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Post on 04-Jan-2016

10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8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DESCRIPTION

第 12 章、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 —— 孙中山、毛泽东. 主要内容. 二元结构 刘易斯模型 拉尼斯 —— 费景汉模型 托达罗模型 促进我国二元劳动力转移战略. 一、二元结构. 概述 基本内涵 不同的工资水平 农业剩余劳动力 三元结构. 1.1 概述.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市场是统一的,每种生产要素只有一个价格 但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刚刚发育,零碎且相互分割,一种要素往往有几种乃至更多的价格 1954 年,刘易斯提出二元结构理论对此进行了概述,并因此获得 1979 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1.2 基本内涵. 二元结构 传统部门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第 1212 章、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章、人口流动与经济发展

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中国的问题是农民问题

————孙中山、毛泽东孙中山、毛泽东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二元结构二元结构 刘易斯模型刘易斯模型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托达罗模型托达罗模型 促进我国二元劳动力转移战略促进我国二元劳动力转移战略

一、二元结构一、二元结构 概述概述 基本内涵基本内涵 不同的工资水平不同的工资水平 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 三元结构三元结构

1.1 1.1 概述概述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市场是统一的,每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市场是统一的,每种生产要素只有一个价格种生产要素只有一个价格

但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刚刚发育,零碎但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刚刚发育,零碎且相互分割,一种要素往往有几种乃至且相互分割,一种要素往往有几种乃至更多的价格更多的价格

19541954 年,刘易斯提出二元结构理论对此年,刘易斯提出二元结构理论对此进行了概述,并因此获得进行了概述,并因此获得 19791979 年的诺贝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尔经济学奖

1.2 1.2 基本内涵基本内涵 二元结构二元结构 传统部门传统部门 现代部门现代部门 二元的泛化与深化二元的泛化与深化

1.2.1 1.2.1 二元结构二元结构 传统的占优势的农业部门与刚刚起步的传统的占优势的农业部门与刚刚起步的现代工业部门并存现代工业部门并存

前者位于农村前者位于农村 后者主要集中在城市后者主要集中在城市

1.2.2 1.2.2 传统部门传统部门 以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为主以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为主 特征:自给自足;以土地和劳动为主要特征:自给自足;以土地和劳动为主要投入;落后的生产技术并长期不变;受投入;落后的生产技术并长期不变;受土地数量的限制,边际收益递减;小农土地数量的限制,边际收益递减;小农经济经济

1.2.3 1.2.3 现代部门现代部门 以现代化的工业为主以现代化的工业为主 特征:以资本和劳动作为主要投入;一特征:以资本和劳动作为主要投入;一般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使用现代化的般具有规模经济的特点;使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产品主要用于销售;生产组生产技术;产品主要用于销售;生产组织形式是现代企业;长期的总产出和人织形式是现代企业;长期的总产出和人均收入可持续增长均收入可持续增长

1.2.4 1.2.4 二元的泛化与深化二元的泛化与深化 城乡之间城乡之间 教育教育 文化文化 制度制度 产业二元结构是基础产业二元结构是基础

1.3 1.3 不同的工资水平不同的工资水平 传统部门的工资水平传统部门的工资水平 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

1.3.1 1.3.1 传统部门的工资水平传统部门的工资水平

农业部门主要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因农业部门主要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因此可以视为自我雇佣,农业部门的工资此可以视为自我雇佣,农业部门的工资就是其收入就是其收入

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很低,仅能维持生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很低,仅能维持生存,因此又被称为生存工资存,因此又被称为生存工资

原因:一是李嘉图的土地收益递减规律;原因:一是李嘉图的土地收益递减规律;二是马尔萨斯的人口规律,即只要人均二是马尔萨斯的人口规律,即只要人均收入水平超过最低生存费用水平,就会收入水平超过最低生存费用水平,就会刺激人口增长刺激人口增长

1.3.2 1.3.2 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 传统部门的工资水平决定了现代部门的传统部门的工资水平决定了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的下限工资水平的下限

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一般高于传统部门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一般高于传统部门 3300 -- 50%50%

传统部门的工资水平决定了现传统部门的工资水平决定了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的下限代部门的工资水平的下限

发展中国家最初都是传统部门农业经济发展中国家最初都是传统部门农业经济 建立和发展现代部门需要从农业部门吸建立和发展现代部门需要从农业部门吸引一部分劳动力,因此工资水平不能低引一部分劳动力,因此工资水平不能低于传统部门于传统部门

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一般高于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一般高于传统部门传统部门 3030 -- 50%50%

城市生活费用高于农村(房租、交通城市生活费用高于农村(房租、交通等)等)

让人们离开熟悉的环境,由自由、散漫让人们离开熟悉的环境,由自由、散漫的工作和生活变为高节奏、受约束的生的工作和生活变为高节奏、受约束的生活和工作,必须提供足够的引诱活和工作,必须提供足够的引诱

工人能够以工会的形式组织起来,要求工人能够以工会的形式组织起来,要求提高工资水平提高工资水平

人们在工业部门的贡献率高于农业部门人们在工业部门的贡献率高于农业部门

1.4 1.4 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 159159 页图页图 最优工人数最优工人数 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 伪装失业伪装失业 结论结论 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质疑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质疑

1.4.1 1.4.1 最优工人数最优工人数 MPMP== MCMC == WW MPMP平行于平行于 WW 切切 TPTP于于 AA 点点 LL == L*L* 时农业生产利润最大化时农业生产利润最大化

1.4.2 1.4.2 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 MPMP== 00,, LL≥≥LoLo 由于此时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等于由于此时劳动的边际生产力等于 00,工人人数的,工人人数的增加对产出没有任何贡献,刘易斯称增加对产出没有任何贡献,刘易斯称 LoLo至至 LtLt之之间的劳动力为剩余劳动力(间的劳动力为剩余劳动力( Surplus LabourSurplus Labour))

