人就堆成了。“我也要堆!”抑制不住激情,我迫不及待地效仿父亲,加快了堆雪人的步伐。手僵了,则哈两口热气在掌心,搓搓手背,抖擞抖擞精神,接着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父亲的指点和帮助下,一个大腹便便的雪人傲立在地坝边,分外引人注目。刹那间,成就感、快乐感、激动感从心底涌出,我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莫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要继续改进不足,把雪人堆得更好、更像!”这时,父亲给我提了醒:堆雪人如此,做人做事也是如此,谦受益,满招损啊。

尽管我年纪尚小,但意识到父亲的话在理,就点头应允,再次堆雪人。果然灵验,正是在父亲的鼓励和点拨下,我堆的雪人越来越逼真,大有赛过父亲之势。“孺子可教也。”望着我的作品,父亲点头认可,希望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辈更比一辈强”、今后有出息。牢记着父亲的谆谆教诲,我不单自己会堆雪人,堆出对冬雪的爱恋,堆出天真无邪的笑声,还教会渐渐长大的弟弟堆雪人,乃至邀约邻居家的伙伴一起堆雪人,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欣赏我们大胆设想后的杰作。

打雪仗最为刺激。我年龄稍大些,就被大伙推为司令。伴随着“开火”的号令声响起,两队伙伴手执白雪团,纷纷扔向对方。被砸中也好,未砸中也罢,都让“啵啵”声响彻在地坝、小路、荒坡、山边的上空。如果雪团进了颈部衣服里,冷得颤抖,就跳动着、歪斜着把雪团抖出来,心里便暖和了;如果雪团砸在脸上,就让其自然掉落或迅速抹去,克服短暂的冰凉后,重新获得温暖,欢乐便荡漾开来。有残忍者,趁人不注意,把雪团塞进了对方的衣领内,还抱住搓几下,那才叫冰凉呢!被塞者赶紧本能地反抗,挣脱后,牵起衣领,要么取出雪团,要么抖落雪团,气急之下为了报复,就追逐起来也想让对方体会雪团的冰冷。岂料,对方狡猾,才不上当呢!报复方跺着脚,身子倾来倾去,无计可施,奈何不得。“好,到此为止。”我这名司令见状,该出手了。一阵疏导、沟通后,双方都心平气和,重归于好,只为了接下来还有雪仗要打。此般带劲的雪仗,打出了同伴们的童真,打出了我的组织号召力。为此,我自豪、愉悦、无怨无悔。

雪可入坛子,化成雪水后浸泡的泡菜更为脆欠、好吃。母亲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总会在冬雪垫起后抓干净雪放进泡菜坛子。我是个乖巧的孩子,又以为乐在其中,就帮母亲抓雪,赢得口碑。当吃上倍加可口的泡菜后,我对母亲及白雪的感恩就不言而喻了。

雪化时,太阳出来了,却冷得刺骨。也许是眷恋白雪、心存感激的缘故吧,我不惧寒冷,出门去享用阳光,多看几眼即将融化的白雪,多送送冰清玉洁的白雪,多祝福白雪融化为滋养人与自然的水。父母及弟弟也出来了,和我一起欣赏化雪时的别样美景,感悟“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般的坚强和白雪无私奉献的精神。于是,一家人感动不已,叨念着“瑞雪兆丰年”之类的谚语,盼望着来年有个好收成、我们能成龙成凤。

年复一年,冬雪如期而至。父母在故乡不辍地劳作,为我操碎了心,一天天老去。在父母的支持与冬雪的激励下,我茁壮成长,跃出农门,出人头地,过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算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对冬雪最好的回报。尤其是在我屡次失恋饱受痛楚时,经过父母的张罗,我与一个叫雪儿的姑娘在冬天相识。因为冬雪质朴,雪儿内外兼修,我便把冬雪与雪儿联系在了一起。在步行三十里山路也要去约会的执着感染下,我俩相恋,坠入爱河,走进婚姻的殿堂。虽然有磕磕碰碰,但我会大度地主动沟通,会为雪儿倒开水、洗衣袜、端洗脚水、舀饭、煮美味、洗碗、熨衣服、暖被窝等,担当起家庭主心骨的重任,赢得雪儿的点赞与为我买衣服、公文包般的关爱,还有万般的柔情蜜意,

不能不令我感动,情不自禁地把雪儿作为我最爱的女神,视作那晶莹剔透、富有灵性的冬雪,珍爱进我的灵魂深处,直到永远。

后来,每到冬雪时节,我就会吟诵毛主席的那首词《沁园春.雪》,想象“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感叹人的伟大与冬雪的魅力;经不住冬雪的诱惑,约上朋友飞到哈尔滨,去赴一场与冬雪的约会,了却多年来的一桩心愿;回归故乡后,踩踩、赏赏、摸摸、抓抓、舔舔、扔扔、堆堆冬雪,以重温儿时的旧梦,感恩与冬雪相伴到老、用心良苦的父母;南国下雪,会与雪儿一起到高山、近郊山林赏雪,倍添诗情画意,诠释浪漫的真谛,还会时时、处处、事事关心、呵护、礼让雪儿,喊着雪儿的名字,陪着雪儿一起慢慢变老……

天长日久,我对冬雪的眷恋越来越纯真,越来越虔诚,越来越浓烈,会用一生去践行、坚守,就让时间来考验吧!

