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系统水力计算[标准版]增强

8
泵泵 泵泵泵泵 泵泵 泵泵泵泵泵泵泵泵 泵泵 泵泵泵泵泵泵泵泵 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 、, 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 泵泵泵泵泵泵 泵泵 泵泵泵泵泵泵 泵泵 泵泵泵泵泵泵 泵泵 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 []、[]:;,。 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 []:,,。 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 []:: 泵泵泵泵泵泵泵泵 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 ,[],,。 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 泵泵泵泵泵泵 泵泵 ,,一, 泵泵泵泵 泵泵 泵泵 泵泵泵泵泵泵泵 、、、,, 泵泵泵泵 泵泵 泵泵 泵泵泵泵泵泵泵 、、、,, 泵泵 泵泵 泵泵泵泵泵 泵泵泵泵泵泵 ,[],。 泵泵 泵泵泵泵 泵泵泵泵泵 →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 泵泵泵 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 ,() 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 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 ,一 泵泵泵泵泵泵泵泵 泵泵泵泵泵泵泵泵 、、 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 、, 泵泵 泵泵泵泵 泵泵泵泵 泵泵 泵泵泵 1231212泵泵泵泵泵 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 泵泵泵 ,, ◆→泵泵 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 3泵泵泵泵泵 泵泵 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 泵泵泵泵 泵 泵 一,(), NPSH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泵 泵泵泵泵 泵 (), 4512泵泵泵泵泵泵泵泵 泵4泵 泵泵 3泵泵泵泵泵泵泵泵2003泵 4

Upload: huangjl

Post on 28-Dec-2015

2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泵系统水力计算[标准版]增强

泵系统水力计算

用于 计算离心泵的扬程、功率计算离心泵进口段、出口各段压降,校核管径计算离心泵气蚀余量,校核安装高度

手动 输入设计数据

自动 输出计算结果

按钮 [清空左栏]、[清空右栏]:清空输入的全部设计数据;仅在计算开始前和全部结束后执行,计算过程中不执行。[更新吸入段]:完成吸入段计算后,点击按钮,刷新结果。[更新排出段]:泵出口管道不分段时: 完成排出段计算后,点击[更新排出段]按钮,刷新结果,计算结束。        泵出口管道分段时:  选择泵出口分段数,输入设计数据,完成第一段计算,点击   ,刷新第一段结果;

改变流量、管径、长度、管件数量,完成第二段计算,点击   ,刷新第二段结果;改变流量、管径、长度、管件数量,完成第三段计算,点击   ,刷新第三段结果;最后,点击[更新排出段]按钮,计算结束。点击  ,输出结果摘要。

注意 操作顺序:清空左右栏→计算吸入段→计算排出段→保存结果

相应地,泵吸入及排出压力计算值也为表压(或绝压)控件和按钮功能是不可逆操作,不能通过撤消返回上一步随意插入和删除行、列、单元格或修改 、只读单元格,均有可能导致计算程序或功能按钮失效

参考 化工原理

化工厂系统设计 蔡尔辅

1、2、3、

1、2、

1、2、 计算过程中,分段或全部计算结束时,会出现◆→提示,然后再点击相应按钮3、 压力基准应一致,若设备压力输入为表压(或绝压),则NPSH计算所需蒸汽压也应为表压(或绝压),

4、5、

1、2、 石油化工设计手册 第4卷(系统设计)3、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2003)4、

意见反馈 [email protected]

Page 2: 泵系统水力计算[标准版]增强

计算离心泵的扬程、功率计算离心泵进口段、出口各段压降,校核管径计算离心泵气蚀余量,校核安装高度

[清空左栏]、[清空右栏]:清空输入的全部设计数据;仅在计算开始前和全部结束后执行,计算过程中不执行。[更新吸入段]:完成吸入段计算后,点击按钮,刷新结果。

完成排出段计算后,点击[更新排出段]按钮,刷新结果,计算结束。选择泵出口分段数,输入设计数据,完成第一段计算,点击   ,刷新第一段结果;改变流量、管径、长度、管件数量,完成第二段计算,点击   ,刷新第二段结果;改变流量、管径、长度、管件数量,完成第三段计算,点击   ,刷新第三段结果;最后,点击[更新排出段]按钮,计算结束。点击  ,输出结果摘要。

