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51
植植植植植植植植 植植植植植植植植

Upload: ally

Post on 04-Jan-2016

10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 是指无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中,无核膜包被,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核区的低等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和菌原体等。.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一、植物病原细菌概述. 1 .细菌病害的数量和危害仅次于真菌和病毒,属第三大病原物。. 2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界 (Procaryotae) 的单细胞生物,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 3 .一般细菌的形态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大都单生,也有双生、串生和聚生的。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是杆状菌,大小为 0.5-0.8×1-5μm ,少数是球状。.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Page 2: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原核生物

是指无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是指无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分散在细胞质中,无核膜包被,仅形成分散在细胞质中,无核膜包被,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核区的低等生物,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核区的低等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和菌原体等。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和菌原体等。

Page 3: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一、植物病原细菌概述一、植物病原细菌概述

55 .植物病原细菌都不产生芽孢。芽孢抗逆性较强。.植物病原细菌都不产生芽孢。芽孢抗逆性较强。

11 .细菌病害的数量和危害仅次于真菌和病毒,属第.细菌病害的数量和危害仅次于真菌和病毒,属第三大病原物。三大病原物。 22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界 (Procaryotae)(Procaryotae) 的单细胞生的单细胞生物,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物,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 33 .一般细菌的形态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大都单.一般细菌的形态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大都单生,也有双生、串生和聚生的。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是生,也有双生、串生和聚生的。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是杆状菌,大小为杆状菌,大小为 0.5-0.8×1-5μm0.5-0.8×1-5μm ,少数是球状。,少数是球状。 44 .大多具鞭毛,着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叫极鞭,.大多具鞭毛,着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叫极鞭,着生在菌体侧面和四周的叫周鞭。着生在菌体侧面和四周的叫周鞭。

Page 4: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一、植物病原细菌概述一、植物病原细菌概述

66 .细菌都是非专性寄生物,均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寄生.细菌都是非专性寄生物,均可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寄生性强的可以侵染绿色叶片,寄生性弱的只能侵染植物的贮藏器官性强的可以侵染绿色叶片,寄生性弱的只能侵染植物的贮藏器官和果实等抗病性较弱部位。和果实等抗病性较弱部位。 77 .一般植物病原细菌的致死温度是.一般植物病原细菌的致死温度是 48-53℃/1048-53℃/10 分钟,而分钟,而要杀死细菌的芽孢则需要要杀死细菌的芽孢则需要 120℃120℃ 左右的高压蒸汽左右的高压蒸汽 10-2010-20 分钟。分钟。因此高压灭菌的指标是因此高压灭菌的指标是 120℃30120℃30 分钟。分钟。

88 .细菌都是以裂殖方式繁殖,即一分为二。在适宜条件下.细菌都是以裂殖方式繁殖,即一分为二。在适宜条件下最快最快 2020 分钟繁殖一次。一般植物病原细菌的最适温度为分钟繁殖一次。一般植物病原细菌的最适温度为 26-3026-30℃℃ ,, 24-4824-48 小时可以在培养基上长出细菌菌落。小时可以在培养基上长出细菌菌落。

99 .细菌经常发生变异。人工培养的细菌致病力容易减弱,.细菌经常发生变异。人工培养的细菌致病力容易减弱,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可以恢复其致病力。通过人工接种的方法可以恢复其致病力。

Page 5: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二、植物病原细菌形态和结构二、植物病原细菌形态和结构

11 、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个体大小差别很大。状和螺旋状,个体大小差别很大。 22 、球状细菌的直径为、球状细菌的直径为 0.5-1.0.5-1.3μm3μm ,, 33 、杆状细菌的大小为、杆状细菌的大小为 0.5-0.0.5-0.8μm×1—5μm8μm×1—5μm , 也 有 更 小 一, 也 有 更 小 一些的。螺旋状细菌较大,有的可些的。螺旋状细菌较大,有的可达达 1313 一一 14μm ×1.5μm14μm ×1.5μm 。。 44 、细菌大都单生,也有双生、、细菌大都单生,也有双生、串生和聚生的。串生和聚生的。 55 、、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是杆状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是杆状菌菌,大小为,大小为 0.50.5 一一 0.8μm×1—0.8μm×1—3μm3μm ,少数为球状。,少数为球状。