原因:土地数量有限;同时以家庭是主要生产原因:土地数量有限;同时以家庭是主要生产单位,家庭是无法解雇家庭成员的单位,家庭是无法解雇家庭成员的

虽然虽然 LoLo至至 LtLt之间的劳动力对产出没有贡献,但之间的劳动力对产出没有贡献,但参与分配参与分配

大量存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传统大量存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的特征农业的特征

1.4.3 1.4.3 伪装失业伪装失业 L*----LoL*----Lo 之间的劳动力,虽然边际生产力之间的劳动力,虽然边际生产力大于大于 00 ,但,但 MP<WMP<W

因此他们处于伪装失业状态因此他们处于伪装失业状态

1.4.4 1.4.4 结论结论 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农业中存在大量的由于土地的有限性,农业中存在大量的伪装失业和剩余劳动力,资源闲置伪装失业和剩余劳动力,资源闲置

工业部门不受土地有限性的限制,如果工业部门不受土地有限性的限制,如果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够向工业转移,其边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够向工业转移,其边际生产力将提高,社会总产出也将增加际生产力将提高,社会总产出也将增加

1.4.5 1.4.5 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质疑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质疑 农业中真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吗?劳动农业中真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吗?劳动力减少以后,产量会发生变化吗?力减少以后,产量会发生变化吗?

舒尔茨(舒尔茨( 19641964 )的质疑)的质疑 森(森( 19671967 )的解释)的解释

舒尔茨(舒尔茨( 19641964 )的质疑)的质疑

舒尔茨研究了舒尔茨研究了 19181918 -- 19191919 年印度在发生年印度在发生了全国性的流感前后的农业生产情况了全国性的流感前后的农业生产情况

发生了全国性的流感以后的农业劳动力减发生了全国性的流感以后的农业劳动力减少了少了 8.3%8.3% ,产量同时下降了,产量同时下降了 3.8%3.8%

死亡率高的地区,产量下降的幅度也很大死亡率高的地区,产量下降的幅度也很大 那是不是印度并没有以前所说的那么多的那是不是印度并没有以前所说的那么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

森(森( 19671967 )的解释)的解释

流感影响的是全家人,劳动力成户地减少,于是流感影响的是全家人,劳动力成户地减少,于是土地成块地撂荒土地成块地撂荒

劳动力无法轻易地进行流动和替代,导致产量成劳动力无法轻易地进行流动和替代,导致产量成比例地下降比例地下降

此时的产量下降并不能说明印度的农业中不存在此时的产量下降并不能说明印度的农业中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我国的农村,由此提出了土地同样的情况出现在我国的农村,由此提出了土地在经营权承包的情况下转租或转让的必要性在经营权承包的情况下转租或转让的必要性 **

1.5 1.5 三元结构三元结构 除了农业与工业的二元结构以外,还存除了农业与工业的二元结构以外,还存在其他的主要部门在其他的主要部门

托达罗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存在正托达罗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中存在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的区分,下文将有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的区分,下文将有专门介绍专门介绍

胡必亮(胡必亮( 19981998 )认为我国的农村中存在)认为我国的农村中存在农业部门与农村工业部门的区分农业部门与农村工业部门的区分

我国的农村中存在农业部门与我国的农村中存在农业部门与农村工业部门的区分农村工业部门的区分

农村工业原先是农业的一个附属部门,农村工业原先是农业的一个附属部门,如农具生产加工,农产品生产加工等如农具生产加工,农产品生产加工等

改革开放以后,增量改革使农村工业改革开放以后,增量改革使农村工业(后称乡镇企业)在原有体制外发展迅(后称乡镇企业)在原有体制外发展迅速,实力迅速超过农业,成为一个独立速,实力迅速超过农业,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的部门

乡镇企业的发展将有利于克服二元结构乡镇企业的发展将有利于克服二元结构 苏南模式的质疑(产权?中间技术?集苏南模式的质疑(产权?中间技术?集聚效应?)聚效应?)

二、刘易斯模型二、刘易斯模型 主要思想主要思想 劳动力转移的第一阶段劳动力转移的第一阶段 劳动力转移的第二阶段劳动力转移的第二阶段 对刘易斯模型的评述对刘易斯模型的评述

2.1 2.1 主要思想主要思想 二元结构中传统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二元结构中传统部门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动力

现代工业部门工资高于生存工资,吸引现代工业部门工资高于生存工资,吸引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入工业部门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入工业部门

工业部门规模随着生产发展和资本积累工业部门规模随着生产发展和资本积累不断扩大,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雇不断扩大,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雇佣佣

劳动力从传统部门不断流向工业部门,劳动力从传统部门不断流向工业部门,直到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最终消失直到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最终消失

2.2 2.2 劳动力转移的第一阶段(劳动力转移的第一阶段( 116464 页图)页图)

水平的劳动供给曲线水平的劳动供给曲线 向下倾斜的劳动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劳动需求曲线 均衡均衡 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规模扩大

2.2.1 2.2.1 水平的劳动供给曲线水平的劳动供给曲线 OAOA 是生存工资水平是生存工资水平 WW 是工业部门工资水平是工业部门工资水平 W>OAW>OA ,当,当 L<LsL<Ls 时,劳动力的供给是时,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无限的

不比提高工资水平就可以吸引农村剩余不比提高工资水平就可以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进入工业部门劳动力源源不断进入工业部门

于是这一段劳动供给曲线是水平的于是这一段劳动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2.2.2 2.2.2 向下倾斜的劳动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劳动需求曲线 当资本量为当资本量为 K1K1 时,逐渐加大劳动投入时,逐渐加大劳动投入 由于边际报酬递减,劳动的边际产品将由于边际报酬递减,劳动的边际产品将下降,如曲线下降,如曲线 D1K1D1K1

形成向下倾斜的劳动需求曲线形成向下倾斜的劳动需求曲线

2.2.3 2.2.3 均衡均衡 WSWS与与 D1K1D1K1 交于交于 L1L1 此时均衡产出是此时均衡产出是 OD1FL1OD1FL1 ,工资支出,工资支出 OO