操作顺序:清空左右栏→计算吸入段→计算排出段→保存结果

相应地,泵吸入及排出压力计算值也为表压(或绝压)控件和按钮功能是不可逆操作,不能通过撤消返回上一步

、只读单元格,均有可能导致计算程序或功能按钮失效

化工原理

化工厂系统设计 蔡尔辅

提示,然后再点击相应按钮计算所需蒸汽压也应为表压(或绝压),

意见反馈 [email protected]

Page 3: 泵系统水力计算[标准版]增强

管道压降计算(不可压缩流体)+离心泵选型计算

一、静压降 管道压降计算结果摘要

位号 物料输入 始端标高 m 0.50 ρ 密度 1000.00

终端标高 m 6.00 μ 粘度 mPa·s 1.00

ρ 密度 1000.00 体积流量 480.00

u 实际流速 m/s 2.65

输出 静压降 kPa 53.96 d 管道内径 mm 253.00

L 直管长度 m 256.00

二、速度头 L' 当量长度 m 0.00

起始点位差 m -5.50

ε 管壁绝对粗糙度 mm 0.10

输入 体积流量 480.00 Re 雷诺数 ── 671008.98 过渡湍流质量流量 kg/h 480000.00 λ 摩擦系数 ── 0.01672

u' 设计流速 m/s

u 实际流速 m/s 2.65

ρ 密度 1000.00 静压降 kPa 53.96

总摩擦压降 kPa 59.49

输出 速度头 kPa 3.52 直管段压降 kPa 59.49

局部摩擦压降 kPa 0.00

进出设备压降 kPa 0.00

输入 d 管道内径 mm 253 0 总压降 kPa 113.45

u 实际流速 m/s 2.65

ρ 密度 1000.00

μ 粘度 mPa·s 1.000 泵计算ε 管壁绝对粗糙度 mm 0.10

吸入设备压力 kPa 100.00

输出 Re 雷诺数 671009 过渡湍流 吸入设备最低液位 mm

目的设备压力 kPa 100.00

目的设备最高液位 mm

直管段 吸入压力

输入 L 直管长度 m 256.00 480.00

d 管道内径 mm 253 输入 吸入设备压力 kPa 100.00 100.00

u 实际流速 m/s 2.65 吸入设备最低液位 mm 0.00 0.00

ρ 密度 1000.00 吸入侧静压降 kPa 39.24 39.24

λ 摩擦系数 ── 0.01672 吸入侧总摩擦压降 kPa 0.96 0.96

速度头 kPa 1.24 1.24

输出 直管压降 kPa 59.49 0

百米压降 kPa 23.24 适 中 输出 泵吸入压力 kPa 61.04 折合压头 m 6.22

排出压力u 实际流速 m/s 2.65

ρ 密度 1000.00 530

λ 摩擦系数 ── 0.01672 输入 目的设备压力 kPa 100.00 100.00

L' 当量长度 m 0.00 目的设备最高液位 mm 0.00 0.00

数量 当量长度 排出侧静压降 kPa 53.96 53.96

弯头45° 0 排出侧总摩擦压降 kPa 56.49 56.49

90° 0 20.44

截止阀 全开 0 36.04

角阀 全开 0

闸阀

全开 0 速度头 kPa 1.24 1.24

0

0 输出 泵排出压力 kPa 211.68

0 折合压头 m 21.58

止回阀 旋启式 0

蝶阀 全开 0 扬程

三通0 泵需要压头 kPa 150.64

0 H 泵扬程 m 15.36

0

流量计孔板 0 功率文氏 0

转子 0 输入 体积流量 530.00

其他 泵需要压头 kPa 150.64 E 泵效率 ── 80.00%

输出 局部摩擦压降 kPa 0.00

输出 泵驱动机功率 kW 22.18

泵轴功率 kW 27.72

输入 u 实际流速 m/s 2.65 NPSH

ρ 密度 1000.00

ξ 局部阻力系数 ── 0.00 输入 吸入温度下蒸汽压 kPa 30.00

管道→设备 0.00 NPSHr 需要净正吸入压头 m 2.00

设备→管道 0.00

输出 NPSHa 有效净正吸入压头 m 3.16   输出 进出设备压降 kPa 0.00 m 1.16 裕度适中

泵计算结果摘要总压降 Q 流量 530.00

输入 直管段压降 kPa 59.49 H 扬程 m 15.36

局部摩擦压降 kPa 0.00 NPSHa 有效净正吸入压头 m 3.16

进出设备压降 kPa 0.00 驱动机功率 kW 22.18 E 效率 ── 80.00%

输出 总摩擦压降 kPa 59.49 轴功率 kW 27.72

△PZ=(Z2-Z1)ρg /1000Z1 kg/m3

Z2

kg/m3 QV m3/h

△PZ

△Z

PU=u2×ρ/2000QV m3/h

QM

kg/m3 △PZ

△PF

PU ┏△PF''