11 、形态和结、形态和结构构

Page 6: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二、植物病原细菌形态和结构二、植物病原细菌形态和结构

细菌内部结构示意图

细菌内部结构示意图

Page 7: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二、植物病原细菌形态和结构二、植物病原细菌形态和结构

细菌细胞模式图细菌细胞模式图

Page 8: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二、植物病原细菌形态和结构二、植物病原细菌形态和结构22 、细菌的鞭、细菌的鞭毛毛 鞭毛:鞭毛:从细胞膜下粒状鞭毛基上产生,穿过细胞壁和粘从细胞膜下粒状鞭毛基上产生,穿过细胞壁和粘

质层延伸到体外。质层延伸到体外。 极鞭(毛)极鞭(毛)—着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鞭毛。—着生在菌体一端或两端的鞭毛。 周鞭(毛)周鞭(毛)—着生在菌体四周的鞭毛。—着生在菌体四周的鞭毛。

55 、单极鞭、、单极鞭、 6—76—7 、多极鞭、、多极鞭、 88 、周鞭、周鞭毛毛

Page 9: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二、植物病原细菌形态和结构二、植物病原细菌形态和结构33 、细菌的芽、细菌的芽孢孢 芽孢(芽孢( Endospore)——Endospore)—— 由菌体内容物浓缩产生的,由菌体内容物浓缩产生的,

对光、热、干燥及其它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通常的对光、热、干燥及其它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通常的煮沸消毒不能杀死全部芽孢,必须采用高温高压处理煮沸消毒不能杀死全部芽孢,必须采用高温高压处理或间歇灭菌法才能杀灭。或间歇灭菌法才能杀灭。

芽孢的抵抗力很强。芽孢的抵抗力很强。一般植物病原细菌的致死温度在一般植物病原细菌的致死温度在48—53℃48—53℃ 之间,有些耐高温细菌的致死温度,最高也之间,有些耐高温细菌的致死温度,最高也不超过不超过 70℃70℃ ,而要杀死细菌的芽孢,一般要用,而要杀死细菌的芽孢,一般要用 120℃120℃左右的高压蒸气处理左右的高压蒸气处理 l0—20l0—20 分钟。分钟。

Page 10: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三、植物病原细菌一般性状三、植物病原细菌一般性状11 、细菌的繁、细菌的繁殖:殖: 细菌的繁殖方式为细菌的繁殖方式为裂殖裂殖,即菌体细胞加长,胞内的,即菌体细胞加长,胞内的

物质重新分配为两部分,胞壁自菌体中部向凹入,最物质重新分配为两部分,胞壁自菌体中部向凹入,最后把母细胞分为两个大小相似的子细胞。后把母细胞分为两个大小相似的子细胞。 细菌繁殖很快,一般一小时分裂一次,适宜条件细菌繁殖很快,一般一小时分裂一次,适宜条件 2020分钟分裂一次分钟分裂一次。 细菌繁殖很快,大肠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每细菌繁殖很快,大肠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每 2020 分钟分钟就可以分裂一次。在其它条件适合时,温度对细菌生就可以分裂一次。在其它条件适合时,温度对细菌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很大。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生长适温长和繁殖的影响很大。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生长适温为为 26—30℃26—30℃ 左右,少数在高温或低温下生长较好,如左右,少数在高温或低温下生长较好,如茄青枯菌的生长适温为茄青枯菌的生长适温为 35℃35℃ ,马铃暮环腐病菌的生长,马铃暮环腐病菌的生长适温为适温为 20-23℃20-23℃ 。。

Page 11: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三、植物病原细菌一般性状三、植物病原细菌一般性状11 、细菌的繁、细菌的繁殖:殖:

细菌的繁殖过程

细菌的繁殖过程

Page 12: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三、植物病原细菌一般性状三、植物病原细菌一般性状

22 、原核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原核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细胞质内的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细胞质内的 DNADNA ,主要在核,主要在核区内,区内, 但在细胞中还有单独的遗传物质,如质粒。核但在细胞中还有单独的遗传物质,如质粒。核质和质粒共同构成了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库一基因组。质和质粒共同构成了原核生物的遗传信息库一基因组。