WFL1WFL1 ,利润是,利润是 D1FWD1FW

2.2.4 2.2.4 生产规模扩大生产规模扩大 如果利润全部用于投资,扩大再生产如果利润全部用于投资,扩大再生产 资本将增加到资本将增加到 K2K2 劳动需求曲线移动至劳动需求曲线移动至 D2K2D2K2 与水平的劳动供给曲线相交形成均衡劳动与水平的劳动供给曲线相交形成均衡劳动 L2L2 利润扩大至利润扩大至WD2GWD2G 如果这样的生产规模扩大继续下去,劳动力将如果这样的生产规模扩大继续下去,劳动力将源源不断流入工业部门,直至源源不断流入工业部门,直至 LL== LsLs

2.3 2.3 劳动力转移的第二阶段劳动力转移的第二阶段 L>LsL>Ls ,传统部门没有剩余劳动力,传统部门没有剩余劳动力 此时农业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将提高,农此时农业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将提高,农业劳动力的收入也将提高业劳动力的收入也将提高

劳动力将与资本一样成为稀缺的要素劳动力将与资本一样成为稀缺的要素 工业部门要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将不得不工业部门要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将不得不提高工资水平提高工资水平

于是劳动的供给曲线将向上倾斜(于是劳动的供给曲线将向上倾斜( 164164页图)页图)

2.4 2.4 对刘易斯模型的评述对刘易斯模型的评述 积极意义积极意义 缺陷缺陷

2.4.1 2.4.1 积极意义积极意义 首创经济发展研究的二元结构分析法,首创经济发展研究的二元结构分析法,开辟了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新思路开辟了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新思路

将经济增长与工业化和人口流动相结合,将经济增长与工业化和人口流动相结合,对发展中国家现实的解释更有合理性对发展中国家现实的解释更有合理性

强调了资本积累和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强调了资本积累和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必须保证资本积累的速度快于剩余性(必须保证资本积累的速度快于剩余劳动力增长的速度,否则经济就达不到劳动力增长的速度,否则经济就达不到第二个发展阶段)第二个发展阶段)

2.4.2 2.4.2 缺陷缺陷 忽略了农业的发展忽略了农业的发展 三个假设的不合理三个假设的不合理

忽略了农业的发展忽略了农业的发展 将农业仅仅视为劳动力的供给部门,忽将农业仅仅视为劳动力的供给部门,忽视了农业本身的发展及对经济发展的重视了农业本身的发展及对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要贡献

事实上,农业部门落后,粮食供给将低事实上,农业部门落后,粮食供给将低于就业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农产品价格于就业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农产品价格将上升,工资上升,利润下降,积累下将上升,工资上升,利润下降,积累下降,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减缓,而且很降,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减缓,而且很可能无法消除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可能无法消除农业部门中的剩余劳动力

三个假设的不合理三个假设的不合理 假设一:农业有失业,城市不存在失业。假设一:农业有失业,城市不存在失业。与现实不符,这也是托达罗模型努力改与现实不符,这也是托达罗模型努力改进的地方进的地方

假设二:暗含假设工业部门的劳动与资假设二:暗含假设工业部门的劳动与资本的比例是固定的。与现实不符本的比例是固定的。与现实不符

假设三:工资不变,利润全部用于投资。假设三:工资不变,利润全部用于投资。与现实也不符与现实也不符

假设二假设二 暗含假设工业部门的劳动与资本的比例是固暗含假设工业部门的劳动与资本的比例是固定的,因此定的,因此 DKDK 曲线是平行的,资本积累和曲线是平行的,资本积累和就业机会增加同步。但事实上,如果资本积就业机会增加同步。但事实上,如果资本积累增加,资本密集型的技术更多的被采用,累增加,资本密集型的技术更多的被采用,就业机会的增加将不会同步,如下图就业机会的增加将不会同步,如下图

假设三假设三 工资不变,利润全部用于投资工资不变,利润全部用于投资 但事实上城乡的收入差距但事实上城乡的收入差距 22 -- 33 倍,远倍,远远大于刘易斯的估计,并且还在扩大远大于刘易斯的估计,并且还在扩大

利润也并非全部用于扩大再生产,消费利润也并非全部用于扩大再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性开支不断加大和非生产性开支不断加大

三、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三、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概述概述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 政策含义政策含义

3.1 3.1 概述概述

19611961年,拉尼斯和美籍华人费景汉在美国经济评论年,拉尼斯和美籍华人费景汉在美国经济评论共同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以后被称为“共同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了以后被称为“ Ranis-Ranis-Fei Model”Fei Model”的模型的模型

刘易斯模型仅描述了工业部门的扩张过程,而刘易斯模型仅描述了工业部门的扩张过程,而 R-FR-F模型描述了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之间的发展关系模型描述了工业部门与农业部门之间的发展关系

R-FR-F模型指出农业的发展对工业部门的扩展及劳动模型指出农业的发展对工业部门的扩展及劳动力转移具有决定性意义力转移具有决定性意义

R-FR-F模型指出经济发展过程有三个阶段(模型指出经济发展过程有三个阶段( 165165页页图)图)

3.2 3.2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 结论同刘易斯模型结论同刘易斯模型 一部分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为一部分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为 00 ,因此劳,因此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工业,农业总量不变动力从农业转移到工业,农业总量不变

工资不变,劳动力无限供给工资不变,劳动力无限供给

3.3 3.3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 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被工业吸收,农业中存在农业剩余劳动力全部被工业吸收,农业中存在伪装失业者,伪装失业者, 0<MP<W0<MP<W

由于由于 MP>0MP>0,因此伪装失业者转移到工业,农,因此伪装失业者转移到工业,农业总产量将下降业总产量将下降

于是,能够供给给工业部门的农业剩余将下降,于是,能够供给给工业部门的农业剩余将下降,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价格将上升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价格将上升

为维持工业工资的购买力不变,工业工资上升,为维持工业工资的购买力不变,工业工资上升,劳动力供给曲线向上倾斜劳动力供给曲线向上倾斜

工资上升,一方面利润下降进一步使工业的扩工资上升,一方面利润下降进一步使工业的扩张减慢,同时就业水平也将下降张减慢,同时就业水平也将下降

3.4 3.4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 当农业中的全部伪装失业者转移到工业当农业中的全部伪装失业者转移到工业部门,农业将与工业一样,劳动力也按部门,农业将与工业一样,劳动力也按边际产出取得报酬边际产出取得报酬

农业部门告别传统经济,进入商品化阶农业部门告别传统经济,进入商品化阶段段

于是二元变成一元,劳动力的配置不再于是二元变成一元,劳动力的配置不再受部门限制,而是在整个经济中按最优受部门限制,而是在整个经济中按最优化原则配置化原则配置 **

3.5 3.5 政策含义政策含义 劳动力的转移在第二阶段将遇到障碍劳动力的转移在第二阶段将遇到障碍 如何消除障碍?如何消除障碍?