叶子一片一片地飘落,随着秋天的日子。渐渐地,冬天走近的时候,树儿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倔强地拥抱寂寥的天空。

脚下的小草早已销声匿迹,剩下裸露褐红色的土地,还有些四处延长的草根,狼藉凌乱,让人感觉到冬天的肃杀。那些在春夏时候活泼乱跳的小动物们躲到深深的洞里,做着春天最美的梦,任凭冬天在外面疯狂肆虐,无情地摧残着一切。

清脆的鸟鸣声已渐渐远去。冬天的树,这个曾经是鸟儿们最温馨的窝,曾经装满了小鸟成长喜怒哀乐的家,如今剩下空落落的窝,高高地挂着光秃秃的枝丫上,任由冬风肆意地摆弄,嘎吱作响,吹散了往日的温馨。

很多人看到树儿孤零零的样子,感到人情炎凉,心里充满无限的同情。其实,没有多少人理解树木心灵深处那一份疲惫不堪。

一一远去了的吵闹声,忙碌了一春一夏一秋,树也想静下来,好好地休息一番了,于是把臃肿的衣服脱得干干净净,舒舒服服睡个觉。

冬天的阳光灿烂,没有夏天那般热辣,而是那样轻柔,不停地跳跃,百般地诱惑着,舒展枝丫,让阳光肆意地钻入体内。似乎要让每一寸肌肤每一个细胞都要与阳光亲密接触。犹如浸泡在轻漾的温水中,周身每一个毛孔都尽情地舒展,天空蓝得极为可爱,干净得像有人精心抹过一样,洁净发亮。

阳光在“丝丝”地流泻。树儿任心事飞扬,飘过天空,溶在暖融融的阳光里。万事万物此时此刻都沐浴在这无限的温柔之中,那样的心满意足。心儿四处漂浮,在阳光的温柔中渐渐地飘入了梦乡,追逐着太阳。

冬风是温柔的催眠曲,划过枝丫,抚摸枝干,弄得哗啦啦地响。树儿有时不情愿地摆摆手,示意风儿要轻手轻脚,不要惊醒那一个个绵绵的美梦。春夏之时,满树茂盛的叶子,总经受不住风儿的诱惑,拼命地跟风儿玩游戏。每每风儿吹来,叶子们都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整棵树都没有安静的时候。现在,树叶走了,落了两耳清静,风声也轻多了,滑过耳边,咝咝地响,像是母亲摇篮边那呢喃的耳语。

秋天那红红黄黄的果子不知不觉落光了,不是那些调皮的小孩,就是贪吃的小鸟。自从春天花儿悄悄滑落的那一天,树下从来就没缺少过凌乱的脚步,空中没缺少一双虎视眈眈的眼睛。果儿饱满了,香味渐渐飘远,整棵树就很少有安静的时候,石子纷纷飞过来,一颗颗果儿掉落下去,树下一阵阵热烈的欢呼声。好不容易等到那些调皮的小孩子们走了,空中扑扑地飞来叽叽喳喳的小鸟,这些美味的果子它们从来就没忘记过。它们的鼻子很灵,感觉很准,一有感觉便呼朋引伴,分享着大自然着丰富的馈赠。

是呀,经过那么多的折腾,树儿渐渐感到劳累了,需要一番安静休养,积蓄力量,准备明年春天再次绽放美丽的一面,于是在冬日温柔的安抚下,树儿渐渐进入梦乡。

有人说得好,冬天不要砍树。这才是真正懂得树的知心人说的,在冬天,那些落光了树叶的树,枝条干枯瘦削;甚至有些水分供应不上,有些枝条枯落折断。整棵树看上去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像是枯死一般。不明真相的人会迫不及待地看下这难看的树,生怕它影响了其他树的生长,影响美观。

其实,休息了一冬,待天气渐渐变暖,树们慢慢醒来,又要蓬蓬勃勃一春一夏了。

树冬眠红 原 颂 歌

★散文 ■何龙飞

眷恋冬雪

作家简介:何龙飞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

国散文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涪陵区作家协会理事、涪陵区第四届科技拔尖人才、涪陵区文联党组成员、秘书长 著有散文集《松荫荷韵》、《种瓜种豆种文字》,获得重庆新闻奖、涪陵区乌江文艺奖等奖项。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