原核生物经常发生变异。原核生物经常发生变异。细菌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细菌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到一定时期后一些性状就会发生变化,如植物病原细到一定时期后一些性状就会发生变化,如植物病原细菌致病力的减弱,可能是由于改变后的生活条件对细菌致病力的减弱,可能是由于改变后的生活条件对细菌的选择作用的结果。类似的现象是一种植物病原细菌的选择作用的结果。类似的现象是一种植物病原细菌通过不同的寄主植物,特别是抗性强弱不同的寄主菌通过不同的寄主植物,特别是抗性强弱不同的寄主植物,它的致病力可以减弱或增强。植物,它的致病力可以减弱或增强。

Page 13: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三、植物病原细菌一般性状三、植物病原细菌一般性状

33 、细菌的生化特性、细菌的生化特性 生化反应试验:生化反应试验:利用细菌对某种培养基或化学药品产生不同利用细菌对某种培养基或化学药品产生不同的生化反应,作为鉴别不同细菌的依据。的生化反应,作为鉴别不同细菌的依据。

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 Gram staining)—Gram staining)— 由于菌体细胞壁结构与组由于菌体细胞壁结构与组成不同而产生的。根据细菌革兰氏染色反应不同,作为分类上成不同而产生的。根据细菌革兰氏染色反应不同,作为分类上的重要依据。植物病原细菌革兰氏染色大多是阴性,少数是阳的重要依据。植物病原细菌革兰氏染色大多是阴性,少数是阳性。性。 格兰氏染色法:格兰氏染色法:将培养将培养 24-4824-48 小时的细菌涂片,经过草酸小时的细菌涂片,经过草酸铵结晶紫处理后,用碘液处理,然后用酒精脱色,再用番红铵结晶紫处理后,用碘液处理,然后用酒精脱色,再用番红 OO复染。菌体呈蓝紫色的,为格兰氏染色反应阳性菌;菌体呈红复染。菌体呈蓝紫色的,为格兰氏染色反应阳性菌;菌体呈红色的,为格兰氏染色反应阴性菌。大多数植物病原细菌,格兰色的,为格兰氏染色反应阴性菌。大多数植物病原细菌,格兰氏染色反应呈阴性(细菌的其它器官如鞭毛、荚膜等也要通过氏染色反应呈阴性(细菌的其它器官如鞭毛、荚膜等也要通过染色才能看清楚)。染色才能看清楚)。

Page 14: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三、植物病原细菌一般性状三、植物病原细菌一般性状

33 、细菌的生化特性、细菌的生化特性

细菌细胞壁为细菌细胞壁为单层,能忍受高浓单层,能忍受高浓度的渗透压,即能度的渗透压,即能忍受高浓度的盐,忍受高浓度的盐,不容易被蛋白酶分不容易被蛋白酶分解,对碱性染料和解,对碱性染料和除垢剂(如肥皂)除垢剂(如肥皂)则较敏感。青霉素、则较敏感。青霉素、链霉素对细菌都有链霉素对细菌都有作用。作用。

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特点: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特点:(( GG++))

Page 15: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三、植物病原细菌一般性状三、植物病原细菌一般性状

33 、细菌的生化特性、细菌的生化特性

革兰氏革兰氏染色阴性细染色阴性细菌特点:菌特点:( ( G-G- ))细菌细菌细胞壁为双细胞壁为双层,链霉素层,链霉素对细菌有作对细菌有作用。用。

Page 16: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三、植物病原细菌一般性状三、植物病原细菌一般性状