┣△PiA ┗△PiB

Re=d×u×ρ/μ△PTOTAL

kg/m3

PE1

LE1

PE2

三、摩擦压降(三部分) LE2

△PF''=λ(L / d)(ρu2/2) PIN=PE1+△PLE1-△PZ1-△PF1+△PU1

PE1

LE1

kg/m3 △PZ1

△PF1

PU1

△PF''

△P100 PIN

局部A△PiA=λ(L' / d)(ρu2/2)

POUT=PE2+△PLE2+△PZ2+△PF2+△PU2

kg/m3

PE2

LE2

△PZ2

△PF2

PU2

3/4开1/2开 POUT

1/4开

△PH

PCALT=QV×△PH/(367×g)QV m3/h△PH

△PiAPCALT

局部B P轴△PiB=ξ(u2/2)ρ/1000

kg/m3 NPSHa=PIN-PV

PV

△PiB NPSH裕量

△PF=△PF''+△PiA+△PiB m3/h

△PF''

△PiA△PiB PCALT

△PF P轴

计算吸入段计算排出段

Page 4: 泵系统水力计算[标准版]增强

新操作中无腐蚀的无缝钢管 0.06~0.1

正常操作工况的无缝钢管 0.2

0.2~0.3

腐蚀或污染较重的无缝钢管 0.5~0.6

腐蚀严重的钢管 1~3

表1  ε管壁绝对粗糙度(mm)

正常操作工况的焊接钢管及较少腐蚀的无缝钢管

Page 5: 泵系统水力计算[标准版]增强

计算结果一览表

基础数据吸入设备压力

密度 ρ 1000.00 吸入设备最低液位粘度 μ 1.000 mPa·s 排出设备压力蒸气压 30.00 kPa 排出设备最低液位

吸入段 排出段

流量 QV 530.00 流量 Q

管道内径 d 253 mm

直管长度 L 256.00 m

吸入高度 5.50 m 管道内径 d

管壁绝对粗糙度 ε 0.10 mm

直管长度 L

抬升高度

入口流速 u 1.57 m/s 出口流速 u

静压降 39.24 kPa 静压降总摩擦压降 0.96 kPa 总摩擦压降

泵流量 530.00 入口压力扬程 15.36 m 出口压力电机功率 22.18 kW 有效气蚀余量效率 80.00%

轴功率 27.72 kW 型号

kg/m3

PV

输入

m3/h

输入

△Z

△Z

输出

输出

△PZ △PZ

△PF △PF

m3/h

Page 6: 泵系统水力计算[标准版]增强

100.00 kPa

0 mm

100.00 kPa

0 mm

530.00

0.00

0.00

0 mm

0

0

0.00 m

0.00

0.00

0.00 m

0.00 m/s

53.96 kPa

56.49 kPa

20.44

36.04

0.00

61.04 kPa

211.68 kPa

3.16 m

m3/h

返 回

Page 7: 泵系统水力计算[标准版]增强

计算结果一览表

基础数据吸入设备压力

密度 ρ 1000.00 吸入设备最低液位粘度 μ 1.000 mPa·s 排出设备压力蒸气压 30.00 kPa 排出设备最低液位

吸入段 排出段

流量 QV 480.00 流量 Q

管道内径 d 253 mm

直管长度 L 256.00 m

吸入高度 5.50 m 管道内径 d

管壁绝对粗糙度 ε 0.10 mm

直管长度 L

抬升高度

入口流速 u 1.57 m/s 出口流速 u

静压降 39.24 kPa 静压降总摩擦压降 0.96 kPa 总摩擦压降

泵流量 530.00 入口压力扬程 15.36 m 出口压力电机功率 22.18 kW 有效气蚀余量效率 80.00%

轴功率 27.72 kW 型号

kg/m3

PV

输入

m3/h

输入

△Z

△Z

输出

输出

△PZ △PZ

△PF △PF

m3/h

Page 8: 泵系统水力计算[标准版]增强

100.00 kPa

0 mm

100.00 kPa

0 mm

530.00

200.00

0.00

150 mm

200

0

128.00 m

256.00

0.00

5.50 m

1.57 m/s

53.96 kPa

56.49 kPa

20.44

36.04

0.00

61.04 kPa

211.68 kPa

3.16 m

m3/h