3.5.1 3.5.1 劳动力的转移在第二阶段劳动力的转移在第二阶段将遇到障碍将遇到障碍

粮价上涨和导致的工资上涨如果过快,粮价上涨和导致的工资上涨如果过快,工业劳动供给曲线将变得非常陡峭工业劳动供给曲线将变得非常陡峭

有可能在伪装失业者全部被转移到工业有可能在伪装失业者全部被转移到工业部门以前,即农业的商业化到来以前,部门以前,即农业的商业化到来以前,工业的扩张过程就会停下来工业的扩张过程就会停下来

3.5.2 3.5.2 如何消除障碍?如何消除障碍? 促进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的平衡发展促进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的平衡发展(包括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包括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

控制人口增长,使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快控制人口增长,使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快于人口增长的速度于人口增长的速度

中国中国 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中国现代化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中国现代化的最大难题的最大难题

中国进入第几阶段了?中国进入第几阶段了? 民工荒出现的启示民工荒出现的启示 农业的贡献农业的贡献

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中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中国现代化的最大难题国现代化的最大难题

中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将近中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将近 60%60% ,近几年城,近几年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到市化水平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到 20202020年城市化水平大概能够达到年城市化水平大概能够达到 60%60% 。现在中国就。现在中国就业人口有业人口有 77 亿,比所有发达国家就业人数的总亿,比所有发达国家就业人数的总和还要多。和还要多。 77 亿就业人口中,城市亿就业人口中,城市 22 亿以上,亿以上,农村将近农村将近 55 亿。现在农村好多地方还是手工劳亿。现在农村好多地方还是手工劳动,即使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农村也还有动,即使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农村也还有 1/1/33 以上的剩余劳动力,随着技术进步会有更多以上的剩余劳动力,随着技术进步会有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中的剩余劳动力。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中国现代化的最大难题国现代化的最大难题

中国劳动力成本将逐渐上升中国劳动力成本将逐渐上升 (1)(1)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的“二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的“二 0000 五年中国区域五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显示,中国劳动力成本呈现上升金融运行报告”显示,中国劳动力成本呈现上升趋势。二趋势。二 0000 五年,中国职工平均工资上涨百分五年,中国职工平均工资上涨百分之十四,以东部地区的平均涨幅最高之十四,以东部地区的平均涨幅最高

随着对农村发展扶持力度的加大,农业增收,从随着对农村发展扶持力度的加大,农业增收,从农村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务工人员有所减少,导致农村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务工人员有所减少,导致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农民工、技工甚至供不应求,企业一般只地区,农民工、技工甚至供不应求,企业一般只有通过加薪才能保证劳动力需求的满足 有通过加薪才能保证劳动力需求的满足

中国劳动力成本将逐渐上升中国劳动力成本将逐渐上升 (2)(2) 张维迎预期未来三五年内,中国劳动力成本可张维迎预期未来三五年内,中国劳动力成本可

能上升能上升 30%-50%30%-50% ,未来在国际上不能够像过,未来在国际上不能够像过去那样靠成本优势获得竞争力去那样靠成本优势获得竞争力

但有关专家分析认为,用低于劳动力价值的因但有关专家分析认为,用低于劳动力价值的因素吸引外企的时代必须结束,这种发展模式给素吸引外企的时代必须结束,这种发展模式给一个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仅是负面影响,从深一个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仅是负面影响,从深远的角度看,它带有深厚的破坏性。可能带坏远的角度看,它带有深厚的破坏性。可能带坏新生的民族企业,可能酿成恶劣的劳资关系,新生的民族企业,可能酿成恶劣的劳资关系,可能从一开始就将经济引入原始残酷的资本主可能从一开始就将经济引入原始残酷的资本主义境地,它也势必在总体上伤害劳动者阶层。义境地,它也势必在总体上伤害劳动者阶层。

中国劳动力成本将逐渐上升中国劳动力成本将逐渐上升 (2)(2) 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在劳动力的供应方面优于中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在劳动力的供应方面优于中国。印尼、越南、菲律宾拥有大量比中国更廉国。印尼、越南、菲律宾拥有大量比中国更廉价的劳动力。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的统计资料显价的劳动力。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的统计资料显示,同等条件下,越南的生产成本比中国低示,同等条件下,越南的生产成本比中国低 1515-- 3030 %%

中国纺织业的劳动力成本为每小时中国纺织业的劳动力成本为每小时 0.690.69美元美元(( 1.091.09新元),而东南亚一些新兴纺织品出新元),而东南亚一些新兴纺织品出口国的成本约为口国的成本约为 0.40.4美元,最低月工资仅有美元,最低月工资仅有 2020-- 4040美元。中国外企的中方管理人员平均薪美元。中国外企的中方管理人员平均薪酬也高于东南亚国家酬也高于东南亚国家

中国劳动力成本将逐渐上升中国劳动力成本将逐渐上升 (3)(3) 提高竞争力不能以剥夺劳动者赖于生存的基本保障、提高竞争力不能以剥夺劳动者赖于生存的基本保障、

人为压低他们的工资、放任其生存环境的恶化为代人为压低他们的工资、放任其生存环境的恶化为代价,因为这只能使中国在世界经济的分工中,永久价,因为这只能使中国在世界经济的分工中,永久地处于最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从属地位,永远无法赢地处于最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从属地位,永远无法赢得真正的竞争力优势得真正的竞争力优势