44 、细菌的生理特性、细菌的生理特性

(( 11 )植物病原细菌对营养要求简单,在普通的培养基上都)植物病原细菌对营养要求简单,在普通的培养基上都可生长。可生长。 (( 22 )在固体培养基上可形成各种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菌落。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可形成各种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菌落。菌落边缘整齐或呈波浪纹,表面光滑或绉缩,常以白色和黄色的圆落边缘整齐或呈波浪纹,表面光滑或绉缩,常以白色和黄色的圆形菌落较多,也有褐色的,或形状不规则的。形菌落较多,也有褐色的,或形状不规则的。 (( 33 )植物病原细菌繁殖最适温度为)植物病原细菌繁殖最适温度为 20—30C,20—30C,细菌耐低温而细菌耐低温而不耐高温不耐高温 ,, 除少数产生芽孢的细菌外,一般致死温度为除少数产生芽孢的细菌外,一般致死温度为 50℃50℃ 左左右(在右(在 1010 分钟内杀死细菌的温度叫分钟内杀死细菌的温度叫 致死温度致死温度)。)。 (( 44 )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是好气菌,适宜生长的)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是好气菌,适宜生长的 PHPH为中性或为中性或微碱性(微碱性( PH7.2)PH7.2) 的基物的基物 ..

Page 17: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四、四、植物菌原体植物菌原体

植物菌原体植物菌原体(包括(包括植原体和螺原体植原体和螺原体)无细胞壁,无革兰氏染)无细胞壁,无革兰氏染色反应。色反应。 植原体植原体的形态、大小变化较大、表现为多型性、如圆形、椭的形态、大小变化较大、表现为多型性、如圆形、椭圆形、哑铃形、梨形等,大小为圆形、哑铃形、梨形等,大小为 80—1000nm80—1000nm 。细胞内有 颗粒。细胞内有 颗粒体的核糖体和丝状的核酸物质。体的核糖体和丝状的核酸物质。 螺原体螺原体菌体呈线条状,其生活史的主要阶段菌体呈螺旋形。菌体呈线条状,其生活史的主要阶段菌体呈螺旋形。一般长度为一般长度为 2—4um2—4um ,直径为,直径为 100—200nm100—200nm 。。 植物菌原体的繁殖:植物菌原体的繁殖: (( 11 )植原体的繁殖方式:)植原体的繁殖方式:以裂殖、出芽繁殖或缢缩断裂法以裂殖、出芽繁殖或缢缩断裂法繁殖。不能人工培养。繁殖。不能人工培养。 (( 22 )螺原体的繁殖方式:)螺原体的繁殖方式:芽生长出分枝,断裂而成子细胞。芽生长出分枝,断裂而成子细胞。可人工培养,在培养基中提供甾醇才能形成“煎蛋形”菌落生可人工培养,在培养基中提供甾醇才能形成“煎蛋形”菌落生长。长。

Page 18: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四、四、植物菌原体植物菌原体

植原体模式图

植原体模式图

Page 19: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五、五、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分类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分类

原核生物的形态差异较小,许多生理生化性状较相原核生物的形态差异较小,许多生理生化性状较相似,遗传学性状了解尚少,原核生物界内各成员间的似,遗传学性状了解尚少,原核生物界内各成员间的系统与亲缘关系还不很明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系统与亲缘关系还不很明确。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第九版,(第九版, 19941994 )列举了总的分类纲要,并采用)列举了总的分类纲要,并采用 GibGibbonsbons 和和 Murray(1978)Murray(1978) 的分类系统。的分类系统。将原核生物分为将原核生物分为 44 个门、个门、 77 个纲、个纲、 3535 个组群。个组群。 44 个个门是:门是:

(( 11 )薄壁菌门)薄壁菌门(( Phylum Gracilicutes)Phylum Gracilicutes)(( 22 )厚壁菌门)厚壁菌门(( Phylum Firmicutes)Phylum Firmicutes)(( 33 )软壁菌门)软壁菌门(( Phylum Tenericutes)Phylum Tenericutes)(( 44 )疵壁菌门)疵壁菌门(( Phylum MendosicutePhylum Mendosicutes)s)

Page 20: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六、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11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 Phylum Gracilicutes)Phylum Gracilicutes)

(( 11 )细胞壁薄,厚度为)细胞壁薄,厚度为 7—8nm,7—8nm,细胞壁中含肽细胞壁中含肽聚糖量为聚糖量为 8%—10%8%—10%。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菌体。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菌体二分裂繁殖,少数出芽繁殖,大多有鞭毛可游动,少二分裂繁殖,少数出芽繁殖,大多有鞭毛可游动,少数可滑行或不运动。数可滑行或不运动。

