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老子的不言之教 · 手机版 思东创作室 编号: 009. 第1章1-2第1章1-2...

Post on 13-Jan-2016

28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2 Downloads

Preview:

Click to see full reader

TRANSCRIPT

图解老子的不言之教 ·手机版

思东创作室编号: 009

第 1章 1- 2

第 2章 1- 2

第 2章 3- 4

第 3章 1- 2

第 3章 3-第 4章 1

第 4章 2-第 5章 1

第 5章 2-第 6章

第 7章 1- 2

第 8章 1- 2

第 9章-第 10章 1

第 10章 2-第 11章

第 12章-第 13章 1

第 13章 2- 3

第 14章 1- 2

第 14章 3-第 15章 1

第 15章 2- 3

第 16章 1- 2

第 16章 3-第 17章 1

第 17章 2-第 18章

第 19章 1- 2

第 20章 1- 2

第 20章 3- 4

第 21章 1- 2

第 21章 3-第 22章 1

第 22章 2- 3

第 23章 1- 2

第 24章-第 25章 1

第 25章 2- 3

第 26章-第 27章 1

第 27章 2- 3

第 28章 1- 2

第 28章 3- 4

第 29章 1- 2

第 30章 1- 2

第 30章 3-第 31章 1

第 31章 2- 3

第 31章 4-第 32章 1

第 32章 2- 3

第 33章 1- 2

第 34章 1- 2

第 35章 1- 2

第 36章 1- 2

第 37章 1- 2

第 38章 1- 2

第 38章 3- 4

第 38章 5-第 39章 1

第 39章 2- 3

第 40章 1- 2

第 41章 1- 2

第 41章 3- 4

第 42章 1- 2

第 42章 3-第 43章 1

第 43章 2-第 44章 1

第 44章 2-第 45章 1

第 45章 2-第 46章 1

第 46章 2-第 47章

第 48章-第 49章 1

第 49章 2-第 50章 1

第 50章 2-第 51章 1

第 51章 2- 3

第 52章 1- 2

第 52章 3-第 53章 1

第 53章 2-第 54章 1

第 54章 2- 3

第 55章 1- 2

第 56章 1- 2

第 56章 3-第 57章 1

第 57章 2- 3

第 58章 1- 2

第 58章 3-第 59章 1

第 59章 2-第 60章

第 61章 1- 2

第 61章 3-第 62章 1

第 62章 2- 3

第 62章 4-第 63章 1

第 63章 2- 3

第 64章 1- 2

第 64章 3- 4

第 64章 5-第 65章 1

第 65章 2- 3

第 66章 1- 2

第 66章 3-第 67章 1

第 67章 2- 3

第 67章 4-第 68章

第 69章 1- 2

第 69章 3-第 70章 1

第 70章 2- 3

第 71章-第 72章 1

第 72章 2-第 73章 1

第 73章 2-第 74章 1

第 74章 2-第 75章 1

第 75章 2- 3

第 75章 4-第 76章 1

第 76章 2-第 77章 1

第 77章 2- 3

第 78章 1- 2

第 78章 3-第 79章 1

第 79章 2-第 80章 1

第 80章 2-第 81章 1

第 81章 2-圆圈模式

文章结构-逻辑模式

认识模式-时代哲学

认识结构-方法规则

真理属性、形式特点• 时代哲学的根基是系统矛盾论,它表现在观点理论、方法逻辑、规律规则之间的本质联系中。

• 独断论、怀疑论、相对论、不可知论都与时代哲学理念相冲突它们属于唯心论的四种表现形式。

结束语• 老子《道德经》通过讲道理的隐藏形式将辩证逻辑规则、认识论的规律、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形态传承给后人。这些内容都是无法言表的,属于“不言之教”范畴。它们只能通过逻辑图像的形式展现出来。

• 迄今为止,老子一书已经流传了两千五百多年的漫长历程。然而,世界上竟然还没有一个老学研究者能够揭开老子大道的谜底。所有的老学研究者都停留在直观认识上解说老子讲述的观点道理,或者对文本词句进行文字考证。

• 由于头脑中缺乏老子强调的“玄览”“微明”“道纪”方法,没有辩证逻辑规则的制约,没有认识的属性——两个层次的理念,认识的结构——金字塔形式和一个环环相套的圆圈模式。

• 所以这些老学研究者无法将自己的认识能力提升到无限环节理性高度。不能探索“玄之又玄”即虚极环节里面的丰富内容。因为这些思辨环节的内容直观感觉不到,它是人类智慧创造出来的产物。必须借助反思即理性的思辨才能将它把握住。具体方法则是使用康德传授给人们的菱形结构法进行逻辑推论。

• 由于我对西方哲学发展史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科学的分析,撰写出《我心中的哲学》和《思维工具论》两部重要的哲学专著,从而揭示出辩证逻辑的四条基本原则。所以我才能够应用《思维工具论》传授的各种方法破解老子的大道之谜,将隐含在《道德经》中的逻辑关系、逻辑结构、逻辑规则、认识规律用思维口诀和思维规律展示出来,从而彻底揭开老子《道德经》的神秘面纱,使包含在其中闪光的金子从隐藏形式转为显露形式,从不清晰的混沌状态变为清晰的图像和概念辩证法两种形式对立统一的科学形态。

结束语• 至此,具有中国特色的逻辑学已经创建起来了。它的属性是把握动态模式的方法、手段,进行动态表述的真理格式。其理论根基就是老子大道和德国古典哲学创新出来的全部成果。同时还将亚里士多德的科学分类法——形式逻辑规则涵盖在其中。

• 在我看来,破解老子大道之谜这一研究成果能够将当代中国哲学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的高度。这就是研究老子《道德经》一书具有的科学价值。

• 思东创作室制作

谢谢您的阅读

思东创作室2013年 2月 10日编辑

编号 009

t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