而事实上,人为压低工资和福利,正是造成中国经而事实上,人为压低工资和福利,正是造成中国经济内需不振、严重依赖出口的内外困局的真正根源。济内需不振、严重依赖出口的内外困局的真正根源。更严重的是,它使国家的收入分配濒临两极分化的更严重的是,它使国家的收入分配濒临两极分化的危险状态,虽然表面上对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没有危险状态,虽然表面上对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没有造成明显损失,但对社会公平支付的代价就实在太造成明显损失,但对社会公平支付的代价就实在太大了,最终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安定,变大了,最终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安定,变成沉重的社会成本成沉重的社会成本

中国劳动力成本将逐渐上升中国劳动力成本将逐渐上升 (4)(4) 但劳动力价格优势不会马上消失 但劳动力价格优势不会马上消失 日本通产省的一项调查显示,亚洲地区平均劳动日本通产省的一项调查显示,亚洲地区平均劳动

力成本在产品总成本中所占比例为力成本在产品总成本中所占比例为 4%4% ,而中国是,而中国是3.5%3.5% 。这说明从亚洲整体水平看,中国劳动力成。这说明从亚洲整体水平看,中国劳动力成本依然处于较低的位置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不本依然处于较低的位置中国的劳动力价格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在一些高端行业、仅仅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在一些高端行业、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劳动力价格同样有着相当大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劳动力价格同样有着相当大的优势的优势

随着中国人均收入和要素成本的上升,低成本竞随着中国人均收入和要素成本的上升,低成本竞争的优势正在受到削弱。中国低成本优势不可能争的优势正在受到削弱。中国低成本优势不可能在一个早上消失,但是这个优势逐步削弱是大势在一个早上消失,但是这个优势逐步削弱是大势所趋所趋

中国劳动力成本将逐渐上升中国劳动力成本将逐渐上升 (5)(5) 谢国忠提出加薪对于中国是一个好的政策,给工谢国忠提出加薪对于中国是一个好的政策,给工

人以实惠比升值人民币更好人以实惠比升值人民币更好 劳动力成本上升应该会影响中国在一些市场的市劳动力成本上升应该会影响中国在一些市场的市场份额。不过,因为中国已经拥有巨大的市场份场份额。不过,因为中国已经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保持低成本的好处逐渐减少,从更高劳动力额,保持低成本的好处逐渐减少,从更高劳动力收入获得的利益超过轻工业产品失去的市场份额。收入获得的利益超过轻工业产品失去的市场份额。更高的工资将导致更多的消费,从而减少中国的更高的工资将导致更多的消费,从而减少中国的贸易盈余,扩大内需,改变主要外需的困境。贸易盈余,扩大内需,改变主要外需的困境。

低消费是中国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关键原因。低消费是中国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关键原因。随着中国出口相对全球贸易越来越多,中国可能随着中国出口相对全球贸易越来越多,中国可能面临储蓄过剩面临储蓄过剩

四、托达罗模型四、托达罗模型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托达罗模型托达罗模型

4.1 4.1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城市化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度带来的问题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度带来的问题

4.1.1 4.1.1 城市化城市化 城市化是指人口和经济活动由农村向城城市化是指人口和经济活动由农村向城市集中,城市的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市集中,城市的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城市化水平往往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城市化水平往往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比重来表示

4.1.2 4.1.2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 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只有到工业化一定的水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只有到工业化一定的水平以后,城市化的水平才会上升并超过工业化平以后,城市化的水平才会上升并超过工业化水平(以制造业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水平(以制造业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示)

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度,即虽然仍处在工业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度,即虽然仍处在工业化的初期,但城市化水平就开始超过工业化水化的初期,但城市化水平就开始超过工业化水平平

比如拉丁美洲,比如拉丁美洲, 1960s1960s ,制造业就业人口占总,制造业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人口的 14.5%14.5%,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高达经高达 32.8%32.8%

4.1.3 4.1.3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度带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度带来的问题来的问题

城市失业人口迅速上升城市失业人口迅速上升 城市贫困比例增大城市贫困比例增大 环境恶化,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犯罪环境恶化,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犯罪率上升率上升

但农村劳动力仍然不断涌向城市但农村劳动力仍然不断涌向城市 托达罗模型解释了为什么在城市失业人托达罗模型解释了为什么在城市失业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劳动力仍不断从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劳动力仍不断从农村流向城市农村流向城市

4.2 4.2 托达罗模型托达罗模型 城市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城市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 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 政策含义政策含义

4.2.1 4.2.1 城市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城市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

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 城市正规部门城市正规部门 城市非正规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 剩余劳动力与城市非正规部门剩余劳动力与城市非正规部门

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 就像存在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的结就像存在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的结构差异一样,城市内部也存在非正规部构差异一样,城市内部也存在非正规部门与正规部门的分割门与正规部门的分割

城市正规部门城市正规部门 正规部门的特点:正规部门的特点: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规模较大,缴税并得到政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规模较大,缴税并得到政

府的认可府的认可 广泛采用国内外的资源(如技术、资本、管理等)广泛采用国内外的资源(如技术、资本、管理等) 技术先进,一般技术和资本密集技术先进,一般技术和资本密集 工资较高(一方面生产效率比较高;另一方面法律工资较高(一方面生产效率比较高;另一方面法律和工会规定工资下限)和工会规定工资下限)

工人还能得到失业保险、退休金等比较完善的社会工人还能得到失业保险、退休金等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福利

但正规部门就业机会有限,进入门槛较高,就业竞但正规部门就业机会有限,进入门槛较高,就业竞争激烈争激烈

城市非正规部门城市非正规部门

城市非正规部门的特点:城市非正规部门的特点: 小规模生产和服务(如个体商贩、搬运工、保小规模生产和服务(如个体商贩、搬运工、保

姆、非熟练建筑工人等),流动性大姆、非熟练建筑工人等),流动性大 不缴税并游离于官方以外,“灰色产业”不缴税并游离于官方以外,“灰色产业” 技术和管理十分落后,就业者很少经过教育和技术和管理十分落后,就业者很少经过教育和