(( 22 )该门分为暗细菌纲、无氧光细菌纲和产氧)该门分为暗细菌纲、无氧光细菌纲和产氧光细菌纲,植物病原细菌大都在暗细菌纲中。光细菌纲,植物病原细菌大都在暗细菌纲中。

Page 21: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六、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11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 Phylum Gracilicutes)Phylum Gracilicutes)

(( 44 )黄单胞菌属)黄单胞菌属(( XanthomonXanthomonas)as)

薄壁菌门植物病原细菌

薄壁菌门植物病原细菌

(( 11 )土壤杆菌属)土壤杆菌属(( AgrobacteriuAgrobacterium)m)

(( 22 )欧文氏菌属)欧文氏菌属(( Erwinia)Erwinia)

(( 33 )假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 PseudomPseudomonas)onas)

Page 22: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性 状 性 状 土壤杆菌属土壤杆菌属(( AgrobacteriumAgrobacterium )) 44 个种个种11 、分类地位、分类地位 薄壁菌门薄壁菌门根瘤菌科根瘤菌科22 、代谢类型、代谢类型 呼吸型呼吸型33 、菌体形状、菌体形状 短杆状短杆状44 、氧化酶反应、氧化酶反应 阴性阴性55 、鞭毛 、鞭毛 1—61—6根根66 、过氧化氢酶反应、过氧化氢酶反应 阳性阳性77 、菌落 、菌落 白色或灰白色白色或灰白色88 、、 DNADNA中中 G+CG+C 的含量的含量 57—63mol%57—63mol%99 、革兰氏染色反应、革兰氏染色反应 阴性阴性1010 、好氧或厌氧性、好氧或厌氧性 好氧性好氧性1111 、病害症状类型 、病害症状类型 肿瘤、少数畸形 肿瘤、少数畸形 如:桃、苹果、葡萄 等根癌病如:桃、苹果、葡萄 等根癌病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11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 Phylum Gracilicutes)Phylum Gracilicutes)

Page 23: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土壤杆菌属土壤杆菌属(( AgrobacteriuAgrobacteriumm ))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六、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11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 Phylum Gracilicutes)Phylum Gracilicutes)

苹果毛根病

苹果毛根病

Page 24: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土壤杆菌属土壤杆菌属(( AgrobacteriuAgrobacteriumm ))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六、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11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 Phylum Gracilicutes)Phylum Gracilicutes)

葡萄根癌病葡萄根癌病

Page 25: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土壤杆菌属土壤杆菌属(( AgrobacteriuAgrobacteriumm ))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六、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11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 Phylum Gracilicutes)Phylum Gracilicutes)

桃根癌病

桃根癌病

Page 26: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 性 状性 状 欧文氏菌属欧文氏菌属(( ErwiniaErwinia )) 22 个组个组 1414 个种个种• 11 、分类地位、分类地位 薄壁菌门薄壁菌门肠杆菌科肠杆菌科• 22 、代谢类型、代谢类型 呼吸型或发酵型呼吸型或发酵型• 33 、菌体形状、菌体形状 短杆状短杆状• 44 、氧化酶反应、氧化酶反应 阴性阴性• 55 、鞭毛 、鞭毛 多根周鞭毛(除一个种无鞭毛多根周鞭毛(除一个种无鞭毛))• 66 、过氧化氢酶反应、过氧化氢酶反应 阳性阳性• 77 、菌落 、菌落 灰白色灰白色• 88 、、 DNADNA中中 G+CG+C 的含量的含量 50——58mol%50——58mol%• 99 、革兰氏染色反应、革兰氏染色反应 阴性阴性• 1010 、好氧或厌氧性、好氧或厌氧性 好氧性或兼性厌氧性好氧性或兼性厌氧性 • 1111 、病害症状类型、病害症状类型 软腐为主、少数枝枯、萎蔫。软腐为主、少数枝枯、萎蔫。 如:十字花科、禾本科、茄科等如:十字花科、禾本科、茄科等 肉质、多汗组织腐烂。肉质、多汗组织腐烂。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11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 Phylum Gracilicutes)Phylum Gracilicutes)

Page 27: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六、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11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 Phylum Gracilicutes)Phylum Gracilicutes)欧文氏菌属欧文氏菌属

大白菜软腐病

大白菜软腐病

Page 28: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六、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11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 Phylum Gracilicutes)Phylum Gracilicutes)欧文氏菌属欧文氏菌属

鞭毛周生 鞭毛周生 菌落白色 菌落白色

Page 29: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六、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11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 Phylum Gracilicutes)Phylum Gracilicutes)欧文氏菌属欧文氏菌属

辣椒软腐病

辣椒软腐病

Page 30: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 性 状性 状 假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Pseudomonas )) 2020 个种个种 5959 个变种个变种• 11 、分类地位、分类地位 薄壁菌门薄壁菌门假单胞菌科假单胞菌科• 22 、代谢类型、代谢类型 呼吸型 呼吸型• 33 、菌体形状、菌体形状 短杆状 短杆状• 44 、氧化酶反应、氧化酶反应 阴性多、少数为阳性 阴性多、少数为阳性• 55 、鞭毛 、鞭毛 1—41—4根或多根极生根或多根极生• 66 、过氧化氢酶反应、过氧化氢酶反应 阳性 阳性• 77 、菌落 、菌落 白色或灰白色白色或灰白色• 88 、、 DNADNA中中 G+CG+C 的含量的含量 58—70mol%58—70mol%• 99 、革兰氏染色反应、革兰氏染色反应 阴性 阴性• 1010 、好氧或厌氧性、好氧或厌氧性 好氧性 好氧性• 1111 、病害症状类型、病害症状类型 叶斑、枝枯萎蔫,肿瘤 叶斑、枝枯萎蔫,肿瘤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11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 Phylum Gracilicutes)Phylum Gracilicutes)

Page 31: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六、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11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 Phylum Gracilicutes)Phylum Gracilicutes)假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Pseudomonass ))

辣椒青枯病

辣椒青枯病

Page 32: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六、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11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 Phylum Gracilicutes)Phylum Gracilicutes)假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Pseudomonass ))

茄子青枯病

茄子青枯病

Page 33: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六、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11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 Phylum Gracilicutes)Phylum Gracilicutes)假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Pseudomonass ))

番茄青枯病

番茄青枯病

Page 34: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六、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11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 Phylum Gracilicutes)Phylum Gracilicutes)假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Pseudomonass ))

马铃薯青枯病

马铃薯青枯病

Page 35: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六、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11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 Phylum Gracilicutes)Phylum Gracilicutes)假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Pseudomonass )) 黄

瓜细菌性角斑病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Page 36: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 性 状性 状 黄单胞黄单胞菌属菌属(( XanthomonasXanthomonas )) 2020 个基因组个基因组• 11 、分类地位、分类地位 薄壁菌门薄壁菌门假单菌科假单菌科• 22 、代谢类型、代谢类型 呼吸型 呼吸型• 33 、菌体形状、菌体形状 短杆状 短杆状• 44 、氧化酶反应、氧化酶反应 阴性 阴性• 55 、鞭毛 、鞭毛 11根鞭毛极生根鞭毛极生• 66 、过氧化氢酶反应、过氧化氢酶反应 阳性 阳性• 77 、菌落 、菌落 蜜黄 蜜黄色色• 88 、、 DNADNA中中 G+CG+C 的含量的含量 63—70mol%63—70mol%• 99 、革兰氏染色反应、革兰氏染色反应 阴性 阴性• 1010 、好氧或厌氧性、好氧或厌氧性 好氧性 好氧性• 1111 、病害症状类型、病害症状类型 叶斑、叶枯 叶斑、叶枯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11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 Phylum Gracilicutes)Phylum Gracilicutes)

Page 37: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六、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11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 Phylum Gracilicutes)Phylum Gracilicutes)黄单胞黄单胞菌属菌属(( XanthomonaXanthomonass ))

桃细菌性穿孔病

桃细菌性穿孔病

Page 38: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六、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11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 Phylum Gracilicutes)Phylum Gracilicutes)黄单胞黄单胞菌属菌属(( XanthomonaXanthomonass )) 菜