培训,年龄跨度大培训,年龄跨度大 工资很低,也几乎没有什么失业保险、退休金工资很低,也几乎没有什么失业保险、退休金等社会福利,生活待遇差等社会福利,生活待遇差

但进入门槛(技术、资本、教育要求等)低但进入门槛(技术、资本、教育要求等)低

剩余劳动力与城市非正规部门剩余劳动力与城市非正规部门 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受城市正规部门高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受城市正规部门高工资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吸引进入城市,工资和城市生活方式的吸引进入城市,但无法进入正规部门,于是大量地在非但无法进入正规部门,于是大量地在非正规部门就业正规部门就业

于是形成了城市中高楼大厦与贫民窟、于是形成了城市中高楼大厦与贫民窟、白领与民工并存的现象白领与民工并存的现象

4.2.2 4.2.2 托达罗的劳动力流动模型托达罗的劳动力流动模型 收入预期收入预期 就业概率就业概率 非正规部门就业及其原因非正规部门就业及其原因 均衡及其变化均衡及其变化

收入预期(收入预期( 11 ))

Yu(t)Yu(t) 表示城市部门工人的平均收入,表示城市部门工人的平均收入, YrYr(t)(t) 表示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收入,表示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收入, nn 表示迁表示迁移计划的时期数,移计划的时期数, rr 表示贴现率,表示贴现率, C(O)C(O) 迁迁移的成本,移的成本, p(t)p(t) 表示在城市平均收入水平表示在城市平均收入水平上找到工资工作的概率,那么迁移的决策上找到工资工作的概率,那么迁移的决策取决于取决于 )()]()()([)(

0OCdtetYtYtpOV rtn

t ru

收入预期(收入预期( 22 )) V(O)>0V(O)>0 ,劳动力将向城市流动,反之则,劳动力将向城市流动,反之则

反之反之 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决定是否流动到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决定是否流动到城市,除了考虑收入差距以外,还要考城市,除了考虑收入差距以外,还要考虑找到工作的概率及流动成本虑找到工作的概率及流动成本

就业概率就业概率 在任一时期,在正规部门找到工作的概率在任一时期,在正规部门找到工作的概率 p(t)p(t)与在这个时期或以前时期寻找工作的人被现代与在这个时期或以前时期寻找工作的人被现代部门选中的概率部门选中的概率 ππ相关相关

以以 tt表示时期表示时期 当当 x=1, p(1)= x=1, p(1)= π(1)π(1) 当当 x=2, p(2)= x=2, p(2)= π(1)+ π(2)[1π(1)+ π(2)[1 - - π(1)]π(1)] 于是,于是, p(t)=p(tp(t)=p(t -- 1)+ 1)+ π(t)[1π(t)[1 - - p(tp(t-- 1)]1)] 显然,移民在城市滞留的时间越长,获得工作显然,移民在城市滞留的时间越长,获得工作的概率越高的概率越高

非正规部门就业及其原因一非正规部门就业及其原因一 由于移民在城市滞留的时间越长,获得由于移民在城市滞留的时间越长,获得工作的概率越高,所以移民即使一下子工作的概率越高,所以移民即使一下子在城市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不愿回到在城市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不愿回到农业,会在非正规部门就业农业,会在非正规部门就业

非正规部门就业及其原因二非正规部门就业及其原因二 同时,非正规部门的收入虽然不及正规同时,非正规部门的收入虽然不及正规部门,但仍要高于传统部门部门,但仍要高于传统部门

加上非正规部门的收入,移民的预期收加上非正规部门的收入,移民的预期收入将是,入将是, uu 代表失业率代表失业率

如果加上非正规部门的收入后,如果加上非正规部门的收入后, V(O)>0V(O)>0 ,,农村劳动力将继续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将继续涌入城市

uYuYY IFu )1(

均衡及其变化均衡及其变化 V(O)V(O) == 00 ,城乡劳动力的分布达到均衡,,城乡劳动力的分布达到均衡,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迁移将停止农村向城市的劳动力迁移将停止

如果城市就业率上升,导致预期收入提如果城市就业率上升,导致预期收入提高,新的劳动力流动将出现,结果是城高,新的劳动力流动将出现,结果是城市失业率上升市失业率上升

4.2.3 4.2.3 政策含义政策含义 依靠工业扩张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城依靠工业扩张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失业问题市失业问题

必须消除那些人为地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必须消除那些人为地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措施的措施

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 解决城市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农村解决城市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农村经济经济

依靠工业扩张不能解决发展中依靠工业扩张不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失业问题国家的城市失业问题

城市吸引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原因在于城城市吸引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而城市预期收入由乡之间的收入差距,而城市预期收入由正规部门收入与就业率决定正规部门收入与就业率决定

因此,发展工业,更多地创造就业机会,因此,发展工业,更多地创造就业机会,城乡收入差距就越大,更多的农村剩余城乡收入差距就越大,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流入城市,加剧失业问题劳动力将流入城市,加剧失业问题

产生悖论:发展中国家城市正规部门创产生悖论:发展中国家城市正规部门创造的就业机会越多,城市失业率越高造的就业机会越多,城市失业率越高

必须消除那些人为地扩大城乡必须消除那些人为地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措施收入差距的措施

偏重城市的发展战略,如城市居民补贴、偏重城市的发展战略,如城市居民补贴、加大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最低收入保障加大城市公共设施建设、最低收入保障等,都会人为地加大城乡收入差距,加等,都会人为地加大城乡收入差距,加剧城市失业剧城市失业

因此,需要取消这些政策倾斜因此,需要取消这些政策倾斜 但实践上由于利益集团的阻力,难以做但实践上由于利益集团的阻力,难以做到到

更实际的是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提高更实际的是改善农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

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 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的恶性循环加剧城教育深化与知识失业的恶性循环加剧城市失业率市失业率

解决城市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解决城市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

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战略,改善农改变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战略,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

促进农民增收(粮食价格、高附加值农促进农民增收(粮食价格、高附加值农业、非农产业)业、非农产业)

城镇建设城镇建设

发展农村经济的难度(以政府发展农村经济的难度(以政府投资难为例)投资难为例)

人多粥少人多粥少 卫生投资难卫生投资难 文化投资难文化投资难

人多粥少人多粥少 一个农业大县,几十万的农业人口,至一个农业大县,几十万的农业人口,至少得有十几万户,几百个行政村,自然少得有十几万户,几百个行政村,自然村恐怕有上千个村恐怕有上千个

就是上百亿的钱等到县一级,再分配到就是上百亿的钱等到县一级,再分配到村只能撒水。否则该给谁呢?村只能撒水。否则该给谁呢?