豆细菌性疫病

菜豆细菌性疫病

Page 39: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六、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11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 Phylum Gracilicutes)Phylum Gracilicutes)黄单胞黄单胞菌属菌属(( XanthomonaXanthomonass ))

姜瘟病

姜瘟病

Page 40: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六、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11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薄壁菌门主要特征 (( Phylum Gracilicutes)Phylum Gracilicutes)黄单胞黄单胞菌属菌属(( XanthomonaXanthomonass ))

辣椒疮痂病

辣椒疮痂病

Page 41: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六、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22 、厚壁菌门主要特征 、厚壁菌门主要特征 (Phylum Firmicutes)(Phylum Firmicutes)

细胞壁含肽聚糖量高,约细胞壁含肽聚糖量高,约 50—80%50—80%,细胞壁厚,细胞壁厚10—50nm,10—50nm, 革兰氏染色反应阳性,繁殖方式为二均分革兰氏染色反应阳性,繁殖方式为二均分裂。该门分为厚壁菌纲和分枝菌纲,植物病原大多集裂。该门分为厚壁菌纲和分枝菌纲,植物病原大多集中在厚壁菌纲中。中在厚壁菌纲中。

厚壁菌厚壁菌门植物病门植物病原细菌原细菌

(1)(1)棒形杆菌属棒形杆菌属(( Clavibacter)Clavibacter)

(2)(2)链丝菌属链丝菌属(( StreptomycStreptomyces)es)

Page 42: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 性 状性 状 棒形杆菌属棒形杆菌属(( ClavibacterClavibacter )) 33 个种个种 77 个亚种个亚种• 11 、分类地位 、分类地位 厚壁菌门厚壁菌门• 22 、代谢类型 、代谢类型 呼吸型呼吸型• 33 、菌体形状 、菌体形状 短杆状或不规则状短杆状或不规则状• 44 、氧化酶反应 、氧化酶反应 阳性阳性• 55 、鞭毛皮 、鞭毛皮 无鞭毛或无鞭毛或 11根鞭毛极生根鞭毛极生• 66 、过氧化氢酶反应 、过氧化氢酶反应 阳性阳性• 77 、菌落 、菌落 灰白色灰白色• 88 、、 DNADNA中中 G+CG+C 的含量 的含量 67-—78mol%67-—78mol%• 99 、革兰氏染色反应 、革兰氏染色反应 阳性阳性• 1010 、好氧或厌氧性 、好氧或厌氧性 好氧性好氧性• 1111 、病害症状类型 、病害症状类型 萎蔫萎蔫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22 、厚壁菌门主要特征 、厚壁菌门主要特征 (Phylum Firmicutes)(Phylum Firmicutes)

Page 43: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六、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22 、厚壁菌门主要特征 、厚壁菌门主要特征 (Phylum Firmicutes)(Phylum Firmicutes)棒形杆菌属棒形杆菌属(( ClavibacteClavibacterr ))

菌 落 菌 落 马铃薯环腐马铃薯环腐

Page 44: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六、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22 、厚壁菌门主要特征 、厚壁菌门主要特征 (Phylum Firmicutes)(Phylum Firmicutes)链丝菌属链丝菌属(( Streptomyces)Streptomyces)

病原菌主要性状:病原菌主要性状:(1)(1)厚壁菌门分枝菌纲。(原纳入放线菌内)厚壁菌门分枝菌纲。(原纳入放线菌内)(2)(2)好气性、菌落灰白色、菌丝纤细无隔膜。可形成基好气性、菌落灰白色、菌丝纤细无隔膜。可形成基

质内菌 丝和气生菌丝。质内菌 丝和气生菌丝。(3)(3) 在气生菌丝即产孢丝顶端产生链球状或螺旋状的分在气生菌丝即产孢丝顶端产生链球状或螺旋状的分

生孢子。孢子形态和色泽是分类上的依据。生孢子。孢子形态和色泽是分类上的依据。(4)(4)链丝菌多为土壤习居菌、少数侵害植物引起病害。链丝菌多为土壤习居菌、少数侵害植物引起病害。(5)(5) 常见病害 马铃薯疮痂 病。常见病害 马铃薯疮痂 病。

Page 45: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六、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33 、软壁菌门(、软壁菌门( Phylum Tenericutes)Phylum Tenericutes)

性状 螺原体属 植原体属(类菌原体)性状 螺原体属 植原体属(类菌原体) Spiroplasma PhytoplasmaSpiroplasma Phytoplasma

11 、形态、形态 螺旋形螺旋形 圆球或椭圆形(在韧皮部筛管中或 圆球或椭圆形(在韧皮部筛管中或 在穿过细胞壁胞间连丝时为变形体如在穿过细胞壁胞间连丝时为变形体如 丝状杆状、哑铃状) 。丝状杆状、哑铃状) 。22 、人工培养、人工培养 能够培养能够培养 不能够培养 不能够培养 33 、繁殖方式、繁殖方式 产生分枝产生分枝 二均分裂、出芽二均分裂、出芽44 、、对四环素族抗生素二者都敏感对四环素族抗生素二者都敏感55 、、症状特点症状特点::二者都是黄化型系统性病害。花变绿或变成叶,二者都是黄化型系统性病害。花变绿或变成叶,丛 枝、矮化、黄化、枯萎和畸形。丛 枝、矮化、黄化、枯萎和畸形。

Page 46: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六、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33 、软壁菌门(、软壁菌门( Phylum Tenericutes)Phylum Tenericutes)

植原体属(类菌原体)植原体属(类菌原体) PhytoplasmaPhytoplasma

泡桐丛枝病

泡桐丛枝病

Page 47: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六、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33 、软壁菌门(、软壁菌门( Phylum Tenericutes)Phylum Tenericutes)

植原体属(类菌原体)植原体属(类菌原体) PhytoplasmaPhytoplasma

桔黄龙病桔黄龙病 桔黄龙病植原体桔黄龙病植原体

Page 48: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六、六、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33 、软壁菌门(、软壁菌门( Phylum Tenericutes)Phylum Tenericutes)

植原体属(类菌原体)植原体属(类菌原体) PhytoplasmaPhytoplasma

枣疯病

枣疯病

Page 49: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七、七、植物原核生物植物原核生物细菌病害细菌病害的特点的特点11 、细菌病害的症状:、细菌病害的症状: (( 11 )坏死、腐烂、萎蔫和瘤肿;)坏死、腐烂、萎蔫和瘤肿; (( 22 )褪色或变色,有的还有菌脓溢出)褪色或变色,有的还有菌脓溢出。。

黄晕黄晕 细菌溢 细菌溢

Page 50: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七、七、植物原核生物植物原核生物细菌病害细菌病害的特点的特点

(( 11 )受害组织表面常为水渍状或油渍状。)受害组织表面常为水渍状或油渍状。

(( 22 )在潮湿条件下,病部有黄褐或乳白色、似)在潮湿条件下,病部有黄褐或乳白色、似水珠状的菌脓。水珠状的菌脓。

(( 33 )腐烂型病害患处往往有恶臭。)腐烂型病害患处往往有恶臭。

22 、田间细菌病害的症状特点:、田间细菌病害的症状特点:

Page 51: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

植物病原原核生物植物病原原核生物八、八、植物原核生物病害植物原核生物病害侵染方式侵染方式 11 、细菌病害、细菌病害

(( 11 )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 (如水孔、气孔等)侵)通过伤口和自然孔口 (如水孔、气孔等)侵入寄主植物。侵入后通常先将寄主细胞或组织杀死,入寄主植物。侵入后通常先将寄主细胞或组织杀死,再从死亡的细胞或组织中吸收养分,以便进一步扩展。再从死亡的细胞或组织中吸收养分,以便进一步扩展。 (( 22 )在田间病原细菌主要通过流水(雨水、灌溉)在田间病原细菌主要通过流水(雨水、灌溉水等)进行传播。水等)进行传播。 (( 33 )暴风雨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细菌的侵入,也是)暴风雨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细菌的侵入,也是病害流行的一个重要条件。病害流行的一个重要条件。

22 、植物菌原体病害流行条件、植物菌原体病害流行条件昆虫介体(叶蝉)、嫁接和菟丝子等传播。昆虫介体(叶蝉)、嫁接和菟丝子等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