卫生投资难卫生投资难 卫生部部在卫生部部在 20032003年发生非典中,中年发生非典中,中

央要求把卫生防疫重点放到县以下央要求把卫生防疫重点放到县以下基层,放到农村去,不行基层,放到农村去,不行

为什么下不来,是因为乡以下的卫为什么下不来,是因为乡以下的卫生院全部私有化了,村级卫生室也生院全部私有化了,村级卫生室也都是个体的了,怎么投?都是个体的了,怎么投?

把财政公共税收给私人吗?把财政公共税收给私人吗?

文化投资难文化投资难同样道理,文化事业开支它也难投同样道理,文化事业开支它也难投入到乡以下基层入到乡以下基层

无论是电影队还是文化站全都是私无论是电影队还是文化站全都是私有化了,站所的阵地都改成开买卖有化了,站所的阵地都改成开买卖的、租房子的了,给谁啊?的、租房子的了,给谁啊?

中国的城市化问题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中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中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土地的城市化快于人口的城市化土地的城市化快于人口的城市化 小城镇化的误区小城镇化的误区 但过度城市化问题也很大但过度城市化问题也很大

中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中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中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中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原因原因

中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中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一直很低,只有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一直很低,只有 31%31% 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47%47% ,甚至低于,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40%40% ,也低于我,也低于我国工业化的水平(超过国工业化的水平(超过 5050 %)%)

原因原因 计划经济重化工业优先战略,剩余劳动计划经济重化工业优先战略,剩余劳动力吸纳有限力吸纳有限

为了稳定农业,保护城市经济,又通过为了稳定农业,保护城市经济,又通过严格的户籍制度把农民固定在农村严格的户籍制度把农民固定在农村

不仅如此,还一次次地把城市青年往农不仅如此,还一次次地把城市青年往农村赶,人为地遏制城市化的推进村赶,人为地遏制城市化的推进

土地的城市化快于人口的城市化土地的城市化快于人口的城市化

土地的城市化快于人口的城市化。实际土地的城市化快于人口的城市化。实际上城市化就两点,一个是人口向城市集上城市化就两点,一个是人口向城市集中,职业从农业转到非农产业,这是从中,职业从农业转到非农产业,这是从人口上说的;第二个是土地的非农业化,人口上说的;第二个是土地的非农业化,即土地由原来的农业用地变为二产和三即土地由原来的农业用地变为二产和三产用地产用地

小城镇化的误区小城镇化的误区 主要问题是缺乏可持续发展主要问题是缺乏可持续发展 过度城市化也有问题过度城市化也有问题 有人提出城市群的发展 有人提出城市群的发展

过度城市化问题也很大过度城市化问题也很大 发展中国家过度城市化会带来贫民窟、发展中国家过度城市化会带来贫民窟、社会治安等一系列问题社会治安等一系列问题

孟买孟买 拉美病拉美病

过度城市化问题综述过度城市化问题综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很多是靠大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很多是靠大城市周围贫民窟来实现的市周围贫民窟来实现的

贫民窟经常黄赌毒泛滥,黑社会控贫民窟经常黄赌毒泛滥,黑社会控制,没有法制可言,甚至出现大规制,没有法制可言,甚至出现大规模动乱模动乱

孟买的案例孟买的案例 印度的孟买,到处是数百万人规模的贫民窟,印度的孟买,到处是数百万人规模的贫民窟,而且它土地是私有化,贫民在城市只能搭棚子而且它土地是私有化,贫民在城市只能搭棚子临时栖身,而且只能沿铁路、沿公路或沿公园临时栖身,而且只能沿铁路、沿公路或沿公园附近等公有土地。在孟买街头,连十字路口警附近等公有土地。在孟买街头,连十字路口警察站的地方,都有沿墙搭的破纸板、破铁皮的察站的地方,都有沿墙搭的破纸板、破铁皮的棚子,那叫什么市容啊,那叫什么投资环境棚子,那叫什么市容啊,那叫什么投资环境

孟买要学上海,要发展。首先要改善基础设施。孟买要学上海,要发展。首先要改善基础设施。结果动用警察去拆棚子,引发了大规模动乱结果动用警察去拆棚子,引发了大规模动乱

拉美的案例(拉美的案例( 11 )) 19001900年,整个拉美地区城市化水平为年,整个拉美地区城市化水平为 25%25%。到。到

2020 世纪世纪 3030年代,大多数拉美国家先后进入工业年代,大多数拉美国家先后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也开始加速,化发展阶段,城市化进程也开始加速, 19451945年年城市化水平达到城市化水平达到 39%39%。。 2020 世纪世纪 5050年代,一些年代,一些拉美国家推行“进口替代”战略,伴随着工业拉美国家推行“进口替代”战略,伴随着工业以及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以及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区。自城市,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区。自 6600年代后,由于遭受严重的经济衰退,加上政府年代后,由于遭受严重的经济衰退,加上政府不重视农业,大量破产农民涌入城市,该地区不重视农业,大量破产农民涌入城市,该地区城市人口由城市人口由 54005400 万迅速增加到万迅速增加到 19901990年的年的 3.143.14亿,占总人口比例达亿,占总人口比例达 71.4%71.4%,阿根廷、智利和,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等国的城市化水平甚至超过乌拉圭等国的城市化水平甚至超过 80%80%。。

拉美的案例(拉美的案例( 22 )) 总体而言,拉美的城市化是建立在农村经济持总体而言,拉美的城市化是建立在农村经济持续恶化、普通农民大量破产基础之上的。农村续恶化、普通农民大量破产基础之上的。农村大庄园制度导致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大量大庄园制度导致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大量农民在破产并丧失发展空间后,不得不进入城农民在破产并丧失发展空间后,不得不进入城市寻找新的生存机会。但由于拉美主要国家自市寻找新的生存机会。但由于拉美主要国家自 2200 世纪世纪 6060年代后,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增长缓慢,年代后,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增长缓慢,甚至不时爆发经济危机,城市就业机会严重不甚至不时爆发经济危机,城市就业机会严重不足;而农民缺乏工业技能,加上工业化水平提足;而农民缺乏工业技能,加上工业化水平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导致大多数新进高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导致大多数新进城市者为了生计只能从事一些属于第三产业的城市者为了生计只能从事一些属于第三产业的非正规就业行业,如饮食、家政服务、沿街销非正规就业行业,如饮食、家政服务、沿街销售等。售等。

拉美的案例(拉美的案例( 33 )) 这种没有经济同步发展作为基础的城市这种没有经济同步发展作为基础的城市化,必然导致城市“病态”发展,贫民化,必然导致城市“病态”发展,贫民窟泛滥、人口拥挤、住房短缺、贫富悬窟泛滥、人口拥挤、住房短缺、贫富悬殊、毒品及暴力犯罪、环境污染等问题殊、毒品及暴力犯罪、环境污染等问题接踵而来接踵而来

促进我国二元劳动力转移战略促进我国二元劳动力转移战略 避免缺乏工业化发展、撇开农村劳动力避免缺乏工业化发展、撇开农村劳动力进城的行政方式推动的城市化进城的行政方式推动的城市化

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结合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结合 形成适应其向稳定的产业工人和市民转形成适应其向稳定的产业工人和市民转化的制度化的制度

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作为根本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作为根本的基础性的工作的基础性的工作

土地保障制度土地保障制度

避免行政干预避免行政干预 以工业化、城市化带动把农村富余劳动以工业化、城市化带动把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

关于小城镇化的讨论关于小城镇化的讨论

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结合异地转移与就地转移结合 沿海发达地区、城市郊区、交通干线附沿海发达地区、城市郊区、交通干线附近地区,就地转移成为这些地区农业富近地区,就地转移成为这些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

中西部传统农业区农民异地转移是这些中西部传统农业区农民异地转移是这些地区农民实现转移就业的主要形式地区农民实现转移就业的主要形式

但最新的动向是劳动密集型的外资企业但最新的动向是劳动密集型的外资企业开始向劳务输出地转移,实现过去劳务开始向劳务输出地转移,实现过去劳务输出的就地转移输出的就地转移

形成适应其向稳定的产业工人形成适应其向稳定的产业工人和市民转化的制度和市民转化的制度

消除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的影响,改变农民工的消除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的影响,改变农民工的“边缘化”地位,承接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边缘化”地位,承接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任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任务。城市政府要代表包括进城农民工在内的全务。城市政府要代表包括进城农民工在内的全体城镇居民的根本利益,协调多方面利益关系,体城镇居民的根本利益,协调多方面利益关系,使农民工的国民待遇、合法权益得到维护。要使农民工的国民待遇、合法权益得到维护。要使进城农民工的就业权、合法经济权益、居住使进城农民工的就业权、合法经济权益、居住权、受教育权、基本的社会保险权和参与社会权、受教育权、基本的社会保险权和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在制度上得到保障,调动发展的管理的权利,在制度上得到保障,调动发展的积极性积极性

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作为根本的基础性的工作作为根本的基础性的工作

当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当前,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 7.67.6 年年(比城镇居民低(比城镇居民低 33 年),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年),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占期职业培训占 20%20% ,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占或教育占 3.4%3.4% ,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占,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占 0.0.13%13% 。这种农村人力资源状况难以适应农村富。这种农村人力资源状况难以适应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余劳动力转移和工业化、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只有把切实普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发只有把切实普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建立完善的技能培训体系作展职业技术教育、建立完善的技能培训体系作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来抓,大幅度提高农村劳为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来抓,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为我国制造业发展不断提供合动力素质,才能为我国制造业发展不断提供合格的产业工人,为城市输送文明合格的新市民,格的产业工人,为城市输送文明合格的新市民,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源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源

土地保障制度土地保障制度 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城市沉淀下来,但这是一个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城市沉淀下来,但这是一个较长的过渡过程。只要进城农民工还没有稳定职业并较长的过渡过程。只要进城农民工还没有稳定职业并在外定居,就需要保障他们的土地承包权。这样才能在外定居,就需要保障他们的土地承包权。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中进退有路,不失去土使他们在城乡之间的双向流动中进退有路,不失去土地这一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这对保持农村乃至整个社地这一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这对保持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稳定关系重大,也有利于防止在城市出现庞大的失会稳定关系重大,也有利于防止在城市出现庞大的失业人群,有利于分散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压力和风险。业人群,有利于分散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压力和风险。同时,适应一些农民工在城市稳定就业,作出定居城同时,适应一些农民工在城市稳定就业,作出定居城市的选择,实现向市民转化的需要,要建立他们对承市的选择,实现向市民转化的需要,要建立他们对承包土地财产的出售机制,作为进城资本,并由土地保包土地财产的出售机制,作为进城资本,并由土地保障顺利地过渡到城镇社会保障障顺利地过渡到城镇社会保障

重要概念重要概念 二元结构二元结构 三元结构三元结构 传统部门传统部门 现代部门现代部门 正规部门正规部门 非正规部门非正规部门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刘易斯模型的主要内容、政策含义及缺刘易斯模型的主要内容、政策含义及缺陷陷

拉尼斯——非均衡模型如何发展了刘易拉尼斯——非均衡模型如何发展了刘易斯模型斯模型

托达罗模型的主要内容及政策含义托达罗模型的主要内容及政策含义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